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控制系統校正方法的基本方法
常用的基本方法有根軌跡法和頻率響應法兩種。
①軌跡法設計校正裝置當性能指標以時間域量值(超調量、上升時間、過渡過程時間等)給出時,採用根軌跡法進行設計一般較為有效。設計時,先根據性能指標,在s的復數平面上,確定出閉環主導極點對的位置。隨後,畫出未加校正時系統的根軌跡圖,用它來確定只調整系統增益值能否產生閉環主導極點對。如果這樣做達不到目的,就需要引入適當的校正裝置。校正裝置的類型和參數,根據根軌跡在閉環主導極點對附近的形態進行選取和計算確定。一旦校正裝置決定後,就可畫出校正後系統的根軌跡圖,以確定除主導極點對以外的其他閉環極點。當其他閉環極點對系統過渡過程性能只產生很小影響時,可認為設計已完成,否則還須修正設計。
②用頻率響應法設計校正裝置在採用頻率響應法進行設計時,常選擇頻率域的性能如相角裕量、增益裕量、帶寬等作為設計指標。如果給定性能指標為時間域的形式,則應先化成等價的頻率域形式。通常,設計是在波德圖上進行的。在波德圖上,先畫出滿足性能指標的期望對數幅值特性曲線,它由三個部分組成:低頻段用以表徵閉環系統應具有的穩態精度;中頻段表徵閉環系統的相對穩定性如相角裕量和增益裕量等,它是期望對數幅值特性中的主要部分;高頻段表徵系統的復雜性。然後,在同一波德圖上,再畫出系統不可變動部分的對數幅值特性曲線,它是根據其傳遞函數來作出的。所需串聯校正裝置的特性曲線即可由這兩條特性曲線之差求出,在經過適當的簡化後可定出校正裝置的類型和參數值。
不論是採用根軌跡法還是頻率響應法,設計中常常有一個反復的修正過程,其中設計者的經驗起著重要的作用。設計的結果也往往不是唯一的,需要結合性能、成本、體積等方面的考慮,選擇一種合理的方案。
在控制系統校正裝置的設計中,有時也採用巴特沃思極點配置法。採用這種方法時,把校正後控制系統的閉環傳遞函數取為如下期望形式:
上式的特點是:G(s)的分子為1,不包含零點;G(s)的分母為零的代數方程Bn(s)=0的根(即G(s)的極點)均勻地分布在 s的復數平面上以原點為圓心的左半單位圓上。圖2畫出的是n=1,2,3,4的情況。按巴特沃思法設計時,可先選擇校正裝置的類型,使校正後控制系統的傳遞函數中只有極點而無零點,然後進一步將其變換為上面列出的巴特沃思標准形,再通過簡單的計算來定出校正裝置的參數值。
② 載入裝置
試件縱向載入裝置結構如圖6.1所示,與單層岩石縱向載入裝置結構近似(參見圖4.1),由4根拉桿和兩側擋板組成,每根拉桿配兩個螺母和一個拉桿感測器。試件置於左右擋板之間,通過擰緊外側螺母對試件施加初始縱向載荷。試件的縱向載荷與4根拉桿拉力之和相等,即等於4個拉桿感測器讀值之和。試件橫向載荷由伺服式壓力機施加,型號為WDS-100,最大載荷為100kN,量程可分為10級。
圖6.1縱向載入裝置示意圖
③ 各種液壓模擬載入裝置的優缺點及適用場合
1.優點是:
(1)不需要直流電源。
(2)暫時失電時,仍然能操作幾次。
(3)功率大,動作快。
(4)沖擊小,操作平穩。
2.缺點是:
(1)結構復雜,加工精度要求高。
(2)維護工作量大。
3.適用場合:適用於110KV以上斷路器,它是超高壓斷路器和SF6斷路器採用的機構。
④ 結構擬動力試驗正式試驗前編寫的試驗大綱應包括哪些內容
試驗目的要求。
即通過試驗最後應得出的數據,如破壞荷載值,設計荷載下的內力分布和撓度曲線,荷載-變形曲線等。
試件設計及製作要求。
包括試件設計的依據及理論分析,試件數量及施工圖,對試件原材料,製作工藝,製作精度等的要求。
輔助試驗內容。
包括輔助試驗的目的,試件的種類,數量及尺寸,試件的製作要求,試驗方法等。
試件的安裝與就位。
包括試件的支座裝置,保證側向穩定裝置等。
載入方法。
包括荷載數量及種類、載入設備、載入裝置、載入圖式、載入程序。
量測方法。
包括測點布置、儀表型號選擇、儀表標定方法、儀表的布置與編號、儀表安裝方法、量測程序。
試驗過程的觀察。
包括試驗過程中除儀表讀數外在其他方面應作的記錄。
安全措施。
安全裝置、腳手架、技術安全規定等。
試驗進度計劃。
⑤ 陳肇元的研究課題
曾負責主持並完成以下領域的研究課題。
一、鋼筋混凝土理論與試驗研究(1970 - ) 高強鋼筋與高強混凝土材料及其基本構件的性能與設計方法;鋼筋混凝土抗剪性能試驗研究;變軸力下壓彎構件性能與計算模型;鋼筋混凝土構件在沖擊荷載和撞擊荷載下的性能與設計方法;鋼管混凝土組合結構;鋼筋混凝土柱的抗震性能;混凝土結構的安全性與耐久性及其設計方法等。
二、防護工程設計理論與抗爆結構研究(1965 - ) 快速動力載入裝置研製;沖擊波模擬壓力裝置;各種結構材料在快速變形下的性能試驗;結構構件的快速變形性能試驗;高抗力防護門;地下結構的動力分析方法;地下防護工程的實用設計方法和動力分析;防護工程的可靠度設計方法;土中壓縮波與結構的相互作用;燃氣爆炸對居住房屋危害及減災對策;爆炸沖擊波作用下房屋倒塌過程的模擬與圖形顯示;爆炸危險性評估等。
三、工程結構性能實際測定及建築物評估(1960-) 建築物倒塌事故分析;模型試驗技術;實際結構物工作性能評定與測試
四、岩土工程支護技術與地下結構設計研究(1995- ) 地下結構設計,基坑支護的力學分析;土釘支護技術
五、竹、木結構研究(1954 – 1960) 主要集中在混凝土結構的安全性與耐久性及其設計標準的研究。任 清華大學深圳研究生院土建工程安全研究中心教授兼主任,深圳大學深圳市土木工程耐久性重點實驗室教授兼學術委員會主任。
⑥ 什麼是結構試驗的載入制度它包括哪些內容
試驗載入制度是指結構試驗進行期間控制荷載與載入時間的關系。它包括載入速度的快慢、載入時間間歇的長短、分級荷載的大小和載入卸載循環的次數等。結構構件的承載能力和變形性質與其所受荷載作用的時間特徵有關。不同性質的試驗必須根據試驗的要求制訂不同的載入制度。
一般供試驗用的載入裝置除實物載入外,可用千斤頂、液壓試驗裝置、計算機與加振器聯機系統、模擬地震振動台、人工爆炸等,以模擬對結構或構件的實際的各種作用。在全部試驗裝置中有結構試驗台座、反力牆及各種承力裝置。
由於工程結構試驗學科的發展,對儀器設備的容量、精度和自動化程度要求愈來愈高,60年代所風行的光線示波記錄設備,逐漸為磁帶記錄設備代替,從而使數據人工處理較容易地為電子計算機所代替;
也由於測試技術的發展,為深入了解結構和構件的實際性能,有效利用材料潛力等提供了條件。在試驗方法上,系統識別試驗程序的出現,用試驗決定系統方程的參數,使數學分析與結構試驗緊密的結合起來,特別對於大型復雜結構,由於試驗設備負荷的困難和計算機容量的限制;
而把整體結構分解為若乾子結構,通過試驗決定子結構的數學模型或參數,從而取代整體系統的大型復雜試驗,節省了人力物力。在試驗類型上動力和靜力模型試驗研究是一個重要課題,它包括模型材料、模型設計、製作工藝和相似關系等。
⑦ 裝機自平衡法靜載檢測是什麼意思
被稱為」一種新的承載力測試方法「,俗稱為「通莫靜載法」。 其檢測原理是將一種特製的載入裝置-----荷載箱,在混凝土澆築之前和鋼筋籠一起埋入樁內相應的位置,將載入箱的加壓管以及所需的其他測試裝置從樁體引到地面,然後灌注成樁。有加壓泵在地面像荷載箱加壓載入,使得樁體內部產生載入力,通過對載入力與這些參數之間的關系的計算和分析,我們不僅可以獲得樁基承載力,而且可以獲得每層土層的側阻系數、樁的側阻、樁端承力等一系列數據,這種方法可以用於為設計提供數據依據,也可用於工程樁承載力的檢驗。
⑧ 請問:設在一個載入裝置,要求載入100KN,液壓油缸怎麼選擇,急急急,謝謝
10噸的油缸不算大,為了減小設備成本,可以把液壓系統的最高工作壓力設置在16兆帕,這樣可以兼顧成本、性能和體積。
16兆帕,10噸的油缸,缸徑為90mm,缸徑可以設計為63mm,行程根據需要自己確定,模擬公路路面的話,有150mm也夠了。
為了長時間保持壓力,最好是在油缸上加一個蓄能器,從而長時間保持壓力,可以減小系統發熱,又可以在故意模擬顛簸路面時,吸收油缸的沖擊和震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