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利用壓力感測器構造一個自動控制系統
稱重感測器的原理及應用
隨著技術的進步,由稱重感測器製作的電子衡器已廣泛地應用到各行各業,實現了對物料的快速、准確的稱量,特別是隨著微處理機的出現,工業生產過程自動化程度化的不斷提高,稱重感測器已成為過程式控制制中的一種必需的裝置,從以前不能稱重的大型罐、料斗等重量計測以及吊車秤、汽車秤等計測控制,到混合分配多種原料的配料系統、生產工藝中的自動檢測和粉粒體進料量控制等,都應用了稱重感測器,目前,稱重感測器幾乎運用到了所有的稱重領域。
1.高速定量分裝系統
本系統由微機控制稱重感測器的稱重和比較,並輸出控制信號,執行定值稱量,控制外部給料系統的運轉,實行自動稱量和快速分裝的任務。
系統採用MCS-51單片機和V/F電壓頻率變換器等電子器件,其硬體電路框圖如圖1所示,用8031作為中央處理器,BCD拔碼盤作為定值設定輸入器,物料裝在料斗里,其重量使感測器彈性體發生變形,輸出與重量成正比的電信號,感測器輸出信號經放大器放大後,輸入V/F轉換器進行A/D轉換,轉換成的頻率信號直接送入8031微處理器中,其數字量由微機進行處理。微機一方面把物重的瞬時數字量送入顯示電路,顯示出瞬時物重,另一方面則進行稱重比較,開啟和關閉加料口、放料於箱中等一系列的稱重定值控制。
圖1 原理框圖
在整個定值分裝控制系統中,稱重感測器是影響電子秤測量精度的關鍵部件,選用GYL-3應變式稱重測力感測器。四片電阻應變片構成全橋橋路,在所加橋壓U不變的情況下,感測器輸出信號與作用在感測器上的重力和供橋橋壓成正比,而且,供橋橋壓U的變化直接影響電子稱的測量精度,所以要求橋壓很穩定。毫伏級的感測器輸出經放大後,變成了0-10V的電壓信號輸出,送入V/F變換器進行A/D轉換,其輸出端輸出的頻率信號加到單片機8031定時器1的計數、輸入端T1上。在微機內部由定時器0作計數定時,定時器0的定時時間由要求的A/D轉換分辯率設定。
定時器1的計數值反映了測量電壓大小即物料的重量。在顯示的同時,計算機還根據設定值與測量值進行定值判斷。測量值與給定值進行比較,取差值提供PID運算,當重量不足,則繼續送料和顯示測量值。一旦重量相等或大於給定值,控制介面輸出控制信號,控制外部給料設備停止送料,顯示測量終值,然後發出回答令,表示該袋裝料結束,可進行下袋的裝料稱重。
圖2所示為自動稱重和裝料裝置。每個裝料的箱子或袋子沿傳送帶運動,直到裝有料的電子稱下面,傳送帶停止運動,電磁線圈2通電,電子稱料斗翻轉,使料全部倒入箱子或袋子中,當料倒完,傳送帶馬達再次通電,將裝滿料的箱子或袋子移出,並保護傳送帶繼續運行,直到下一次空袋或空箱切斷光電感測器的光源,與此同時,電子稱料箱復位,電磁線圈1通電,漏斗給電子秤自動加料,重量由微機控制,當電子秤中的料與給定值相等時,電磁線圈1斷電,彈簧力使漏斗門關上。裝料系統開始下一個裝料的循環。當漏斗中的料和傳送帶上的箱子足夠多時,這個過程可以持續不斷地進行下去。必要時,*作人員可以隨時停止傳送帶,通過拔碼盤輸入不同的給定值,然後再啟動,即可改變箱或袋中的重量。
圖2 自動稱重和裝料裝置
本系統選用不同的感測器,改變稱重范圍,則可以用到水泥、食糖、麵粉加工等行業的自動包裝中。
2.感測器在商用電子秤中的應用
目前,商用電子計價秤的使用非常普及,逐漸會取代傳統的桿稱和機械案秤。電子計價秤在秤台結構上有一個顯著的特點:一個相當大的秤台,只在中間裝置一個專門設計的感測器來承擔物料的全部重
圖3 計價秤內部結構示意圖
量,如圖3所示。常用的電子計價秤感測器的結構如圖4所示,其中圖4(a)為雙連橢圓孔彈性體,秤盤用懸臂梁端部上平面的兩個螺孔緊固;圖4(b)為梅花型四連孔彈性體,秤盤用懸臂梁端部側面的三個螺孔堅固,中間支桿上粘貼補償用的應變片。這兩種形式的感測器,在計價秤中用得最多。圖4(c)為三梁式彎曲彈性體,采樣彎曲應力,對重量反應敏感,宜用來製作小稱量計價秤。圖4(d)為三梁式剪切彈性體,采樣中間敏感梁的剪切應力,宜用來製作幾百公斤稱量范圍計價秤。
圖4 計價秤用彈性體結構
用這些復梁型高精度感測器來支承一個大的稱重平台,被稱重物又可能放置在任何稱台的任意位置上,必然會產生四角示值誤差,對圖4(a),(b)兩種結構形式的感測器,可通過銼磨的形式進行角差修正。對圖4(c),(d),它有上下兩根局部削弱的柔性輔助梁,使感測器對側向力、橫向力和扭轉力矩具有很強的抵抗能力,可以通過銼磨輔助梁的柔性部位來調整感測器的靈敏系數和四角誤差。圖5為一種商用電子計價秤的電路框圖。感測器採用的是圖4(b)所示的梅花型四連孔結構,該秤具有置零、自動清除單價、零位自動跟蹤、自動去皮、次數累計和金額累計、列印輸出等功能,7段綠色熒光數碼管顯示,使用十分方便。
圖5 電子計價秤的電路框圖
圖6是採用CHBL3型號S型雙連孔彈性體稱重感測器製作的攜帶型家用電子手提秤的原理圖,由稱重感測器、放大電路、A/D轉換和液晶顯示四部分組成。圖中,E為9V的疊層電池,R1-R4是稱重感測器的4個電阻應變片,R5、R6與W1組成零點調整電路。當載荷為零時,調節RW1使液晶顯示屏顯示為零。A1,A2為雙運放集成電路LM358中的兩個單元電路,組成了一個對稱的同相放大器,A/D轉換器採用ICL7106雙積分型A/D轉換器,液晶顯示採用3 1/2液晶顯示片。該電子秤精度高,簡單實用,攜帶方便。
稱重感測器是一種高精度的感測器,必須按規定的規格使用。若不按規定的規格使用,不僅不能發揮稱重的作用,而且容易損壞,尤其是絕對不準超過負荷安全值使用。
❷ 大學有機蒸餾為什麼蒸餾和分餾裝置中尾接管的側管必須對大氣敞開 其他連接處
減壓時用來抽真空。
因為蒸餾系統是不允許完全密閉的,否則會發生危險,尾通就起到這個作用;第二就是在減壓蒸餾過程中可以用它來連接真空泵從而給體系減壓。
經常要檢查安全管中的水位是否正常,有無倒吸現象,蒸餾部分混合物濺飛是否厲害。應立即旋開螺旋夾,移去熱源,拆下裝置進行檢查(一般多數是水蒸氣導入管下管被樹脂狀物質或者焦油狀物所堵塞)和處理。
概述
利用液體混合物中各組分揮發度的差別,使液體混合物部分汽化並隨之使蒸氣部分冷凝,從而實現其所含組分的分離。是一種屬於傳質分離的單元操作。廣泛應用於煉油、化工、輕工等領域。其原理以分離雙組分混合液為例。將料液加熱使它部分汽化,易揮發組分在蒸氣中得到增濃,難揮發組分在剩餘液中也得到增濃,這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兩組分的分離。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蒸餾
❸ 上下口都是小圓口的噸袋怎麼倒料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08-05
❹ 電子稱重感測器的工作原理
在整個定值分裝控制系統中,稱重感測器是影響電子秤測量精度的關鍵部件,選用gyl-3應變式稱重測力感測器。四片電阻應變片構成全橋橋路,在所加橋壓u不變的情況下,感測器輸出信號與作用在感測器上的重力和供橋橋壓成正比,而且,供橋橋壓u的變化直接影響電子稱的測量精度,所以要求橋壓很穩定。毫伏級的感測器輸出經放大後,變成了0-10v的電壓信號輸出,送入v/f變換器進行a/d轉換,其輸出端輸出的頻率信號加到單片機8031定時器1的計數、輸入端t1上。在微機內部由定時器0作計數定時,定時器0的定時時間由要求的a/d轉換分辯率設定。
定時器1的計數值反映了測量電壓大小即物料的重量。在顯示的同時,計算機還根據設定值與測量值進行定值判斷。測量值與給定值進行比較,取差值提供pid運算,當重量不足,則繼續送料和顯示測量值。一旦重量相等或大於給定值,控制介面輸出控制信號,控制外部給料設備停止送料,顯示測量終值,然後發出回答令,表示該袋裝料結束,可進行下袋的裝料稱重。
圖2所示為自動稱重和裝料裝置。每個裝料的箱子或袋子沿傳送帶運動,直到裝有料的電子稱下面,傳送帶停止運動,電磁線圈2通電,電子稱料斗翻轉,使料全部倒入箱子或袋子中,當料倒完,傳送帶馬達再次通電,將裝滿料的箱子或袋子移出,並保護傳送帶繼續運行,直到下一次空袋或空箱切斷光電感測器的光源,與此同時,電子稱料箱復位,電磁線圈1通電,漏斗給電子秤自動加料,重量由微機控制,當電子秤中的料與給定值相等時,電磁線圈1斷電,彈簧力使漏斗門關上。裝料系統開始下一個裝料的循環。當漏斗中的料和傳送帶上的箱子足夠多時,這個過程可以持續不斷地進行下去。必要時,*作人員可以隨時停止傳送帶,通過拔碼盤輸入不同的給定值,然後再啟動,即可改變箱或袋中的重量。
本系統選用不同的感測器,改變稱重范圍,則可以用到水泥、食糖、麵粉加工等行業的自動包裝中。
2.感測器在商用電子秤中的應用
目前,商用電子計價秤的使用非常普及,逐漸會取代傳統的桿稱和機械案秤。電子計價秤在秤台結構上有一個顯著的特點:一個相當大的秤台,只在中間裝置一個專門設計的感測器來承擔物料的全部重
❺ 柔性送料控制器有幾種方式
專利名稱:壓力機的柔性送料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於壓力機的技術領域,特別涉及壓力機的全自動送 料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壓力機品質以及自動化程度的提高,板料沖壓朝快速、高精 度的高效率方向發展,數控沖床能滿足這一要求。因此,數控沖壓機 床被推向市場,它具有自動化程度高,加工效率高的問題。目前,許 多中低端用戶有這樣的加工需求,但它的設備價格昂貴,難以使普通 用戶接受。如果在高速沖壓機床上載入高精度的送料機構,即能滿足 同一規格孔槽的加工。因此,有壓力機生產廠家為滿足這類用戶的需 求,開發了性價比較高的自動送料的高速壓力機,但在實際使用時, 由於加工中,存在較大的交變沖擊載荷,使得普通送料機構的送料精 度不高,持料、放料動作與模具沖壓點的銜接不好。也就是說,自動 送料機構的動作的速率與壓力機沖壓動作的速率不適配,難以完全體 現高度壓力機的性能。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針對以上問題,提供了 一種壓力機的柔性送料裝置。 它能充分利用壓力機曲軸的動作路徑上的時間來實現進料、放料、回 位、夾料動作,柔性地完成放料動作。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包括壓力機、板材送料裝置、控制器, 在壓力機曲軸上設有檢測曲軸轉動角度的旋轉編碼器,板材送料裝置 上設有驅動送料機構循環進行進料、放料、回位、夾料動作的伺服機 構,壓力機下工作台上還設有板料到位檢測開關,控制器中設有運算 控制電路,運算控制電路與旋轉編碼器、伺服機構、到位檢測開關相 連。
所述的控制電路中包括一存儲有根據旋轉編碼器的相位數據指 令送料機構以設計速度循環進行進料、放料、回位、夾料動作、根據 板料到位檢測開關的數據指令壓力機驅動電路工作或停止以及根據 旋轉編碼器提供的相位數據和轉速數據指令送料機構做提前放料動 作的程序的存儲器。
本實用新型的旋轉編碼器能檢測到壓力機曲軸的具體位置,根據 設計要求,在不同的位置,通過控制器指令送料機構做進料、放料、 回位、夾料動作,柔性地完成放料動作。改變了以往的送料機構在放 料動作中經常出現的放料不及時、不準確的問題。機械壓力機生產線 上的伺服送料機構通過與機床編碼器相配合,能夠優化整個送料過 程,增大伺服送料的使用范圍,節約能源,延長設備的使用壽命。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是板料,2是送料機構,3是旋轉編碼器,4是控制器,5
是板料到位檢測開關,6是壓力機;
圖2是圖1中A-A剖視圖圖中7是曲軸,8是連桿。
圖3是本實用新型控制部分的結構示意框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曲軸旋轉動作的示意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曲軸旋轉動作的速度角度、速度時間曲線圖
圖中a是送料過程,b是送料允可,c是沖壓過程,d是工作周期T。
圖6是本實用新型角度補償動作示意圖
圖中X點是沖壓下死點。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如圖1、 2所示,包括壓力機6、板材送料裝置1、控制器4,在壓力機6的曲軸7上設有檢測曲軸7轉動角度的旋轉編碼器3,板材送料裝置1上設有驅動送料機構2循環進行進料、放料、回位、夾料動作的伺服機構,壓力機6下工作台上還設有板料到位檢測開關5,控制器4中設有運算控制電路,運算控制電路與旋轉編碼器3、伺服機構、到位檢測開關5相連。
所述的控制電路中包括一存儲有根據旋轉編碼器3的相位數據
指令送料機構2以設計速度循環進行進料、放料、回位、夾料動作、
根據板料到位檢測開關5的數據指令壓力機驅動電路工作或停止以
及根據旋轉編碼器3提供的相位數據和轉速數據指令送料機構2做提
前放料動作的程序的存儲器。
本實用新型的控制器如圖3所示,控制器4採集旋轉編碼器3、板料到位感應器5的信號,通過運算控制電路指令伺服控制器驅動送料裝置按照設計要求實現柔性地送料動作。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圖4、 5、 6所示。通過圖4、圖5可以 看出當機床曲軸7在240°順時針到90°區間允許伺服送料機構送 料。在240°時,送料動作開始啟動並跟隨著機床當前角度勻緩地即 時地驅動送料機進行送料。當曲柄運行到90°時,送料完成。以這 種方式送料,送料時間充分利用了整個送料區間。要求伺服驅動器啟 動和制動緩慢,驅動電流也就小和變化小,能量損失也同樣就小。同 時送料機構受到的沖擊小,磨損慢,機構壽命就長。 在整個送料機構在整個送料過程中,為了減少機構的抖動,需要合理 地調節PI參數使整個控制系統的暫態響應呈現出過阻尼狀態。這樣 就不會因為出現超調而振盪,致使伺服達到送料長度後,正反運轉形 成傳動機構抖動使整個送料過程平穩。
關於本實用新型具有的角度提前補償功能如圖6所示,對於生產 線送料來講,由於存在著送料誤差,若長時間連續送料後,誤差積累 後,就致使料送不到位或送過。因此,往往在送料機構上配有放鬆功 能,放鬆機構的動通常採用電磁閥來控制氣缸驅動的方式。其動作角 度一般在送料完成結束後再過一個安全形度以後和模具完全接觸材 料前。放鬆機構的動作角度不很大。對於機械式凸輪開關可以滿足在 一定速度下及時地控制放鬆動作。但速度變化時,特別在高速度運行 時,由於電磁閥動作的滯後往往動作不及時。當機床用旋轉編碼器時, 控制系統可以檢測出機床的運行速度。對放鬆機構隨速度增快動作角 度提前來進行補償,用於彌補電磁閥動作的滯後就可以使放鬆機構及 時的動作來滿足要求。如圖所示,箭頭曲線代表機床速度增大,相應 地放鬆動作角度也跟前提前。在下死點X前,提前釋放物料。
權利要求1、壓力機的柔性送料裝置,包括壓力機、板材送料裝置、控制器,其特徵在於,在壓力機曲軸上設有檢測曲軸轉動角度的旋轉編碼器,板材送料裝置上設有驅動送料機構循環進行進料、放料、回位、夾料動作的伺服機構,壓力機下工作台上還設有板料到位檢測開關,控制器中設有運算控制電路,運算控制電路與旋轉編碼器、伺服機構、到位檢測開關相連。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壓力機的柔性送料裝置,其特徵在於, 所述的控制電路中包括一存儲有根據旋轉編碼器的相位數據指令送 料機構以設計速度循環進行進料、放料、回位、夾料動作、根據板料 到位檢測開關的數據指令壓力機驅動電路工作或停止以及根據旋轉 編碼器提供的相位數據和轉速數據指令送料機構做提前放料動作的 程序的存儲器。
專利摘要壓力機的柔性送料裝置。涉及壓力機的全自動送料裝置。包括壓力機、板材送料裝置、控制器,在壓力機曲軸上設有檢測曲軸轉動角度的旋轉編碼器,板材送料裝置上設有驅動送料機構循環進行進料、放料、回位、夾料動作的伺服機構,壓力機下工作台上還設有板料到位檢測開關,控制器中設有運算控制電路,運算控制電路與旋轉編碼器、伺服機構、到位檢測開關相連。本實用新型改變了以往的送料機構在放料動作中經常出現的放料不及時、不準確的問題。機械壓力機生產線上的伺服送料機構通過與機床編碼器相配合,能夠優化整個送料過程,增大伺服送料的使用范圍,節約能源,延長設備的使用壽命。
文檔編號B30B15/30GK201309277SQ20082016107
公開日2009年9月16日 申請日期2008年11月17日 優先權日2008年11月17日
發明者張為堂, 王勁松 申請人:揚州鍛壓機床集團有限公司
❻ 機器人炒菜肉怎麼備菜
你好!備菜是需要人工的 炒菜的時候需要的是機器人自動炒菜機器人智能炒菜機具有如下特點:
1.攪拌系統:攪拌方式採用特殊的傾斜轉動,使行星是攪拌器與鍋體充分接觸,實現轉動與自傳的不整數轉動比,使鍋內無攪拌死角,物料攪拌混合更均勻,攪拌器採用聚四氟乙烯的刮板與鍋體的貼合度高,刮底更徹底,不容易產生糊鍋現象。
2.調速傳動裝置:攪拌軸使用先進的轉動與密封結構,使鍋內潔凈,衛生;調速採用變頻調速動力,運行平穩。
3.鍋體翻轉系統:液壓升降方式,實現攪拌與鍋體分離後進行液壓傾斜倒料,可傾斜90°角,倒料無死角,燃氣料理包炒菜機,易於清洗,降低勞動強度。
4.整鍋通過蝸輪、蝸桿手動翻鍋出料,安全、穩定、可靠。
❼ 密閉式側裝垃圾車的主要原理是什麼
密閉式側裝垃圾車的主要原理:
側裝壓縮式垃圾車是通過拉桿提升垃圾桶自動倒入垃圾,並往車廂後方推動擠壓垃圾,達到壓縮垃圾的目的,壓縮原理是採用機、電、液壓聯動控制系統、電腦控制及手動操作系統,通過填裝器和推鏟等裝置實現垃圾倒入,壓碎或壓扁,並將垃圾擠入車廂並壓實和推卸。其特點是:壓縮比大、裝載量高:破碎壓力高達12噸,裝載量相當於同噸級非壓縮垃圾的兩倍半。
側裝壓縮式垃圾車與後裝壓縮式垃圾車比對
側裝壓縮垃圾車與後裝壓縮垃圾車的不同之處就是裝載方式。前者是側裝,通過拉桿提升垃圾桶自動倒入垃圾,並往車廂後方推動擠壓垃圾,達到壓縮垃圾的目的。後者則是從後面通過直接掛桶或是人工投入的方式裝入垃圾,並往車廂前面推送擠壓垃圾,達到壓縮的目的。
兩款壓縮垃圾車的卸載方式都是一樣的,都是通過壓縮廂內的推盤推出達到卸載的目的。可將路邊垃圾桶內垃圾收集入垃圾廂內,通過後壓縮裝置將垃圾車壓縮成塊運輸,節省了垃圾容積,加快了效率,沒有二次污染。
❽ 真全糧釀酒設備多少錢一台質量怎麼樣
釀酒設備有九大系列,32種型號,從每天生產50斤到1000斤的都有,設備大小不一專樣,價格不一樣,從幾千屬元到5萬多,固態液態兩用型設備,自動翻轉倒料設備,自動排糟設備,自動吊甑設備等都有的,304不銹鋼,保修3年,保用15年。
❾ 翻轉機夾緊裝置要哪些材料
翻轉機夾緊裝置,要哪些材料?這個他有必須用的材料。這個你可以根據實際情況來確定
❿ 柔性自動化都有哪些主要內容及措施
柔性自動化是機械技術與電子技術相結合,即機電一體化的新一代自動化,它的加工程序是靈活可變的,也稱可變編程自動化。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類社會對產品的功能與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產品更新換代的周期越來越短,產品的復雜程度也隨之增高,傳統的大批量生產方式受到了挑戰。這種挑戰不僅對中小企業形成了威脅,而且也困擾著國有大中型企業。因為,在大批量生產方式中,柔性和生產率是相互矛盾的。眾所周知,只有品種單一、批量大、設備專用、工藝穩定、效率高,才能構成規模經濟效益;反之,多品種、小批量生產,設備的專用性低,在加工形式相似的情況下,頻繁調整工夾具,工藝穩定難度增大,生產效率勢必受到影響。為了同時提高製造工業的柔性和生產效率,使之在保證產品質量的前提下,縮短產品生產周期,降低產品成本,最終使中小批量生產能與大批量生產抗衡,柔性自動化系統便應運而生。
自從1954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第一台數字控制銑床誕生後,20世紀70年代初柔性自動化進入了生產實用階段。幾十年來,從單台數控機床的應用逐漸發展到加工中心、柔性製造單元、柔性製造系統和計算機集成製造系統,使柔性自動化得到了迅速發展。
柔性自動化的內容:
柔性自動化,產生於20世紀50年代,是機械技術與電子技術相結合的自動化。以硬體為基礎,以軟體為支持,通過改變程序即可實現所需的控制,因而是柔性的,易於變動,實現製造過程的柔性和高效率,適應於多品種、中小批量的生產。包括數控機床、加工中心、工業機器人、柔性製造單元、柔性製造系統等。
一、數控機床
數控機床(Numericalcontrolmachinetools,NC)是用數字代碼形式的信息(程序指令),控制刀具按給定的工作程序、運動速度和軌跡進行自動加工的機床。數控機床對零件的加工過程,是嚴格按照加工程序所規定的參數及動作執行的。它是一種高效能自動或半自動機床,與普通機床相比,加工對象改變時,一般只需要更改數控程序,體現出很好的適應性,可大大節省生產准備時間。數控機床本身的精度高、剛性大,可選擇有利的加工用量,生產率高,一般為普通機床的3倍~5倍,對某些復雜零件的加工,生產效率可以提高十幾倍甚至幾十倍。採用數控機床有利於向計算機控制與管理生產方面發展,為實現生產過程自動化創造了條件。
二、加工中心
加工中心(Machiningcenter,MC)是在一般數控機床的基礎上增加刀庫和自動換刀裝置而形成的一類更復雜但用途更廣、效率更高的數控機床。由於具有刀庫和自動換刀裝置,就可以在一台機床上完成車、銑、鏜、鉸、攻螺紋、輪廓加工等多個工序的加工。因此,加工中心機床具有工序集中,可以有效縮短調整時間和搬運時間,減少在製品庫存,加工質量高等優點。加工中心常用於零件比較復雜,需要多工序加工,且生產批量中等的生產場合。
現代的加工中心已向多坐標、多工種、多面體加工和可重組(更換主軸箱等部件)等方向發展,如車銑加工中心、銑鏜磨加工中心、五面體加工中心、和五坐標(多坐標)加工中心等,數控系統也向開放式、分布式、適應控制、多級遞階控制、網路化和集成化等方向發展,因此數控加工不僅可用於單件、小批生產自動化,同時也可用於單一產品大批量生產的自動化。
三、柔性製造單元
柔性製造單元(Flexiblemanufacturingcell,FMC)是一個可變加工單元,由單台計算機控制的加工中心或數控機床、環形(圓形、角形或長圓形等)托盤輸送裝置或機器人所組成,採用切削監視系統實現自動加工,不停機更換工件進行連續生產。它是組成柔性製造系統的基本單元。
柔性製造單元比單台數控機床或加工中心的柔性大,可以實現更多品種的配套加工。據日本的實踐表明,柔性製造單元一般每天可完成21.3種零件的加工,完成裝配產品配套用50種零件的加工時間為2.34天,而採用加工中心完成同樣任務,每天只能完成2.09種,完成50種零件的配套則要23.9天;柔性製造單元可實現24h連續運轉,加工中心一般只能工作18h,柔性製造單元的運轉工作利用率是MC的1.5倍,完成相同任務的柔性製造單元投資可比加工中心系統投資節省17.34%,操作工人的數量只有MC的82.67%。
與柔性製造系統相比,柔性製造單元的主要優點是:佔地面用較小,系統結構不很復雜,成本較低,投資較小,可靠性較高,使用及維護均較簡單。因此,柔性製造單元是柔性製造系統的主要發展方向之一,深受各類企業的歡迎。
四、柔性製造系統
1、柔性製造系統的概念、特點和適應范圍
柔性製造系統(Flexiblemanufacturingsystem,FMS)是一個製造系統,由多台(至少兩台)加工中心或數控機床、自動上、下料裝置、儲料和輸送系統等組成,沒有固定的加工順序和節拍,在計算機及其軟體系統的集中控制下,能在不停機調整的情況下更換工件和工夾具,實現加工自動化,在時間和空間(多維性)上都有高度的柔性,是一種計算機直接控制的自動化可變加工系統。
與傳統的剛性自動生產線相比,它有以下突出的特點:
(1)具有高度的柔性,能實現多種不同工藝要求不同「類」的零件加工,進行自動更換工件、夾具、刀具和自動裝夾,有很強的系統軟體功能。
(2)具有高度的自動化程度、穩定性和可靠性,能實現長時間的無人自動連續工作(如連續24h工作)。
(3)提高設備利用率,減少調整、准備終結等輔助時間。
(4)具有高生產率。
(5)降低直接勞動費用,增加經濟收益。
柔性製造系統的適應范圍很廣,如果零件生產批量很大而品種數較少,則可用專用機床線或自動生產線;如果零件生產批量很小而品種較多,則適於用數控機床或通用機床;在兩者中間這一段,均是適於用柔性製造系統來加工。
2、柔性製造系統的類型
柔性製造系統是一個統稱,其類型很多,可分為柔性製造單元、柔性製造線、柔性生產線等,前已論述了柔性製造單元,現分述柔性製造線和柔性生產線。
柔性製造線(FlexibleManufacturingLine,FML)是由兩台或兩台以上的加工中心、數控機床或柔性製造單元所組成,配置有自動輸送裝置(有軌、無軌輸送車或機器人)、工件自動上、下料裝置(托盤交換或機器人)和自動化倉庫等,並有計算機遞階控制功能、數據管理功能、生產計劃和調度管理功能,以及實時監控功能等,它是典型的柔性製造系統,通常所說的柔性製造系統就是指的這種類型。
柔性生產線(FlexibleTransmissionLine,FTL)是由若乾颱加工中心組成,但物料系統不採用自動化程度很高的自動輸送車、工業機器人和自動化倉庫等,而是採用自動生產線所用的上、下料裝置,如各種送料槽等,不追求高度的柔性和自動化程度,而取其經濟實用。這種柔性製造系統又稱之為准柔性製造系統。
3、柔性製造系統的組成和結構
柔性製造系統的組成由物質系統、能量系統和信息系統三部分組成,各個系統又由許多子系統構成。
柔性製造系統的主要加工設備是加工中心和數控機床,目前以銑鏜加工中心(立式和卧式)和車削加工中心佔多數,一般多由3台~6台組成。柔性製造系統常用的輸送裝置有輸送帶、有(無)軌輸送車、行走式工業機器人等,也可用一些專用輸送裝置。在一個柔性製造系統中可以同時採用多種輸送裝置形成復合輸送網。輸送方式可以是線形、環形和網形。柔性製造系統的儲存裝置可採用立體倉庫和堆垛機,也可採用平面倉庫和托盤站。托盤是一種隨行夾具,其上裝有工件夾具,工件裝夾在工件夾具上,托盤、工件夾具和工件形成一體,由輸送裝置輸送,托盤裝夾在機床的工作台上。托盤站還可起暫時存儲作用,配置在機床附近,起緩沖作用。倉庫可分為毛坯庫、零件庫、刀具庫和夾具庫等,其中刀具庫有集中管理的中央刀具庫和分散在各機床旁邊的專用刀具庫兩種類型。柔性製造系統中除主要加工設備外,還應有清洗工作站、去毛刺工作站和檢驗工作站等,它們都是柔性工作單元。
柔性製造系統具有製造不同產品的特有柔性,不需要改變系統硬體結構,能夠生產不同的產品,從而適應市場變化,縮短新品研發周期;藉助於計算機,柔性製造系統加工輔助時間大為減少,可以顯著提高機床利用率,可達75%~90%;由於工序合並,所需裝夾次數和使用機床數量減少,降低設備成本,縮減系統在製品庫存量,工作循環時間減少,生產周期縮短;系統的控制、管理和傳輸都是在計算機下進行的,使得操作人員也減少。
根據柔性製造系統的統計數據表明,採用FMS可以降低加工成本50%,減少生產面積40%,提高生產率50%,過程的在製品可減少80%。柔性製造系統的主要缺點是:系統投資大,投資回收期長;系統結構復雜,對操作人員的要求很高;結構復雜使得系統的可靠性較差。
五、成組技術
成組技術從20世紀50年代出現的成組加工,到60年代發展為成組工藝,出現了成組生產單元和成組加工流水線,其范圍也從單純的機械加工擴展到整個產品的製造過程。70年代以後,成組工藝與計算機技術、數控技術、相似論、方法論、系統論等的結合,就發展成為成組技術。
成組技術其實質是將中小批量生產的零件,按其結構和工藝的相似性,劃分成組,相當於擴大了零件的批量,因而可以採用近似於大批量生產的工藝技術,達到提高生產率和經濟效益的目的。成組技術是應用系統工程的觀點,把多品種、中小批生產中的設計、製造和管理等方面,作為一個生產系統的整體,統一協調生產系統的各個方面,全面應用成組技術,以取得最優的綜合經濟效益。成組技術的應用,在產品設計方面,可以促進零部件設計的標准化,避免不必要的重復設計和多樣化設計;在產品製造方面,可以促進工藝設計的標准化、規范化和通用化,減少重復勞動,實施成組加工和應用成組夾具,提高生產效率和系統的柔性;在生產管理方面,可以縮短生產周期,簡化作業計劃,減少在製品數量,提高人員、設備的利用率,提高質量和降低成本。
1、基本原理
成組技術是一門涉及多種學科的綜合性技術,其理論基礎是相似性,核心是成組工藝,在現階段更有計算機輔助成組技術的特色。
成組工藝是把尺寸、形狀、工藝相近似的零件組成一個個零件族(組),按零件族制訂工藝進行生產製造,這樣就擴大了批量,減少了品種,便於採用高效率的生產方法,從而提高了勞動生產率,為多品種、小批量生產經濟效益的提高開辟了一條途徑。
零件在幾何形狀、尺寸、功能要素、精度、材料等方面的相似性為基本相似性,以基本相似性為基礎,在製造、裝配等生產、經營、管理等方面所導出的相似性,稱為二次相似性或派生相似性,因此,二次相似性是基本相似性的發展,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用價值。
成組工藝的基本原理表明,零件的相似性是實現成組工藝的基本條件。工藝相似性是指可採用相同的工藝方法進行加工,採用相似的夾具進行裝夾,採用相似的量儀進行檢測等。零件分類編碼系統是實現成組工藝的重要工具。成組技術就是揭示和利用基本相似性和二次相似性,使工業企業得到統一的數據和信息,變單件小批生產為成批生產。
2、成組技術實施和生產組織形式
1)成組工藝的實施步驟
成組工藝的實施步驟如下:
(1)產品零件按零件分類編碼系統進行分組分類。
(2)應用計算機輔助工藝過程設計制訂零件的成組加工工藝過程。
(3)設計成組工藝裝備,如成組夾具、成組刀具、成組量具等。
(4)設計成組工藝裝備,如成組夾具、成組刀具、成組量具等。
(5)建造成組加工生產線,設計成組輸送裝置、成組裝卸裝置、倉庫等。
2)成組工藝的生產組織形式
成組工藝的生產組織形式基本上可分為三大類。
(1)獨立的成組加工機床或成組加工柔性製造單元主要用於形狀較簡單、相似程度較大,能在一台機床上完成的零件。
(2)成組加工和一般加工的混合生產線主要用於零件較復雜,相似程度較小,需要多台機床才能完成全部工序的情況,其中能進行成組加工的就用成組加工機床加工,不能進行成組加工的則用普通機床加工,甚至可用專用機床加工,因此形成混合生產線(工段)。
(3)成組加工生產線或成組加工柔性製造系統這是成組加工的最高組織形式,零件的全部工序都進行成組加工。
3、零件的分類編碼系統
(1)零件分類編碼系統概念和作用。零件的分類編碼就是用數字來描述零件的幾何形狀、尺寸和工藝特徵,也就是零件特徵的數字化。
在成組技術中,零件分類編碼系統的作用不是為了完整地描述零件的特徵,而是為了進行零件的分類成組,形成零件族,以便進行成組加工。因此,零件分類編碼系統中的信息只要能夠滿足描述零件成組分類的需要就夠了,要想從零件分類編碼來反求完整的零件形狀、尺寸、公差等是不可能的。
(2)零件分類編碼系統所要描述的零件特徵及其提取。零件分類是根據零件的特徵來進行的,這些特徵一般可分為三個方面:
①結構特徵,零件的幾何形狀、尺寸大小、結構功能、毛坯類型等。
②工藝特徵,零件的毛坯形狀、加工精度、表面粗糙度、加工方法、材料、定位夾緊方式、選用機床類型等。
③生產組織與計劃特徵,加工批量、製造資源狀況、工藝路線跨車間、工段、廠際協作等情況。
(3)零件分類編碼系統的結構。零件的特徵用相應的標志表示,這些標志可由分類編碼系統中的相應環節來描述。根據分類環節的數量,零件的分類編碼系統可分為多級和單級兩大類。目前多採用多級分類編碼系統,各級又由多個分類環節來描述。
零件的編碼是一種數學描述,每個零件都有識別碼,它就是零件的件號或圖號,為了區分,零件的識別碼是唯一的,不能重復。在零件分類編碼中,零件又有分類碼,它是在推行成組技術時才提出的,它是可以重復的,相同分類碼的零件表示了它們是相似的,可以歸為一類,即一個零件族(組)。
①總體結構。零件分類編碼系統大多採用表格形式,由橫向分類環節和縱向分類環節兩部分組成。
橫向分類環節稱為碼位,主要用於描述零件的類型、形狀、尺寸、工藝要素、材料、精度、毛坯等宏觀信息分類,其位數在4~80之間,常用的為9~21位。碼位越多,可描述的內容越多越細致,但結構就越復雜。
縱向分類環節稱為碼域或碼值,主要用於描述宏觀信息中分層次的更細致的結構信息,一般為10位,用0~9數字表示,具體位數按需要而定。
4、成組工藝過程設計
成組工藝過程設計是在零件分類成組的基礎上進行的,基本上有四種方法。
(1)典型零件工藝法。在一個零件族(組)中,選擇其中一個能包含這組零件全部加工表面要素的零件作為該族(組)的代表零件,稱之為典型零件,或稱之為樣件,制定典型零件的工藝過程,即為該零件族(組)的成組工藝過程,再由成組工藝過程經過刪減等處理產生該族(組)各個零件的具體工藝過程。
(2)復合零件工藝法。復合零件法的思路是先按各零件族(組)設計出能代表該族(組)零件特徵的復合零件,制定復合零件的工藝過程,即為該零件族(組)的成組工藝過程,再由成組工藝過程經過刪減等處理產生該族(組)各個零件的具體工藝過程。
(3)典型工藝路線法。從一個零件族(組)中選擇一個零件的工藝路線,它能夠包含所有零件的工藝路線,就以它作為該零件組的典型成組工藝。
(4)復合工藝路線法。當不能直接從零件族(組)中各個零件的工藝路線選擇產生一個能包含全組零件的工藝路線,則可採用復合工藝路線法。零件分類成組後,先制定出零件族(組)中各個零件的工藝路線,將它們復合起來,形成一個假想的工藝路線,它最復雜、全面,包含了該組所有零件的工藝路線,即為成組工藝路線。
柔性自動化的主要措施和效益,採用柔性自動化,可以提高製造系統的柔性和生產率,並獲得經濟效益。實現這一目標的主要措施如下:
(1)刀具和工件的自動輸送和供給。
(2)藉助計算機實現機床的合理利用和作業調度。
(3)製造過程的計算機監控。
(4)機床及輸送系統的預防性維護和檢修。通過以上措施,可以實現:
1)提高機床利用率;
2)在不停機條件下改變加工任務;
3)多機床看管;
4)人機分離;
5)夜班無人運行。
其結果導致:
①可按照裝配所需的批量進行加工,從而減少在製品和降低存儲費用;
②縮短生產周期,實現按交貨日期組織生產;
③充分利用刀具壽命,減少刀具費用;
④降低產品的成本;
⑤對市場作出快速響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