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議你自己做下...認真做很快..不然你以後上班尷尬拉...以後面試都是直接叫你設計或者給你看圖紙叫你直接說的....你這么來以後第一批就被刷下去了...
❷ 機械製造專業需要學習哪些課程
機械制圖、計算機基礎、計算機繪圖()、工程力學、金屬材料及熱處理、機械設計基礎、電工學及工業電子學、公差配合與技術測量、金屬切削機床、夾具設計、金屬切削原理及刀具、機械製造工藝學、數控加工技術、數控原理及編程、CAD/CAM應用、特種加工、工業企業管理、制圖測繪、計算機操作實訓、AutoCAD實訓、金工實習、專業課程設計、機加工實訓、數控機床操作技能實訓、畢業實習、畢業設計
(一)基礎課
1.兩課(132學時)
本課程包括馬克思主義哲學、毛澤東思想概論、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法律基礎知識、思想品德修養。本課程是高等職業技術學院學生必修的一門德育課,主要講授馬克思主義哲學基礎;充分認識毛澤東思想是中國共產黨人在長期奮斗中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的第一個理論成果;深刻領會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意義,掌握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論論述;使學生了解憲法、行政法、民法、經濟法、刑法、訴訟法中與學生關系密切的有關法律基本知識;對學生進行普遍關心的形勢、政策、人生、理想、道德、民主、紀律等方面的教育。初步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做到知法、懂法,增強法律意識,樹立法制觀念,提高辨別是非的能力;培養學生優良的思想品質、理想和人生觀,為將來從事社會實踐,做一個合格的高職生打下基礎。
2.體育與健康(108學時)
本課程通過體育基礎理論和基本技能的傳授和有效的體育實踐,全面增強學生體質,促進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使學生喜愛體育,掌握鍛煉身體的基本方法,養成體育鍛煉的習慣;培養學生勇敢頑強的精神,公平競爭的態度,以及樂觀、自信、進取的心理品質。
3.大學語文(60學時)
本課程主要講授兩部分,一部分以閱讀為主,精選古今中外公認的文學名篇,另一部分以
寫作為主,系統介紹寫作知識。使學生學會欣賞文學名篇和掌握閱讀方法與技巧,並
提高學生的讀寫能力。
4.高等數學(128學時)
本課程主要講授極限與連續、一元函數微分學、積分學,向量代數與空間解析幾何,多元函數微分學,二重積分,無窮級數,常微分方程等。通過教學,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培養學生的高等數學運算、空間想像、數形結合、思維和實際應用能力,為學習專業課打下基礎。
5.大學英語(128學時)
本課程是一門基礎課。以培養學生外語應用能力為教學重點,同時傳授必要的語言知識。通過教學,對學生進行聽、說、讀寫的語言訓練;培養學生較強的閱讀與本專業有關的外語技術資料的能力,聽說能力和基本的書寫外語信函等應用文的能力,為學生進一步提高外語使用能力打好基礎。
6.計算機應用基礎(60學時)
主要講授計算機的基礎知識、常用操作系統的使用、文字處理軟體的使用、計算機網路的基本操作和使用,掌握計算機操作的基本技能、具有文字處理能力,數據處理能力,信息獲取、整理、加工能力,網上交互能力,為以後學習和工作打下基礎。
(二)專業課
7.機械制圖與CAD(194學時,機械測繪1周,CAD實訓1周)
本課程是一門技術基礎課。主要講授投影作圖和機械制圖等內容,使學生掌握正確正投影法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熟悉機械制圖國家標准。培養學生具有一定的圖示能力,讀圖能力,空間形體的想像能力,要求學生能較熟練地繪制一定復雜程度機械零件工作圖和部件裝配圖,並能按給定的要求正確標注尺寸、公差配合及表面粗糙度等。熟練運用計算機繪圖,掌握一種計算機輔助繪圖軟體的應用。
8.工程力學(90學時)
主要講授靜力學、運動學、動力學和材料力學。靜力學和運動學部分,使學生認識物體機械運動的基本規律,學會運用這些規律和方法分析、解決工程實際中的力學問題;材料力學部分,使學生掌握桿件強度、剛度和穩定性等方面的知識,能熟練地對構件進行強度和剛度計算,並具有較強的實踐能力。
9.機械設計基礎(66學時,課程設計3周)
主要講授常用機構的運動與動力分析、常用機械零件的設計等內容。本課程使學生掌握常用機構,具有分析機械運動和動力性能的能力;掌握通用機械零件的知識,具有分析、選用和設計機械零部件及機械傳動裝置的能力和查閱、運用有關資料的能力。
10.金屬工藝學(66學時,金工實習5周)
本課程主要講授金屬材料來源,力學性能,晶體結構鋼的熱處理,常用工程材料、鑄造、鍛壓和焊接等內容。使學生了解機械零件毛坯各種成形方法特點和應用;掌握常用工程材料的性能及金屬熱處理方法;具有選用材料、毛坯及分析毛坯結構工藝性的能力。
11.電工學與工業電子學(90學時,電工實訓2周)
電工學部分主要講授直、交流電路及常用電機、電器設備的應用知識。使學生了解常用電機、電器的工作原理,能看懂電器、接觸器控制線路原理圖。學會使用萬用表示波器等常用儀表和選用常規電器元件,並能裝調一般的控制電路。工業電子學部分主要講授交、直流放大電路、振盪電路、脈沖與數字電路的工作原理及其應用。使學生掌握電子電路的
分析方法,能閱讀電子線路圖,學會使用常用的電子儀器。
12.公差配合與測量技術(44學時,大作業1周)
本課程公差部分主要講授光滑圓柱公差配合、形位公差,表面粗糙度和圓錐度結合,螺紋結合,鍵聯接,圓柱齒輪等公差及直線尺寸鏈等內容。通過大型作業綜合訓練,使學
生掌握公差配合的概念;了解有關公差標準的規定;對圖樣上常見的公差標准能正確地解釋和標注;能按公差選用原則,用類比法選擇確定合理的公差配合。
測量技術部分主要講授測量技術知識,光滑工件檢測及光滑量規設計,螺紋、鍵、圓柱齒輪的測量等內容。使學生了解常用測量儀器的種類,應用范圍和檢測方法,能設計極限量規和位置量規。並通過實驗教學,使學生具有正確選用和使用現場常用測量儀器,對機械零件進行綜合檢測的能力。
13.液壓與氣壓技術(44學時)
本課程主要講授液壓傳動的相關知識,液壓元件、液壓基本迴路及典型液壓系統等內容,使學生熟悉常用液壓元件的工作原理及選用方法;能參照說明書閱讀設備的液傳動系統圖;通過綜合實驗,掌握常見故障的分析和排除方法,並具有調試和設計一定設備液壓系統的能力。
14.電氣控制技術(44學時)
本課程主要講授常用低壓電器,常用金屬切削機床繼電器故障的排除方法;可編程式控制制器的工作原理及用可編程式控制制器組成控制線路的方法。使學生能熟練地閱讀常用機床可編程式控制制線路的原理圖。對其常見的故障有一定的分析能力,並能用可編程式控制制器組成較復雜的控制線路
15.金屬切削原理與刀具(66學時,設計與綜合實訓1周)
本課程金屬切削原理部分主要講授刀具的幾何角度與切削要素、刀具材料、切削變形、切削力、切削熱及溫度,刀具磨損與耐用度、刀具幾何參數的合理選擇等內容使學生具有根據工藝要求合理選擇各類刀具、確定刀具幾何要素、選擇切削用量和設計標准刀具能力。
16.機械加工設備(44學時,拆裝1周,課程設計1周)
本課程主要講授機床結構性能、傳動、使用和機床設計基本知識等內容,使學生掌握機床的基本知識。培養學生能正確選用,合理使用,維護、保養、安裝、調試以及檢查驗收常用機床,並具有改裝機床部件和設計專用機床的初步能力。
17.機械製造工藝學(66學時,課程設計1周)
本課程主要講授工藝規程設計、典型零件加工工藝和質量,生產率,經濟性綜合分析等內容。使學生掌握機械加工工藝的理論知識,了解典型零件加工的常規工藝和適用的先進工藝技術,具有編制、貫徹工藝規程和分析解決工藝技術問題的能力。
18.機床夾具設計(44學時,課程設計1周)
本課程主要講授工件的定位機構、夾緊機構和專用夾具設計等內容。使學生掌握工件的定位夾緊原理和誤差分析方法,熟悉典型機床夾具的結構特點,具有設計一般復雜程度機床夾具的能力。
19.單片機原理及應用(44學時,課程設計1周)
本課程是一門專門化課程。主要講授單片機的基本組成、原理、指令系統、存儲器、介面技術與介面晶元等內容。使學生了解微處理器、存儲器和介面電路的結構及其工作原理:掌握硬體連接的一般方法。較熟練掌握一種典型單片機的指令系統。掌握用匯編語言進行程序設計的方法及常用介面電路的使用。初步掌握一種單片計算機的軟硬體應用(如進行簡單工業控制)設計。
20.數控機床操作入門(66學時)
本課程是一門專門化課程。主要講授數控機床的工作原理、主要技術參數、結構與編程、使用及日常保養等方面知識,也兼顧介紹與典型普通機床使用與保養有關的知識。培養學生正確操作典型數控機床、編制較復雜零件的加工程序的能力,具有合理選用數控機床和普通機床的類型、規格的基本知識和基本能力;具備分析、解決生產中與現代機床相關的實際技術問題的初步知識,具有日常保養維護、管理和改造機床的基本知識。
21.CAXA製造工程師(66學時)
本課程主要講授CAXA製造工程師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操作、線架造型、曲面造型、特徵實體造型、數控銑加工的基本知識、數控銑加工刀具軌跡生成與編輯、軌跡生成方法分析等,使學生不僅能夠掌握較強的三維造型能力和數控自動編程技巧,而且能達到計算機輔助製造的目的。
(三)選修課
22.現代禮儀
本課程主要講授禮儀的概念、儀容禮儀、儀表禮儀、儀態禮儀、言談禮儀、接待禮儀、現代交際禮儀等內容,使學生充分認識學習禮儀的重要意義,為提高個人競爭能力、自身修養、塑造良好個人形象、促進社會文明打下基礎。
23.機械專業英語
本課程主要講授金屬力學性能、金屬材料及熱處理、鑄造、鍛壓、焊接、機械零件、公差與測量、電工學、液壓傳動、機床、機械製造工藝與夾具、金屬特種加工、刀具以及工業企業管理等機械製造專業的主要專業課和專業基礎課方面的內容,使學生較全面地掌握機械製造專業方面的專業英語水平。
24.口才、應用文寫作與實訓
本課程主要講授口才能力培養、口才應用和寫作知識及應用文三部分。使學生具有較好的口才表達能力和應用文寫作能力。
25.數控加工工藝
本課程主要講授數控加工的工藝基礎,工件在數控機床上的裝夾,數控加工系統的工藝裝備,數控車削加工工藝,數控銑削加工工藝,加工中心加工工藝等內容,使學生正確、合理、全面地掌握數控加工工藝,學到必要的機械加工工藝知識和數控加工工藝。
26.數控機床及其程序編制
本課程主要講授數控機床概述,數控機床機械結構,計算機數控系統,數控機床編程基礎,數控鏜銑加工及手工編程,數控車削加工及手工編程等內容,使學生掌握機床、計算機、數控技術及手工編程等專業技術知識。
27.鉗工工藝與技能訓練
本課程主要講授鉗工工藝:劃線、鏨削、鋸削、孔加工、螺紋加工、刮削、研磨、矯正和彎曲、鉚接、裝配知識、鑽床夾具等。通過實際操作,使學生掌握鉗工工藝的實際操作技術。
28.加工中心操作
本課程分為三部分,一是基礎知識部分,主要講授數學知識,公差、制圖、材料、數控技術、切削刀具及切削知識、機械加工工藝規程基礎知識;二是專業知識部分,主要講授加工中心、常用刀具及輔具、機床夾具、常用測量器具、加工工藝、程序編制;三是加工中心操作及實例。使學生在就業前復習在校期間所學課程內容,為順利就業打下基礎。
(一)制圖測繪及CAD實訓(60學時)
通過測繪裝配體,使學生了解裝配體的工作原理、熟悉拆裝順序。具有手工和利用計
算機繪制裝配圖和零件圖的能力。
(二)金工實習(150學時)
金工實習使學生獲得機械製造的基礎知識,完成本專業必須的基本操作訓練。通過機加工工種的輪換實習,使學生具有1~2種主要機械設備的初步操作技能,為後面的專業課學習打下基礎。金工實習包括鉗工、車工、銑工和磨工。
鉗工實習要訓練學生了解鉗工的工藝范圍、應用及安全技術,能夠正確使用鉗工的常
用工具、量具,掌握金屬鑿削、銼削、鋸割和劃線等操作方法,能夠按圖樣獨立加工形狀簡單的零件或成品。
車工實習要指導學生熟悉車床的組成,各部分名稱、作用和操作方法,車床的使用維護。掌握車外圓與端面、切槽與切斷、孔加工、車圓錐面、車成型面與滾花、車螺紋等操作方法。能夠按圖樣技術要求,獨立地加工軸、套、螺紋類零件。簡單車刀的刃磨。
銑、磨工實習要指導學生熟悉銑床的組成,各部分名稱、作用和操作方法,銑床的使用維護。掌握銑平面、銑槽與切斷、銑等分工件等操作方法。指導學生熟悉磨床的組成、各部分的名稱、作用和操作方法,能進行磨削外圓與平面等的操作。
(三)電工實習(60學時)
指導學生熟悉電工常用工具、儀表及其正確使用方法;掌握室內照明線路、簡單動力線路安裝、維修的基本方法;熟悉常見導線和絕緣體材料、燈具、開關及熔斷器等的類型與選用。了解安全用電知識和電工安全操作規程。
(四)公差配合與技術測量大作業(1周)
本環節是《公差配合與技術測量》課程的配套實訓。通過對動手操作與示範相結合的方法,使學生熟練地掌握常用測量器具的使用方法,掌握尺寸測量、角度和錐度測量、表面粗糙度的測量、形狀和位置誤差的測量、普通螺紋聯接及齒輪的測量等方法。初步認識氣動、電動量儀測量,三坐標測量機測量等方法。
(五)機械零件課程設計(90學時)
目的在於進一步鞏固本課程及先修課程的知識,使學生系統地綜合運用學過的知識,獲得獨立設計完整的簡單機械或部件的能力,使學生初步掌握正確的設計方法,樹立正確的設計思路和嚴謹的工作作風。
(六)電氣控制線路安裝調試(30學時)
該環節與電氣技術課程配套。學生獨立完成控制系統的安裝、調試與故障排除。
(七)機械製造工藝課程設計(30學時)
要求運用所學的機械製造工藝知識,進行機械零件製造工藝的制定,訓練學生根據實際加工條件,正確編制機械零件加工工藝的能力。
(八)機床夾具設計(30學時)
本課程設計的目的是培養學生應用工藝、工裝基本理論和實際知識,獨立設計一般復雜程度夾具的基本能力,並進一步提高學生計算、制圖及使用各種資料的能力。
(九)機床拆、裝、調(30學時)
指導學生了解機床裝配與拆卸的工藝過程和方法,動手拆卸和裝配機床部件,掌握常用拆裝工具的使用,保證裝配質量的技術措施。
(十)數控機床實習(30學時)
指導學生熟悉數控車床、數控銑床和加工中心的組成,各部分的名稱、作用、編程功能指令和操作方法,使學生初步掌握數控機床加工程序編制、操作和調整機床的方法。
(十一)單片機原理課程設計(30學時)
選擇具有檢測或控制的應用課題,指導學生獨立完成總體設計和部分硬體、軟體模塊
的設計,並進行模擬調試,培養學生初步掌握單片機原理與介面技術的應用能力。課程設計單獨考核,考核成績列入成績冊。
(十二)崗前培訓(510學時)
為取得兩種等級證書打好基礎,進行為期3周的崗前培訓,以期縮短上崗適應期。
(十三)公益勞動與機動(150學時)
為培養學生的勞動觀念和勞動技能,每學期安排一周的公益勞動。
(十四)第二課堂
為培養和發展學生個性特長和創新能力,鼓勵學生積極參加第二課堂和假期社會實踐活動、課外活動、興趣小組、專題競賽、社會調查、社區服務、技術服務等活動。學生在三年教育時間內,應利用假期進行為期40天的社會實踐;積極參加數控課程、機械製造等興趣小組活動;根據其他有關部門的安排,參加專題競賽、社會調查、社區服務、技術服務等活動。
課程設置與教學進程見附表3
七、教學組織
組織教學要以應職崗位的人才規格為目標,突出能力培養,全面提高學生綜合素質。要依據各門課程的知識、技能要求,採用先進的教學方法,如模塊式、CBE等,大量利用直觀演示、雙邊教學、快速聯想、小組討論、作業練習、啟發式等手段開展教學活動;教學內容應突出必需、適用、實用的原則,強調理論教學與實踐訓練並重,要以「應用」為主旨特徵,各課程、單元之間不強求學科的系統性,要關注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課堂教學和實驗實訓應以學生為中心,並注意對學生學習態度、興趣、習慣、品質、意志等方面的培養,使其職業技能達到從事相應職業崗位(崗位群)工作所需的要求和標准。
(一)基礎課
從應職崗位需求出發,充分考慮學生的文化基礎,選擇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和適宜的教學內容。教學重點應是教法改革和內容選擇,並注意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再學習的能力。根據教學內容,教師恰當地分配每一次課的時間,確定自學討論、講授、實驗與練習所佔的時間比例。同時使學生在學習態度、學習方法上為續課程打下基礎。
利用第二課堂活動。以形勢報告、文藝匯演、音樂、美術欣賞及心理健康咨詢等提高學生素養;結合「兩操一課」與體育競賽增強學生體質;開展英語知識競賽、演出與口才訓練、書法、繪畫、微機強化等培訓班培養學生的特長,提高學生推銷自己的能力,增加就業機會。
(二)專業課
1.課堂教學:以適用、實用為原則,優化知識技能結構,形成與應職崗位相一致的教學內容。從應職崗位需要出發,將各課程的知識與技能有機地結合起來,選用恰當的教學方法,精講多練,突出能力教育。各課程要根據本專業在社會生產中的發展規律和生產實際情況,對教學內容作好時續上的必要調整。要積極探索以學生為主體的各種靈活多樣的教學形式和影視、電腦課件等現代教學手段,並注重教學信息資料單、作業單、技能單、圖表圖像等教學資料的建設,提高教學效果。要引導學生選擇好規定學分的選修課,並精心組織教學,以擴大學生的知識面。
2.教學實訓:根據教學進程,安排在恰當時間。具體安排時間或全部集中或以周為單位分散。要充分認識教學實訓對學生專業能力培養的重要性,認真准備好實訓大綱,精心組織。充分利用實驗室和校內外實訓基地,按照應職崗位需要進行專項技能培訓。讓學生在實踐中多做、反復做,使其把主幹課程的知識與專業技能聯系起來,進一步強化綜合技能,教學實訓重點是學生實際工作能力的培養和訓練,所以,還要重視學生愛崗敬業、吃苦耐勞精神的教育和培養。
3.崗前實訓:最後一學期,以頂崗形式安排就業前綜合實訓。模擬頂崗,強化訓練,使學生穩定的掌握所學的各項知識和技能,並將各專項技能聯貫起來形成職業崗位能力,
以縮短進入實際工作崗位的適應期,增強就業能力。
(三)供職技能教育
包括口才與演講、書法與寫作、公共關系學、人際關系學、人才市場消息、就業與創業指導、職業道德等多方面的內容。主要通過選修課和晚自習、第二課堂活動培養,達到增強供職技能的目的。
八、成績考核
(一)本計劃設置的所有必修課和學生選定的選修課及崗前實訓等均在教學過程中或完成教學目標時進行知識和技能考核,合格者取得該課程學分。
(二)理論知識成績採用百分制,技能成績按優秀、良好、及格、不及格評定。專業課理論知識和技能兩項考核中有一項不合格者,定為該門課程不合格,不能取得相應學分。
技能考核應根據應職崗位技能要求,確定其相應的主要技能考核項目,由專業課教師組織考核。
(三)教學實訓、崗前實訓由指導教師和實訓基地共同組成考核小組考核,內容包括綜合技能和工作態度。成績按優秀、良好、及格、不及格評定。及格者取得相應學分。
(四)計算機應用能力達到國家二級標准並獲取等級證書。
崗前實訓結束後,按照《職業技能鑒定規范》要求,學生參加職業技能鑒定,獲得教育部的計算機二級考試、勞動部高級數控工藝員和勞動部高級車工(或鉗工、銑工、焊工等)職業資格證書。
(五)英語水平達到國家四級標准並獲得等級證書
(六)學生學習質量評定採用學期成績分。
學期成績分=∑(換算前課程成績×所得課程學分)+獎勵成績分
課程成績=(理論成績+技能成績)÷2
技能成績按「優90分,良75分,及格60分」折算。
(七) 考試方法:採用筆試、口試;閉卷、開卷;抽查、實際操作等方法。
九、學分計算
(一)一門課程按每16個學時1學分計算。
(二)教學實訓、崗前實訓、公益勞動按1 周1 個學分計算。
(三) 算機應用和職業資格證書每個計2學分。
❸ 機械中有那些基本機構
機械的組成機械是機器和機構的總稱。
人類為了滿足生產和生活的需要,
設計和製造了類型繁多、功能各異的機器。機器是執行機械運動的裝置,用來變換或能量傳遞、物料,如內燃機、電動機、洗衣機、機床、汽車、起重機,各種食品機械。機械的種類很多,它們的用途、性能、構造、工作原理各不相同,通常一台完整的機器包括三個基本部分:
(1) 動機部分:其功能是將其他形式的能量變換為機械能(如內燃機和電動機分別將熱能和電能變換為機械能)。原動部分是驅動整部機器以完成預定功能的動力源。
(2) 工作部分(或執行部分):其功能是利用機械能去變換或傳遞能量、物料、信號,如發電機把機械能變換成為電能,軋鋼機變換物料的外形,等等。
(3) 傳動部分:其功能是把原動機的運動形式、運動和動力參數轉變為工作部分所需的運動形式、運動和動力參數。
以上三部分都必須安裝在支承部件上。為了使三個基本部分協調工作,並准確、可靠地完成整體功能,必須增加控制部分和輔助部分。
所有的機器都是由許多機械零件組合而成。機械零件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在各種機器中經常都能用到的零件,稱為通用零件,如齒輪、鏈輪、蝸輪、螺栓、螺母等,另一類則是在特定類型的機器中才能用到的零件,稱為專用零件,如內燃機的曲軸、汽輪機葉片等。根據機器功能、結構要求,某些零件需固聯成沒有相對運動的剛性組合,成為機器中獨立運動的單元,通常稱為構件。構件與零件的區別在於:構件是運動的基本單元,而零件是加工單元。
機構:兩個以上的構件以機架為基礎,由運動副以一定方式聯結形成的具有確定相對運動的構件系統.
構件:組成機構的各相對運動的單元零件:組成機器的基本單元稱為零件部件:為完成同一使命在結構上組合在一起的、一套協同工作的零件總稱為部件構件是機器中的運動單元,零件是製造單元。
機構由若干構件組成,各個構件之間具有確定的相對運動,並能實現運動和動力的傳遞。
機器和機構一樣,由若干構件組成,各個構件之間具有確定的相對運動,能實現運動和動力的傳遞,並且能夠實現機械能和其他形式能量的轉換。
機器與機構的區別在於機器能實現能量的轉換或代替人的勞動去做有用功,而機構沒有這種功能。
機械是機器和機構的總稱。
❹ 什麼是機械繫統機械繫統由幾大部分組成機械繫統在產品中的地位作用
機械繫統概念:是指由許多機器、裝置、監控儀器等組成的大型工業系統,或由零件、部件等組成的機器。
機械繫統的構成:物料流系統、能量流系統和信息流系統,如圖所示。由於能量流系統中的傳動裝置、信息流系統中的操縱裝置及物料流系統中的執行裝置均為常用機構所構成的機械運動部件,從機械設計角度出發可將其歸入機械運動系統。
物料流系統:物料是機械繫統工作的對象,機械繫統的任務就是改變物料的形狀和狀態。因此,在機械繫統中,物料流是最重要的部分,機械繫統中直接與物料接觸且使物料發生形狀和狀態變化的部分就構成了物料流系統。
能量流系統:任何機器的工作都需要能量,要使物料的形狀和狀態發生變化,更需要大量的能量。因此,機械繫統中用於提供能量、轉換能量和傳遞能量的部分就構成了能量流系統。
信息流系統:在物料流和能量流中,各種機構和裝置的工作和停止都要滿足一定的要求。同時,系統還要隨時發現一些故障,並給出相應的處理措施。這些都涉及信息的採集、處理以及指令的發送與接收。因此,機械繫統中用於對系統內的信息和指令進行處理的部分就稱為信息流系統。
機械結構系統:結構系統在機械繫統中起著支承、連接的作用,用來安裝物料流、能量流、信息流系統中的零部件,並保證各零部件和系統之間的相互空間位置關系。結構系統由各部分結構件組成,常見的有機身、導軌、箱體、橫梁、工作台等。
機械運動系統:包含傳動系統、執行系統及操縱系統。傳動系統是用於傳遞能量(以運動和動力的形式表現)的中間裝置;執行系統通常處於機械繫統的末端,直接與作業對象接觸,其輸出是機械繫統的主要輸出,其功能是機械繫統的主要功能;操縱系統用於將人和機械聯系起來,以實現機械繫統的起停、換向、變速、變力等目的。
機械繫統在產品中的地位作用
1.合理確定系統功能:按功能的性質可分為基本功能和輔助功能。基本功能是用戶直接要求的功能,體現了產品存在的基本價值。輔助功能是為了實現基本功能而附加在產品上的功能,是實現基本功能的手段。因此,確定系統功能時應遵循保證基本功能、滿足使用功能、增添新穎功能、剔除多餘功能,恰到好處地利用外觀功能的原則,降低現實成本,提高功能價值,力求使產品達到更加物美價廉的境界。
2.增強可靠性:按照GB/T 2900.13—2008的規定,可靠性可定義為:「產品在給定的條件下和在給定的時間區間內能完成要求的功能的能力。」
產品是泛指的,包括零件、部件、設備、系統。
要求的功能是指產品所應實現的使用任務的預期功能。例如,汽車的規定功能是運輸,機床的規定功能是加工零件。產品喪失要求的功能稱為失效,對可修復的產品也稱為故障。
給定的條件是指使用條件與環境條件,含運輸、保管條件。
給定的時間:產品的功能只有同使用時間相聯系才有實際意義,不同的產品應有不同的規定時間,如海底電纜要求使用長達三四十年,火箭只要求保證一次工作。給定的時間有的要求的是應力循環次數、轉數等相當於時間的量。
3.提高經濟性:機械繫統的經濟性表現在設計、製造、使用、維修,乃至回收的全過程中。提高設計和製造的經濟性,從設計角度來說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合理地確定可靠性要求和安全系數:分別是可靠性設計及傳統設計方法中描述系統工作而不失效的程度指標,但它們的含義及應用有所不同。
貫徹標准化:標准化是組織現代化大生產的重要手段,它大大提高了產品的通用性和互換性,可以使生產技術活動獲得必要的統一協調和良好的經濟效果。
採用新技術: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各種新技術(包括新工藝、新結構和新材料等)不斷問世,在設計中採用新技術可以使產品具有更好的性能和經濟性,因而具有更強的市場競爭力。
改善零部件的結構工藝性:零部件的結構工藝性包括鑄造工藝性、鍛造工藝性、沖壓工藝性、焊接工藝性、熱處理工藝性、切削加工工藝性和裝配工藝性等,
提高使用和維修的經濟性:使用和維修的經濟性就是考慮使用者的經濟效益,主要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考慮。
提高產品的效率:用戶總是希望購買的產品效率高,能源消耗低,省電、省煤、省油等。機械設備的效率主要取決於傳動系統和執行系統的效率。設計人員應在方案設計和結構設計時,充分考慮提高效率的措施。
合理地確定經濟壽命:一般都希望產品有長的使用壽命,但在設計中單純追求長壽命是不恰當的。
提高維修保養的經濟性:維修能延長設備的使用壽命,是保持設備良好的技術狀況及正常運行的技術措施,但必須以付出一定的維修費為代價,以盡可能少的維修費用換取盡可能多的使用經濟效益,是機械設備進行維修的原則。
4.保證安全性:機械繫統的安全性包括機械繫統執行預期功能的安全性和人—機—環境系統的安全性。
❺ 請問機械設計的傳動裝置設計一般需要畫什麼圖
需要畫裝配圖和各個零件圖,具體需要幾張就看你是用的哪種傳動裝置,是四連桿機構還是鏈傳動還是齒輪傳動?
❻ 介紹幾本關於機械設計的好書~~~~
答得好
1.日本機械設計構思與設計方法 (有)
2.《全美經典》機械振動書(中文的)
3.機械設計手冊(新) 全6卷PDF格式 (有)
4.機械實用手冊[日]土屋喜一 (有)
5.機械最優化設計及應用實例.pdf(值收藏的老書)
6.法蘭連接設計計算手冊 (有)
7.機械傳動設計手冊(上)(有)
8.機械傳動設計手冊(下)(有)
9.面向製造與裝配的產品設計.pdf(很有實際操作指導意義!)
10.變位齒輪原理和應用(很不錯的資料,1958年)
11.彈性力學(PDF清晰版)
12.聯軸器選用手冊(介紹了聯軸器的選擇,是傳動設計不可多得的好資料)(有)
13.機械精度設計與檢測基礎(一本不錯的書) (有)
14.精巧機構設計實例(一本難得好書) (有)
15.非標准刀具設計手冊——機械工業出版社(pdf)+書簽
16.自動化夾具圖集PDF--實用 (有)
17.自動省力機械300例(值得收藏的好資料!)
18.機械制圖手冊 (有)
19.《自動武器設計》此類書比較少見,感興趣的朋友來收藏呀!
20.非標准機械設備設計手冊(不可多得的好資料呀)(有)
21.現代機構手冊(上).pdf (有)
22.組合機床設計手冊(大連組合機床研究所編制)
23.實用應力集中手冊
24.五金手冊excel版
25.【機械設計禁忌手冊】(小栗富士雄 小栗達男著)
26.液壓氣動系統設計禁忌470例(PDF掃描版) (有)
27.凸輪機械設計(裡面的機械結構的實例很多,非常好)
28.一本台灣人的電子模具書
29.《機械故障診斷學》
30.自動化機構圖例 (有)
31.古董級資料《繪圖魯班經》(有)
32.機械傳動裝置選用手冊(關於傳動裝置極其全面的資料)
33農業機械的機械傳動
34.復雜刀具設計手冊(1000頁)
35.現代機械設備設計手冊(全三卷) (有)
37.金屬結構第一版,第二版、金屬結構習題集三本(徐克晉主編PDF)
38.螺紋與螺紋聯接100個問與答
39.機床動力部件圖樣(DWG)500多張圖
40. 齒輪經典講解,內容豐富,結構完美,適合授課-PowerPoint傾心力作
41.超完整夾具部件標准圖冊--繼夾具零件圖冊後又一經典
42.超完整夾具零件標准圖冊-東風汽車公司標准
43.《機械零件》第二卷【PDF】 + 超詳細書簽
44.精密機械設計基礎(書籍) (有)
45.《機床設計手冊下》通用標准資料 78版,PDF(值得收藏)
46.機械零件設計手冊上、下冊PDF(蔡春元)
47.《鼓形齒聯軸器》關於鼓形齒聯軸器的專著
48.精密機床(PDF+書簽)1989年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
49.《實用典型刀具圖冊》1982年農機系統實用刀具 (有)
50.公制、美製和英制螺紋標准手冊(PDF掃描版)
51.液壓系統圖集(PDF掃描版+詳細書簽)周士昌 (有)
52. 齒輪手冊2000版(上下冊)完整版(PDF掃描版+詳細書簽)
53.彈簧設計手冊
54.機床結構圖解(書籍)
55.最新軸承手冊(2007)pdf格式
56.《實用工具手冊》[耿煒主編] [PDF+書簽]
57.機械裝置的創造性設計 超星版轉PDF版
58.一本台灣人的電子模具書
59.現代製造工程學
60.日本機械設計手冊(中文版)
61.《新編形狀和位置公差標注讀解》標准出版社 (有)
62.圖說機械制圖,形象生動,希望對大家有用
63.螺旋錐齒輪設計與加工
64.氣動手冊 (有)
65.公差配合和測量技術ppt、
66.《玩具器具.機械結構.自動裝置》
67.《汽車標准件手冊》PDF有書簽
68.《機械機構精確度》PDF
69.機構設計實用構思圖冊
70.《機械設計實用機構與裝置圖冊》清晰/很有價值的參考圖冊,很多實例 (有書)
71.彎頭技術手冊 (有)
72.液壓與氣動設備維修問答(機械工業出版社) (有)
)
73.《實用液壓機械故障排除與修理大全》
74.液壓系統設計圖集(周士昌)機械工業出版社 (有)
還有很多的,看幾本就好了,天下文章一大抄
❼ 機械設計實用機構與裝置圖冊 求書
你是要這本書嗎?
[機械設計實用機構與裝置圖冊].(Mechanisms.and.Mechanical.Devices.Sourcebook).(美)斯克萊特(美)奇羅尼斯.掃描版.pdf
我這里內有,但是文件太大容160MB,發不過去,你有什麼好辦法?
❽ 機械專業的基礎課程是什麼
機械制圖與 本課程是一門技術基礎課。主要講授投影作圖和機械制圖等內容,使學生掌握正確正投影法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熟悉機械制圖國家標准。培養學生具有一定的圖示能力,讀圖能力,空間形體的想像能力,要求學生能較熟練地繪制一定復雜程度機械零件工作圖和部件裝配圖,並能按給定的要求正確標注尺寸、公差配合及表面粗糙度等。熟練運用計算機繪圖,掌握一種計算機輔助繪圖軟體的應用。
工程力學 主要講授靜力學、運動學、動力學和材料力學。靜力學和運動學部分,使學生認識物體機械運動的基本規律,學會運用這些規律和方法分析、解決工程實際中的力學問題;材料力學部分,使學生掌握桿件強度、剛度和穩定性等方面的知識,能熟練地對構件進行強度和剛度計算,並具有較強的實踐能力。
機械設計基礎 主要講授常用機構的運動與動力分析、常用機械零件的設計等內容。本課程使學生掌握常用機構,具有分析機械運動和動力性能的能力;掌握通用機械零件的知識,具有分析、選用和設計機械零部件及機械傳動裝置的能力和查閱、運用有關資料的能力。
.電工學與工業電子學 電工學部分主要講授直、交流電路及常用電機、電器設備的應用知識。使學生了解常用電機、電器的工作原理,能看懂電器、接觸器控制線路原理圖。學會使用萬用表示波器等常用儀表和選用常規電器元件,並能裝調一般的控制電路。工業電子學部分主要講授交、直流放大電路、振盪電路、脈沖與數字電路的工作原理及其應用。使學生掌握電子電路的分析方法,能閱讀電子線路圖,學會使用常用的電子儀器。
公差配合與測量技術 本課程公差部分主要講授光滑圓柱公差配合、形位公差,表面粗糙度和圓錐度結合,螺紋結合,鍵聯接,圓柱齒輪等公差及直線尺寸鏈等內容。通過大型作業綜合訓練,使學生掌握公差配合的概念;了解有關公差標準的規定;對圖樣上常見的公差標准能正確地解釋和標注;能按公差選用原則,用類比法選擇確定合理的公差配合。測量技術部分主要講授測量技術知識,光滑工件檢測及光滑量規設計,螺紋、鍵、圓柱齒輪的測量等內容。使學生了解常用測量儀器的種類,應用范圍和檢測方法,能設計極限量規和位置量規。並通過實驗教學,使學生具有正確選用和使用現場常用測量儀器,對機械零件進行綜合檢測的能力。
液壓與氣壓技術 本課程主要講授液壓傳動的相關知識,液壓元件、液壓基本迴路及典型液壓系統等內容,使學生熟悉常用液壓元件的工作原理及選用方法;能參照說明書閱讀設備的液傳動系統圖;通過綜合實驗,掌握常見故障的分析和排除方法,並具有調試和設計一定設備液壓系統的能力。
電氣控制技術 本課程主要講授常用低壓電器,常用金屬切削機床繼電器故障的排除方法;可編程式控制制器的工作原理及用可編程式控制制器組成控制線路的方法。使學生能熟練地閱讀常用機床可編程式控制制線路的原理圖。對其常見的故障有一定的分析能力,並能用可編程式控制制器組成較復雜的控制線路
機械製造工藝學 本課程主要講授工藝規程設計、典型零件加工工藝和質量,生產率,經濟性綜合分析等內容。使學生掌握機械加工工藝的理論知識,了解典型零件加工的常規工藝和適用的先進工藝技術,具有編制、貫徹工藝規程和分析解決工藝技術問題的能力。
❾ 有哪些介紹有趣的實用機械機構的書、網站、資料
介紹一個名叫《MONZO》的app,它是一部以打造、設計各種機械為主的模型的游戲。推薦它的理由是因為它有很多好玩的動態機械模型,而且操作簡單。只要用一根手指根據說明書一步步來點,之後就可以通過指令輕松的製作出精美的各式的機械,例如槍械、跑車、重型摩托等等。而且在這個游戲里還有一個截面功能,它能過讓人觀察到內部結構。這個app不僅有趣好玩而且能讓我們學到很多知識。
最後我想說,對於不感興趣的人來說有趣的實用機械機構的書、網站和資料都是無趣的。
❿ 什麼是機械繫統,都有哪些系統構成
機械繫統是指由許多機器、裝置、監控儀器等組成的大型工業系統,或由零件、部件等組成的機器。
機械繫統的構成:
從不同的角度出發,機械繫統的構成有不同的描述。以前大多是按照系統的結構和組成的裝置進行描述,這使得在設計時比較零亂,難以集成。現代科學的世界觀認為,世界是由物質、能量及信息組成的。與此相對應,任何工程系統的功.能,從本質上講,都是接收物質、能量及信息,經過加工轉換,輸出新形態的物質、能量及信息。據此,本書從「流」的觀點出發,將機械繫統劃分為物料流系統、能量流系統和信息流系統。由於能量流系統中的傳動裝置、信息流系統中的操縱裝置及物料流系統中的執行裝置均為常用機構所構成的機械運動部件,從機械設計角度出發可將其歸入機械運動系統。
(1)物料流系統
物料是機械繫統工作的對象,機械繫統的任務就是改變物料的形狀和狀態。因此,在機械繫統中,物料流是最重要的部分,機械繫統中直接與物料接觸且使物料發生形狀和狀態變化的部分就構成了物料流系統。
(2)能量流系統
任何機器的工作都需要能量,要使物料的形狀和狀態發生變化,更需要大量的能量。因此,機械繫統中用於提供能量、轉換能量和傳遞能量的部分就構成了能量流系統。
(3)信息流系統
在物料流和能量流中,各種機構和裝置的工作和停止都要滿足一定的要求。同時,系統還要隨時發現一些故障,並給出相應的處理措施。這些都涉及信息的採集、處理以及指令的發送與接收。因此,機械繫統中用於對系統內的信息和指令進行處理的部分就稱為信息流系統。
(4)機械結構系統
結構系統在機械繫統中起著支承、連接的作用,用來安裝物料流、能量流、信息流系統中的零部件,並保證各零部件和系統之間的相互空間位置關系。結構系統由各部分結構件組成,常見的有機身、導軌、箱體、橫梁、工作台等。
機械結構系統是機械繫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強度、剛度、動態性能和熱性能等,都對機械繫統的整體性能和功能的可靠性產生重要影響。
(5)機械運動系統
機械運動系統包含傳動系統、執行系統及操縱系統。
傳動系統是用於傳遞能量(以運動和動力的形式表現)的中間裝置。當然,當動力機能量的輸出形式完全符合工作機械的要求時,可以省略傳動部件。
執行系統通常處於機械繫統的末端,直接與作業對象接觸,其輸出是機械繫統的主要輸出,其功能是機械繫統的主要功能。因此,執行部件有時也被稱為機械繫統的工作機,其功能及性能直接影響和決定機械繫統的整體功能及性能。
操縱系統用於將人和機械聯系起來,即把操作者施加於機械的信號,經轉換傳遞到執行部件,以實現機械繫統的起停、換向、變速、變力等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