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高中常見的除雜裝置及作用6

高中常見的除雜裝置及作用6

發布時間:2022-08-18 15:32:01

1. 高中化學關於除雜問題有哪些

除雜選擇試劑的原則是:不增、不減、不繁。

氣體的除雜(凈化):

1. 氣體除雜的原則:

(1) 不引入新的雜質

(2) 不減少被凈化氣體的量

2. 氣體的除雜方法:

試劑
除去的氣體雜質
有關方程式


易溶於水的氣體,如:HCl、NH3
/

強鹼溶液(NaOH)
酸性氣體,如:CO2、SO2
CO2+2NaOH=Na2CO3+H2O

SO2+2NaOH=Na2SO3+H2O

灼熱的銅網
O2
2Cu+O2====2CuO

灼熱的氧化銅
H2、CO
CuO+H2===Cu+H2O

CuO+CO====Cu+CO2

注意的問題:

(1)需凈化的氣體中含有多種雜質時,除雜順序:一般先除去酸性氣體,如:氯化氫氣體,CO2、SO2等,水蒸氣要在最後除去。

(2)除雜選用方法時要保證雜質完全除掉,如:除CO2最好用NaOH不用Ca(OH)2溶液,因為Ca(OH)2是微溶物,石灰水中Ca(OH)2濃度小,吸收CO2不易完全。

(3)除雜裝置與氣體乾燥相同。

典型例題
1. 填寫實驗報告

實驗內容
選用試劑或方法
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或結論

鑒別H2和CO2

除去稀鹽酸中混有的少量硫酸

考點:物質的鑒別,物質的除雜問題。
(1)H2、CO2的化學性質。
(2)SO42-的特性。

評析:①利用H2、CO2的性質不同,加以鑒別。

如H2有還原性而CO2沒有,將氣體分別通入灼熱的CuO加以鑒別。
CuO+H2 Cu+H2O

或利用H2有可燃性而CO2不燃燒也不支持燃燒,將氣體分別點燃加以鑒別。

或利用CO2的水溶液顯酸性而H2難溶於水,將氣體分別通入紫色石蕊試液加以鑒別。CO2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而H2不能。

②屬於除雜質問題,加入試劑或選用方法要符合三個原則:(1)試劑與雜質反應,且使雜質轉化為難溶物質或氣體而分離掉;(2)在除雜質過程中原物質的質量不減少;(3)不能引入新雜質。

在混合物中加入BaCl2,與H2SO4生成白色沉澱,過濾後將其除去,同時生成物是HCl,沒有引入新的離子。

答案:

澄清石灰水
Ca(OH)2+CO2=CaCO3↓+H2O

氯化鋇溶液
H2SO4+BaCl2=BaSO4↓+2HCl

2.下列各選項中的雜質,欲用括弧內物質除去,其中能達到目的的是( )

A CO中混有少量CO2 (澄清石灰水)

B CO2中混有少量氯化氫氣體 (NaOH溶液)

C O2中混有少量H2 (灼熱氧化銅)

D N2中混有少量O2 (白磷)

分析:

A 澄清石灰水能吸收CO2,不能吸收CO ,可到達目的.

B CO2與HCl都和NaOH反應,故不能達到目的.

C O2和H2 混合二者體積比不知道,通過灼熱氧化銅可能爆炸,不能達到目的.

D 白磷自燃且生成物為固體,除去O2,能達到目的.

回答除雜問題,一定要全面分析,既要除去雜質,又要使主要成分(被凈化的氣體)不變質。

答案: A D

3.實驗室配製氯化鈉溶液,但氯化鈉晶體里混入了少量硫酸鈉和碳酸氫銨,設計一組實驗,配製不含雜質的氯化鈉溶液。

提示:本題為除雜問題的實驗設計,這樣的問題一般要遵循「甲中有乙,加丙去乙,可產生甲,但不能產生丁」的原則。

答案:將不純的氯化鈉晶體溶於適量的蒸餾水中,滴加稍過量的Ba(OH)2溶液,使SO42-及CO32-(原HCO3-與OH-反應後生成)完全沉澱。再續加稍過量的Na2CO3溶液,以除去過量的Ba2+。過濾,保留濾液在濾液中,滴加稀鹽酸至溶液呈中性(用PH試紙控制),得不含雜質的氯化鈉溶液。

分析:為了除去雜質NH4HCO3和Na2SO4,一般可提出兩個實驗方案:第一方案是利用NH4HCO3受熱(35℃以上)易分解成氣態物質的特性,先加熱氯化鈉晶體除掉NH4HCO3,再加Ba2+除掉SO42-;第二方案是用Ba(OH)2同時除掉兩種雜質,這種方法簡便,「一舉兩得」,故優先選用。

具體操作步驟如下:①將不純的氯化鈉晶體溶於適量的蒸餾水中,滴加稍過量的Ba(OH)2溶液,使

SO42-及CO32-(原HCO3-與OH-反應後生成)完全沉澱。

檢驗Ba(OH)2是否過量的方法:取少量濾液,滴幾滴Na2SO4或稀H2SO4,如產生白色渾濁或沉澱,則表示Ba(OH)2已過量。

②再續加稍過量的Na2CO3溶液,以除去過量的Ba2+離子。過濾,保留濾液。

檢驗Na2CO3是否過量的方法,取少量濾液,滴加幾滴HCl,如產生氣泡則表示Na2CO3已過量。

③在②之濾液中,滴加稀HCl至溶液呈中性(用PH試紙控制),就可得純氯化鈉溶液。

4、工業上制備純凈的氯化鋅時,將含雜質的氧化鋅溶於過量的鹽酸,為了除去氯化鐵雜質需調節溶液的PH值到4,應加入試劑是
A.氫氧化鈉 B.氨水 C.氧化鋅 D.氯化鋅 E.碳酸鋅
正確答案:CE
解釋:本題為除雜題,原理是降低溶液中的[H+],將Fe3+轉化為Fe[OH]3以除去,所以應加入鹼性物質,A、B、C、E均可滿足條件,但除雜的原則是不能引進新雜質,所以A、B排除,選出正確答案。

5、海水是取之不盡的化工原料資源,從海水中可提取各種化工原料。下圖是工業上對海水的幾項綜合利用的示意圖:

試回答下列問題:

①粗鹽中含有Ca2+、Mg2+、SO42-等雜質,精製時所用試劑為:A 鹽酸;B BaCl2溶液;C NaOH溶液;D Na2CO3溶液。加入試劑的順序是

②電解飽和食鹽水時,與電源正極相連的電極上發生的反應為
與電源負極線連的電極附近溶液pH (變大、不變、變小)。若1mol電子的電量為96500C,則用電流強度為100A的穩恆電流持續電解3分13秒,則在兩極上共可收集到氣體 mL(S.T.P)。若保證電解後飽和食鹽水的濃度不變,則可採取的方法是

③由MgCl2·6H2O晶體脫水制無水MgCl2時,MgCl2·6H2O晶體在 氣氛中加熱脫水,該氣體的作用是

④電解無水MgCl2所得的鎂蒸氣可以在下列 氣體中冷卻。

A H2 B N2 C CO2 D O2

【參考答案】

①B C D A或C B D A

該小題屬離子除雜題。除雜原則是在除去Ca2+、Mg2+、SO42-時,不能帶入雜質離子。所以,解此題的關鍵是把握好加入離子的順序:①Ba2+必須在CO32-之前加入;②CO32-、OH-必須在H+之前加入,所以B、C不分先後,而D、A本身既分前後,又必須放在B、C之後才能滿足條件。

②2Cl--2e→Cl2 變大 4480 措施是向電解液中通入一定量的HCl氣體

電解飽和食鹽水時,與正極相連的陽極發生的反應是2Cl--2e→Cl2,與負極相連的陰極發生的反應是:2H++2e→H2。H+不斷消耗,使得溶液中[OH-]增大,pH變大。電解中外溢的是Cl2、H2,所以要確保原溶液濃度不變,只能向體系中通入一定量的HCl氣體以補足損失的H、Cl原子。易錯處是加入鹽酸,使溶液濃度變小。

③HCl

抑制水解平衡MgCl2+H2O Mg(OH)Cl+HCl正向進行

④A

6、實驗室用純凈、乾燥的氫氣還原氧化銅,實驗裝置有下列A、B、C、D四部分組成,回答下列問題:

(1)根據上述實驗要求,將各實驗裝置按從左到右的順序用序號連接起來:( )→ ( )→( )→ ( )

(2) 指出A、B裝置在實驗中的作用:

A B

(3)實驗完畢後,加熱和通入氫氣同時停止,等試管冷卻後得到固體的質量與理論上所得銅的質量相比較,將會----------(偏大、偏小或不變)

分析:裝置的排列從左到右順序一般是:(1)氣體的發生裝置(2)氣體的除雜裝置氣體的乾燥裝置(4)主要實驗裝置(5)尾氣的處理(氣體無毒可直接放出)

答案:(1)D→A→B→C

(2)A:吸收可能存在的HCl氣體

B:吸收水得到乾燥的氫氣

(3)偏大

2. 高中化學常見無機物質除雜方法

你好,很高興為你解答:

(1)NaHCO3 溶液(Na2CO3)
方法:向溶液中通入足量二氧化碳氣體
原理:Na2CO3+CO2+H2O=2NaHCO3 。
(2)Na2CO3溶液 pan >(NaHCO3)
方法:向溶液中滴加適量的NaOH溶液
原理:NaHCO3+NaOH = Na2CO3 +H2O。
(3)NaOH溶液(Na2CO3)
方法:滴加適量的Ca(OH)2溶液或Ba(OH)2溶液,過濾。
原理:Na2CO3+ Ca(OH)2=CaCO3+2NaOH。
(4)NaCl溶液(Na2CO3)
方法:加入足量的稀鹽酸至溶液呈中性。
原理:Na2CO3+2HCl=2NaCl+ CO2+H2O。
(5)FeCl3溶液(FeCl2)
方法:通入足量的氯氣。
原理:2FeCl2+Cl2=2FeCl3。
(6)FeCl2溶液(FeCl3)
方法:加入足量的鐵粉,充分振盪後過濾。
原理:2FeCl3+Fe=3FeCl2。
主要裝置:圖1過濾裝置。
(7)NaCl溶液(Br2或I2)
方法:加入CCl4或苯充分振盪後分液。
原理:Br2或I2易溶於CCl4或苯等有機溶劑中。
主要裝置:圖2分液裝置。
(8)澱粉溶液(NaCl)
方法:將混合物裝入半透膜袋中浸入蒸餾水中滲析。
原理:澱粉膠體微粒不能透過半透膜,鈉離子和氯離子能透過半透膜。
主要裝置:圖3滲析裝置。
(9)FeCl3溶液(FeCl2、CuCl2)
方法:①加入過量的鐵粉,過濾(除去CuCl2,同時把FeCl3轉化成了FeCl2);②在濾渣中加入適量鹽酸將鐵溶解,過濾(將過量的鐵粉轉化為FeCl2);③將①和②的濾液合並後通入足量的氯氣(將FeCl2轉化為FeCl3)。
原理:①Fe+CuCl2=Cu+FeCl2,Fe+2FeCl3=3FeCl2;
②Fe+2HCl= FeCl2 +H2;
③2FeCl2+Cl2=2FeCl3。
主要裝置:圖1過濾裝置。
(10)NaCl溶液(SO42-、Mg2+、Ca2+)
方法:依次加入過量BaCl2溶液(除SO42-)、過量NaOH溶液(除Mg2+)和過量的Na2CO3溶液(除Ca2+和過量的Ba2+),過濾後向濾液中滴加鹽至溶液呈中性(除去過量的OH-和CO32-)。
原理:BaCl2+Na2SO4=BaSO4+2NaCl,2NaOH+MgCl2=
Mg(OH)2+2NaCl,CaCl2+Na2CO3=CaCO3+2NaCl,
BaCl2+ Na2CO3=BaCO3+2NaCl,NaOH+HCl=NaCl+H2O,
Na2CO3+2HCl=2NaCl+ CO2+H2O。
主要裝置:圖1過濾裝置。
(11)CuCl2溶液(FeCl3)
方法:加入足量CuO或Cu(OH)2或CuCO3或Cu2(OH)2CO3粉末,攪拌一段時間後過濾 (調節溶液的pH法) 。
原理:加入CuO或Cu(OH)2或CuCO3或Cu2(OH)2CO3粉末可與H+發生反應,減小了H+濃度,促使Fe3+的水解平衡:Fe3++3H2O ≒ Fe(OH)3+ 3H+向右移動,生成Fe(OH)3沉澱,可過濾除去。
主要裝置:圖1過濾裝置。
MgCl2溶液(FeCl3)的除雜可採用相似的方法。

3. 高中常見無機物除雜及原理

1.N2(O2) ——灼熱的銅絲 2Cu+O2=2CuO2.CO2(H2S)——用飽和NaHCO3溶液 NaHCO3+H2S=NaHS+H2O+CO2↑3.CO2(CO)——灼熱的氧化銅 CuO+CO=Cu+CO24.CO2(HCL) ——用飽和NaHCO3溶液 NaHCO3+H CL=NaCL+H2O+CO2↑5.H2S(HCL) —— 用飽和NaHS溶液 NaHS+HCL=NaCL+H2S6.SO2(HCL) ——用飽和NaHSO3溶液 NaHSO3+HCL=NaCL+H2O+SO2↑7.CL2(HCL) ——用飽和 食鹽水,HCL易溶而CL2不溶 8.MNO2(碳粉)——1.將混合物在氧氣中點燃 C+O2=CO2 或者2.通入灼熱的氧化鈣 C+CaO=Ca+CO2↑(條件:高溫) 或者3.通入灼熱的氧化鐵 3C+2Fe2O3=3CO2↑+ 4Fe9.碳粉(MNO2)——加濃鹽酸MnO2+4HCl(濃)=MnCl2+Cl2↑+2H2O10.C(CUO)——加稀鹽酸CuO+2HCl=CuCl2+H2O11.AL2O3(FE2O3)——這個一步是無法除去的啊!方法一: 1、將固體混合物溶於過量的氫氧化鈉溶液,過濾除去氧化鐵,留下濾液。 Al2O3+2OH-=2AlO2-+H2O 2、向濾液中通入過量的CO2,過濾得到Al(OH)3,加熱使Al(OH)3分解。 AlO2-+2H2O+CO2=Al(OH)3+HCO3- 2Al(OH)3=Al2O3+3H2O 方法二: 1、將固體混合物溶於過量的鹽酸溶液中,是混合物完全溶解。 Al2O3+6H+=2Al3++3H2O Fe2O3+6H+=2Fe3++3H2O 2、加入過量NaOH溶液,過濾除去沉澱FE(OH)3, Fe3++3OH-=Fe(OH)3 Al3++4OH-=AlO-+2H2O 3、向濾液中通入過量的CO2,過濾得到Al(OH)3,加熱使Al(OH)3分解。 AlO2-+2H2O+CO2=Al(OH)3+HCO3- 2Al(OH)3=Al2O3+3H2O如果是反一下就直接加氫氧化鈉啊!12.SIO2(AL2O3)——加入稀鹽酸Al2O3 + 6HCl = 2AlCl3 + 3H2O13.FECL3(FECL2)——通入氯氣Cl2+2FeCl2=2FeCl314.FECL2(FECL3)——加入鐵Cu+2FeCl3=CuCl2+FeCl215.NACL(NH4CL)——固體的話直接加熱NH4CL=NH3+HCL16.C2H6(C2H4)——通入溴水或者酸性高錳酸鉀溶液CH2=CH2+Br2→CH2Br-CH2Br17溴苯(BR2)——加入氫氧化鈉2NaOH+Br2=NaBr+NaBrO+H2O分液18.硝基苯(NO2)——加入氫氧化鈉2NO2 + 2NaOH = NaNO2 + NaNO3 +H2O分液19.甲苯(苯酚)——加入氫氧化鈉Ph-OH+NaOH=Ph-ONa+H2O分液20.乙醛(乙酸)——加飽和碳酸鈉2CH3COOH + Na2CO3 = 2CH3COONa+ H2O + CO2蒸餾21.乙醇(水)——加氧化鈣蒸餾22.乙酸乙酯(乙酸)——飽和碳酸鈉溶液2CH3COOH + Na2CO3 = 2CH3COONa+ H2O + CO2分液23.肥皂(甘油)——加入NaCL,發生鹽析進行過濾24.葡萄糖(澱粉)——加入稀硫酸水解C6H10O5(澱粉)+H2O=C6H12O6(葡萄糖)25.溴乙烷(乙醇)——用水,分液

4. 高中化學除雜裝置

不增不減 易分離 易復原、、
例子:原物 (雜質) 試劑 方法
CO2(H2S) 硫酸銅溶液 洗氣
CO (CO2) NaOH溶液 洗氣
CO2 (HCl) 飽和NaHCO3溶液 洗氣
H2S (HCl) 飽和NaHSO3溶液 洗氣
Cl2 (HCl) 飽和NaCl 溶液 洗氣
CO2 (SO2) 飽和NaHCO3溶液
碳粉 MnO2 濃鹽酸 加熱過濾
碳粉 氧化銅 鹽酸 過濾
BaSO4 BaCO3 鹽酸 過濾(此類型均可)
膠體 和 溶液 半透膜 滲析
碘 氯化鈉 加熱 升華
硝酸鉀 氯化鈉 蒸餾水 重結晶
乙烷 乙烯 溴水 洗氣(不能用酸性高錳酸鉀 氧化乙烯引入新雜質 CO2)

都基本能代表一種類型《具體問題要具體分析,在打原則的情況下 根據兩種物質的物理、化學性質差異 確定所用試劑 在根據其 試劑和方法確定裝置 如 洗氣 就用洗氣瓶。

5. 高中化學常見的除雜方法

1、氣態烷(氣態烯、炔)

除雜試劑:溴水、濃溴水、溴的四氯化碳溶液

操作:洗氣

注意:酸性高錳酸鉀溶液不可。

原理:氣態烯、炔中不飽和的雙鍵、叄鍵可與上述除雜試劑發生反應,生成不揮發的溴代烷

2、汽油、煤油、柴油的分離

(說白了就是石油的分餾)

除雜試劑:物理方法

操作:分餾

原理:各石油產品沸點范圍的不同。

3、乙烯(CO2、SO2、H2O、微量乙醇蒸氣)

除雜試劑:NaOH溶液 - 濃硫酸

操作:洗氣

原理:CO2、SO2可與NaOH反應生成鹽而被除去,乙醇蒸氣NaOH溶液中的水後溶被除去,剩餘水蒸氣可被濃硫酸吸收。

4、乙炔(H2S、PH3、H2O)

除雜試劑:CuSO4溶液 - 濃硫酸

操作:洗氣

原理:H2S、PH3可與CuSO4溶液反應生不溶物而被除去,剩餘水蒸氣可被濃硫酸吸收。

5、甲烷、一氯甲烷、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甲烷的分離

除雜試劑:物理方法

操作:分餾

原理:沸點不同。

6、溴苯(Br2)

除雜試劑:NaOH溶液

操作:分液

原理:Br2可與NaOH溶液反應生成鹽,系強極性離子化合物,不溶於苯而溶於水(相似相容原理)。

7、硝基苯(HNO3、水)

除雜試劑:水、

操作:分液

原理:等於是用水萃取硝基苯中的硝酸,具體原理見「萃取」。

TNT、苦味酸除雜可使用相同操作。

8、氣態鹵代烴(鹵化氫)

除雜試劑:水

操作:洗氣(需使用防倒吸裝置)

原理:鹵化氫易溶於水,可被水吸收,氣態鹵代烴不溶於水。

9、乙醇(水或水溶液)

除雜試劑:CaO、鹼石灰

操作:蒸餾

原理:CaO與水反應生成不揮發的Ca(OH)2,故只會蒸餾出無水的乙醇。

10、苯(苯酚)

除雜試劑:NaOH溶液

操作:分液

原理:苯酚可與NaOH溶液反應生成苯酚鈉,系強極性離子化合物,不溶於苯而溶於水(相似相容原理)。

11、乙酸乙酯(乙醇、乙酸、水)

除雜試劑:濃硫酸+飽和Na2CO3溶液

操作:蒸餾+分液

原理:乙酸與乙醇發生可逆的酯化反應生成乙酸乙酯和水,四者共同存在於反應容器當中。

由於存在催化劑濃硫酸,所以水、乙醇不會被蒸發出體系,此時乙酸與乙酸乙酯同時被蒸發出體系,並冷凝滴入盛有飽和碳酸鈉溶液的容器中,乙酸與碳酸鈉反應生成溶於水、不溶於乙酸乙酯的乙酸鈉,從而與乙酸乙酯分開。

下一步只需要進行分液即可除去水溶液,得到乙酸乙酯。

12、乙酸乙酯(水或水溶液)

除雜試劑:物理方法

操作:分液

原理:二者密度不等,且不互溶。

6. 高中化學常見物質除雜方法方法都有哪些

1 N2 O2 灼熱的銅絲網 洗氣
2 CO2 H2S 硫酸銅溶液 洗氣
3 CO CO2 石灰水或燒鹼液 洗氣
4 CO2 HCl 飽和小蘇打溶液 洗氣
5 H2S HCl 飽和NaHS溶液 洗氣
6 SO2 HCl 飽和NaHSO3溶液 洗氣
7 Cl2 HCl 飽和NaCl溶液 洗氣
8 CO2 SO2 飽和小蘇打溶液 洗氣
9 碳粉 MnO2 濃鹽酸 加熱後過濾
10 MnO2 碳粉 / 加熱灼燒
11 碳粉 CuO 鹽酸或硫酸 過濾
12 Al2O3 Fe2O3 NaOH溶液(過量),再通CO2過濾、加熱固體
13 Fe2O3 Al2O3 NaOH溶液 過濾
14 Al2O3 SiO2鹽酸 NH3•H2O 過濾、 加熱固體
15 SiO2 ZnO鹽酸 / 過濾
16 CuO ZnO NaOH溶液 過濾
17 BaSO4 BaCO3 稀硫酸 過濾
18 NaOH Na2CO3 Ba(OH)2溶液(適量) 過濾
19 NaHCO3 Na2CO3 通入過量CO2 /
20 Na2CO3 NaHCO3 / 加熱
21 NaCl NaHCO3 鹽酸 蒸發結晶
22 NH4Cl (NH4)2SO4 Ba Cl2溶液(適量) 過濾
23 FeCl3 FeCl2 通入過量Cl2 /
24 FeCl3 CuCl2 鐵粉、Cl2 過濾
25 FeCl2 FeCl3 鐵粉 過濾
26 Fe(OH)3膠體 FeCl3 (半透膜) 滲析
27 CuS FeS 稀鹽酸或稀硫酸 過濾
28 I2 NaCl / 升華
29 NaCl NH4Cl / 加熱
30 KNO3 NaCl 蒸餾水 重結晶
31 乙烯 SO2、H2O 鹼石灰 洗氣
32 乙烷 乙烯 溴水 洗氣
33 溴苯 溴 稀NaOH溶液 分液
34 硝基苯 NO2 稀NaOH溶液 分液
35 甲苯 苯酚 NaOH溶液 分液
36 乙醛 乙酸 飽和Na2CO3溶液 蒸餾
37 乙醇 水 新制生石灰 蒸餾
38 苯酚 苯 NaOH溶液、CO2 分液
39 乙酸乙酯 乙酸 飽和Na2CO3溶液 分液
40 溴乙烷 乙醇 蒸餾水 分液
41 肥皂 甘油 食鹽 過濾
42 葡萄糖 澱粉 (半透膜) 滲析
43 乙烯 乙炔 AgNO3 過濾

7. 高中化學氣體的除雜有哪些啊急……

1. 氣體除雜的原則: (1) 不引入新的雜質 (2) 不減少被凈化氣體的量 2. 氣體的除雜方法: 試劑 除去的氣體雜質 有關方程式 水 易溶於水的氣體,如:HCl、NH3 / 強鹼溶液(NaOH) 酸性氣體,如:CO2、SO2 CO2+2NaOH=Na2CO3+H2O SO2+2NaOH=Na2SO3+H2O 灼熱的銅網 O2 2Cu+O2====2CuO 灼熱的氧化銅 H2、CO CuO+H2===Cu+H2O CuO+CO====Cu+CO2 注意的問題: (1)需凈化的氣體中含有多種雜質時,除雜順序:一般先除去酸性氣體,如:氯化氫氣體,CO2、SO2等,水蒸氣要在最後除去。 (2)除雜選用方法時要保證雜質完全除掉,如:除CO2最好用NaOH不用Ca(OH)2溶液,因為Ca(OH)2是微溶物,石灰水中Ca(OH)2濃度小,吸收CO2不易完全。 (3)除雜裝置與氣體乾燥相同。 典型例題 1. 填寫實驗報告 實驗內容 選用試劑或方法 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或結論 鑒別H2和CO2 除去稀鹽酸中混有的少量硫酸 考點:物質的鑒別,物質的除雜問題。 (1)H2、CO2的化學性質。 (2)SO42-的特性。 評析:①利用H2、CO2的性質不同,加以鑒別。 如H2有還原性而CO2沒有,將氣體分別通入灼熱的CuO加以鑒別。 CuO+H2 Cu+H2O 或利用H2有可燃性而CO2不燃燒也不支持燃燒,將氣體分別點燃加以鑒別。 或利用CO2的水溶液顯酸性而H2難溶於水,將氣體分別通入紫色石蕊試液加以鑒別。CO2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而H2不能。 ②屬於除雜質問題,加入試劑或選用方法要符合三個原則:(1)試劑與雜質反應,且使雜質轉化為難溶物質或氣體而分離掉;(2)在除雜質過程中原物質的質量不減少;(3)不能引入新雜質。 在混合物中加入BaCl2,與H2SO4生成白色沉澱,過濾後將其除去,同時生成物是HCl,沒有引入新的離子。 答案: 澄清石灰水 Ca(OH)2+CO2=CaCO3↓+H2O 氯化鋇溶液 H2SO4+BaCl2=BaSO4↓+2HCl 2.下列各選項中的雜質,欲用括弧內物質除去,其中能達到目的的是( ) A CO中混有少量CO2 (澄清石灰水) B CO2中混有少量氯化氫氣體 (NaOH溶液) C O2中混有少量H2 (灼熱氧化銅) D N2中混有少量O2 (白磷) 分析: A 澄清石灰水能吸收CO2,不能吸收CO ,可到達目的. B CO2與HCl都和NaOH反應,故不能達到目的. C O2和H2 混合二者體積比不知道,通過灼熱氧化銅可能爆炸,不能達到目的. D 白磷自燃且生成物為固體,除去O2,能達到目的. 回答除雜問題,一定要全面分析,既要除去雜質,又要使主要成分(被凈化的氣體)不變質。 答案: A D 3.實驗室配製氯化鈉溶液,但氯化鈉晶體里混入了少量硫酸鈉和碳酸氫銨,設計一組實驗,配製不含雜質的氯化鈉溶液。 提示:本題為除雜問題的實驗設計,這樣的問題一般要遵循「甲中有乙,加丙去乙,可產生甲,但不能產生丁」的原則。 答案:將不純的氯化鈉晶體溶於適量的蒸餾水中,滴加稍過量的Ba(OH)2溶液,使SO42-及CO32-(原HCO3-與OH-反應後生成)完全沉澱。再續加稍過量的Na2CO3溶液,以除去過量的Ba2+。過濾,保留濾液在濾液中,滴加稀鹽酸至溶液呈中性(用PH試紙控制),得不含雜質的氯化鈉溶液。 分析:為了除去雜質NH4HCO3和Na2SO4,一般可提出兩個實驗方案:第一方案是利用NH4HCO3受熱(35℃以上)易分解成氣態物質的特性,先加熱氯化鈉晶體除掉NH4HCO3,再加Ba2+除掉SO42-;第二方案是用Ba(OH)2同時除掉兩種雜質,這種方法簡便,「一舉兩得」,故優先選用。 具體操作步驟如下:①將不純的氯化鈉晶體溶於適量的蒸餾水中,滴加稍過量的Ba(OH)2溶液,使 SO42-及CO32-(原HCO3-與OH-反應後生成)完全沉澱。 檢驗Ba(OH)2是否過量的方法:取少量濾液,滴幾滴Na2SO4或稀H2SO4,如產生白色渾濁或沉澱,則表示Ba(OH)2已過量。 ②再續加稍過量的Na2CO3溶液,以除去過量的Ba2+離子。過濾,保留濾液。 檢驗Na2CO3是否過量的方法,取少量濾液,滴加幾滴HCl,如產生氣泡則表示Na2CO3已過量。 ③在②之濾液中,滴加稀HCl至溶液呈中性(用PH試紙控制),就可得純氯化鈉溶液。 4、工業上制備純凈的氯化鋅時,將含雜質的氧化鋅溶於過量的鹽酸,為了除去氯化鐵雜質需調節溶液的PH值到4,應加入試劑是 A.氫氧化鈉 B.氨水 C.氧化鋅 D.氯化鋅 E.碳酸鋅 正確答案:CE 解釋:本題為除雜題,原理是降低溶液中的[H+],將Fe3+轉化為Fe[OH]3以除去,所以應加入鹼性物質,A、B、C、E均可滿足條件,但除雜的原則是不能引進新雜質,所以A、B排除,選出正確答案。 5、海水是取之不盡的化工原料資源,從海水中可提取各種化工原料。下圖是工業上對海水的幾項綜合利用的示意圖: 試回答下列問題: ①粗鹽中含有Ca2+、Mg2+、SO42-等雜質,精製時所用試劑為:A 鹽酸;B BaCl2溶液;C NaOH溶液;D Na2CO3溶液。加入試劑的順序是 ②電解飽和食鹽水時,與電源正極相連的電極上發生的反應為 與電源負極線連的電極附近溶液pH (變大、不變、變小)。若1mol電子的電量為96500C,則用電流強度為100A的穩恆電流持續電解3分13秒,則在兩極上共可收集到氣體 mL(S.T.P)。若保證電解後飽和食鹽水的濃度不變,則可採取的方法是 ③由MgCl2·6H2O晶體脫水制無水MgCl2時,MgCl2·6H2O晶體在 氣氛中加熱脫水,該氣體的作用是 ④電解無水MgCl2所得的鎂蒸氣可以在下列 氣體中冷卻。 A H2 B N2 C CO2 D O2 【參考答案】 ①B C D A或C B D A 該小題屬離子除雜題。除雜原則是在除去Ca2+、Mg2+、SO42-時,不能帶入雜質離子。所以,解此題的關鍵是把握好加入離子的順序:①Ba2+必須在CO32-之前加入;②CO32-、OH-必須在H+之前加入,所以B、C不分先後,而D、A本身既分前後,又必須放在B、C之後才能滿足條件。 ②2Cl--2e→Cl2 變大 4480 措施是向電解液中通入一定量的HCl氣體 電解飽和食鹽水時,與正極相連的陽極發生的反應是2Cl--2e→Cl2,與負極相連的陰極發生的反應是:2H++2e→H2。H+不斷消耗,使得溶液中[OH-]增大,pH變大。電解中外溢的是Cl2、H2,所以要確保原溶液濃度不變,只能向體系中通入一定量的HCl氣體以補足損失的H、Cl原子。易錯處是加入鹽酸,使溶液濃度變小。 ③HCl 抑制水解平衡MgCl2+H2O Mg(OH)Cl+HCl正向進行 ④A 6、實驗室用純凈、乾燥的氫氣還原氧化銅,實驗裝置有下列A、B、C、D四部分組成,回答下列問題: (1)根據上述實驗要求,將各實驗裝置按從左到右的順序用序號連接起來:( )→()→()→() (2) 指出A、B裝置在實驗中的作用: A B (3)實驗完畢後,加熱和通入氫氣同時停止,等試管冷卻後得到固體的質量與理論上所得銅的質量相比較,將會----------(偏大、偏小或不變) 分析:裝置的排列從左到右順序一般是:(1)氣體的發生裝置(2)氣體的除雜裝置氣體的乾燥裝置(4)主要實驗裝置(5)尾氣的處理(氣體無毒可直接放出) 答案:(1)D→A→B→C (2)A:吸收可能存在的HCl氣體 B:吸收水得到乾燥的氫氣

閱讀全文

與高中常見的除雜裝置及作用6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最強蝸牛機械5階儀式怎麼展示 瀏覽:230
自動給水裝置簡單製作 瀏覽:634
湖南調心球軸承多少錢 瀏覽:11
變壓器壓力檢測控制裝置 瀏覽:165
鍋爐控制裝置的作用 瀏覽:295
清洗裝置式氣體檢測儀 瀏覽:845
word工具箱下載手機版下載地址 瀏覽:343
風管機開製冷出熱風怎麼回事 瀏覽:783
增壓閥門怎麼安裝圖解 瀏覽:529
儀器批發公司有哪些 瀏覽:804
怎麼有的車儀表盤沒胎壓顯示的 瀏覽:847
什麼裝置能自動升降 瀏覽:706
液壓馬達可以作為檢測裝置報價 瀏覽:988
常用電動工具結構 瀏覽:525
悍高五金件的多嗎 瀏覽:318
貨車儀表為什麼要有保溫箱標志 瀏覽:31
心肺康復訓練設備有哪些 瀏覽:437
展茂五金製品有限公司 瀏覽:284
機電設備拆裝費怎麼報價 瀏覽:686
鑄造鋁液溫度過高導致什麼結果 瀏覽: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