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設計一個復雜平面連桿機構需要哪些學科或知識的幫助
作為專業的,要學的多了。
機械制圖、計算機基礎、計算機繪圖(AutoCAD,SolidWorks,PROE其中之一)、工程力學、金屬材料及熱處理、機械設計基礎、公差配合與技術測量、金屬切削機床、夾具設計、金屬切削原理及刀具、機械製造工藝學、數控加工技術等。
至於模擬,受力分析,以上三種軟體都可以做。
⑵ 平面連桿機構運動設計有那些問題和解決方法
機構運動設計是根據機械的設計任務和要求,擬定機械中各機構的方案,利用機械原理課程的理論知識,對該機構方案進行結構分析、運動分析和動力分析,從而設計出滿足使用要求、經濟可靠、運動性能和動力性能優異的機構。
平面連桿機構運動設計:
(一)基本問題
平面連桿機構運動設計的任務是:在運動方案設計(即型綜合)的基礎上,根據機構所要完成的功能運動所提出的設計條件(運動條件、幾何條件和傳力條件等)確定機構的運動學尺寸(一般又稱尺度綜合),畫出機構運動簡圖。這里所說的運動學尺寸包括各運動副之間的相對位置尺寸(或角度)以及描繪連桿上某點(該點實現給定運動軌跡)的位置參數等。
在進行平面連桿機構的運動設計時,除了要考慮上述各種功能運動要求外,往往還有一些其他要求,如:
(1)要求某連架桿為曲柄;
(2)要求機構運動具有連續性;
(3)要求最小傳動角在許用傳動角范圍內,即要求rmin>[r],以保證機構有良好的傳力條件;
(4)特殊的運動性能要求。如要求機構輸出件有急回特性;要求二連架桿角速度和角加速度滿足給定條件等。
根據以上分析,可將平面連桿機構運動設計的問題概括成下述基本問題:
(1)實現已知運動規律問題,如前述實現剛體導引及函數生成功能的問題,要求機構輸出件有急回特性等問題,其實質均是要求實現已知運動規律問題。
(2)實現已知軌跡問題:要求機構中作復雜運動的構件上的某一點准確地或近似地沿給定軌跡運動。前述實現軌跡生成功能的問題即屬此類問題。
(二)設計方法
(1)實驗法
用作圖試湊或利用圖譜、表格及模型實驗等來求得機構運動學參數。此種方法直觀簡單,但精度較低,適用於精度要求不高的設計或參數預選。
(2)幾何法
根據幾何學原理,用幾何作圖法求解運動學參數的方法。該法直觀、易懂,求解速度一般較快,但精度不高。適於簡單問題或對精度要求不高的問題求解。
(3)解析法
這種方法是以機構參數來表達各構件間的函數關系,以便按給定條件求解未知數。此法求解精度高,能解決較復雜的問題。隨著電子計算機的廣泛應用,這種方法正在得到逐步推廣。
⑶ 連桿平行度檢測
連桿大小頭孔平行度自動檢測裝置(完整一套設計,有說明書:論文,圖紙)
CORBA軟體處理無線電波應用中的處延時.doc
本科生畢業論文(設計)書封面.doc
測桿部件A1.dwg
底座A3.dwg
連桿部件A3.dwg
設計說明書.doc
系統圖A1.dwg
液壓A4.dwg
裝配圖A0.dwg
目 錄
第一章 總體方案的設計…………………………………………………………3
1. 1 本檢測系統的理論方法……………………………………………………
3
2. 2本裝置主要包括三部分,機械部分、電氣部分、液壓部分……………
…3
第二章 機械部分設計……………………………………………………………3
2.1 感測器………………………………………………………………………3
2.2 各部件初定和計算…………………………………………………………4
2.3 校核各部件…………………………………………………………………6
第三章 液壓部分設計……………………………………………………………8
3.1 液壓缸的選擇………………………………………………………………8
3.2 工作流量和壓力計算………………………………………………………8
3.3 電磁換向閥的選擇…………………………………………………………9
3.4 液壓泵的選擇………………………………………………………………9
第四章 檢測裝置控制系統設計………………………………………………10
4.1 硬體電路總體設計方案…………………………………………………10
4.2 CPU的選擇及其引腳……………………………………………………… 10
4.3 存儲器擴展電路的設計…………………………………………………11
4.4 I/O擴展電路設計……………………………………………………… 11
4.5 信號的採集與預處理電路設計……………………………………………12
4.6 其它輔助電路設計…………………………………………………………13
第五章 軟體設計………………………………………………………………15
5.1 ADC0809控制軟體程序……………………………………………………15
第六章 總論……………………………………………………………………16
鳴謝………………………………………………………………………………16
參考文獻…………………………………………………………………………17
汽車連桿大小頭孔平行度檢測儀
摘 要:汽車連桿兩端孔的平行度的要求比較高,如果平行度差,就會使發動機
的噪音大,耗油量大,摩擦大,磨損快,這就要求工件必須有很高的平行度。本
檢測儀專門為檢測汽車發動機連桿兩孔中心線的平行度的大小。
檢測前的工件夾緊, X向數控工作台拖動, 感測器檢測數據處理,檢測後的試件
的自動退出以及檢測結果的顯示與列印等,全部檢測過程由單片機控制系統控制
。
關鍵詞: 平行度 單片機控制系統 感測器 X向數控工作台
Abstract:
The center line parallelism of the car』s link bar has a high request.
If the center line parallelism is not good, the auto engine will have
a loud noise, big waste of oil, big friction, fast wear away. So it
requests the workpiece have a high center line parallelism. This
testing set is designed for testing the centerline parallelism of car
』s auto engine link bar』stwain aperture.
All the testing process is controlled by the single-chip processor,
include the data processing of the sensor before workpiece was
clamped, X direction numerical control table was dragged, the test
piece automatic quit after test, testing result display and
mimeograph.
Keyword:
the center line parallelism the single-chip processor X
direction numerical control table sensor
參考文獻
1.《幾何量實用測試手冊》機械工業出版社 1985年12月
2.《國內外最新常用感測器和敏感元器件性能數據手冊》 趙負圖主編 遼寧科學
技術出版社 1994年11月
3.《機械設計手冊》3、4卷 機械工業出版社 徐灝主編 1991年9月
4.《機電一體化設計基礎》 機械工業出版社 鄭堤 唐可洪主編 1998年10月
5.《互換性與技術測量》 中國計量出版社 廖念釗 莫雨松等編 2000年1月
6.《MCS-51單片機原理及介面技術》 哈爾濱工業大學出版社 馬家辰 孫玉德
張穎編 1998年9月
7.《機電一體化系統設計手冊》 國防工業出版社 楊黎明 主編 1997年1月
8.《智能化測量控制儀表原理與設計》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徐愛鈞編 2002年
6月
9.《感測器及其介面技術》 中國石化出版社 蘇鐵力 關振海等編 1998年7
月
10.《自動檢測和儀表中共性技術》 清華大學出版社 徐科軍 陳榮保等編 2000
年12月
⑷ 機械原理中的連桿機構分析!!!
第二章 平面連桿機構
案例導入:通過雷達天線、汽車雨刮器、攪拌機等實際應用的機構分析引入四桿機構的概念,介紹四桿機構的組成、基本形式和工作特性。
第一節 鉸鏈四桿機構
一、鉸鏈四桿機構的組成和基本形式
1.鉸鏈四桿機構的組成
如圖1-14所示,鉸鏈四桿機構是由轉動副將各構件的頭尾聯接起的封閉四桿系統,並使其中一個構件固定而組成。被固定件4稱為機架,與機架直接鉸接的兩個構件1和3稱為連架桿,不直接與機架鉸接的構件2稱為連桿。連架桿如果能作整圈運動就稱為曲柄,否則就稱為搖桿。
2.鉸鏈四桿機構的類型
鉸鏈四桿機構根據其兩個連架桿的運動形式的不同,可以分為曲柄搖桿機構、雙曲柄機構和雙搖桿機構三種基本形式。
(1)曲柄搖桿機構。在鉸鏈四桿機構中,如果有一個連架桿做循環的整周運動而另一連架桿作搖動,則該機構稱為曲柄搖桿機構。如圖2-1所示曲柄搖桿機構,是雷達天線調整機構的原理圖,機構由構件AB、BC、固連有天線的CD及機架DA組成,構件AB可作整圈的轉動,成曲柄;天線3作為機構的另一連架桿可作一定范圍的擺動,成搖桿;隨著曲柄的緩緩轉動,天線仰角得到改變。如圖2-2所示汽車刮雨器,隨著電動機帶著曲柄AB轉動,刮雨膠與搖桿CD一起擺動,完成刮雨功能。如圖2-3所示攪拌器,隨電動機帶曲柄AB轉動,攪拌爪與連桿一起作往復的擺動,爪端點E作軌跡為橢圓的運動,實現攪拌功能。
(2)雙曲柄機構。在鉸鏈四桿機構中,兩個連架桿均能做整周的運動,則該機構稱為雙曲柄機構。如圖2-4所示慣性篩的工作機構原理,是雙曲柄機構的應用實例。由於從動曲柄3與主動曲柄1的長度不同,故當主動曲柄1勻速回轉一周時,從動曲柄3作變速回轉一周,機構利用這一特點使篩子6作加速往復運動,提高了工作性能。當兩曲柄的長度相等且平行布置時,成了平行雙曲柄機構,如圖2-5a)所示為正平行雙曲柄機構,其特點是兩曲柄轉向相同和轉速相等及連桿作平動,因而應用廣泛。火車驅動輪聯動機構利用了同向等速的特點;路燈檢修車的載人升斗利用了平動的特點,如圖2-6a、b)所示。如圖2-5b)為逆平行雙曲柄機構,具有兩曲柄反向不等速的特點,車門的啟閉機構利用了兩曲柄反向轉動的特點,如圖2-6c)所示。
(3)雙搖桿機構。兩根連架桿均只能在不足一周的范圍內運動的鉸鏈四桿機構稱為雙搖桿機構。如圖2-7所示為港口用起重機吊臂結構原理。其中,ABCD構成雙搖桿機構,AD為機架,在主動搖桿AB的驅動下,隨著機構的運動連桿BC的外伸端點M獲得近似直線的水平運動,使吊重Q能作水平移動而大大節省了移動吊重所需要的功率。圖2-8所示為電風扇搖頭機構原理,電動機外殼作為其中的一根搖桿AB,蝸輪作為連桿BC,構成雙搖桿機構ABCD。蝸桿隨扇葉同軸轉動,帶動BC作為主動件繞C點擺動,使搖桿AB帶電動機及扇葉一起擺動,實現一台電動機同時驅動扇葉和搖頭機構。圖2-9所示的汽車偏轉車輪轉向機構採用了等腰梯形雙搖桿機構。該機構的兩根搖桿AB、CD是等長的,適當選擇兩搖桿的長度,可以使汽車在轉彎時兩轉向輪軸線近似相交於其它兩輪軸線延長線某點P,汽車整車繞瞬時中心P點轉動,獲得各輪子相對於地面作近似的純滾動,以減少轉彎時輪胎的磨損。
二、鉸鏈四桿機構中曲柄存在的條件
1.鉸鏈四桿機構中曲柄存在的條件
鉸鏈四桿機構的三種基本類型的區別在於機構中是否存在曲柄,存在幾個曲柄。機構中是否存在曲柄與各構件相對尺寸的大小以及哪個構件作機架有關。可以證明,鉸鏈四桿機構中存在曲柄的條件為:
條件一:最短桿與最長桿長度之和不大於其餘兩桿長度之和。
條件二:連架桿或機架中最少有一根是最短桿。
2.鉸鏈四桿機構基本類型的判別准則
(1)滿足條件一但不滿足條件二的是雙搖桿機構;
(2)滿足條件一而且以最短桿作機架的是雙曲柄機構;
(3)滿足條件一而且最短桿為連架桿的是曲柄搖桿機構;
(4)不滿足條件一是雙搖桿機構。
【實訓例2-1】 鉸鏈四桿機構ABCD如圖2-10所示。請根據基本類型判別准則,說明機構分別以AB、BC、CD、AD各桿為機架時屬於何種機構。
解:經測量得各桿長度標於圖2-10,分析題目給出鉸鏈四桿機構知,最短桿為AD = 20,最長桿為CD = 55,其餘兩桿AB = 30、BC = 50。
因為 AD+CD = 20+55 = 75
AB+BC = 30+50 = 80 > Lmin+Lmax
故滿足曲柄存在的第一個條件。
1)以AB或CD為機架時,即最短桿AD成連架桿,故為曲柄搖桿機構;
2)以BC為機架時,即最短桿成連桿,故機構為雙搖桿機構;
3)以AD為機架時,即以最短桿為機架,機構為雙曲柄機構。
第二節 平面四桿機構的其它形式
一、曲柄滑塊機構
在圖2-11a)所示的鉸鏈四桿機構ABCD中,如果要求C點運動軌跡的曲率半徑較大甚至是C點作直線運動,則搖桿CD的長度就特別長,甚至是無窮大,這顯然給布置和製造帶來困難或不可能。為此,在實際應用中只是根據需要製作一個導路,C點做成一個與連桿鉸接的滑塊並使之沿導路運動即可,不再專門做出CD桿。這種含有移動副的四桿機構稱為滑塊四桿機構,當滑塊運動的軌跡為曲線時稱為曲線滑塊機構,當滑塊運動的軌跡為直線時稱為直線滑塊機構。直線滑塊機構可分為兩種情況:如圖2-11b)所示為偏置曲柄滑塊機構,導路與曲柄轉動中心有一個偏距e;當e = 0即導路通過曲柄轉動中心時,稱為對心曲柄滑塊機構,如圖2-11c)所示。由於對心曲柄滑塊機構結構簡單,受力情況好,故在實際生產中得到廣泛應用。因此,今後如果沒有特別說明,所提的曲柄滑塊機構即意指對心曲柄滑塊機構。
應該指出,滑塊的運動軌跡不僅局限於圓弧和直線,還可以是任意曲線,甚至可以是多種曲線的組合,這就遠遠超出了鉸鏈四桿機構簡單演化的范疇,也使曲柄滑塊機構的應用更加靈活、廣泛。
圖2-12所示為曲柄滑塊機構的應用。圖2-12a)所示為應用於內燃機、空壓機、蒸汽機的活塞-連桿-曲柄機構,其中活塞相當於滑塊。圖2-12b)所示為用於自動送料裝置的曲柄滑塊機構,曲柄每轉一圈活塞送出一個工件。當需要將曲柄做得較短時結構上就難以實現,通常採用圖2-12c)所示的偏心輪機構,其偏心圓盤的偏心距e就是曲柄的長度。這種結構減少了曲柄的驅動力,增大了轉動副的尺寸,提高了曲柄的強度和剛度,廣泛應用於沖壓機床、破碎機等承受較大沖擊載荷的機械中。
二、導桿機構
在對心曲柄滑塊機構中,導路是固定不動的,如果將導路做成導桿4鉸接於A點,使之能夠繞A點轉動,並使AB桿固定,就變成了導桿機構,如圖2-13所示。當AB<BC時,導桿能夠作整周的回轉,稱旋轉導桿機構,如圖2-13a=所示。當AB>BC時導桿4隻能作不足一周的回轉,稱擺動導桿機構,如圖2-13b)所示。
導桿機構具有很好的傳力性,在插床、刨床等要求傳遞重載的場合得到應用。如圖2-14a)所示為插床的工作機構,如圖2-14b)所示為牛頭刨床的工作機構。
三、搖塊機構和定塊機構
在對心曲柄滑塊機構中,將與滑塊鉸接的構件固定成機架,使滑塊只能搖擺不能移動,就成為搖塊機構,如圖2-15a)所示。搖塊機構在液壓與氣壓傳動系統中得到廣泛應用,如圖2-15b)所示為搖塊機構在自卸貨車上的應用,以車架為機架AC,液壓缸筒3與車架鉸接於C點成搖塊,主動件活塞及活塞桿2可沿缸筒中心線往復移動成導路,帶動車箱1繞A點擺動實現卸料或復位。將對心曲柄滑塊機構中的滑塊固定為機架,就成了定塊機構,如圖2-16a)所示。圖2-16b)為定塊機構在手動唧筒上的應用,用手上下扳動主動件1,使作為導路的活塞及活塞桿4沿唧筒中心線往復移動,實現唧水或唧油。表2-1給出了鉸鏈四桿機構及其演化的主要型式對比。
第三節 平面四桿機構的工作特性
一、運動特性
在圖2-17所示的曲柄搖桿機構中,設曲柄AB為主動件。曲柄在旋轉過程中每周有兩次與連桿重疊,如圖2-17中的B1AC1和AB2C2兩位置。這時的搖桿位置C1D和C2D稱為極限位置,簡稱極位。C1D與C2D的夾角 稱為最大擺角。曲柄處於兩極位AB1和AB2的夾角銳角θ稱為極位夾角。設曲柄以等角速度ω1順時針轉動,從AB1轉到AB2和從AB2到AB1所經過的角度為(π+θ)和(π-θ),所需的時間為t1和t2 ,相應的搖桿上C點經過的路線為C1C2弧和C2C1弧,C點的線速度為v1和v2 ,顯然有t1>t2 ,v1<v2 。這種返回速度大於推進速度的現象稱為急回特性,通常用v1與v2的比值K來描述急回特性,K稱為行程速比系數,即
K= (2-1)
或有 (2-2)
可見,θ越大K值就越大,急回特性就越明顯。在機械設計時可根據需要先設定K值,然後算出θ值,再由此計算得各構件的長度尺寸。
急回特性在實際應用中廣泛用於單向工作的場合,使空回程所花的非生產時間縮短以提高生產率。例如牛頭刨床滑枕的運動。
二、傳力特性
1.壓力角和傳動角
在工程應用中連桿機構除了要滿足運動要求外,還應具有良好的傳力性能,以減小結構尺寸和提高機械效率。下面在不計重力、慣性力和摩擦作用的前提下,分析曲柄搖桿機構的傳力特性。如圖2-18所示,主動曲柄的動力通過連桿作用於搖桿上的C點,驅動力F必然沿BC方向,將F分解為切線方向和徑向方向兩個分力Ft和Fr ,切向分力Ft與C點的運動方向vc同向。由圖知
Ft = F 或 Ft = F
Fr = F 或 Fr = F
α角是Ft與F的夾角,稱為機構的壓力角,即驅動力F與C點的運動方向的夾角。α隨機構的不同位置有不同的值。它表明了在驅動力F不變時,推動搖桿擺動的有效分力Ft的變化規律,α越小Ft就越大。
壓力角α的餘角γ是連桿與搖桿所夾銳角,稱為傳動角。由於γ更便於觀察,所以通常用來檢驗機構的傳力性能。傳動角γ隨機構的不斷運動而相應變化,為保證機構有較好的傳力性能,應控制機構的最小傳動角γmin。一般可取γmin≥40°,重載高速場合取γmin≥50°。曲柄搖桿機構的最小傳動角出現在曲柄與機架共線的兩個位置之一,如圖2-18所示的B1點或B2點位置。
偏置曲柄滑塊機構,以曲柄為主動件,滑塊為工作件,傳動角γ為連桿與導路垂線所夾銳角,如圖2-19所示。最小傳動角γmin出現在曲柄垂直於導路時的位置,並且位於與偏距方向相反一側。對於對心曲柄滑塊機構,即偏距e = 0 的情況,顯然其最小傳動角γmin出現在曲柄垂直於導路時的位置。
對以曲柄為主動件的擺動導桿機構,因為滑塊對導桿的作用力始終垂直於導桿,其傳動角γ恆為90°,即γ = γmin = γmax =90°,表明導桿機構具有最好的傳力性能。
2.止點
從Ft = F cosα知,當壓力角α = 90°時,對從動件的作用力或力矩為零,此時連桿不能驅動從動件工作。機構處在這種位置稱為止點,又稱死點。如圖2-20a)所示的曲柄搖桿機構,當從動曲柄AB與連桿BC共線時,出現壓力角α = 90°,傳動角γ = 0。如圖2-20b)所示的曲柄滑塊機構,如果以滑塊作主動,則當從動曲柄AB與連桿BC共線時,外力F無法推動從動曲柄轉動。機構處於止點位置,一方面驅動力作用降為零,從動件要依靠慣性越過止點;另一方面是方向不定,可能因偶然外力的影響造成反轉。
四桿機構是否存在止點,取決於從動件是否與連桿共線。例如上述圖2-20a)所示的曲柄搖桿機構,如果改搖桿主動為曲柄主動,則搖桿為從動件,因連桿BC與搖桿CD不存在共線的位置,故不存在止點。又例如前述圖2-20b)所示的曲柄滑塊機構,如果改曲柄為主動,就不存在止點。
止點的存在對機構運動是不利的,應盡量避免出現止點。當無法避免出現止點時,一般可以採用加大從動件慣性的方法,靠慣性幫助通過止點。例如內燃機曲軸上的飛輪。也可以採用機構錯位排列的方法,靠兩組機構止點位置差的作用通過各自的止點。
在實際工程應用中,有許多場合是利用止點位置來實現一定工作要求的。如圖2-21a)所示為一種快速夾具,要求夾緊工件後夾緊反力不能自動松開夾具,所以將夾頭構件1看成主動件,當連桿2和從動件3共線時,機構處於止點,夾緊反力N對搖桿3的作用力矩為零。這樣,無論N有多大,也無法推動搖桿3而松開夾具。當我們用手搬動連桿2的延長部分時,因主動件的轉換破壞了止點位置而輕易地松開工件。如圖2-21b)所示為飛機起落架處於放下機輪的位置,地面反力作用於機輪上使AB件為主動件,從動件CD與連桿BC成一直線,機構處於止點,只要用很小的鎖緊力作用於CD桿即可有效地保持著支撐狀態。當飛機升空離地要收起機輪時,只要用較小力量推動CD,因主動件改為CD破壞了止點位置而輕易地收起機輪。此外,還有汽車發動機蓋、折疊椅等。
第四節 平面四桿機構運動設計簡介
四桿機構的設計方法有圖解法、試驗法、解析法三種。本節僅介紹圖解法。
一、按給定的連桿長度和位置設計平面四桿機構
1.按連桿的預定位置設計四桿機構
【例2-2】 已知連桿BC的長度和依次占據的三個位置B1C1、B2C2、B3C3 ,如圖2-22所示。求確定滿足上述條件的鉸鏈四桿機構的其它各桿件的長度和位置。
解:顯然B點的運動軌跡是由B1、B2、B3三點所確定的圓弧,C點的運動軌跡是由C1、C2、C3三點所確定的圓弧,分別找出這兩段圓弧的圓心A和D,也就完成了本四桿機構的設計。因為此時機架AD已定,連架桿CD和AB也已定。具體作法如下:
(1)確定比例尺,畫出給定連桿的三個位置。實際機構往往要通過縮小或放大比例後才便於作圖設計,應根據實際情況選擇適當的比例尺 ,見式(1-1)。
(2)連結B1B2、B2B3 ,分別作直線段B1B2和B2B3的垂直平分線b12和b23(圖中細實線),此兩垂直平分線的交點A即為所求B1、B2、B3三點所確定圓弧的圓心。
(3)連結C1C2、C2C3,分別作直線段C1C2和C2C3的垂直平分線c12、c23(圖中細實線)交於點D,即為所求C1、C2、C3三點所確定圓弧的圓心。
(4)以A點和D點作為連架鉸鏈中心,分別連結AB3、B3C3、C3D(圖中粗實線)即得所求四桿機構。從圖中量得各桿的長度再乘以比例尺,就得到實際結構長度尺寸。
在實際工程中,有時只對連桿的兩個極限位置提出要求。這樣一來,要設計滿足條件的四桿機構就會有很多種結果,這時應該根據實際情況提出附加條件。
【實訓例2-3】 如圖2-23所示的加熱爐門啟閉機構,圖中Ⅰ為爐門關閉位置,使用要求在完全開啟後門背朝上水平放置並略低於爐口下沿,見圖中Ⅱ位置。
解:把爐門當作連桿BC,已知的兩個位置B1C1和B2C2 ,B和C已成為兩個鉸點,分別作直線段B1B2、C1C2的平分線得b12和c12 ,另外兩鉸點A和D就在這兩根平分線上。為確定A、D的位置,根據實際安裝需要,希望A、D兩鉸鏈均安裝在爐的正壁面上即圖中yy位置,yy直線分別與b12、c12相交點A和D即為所求。
二、按給定的行程速比系數設計四桿機構
設計具有急回特性的四桿機構,一般是根據運動要求選定行程速比系數,然後根據機構極位的幾何特點,結合其他輔助條件進行設計。
【實訓例2-4】 已知行程速比系數K,搖桿長度lCD,最大擺角 ,請用圖解法設計此曲柄搖桿機構。
解:設計過程如圖2-24所示,具體步驟:
(1)由速比系數K計算極位角θ。由式(2-2)知
(2)選擇合適的比例尺,作圖求搖桿的極限位置。取搖桿長度lCD除以比例尺 得圖中搖桿長CD,以CD為半徑、任定點D為圓心、任定點C1為起點做弧C,使弧C所對應的圓心角等於或大於最大擺角 ,連接D點和C1點的線段C1D為搖桿的一個極限位置,過D點作與C1D夾角等於最大擺角 的射線交圓弧於C2點得搖桿的另一個極限位置C2D。
(3)求曲柄鉸鏈中心。過C1點在D點同側作C1C2的垂線H,過C2點作與D點同側與直線段C1C2夾角為(900-θ)的直線J交直線H於點P,連接C2P,在直線段C2P上截取C2P/2得點O,以O點為圓點、OP為半徑,畫圓K ,在C1C2弧段以外在K上任取一點A為鉸鏈中心。
(4)求曲柄和連桿的鉸鏈中心。連接A、C2點得直線段AC2為曲柄與連桿長度之和,以A點為圓心、AC1為半徑作弧交AC2於點E,可以證明曲柄長度AB = C2E/2,於是以A點為圓心、C2E/2為半徑畫弧交AC2於點B2為曲柄與連桿的鉸接中心。
(5)計算各桿的實際長度。分別量取圖中AB2、AD、B2C2的長度,計算得:
曲柄長 lAB = AB2,連桿長 lBC = B2C2 ,機架長 lAD = AD。
習題二
2-1 鉸鏈四桿機構按運動形式可分為哪三種類型?各有什麼特點?試舉出它們的應用實例。
2-2 鉸鏈四桿機構中曲柄存在的條件是什麼?
2-3 機構的急回特性有何作用?判斷四桿機構有無急回特性的根據是什麼?
2-4 題圖所示的鉸鏈四桿機構中,各構件的長度已知,問分別以a、b、c、d為機架時,各得什麼類型的機構?
2-5 標注出各機構在題圖所示位置的壓力角和傳動角。
實訓二 設計平面四桿機構
1.實訓目的
掌握平面四桿機構的圖解設計方法,初步了解和掌握計算機輔助設計在平面四桿機構設計中的應用。
2.實訓內容和要求
(1)設計一鉸鏈四桿機構,已知搖桿長LC D = 0.12m , 擺角 =45°,機架長LAD = 0.10m,行程速比系數K=1.4,試用圖解法求曲柄和連桿的長度。
(2)使用圖解法設計一擺動導桿機構。已知行程速比系數K=1.5,機架長LAD=0.18m。
可自選一題目,採用計算機輔助設計(用AutoCAD圖解設計)。
3.實訓過程。參考實訓例2-4。
4. 採用AutoCAD圖解設計的實訓步驟
按照自選好的題目初步構思、擬定作圖步驟,然後上機操作:①進入AutoCAD工作界面;②按作圖步驟作圖;③利用查詢功能測出設計結果;④保存設計結果。
⑸ 一台立式銑床的PLC控制系統設計
1.車床加工論文
2.《如何控制切削量有關方面的論文》
3.數控機床的論文
4.數控編程的論文
5.數控機床的檢測與維修的畢業論文
6.稀瀝青噴刷機設計開題報告
7.c6150車床數控化改造
8.模具設計畢業論文
9.《六工位卧式鏜銑專用加工機床的控制系統設計》
其設計任務如下:
1> 分析六工位卧式鏜銑專用加工機床的工藝流程和機床的動作流程
2> 設計其控制系統的硬體
3> 編寫其控制系統的軟體
要求如下:
1> 畫出其硬體原理圖
2> 畫出PLC接線圖
3> 調試系統(這個由我來)
4> 編寫畢業設計論文 (1萬字以上)
10.《和面機的設計》
11.設計S195柴油機中「最終傳動箱殼體」的加工工藝和其中某道工序的專用夾具
12.工程機械的主動減振系統研究
13.關於模具設計油筆筆筒或礦泉水瓶蓋的畢業設計論文
14.汽車減震器的論文
15.機械零件加工或車床加工
16.關於印刷機械的工藝與發展
17.5t/h沖天爐熱風爐膽的設計
18.從公差標準的發展看中國工業標准化的發展概況及趨勢
19.影響數控加工質量的分析
20.數控中心技師論文
21.礦山機械類畢業設計
22.關於機電數控機床
23.機電一體化方面的論文
24.機械產品設計"的論文
25.數控車床加工零件方面的論文
26.NOKIA8210手機外殼注塑模設計
說明書.doc(29頁)
8210手機上殼裝配圖.dwg
頂桿固定板零件圖.dwg
動模零件圖.dwg
主裝配圖1.dwg
主裝配圖2.dwg
27.WY型滾動軸承壓裝機設計
說明書.doc(29頁)
A1液壓系統原理1.dwg
總裝配圖1(A0)A0-00.dwg
總裝配圖2(A0)B0-00.dwg
定位缸(a2)B-01.dwg
定位缸前缸蓋(A2)B0-02.dwg
防塵壓蓋(a4)B0-03.dwg
法蘭蓋A4紙B0-06.dwg
後端蓋(A4)B0-08.dwg
活塞(A4)B0-07.dwg
活塞桿A4紙B0-05.dwg
夾緊缸A2B0-04.dwg
導向套A4紙03.dwg
頂尖A4紙04.dwg
壓裝缸A0.dwg
壓裝缸活塞A4紙02.dwg
壓裝缸活塞桿A405.dwg
軸承托架a4紙06.dwg
28.XKA5032AC數控立式升降台銑床自動換刀設計
說明書.doc(21頁)
1刀庫裝配圖A0.dwg
2自動換刀裝置的安裝示意圖A2.dwg
3機械手裝配圖A2.dwg
4機械手液壓控制圖A3.dwg
5蝸桿零件圖A2.dwg
機械手換刀過程傳動演示.mpg
設計答辯演示文稿.ppt
29.Φ90磨球群鑄金屬型復合模具設計及製造工藝設計
說明書.doc(46頁)
動畫演示.mpg
實際生產1.rm
實際生產2.rm
設計答辯演示文稿.ppt
上模A2.dwg
上砂芯A2.dwg
胎具圖.dwg
下模A2.dwg
下砂芯A2.dwg
裝配圖.dwg
30.安全帽注塑模具設計及模腔三維造型CADCAM
說明書.doc(24頁)
設計答辯演示文稿.ppt
開合模過程.avi
裝配過程.avi
抽芯機構.dwg
定模A1.dwg
動模A1.dwg
動模墊板A2.dwg
零件圖A4.dwg
推桿固定板A2.dwg
斜導槽A3.dwg
異型推桿A4.dwg
裝配圖A0.dwg
31.筆筒抽屜注射模實體設計及數控加工
說明書.doc(22頁)
側型芯A2.dwg
抽屜注射模裝配.dwg
定模板兼型腔A1.dwg
零件圖A2.dwg
型芯A2.dwg
32.撥叉加工自動線設計
說明書.doc(27頁)
A0中間底座裝配圖(A0).dwg
A3中間底座---零件圖(A3).dwg
倒擋撥叉(A3).dwg
電機控制系統工作原理圖.dwg
電氣圖(A2).dwg
副變速撥叉(A3).dwg
剛性主軸(A2).dwg
滑台裝配圖(A0).dwg
集中控制圖(A2).dwg
加工示意圖(A3).dwg
快擋撥叉(A3).dwg
隨性夾具輸送系統圖(A3).dwg
自動線工藝過程圖(A3).dwg
自動線總體布置圖(A0).dwg
加工動畫.avi
33.長度計數器蓋模具設計
說明書.doc(21頁)
凹模A3.dwg
模具整體圖A0.dwg
凸模A3.dwg
型腔設計圖A2.dwg
製品A4.dwg
主流道襯套A4.dwg
34.充電器外殼注塑模具設計及型腔CADCAM
說明書.doc(22頁)
注塑模擬.mpg
裝備動畫.mpg
設計答辯演示文稿.ppt
零件圖.dwg
零件圖A0.dwg
零件圖A1.dwg
裝備圖A0.dwg
35.抽屜注塑模具設計
說明書.doc(22頁)
側型芯A2.dwg
側型芯.dwg
抽屜注射模裝配A0-O0-00.dwg
導軌塊A4.dwg
定模板兼型腔A2.dwg
定模板兼型腔.dwg
定位圈A4.dwg
零件圖A2.dwg
零件圖.dwg
斜導柱A4.dwg
型芯A2.dwg
型芯.dwg
36.大口杯蓋注塑模設計
說明書.doc(24頁)
杯蓋.DWG
頂桿.dwg
定位環.DWG
上模零件圖.DWG
下模零件圖.DWG
主流道襯套.DWG
裝配圖.dwg
37.大型管材相貫線切割機設計
說明書.doc(26頁)
設計答辯演示文稿.ppt
兩軸聯動.avi
手動調節割炬.avi
四軸聯動.avi
支架裝配.avi
相貫線切割機軟體系統.exe
A0Z軸方向工作滑台裝配.dwg
A0割炬支架裝配.dwg
A1相貫線切割機總體布局圖.dwg
A1硬體連接線路圖.dwg
38.多功能甘蔗中耕田管機改進設計
說明書.doc(26頁)
端蓋(A3).dwg
驅動輪(A2).dwg
驅動輪裝配(A1).dwg
行走系(A0).dwg
張緊輪裝配圖(A1).dwg
支架(A0).dwg
支重輪軸(A4).dwg
支重輪裝配(A2).dwg
39.甘蔗收獲機剝葉和集攏環節的設計
說明書.doc(26頁)
甘蔗剝葉機和集攏裝置A2.dwg
剝葉片A4.dwg
掃葉片A4.dwg
橡膠棒A2.dwg
橡膠棒依附圓筒A2.dwg
裝配圖俯視圖.dwg
裝配圖右視圖.dwg
裝配圖主視圖.dwg
40.甘蔗種植機機構設計
說明書.doc(26頁)
機架裝配圖A0.dwg
四張A2圖紙.dwg
行走機構裝配圖A0.dwg
41.高硬度輥筒注塑模設計
說明書.doc(25頁)
設計答辯演示文稿.ppt
澆口套零件圖A4.dwg
零件圖A0.dwg
零件圖A2.dwg
裝配圖A0.dwg
42.海工碼頭工字鋼數控切割設備
說明書.doc(24頁)
布局零件圖A2.dwg
回轉機構裝配圖A1.dwg
回轉零件圖A2.dwg
液壓缸裝配圖A3.dwg
整體布局圖A1.dwg
43.漸開線斜齒輪注塑模設計
說明書.doc(22頁)
斜齒輪注塑模裝配圖.dwg
斜齒輪型腔.dwg
型腔襯套.dwg
漸開線斜齒輪.dwg
主流道襯道.dwg
定模型腔.dwg
44.經濟型數控系統研究與設計
說明書.doc(62頁)
A1數控操作面板外形圖.dwg
A1系統連接圖.dwg
A3板式結構圖.dwg
數控機床操作面板A2.dwg
系統電氣原理圖A0.dwg
45.沐浴露瓶蓋注塑模具結構設計
說明書.doc(28頁)
定模板.dwg
定模型芯.dwg
動模板.dwg
動模型芯.dwg
上瓶蓋.dwg
下瓶蓋.dwg
裝配圖.dwg
46汽車發動機連桿稱重去重自動線設計
說明書.doc(21頁)
設計答辯演示文稿.ppt
布局圖A0.dwg
分類機A0.dwg
進退液壓缸零件圖A2.dwg
連桿部件總成圖A2.dwg
連桿零件圖A2.dwg
連桿上端蓋A3.dwg
輸送裝置A0.dwg
專用部件輸送裝置液壓缸A1.dwg
自動線工作循環時間表A4.dwg
自動線控制框圖A2.dwg
47.汽車發動機連桿大小頭孔中心線平行度自動檢測裝置設計
說明書.doc(25頁)
動畫.mpg
答辯演示幻燈片.ppt
A0汽車連桿大小頭平行度自動檢測裝置設計裝配圖.dwg
測試箱裝配圖A1.dwg
連桿總成圖A3.dwg
數控系統控制電路圖A1.dwg
液壓夾緊系統原理圖A4.dwg
支座零件圖A2.dwg
48.全液壓多功能甘蔗收獲機設計收割輸送裝置設計
說明書.doc(16頁)
割梢去頭刀片A4.dwg
甘蔗收獲機收割去頭機構裝配圖.dwg
喂入機構部件圖.dwg
割蔗頭蔗梢部件圖.dwg
49.三自由度圓柱坐標型工業機器人設計
說明書.doc(24頁)
答辯演示幻燈片.ppt
工作空間圖.dwg
機構簡圖.dwg
導向套.dwg
支架.dwg
支座.dwg
轉動殼體.dwg
支座和手臂裝配圖.dwg
終端執行器.dwg
實體.mpg
動畫.mpg
50.洗衣機波輪注射模設計
說明書.doc(26頁)
A2定位圈.dwg
A0 裝配圖.dwg
A1凹模.dwg
A2凹模套板.dwg
A2動模固定板.dwg
A3澆口套.dwg
A3凸模.dwg
A4澆口套.dwg
製品.dwg
51.相機殼下蓋注塑模具設計
說明書.doc(27頁)
模具組合動畫.avi
脫模動畫.avi
凹模.DWG
零件.DWG
模具裝配圖.dwg
凸模.DWG
52.行星齒輪的注塑模具設計及其模腔三維造型CADCAM
說明書.doc(24頁)
墊板A2.dwg
墊塊A3.dwg
定模板.dwg
定模固定板A3.dwg
動模板.dwg
澆口套A3.dwg
推桿固定板A2.dwg
行星齒輪零件A3.dwg
裝配圖A0.dwg
53.揚聲器模具設計
說明書.doc(31頁)
蓋板.dwg
上墊板.dwg
凸模固定板.dwg
下墊板.dwg
下模固定板.dwg
卸料板.dwg
上頂塊.dwg
下頂塊.dwg
沖孔凸模.dwg
二模凹模.dwg
二模凸模.dwg
拉深沖孔凸凹模.dwg
落料凹模.dwg
落料拉深模凸凹模.dwg
凸模(二模).dwg
模柄.dwg
第二模具總裝配圖.dwg
總裝配圖.dwg
54.液壓控制閥的理論研究與設計
說明書.doc(29頁)
A0溢流閥裝配圖.dwg
A1溢流閥先導閥體.dwg
A1溢流閥主閥體.dwg
A1溢流閥主閥芯.dwg
A4溢流閥調節桿.dwg
A4溢流閥調壓螺帽.dwg
A4溢流閥先導閥芯.dwg
A4溢流閥先導閥座.dwg
A4溢流閥主閥座.dwg
55.運送鋁活塞鑄造毛坯機械手設計
說明書.doc(26頁)
答辯演示幻燈片.ppt
實體.mpg
動畫.mpg
裝配圖A0.dwg
末端執行器A1.dwg
傳動軸A2.dwg
底座A2.dwg
底座上端蓋A2.dwg
齒輪軸A3.dwg
底座轉盤A3.dwg
工作空間圖A3.dwg
傳動軸底部端蓋A4.dwg
導向桿前支架A4.dwg
導向套A4.dwg
機構簡圖A4.dwg
上下導向桿A4.dwg
楔塊A4.dwg
支承端蓋A4.dwg
56.發動機三維設計
說明書.doc(45頁)
發動機.mpg
剖視.mpg
氣門相位.mpg
發動機總裝配圖.dwg
30多張三維設計圖 PRO/E
⑹ 多連桿機構的設計
平面四桿機構的類型及應用
連桿機構的特點:優點:運動副單位面積所受的壓力小且面接觸受力小,便於潤滑,磨損小;製造方便。缺點:設計復雜誤差大。工作效率低。
平面四桿機構的基本類型——鉸鏈四桿機構
⑺ 與傳統的連桿機構相比,近年來連桿機構出現了哪些創新設計
平面連桿的定義
平面連桿是由若干構件用低副(轉動副、移動副)連接組成的平面,又稱平面低副。平面連桿中構件的運動形式多樣,可以實現給定運動規律或運動軌跡;低以圓柱面或平面相接觸,承載能力高,耐磨損,製造簡便,易於獲得較高的製造精度。因此,平面連桿在各種機械、儀器中獲得了廣泛的應用。
2.平面連桿的優缺點
優點
(1)面接觸低副,壓強小,便於潤滑,磨損輕,壽命長,傳遞動力大
(2)低副易於加工,可獲得較高精度,成本低
(3)桿可較長,可用作實現遠距離的操縱控制
(4)可利用連桿實現較復雜的運動規律和運動軌跡
缺點
(1)低副中存在間隙,精度低
(2)不容易實現精確復雜的運動規律
(3)桿可較長,可用作實現遠距離的操縱控制
(4)可利用連桿實現較復雜的運動規律和運動軌跡
⑻ 工程設計
1> 分析六工位卧式鏜銑專用加工機床的工藝流程和機床的動作流程
2> 設計其控制系統的硬體
3> 編寫其控制系統的軟體
要求如下:
1> 畫出其硬體原理圖
2> 畫出PLC接線圖
3> 調試系統(這個由我來)
4> 編寫畢業設計論文 (1萬字以上)
10.《和面機的設計》
11.設計S195柴油機中「最終傳動箱殼體」的加工工藝和其中某道工序的專用夾具
12.工程機械的主動減振系統研究
13.關於模具設計油筆筆筒或礦泉水瓶蓋的畢業設計論文
14.汽車減震器的論文
15.機械零件加工或車床加工
16.關於印刷機械的工藝與發展
17.5t/h沖天爐熱風爐膽的設計
18.從公差標準的發展看中國工業標准化的發展概況及趨勢
19.影響數控加工質量的分析
20.數控中心技師論文
21.礦山機械類畢業設計
22.關於機電數控機床
23.機電一體化方面的論文
24.機械產品設計"的論文
25.數控車床加工零件方面的論文
26.NOKIA8210手機外殼注塑模設計
說明書.doc(29頁)
8210手機上殼裝配圖.dwg
頂桿固定板零件圖.dwg
動模零件圖.dwg
主裝配圖1.dwg
主裝配圖2.dwg
27.WY型滾動軸承壓裝機設計
說明書.doc(29頁)
A1液壓系統原理1.dwg
總裝配圖1(A0)A0-00.dwg
總裝配圖2(A0)B0-00.dwg
定位缸(a2)B-01.dwg
定位缸前缸蓋(A2)B0-02.dwg
防塵壓蓋(a4)B0-03.dwg
法蘭蓋A4紙B0-06.dwg
後端蓋(A4)B0-08.dwg
活塞(A4)B0-07.dwg
活塞桿A4紙B0-05.dwg
夾緊缸A2B0-04.dwg
導向套A4紙03.dwg
頂尖A4紙04.dwg
壓裝缸A0.dwg
壓裝缸活塞A4紙02.dwg
壓裝缸活塞桿A405.dwg
軸承托架a4紙06.dwg
28.XKA5032AC數控立式升降台銑床自動換刀設計
說明書.doc(21頁)
1刀庫裝配圖A0.dwg
2自動換刀裝置的安裝示意圖A2.dwg
3機械手裝配圖A2.dwg
4機械手液壓控制圖A3.dwg
5蝸桿零件圖A2.dwg
機械手換刀過程傳動演示.mpg
設計答辯演示文稿.ppt
29.Φ90磨球群鑄金屬型復合模具設計及製造工藝設計
說明書.doc(46頁)
動畫演示.mpg
實際生產1.rm
實際生產2.rm
設計答辯演示文稿.ppt
上模A2.dwg
上砂芯A2.dwg
胎具圖.dwg
下模A2.dwg
下砂芯A2.dwg
裝配圖.dwg
30.安全帽注塑模具設計及模腔三維造型CADCAM
說明書.doc(24頁)
設計答辯演示文稿.ppt
開合模過程.avi
裝配過程.avi
抽芯機構.dwg
定模A1.dwg
動模A1.dwg
動模墊板A2.dwg
零件圖A4.dwg
推桿固定板A2.dwg
斜導槽A3.dwg
異型推桿A4.dwg
裝配圖A0.dwg
31.筆筒抽屜注射模實體設計及數控加工
說明書.doc(22頁)
側型芯A2.dwg
抽屜注射模裝配.dwg
定模板兼型腔A1.dwg
零件圖A2.dwg
型芯A2.dwg
32.撥叉加工自動線設計
說明書.doc(27頁)
A0中間底座裝配圖(A0).dwg
A3中間底座---零件圖(A3).dwg
倒擋撥叉(A3).dwg
電機控制系統工作原理圖.dwg
電氣圖(A2).dwg
副變速撥叉(A3).dwg
剛性主軸(A2).dwg
滑台裝配圖(A0).dwg
集中控制圖(A2).dwg
加工示意圖(A3).dwg
快擋撥叉(A3).dwg
隨性夾具輸送系統圖(A3).dwg
自動線工藝過程圖(A3).dwg
自動線總體布置圖(A0).dwg
加工動畫.avi
33.長度計數器蓋模具設計
說明書.doc(21頁)
凹模A3.dwg
模具整體圖A0.dwg
凸模A3.dwg
型腔設計圖A2.dwg
製品A4.dwg
主流道襯套A4.dwg
34.充電器外殼注塑模具設計及型腔CADCAM
說明書.doc(22頁)
注塑模擬.mpg
裝備動畫.mpg
設計答辯演示文稿.ppt
零件圖.dwg
零件圖A0.dwg
零件圖A1.dwg
裝備圖A0.dwg
35.抽屜注塑模具設計
說明書.doc(22頁)
側型芯A2.dwg
側型芯.dwg
抽屜注射模裝配A0-O0-00.dwg
導軌塊A4.dwg
定模板兼型腔A2.dwg
定模板兼型腔.dwg
定位圈A4.dwg
零件圖A2.dwg
零件圖.dwg
斜導柱A4.dwg
型芯A2.dwg
型芯.dwg
36.大口杯蓋注塑模設計
說明書.doc(24頁)
杯蓋.DWG
頂桿.dwg
定位環.DWG
上模零件圖.DWG
下模零件圖.DWG
主流道襯套.DWG
裝配圖.dwg
37.大型管材相貫線切割機設計
說明書.doc(26頁)
設計答辯演示文稿.ppt
兩軸聯動.avi
手動調節割炬.avi
四軸聯動.avi
支架裝配.avi
相貫線切割機軟體系統.exe
A0Z軸方向工作滑台裝配.dwg
A0割炬支架裝配.dwg
A1相貫線切割機總體布局圖.dwg
A1硬體連接線路圖.dwg
38.多功能甘蔗中耕田管機改進設計
說明書.doc(26頁)
端蓋(A3).dwg
驅動輪(A2).dwg
驅動輪裝配(A1).dwg
行走系(A0).dwg
張緊輪裝配圖(A1).dwg
支架(A0).dwg
支重輪軸(A4).dwg
支重輪裝配(A2).dwg
39.甘蔗收獲機剝葉和集攏環節的設計
說明書.doc(26頁)
甘蔗剝葉機和集攏裝置A2.dwg
剝葉片A4.dwg
掃葉片A4.dwg
橡膠棒A2.dwg
橡膠棒依附圓筒A2.dwg
裝配圖俯視圖.dwg
裝配圖右視圖.dwg
裝配圖主視圖.dwg
40.甘蔗種植機機構設計
說明書.doc(26頁)
機架裝配圖A0.dwg
四張A2圖紙.dwg
行走機構裝配圖A0.dwg
41.高硬度輥筒注塑模設計
說明書.doc(25頁)
設計答辯演示文稿.ppt
澆口套零件圖A4.dwg
零件圖A0.dwg
零件圖A2.dwg
裝配圖A0.dwg
42.海工碼頭工字鋼數控切割設備
說明書.doc(24頁)
布局零件圖A2.dwg
回轉機構裝配圖A1.dwg
回轉零件圖A2.dwg
液壓缸裝配圖A3.dwg
整體布局圖A1.dwg
43.漸開線斜齒輪注塑模設計
說明書.doc(22頁)
斜齒輪注塑模裝配圖.dwg
斜齒輪型腔.dwg
型腔襯套.dwg
漸開線斜齒輪.dwg
主流道襯道.dwg
定模型腔.dwg
44.經濟型數控系統研究與設計
說明書.doc(62頁)
A1數控操作面板外形圖.dwg
A1系統連接圖.dwg
A3板式結構圖.dwg
數控機床操作面板A2.dwg
系統電氣原理圖A0.dwg
45.沐浴露瓶蓋注塑模具結構設計
說明書.doc(28頁)
定模板.dwg
定模型芯.dwg
動模板.dwg
動模型芯.dwg
上瓶蓋.dwg
下瓶蓋.dwg
裝配圖.dwg
46汽車發動機連桿稱重去重自動線設計
說明書.doc(21頁)
設計答辯演示文稿.ppt
布局圖A0.dwg
分類機A0.dwg
進退液壓缸零件圖A2.dwg
連桿部件總成圖A2.dwg
連桿零件圖A2.dwg
連桿上端蓋A3.dwg
輸送裝置A0.dwg
專用部件輸送裝置液壓缸A1.dwg
自動線工作循環時間表A4.dwg
自動線控制框圖A2.dwg
47.汽車發動機連桿大小頭孔中心線平行度自動檢測裝置設計
說明書.doc(25頁)
動畫.mpg
答辯演示幻燈片.ppt
A0汽車連桿大小頭平行度自動檢測裝置設計裝配圖.dwg
測試箱裝配圖A1.dwg
連桿總成圖A3.dwg
數控系統控制電路圖A1.dwg
液壓夾緊系統原理圖A4.dwg
支座零件圖A2.dwg
48.全液壓多功能甘蔗收獲機設計收割輸送裝置設計
說明書.doc(16頁)
割梢去頭刀片A4.dwg
甘蔗收獲機收割去頭機構裝配圖.dwg
喂入機構部件圖.dwg
割蔗頭蔗梢部件圖.dwg
49.三自由度圓柱坐標型工業機器人設計
說明書.doc(24頁)
答辯演示幻燈片.ppt
工作空間圖.dwg
機構簡圖.dwg
導向套.dwg
支架.dwg
支座.dwg
轉動殼體.dwg
支座和手臂裝配圖.dwg
終端執行器.dwg
實體.mpg
動畫.mpg
50.洗衣機波輪注射模設計
說明書.doc(26頁)
A2定位圈.dwg
A0 裝配圖.dwg
A1凹模.dwg
A2凹模套板.dwg
A2動模固定板.dwg
A3澆口套.dwg
A3凸模.dwg
A4澆口套.dwg
製品.dwg
51.相機殼下蓋注塑模具設計
說明書.doc(27頁)
模具組合動畫.avi
脫模動畫.avi
凹模.DWG
零件.DWG
模具裝配圖.dwg
凸模.DWG
52.行星齒輪的注塑模具設計及其模腔三維造型CADCAM
說明書.doc(24頁)
墊板A2.dwg
墊塊A3.dwg
定模板.dwg
定模固定板A3.dwg
動模板.dwg
澆口套A3.dwg
推桿固定板A2.dwg
行星齒輪零件A3.dwg
裝配圖A0.dwg
53.揚聲器模具設計
說明書.doc(31頁)
蓋板.dwg
上墊板.dwg
凸模固定板.dwg
下墊板.dwg
下模固定板.dwg
卸料板.dwg
上頂塊.dwg
下頂塊.dwg
沖孔凸模.dwg
二模凹模.dwg
二模凸模.dwg
拉深沖孔凸凹模.dwg
落料凹模.dwg
落料拉深模凸凹模.dwg
凸模(二模).dwg
模柄.dwg
第二模具總裝配圖.dwg
總裝配圖.dwg
54.液壓控制閥的理論研究與設計
說明書.doc(29頁)
A0溢流閥裝配圖.dwg
A1溢流閥先導閥體.dwg
A1溢流閥主閥體.dwg
A1溢流閥主閥芯.dwg
A4溢流閥調節桿.dwg
A4溢流閥調壓螺帽.dwg
A4溢流閥先導閥芯.dwg
A4溢流閥先導閥座.dwg
A4溢流閥主閥座.dwg
55.運送鋁活塞鑄造毛坯機械手設計
說明書.doc(26頁)
答辯演示幻燈片.ppt
實體.mpg
動畫.mpg
裝配圖A0.dwg
末端執行器A1.dwg
傳動軸A2.dwg
底座A2.dwg
底座上端蓋A2.dwg
齒輪軸A3.dwg
底座轉盤A3.dwg
工作空間圖A3.dwg
傳動軸底部端蓋A4.dwg
導向桿前支架A4.dwg
導向套A4.dwg
機構簡圖A4.dwg
上下導向桿A4.dwg
楔塊A4.dwg
支承端蓋A4.dwg
56.發動機三維設計
說明書.doc(45頁)
發動機.mpg
剖視.mpg
氣門相位.mpg
發動機總裝配圖.dwg
30多張三維設計圖 PRO/E
⑼ 連桿檢測儀的原理是什麼
主要是將被測連桿與標准連桿進行對比。得出兩者的偏差值。
因為標准連桿的數據是已知的,因此通過偏差值的計算,就能夠得到被測連桿的數據。
很多數據的測量目前都是通過感測器實現的,而連桿大頭和小頭的孔徑等,通過電子塞規來測量。
⑽ 連桿機構的設計方法有哪些,各有什麼特點
連桿機構的特點
優點:
①連桿機構為低副機構,運動副為面接觸,壓強小,承載能力
大,耐沖擊:
②運動副元素的幾何形狀多為平面或圓柱面,便於加工製造:
③在原動件運動規律不變情況下,通過改變各構件的相對長度
可以使從動件得到不同的運動規律;
④可以連桿曲線可以滿足不同運動軌跡的設計要求;
⑥構件多呈現桿的形狀一使了1幾增力、擴人行程和實現遠距離傳
動。
缺點:
①由於運動積累誤差較大,因而影響傳動精度:
②山1.慣性力不好平衡而不適於幾高速轉動:
③設計方法比較復雜。
最常看到的是發動機上的曲柄活塞連桿機構,空壓機上也用的是這個。
手動壓水機,縫紉機踏板機構,港口用的貨物吊,火車輪的聯動機構,汽車車門開閉機構 ,碎石機,沖床,自卸汽車卸料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