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能表示測交實驗的組合裝置

能表示測交實驗的組合裝置

發布時間:2022-07-01 03:44:06

① 為何說孟德爾設計的測交的實驗很巧妙

測交實驗可以證明F1能產生幾種配子,因為F1與隱性純合子測交,隱性純合子只能產生一種配子,F1能產生幾種配子,便有幾種後代。而他的假說的核心便是F1的配子數。

② 圖中能表示過濾操作的實驗裝置是() A. B. C. D

A、根據圖形判斷,是物質的溶解實驗,故錯誤;
B、根據圖形判斷,是過濾實驗裝置實驗,故正確;
C、此裝置適用於固液不加熱反應,不是過濾裝置圖,故錯誤;
D、根據圖形判斷是物質的蒸發結晶實驗,不是過濾裝置,故錯誤.
故選B.

③ 測交為什麼能反映被測體產生配子的種類

測交的一個親本是隱性純合子,只產生一種配子,對後代表現型影響不大,後代表現型主要取決於另一親本的配子類型。
例如,AaBb產生四種配子:AB、Ab、aB、ab,另一親本只產生ab一種配子,所以後代表現型有四種,且比例為1:1:1:1。

④ 分離定律與自由組合定律的實質是什麼為什麼測交能證明

分離定律和自由組合定律的實質是減數分裂時,成對的基因會隨著同源染色體的分開而分離,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隨著非同源染色體的自由組合而自由組合。
根據分離定律,Aa就能產生兩種比例相等的配子,AaBb就能產生四種比例相等的配子。
所以,我們證明分離定律就是要證明Aa能產的A和a兩種數量相等的配子,我們證明自由組合定律,就是要證明AaBb能產生AB、Ab、aB、ab四種比例相等的配子
我們先將兩個純合體雜交得F1,然後再自交或者測交都能證明分離和自由組合定律。
如果自交3:1,或者測交結果為1:1,就說明自交個體產生A:a=1:1的配子,從而證明分離定律。
如果自交為9:3:3:1,或者測交為1:1:1:1,
就說明F1產生了AB:Ab:aB:ab=1:1:1:1的配子,從而證明自由組合定律。

⑤ 大豆的花色由一對遺傳因子控制,請分析如表中大豆花色的3個遺傳實驗,並回答相關問題. 組合 親本性狀

(1)由於組合②中兩表現不同的親本紫花和白花雜交,子代只有紫花,說明紫花為顯性性狀;組合③中同種表現的紫花雜交,子代有紫花和白花,出現了性狀分離,且比例為紫花:白花=3:1,也說明紫花為顯性性狀.
(2)由於紫花為顯性性狀,其基因型有BB和Bb兩種,所以根據親本性狀的表現型和F1的性狀表現和植株數目,可推測出各組合中兩個親本的遺傳因子組成,分別是①Bb×bb、②BB×bb、③Bb×Bb.
(3)測交是指雜種子一代個體與隱性類型之間的交配,所以組合①表示測交實驗;性狀分離是指植物個體自交後代出現不同性狀的現象,所以組合③表示性狀分離.
(4)組合③中,親代紫花的基因型都是Bb,子代的所有個體中,表現型比為紫花:白花=3:1,基因型比為BB:Bb:bb=1:2:1,所以純合子所佔的比率約為

1
2

故答案為:
(1)紫②③
(2)①Bb×bb②BB×bb③Bb×Bb
(3)①③
(4)50%

⑥ 為什麼能想到測交實驗

測交是孟德爾在驗證自己對性狀分離現象的解釋是否正確時提出的實驗方案。
測交實驗是為驗證孟德爾對遺傳實驗現象的解釋是否科學,正確而設計的。
測交是指基因型未知的顯性個體與隱性純合體交配,以檢定顯性個體基因型的方法。

⑦ 實驗室基本工具有那些,要全面一點,什麼實驗都能做的那種實驗組合(最重要的一點)不一定要套裝,

乾燥箱、培養箱、電阻爐、水浴鍋、水浴箱、萬用電爐、蒸餾水機、粉碎機、組織搗碎機、電動攪拌器、磁力攪拌器、震盪機(搖床)、顯微鏡、濁度儀、酸度計、電導率儀、色度計、羅維朋、離心機、以及葯檢儀器(熔點儀、崩解儀等)、電位滴定儀、高效液相,原子吸收、電子天平、分光光度計、火焰光度計、粘度計、水分測定儀、旋光儀、阿貝折射儀、溶解氧儀、COd等。

⑧ 誰知道孟德爾豌豆雜交實驗的具體步驟

孟德爾的實驗過程

孟德爾在實驗工作中貫徹了從簡單到復雜的原則。他所用的兩個親本(父本和母本)都只相差一個性狀,事實上不管這兩個親本有多少種性狀差別,他只注意研究一對性狀的遺傳規律。孟德爾與那些早期研究者相比,他獲得成功主要有以下四個原因。

精心選擇實驗材料孟德爾從豆科植物中選擇了自花傳粉而且是閉花受粉的豌豆作為雜交實驗的材料。從市場買來的豌豆種子可以說都是純種。雜交實驗從純種出發,是他實驗成功的保證,只有這樣才能得到真正的雜種。豌豆花的結構特點,使得人工方法去雄和進行異花授粉很方便。此外,他對豌豆材料進行了品種和性狀的選擇,挑選的有差異的性狀既明顯而又穩定。

精心設計實驗方法實驗設計是科學方法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孟德爾的成功還歸因於採取單因子分析法,即分別地觀察和分析在一個時期內的一對性狀的差異,最大限度地排除各種復雜因素的干擾。他首先發現了「分離定律」,然後在這個基礎上,再把個別性狀綜合起來,又發現了「自由組合定律」。

精確的統計分析對雜交實驗的子代中出現的性狀進行分類、計數和數學的歸納。由於孟德爾有數學和統計學家的頭腦和訓練,他從一個簡單的二項式展開式的各項系數中,找到了豌豆雜交實驗顯示出來的規律性,並深刻地認識到1∶1、3∶1數字中所隱藏著的深刻意義和規律。

首創了測交方法孟德爾巧妙地設計了測交方法,令人信服地證明了他的因子分離假設的正確性。實踐證明這種以雜交子一代個體再與其隱性純合親本進行測交的方法,完美而巧妙地成為遺傳學分析的經典方法。

孟德爾成功地發現了遺傳規律也存在「巧合」的因素。現在已知豌豆體細胞中存在不同的7對同源染色體,配子中有7條染色體。孟德爾研究的7對性狀的遺傳因子並不正好分布在7對不同的同源染色體上,而只是分布在4對同源染色體上。其中第一對同源染色體上坐落兩對基因(子葉黃綠和種皮的灰白,圖距單位為204)。第四對同源染色體坐落三對等位基因(植株高矮、豆莢形狀等)。第七對同源染色體上坐落一對等位基因(豆粒圓皺)。

由於交換值具有相對的穩定性,所以通常以交換值表示兩個基因在同一染色體上的相對距離,或稱為遺傳學圖上的圖距。圖距小於50出現連鎖現象。

孟德爾的二因子和三因子雜交實驗所涉及的性狀不是由非同源染色體上基因決定的,就是由同源染色體上基因決定,但兩對基因的圖距非常大,以致這兩對基因表現出自由組合。

2.正交、反交、雜交、自交的實驗方法的介紹

孟德爾的雜交實驗實際上包含了兩種交配方式:一種交配方式稱為雜交,另一種交配方式稱為自交。

雜交一般指兩個具有不同基因型品種或類型的個體間雌雄配子的結合。自交是指同一個體或不同個體但為同一基因型的個體間雌雄配子的結合;此定義比植物學的定義廣,植物學自交特指自花受粉。植物學的自花受粉即遺傳學上的自交;但植物學的異花受粉包含遺傳學上的雜交和自交。

在植物有性雜交中,把接受花粉的植株叫做母本,用符號「♀」表示;供給花粉的植株稱為父本,用「♂」表示。父母本統稱為親本,用「P」表示,雜交符號用「×」表示,自交符號用「」表示,雜種一代用「F1」表示,雜種二代用「F2」表示,依此類推。

如果在做雜交時,父母本相互交換,這在遺傳學上稱為互交。例如,現有兩個親本,用P1和P2表示。第一個雜交實驗♀P1×P2♂,第二個雜交實驗♂P1×P2♀,即第一個雜交實驗P1為母本,而P2為父本;第二個雜交實驗P1卻作為父本,而P2卻作為母本,前一個雜交組合稱為正交,後一個雜交組合稱為反交,兩個雜交組合就叫互交。互交實驗結果是否一致可以推斷控制性狀的基因是細胞質基因還是細胞核基因。正反交結果一致說明控制性狀的基因是核基因;不一致說明控制性狀的基因是細胞質基因。當核基因分為常染色體基因(位於常染色體上的基因)和性染色體基因(位於性染色體上的基因)時,兩種基因控制的性狀也可以通過互交實驗加以區別。互交結果一致說明控制性狀的基因是常染色體基因;不一致說明基因為性染色體基因。

雜交親本一般應選用純合子,即基因型純合的個體。玉米屬於異花受粉作物,一般情況下都是雜合子。為了獲得純合的個體,讓玉米植株通過多次自交,就可得到幾乎是基因型純合的個體,我們稱為自交系,它可作為配製雜種的親本。

自交方法基本同雜交方法。不同的是:雜交是兩個不同自交系間個體的交配,而自交是同一自交系內個體(包括同一個體)的交配;雜交的目的是獲得雜合的個體,而自交的目的是獲得純合的個體;雜合個體可產生多種不同的配子,後代中出現分離現象,純合個體只產生一種配子,後代中只有一種基因型,後代中不出現分離現象,且表現型與基因型相同。

3.孟德爾設計測交實驗的目的

孟德爾的一對相對性狀的雜交實驗中,F2代中顯隱性比例接近3∶1,在所有實驗中沒有中間類型出現。他指出F2中的顯性性狀有兩種含義:親本類型的顯性和雜種類型的顯性。前者指性狀穩定地傳給所有後代,後者指在後代中繼續表現分離,這從孟德爾在F3中的結果可以得到證實。在全部7對性狀的F2中,具有顯性性狀的類型中,2/3是具有雜種性狀的顯性,1/3則是具有親本性狀的顯性。因此,在F2中,顯隱性3∶1的比例可分解為1∶2∶1的比例。這種比例對以後各代都適用。即雜種後代中,每一代都以1∶2∶1的比例分為雜種類型和兩種穩定類型。

孟德爾為了確定幾對相對性狀由於雜交而結合於雜種中時,是否也能應用上述一對相對性狀的規律,他做了兩對相對性狀和三對相對性狀的雜交,證明這個規律同樣有效。例如:圓粒黃色(AABB)×皺粒綠色(aabb),F1全部為圓粒黃色,F2有4種表現型:315個圓黃、108個圓綠、101個皺黃、32個皺綠,比例接近9∶3∶3∶1。

將F2的種子全部種下去,得到9類植株,這9類植株的分離情況,按所結種子性狀歸類得到如下結果:

1 38株全部圓黃種子 和親本一樣保持穩定 AABB

1 35株全部圓綠種子 和親本一樣保持穩定 AAbb

1 28株全部皺黃種子 和親本一樣保持穩定 aaBB

1 30株全部皺綠種子 和親本一樣保持穩定 aabb

2 65株有圓黃和圓綠分離 只有一對性狀分離 AABb

2 68株有皺黃和皺綠分離 只有一對性狀分離 aaBb

2 60株有圓黃和皺黃分離 只有一對性狀分離 AaBB

2 67株有圓綠和皺綠分離 只有一對性狀分離 Aabb

4 138株分離出圓黃、圓綠、皺黃、皺綠 二對性狀都分離 AaBb

孟德爾以其敏銳的數學頭腦從上列各類比例中看出:這是組合系列中的各項式比值,把A與a和B與b這兩對性狀各自的分離比例(AA+2Aa+aa)和(BB+2Bb+bb)組合起來就可得到上述的比例。孟德爾得到了兩對性狀的組合規律後,自然地得到三對性狀的組合規律。實驗結果和他的預期比例完全相符。

孟德爾為了解釋上述實驗的結果,進一步分析了雜種中生殖(卵)細胞和花粉細胞的性質。他推論在雜交後代中出現穩定類型,說明受精的卵細胞和花粉細胞中必然具有相同的因子,而且一株雜種植株或一朵花中就能產生穩定的後代,可見雜種的子房和花葯中形成不止一種性細胞。子房和花葯中有多少種性細胞,就會有多少種穩定類型。如果雜種產生的各類卵細胞以及各類花粉細胞數目相等,就可解釋各個雜種中的後代分離表現。這樣孟德爾設計了自己首創的測交實驗。例如,圓粒黃色與皺粒綠色雜交,F1與皺粒綠色進行正反交,預期結果為:

(1)雜種卵細胞AB,Ab,aB,ab與花粉細胞ab雜交得到

AaBb:Aabb:aaBb:aabb=1∶1∶1∶1

(2)雜種花粉細胞AB,Ab,aB,ab與卵細胞ab雜交得到

AaBb:Aabb:aaBb:aabb=1∶1∶1∶1

實驗結果和他的理論預期結果幾乎完全一致。

正交實驗結果:31粒圓黃,26粒圓綠,27粒皺黃,26粒皺綠。

反交實驗結果:24粒圓黃,25粒圓綠,22粒皺黃,27粒皺綠。

由於隱性親本性狀不能遮蓋顯性性狀,並能顯出純隱性性狀,這樣的測交結果就能直接反映出F1雜種所產生配子的類型和數目,因而從測交子代的表現型可以直接判斷雜合子的基因組成,這也是測交的作用。

孟德爾在解釋上述現象時指出:哪一種花粉細胞和卵細胞結合,全出於偶然。就一對性狀而言,雜種Aa產生相等數量的A和a卵細胞以及相等數量的A和a花粉細胞。任一A或a花粉細胞和A或a卵細胞結合的機會相同。受精結果,就會得到組合AA+2Aa+aa。進一步得到多對性狀的組合。

通過測交實驗結果可以引申出以下結論。

(1)成對的遺傳因子在雜合狀態互不污染,保持其獨立性,形成配子時相互分離,分別進入不同的配子中(即分離定律)。

(2)不同相對性狀的遺傳因子在F1雜合狀態時,雖同處一體,但互不混淆,各自保持其獨立性。形成配子時,同一對遺傳因子各自獨立地分離;不同對的遺傳因子則自由組合(即自由組合定律)。

孟德爾發現的兩個遺傳基本規律,解釋了他的實驗結果,他所創造的測交實驗證實了他發現的兩個規律是正確的

⑨ 測交實驗可以測定被測個體的金屬組成

A、通過測交不能獲得優良性狀的新品種,A錯誤;
B、測交可以測定被測個體的遺傳因子組成,B正確;
C、通過測交得到的後代不一定能穩定遺傳,C錯誤;
D、通過測交得到的後代的性狀表現不一定相同,D錯誤.
故選:B.

⑩ 測交實驗不能推測

答案D
通過測交實驗,能推測被測個體的產生配子的種類、各種配子的比例、遺傳因子組成,所以D無法推測.

閱讀全文

與能表示測交實驗的組合裝置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汽車各種排氣閥門牌子 瀏覽:47
如何測量軸承是否換 瀏覽:152
寧波勇圓機械製造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300
海缸養魚用什麼過濾器材好 瀏覽:39
下圖兩個實驗裝置是實現 瀏覽:94
噴泉實驗的引發裝置 瀏覽:388
筆記本怎麼看固態和機械硬碟 瀏覽:539
為什麼製冷機組耗電 瀏覽:986
哪裡有租鋼板樁設備的 瀏覽:841
地暖閥門開不開是什麼原因 瀏覽:400
超聲波身高體重分析儀怎麼測 瀏覽:283
野馬jdc閥門排氣怎麼樣 瀏覽:566
江蘇南通閥門廠 瀏覽:21
大a工具箱 瀏覽:171
設備基礎在哪個圖里 瀏覽:610
腸癌用什麼儀器檢查最好 瀏覽:326
軸承688是什麼軸承 瀏覽:171
機械M5一6H什麼意思 瀏覽:934
儀表這個燈亮了是什麼意思 瀏覽:181
k系列軸承什麼意思 瀏覽: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