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Ⅰ.如圖乙為某學生做單擺測重力加速度實驗中單擺裝置懸點處照片,該同學使單擺左右擺動進行實驗,則該同
Ⅰ、該同學實驗中存在的問題是擺動過程中懸點的位置將變化,導致測量的擺長比實際的擺長大.
根據T=2π
B. 怎樣做單擺實驗
【實驗目的】 1. 用單擺測量當地的重力加速度。 2. 研究單擺振動的周期。 【儀器用具】 單擺,米尺,停表(或數字毫秒計,),游標卡尺。 【實驗原理】 用重量可忽視的細線吊起一質量為 的小重錘,使其左右擺動,當擺角為 時,重錘所受合外力大小等於 (圖1),其中 為當地的重力加速度,這時錘的線加速度 。設單擺長為 ,則擺的角加速度 等於 ,即 . (1) 當擺角甚小時(一般講 4°),可認為 ,這時 . (2) 即振動的角加速度和角位移成比例,式中的負號表示角加速度和角位移的方向總是相反。此時單擺的振動是簡諧振動。從理論分析得知,其振動周期 和上述比例系數的關系是 ,所以 . (3) 式中 為單擺擺長,是擺錘重到懸點的距離, 為當地的重力加速度。變換式(3)可得 . (4) 將測出的擺長 和對應和周期 代入上式可求出當地的重力加速度之值。又可將此式改寫成 . (5) 這表示 和 之間,具有線性關系, 為其斜率,如就各種擺長測出各對應周期,則可從 圖線的斜率求出 值。 擺的振動周期 和擺角 之間的關系,經理論推導可得 . 其中 為0°時的周期。如略去 及其後各項,則 . (6) 如測出不同擺角 的周期 ,作 圖線就可檢驗此式。 【實驗內容與要求】 1. 取擺長約為1m的單擺,用米尺測量擺線長 ,用游標卡尺測量擺錘的高度 ,各兩次。用米尺測長度時,應注意使米尺和被測擺線平行,並盡量靠近,讀數時視線要和尺的方向垂直以防止由於視差產生的誤差。 用停表測量單擺連續擺動50個周期的時間 ,測6次。注意擺角 要小於5°。 用停表測周期時,應在擺錘通過平衡位置時按停表並數「0」,在完成一個周期時 「1」,以後繼續在每完成一個周期時數2、3、…,最後,在數第50的同時停住停 表。 2. 將擺長每次縮短約10cm,測其擺長及其周期. 3. 用步驟1的數據求 及其誤差。 4. 用步驟1和2的數據作 圖線,並求直線的斜率和 值。 5. 用步驟3的數據作 圖線,從圖線的截距和斜率,檢驗式(6)中 的 系數是否等於 。 【注意事項】 1. 使用停表前先上緊發條,但不要過緊,以免損壞發條。 2. 按表時不要用力過猛,以防損壞機件。 3. 回表後,如秒錶不指零,應記下其數值(零點讀數),實驗後從測量值中將其減去 (注意符號)。 4. 要特別注意防止摔碰停表,不使用時一定將表放在實驗台中央的盒中。
C. 小學5年級科學:做個10秒鍾擺動15次的單擺。
鐵架台,棉線,秒錶,小鐵球,刻度尺 首先用公式算出來擺長l約為60cm 量60cm的棉線幫著小球系在鐵架台上。 將小球拉起10度以內,秒錶計時15次看是不是10秒(驗證)
這是高中物理= =。。。 小學生要做就只能一點一點試了。 15次時間短了就加長擺線,時間長了就用更短的擺線,直到正好符合數據。
D. 設計單擺的實驗材料需要什麼
(1)進行試驗 (2)、1、兩個質量不同的小球,長度一定的繩子,支架或固定點,計時器 2、利用類似沙漏的裝置 3、輕球質量m、重球質量M、時間t
E. (10分)甲乙兩個學習小組分別利用單擺測量重力加速度。(1)甲組同學採用圖甲所示的實驗裝置。
(1)① adf ②  ③偏小(2)① 2.0 ②9.76
F. 物理實驗「單擺」怎麼做(詳細最好
線要長一點 球要密度大體積小的 可忽略阻力影響 測擺長時注意加上版小球半徑 拉直權 從擺動最低點放手 注意不要圓錐擺 角度小於5度 一般側20或30次 記下總時間 除得T g=4派方L方除T方
原理:單擺在擺角小於5度時的震動是簡諧運動,其固有周期為T=2派根號l/g 得出g=4派的平方l/t的平方。所以,只要測出擺長l和周期T,就可以算出重力加速度。 方法:1.在細線一段打上一個比小球上的孔徑稍大的結,將細線穿過球上的小孔做成一個單擺 2.將鐵夾固定在鐵架台上方,鐵架台放在桌邊,使鐵夾伸到桌面以外,使擺球自由下垂。 3.測量擺長:用游標卡測出直徑2r,再用米尺測出從懸點到小球上端的距離,相加 4.把小球拉開一個角度(小於5度)使在豎直平面內擺動,測量單擺完成全振動30到50次所用的平均時間,求出周期T 5.帶入公式求出g 6.多次測量求平均值
注意:1.細線在1m左右,細,輕,不易伸長。小球密度要大的金屬,直徑小。最好不要過2cm 2.小於5度 3..在一個豎直平面內,不要形成圓錐擺 (一部分參考Yannie)
G. 怎麼做一個周期為1秒的擺 八年級 求回答 兩天之內
這個公式中有兩個地方是被理想化的,一個時繩子是不計重量的,另一個是不計空氣阻力。 設擺球質量為m,擺長為L,當擺運動到最低點處必定有公式m*w*w*L=m*g 而w=2*pi*/T 有了這個公式,已知T=1,g=9.8,,代入數據即可得擺長L 改變擺的線長,測量擺的周期直到擺的周期等於1秒,這樣一個周期為1秒的擺就完成了。只是這樣工作量有點大但你們現在也只有這樣,到了高中你們會學一個公式由公式可以很簡單的算出擺線的長度。 
(7)學生製作的單擺實驗裝置擴展閱讀: 從公式中可看出,單擺周期與振幅和擺球質量無關。從受力角度分析,單擺的回復力是重力沿圓弧切線方向並且指向平衡位置的分力,偏角越大,回復力越大,加速度(gsinθ )越大,在相等時間內走過的弧長也越大,所以周期與振幅、質量無關,只與擺長l和重力加速度g有關.在有些振動系統中l不一定是繩長,g也不一定為9.8m/,因此出現了等效擺長和等效重力加速度的問題。
H. 甲乙兩個學習小組分別利用單擺測量重力加速度.①甲組同學採用圖甲所示的實驗裝置.A.為比較准確地測量
①A、根據T=2π
I. 製作簡易單擺
答案: 解析: 從上面實驗可以看出,單擺每隔0 . 4 s來回擺動一次.從沙漏形成的曲線來看,每隔0 . 4 s曲線重復出現一次,它是周期函數,周期為T=0 . 4.從圖象上還可以看到,單擺來回擺動一次要0 . 4 s,擺到最左邊到最右邊時偏離平衡位置都是2 cm.
與學生製作的單擺實驗裝置相關的資料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