❶ 電力機車和內燃機車電機的工作原理
電力機車
電力機車由:機械部分,電氣部分和空氣管路系統三部分組成。
機械部分
包括走行部和車體。走行部是承受車輛自重和載重在鋼軌上行走的部件,由2軸或3軸轉向架以及安裝在其上的彈簧懸掛裝置、基礎制動裝置、輪對和軸箱、齒輪傳動裝置和牽引電動機懸掛裝置組成。車體用來安放各種設備,同時也是乘務人員的工作場所,由底架、司機室、台架、側牆和車頂等部分組成。司機室設在車體的兩端,有走廊相通。司機室內安裝控制設備,如司機控制器、制動閥、按鈕開關、監測儀表和信號燈等。兩司機室之間用來安裝機車的全部主要設備,有時劃分成小室,分別安裝輔助機組、開關設備、換流裝置以及牽引變壓器等。部分電氣設備如受電弓、主斷路器和避雷器等則安裝在車頂上。車鉤緩沖裝置安裝在車體底架的兩端牽引樑上。車體和設備的重量通過車體支承裝置傳遞到轉向架上,車體支承裝置並起傳遞牽引力與制動力的作用。
電氣部分
機車上的各種電氣設備及其連接導線。包括主電路、輔助電路、控制電路以及它們的保護系統。①主電路:電力機車的最重要組成部分。它決定機車的基本性能,由牽引電動機以及與之相連接的電氣設備和導線共同組成。在主電路中流過全部的牽引負載電流,其電壓為牽引電動機的工作電壓,或者接觸網的網壓,所以主電路是電力機車上的高電壓大電流的動力迴路。它將接觸網上的電能轉變成列車牽引所需的牽引動力。②輔助電路:供電給電力機車上的各種輔助電機的電氣迴路。輔助電機驅動多種輔助機械設備,如冷卻牽引電動機和制動電阻用的通風機,供給各種氣動器械所需壓縮空氣的壓縮機等。輔助電機可以是直流的,也可以是非同步的。③控制電路:由司機控制器和控制電器的傳動線圈和聯鎖觸頭等組成的低壓小功率電路。控制電路的作用是使機車主電路和輔助電路中的各種電器按照一定的程序動作。這樣,電力機車即可按照司機的意圖運行。④保護系統:保證上述各種電路的設施。
空氣管路系統
按用途可分為:
①供給機車和車輛制動所需壓縮空氣的空氣制動氣路系統。
②供給機車電氣設備所需壓縮空氣的控制氣路系統。
③供給機車撒砂裝置、風嗽叭和刮雨器等輔助裝置所需壓縮空氣的輔助氣路系統。
作用:是風壓的通道,為機車受電弓上升,機車制動,機車散熱提供風源
內燃機電車
基本結構
內燃機車由柴油機、傳動裝置、輔助裝置、車體走行部(包括車架、車體、轉向架等)、制動裝置和控制設備等組成。
柴油機
內燃機車的動力裝置,又稱壓燃式內燃機。主要結構特點包括汽缸數、汽缸排列形式、汽缸直徑、活塞沖程、增壓與否等。現代機車用的柴油機都配裝廢氣渦輪增壓器,以利用柴油機廢氣推動渦輪壓氣機,把提高了壓力的空氣經中間冷卻器冷卻後送入柴油機進氣管,從而大幅度提高了柴油機功率和熱效率。柴油機工作有四沖程和二沖程兩種方式,同等轉速的四沖程機的熱效率一般高於二沖程,所以大部分採用四沖程。從轉速來看,分為高速機、中速機和低速機。為滿足各種功率的需要,生產有相同汽缸直徑和活塞的各種缸數的產品。功率較小用6缸、8缸直列或8缸V型,功率較大用12、16、18和20缸V型,其中以12、16缸的最為常用。
傳動裝置
為使柴油機的功率傳到動軸上能符合機車牽引要求而在兩者之間設置的媒介裝置。柴油機扭矩—轉速特性和機車牽引力—速度特性完全不同,不能用柴油機來直接驅動機車動輪:柴油機有一個最低轉速,低於這個轉速就不能工作,柴油機因此無法啟動機車;柴油機功率基本上與轉速成正比,只有在最高轉速下才能達到最大功率值,而機車運行的速度經常變化,使柴油機功率得不到充分利用;柴油機不能逆轉,機車也就無法換向。所以,內燃機車必須加裝傳動裝置來滿足機車牽引要求。
常用的傳動方式有機械傳動、液力傳動和電力傳動。
液力傳動箱、車軸齒輪箱、萬向軸等組成。液力變扭器(又稱變矩器)是液力傳動機車最重要的傳動元件,由泵輪、渦輪、導向輪組成。泵輪和柴油機曲軸相連,泵輪葉片帶動工作液體使其獲得能量,並在渦輪葉片流道內流動中將能量傳給渦輪葉片,由渦輪軸輸出機械能做功,通過萬向軸、車軸齒輪箱將柴油機功率傳給機車動輪;工作液體從渦輪葉片流出後,經導向輪葉片的引導,又重新返回泵輪。液力傳動機車(圖2)操縱簡單、可靠,特別適用於多風沙和多雨的地帶。
電力傳動分為三種:(a)直流電力傳動裝置。牽引發電機和電動機均為直流電機,發動機帶動直流牽引發電機,將直流電直接供各牽引直流電動機驅動機車動輪。(b)交—直流電力傳動裝置。發動機帶動三相交流同步發電機,發出的三相交流電經過大功率半導體整流裝置變為直流電,供給直流牽引電動機驅動機車動輪。(c)變—直—交流電力傳動裝置。發動機帶動三相同步交流牽引發電機,發出的交流電通過整流器到達直流中間迴路,中間迴路中恆定的直流電壓通過逆變器調節其振幅和頻率,再將直流電逆變成三相變頻調壓交流電壓,並供給三相非同步牽引電動機驅動機車動輪。電力傳動機車的應用最為廣泛。
❷ 電力機車交直交傳動系統由哪幾部分組成各部分有什麼作用
電力機車交直交傳動系統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部分:
1. 高壓電器回。負責將接觸網提供答的25kV單相交流電送至車下的牽引變壓器,包括完成網側高壓電路的通斷控制。包括受電弓、主斷路器、避雷器、高壓電壓互感器、高壓電流互感器、接地開關等設備。
2. 牽引變壓器。負責將網側高壓電路傳來的25kV單相交流電降壓為滿足牽引變流器工作所需的電壓。工作原理就和一般的變壓器一樣。
3. 牽引變流器。負責採用交直交變換的方式將牽引變壓器輸出的單相交流電變換為變壓變頻的三相交流電,輸出給牽引電機。包括整流器(將單相交流電變換為電壓相對穩定的直流電)、中間直流迴路和逆變器(將直流電變換為變壓變頻的三相交流電)。
4. 牽引電機。負責將牽引變流器提供的三相交流電轉換為機械能,通過齒輪驅動車輪。
一個參考的示意圖如下圖所示。
❸ 齒輪傳動的作用
齒輪傳動:
優點,1\傳動比精確
2\傳動力矩大
3\使用壽命長
缺點,1\製造精度要求高
2\工藝成本大
皮帶傳動:
優點:1\噪音小,減震
2\安裝要求及製造要求相對較低
3\製造成本小
缺點:1\傳動不可靠
2\壽命較短
3\維護,調整的頻率相對高些
❹ 傳動裝置都有哪些作用
汽車傳動系的基本功能就是將發動機發出的動力傳給驅動車輪。它的首要任務就是與汽車發動機協同工作,以保證汽車能在不同使用條件下正常行駛,並具有良好的動力性和燃油經濟性,為此,汽車傳動系都具備以下的功能:
1、減速和變速:
我們知道,只有當作用在驅動輪上的牽引力足以克服外界對汽車的阻力時,汽車才能起步和正常行駛。由實驗得知,即使汽車在平直得瀝青路面上以低速勻速行駛,也需要克服數值約相當於1.5%汽車總重力得滾動阻力。以東風EQ1090E型汽車為例,該車滿載總質量為9290kg(總重力為91135N),其最小滾動阻力約為1367N。若要求滿載汽車能在坡度為30%的道路上勻速上坡行駛,則所要克服的上坡阻力即達2734N。東風EQ1090E型汽車的6100Q-1發動機所能產生的最大扭距為353Nm(1200-1400rpm)。假設將這以扭距直接如數傳給驅動輪,則驅動輪可能得到的牽引力僅為784N。顯然,在此情況下,汽車不僅不能爬坡,即使在平直的良好路面上也不可能勻速行駛。
另一方面,6100Q-1發動機在發出最大功率99.3kW時的曲軸轉速為3000rpm。假如將發動機與驅動輪直接連接,則對應這一曲軸轉速的汽車速度將達510km/h。這樣高的車速既不實用,也不可能實現(因為相應的牽引力太小,汽車根本無法啟動)。
2、減速作用:
為解決這些矛盾,必須使傳動系具有減速增距作用(簡稱減速作用),亦即使驅動輪的轉速降低為發動機轉速的若干分之一,相應地驅動輪所得到的扭距則增大到發動機扭距的若干倍。
汽車的使用條件,諸如汽車的實際裝載量、道路坡度、路面狀況,以及道路寬度和曲率、交通情況所允許的車速等等,都在很大范圍內不斷變化。這就要求汽車牽引力和速度也有相當大的變化范圍。對活塞式內燃機來說,在其整個轉速范圍內,扭距的變化范圍不大,而功率的及燃油消耗率的變化卻很大,因而保證發動機功率較大而燃油消耗率較低的曲軸轉速范圍,即有利轉速范圍很窄。為了使發動機能保持在翻譯公司有利轉速范圍內工作,而汽車牽引力和速度有能在足夠大的范圍內變化,應當使傳動系傳動比(所謂傳動比就是驅動輪扭距與發動機扭距之比以及發動機轉速與驅動輪轉速之比)能在最大值與最小值之間變化,即傳動系應起變速作用。
3、差速作用
當汽車轉彎行駛時,左右車輪在同一時間內滾過的距離不同,如果兩側驅動輪僅用以根剛性軸驅動,則二者角速度必然相同,因而在汽車轉彎時必然產生車輪相對於地面滑動的現象。這將使轉向困難,汽車的動力消耗增加,傳動系內某些零件和輪胎加速磨損。所以,我們需要在驅動橋內裝置具有差速作用的部件——差速器,使左右兩驅動輪可以以不同的角速度旋轉。
❺ 齒輪傳動的主要作用是()和(),其它傳動方式也有這樣的作用
齒輪傳動的主要作用是(改變速度)和(改變扭矩),其它傳動方式也有這回樣的作用。答
齒輪傳動:齒輪傳動是利用兩齒輪的輪齒相互嚙合傳遞動力和運動的機械傳動。具有結構緊湊、效率高、壽命長等特點。
齒輪傳動是利用兩齒輪的輪齒相互嚙合傳遞動力和運動的機械傳動。按齒輪軸線的相對位置分平行軸圓柱齒輪傳動、相交軸圓錐齒輪傳動和交錯軸螺旋齒輪傳動。具有結構緊湊、效率高、壽命長等特點。
齒輪傳動是指用主、從動輪輪齒直接傳遞運動和動力的裝置。
在所有的機械傳動中,齒輪傳動應用最廣,可用來傳遞相對位置不遠的兩軸之間的運動和動力。
齒輪傳動的特點是:齒輪傳動平穩,傳動比精確,工作可靠、結構緊湊、效率高、壽命長,使用的功率、速度和尺寸范圍大。例如傳遞功率可以從很小至幾十萬千瓦;速度最高可達300m/s;齒輪直徑可以從幾毫米至二十多米。但是製造齒輪需要有專門的設備,嚙合傳動會產生雜訊。
❻ 傳動裝置的作用是什麼
傳動裝置的作用是連接不在同一直線上的變速器輸出軸和主減速器輸入軸,並保證在兩軸之間的夾角和距離經常變化的情況下,仍能可靠地傳遞動力。
❼ 齒輪傳動的好處
齒輪傳動是指由齒輪副傳遞運動和動力的裝置,它是現代各種設備中應用最廣泛的一種機械傳動方式。它的傳動比較准確,效率高,結構緊湊,工作可靠,壽命長。其作用是改變機構的速比和運動方向。
齒輪傳動的特點是:
1、外廓尺寸小;
2、傳動效率高;
3、傳動比准確,壽命長;
5、傳動功率大;
6、速比范圍大。
7、傳動精度高。帶傳動不能保證准確的傳動比,鏈傳動也不能實現恆定的瞬時傳動比,但現代常用的漸開線齒輪的傳動比,在理論上是准確、恆定不變的。這不但對精密機械與儀器是關鍵要求,也是高速重載下減輕動載荷、實現平穩傳動的重要條件。
齒輪傳動的設計准則
齒輪傳動的不同失效形式在一對齒輪上面不大可能同時發生,但卻是互相影響的。例如齒面的點蝕會加劇齒面的磨損,而嚴重的磨損又會導致輪齒折斷。
在一定條件下,由於輪齒折斷、齒面點蝕失效形式是主要的。因此,設計齒輪傳動時,應根據實際工作條件分析其可能發生的主要失效形式,以確定相應的設計准則。
對於閉式軟齒面(硬度≤350HBW)齒輪傳動.潤滑條件良好,齒面點蝕將是主要的失效形式,在設計時通常按齒面接觸疲勞強度設計,再按齒根彎曲疲勞強度校核。
對於閉式硬齒面(硬度>350HBW)齒輪傳動,抗點蝕能力較強,輪齒折斷的司能性大,在設計計算時.通常按齒根彎曲疲勞強度設計,再按齒面接觸疲勞強度校核。
開式齒輪傳動,主要失效形式是齒面磨損。但由於磨損的機理比較復雜,尚無成熟的設計計算方法,故只能按齒根彎曲疲勞強度計算,用增大模數10%~20%的辦法加大齒厚,使它有較長的使用壽命,以此來考慮磨損的影響。
❽ 請問,齒輪傳動的作用是什麼
齒輪傳動的作用:作用改變傳動力矩和運動方向。
齒輪傳動:
齒輪傳動是機械傳動中應用最廣的一種傳動形式。它的傳動比較准確,效率高,結構緊湊,工作可靠,壽命長。目前齒輪技術可達到的指標:圓周速度v=300m/s,轉速n=105r/min,傳遞的功率P=105KW,模數m=0.004~100mm,直徑d= 1mm ~ 152.3 mm。
特點:
1,瞬時傳動比恆定。非圓齒輪傳動的瞬時傳動比能按需要的變化規律來設計。
2,傳動比范圍大,可用於減速或增速。
3,速度(指節圓圓周速度)和傳遞功率的范圍大,可用於高速(v>40m/s),中速和低速(v<25m/s)的傳動;功率從小於1W到105KW。
4,傳動效率高。一對高精度的漸開線圓柱齒輪,效率可達99%以上。
5,結構緊湊,適用於近距離傳動。
6,製造成本較高。某些具有特殊齒形或精度很高的齒輪,因需要專用的或高精度的機床,刀具和量儀等,故製造工藝復雜,成本高。
7,精度不高的齒輪,傳動時的雜訊,振動和沖擊大,污染環境。
8,無過載保護作用。
❾ 為什麼機床用齒輪傳動有什麼好處
優點:1)傳動效率高 2)傳動比恆定
3)結構緊湊 4)工作可 靠、壽命長
缺點:1)製造、安裝精度要求較高
2)不適於中心距a較大兩軸 間傳動
3)使用維護費用較高 精度低時、噪音、振動較大
齒輪傳動的作用:作用改變傳動力矩和運動方向。
齒輪傳動:
齒輪傳動是機械傳動中應用最廣的一種傳動形式。它的傳動比較准確,效率高,結構緊湊,工作可靠,壽命長。目前齒輪技術可達到的指標:圓周速度v=300m/s,轉速n=105r/min,傳遞的功率P=105KW,模數m=0.004~100mm,直徑d= 1mm ~ 152.3 mm。
特點:
1,瞬時傳動比恆定。非圓齒輪傳動的瞬時傳動比能按需要的變化規律來設計。
2,傳動比范圍大,可用於減速或增速。
3,速度(指節圓圓周速度)和傳遞功率的范圍大,可用於高速(v>40m/s),中速和低速(v<25m/s)的傳動;功率從小於1W到105KW。
4,傳動效率高。一對高精度的漸開線圓柱齒輪,效率可達99%以上。
5,結構緊湊,適用於近距離傳動。
6,製造成本較高。某些具有特殊齒形或精度很高的齒輪,因需要專用的或高精度的機床,刀具和量儀等,故製造工藝復雜,成本高。
7,精度不高的齒輪,傳動時的雜訊,振動和沖擊大,污染環境。
8,無過載保護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