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為什麼平衡盤可以自動平衡軸向力
卧式多級離心泵的平衡盤之所以能平衡軸和推力,依靠的是離心泵平衡盤兩側的壓力差,並且能夠利用平衡盤與平衡座之間的間隙的變化自動維持這一壓力差,從而產生自動的平衡啊!!
B. 平衡水泵軸向推力常用的方法有哪幾種
單級泵軸向推力平衡方法有:
⑴ 在葉輪前、後蓋板處設有密封環,葉輪後蓋板上設有平衡孔(平衡孔一般為4~6個,總面積五倍於密封面間隙面積)或裝平衡管。
⑵ 葉輪雙面進水。
⑶ 葉輪出口蓋板上裝背葉片,除此以外,多餘的軸向推力由推力軸承承受。
多級泵軸向推力平衡方法如下:
⑴ 葉輪對稱布置。
⑵ 平衡盤裝置法。
⑶ 平衡鼓和雙向止推軸承法。
⑷ 採用平衡鼓帶平衡盤的辦法
C. 離心泵的平衡盤裝置的構造和工作原理如何
多級離心泵在正常工作運行的過程中,一般都會產生多種性質的軸向力,這些軸向力按照其形成方式的不同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其一,由於多級離心泵在進行工作時,其葉輪會根據設定發生不同程度的旋轉,這就導致其驅動埠和自由埠的壓力不相等,因此相應的就會產生一種指向離心泵驅動端的力,這個力就被劃為軸向力的范疇內;
其二,當液體從離心泵的吸入口到排出口需要改變運行方向時,也會產生一個作用在葉片上的作用力;
其三,離心泵內的轉子本身也具有一定的重力勢能,因此也會產生一個向下的軸向力;
其四,由於多級離心泵在運行的過程中,其內在的壓強與外界大氣壓強相比,會存在很大的差異,這就使得其內部軸端上會產生一定的壓力,這也是離心泵軸向力的一種表現形式。
由於現代多級離心泵在正常工作運行的過程中,會存在多種形式的軸向力,這就需要相關操作工作者需要為離心泵配置一定的軸向力平衡裝置,將相關軸向力進行平衡處理,以減少軸向力對離心泵設備的損耗,增加設備的使用周期和壽命。對於軸向力平衡裝置的使用,需要相關部門在安裝前進行充分的設計工作,將實際運行和工作過程中的一切影響因素考慮全面,並根據生產使用者的使用要求,做好相關軸向力平衡裝置的設計工作,在確保多級離心泵能夠正常穩定運行的同時,將企業的經濟效益保持在最高的狀態。
D. 說明雙層平衡裝置的原理
離心泵的平衡盤裝置主要由由平衡盤、平衡座和調整套(有的平衡盤和調整套為一體)組成。平版衡盤裝置利權用軸向間隙的變化,能夠自動調節過水量,完全平衡軸向力。軸向間隙正常工作時一般是0.1~0.2mm,但是要求轉子有軸向竄動量,平衡盤是易損件。
平衡盤裝置(見圖)中有兩個間隙,一個是由平衡套和軸套外圓形成的間隙b1,另一個是平衡盤內端面形成的軸向間隙b2,平衡盤後面的平衡室與泵吸入口連通。徑向間隙前的壓力是葉輪後泵腔的壓力P3,通過徑向間隙b1下降為p4,又經過軸向間隙b2下降為p5,平衡盤後面的壓力為p6,由於平衡盤後面的平衡室通過平衡水管與泵吸入口聯通,p6就等於多級泵吸入口的壓力加平衡水管的管阻損失。由於平衡盤前面的壓力p4遠大於後面的壓力p6,其壓差在平衡盤上產生平衡力F,用以平衡作用在轉子上的軸向力A。
E. 水泵動靜平衡盤是什麼
水泵動靜平衡盤是什麼
水泵動靜平衡盤,就是平衡水泵軸向力的裝置。水泵在工作時,總是存在由出口端向進口端的壓力,為了緩解這個壓力,以減少磨損,所以在水泵設計時加裝了平衡盤以減少這個作用力。
平衡盤瓢偏後,其端平面與軸心線就不垂直,組裝後使平衡盤與平衡環之間出現張口,無法平衡軸向推力,使平衡盤磨損電機過負荷。因此,凡有平衡盤裝置的水泵都要進行瓢偏測量。
發電廠所有水泵的檢修中,給水泵因其級數多、壓力高、轉速高,所以給水泵檢修的技術含量較高。而在給水泵的檢修中,在保證水泵動靜部分無缺陷的情況下,水泵檢修的質量完全靠間隙的正確測量與調整來保證。在水泵眾多的間隙及檢修數據中,每種間隙及檢修數據並不是獨立的,而是互相聯系、互相制約的。每種間隙的數值都是由水泵的製造與運行要求確定的。
目前,高壓力、大揚程的給水泵使用中,雙殼體泵以其運行穩定、檢修方便,應用比較廣泛。下面結合雙殼體給水泵檢修過程對水泵各部間隙的作用、測量及調整進行簡單闡述
F. 給水泵的平衡鼓、平衡盤是一個東西么
什麼是水泵平衡鼓,平衡盤?
平衡鼓
平衡鼓是個圓柱體,裝在末級葉輪之後,隨轉子一起旋轉。平衡鼓與平衡套之間形成徑向間隙。平衡鼓前面是末級葉輪的後腔,後面是與吸入口相連通的平衡室。這樣作用在平衡鼓上的壓差形成指向右方的平衡力F,該力用來平衡作用在轉子上的軸向力A。
平衡鼓由於在設計時,其計算不完全符合實際或工況變化時,平衡鼓產生的平衡力不可能完全等於軸向力,殘余軸向力由推力軸承來承擔。平衡鼓與平衡套之間的間隙常取0.2mm~0.3mm.平衡鼓的泄漏量很大,約為設計點流量的5%~25%。
平衡盤
平衡盤像一個浮動的液體潤滑軸承,隨著轉子可以移動(採用平衡盤裝置的泵,其兩端軸承是不限制軸向移動的),平衡盤和平衡鼓不同,它能自動平衡軸向力,這是因為平衡盤兩個間隙相輔相成的結果。
平衡盤泄漏量很大,一般水泵的泄漏量是泵設計流量的4%~10%,高揚程小流量的泵高達20%。當運行一段時間隙磨損後,泄漏量還要增加。影響泄漏量的因素:①對一定的平衡盤,級數越大,泄漏量越大。②泵在小流量區域運行,泄漏量增加。③b1大時,泄漏量大。④L1小時泄漏量大。⑤b2增大泄漏量大。
G. 離心式壓縮機如何實現軸向力的平衡
放到平衡機上可以轉動就可以做平衡,主要是平衡轉速選擇的問題。公差根據相關標準定義。如果軸是剛性轉子的話,任意轉速做平衡效果都是一樣的,選一個你的平衡機靈敏度相對比較好的轉速檔就可以。如果軸的剛性不足,則在軸的工作轉速來做平衡效果是最好的。若轉子鋼性不足且軸的工作轉速是在某個范圍內變化的,那麼就不好平衡了,在低速檔時候近似轉子是剛性的把大的不平衡量去掉後,剩下的就靠自己摸索了。
H. 離心泵軸向力的平衡裝置有哪些
多級離心泵軸向力平衡裝置的設計理念
離心泵在運行的過程中產生的軸向力會造成轉子軸的上下竄動,造成離心泵內零件之間的摩擦作用,長期下去勢必會對離心泵的零件造成損耗,影響多級離心泵設備的正常運行,影響生產效率。然而,軸向力平衡裝置的配置,會在兩端產生一定的壓力差,其中的液體會在流動的過程中產生一個與軸向力相反的平衡力,而平衡力的大小會隨平衡盤移動而發生一定的變化,直到與離心泵的軸向力相互抵消,但是由於慣性的存在,離心泵的轉子不會立即停止竄動,因此離心泵的轉子始終處於一種動態平衡狀態下,保證多級離心泵的正常運行。
軸向力平衡裝置的設計工作是整個多級離心泵配置和設計工作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相關設計工作人員在確保多級離心泵正常運行的前提下,應該充分考慮到工業生產的實際運行環境,結合多種設計方法和理念,將設備在運行過程中的使用狀態保持在一個較為穩定、安全的狀態下。下面就簡要介紹幾種多級離心泵軸向力平衡裝置在設計工作過程中的設計理念和方法。
2.1葉輪對稱分布法
在現代離心泵軸向力平衡裝置的設計工作中,一般都將葉輪級數選擇為偶數,因為當葉輪級數為偶數時,可以使用葉輪對稱分布法來平衡設備軸向力,對稱分布的葉輪在運行過程中產生的軸向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宏觀上則會表現出一種平衡狀態。在進行設計的過程中,應該注意反向葉輪入口前的密封節流尺寸與葉輪的直徑大小相一致,保證良好的密封性。
2.2平衡盤法
平衡盤法作為現代多級離心泵軸向力平衡裝置設計過程中比較常見的設計方法,其結構可以根據生產需求進行適度的調整,其平衡力一部分主要是由盤徑向間隙與軸向間隙之間的截面產生,另一部分主要是由平衡盤軸向間隙與外半徑截面產生,這兩種平衡力起著平衡軸向力的作用。與其他方式相比,平衡盤法的優勢在於其平衡盤的直徑較大,靈敏度較高,有效地提升了設備裝置的運行穩定性。
2.3平衡盤鼓法
與平衡盤法相比,平衡盤鼓法的不同之處在於其節流軸套部分的尺寸要比葉輪輪轂尺寸大,而平衡盤要求節流軸套的尺寸與葉輪輪轂的尺寸相對應。一般來講,在平衡盤鼓的設計方法中,由平衡盤產生的平衡力佔到總軸向力的一半以上,最大可以達到總軸向力的90%,其他部分主要是由平衡鼓來提供。與此同時,適度增加平衡鼓的平衡力,會相應減低平衡盤的平衡力,相應地會使平衡盤的尺寸減低,從而減小平衡盤的磨損程度,提高設備零件的使用周期,保證多級離心泵的正常運行。
2.4雙平衡鼓法
雙平衡鼓法其實就是在平衡盤鼓法的基礎上進行強化生成的,與平衡盤鼓法相比,這種方法是在平衡盤的外徑上多增加了- -道徑向間隙,這樣就使得平衡盤發揮的作用與平衡鼓相當,不僅使得軸向間隙進- - 步增加,」而且也會減少平衡盤與設備之間的磨損程度,同時也會使平衡室的壓力相對降低,減少大鼓的平衡力大小,提高設備運行的穩定性.保證多級離心泵軸向力平衡裝置能夠發揮出應有的作用。
I. 多級調壓工作原理
平衡盤能自動平衡軸向力,是因為平衡盤兩個間隙(徑向間隙和軸向間隙)相輔相成的結果。平衡盤是靠泄漏產生壓差來變化平衡力的,沒有泄漏就不能達到軸向力的完全平衡。平衡盤的工作過程是一個運動平衡的過程。平衡盤裝置由平衡板、平衡盤組成。工作原理是:從末級葉輪出來的帶有壓力的液體,經平衡平衡盤間的徑向間隙流入平衡盤與平衡間的水室中,使水室處於高壓狀態。平衡盤後有平衡管與泵的入口相連,其壓力近似為泵的入口壓力。這樣平衡盤兩側壓力不相等,就產生了向後的軸向平衡力。軸向平衡力的大小隨軸向位移的變化、調整平衡盤與平衡間的軸向間隙即改變平衡盤與平衡間水室壓力而變化,從而達到平衡的目的。但這種平衡經常是動態平衡從末級出來的帶有壓力的液體,經過平衡平衡盤間的徑向間隙流入平衡盤前的空腔中,空腔處於高壓狀態。平衡盤後有平衡管與泵入口相連,其壓力近似為入口壓力。這樣平衡盤兩側壓力不相等,因而也就產生了向後的軸向推力,即平衡力。平衡力與軸向力相反,因而自動地平衡了葉輪的軸向推力。當葉輪的軸向推力大於平衡盤的平衡力時,泵轉子就會向入口側移動,並由於慣性的作用,這種移動並不會立即停止在平衡位置上,而是要超出限度,引起平衡盤軸向間隙過量減小,使泄漏量減少,平衡盤前空腔的壓力升高,於是平衡盤上平衡力增加,並超過葉輪的軸向推力,把轉子又拉向出口側。同樣這個過程是有慣性的,使平衡盤的軸向間隙增大,引起平衡力小於軸向推力,轉子又向入口側移動,重復上述過程。這個過程是自動的,在泵工作時,轉子始終是在某一平衡位置上這樣軸向竄動著,不過竄動量極小,從外觀上很難看出來。
J. 離心泵的軸向力平衡方法有哪些
一、推力軸承
對於軸向力不大的小型泵,採用推力軸承承受軸向力,通常是簡單而經濟的方法。即使採用其他平衡裝置,考慮到總有一定的殘余軸向力,有時也裝設推力軸承。
二、平衡孔或平衡管
如圖1所示,在葉輪後蓋板上附設密封環,密封環所在直徑一般與前密封環相等,同時在後蓋板下部開孔,或設專用連通管與吸入側連通。由於液體流經密封環間隙的阻力損失,使密封下部的液體的壓力下降,從而減小作用在後蓋板上的軸向力。減小軸向力的程度取決於孔的數量和孔徑的大小。在這種情況下,仍有10~15%的不平衡軸向力。要完全平衡軸向力必須進一步增大密封環所在直徑,需要指出的是密封環和平衡孔是相輔相成的,只設密封環無平衡孔不能平衡軸向力;只設平衡孔不設密封環,其結果是泄漏量很大,平衡軸向力的程度甚微。
平衡盤示意圖
平衡盤的工作原理是:
當軸向力大於平衡盤的平衡力時,離心泵轉動部分向左移,軸向間隙bo隨之減少,流體流過間隙的阻力加大,整個平衡裝置的總阻力系數也因此加大。但是,△p不變,所以泄漏量q減少,結果是△p1減少而△p2增大,從而增加了平衡力,隨著轉動部分不斷向左移動,平衡力不斷增加,到達某一位置時,平衡力和軸向力達到平衡。當軸向力小於平衡力時,轉動部分向左移動,與上述過程相反,也使離心泵處於軸向平衡狀態。所以裝有平衡盤裝置的離心泵,一般不配止推軸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