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逆向工程三維造型具體是什麼, 逆向工程和三維造型是一個概念呢,還是不同的概念
仔細讀一下下面得概念和實例就可以解釋你的疑問了!
三維造型設計技術,也就是我們通常意義上說的CAD,是利用計算機提供一個模擬的三維空間,工程師們可以直接地在這個三維空間里建造物體的模型,表達自己的設計意圖,三維空間對幾何形體的描述比傳統的二維技術更真實、更准確、更全面。機械行業中最常用的三維造型設計軟體有:UG、Pro/ENGINEER、CATIA等。公司里的機械設計工程師,工業設計工程師,模具工程師等等,都會用到三維造型設計技術。
一般說來,逆向工程中,一定會用到三維造型設計,但是三維造型設計中不一定用到逆向工程。
再給你介紹一下逆向工程,也叫反求工程。在產品的開發及製造過程中,幾何造型技術已使用得相當廣泛。但是,由於種種原因,仍有許多產品並非由CAD模型描述,設計和製造者面對的是實物樣件(這在模仿國外的先進產品的時候很常見)。為了適應先進製造技術的發展,需要通過一定途徑,將這些實物轉化為CAD模型,使之能利用CAD、CAM等先進技術進行處理。目前,與這種從實物樣件獲取產品數學模型技術相關的技術,已發展成為CAD、CAM中的一個相對獨立的范疇,稱為「反求工程」(Reverse Engineering)。通過反求工程復現實物的CAD模型,使得那些以實物為製造基礎的產品有可能在設計與製造的過程中,充分利用CAD、CAM等先進技術。由於反求工程的實施能在很短的時間內准確、可靠地復制實物樣件,因此反求工程成為當前企業先進製造技術的熱門話題之一。利用一些非專業的逆向設計軟體(如:UG、Pro/ENGINEER、CATIA等)和一些專業的逆向設計軟體(如:Surfacer、CopyCAD、Trace等)進行逆向造型是現階段反求工程在企業應用的典型例子。
下面是一個典型例子:
由於公司新產品開發需要,利用UG軟體進行零件的反求在外形復雜的汽車沖壓件的逆向造型設計中取得較好應用效果。我們選擇的測量設備是英國LK公司的三坐標測量機,可以用來測量特徵的空間坐標、掃描剖面、測量分型線以及輪廓線。此設備獲得點的數據量不像激光掃描儀掃描的那麼大,所以用一些非專業的逆向設計軟體是很合適的。 UG的逆向造型遵循:點→線→面→體的一般原則。
一、測點
測點之前規劃好該怎麼打點。由設計人員提出曲面打點的要求。一般原則是在曲率變化比較大的地方打點要密一些,平滑的地方則可以稀一些。由於一般的三坐標測量機取點的效率大大低於激光掃描儀,所以在零件測點時要做到有的放矢。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掃描剖面、測分型線外,測輪廓線等特徵線也是必要的,它會在構面的時候帶來方便。
二、連線
(1)點整理 連線之前先整理好點,包括去誤點、明顯缺陷點。同方向的剖面點放在同一層里,分型線點、孔位點單獨放一層,輪廓線點也單獨放一層,便於管理。通常這個工作在測點階段完成,也可以在UG軟體中完成。一般測量軟體可以預先設定點的安放層,一邊測點,一邊整理。
(2)點連線 連分型線點盡量做到誤差最小並且光順。因為在許多情況下分型線是產品的裝配結合線。對汽車、摩托車中一般的零件來說,連線的誤差一般控制在0.5mm以下。連線要做到有的放矢,根據樣品的形狀、特徵大致確定構面方法,從而確定需要連哪些線條,不必連哪些線條。連線可用直線、圓弧、樣條線(spline)。最常用的是樣條線,選用「through point」方式。選點間隔盡量均勻,有圓角的地方先忽略,做成尖角,做完曲面後再倒圓角。
(3)曲線調整 因測量有誤差及樣件表面不光滑等原因,連成spline的曲率半徑變化往往存在突變,對以後的構面的光順性有影響。因此曲線必須經過調整,使其光順。調整中最常用的一種方法是Edit Spline,選Edit pole選項,利用滑鼠拖動控制點。這里有許多選項,如限制控制點在某個平面內移動、往某個方向移動、是粗調還是細調以及打開顯示spline的「梳子」開關等。另外,調整spline經常還要用到移動spline的一個端點到另一個點,使構建曲面的曲線有交點。但必須注意的是,無論用什麼命令調整曲線都會產生偏差,調整次數越多,累積誤差越大。誤差允許值視樣件的具體要求決定。
三、構面
運用各種構面方法建立曲面,包括Though Curve Mesh、Though Curves、Rule、Swept、From point cloud 等。構面方法的選擇要根據樣件的具體特徵情況而定。筆者最常用的是Though Curve Mesh,將調整好的曲線用此命令編織成曲面。Though curve mesh構面的優點是可以保證曲面邊界曲率的連續性,因為Though curve mesh可以控制四周邊界曲率(相切),因而構面的質量更高。而Though curves 只能保證兩邊曲率,在構面時誤差也大。假如兩曲面交線要倒圓角,因Though curve mesh 的邊界就是兩曲面的交線,顯然這條線要比兩個Though Curves曲面的交線光順,這樣Blend出來的圓角質量是不一樣的。
初學逆向造型的時候,兩個面之間往往有「摺痕」,這主要是由這兩個面不相切所致。解決這個問題可以通過調整參與構面(Though curve mesh)曲線的端點與另一個面中的對應曲線相切,再加上Though curve mesh 邊界相切選項即可解決。只有曲線相切才能保證曲面相切。
另外,有時候做一個單張且比較平坦的曲面時,直接用點雲構面(from point cloud)更方便。但是對那些曲率半徑變化大的曲面則不適用,構造面時誤差較大。有時面與面之間的空隙要橋接(Bridge),以保證曲面光滑過渡。
在構建曲面的過程中,有時還要再加連一些線條,用於構面。連線和構面經常要交替進行。曲面建成後,要檢查曲面的誤差,一般測量點到面的誤差,對外觀要求較高的曲面還要檢查表面的光順度。當一張曲面不光順時,可求此曲面的一些Section,調整這些Section使其光順,再利用這些Section重新構面,效果會好些,這是常用的一種方法。
構面還要注意簡潔。面要盡量做得大,張數少,不要太碎,這樣有利於後面增加一些圓角、斜度、增厚等特徵,而且也有利於下一步編程加工,刀路的計算量會減少,NC文件也小。
四、構體
當外表面完成後,下一步就要構建實體模型。當模型比較簡單且所做的外表面質量比較好時,用縫合增厚指令就可建立實體。但大多數情況卻不能增厚,所以只能採用偏置(Offset)外表面。用Offset指令可同時選多個面或用窗口全選,這樣會提高效率。對於那些無法偏置的曲面,要學會分析原因。一種可能是由於曲面本身曲率太大,偏置後會自相交,導致Offset失敗(有些軟體的演算法與此演算法不同,如犀牛王就可Offset那些會產生自相交的曲面),如小圓角;另一種可能是被偏置曲面的品質不好,局部有波紋,這種情況只能修改好曲面後再Offset;還有一些曲面看起來光順性很好,但就是不能Offset,遇到這種情況可用Extract Geometry成B 曲面後,再Offset,基本會成功。偏置後的曲面有的需要裁剪,有的需要補面,用各種曲面編輯手段完成內表面的構建,然後縫合內外表面成一實體(solid)。最後再進行產品結構設計,如加強筋、安裝孔等
以上的二三四步,其實就是利用三維造型設計軟體,進行CAD模型構建的過程,所以說,逆向過程中一般情況下肯定用到三維造型!
⑵ 自動化生產設備原理及應用的內容提要
該書將目前自動化生產設備中最常出現的及近年正快速發展的設備生產與製造技術、設備操作及維護保養技術有機地融合在一起,將目前常用的滾珠絲杠、諧波齒輪傳動、同步帶傳動、行星齒輪傳動、自動化供料與定量裝置、精密定位與分度機構等機械部分的選用、設計作了詳細介紹;
同時對各類感測器、控制方法、控制系統與控制對象等作了充分的論述;重點對目前正不斷推廣的機器人應用,如機器人編程、機器人操作等作了詳細介紹;最後介紹了由編著者研判的「自動化生產模塊化教學系統」及57個工程訓練項目,便於學生綜合訓練。
本書從工程應用的角度,對現代自動化生產設備所需的機械與電氣裝置進行了綜合論述。全書分為12章,內容包括自動化綜述、自動化生產設備概論、常見自動化傳動機構、供料自動化裝置、電磁振動供料裝置、定量與傳輸裝置、裝配自動化、工業機器人及機械手、電氣執行裝置及控制系統、感測器、自動化生產模塊化教學系統及自動化設備工程訓練。書中每章都附有習題。
本書附有完整的電教案(教學光碟),含有575張教學用圖。本書可作為高職高專院校、職工大學、成人教育學院、夜大、函授大學等大專層次的自動化類、機電類及機械類的教學用書,同時可供工程技術人員參考。
⑶ 對三維設計基礎的認識
通過簡單而系統的練習,掌握對三維造型基本的審美判斷能力。
傳統的方法,我們是在一個平面的二維空間內考慮布局,也就是上下左右四個方向。如果我們把每個模塊抽象成為一個平面,從三維的角度來看,有了前後的關系。
一個頁面就可以看做N個層的重疊,通過層之間的互相透視,二維上形成一個頁面。這種抽象只是在設計頁面布局的角度,和最終呈現給用戶的二維視覺沒有影響。
二維布局最常用的是使用浮動和相對定位,目的是想盡辦法讓各種各樣的模塊擠在一個平面內,為了照顧兼容和應付各種BUG,往往結構和表現都處理的非常復雜,效率方面大打折扣。
三維布局必須使用絕對定位,絕對定位容易給人造成一種布局固定的誤解,其實是錯誤的,絕對定位一定程度上可以代替浮動做到相對屏幕,而且兼容性更好。典型例子:高度100%的絕對定位自適應布局。
⑷ 棒料自動供料裝置
這叫瑞達中央供料系統,中央供料系統設計理念是結構緊湊,運行可依靠,品質優異,維護簡內便,節約容能源。基於這一理念設計的中央處理系統主要由中央乾燥,中央輸送,集中儲存等系統組成。中央乾燥系統採用蜂巢輪式除濕乾燥機或無熱式除濕乾燥機,為原料的可靠乾燥提供了持續穩定的低露點乾燥風,乾燥管理系統等多項技術以及最新的PLC 微電腦數位化控制器,PID 溫控系統。能量的利用效率是瑞達的中央乾燥系統設計中首要考慮的問題,閉合的循環迴路不但可以節省能源,而且在再生過程中高溫閉迴路,確保輸送塑料乾燥恆溫。1.2 級冷卻器,迅速降溫,提高除濕輪吸濕功能,並使能量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利用,內部結構不銹鋼一體成型、管損小、加熱均勻、除濕輪可水洗、使用壽命長。對某些原料來說,在高溫下乾燥太長時間會引起原料的熱降解, 瑞達特有的PLC人機介面,人性化智能乾燥管理系統是通過監測原料的用量自動調節乾燥溫度,在原料用量較低的情況下自動降低乾燥溫度以防止損害原料,這不僅節省了大量的熱能,而且保證了生產的連續性,如果在原料用量增長很快的情況下,系統就會報警,警告原料沒有得到有效的乾燥。
⑸ 模具設計與製造專業有哪些內容
模具設計與製造專業模具設計與製造專業介紹
培養模具設計與製造的高級應用型技術人才,畢業生可從事企業生產所需模具及其工裝的設計與製造,模具裝配與調試、模具企業經營與管理工作。
主要課程有:機械制圖、機械設計與基礎、冷沖模設計與製造、注塑模設計與製造、數控技術與編程、模具加工機械、電工與電子技術、液壓與氣動傳動、金屬切削原理、機械CAD/CAM等。
一、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擁護黨的基本路線,適應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需要的,德、智、體、美等方面全面發展的,掌握模具設計與製造的基本理論和知識,從事模具設計與加工、製造、維修的高級技術應用性人才。
二、人才培養素質要求
總的培養要求為:熱愛社會主義祖國,擁護黨的基本路線,領會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的基本原理,具有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思想和良好的思想品德,在具有必備的基礎理論知識和專門知識的基礎上,重點掌握從事本專業領域實際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較快適應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崗位需要的實際工作能力;具有創新、創業精神、良好的道德和健康的體魄。
1、思想素質要求
熱愛社會主義祖國、擁護中國共產的領導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和改革開放的總方針,初步掌握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的基本原理,具有科學的世界觀、方法論和正確的人生觀;具有遵紀守法的觀念,良好的思想品德、社會公德和職業道德;具有開拓創新、團結合作、艱苦奮斗的精神和聯系群眾、嚴謹務實的作風;具有為人民服務的高度責任感和為實現現代化而獻身的精神。
2、知識能力要求
具有本專業必需的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和管理科學知識;掌握計算機基礎知識、必要的網路知識、常用軟體知識;具有基本的機械基礎知識;具有本專業必須的機械設計理論基礎知識、模具材料及成形工藝、模具設計與製造專業知識;掌握模具CAD/CAM基礎知識;具有必要的模具維修基礎知識。
具有一定的自學能力;具有模具工藝設計、工藝實施、技術管理能力;具有模具數控加工編程能力;具有注塑模具、沖壓模具設計與製造能力;具有一定鉗工操作能力、模具修配能力;具有良好的計算機基礎應用能力和利用計算機進行輔助設計製造及管理能力;具有熟練運用CAD/CAM軟體進行模具造型設計和加工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語言表達、文字表達、人際交往能力。
3、身心素質要求
有一定的體育運動和衛生、軍事基本知識,掌握體育運動和科學鍛煉身體的方法和基本技能,養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和生活習慣,達到國家規定的大學生體育合格標准,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和健康的體魄。
三、招生對象、學制及學習形式?
本專業招收應往屆高中畢業生、普通中專、職業高中、職業中專畢業生及社會青年,脫產學習,學制三年。
四、主要課程設置及課程介紹
(一)公共課
1、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
本課程是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為指導,理論聯系實際地研究大學生成長過程中思想道德修養的客觀規律的一門思想、政治和品德教育的課程。它根據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對大學生的政治、思想、品德方面的要求,以及大學生在政治觀、人生觀、道德觀方面形成發展的規律和特色,教育大學生加強自身的思想道德修養,努力成為社會主義的建設者和接班人。講授內容:大學生的歷史使命,基本國情和基本路線教育,人生觀教育,道德教育,社會主義民主法制教育。
2、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本課程通過簡明扼要地講授馬克思主義的基本觀點,進行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教育,使學生明確改革是在新形式下,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與我國客觀實際的緊密結合,充分發揮馬克思主義教育主陣地主渠道作用,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達到培養「四有」人才的目的。
3、大學英語
培養學生英語聽、說、讀、寫能力,並能在實踐中以英語為工具獲取本專業所需的信息,為進一步提高英語水平打下較為堅實的基礎。
主要內容:語音、語法、筆譯。著重矯正語音、語調,擴大詞彙量,加深基本語法,藉助詞典翻譯一般短文,加強閱讀和筆譯技能的訓練。
4、計算機文化基礎
通過本課程的學習,讓學生掌握計算機基礎知識,Windows2000、Office軟體、資料庫以及Internet網路基礎,其中Office主要介紹Word2000、Excel2000、Powerpoint2000的使用。
5、高等數學
:通過學習培養學生用數學分析的方法解決工程問題的能力,為以後學習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以及將來從事工程設計打下良好的基礎。
主要內容:函數、極限與連續、導數和微分、積分及其應用、多元函數的微分、二重積分、三重積分、級數等。
6、體育
進行體育基本知識的教學和基本技能訓練。使學生掌握正確的運動技能和科學的鍛煉方法,養成體育鍛煉習慣,提高身體素質,達到《國家體育鍛煉標准》,具有從事本專業或其他行業所需要的良好身體素質。
7、形勢教育
本課程是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分析特定時期社會政治、經濟、思想文化發展趨勢,揭示黨和國家在不同時期的方針政策的基本內容和基本精神的思想政治教育課程。主要目的是幫助學生全面正確地認識國際國內形勢;認識黨和國家面臨的形勢和任務;擁護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增強實現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宏偉目標的信心和社會責任感。
(二)專業基礎課
1、機械制圖及計算機輔助設計
本課程是一門研究繪制工程圖樣、圖解空間幾何問題、計算機繪圖和貫徹國家制圖有關標准為主要內容的課程,是高等工程專科學校培養具有工程師初步訓練的高級工程技術應用型人才的一門必修的技術基礎課。它研究繪制和閱讀工程圖樣的原理和方法,為培養學生的制圖技能和空間想像能力打下必要的基礎。
其主要任務:
(1)研究正投影的基本理論和投影特性;
(2)培養一定的空間想像能力和分析能力;
(3)培養按照機械制圖國家標準的有關規定正確而熟練地繪制和閱讀機械圖樣(零件圖和裝配圖)的能力;
(4)培養空間幾何問題的初步圖解能力;
(5)學習計算機繪圖知識,能使用計算機繪圖和輔助繪圖及相關設備進行繪制二維工程圖的能力;
(6)培養耐心、細致的工作作風及嚴肅認真的工作態度。
2、機械設計基礎
本課程主要研究機械中的常用機構和各種通用零件的工作原理、結構特點、基本的設計理論及計算方法。它是一門培養學生機械設計能力的專業基礎課。通過學習本課程應達到:
(1)掌握常用機構的工作原理、運動特性以及分析機構的基本知識;
(2)掌握通用零件的工作原理、特點、計算方法、選用等知識;
(3)運用標准、手冊進行一般參數的通用零件和簡單的機械裝置進行設計;
(4)液壓與氣動傳動的基本知識;
(5)計算機輔助設計軟體的實際應用。
結合機械制圖、機械設計等課程,熟練掌握計算機輔助設計軟體進行二維工程制圖(零件圖、裝配圖)的繪制;熟悉三維產品設計,並完成零部件的造型和模具設計、裝配工作;利用圖文檔案管理系統進行圖紙檔案管理。
3、機械製造工藝學
本課程是一門重要的、涉及面寬、實踐性很強的專業基礎課。
主要內容:
(1)金屬切削加工原理與刀具基礎知識;
(2)金屬切削機床及切削工藝,電火花加工、電火花線切割加工、激光加工等特種加工和數控加工等當代先進的生產工藝及其特點;
(3)機床夾具基礎知識;
(4)機械製造工藝過程基礎知識和一些典型零件的加工工藝過程;
(5)機械加工質量分析和提高生產率的方法。
學習要求:
掌握金屬切削的基本理論,具有根據具體加工條件合理選擇刀具(如種類、材質、幾何角度、參數等)、選擇切削用量及切削液的能力,掌握機械製造工藝的基本理論知識、機床夾具的基本原理、設計方法解算尺寸鏈等知識,初步分析和處理與切削加工過程中有關的工藝技術問題。
通過生產實習、實驗等實踐環節,熟悉制訂工藝規程的原則、步驟和方法,對一般機械零件,具備制定機械加工工藝規程和裝配工藝的能力;初步具備綜合分析機械製造過程中提高產品質量和生產率、降低生產成本等方面問題的能力;對製造技術的新發展有一定的了解。
4、數控編程與加工
使學生了解數控編程方法,熟悉數控編程指令,能夠對需要編程的機械零件進行必要的工藝分析和軌跡計算,完成零件加工的手工編程和機床操作及加工工作。了解CAD/CAM基本概念,並對現代加工技術有一個概貌性的了解。
重點內容:零件的數控加工工藝、手工編程、自動編程以及圖形編程的原理和實踐。通過課程講解、實驗實訓等實踐環節,使學生掌握數控車床、數控銑床、加工中心以及數控電火花線切割加工機床的零件加工編程技術等,使學生能熟練正確地編制中等復雜程度零件的加工工藝和加工程序。
實訓環節:數控車床編程和加工操作實訓;數控銑床及加工中心編程和加工操作實訓;電火花、線切割機床的操作、編程實訓。
實訓要求:能完成中等復雜零件的從零件圖紙到成品的加工工藝、編程、加工操作全過程。
(三)專業課
1、塑料模具設計
本課程是核心專業課程之一,主要講授塑料模具的設計流程和模具結構,塑料的特性和成型原理、掌握模具的合模和開模動作、塑料件模具結構設計等。
通過本課程的學習,掌握塑料的基本概念、熱塑料的成形加工性能、熱塑料製品設計的基本原則,注射成型模具的基本結構及分類、注射成型模具零部件的設計、澆注系統設計等知識,能夠完成塑料模具的設計任務以及維護等。
實訓要求:設計、加工、裝配、維修。
2、沖壓模具設計
通過本課程學習,使學生掌握沖壓件的結構工藝性及設計、沖壓模具設計、沖壓工藝設計、沖裁工藝、精密沖裁、彎曲、拉伸及其他成形工藝設計、汽車覆蓋件沖壓工藝設計、沖模分類、特點、用途,單工序模設計、復合模設計、連續模設計、精沖模設計、覆蓋件模具設計、硬質合金沖模設計等知識,掌握沖壓模具標准化,沖模術語及沖模技術條件,沖模標准零件,相關國家、國際標准等。
實踐環節:冷沖模的設計、加工、裝配、維護,沖壓成型工藝的設計與實施。
3、模具CAD/CAM技術
CAD/CAM是實現信息處理高度一體化、提高設計製造質量和生產率最佳方法的新技術。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能夠初步掌握利用計算機來完成多品種模具產品的設計與製造的能力。
主要內容:CAD/CAM的總體結構、硬體系統、軟體系統;機械產品造型設計CAD、計算機輔助製造(CAM)和成組技術(GT);計算機輔助工藝過程設計(CAPP)技術;模具設計CAD等關鍵技術。
(1)以實際產品為主線,培養學生做實際產品、滿足崗位要求的能力,培養學生掌握三維實體造型、模具設計,數控自動編程一體化技術的能力。
(2)鞏固學生在冷沖模、塑料模、壓鑄模設計中模具結構設計、模具零件材料以及模架和其他標准件設計等方面的基本專業知識。
(3)熟練掌握三維造型軟體Pro/E等軟體在模具設計中的應用。包括三維實體模型建立模具裝配模型,設計分型面、澆注系統及冷卻系統,生成模具成型零件的三維實體模型,掌握塑料模具核心部分的設計工作。
(4)熟練掌握數控編程軟體CimatronE、MasterCAM軟體在模具設計中的應用,生成模具產品的數控程序。
先修課程:微機原理與應用、機械製造基礎、機械設計基礎。
實訓軟體選用:MasterCAM、Pro/E、CimatronE、CAXA等。
實訓設備:數控機床等。
實踐環節:課程設計、模具設計與數控加工CAM技術應用等。
4、模具製造工藝
本課程是模具設計與製造專業的一門主幹專業課程,也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
主要內容:沖壓工序與沖模分類、沖壓設備簡介;沖裁模設計、彎曲模設計、拉深模設計及成形模設計;塑料的基本知識、塑件設計;注射模、壓注模及壓注模設計要點;模具的機械加工、電火花加工;沖模的裝配與調整。
課程任務:使學生具備中等專門技術人才和高素質勞動者所必須的模具製造工藝的基本知識和技能:具備處理模具製造中一般工藝技術問題的能力;掌握冷沖壓模具和塑料模具零件的加工工藝過程的編制及模具裝配的工藝方法,解決一般性技術難題;掌握模具製造的新技術、新工藝,了解模具製造技術的發展方向。本課程主要講授模具加工的基礎理論和加工方法,模具零件的機械加工工藝和特種加工工藝,以及模具裝配工藝。
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學生應達到以下基本要求:
(1)掌握模具製造的基礎知識,熟悉模具的加工工藝及裝配工藝;
(2)具有編制中等復雜模具零件製造工藝規程和分析、解決一般技術難題的能力;
(3)了解模具製造的各種方法、原理和特點;
(4)掌握模具製造的新工藝、新技術,了解模具製造技術的發展方向。
先修課程:機械制圖、工程力學、機械製造基礎等。
實踐環節:注塑成形、沖壓成形、模具製造實訓。
(四)選修課
1、音樂與繪畫
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可以陶冶學生的藝術修養,培養學生的藝術素質,並且在系統的訓練過程中,培養學生正確的觀察方法和造型能力,為今後的全面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2、大學生就業與創業指導
目的要求: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畢業生樹立正確的擇業觀並調適在擇業過程中可能出現的矛盾心理;掌握一定的求職技巧並轉換角色、適應社會發展對人才的需求;了解就業政策,更好地利用就業指導機構指導自身就業。
主要內容:我國當前的就業形勢、大學生就業政策、就業觀念、就業准備、職業選擇、擇業技巧、創業環境與創業機會、擇業過程中各主要環節的把握、創業者應具備的素質與能力等。
3、演講與寫作
本課程的開設目的是:使學生通過學習,加深對語言的社會本質和交際功能的認識,提高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實際能力,特別是言語交際的實際能力,同時,通過對寫作的強化練習,使學生系統地掌握常用應用文體文章的寫作理論知識和方法,提高學生在學習、工作和日常生活中實際應用各種文體的寫作能力。
模具設計與製造專業的重要性
進入富裕社會的原動力
社會要發展,必須依靠先進的生產力,而推動先進製造技術生產力發展的原動力的代表就是「模具」——一個代表先進製造技術生產力發展工藝裝備,一個被譽為「工業之父」,永不落伍的裝備行業。我們可以從下述的工業發達國家對「模具」的稱謂,了解到模具在社會經濟發展和工業領域中的地位——模具是進入富裕社會的原動力(日本),模具是金屬加工中的帝王,是磁力工業(歐美)。
神奇的「模具」必然受到企業的重視,使模具設計與製造專業成為製造業中人才需求量較大的專業之一,並且其專業人才也具有較好的收入。2006年,上海人才市場曾經發布過這樣一則消息:年薪20萬人民幣招博士易,但求一模具技師難。
模具技術的每一次進步,不僅推動了生產力的發展,還大大豐富了生產資料。且不說我國商周時期精美絕倫的青銅器、漢魏時期的鋼鐵器、唐宋時期的金銀器,且不說古代人們用的各種度量儀器、各種湯勺、錢幣,大到鼎爐、編鍾等製品閃耀著「模具」的光彩,在現代化的工業生產中,模具更展現出其獨領風騷的魅力。60%~90%汽車、電子信息、電器、航空航天等行業產品,需要模具對組成它們的零件成型。現代模具能夠成形小到比頭發絲還要細小的、應用在微電子元器件上的晶元引腳;也可生產用於水輪發電機組中數米尺寸的定、轉子片。採用模具生產製件,不僅能根據產品的要求製造出各種尺寸和形狀零件,其尺寸精度和互換性高,而且生產效率高,適合大批量生產。
開啟第一桶金的新大門
那麼,模具設計與製造專業將教會我們什麼?它教會我們如何將金屬、塑料等材料變為我們需要的工業產品和日常生活中的製品,教會我們如何設計模具,怎樣將設計好的模具製造出來,又怎樣在模具中成型及成型材料的工藝性。隨著「模具是進入富裕社會的原動力,是黃金」的認識深入人心以及製造業在我國的蓬勃發展,模具專業越來越多地受到考生的關注,這也是近年來該專業學子走俏的原因。
模具設計與製造專業有什麼理由吸引考生去填報呢?相信大家很清楚,我國目前正在成為國際的製造中心,成為製造業大國,而模具是各種產品大批量生產的基礎裝備,沒有模具就不能實現批量生產,提高產品質量、降低成本。一個國家從製造大國走向製造強國,模具在其中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日本是世界經濟和工業強國,他能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很快從廢墟中崛起,很大程度是因為他在上世紀五十年代的工業振興綱要中,把模具作為其核心發展的戰略目標,促進其工業、國民經濟的振興和發展。目前,我國製造業發展速度很快,原因之一也是我國在「九五」規劃到「十一五」規劃中,都把模具列為重點發展的基礎工業和重點扶持產業,產業的發展極大地推動該產業及其相關產業鏈的人才的需求。
模具設計與製造專業被列為國家緊缺人才需求的專業,其畢業生幾乎不為找工作發愁。拿我所在的學校來說,模具專業是西部高職高專中惟一的「示範專業」,四川省精品專業,學校的龍頭專業,也是學校就業率最高專業之一。該專業畢業生一般都是在製造業內從事生產技術、管理、營銷,或生產第一線從事先進數控機床操作,畢業生的主要走向是沿海的經濟特區和內地的經濟特區,企業對畢業生的評價是能力強、上手快。2006年,到學校要該專業畢業生的崗位與畢業生人數比為1.3:1,可以說,是學生在挑企業,而不是企業挑學生。
模具行業涉及的產業面很寬,比如金屬產品製造業、塑料產品製造業、橡膠產品製造業、陶瓷產品製造業、玻璃產品製造業及各種包裝產品。同時,模具技術集設計、製造、產品造型、軟體應用為一體,集先進製造技術運用為一體。不難看出,模具設計與製造專業的就業面很廣,社會需求很大。在製造技術高速發展的今天,要使自己走向富裕道路,請你開啟「模具」這一扇大門,你將獲得從就業到創業的第一桶金。
⑹ 自動供料系統及傳送裝置設計是怎樣的
自動集中供料系統及傳送裝置設計:
據自動供料系統廠家介紹,自動供料系統的裝置工作原理是,立式加工中心防護門打開,托盤開關定位,再將裝滿工件的夾具放置到加工區域加工。所以當機床加工工件的第一面時,自動供料設備便開始將更多的毛坯件安裝到第二個空置的托盤夾具上。當毛坯件端部的第一面加工完成以後,托盤再一次更換位置。自動供料設備從第一個托盤上卸除加工完第一面的工件,然後將其傳送到在自動裝備防護罩內的「翻板工作站」,最後從內側板將其安裝到工作站上,並通過這一工作站將工件有效地翻轉,使未加工面朝上,並再次安裝到夾具上夾緊。
自動供料機械設備卸下加工後的零件前,是採用安裝在自動供料裝備夾鉗基座上的高速壓縮空氣噴嘴,吹除遺留在整個夾具上的切屑,因為在卸除零件等過程中,可能會有一些切屑掉落到一個或多個空穴內,影響下一批工件的正確就位。從毛坯件的安裝進行第一面加工到零件完成全部加工,直到將成品傳送到下一區域,這個時段大約需要30min。
自動供料系統裝置的下部設置有料盤輸入機構,料盤輸入機構的末端接有料盤自動升降機構,盤自動升降機構的上端與托夾機構相接,在料盤定位及空料盤取出機構上遠離托夾機構的一端設有空料盤抬起及堆垛機構。使用本裝置不再受料的形狀的限制,適合於各種自動裝配生產線,真正實現了自動化,而且提高了供料精度,降低了人的勞動強度。
從自動供料系統及傳送裝置設計的簡述中,我們可以知道自動供料系統的的方便就是在於這一些工作不需要過多的人工操作,而是像一個機械人在哪重復操作,所以這種自動供料設備也是在工業行業發展的比較快。
⑺ 急求 車床或銑床plc系統設計的論文 專科
1.車床加工論文
2.《如何控制切削量有關方面的論文》
3.數控機床的論文
4.數控編程的論文
5.數控機床的檢測與維修的畢業論文
6.稀瀝青噴刷機設計開題報告
7.c6150車床數控化改造
8.模具設計畢業論文
9.《六工位卧式鏜銑專用加工機床的控制系統設計》
其設計任務如下:
1> 分析六工位卧式鏜銑專用加工機床的工藝流程和機床的動作流程
2> 設計其控制系統的硬體
3> 編寫其控制系統的軟體
要求如下:
1> 畫出其硬體原理圖
2> 畫出PLC接線圖
3> 調試系統(這個由我來)
4> 編寫畢業設計論文 (1萬字以上)
10.《和面機的設計》
11.設計S195柴油機中「最終傳動箱殼體」的加工工藝和其中某道工序的專用夾具
12.工程機械的主動減振系統研究
13.關於模具設計油筆筆筒或礦泉水瓶蓋的畢業設計論文
14.汽車減震器的論文
15.機械零件加工或車床加工
16.關於印刷機械的工藝與發展
17.5t/h沖天爐熱風爐膽的設計
18.從公差標準的發展看中國工業標准化的發展概況及趨勢
19.影響數控加工質量的分析
20.數控中心技師論文
21.礦山機械類畢業設計
22.關於機電數控機床
23.機電一體化方面的論文
24.機械產品設計"的論文
25.數控車床加工零件方面的論文
26.NOKIA8210手機外殼注塑模設計
說明書.doc(29頁)
8210手機上殼裝配圖.dwg
頂桿固定板零件圖.dwg
動模零件圖.dwg
主裝配圖1.dwg
主裝配圖2.dwg
27.WY型滾動軸承壓裝機設計
說明書.doc(29頁)
A1液壓系統原理1.dwg
總裝配圖1(A0)A0-00.dwg
總裝配圖2(A0)B0-00.dwg
定位缸(a2)B-01.dwg
定位缸前缸蓋(A2)B0-02.dwg
防塵壓蓋(a4)B0-03.dwg
法蘭蓋A4紙B0-06.dwg
後端蓋(A4)B0-08.dwg
活塞(A4)B0-07.dwg
活塞桿A4紙B0-05.dwg
夾緊缸A2B0-04.dwg
導向套A4紙03.dwg
頂尖A4紙04.dwg
壓裝缸A0.dwg
壓裝缸活塞A4紙02.dwg
壓裝缸活塞桿A405.dwg
軸承托架a4紙06.dwg
28.XKA5032AC數控立式升降台銑床自動換刀設計
說明書.doc(21頁)
1刀庫裝配圖A0.dwg
2自動換刀裝置的安裝示意圖A2.dwg
3機械手裝配圖A2.dwg
4機械手液壓控制圖A3.dwg
5蝸桿零件圖A2.dwg
機械手換刀過程傳動演示.mpg
設計答辯演示文稿.ppt
29.Φ90磨球群鑄金屬型復合模具設計及製造工藝設計
說明書.doc(46頁)
動畫演示.mpg
實際生產1.rm
實際生產2.rm
設計答辯演示文稿.ppt
上模A2.dwg
上砂芯A2.dwg
胎具圖.dwg
下模A2.dwg
下砂芯A2.dwg
裝配圖.dwg
30.安全帽注塑模具設計及模腔三維造型CADCAM
說明書.doc(24頁)
設計答辯演示文稿.ppt
開合模過程.avi
裝配過程.avi
抽芯機構.dwg
定模A1.dwg
動模A1.dwg
動模墊板A2.dwg
零件圖A4.dwg
推桿固定板A2.dwg
斜導槽A3.dwg
異型推桿A4.dwg
裝配圖A0.dwg
31.筆筒抽屜注射模實體設計及數控加工
說明書.doc(22頁)
側型芯A2.dwg
抽屜注射模裝配.dwg
定模板兼型腔A1.dwg
零件圖A2.dwg
型芯A2.dwg
32.撥叉加工自動線設計
說明書.doc(27頁)
A0中間底座裝配圖(A0).dwg
A3中間底座---零件圖(A3).dwg
倒擋撥叉(A3).dwg
電機控制系統工作原理圖.dwg
電氣圖(A2).dwg
副變速撥叉(A3).dwg
剛性主軸(A2).dwg
滑台裝配圖(A0).dwg
集中控制圖(A2).dwg
加工示意圖(A3).dwg
快擋撥叉(A3).dwg
隨性夾具輸送系統圖(A3).dwg
自動線工藝過程圖(A3).dwg
自動線總體布置圖(A0).dwg
加工動畫.avi
33.長度計數器蓋模具設計
說明書.doc(21頁)
凹模A3.dwg
模具整體圖A0.dwg
凸模A3.dwg
型腔設計圖A2.dwg
製品A4.dwg
主流道襯套A4.dwg
34.充電器外殼注塑模具設計及型腔CADCAM
說明書.doc(22頁)
注塑模擬.mpg
裝備動畫.mpg
設計答辯演示文稿.ppt
零件圖.dwg
零件圖A0.dwg
零件圖A1.dwg
裝備圖A0.dwg
35.抽屜注塑模具設計
說明書.doc(22頁)
側型芯A2.dwg
側型芯.dwg
抽屜注射模裝配A0-O0-00.dwg
導軌塊A4.dwg
定模板兼型腔A2.dwg
定模板兼型腔.dwg
定位圈A4.dwg
零件圖A2.dwg
零件圖.dwg
斜導柱A4.dwg
型芯A2.dwg
型芯.dwg
36.大口杯蓋注塑模設計
說明書.doc(24頁)
杯蓋.DWG
頂桿.dwg
定位環.DWG
上模零件圖.DWG
下模零件圖.DWG
主流道襯套.DWG
裝配圖.dwg
37.大型管材相貫線切割機設計
說明書.doc(26頁)
設計答辯演示文稿.ppt
兩軸聯動.avi
手動調節割炬.avi
四軸聯動.avi
支架裝配.avi
相貫線切割機軟體系統.exe
A0Z軸方向工作滑台裝配.dwg
A0割炬支架裝配.dwg
A1相貫線切割機總體布局圖.dwg
A1硬體連接線路圖.dwg
38.多功能甘蔗中耕田管機改進設計
說明書.doc(26頁)
端蓋(A3).dwg
驅動輪(A2).dwg
驅動輪裝配(A1).dwg
行走系(A0).dwg
張緊輪裝配圖(A1).dwg
支架(A0).dwg
支重輪軸(A4).dwg
支重輪裝配(A2).dwg
39.甘蔗收獲機剝葉和集攏環節的設計
說明書.doc(26頁)
甘蔗剝葉機和集攏裝置A2.dwg
剝葉片A4.dwg
掃葉片A4.dwg
橡膠棒A2.dwg
橡膠棒依附圓筒A2.dwg
裝配圖俯視圖.dwg
裝配圖右視圖.dwg
裝配圖主視圖.dwg
40.甘蔗種植機機構設計
說明書.doc(26頁)
機架裝配圖A0.dwg
四張A2圖紙.dwg
行走機構裝配圖A0.dwg
41.高硬度輥筒注塑模設計
說明書.doc(25頁)
設計答辯演示文稿.ppt
澆口套零件圖A4.dwg
零件圖A0.dwg
零件圖A2.dwg
裝配圖A0.dwg
42.海工碼頭工字鋼數控切割設備
說明書.doc(24頁)
布局零件圖A2.dwg
回轉機構裝配圖A1.dwg
回轉零件圖A2.dwg
液壓缸裝配圖A3.dwg
整體布局圖A1.dwg
43.漸開線斜齒輪注塑模設計
說明書.doc(22頁)
斜齒輪注塑模裝配圖.dwg
斜齒輪型腔.dwg
型腔襯套.dwg
漸開線斜齒輪.dwg
主流道襯道.dwg
定模型腔.dwg
44.經濟型數控系統研究與設計
說明書.doc(62頁)
A1數控操作面板外形圖.dwg
A1系統連接圖.dwg
A3板式結構圖.dwg
數控機床操作面板A2.dwg
系統電氣原理圖A0.dwg
45.沐浴露瓶蓋注塑模具結構設計
說明書.doc(28頁)
定模板.dwg
定模型芯.dwg
動模板.dwg
動模型芯.dwg
上瓶蓋.dwg
下瓶蓋.dwg
裝配圖.dwg
46汽車發動機連桿稱重去重自動線設計
說明書.doc(21頁)
設計答辯演示文稿.ppt
布局圖A0.dwg
分類機A0.dwg
進退液壓缸零件圖A2.dwg
連桿部件總成圖A2.dwg
連桿零件圖A2.dwg
連桿上端蓋A3.dwg
輸送裝置A0.dwg
專用部件輸送裝置液壓缸A1.dwg
自動線工作循環時間表A4.dwg
自動線控制框圖A2.dwg
47.汽車發動機連桿大小頭孔中心線平行度自動檢測裝置設計
說明書.doc(25頁)
動畫.mpg
答辯演示幻燈片.ppt
A0汽車連桿大小頭平行度自動檢測裝置設計裝配圖.dwg
測試箱裝配圖A1.dwg
連桿總成圖A3.dwg
數控系統控制電路圖A1.dwg
液壓夾緊系統原理圖A4.dwg
支座零件圖A2.dwg
48.全液壓多功能甘蔗收獲機設計收割輸送裝置設計
說明書.doc(16頁)
割梢去頭刀片A4.dwg
甘蔗收獲機收割去頭機構裝配圖.dwg
喂入機構部件圖.dwg
割蔗頭蔗梢部件圖.dwg
49.三自由度圓柱坐標型工業機器人設計
說明書.doc(24頁)
答辯演示幻燈片.ppt
工作空間圖.dwg
機構簡圖.dwg
導向套.dwg
支架.dwg
支座.dwg
轉動殼體.dwg
支座和手臂裝配圖.dwg
終端執行器.dwg
實體.mpg
動畫.mpg
50.洗衣機波輪注射模設計
說明書.doc(26頁)
A2定位圈.dwg
A0 裝配圖.dwg
A1凹模.dwg
A2凹模套板.dwg
A2動模固定板.dwg
A3澆口套.dwg
A3凸模.dwg
A4澆口套.dwg
製品.dwg
51.相機殼下蓋注塑模具設計
說明書.doc(27頁)
模具組合動畫.avi
脫模動畫.avi
凹模.DWG
零件.DWG
模具裝配圖.dwg
凸模.DWG
52.行星齒輪的注塑模具設計及其模腔三維造型CADCAM
說明書.doc(24頁)
墊板A2.dwg
墊塊A3.dwg
定模板.dwg
定模固定板A3.dwg
動模板.dwg
澆口套A3.dwg
推桿固定板A2.dwg
行星齒輪零件A3.dwg
裝配圖A0.dwg
53.揚聲器模具設計
說明書.doc(31頁)
蓋板.dwg
上墊板.dwg
凸模固定板.dwg
下墊板.dwg
下模固定板.dwg
卸料板.dwg
上頂塊.dwg
下頂塊.dwg
沖孔凸模.dwg
二模凹模.dwg
二模凸模.dwg
拉深沖孔凸凹模.dwg
落料凹模.dwg
落料拉深模凸凹模.dwg
凸模(二模).dwg
模柄.dwg
第二模具總裝配圖.dwg
總裝配圖.dwg
54.液壓控制閥的理論研究與設計
說明書.doc(29頁)
A0溢流閥裝配圖.dwg
A1溢流閥先導閥體.dwg
A1溢流閥主閥體.dwg
A1溢流閥主閥芯.dwg
A4溢流閥調節桿.dwg
A4溢流閥調壓螺帽.dwg
A4溢流閥先導閥芯.dwg
A4溢流閥先導閥座.dwg
A4溢流閥主閥座.dwg
55.運送鋁活塞鑄造毛坯機械手設計
說明書.doc(26頁)
答辯演示幻燈片.ppt
實體.mpg
動畫.mpg
裝配圖A0.dwg
末端執行器A1.dwg
傳動軸A2.dwg
底座A2.dwg
底座上端蓋A2.dwg
齒輪軸A3.dwg
底座轉盤A3.dwg
工作空間圖A3.dwg
傳動軸底部端蓋A4.dwg
導向桿前支架A4.dwg
導向套A4.dwg
機構簡圖A4.dwg
上下導向桿A4.dwg
楔塊A4.dwg
支承端蓋A4.dwg
56.發動機三維設計
說明書.doc(45頁)
發動機.mpg
剖視.mpg
氣門相位.mpg
發動機總裝配圖.dwg
30多張三維設計圖 PRO/E
0 引言
X62W萬能銑床是一種高效率的加工機械,在機械加工和機械修理中得到廣泛的應用。萬能銑床的操作,是通過手柄同時操作電氣與機械,以達到機電緊密配合完成預定的操作,是機械與電氣結構聯合動作的典型控制,是自動化程度較高的組合機床。但是在電氣控制系統中,故障的查找與排除是非常困難的,特別是在繼電器接觸式控制系統,由於電氣控制線路觸點多、線路復雜、故障率高、檢修周期長,給生產與維護帶來諸多不便,嚴重地影響生產。時隨著工業自動化的發展,對工業智能化程度的要求越來越高,以及市場經濟要求製造業對市場需求做出迅速反應—生產出小批量、多品種、多規格、低成本和高質量的產品。為滿足這一要求,生產設備和自動生產線的控制系統必需具有極高的可靠性與靈活性,這就需要使用智能化程度高的控制系統來取代傳統的控制系統,使電氣控制系統的工作更加靈活、可靠,更容易維修,更能適應經常變動的工藝條件。基於這些問題,本文提出了利用西門子S7-200和觸摸屏對X62W 型卧式萬能銑床的繼電接觸式電控系統進行技術改造的方案。
1 X62W萬能銑床工作原理及繼電器接線圖
1.1 工作原理
主電路中有三台電動機,M1是主電動機,拖動主軸帶動銑刀進行銑削加工;M2是進給電動機,拖動升降台及工作台進給;M3是冷卻泵電動機,供應冷卻液。三台電動機共用一組熔斷器FU1作短路保護。每台電動機均有熱繼電器FR作過載保護。其中以主電動機的熱繼電器FU1和冷卻泵電機的熱繼電器FU2作總的保護,它們的常閉觸頭串在控制電路的匯流排上,而進給電動機的熱繼電器FR3隻作進給系統的保護,其常閉觸頭接在進給控制電路中。因為主電動機要求不頻繁的正反轉,用組合開關SA5控制倒相。進給電動機的正反轉頻繁,用接觸器KM3和KM4進行倒相。冷卻泵在主電動機起動後方可開動,另有手動開關SA1控制。主電機採用兩組起動按鈕SB3和SB4並聯,兩組停止按鈕SB1和SB2串聯.接觸器KM1是電動機M1的控制接觸器,SQ7是位置開關,用作主軸變速的沖動開關。主軸的起動,按下起動按鈕SB3或SB4,接觸器KM1通電吸合並自鎖,主電動機M1起動.當主電動機起動後,KM1的輔助觸頭接通控制電路的進給控制部分,才可以開動進給電動機。 電機的轉速達到一定速度時接通速度繼電器,當按下停止按鈕SB1或SB2時,接觸器KM2得電,主軸電機反轉。
工作台向右進給,當主軸起動後,工作台控制電源接通.將位置開關SQ1旋轉,SQ1-1常開觸頭閉合,接觸器KM3通電吸合,電動機M2正轉.當運行到預定位置時,位置開關SQ1復位,電動機M2停止轉動。
工作台向左進給,將位置開關SQ2旋轉,SQ2-1閉合,SQ2-2斷開,接觸器KM4通電吸合,電動機反轉,工作台向左移動。
當SA3-1、SA3-3閉合SA3-2斷開時,電流通過11、SQ6、15、SQ4-2、16、SQ3-2、17、SA3-1、18、SQ1-1(或11、SA3-3、21、SQ2-2、22、SQ1-2、17、SA3-1、18、SQ3-1)、19、KM4、20 ,KM3得電M2正轉,工作台向下運動。
當SA3-1、SA3-3閉合SA3-2斷開時,電流通過11、SQ6、15、SQ4-2、16、SQ3-2、17、SA3-1、18、SQ2-1(或11、SA3-3、21、SQ2-2、22、SQ1-2、17、SA3-1、18、SQ4-1)、24、KM3、25, KM4得電M2反轉,工作台向上運動。
當SA3-2閉合 SA3-1、SA3-3斷開時,電流通過11、SQ6、15、SQ4-2、16、SQ3-2、17、SQ1-2、22、SQ2-2、21、SA3-2、19、KM4、20, KM3得電。當SA3-2閉合,SA3-1、SA3-3斷開時,進給電機M2正反轉就組成了互鎖,SQ1,SQ2,SQ3,SQ4位置開關控制圓盤旋轉不同的位置。
不論電動機正反轉,接觸器KM3和KM4的線圈電流都由SQ1-2和SQ3-2接通.若機床正在向左進給 機床的聯鎖問題,當SQ2或SQ4被旋轉時,它們的常閉觸頭SQ2-2或SQ4-2是斷開的,所或向右進給時,發生誤操作,壓著上下前後手柄,則一定使SQ3-2或SQ4-2中的一個斷開,使KM3或KM4斷電釋放,電動機M2停止運轉,以確保安全。位置開關SQ6為進給變速沖動開關。
冷卻和照明控制,冷卻泵只有在主電動機起動後才能起動,所以主電路中將M3接在主接觸器KM1觸頭後面, SA1控製冷卻泵。照明電路用安全電壓36伏用開關SA4控制。
2 X62W 型萬能銑床控制系統的硬體構成
2.1 PLC 的選擇和硬體設計。
根據X62W萬能銑床電氣控制要求,輸入輸出均為開關量,需要PLC監測的輸入信號有8個按鈕,5個行程開關,兩個選擇開關,輸入點為 21點,PLC輸出控制信號有6個繼電器,1個照明燈,共7點。因此,選用了西門子S7-200PLC,具體配 置 如 下 :CPU226CN AC/DC/DC型(6ES7 216-2BD23-0XB8),自帶24點輸入,16點輸出,自帶兩個介面2個RS-485介面 PORT0和POT1,一個通訊介面,能滿足控制要求。PLC的I/O口分配是根據其控制對象的特點和控制要求,將I/O口的輸入輸出口與相應的電氣設備相連,達到控制和檢測的功能,具體I/O分配如表1。進行完I/O分配後,進行PLC硬體設計,PLC外接硬體電路如圖1。
I/O分配表
表1
內部寄存器I/O分配表
表2
2.2 PLC編程:
根據機床控制要求,PLC語句表如程序1,在程序設計過程中,用了6個內部輔助繼電器來簡化程序設計,主軸電機正反轉互鎖和進給電機正反轉互鎖提高了系統運行的可靠性。在程序中將不同的控制方式均分開設計,這樣程序結構簡潔、清晰。由於整個系統用觸摸屏控制,它可替代物理按鈕和開關及其指示燈,所以在編程序是這些按鈕和開關均使用了內部寄存器M0.6-M3.1, 把下面程序的輸入寄存器改成相應的內部寄存器即可。內部寄存器程序,如程序2
程序1 手動控製程序
程序2 自動控製程序
3、觸摸屏選擇及設計
觸摸屏越來越多的用在了工業中,方便,易於遠程式控制制。根據X62W銑床的控制要求,我們用NTOUCH觸摸屏和MCGS組態軟體配合PLC來替代控制櫃上的按鈕和選擇開關等物理元器件,並且還可以通過觸摸屏來監視銑床運行動作情況。
3.1 MCGS組態編輯
通過對系統的分析,在本系統中,依靠MCGS系統設計組態畫面,實現對系統操作和監控。如圖2
圖2 系統控制總體畫面
以上提到此系統的輸入和輸出均是開關量,所以在MCGS組態的實時資料庫中定義的名字類型也要為開關型的,如圖3
圖3 實時資料庫
3.2 通訊連接
既然用MCGS控制此系統,那麼怎麼才能讓其與西門子PLC相互通訊,起到監控的作用?MCGS組態軟體在設備窗口中建立系統與外部硬體設備的連接關系,使系統能夠從外部設備讀取數據並控制外部設備的工作狀態,實現對工業過程的實時監控。根據此系統的控制要求以及控制方式,可以利用PPI電纜,相互傳數據,以便實現監控。
在設備窗口中需要設置設備0-[通用串列口父設備]屬性和設備1-[西門子S7-200PPI]屬性,此時,還需要設置設備內部屬性增加相應的PLC通道,和通道讀寫類型,輸入通道多數用到的是內部寄存器,讀寫類型是只讀類型,輸出寄存器Q0.0~Q0.6讀寫類型,Q1.0.和Q1.1隻讀類型值讀取SA313和SA32的開關信號,在實際通訊過程中,在設備屬性設置中「串口埠號」設為0-COM1,通訊波特率設為:6-9600,數據位位數:3-8位,數據校驗方式:偶校驗,一位停止位,數據採集方式:同步採集。設置完後單擊「確認」按鈕返回。
為了西門子S7-200PLC與MCGS更好的通訊,必須在設備屬性設置:[設備1]對話框中設置屬性設備注釋為:西門子S7-200PPI,初始工作狀態為:啟動,最小采樣周期為:1000ms,PLC地址為:2,內部屬性設置PLC通道要與實施資料庫中所定義的名字相對應。如圖4。
圖4 PLC通道屬性設置
編輯完畢組態畫面,在上位機上試驗成功,便可以通過上位機的網線介面用一根網線和觸摸屏上的網線借口相連接,並且在MCGS嵌入式組態軟體菜單欄中「工具」\「下載配置」設置好IP地址,便可以下載到觸摸屏中,如圖8,然後,用PPI電纜連接觸摸屏和PLC,母頭連接觸摸屏COM5口,公頭連接在PLC介面上,即可實現丟掉控制櫃面板上的按鈕控制,用觸摸屏的軟按鈕控制,畫面生動,清晰。
4 結束語
本文所述方案是對原來的繼電接觸式模擬控制系統進行 PLC與觸摸屏改造而成,已在實驗室控制櫃予以實施。運行結果表明,該 PLC 控制系統無論是硬體還是軟體,控制穩定可靠,且盡大限度降低了操作的危險性。
參考文獻:
[1]、陳遠齡.機床電氣自動控制[M] 重慶大學出版社,1997
[2]、呂景泉.可編程序控制器及其應用[M] 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1
[3]、楊長能,張光毅.可編程序控制器基礎及其應用[M] 重慶大學出版社,1992
[4]、MCGS嵌入式用戶手冊 北京昆侖通態自動化軟體科技有限公司
[5]、廖常初,PLC編程及應用[M] 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5,5
我先給你目錄,你要的話先給分 我再發你郵箱 謝謝
⑻ 在機械設計中,畫三維圖的意義 作用是什麼。
產品設計是決定產品外形和產品功能,同時也是決定
產品質量最重要的環節回,產品的設計工作對產品的成答本也起
到至關重要的作用。隨著計算機的不斷發展,CAD技術即計
算機輔助設計已成為設計人員不可缺少的工具。CAD技術正從二維CAD向三維CAD過渡。
三維設計軟體具有工程及產
品的分析計算、幾何建模、模擬與試驗、繪制圖形,工程數
據庫的管理,生成設計文件等功能。三維CAD
技術誕生以
來,已廣泛地應用於機械、電子、建築、化工、航空航天以
及能源交通等領域,產品的設計效率得以迅速提高。我國CAD
技術的研究、
開發和推廣已取得較大進展,
產品設計已
全面完成二維CAD
技術的普及,結束了手工繪圖的歷史,
對減輕人工勞動強度、提高經濟效益起到了明顯的作用。
三維設計軟體的優勢
2.1.1
零件的實體建模
2.1.2
產品造型修改簡便
2.1.3
生成實體裝配圖
2.2
模具
CAD/CAM
的集成製造
2.3
機械
CAE
功能應用
⑼ 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圖形圖像製作和動漫設計與製作學哪個好
你可以先去【繪學霸】網站找「動漫設計」板塊的【免費】視頻教程-【點擊進入】完整入門到精通視頻教程列表: www.huixueba.net/web/AppWebClient/AllCourseAndResourcePage?type=1&tagid=304&zdhhr-11y17r-283290735
想要系統的學習可以考慮報一個網路直播課,推薦CGWANG的網路課。老師講得細,上完還可以回看,還有同類型錄播課可以免費學(贈送終身VIP)。
自製能力相對較弱的話,建議還是去好點的培訓機構,實力和規模在國內排名前幾的大機構,推薦行業龍頭:王氏教育。
王氏教育全國直營校區面授課程試聽【復制後面鏈接在瀏覽器也可打開】: www.huixueba.com.cn/school/manhua?type=3&zdhhr-11y17r-283290735
在「動漫設計」領域的培訓機構里,【王氏教育】是國內的老大,且沒有加盟分校,都是總部直營的連鎖校區。跟很多其它同類型大機構不一樣的是:王氏教育每個校區都是實體面授,老師是手把手教,而且有專門的班主任從早盯到晚,爆肝式的學習模式,提升會很快,特別適合基礎差的學生。
大家可以先把【繪學霸】APP下載到自己手機,方便碎片時間學習——繪學霸APP下載: www.huixueba.com.cn/Scripts/download.html
⑽ 關於液壓系統的計算問題!~高手請進!~
25*1000*9.8/(0.12*0.12/4*3.14)/1000000=21.6MPa
先把噸換算成牛除於有效面積等於Pa,在換算成MPa
考慮油路和閥的勛耗用31.5PMa的液壓泵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