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下肢深靜脈血栓能治好嗎
治療,少數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能導致致命性的肺栓塞,因此治療應包括下肢靜脈血栓本身以及如何預防肺栓塞的發生,急性期治療方法主要有手術治療和非手術治療2種,2種方法各有特點,何種方法更優目前尚有爭論。慢性期治療方法有葯物治療、手術治療和壓迫治療。,1.急性治療,(1)一般處理:下肢深靜脈一旦血栓形成,病人應卧床休息,減少因走動使血栓脫落而發生肺栓塞的機會,切忌按摩擠壓腫脹的下肢。患肢抬高使之超過心臟平面,有利於血液迴流,促使腫脹消退。卧床時間一般在2周左右,2周後,穿階梯壓差性彈力襪或用彈力綳帶包紮患肢,可加快組織消腫,減輕症狀。,(2)抗凝治療:抗凝治療是下肢靜脈血栓治療中應用最早且最廣泛的方法,抗凝本身並不能使已形成的血栓溶解,但它能抑制血栓的蔓延,配合機體自身的纖溶系統溶解血栓,從而達到治療的目的,同時它能有效地減少肺栓塞的發生,在肺栓塞防治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其他手術或非手術治療方法一般均應同時用抗凝治療作為輔助治療。抗凝治療的時間可貫穿整個病程,一般需1~2個月,部分病人可長達半年~1年,有的甚至需終生抗凝。但下列情況禁用抗凝治療:消化道潰瘍者、肝、腎功能嚴重不全者、近期發生腦出血者、流產後、先天性凝血因子缺乏者等。,①肝素:最常用的抗凝葯物,其抗凝作用主要是通過增加抗凝血酶Ⅲ(AT
Ⅲ)的活性,抑制血栓形成。肝素起效快,半衰期短,在體內作用穩定。肝素水溶劑主要為12500U/支,相當於100mg。給葯途徑有靜脈注射和皮下深脂肪層注射2種,肌肉注射易發生注射部位血腫,不宜採用。皮下深脂肪層注射方法較簡單,但體內肝素濃度不易精確控制,注射部位一般選擇腹壁皮下。靜脈注射方法利用微量泵持續靜脈給葯,此法肝素作用快,劑量容易控制,體內肝素濃度較穩定,容易調節,是較理想的給葯方法。具體方法是先靜脈一次性注射肝素50mg即6250U,使肝素體內濃度快速達到峰值,然後將肝素稀釋液(肝素200mg即25000U溶於5%葡萄糖鹽水500ml)以30ml/h靜脈持續滴注。但有下列情況時肝素用量應減小至20ml/h:
2周內作過手術者;2周內有腦卒中者;血小板計數
㈡ 血栓那麼可怕,為什麼不能直接把血栓從血管里抽出來
血栓是血管內壁積聚的凝塊,主要由纖維蛋白、血小板、白細胞、紅細胞組成,是一種溶解度較低的物質。根據血栓凝聚的位置不同,患者會表現出不同的症狀。無論血栓凝聚在哪個器官,只要造成主動脈堵塞,就會造成生命危險,如果造成靜脈栓塞,則存在部分組織壞死的風險。實際上,在人體內部多多少少都存在著一定劑量的血栓,只不過由於其體積較低,密度較低,分布位置較為安全,不會對機體造成明顯的危害。但如果血栓繼續增多,體積逐漸增大,就會威脅我們的生命安全,因此很多人認為,應該在血栓尚未造成明顯危害時,將其從血管中抽出,這是一種很有建設性意義的想法。
怎樣才能消除血栓?
目前臨床消除血栓最常見、最有效的方式是採取葯物治療,這種治療方式見效快、效果好,對患者身體損傷較小,危險程度較低。常用的消除血栓葯劑為抗凝類葯物,主要由高度硫酸化的葡萄糖胺聚糖、抗凝血酶等物質組成,可通過輸液等方式治療。
㈢ 在預防血栓的過程中LDUH醫學上是什麼意思
1.非葯物預防:早期識別危險因素,改變不良生活行為是健康人群預防V.旺的關鍵,具體方法有減肥、低脂飲食,戒除煙酒,運動後及時補充水分,避免長時間蹲、坐等。術後患者應鼓勵早期下床活動或下肢被動運動。機械性預防方法主要包括足底靜脈泵(VFP)、間歇充氣加壓裝置(IPC)和逐級加壓彈性襪(GCS),它們均利用機械性原理促使下肢靜脈迴流加速。臨床上常常將機械性方法作為抗凝等葯物治療的輔助手段。
2.葯物預防:常用葯物包括小劑量肝素(LDUH)、低分子量肝素(LMWH)和華法令等。LDUH能夠有效降低術後的發生率,尤其適用於高危患者。一般於術前2 h給葯,初始劑量5000 U,維持劑量應嚴格個體化,以AFIT達到正常對照值的1.5-2.5倍且無明顯出血表現為最佳。應注意肝素高敏和肝素過敏的特殊人群,加強使用前後的監測。LMWH與LDUH相比半衰期長、生物利用度高、出血反應小、皮下注射方便,正逐漸取代LDUH成為中、高危患者的首選葯物。推薦劑量每天1-2支皮下注射,一般無須實驗室檢測。華法令作為口服抗凝葯物主要用於門診患者的治療,使用劑量應個體化,標準是維持國際標准化比率(INR)。華法令主要不良反應為出血,應加強檢測[2]。
3.物理預防:對出血或有大出血高風險及一旦出血後果特別嚴重的VTE高危患者可給予物理預防——間隙充氣加壓裝置,抗栓彈力襪,足底靜脈泵。早期開始大腿和小腿及踝關節活動對於預防DVT具有重要意義。當出血或出血風險已降低,而發生VTE風險仍持續存在時,可以進行抗凝葯物預防或葯物預防聯合物理預防。
4.腔靜脈濾器:不建議常規置入下腔靜脈濾器作為VTE醫院內預防措施。對存在抗凝禁忌證、抗凝治療並發症的高危VTE風險患者,或髂靜脈、下腔靜脈血栓,存在發生高危PTE風險的患者,可考慮置入可回收下腔靜脈濾器。
5.特殊問題:對因其他疾病(如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心房顫動或其他血栓栓塞性疾病等)已充分抗凝治療的患者,應結合患者合並疾病的治療情況進行權衡,盡量避免抗栓葯物聯合應用,以免增加VTE預防的出血風險;擇期手術的女性患者應在術前4周停用含雌激素類葯物;採取各種預防措施前,應參考葯物及醫療器械生產廠提供的產品說明書[3]。
㈣ 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有什麼治療方法
1、支持治療:對於病情相對比較穩定的患者來說,應該要注意卧床休息,在休息期間,還需要抬高患肢,坡度以15-30°為宜,這樣有利於促進靜脈的血液迴流,在很大程度上有助於病情的恢復。
2、抗凝治療:下肢深靜脈血栓發生以後,患者還可以根據自己的發病原因以及臨床表現,採用葯物的方法來進行保守治療,一般情況下,可以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選擇使用一些華法林、利伐沙班、達比加群、低分子肝素鈉等抗凝葯物來進行輔助治療。
3、溶栓治療:目前,可以用於溶栓治療的葯物有鏈激酶、尿激酶等。患者只需要從上述這些葯物中,選擇其中的一種進行治療,便能夠取得明顯的治療效果,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在下肢深靜脈血栓溶栓治療期間,必須要對患者的凝血功能進行監測,以免患者出現生命危險。
4、手術治療:採用急性發作期間的患者,還可以考慮使用外科手術的方法來進治療。在臨床上,一般可以使用微創手術治療,這一手術方式採用導管溶栓、機械取栓或者是放置下腔靜脈濾器,這樣可以阻攔脫落的深靜脈血栓,防止患者出現肺梗塞的情況。微創手術具有創傷小、療效好。
㈤ 下肢深靜脈血栓手術要多久
下肢深靜脈血栓的手術方法如下:
1、開放手術:即切開靜脈取栓術,具有一定的創傷,血栓復發風險相對較高,臨床已較少應用;
2、微創手術:包括經皮機械血栓消除術和經導管直接溶栓治療兩種方法。經皮機械血栓消除術是通過機械抽栓裝置將血栓抽出的一種方法;經導管直接溶栓治療是經過溶栓導管注入溶栓葯物,使溶栓葯物與血栓直接接觸,以最小的葯物劑量達到最好的溶栓效果。
具體用葯請結合臨床,以醫生面診指導為准。
㈥ 中國是否有取栓子技術
急性肺動脈栓塞(簡稱肺栓塞pulmonarpulmonary embolism)是指肺動脈或其分支管腔內突然機械性阻塞。阻塞物通常是血栓栓子,90%來源於下肢深靜脈內的血栓而後脫落所致。由於肺動脈的機械性阻塞,加以栓子而致的反射性及液遞因素引起血管痙攣,肺血管床阻力急驟升高,右心室後負荷突然增加。如肺動脈阻塞范圍超過50%(大塊肺栓塞),將出現明顯血流動力學障礙:右室及肺動脈平均壓和中心靜脈壓上升,而肺毛細血管楔壓下降,心排出量銳減,心率增快,血壓下降,產生一種特殊類型的休克-阻塞性心源性休克。加以栓塞肺的死腔通氣以及未栓塞肺的通氣血流比例失調,導致中至重度低氧血症,約10%~30%的病人可在1h內死亡,在歐美已居為死亡原因第三位的疾病。我國尚無有關發病率的確切統計,但有資料表明其發生率有較快增長的趨勢。根據栓子大小的不同,所造成的血流動力學改變及臨床症狀差異甚大,自輕度的氣急、胸痛,或呼吸困難、虛脫、休克直至心跳驟停。因此其治療方法亦迥然不同,自一般的對症處理,循環呼吸支持,或抗凝治療、溶栓治療,直至緊急體外循環或常溫阻斷循環下行肺動脈取栓手術。大部分病人適用溶栓療法,只有少數(約占病例總數的5%左右)病情緊迫,循環狀態難以維持,時間已不允許等待溶栓葯物產生作用,或者已經發生了心搏停止的病人,須做緊急手術處理。在未發生心搏停止之前與發生以後做手術取栓子的病死率分別為10%~30%和60%~70%,在未出現休克以前與在休克狀態下做手術取栓子的病死率分別為17%和42%,可見有關本病治療的問題,主要在於適時又恰當的手術決策(圖6.54.1.1-0-1~6.54.1.1-0-4)。
㈦ 小腿肌間靜脈血栓
靜脈血栓形成後的一個月後,血栓已經機化,與血管壁粘附較緊,由於血栓的堵塞,造成肢體局部血運較差,肢體的血液迴流不暢,就會形成肢體的腫脹,壓痛,皮膚暗紅,還會有淺靜脈曲張的症狀,嚴重時會有淤積性皮炎,潰瘍。需要積極規范的治療。陳舊性血栓是可以治療,主要是疏通血管,改善肢體的血液循環。
㈧ 下肢深靜脈血栓該如何治療有幾種手術方法
患者:老人家已經66歲了,患 下肢靜脈血栓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血管外科劉正軍 :根據彩超結果來看 下肢深靜脈血栓 診斷已經明確。下肢深靜脈血栓的手術治療可分兩類,一類即切開靜脈取栓手術,一類是下腔靜脈濾器植入手術。手術治療並非下肢深靜脈血栓治療的原則,目前國內比較統一的觀點認為下肢 深靜脈血栓形成 股白腫或者股青腫,危及肢體存活時才是取栓手術的絕對指征。下腔靜脈濾器植入手術的目的主要是防止深靜脈血栓脫落導致肺梗塞,而對於下肢深靜脈血栓本身的治療沒有任何益處。下肢深靜脈血栓的治療原則包括:抗凝、溶栓、改善微循環以及肢體壓迫治療等。抗凝治療是最重要的治療措施,急性期內可考慮溶栓治療,過了急性期,溶栓治療沒有太大必要。此外,還可以結合彈力襪以及間歇氣壓壓迫裝置來治療。下肢深靜脈血栓最嚴重的並發症就是血栓脫落至肺動脈導致肺梗塞,這種情況可能致命,一般目前認為如果高度懷疑肺梗塞或者已經診斷有肺梗塞,或者有抗凝禁忌症的患者有必要行下腔靜脈濾器植入。事實上,絕大多數的下肢深靜脈血栓的患者經過抗凝、溶栓、改善微循環以及肢體壓迫治療等治療後症狀都可以獲得明顯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