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科學實驗提倡綠色環保對實驗裝置進行

科學實驗提倡綠色環保對實驗裝置進行

發布時間:2022-06-28 07:01:38

① 科學實驗提倡綠色環保,對實驗裝置進行微型化改進是一條很好的途徑.

(1)圖乙中微型塑料滴管在實驗中的作用與圖甲中的分液漏斗儀器相同;專故填:A;(2)采屬用「微型」實驗裝置具有的優點是葯品用量少,產生的廢棄物也少,方便操作;故填:葯品用量少,產生的廢棄物也少,方便操作;(3)根據實驗室製取二氧化碳的反

② 根據如圖裝置,回答問題:(1)標號①的儀器名稱:①______.(2)科學實驗提倡綠色環保,實驗室製取氧氣

(1)標號①的儀器名稱是長頸漏斗,通過長頸漏斗可以向反應容器中注入液體葯品.
故填:長頸漏斗.
(2)用高錳酸鉀或氯酸鉀和二氧化錳混合製取氧氣時需要加熱,生成物對環境有一定的影響,而利用過氧化氫製取氧氣不需要加熱,生成物是水和氧氣,不污染環境,因此利用過氧化氫製取氧氣與實驗的綠色環保更相符,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H2O2

MnO2
.

③ 環保科學小實驗

1. 把一根筷子插入裝著米的杯子中,然後將筷子上提,筷子會把米和杯子提起嗎?

筷子的神力
思考:把一根筷子插入裝著米的杯子中,然後將筷子上提,筷子會把米和杯子提起嗎?
材料:塑料杯一個、米一杯、竹筷子一根
操作:
1、將米倒滿塑料杯。
2、用手將杯子里的米按一按。
3、用手按住米,從手指縫間插入筷子。
4、用手輕輕提起筷子,杯子和米一起被提起來了。
講解:
由於杯內米粒之間的擠壓,使杯內的空氣被擠出來,杯子外面的壓力大於杯內的壓力,使筷子和米粒之間緊緊地結合在一起,所以筷子就能將成米的杯子提起來

④ 在化學實驗中,應採取哪些環保措施來減少環境污染

1、有害氣體產生後採用「有組織排放」、吸收液回收的方法,就可以避免 污染空氣;
2、中含有毒物資(例如汞,六價鉻)的廢水,要分類回收,不得隨意排入下水道;
3、反應產生的含有害的廢渣,也要回收處理。

⑤ 關於綠色環保的科學實驗

化合反應都可以

⑥ 環保和科學小實驗作文

材料:廢紙(建議使用舊報紙)、麵粉或澱粉、

工具:電動攪拌器、水桶、大塑料盆、干布、玻璃棒、試管或擀麵杖,抄紙紗網。

[抄紙紗網的製作]

用鐵絲(直徑1mm左右)彎成長方形框,大小如書本面積。套上一隻廢尼龍絲襪扎牢,使絲網崩緊,便做成了一個抄紙紗網。這種紗網比木框做的好用,製作也方便。

步驟:

1.將廢紙若干撕碎放入大盆中,加水浸泡,最好浸泡一晚。

2.廢紙浸泡變軟後,倒掉多餘的水之後,將廢紙放人電動攪拌器內,以紙、水1:2的比例加入少許清水,攪混使之成為糊狀紙漿。在紙漿中加入少許澱粉或麵粉(為使紙面比較光滑,易於寫字),攪勻。紙漿如果太臟時,可先將其倒在抄紙紗網上,瀝掉臟水,再加入清水,將有極佳的漂白作用。打漿時,可加入花瓣或綠色的檸檬薄皮。

3.將打好得紙漿倒入臉盆里並再加入與紙漿等量的水稀釋攪勻。

4.雙手握住造紙框,在水中把它向前推動,小心地從盆中水平提出抄紙紗網,如果沒有抄紙紗網,可用墊有干布的鐵紗網替代。一層紙漿便會留在上面,如果紙漿太厚,請再造一遍。在抄紙紗網架上,每隔0.lcm畫上刻度,就可以測量抄網上紙漿厚度,這非常有助於控制手抄再生紙的厚度。

5.先用手將紙漿攪動均勻,再將抄紙框放入盆中。

*注意:因紙漿會沉積在盆底,所以攪動的動作一定不可少。

6.將抄紙框在紙漿中左右搖動,讓紙漿均勻分布在抄紙框上後再將抄紙框平行拿起。

*注意:拿起時,手只能拿框邊緣部分。

7.然後將抄紙框稍微傾斜以流去多餘水份,再將抄紙框拿起。

8.將抄紙框翻面平放在報紙上,用干凈抹布輕壓吸掉更多水份。

也可用試管或擀麵杖輕輕地在上面擀壓以擠去紙漿中的水分

*注意:只能輕壓,不能用力拍以免破壞紙張結構。

9.輕輕將抄紙框拿起。

10. 約五分鍾後,輕輕用力從角邊撕起,放在光滑的平面上,待它自然風幹完全乾透或用吹風機吹乾便大功告成,再用剪刀把紙的四邊剪齊。風干過程中,也可將顏料輕輕著色於上或將花、葉、飾物張貼其上。

⑦ 如圖1是同學們做粗鹽提純實驗的操作示意圖.請回答下列問題:(1)操作③中用玻璃棒攪拌的作用是______.

實驗一
(1)操作③中用玻璃棒攪拌的作用是加速粗鹽的溶解.
故填:加速溶解.
(2)過濾時應內該用玻璃棒引流.容
故填:未用玻璃棒引流.
(3)粗鹽提純並且計算產率的實驗操作順序為:取葯品、稱量葯品、把葯品放入燒杯中、加水、溶解、過濾、蒸發.
故填:①⑤②③⑥④.
(4)①圖乙中微型塑料滴管在實驗中的作用與圖甲中的分液漏斗儀器相同,
故填:A;
②採用「微型」實驗裝置具有的優點是葯品用量少,產生的廢棄物也少,方便操作,
故填:葯品用量少,產生的廢棄物也少,方便操作;
③根據的反應物、生成物、反應條件寫出化學反應的方程式為:CaC03+2HCl=CaCl2+H20+C02↑;
故答案為:(1)加速溶解
(2)未用玻璃棒引流.
(3)①⑤②③⑥④.
(4)A;葯品用量少,產生的廢棄物也少,方便操作;CaC03+2HCl=CaCl2+H20+C02↑;

⑧ 綠色化學理念與實驗

多少字啊?
看看這個行不,
化學是一門與人類的衣食住行緊密聯系的學科,它對發展經濟和提高人類生活水平起了致關重要的作用,並創造了巨大效益。但是,傳統的化學在給人類帶來新材料、新能源、新產品的同時,也產生大量排放物而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人類正面臨有史以來最嚴重的環境危機,在這樣一個大背景下,綠色化學應運而生。化學作為一門實驗科學,如何把綠色化學融人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中,對於化學教育工作者來說,已成為21世紀化學教育的最大挑戰和重要組成部分[1]。
1綠色化學的含義
綠色化學又稱環境無害化學、環境友好化學、清潔化學。利用化學原理和方法來研究和尋找能充分利用的無毒害原材料,最大程度地節約能源,在各環節都實現凈化和無污染的反應途徑,最大程度實現原子經濟性是綠色化學的目標和任務,它是從源頭上防止污染的產生,而不是產生污染後再去治理,其過程為零排放和零污染。綠色化學與那些為了改善人類生存環境、提高人類生活質量而採取的廢物和污染物處理技術有根本區別。傳統的環境保護方法是發展對「三廢」及化學污染物的處理技術,研究治理已經產生的污染物的原理和方法,是污染的末端治理,是一種治標的方法。綠色化學的理想在於不再使用有毒有害的物質,不再產生廢物,不再處理廢物,是一門從源頭上阻止污染的化學,是化學進入成熟期的更高層次的表現。
有機化學實驗教學中開展綠色化學教學的策略
為了適應可持續發展的環境保護戰略和素質教育的需要,化學實驗實現綠色化是化學實驗教學發展的必然趨勢,在化學實驗教學中如何實施綠色化學,我們提出以下的教學策略:
教學中滲透綠色化學理念
要實現「綠色化學」實驗,首先必須從源頭上制止化學污染物的生成。教材是教學內容的基本載體,是搞好教學的基礎,要盡量挑選反映綠色化學內容的教材,若現有教材中沒有特別介紹綠色化學內容,教師可根據實際情況對實驗內容整體優化[2]。充分挖掘教材內容,加大綠色化學思想的宣傳力度,讓綠色化學教育的思想和內容深入人心。其次,在課堂教學方面,始終貫徹綠色化學的思想,讓學生了解綠色化學,樹立起環境保護意識,培養學生從事綠色化學研究與開發的能力。
根據有機化學內容豐富、理論深刻、實踐性強、與多門學科互相交叉滲透的特點,按照構建有前瞻性、可操作性的教材體系的要求,盡量選取和確定具有環保性的化學實驗[4]。在實驗中要嚴格遵守「5R」原則。節省資源,盡量採用微型化實驗,減少「三廢」的排放,即減量(Rection)。化學過程中催化劑、載體等能重復使用的要重復使用(Reuse),既是降低成本的需要,又是減廢的需要。為了有效實現「省資源、少污染、減成本」的要求,盡量回收未反應原料、副產物、助溶劑、催化劑、穩定劑等非反應試劑,即回收(Recycling)。對離子交換樹脂、磺化煤等可再生(Regeneration)的資源,要變廢為寶,節省資源,減少污染。拒用(Rejection)一些無法代替,又無法回收、再生和重復使用、有毒副作用、污染作用的原料。
採用多媒體技術,模擬化學模擬實驗
多媒體技術應用於教學,對提高教學質量起著重要的作用。利用計算機模擬化學實驗可減少葯品的損耗,安全方便快捷且無污染。化學實驗屬於消耗性實驗,且易產生有毒、有害物質。在化學實驗教學中利用計算機輔助教學模擬化學實驗(模擬實驗)是一種化學試劑和儀器裝置「零投入」和「廢棄物零排放」的特殊實驗方式。對某些危險性大、毒害性強、費時多的化學實驗以及錯誤的實驗操作後果等均可以採用這種方式。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以及豐富多彩的表現手法,即使學生了解了實驗內容、方法和步驟,又減少了對化境的污染毒害。多媒體教學不應只局限於課堂上的教學,而應充分利用網路平台和資源,開展立體化教學,有利於學生自主學習和自學能力提高。強大的網路教學環境,打破了傳統實驗教學的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擴大了課程的受益面,同時也使得有機實驗課程教學多了一種開放形式。
教師在推廣綠色化學的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教師的素質、水平影響著教育的發展狀況,因此提高教師的素質也是一項十分緊要的任務。教師要樹立綠色意識,樹立可持續發展的價值觀,更新教育觀念,轉變傳統的化學教育觀,把綠色化學的觀念引入到教學中,培養學生保護環境、愛護環境的意識。教師要做好綠色化學的傳播者、引導者的角色,除了必須掌握化學專業所涉及的經典理論知識,還必須要熟悉生物、物理等相關學科的基礎知識,掌握環境、資源、食品等相關專業的前沿動態。這就要求教師要不斷的補充自己的知識儲備,不斷的更新知識,要多參與教學交流活動以及各種培訓,完善自己,跟上時代的要求。
3 結語
綠色化學體現了化學科學、技術與社會的相互聯系和相互作用,是化學科學高度發展以及社會對化學發展的作用的產物,對化學本身而言是一個新階段的到來。作為新世紀的一代,不但要有能力去發展新的、對環境更友好的化學,以防止化學污染;而且要讓年輕的一代了解綠色化學、接受綠色化學、為綠色化學做出應有的貢獻。
當然從當前我們現有實際情況看,完全實現化學實驗綠色化的條件還不夠成 熟,實驗室條件、經費投入遠遠不能滿足綠色化學的要求。但化學實驗實現綠色化是教學改革發展的必然趨勢,而且是二十一世紀化學發展的重要方向之一,所以,作為一個高校化學工作者,應該增強對保護環境,改善環境質量的責任感,不斷更新自己的專業知識,致力於化學實驗教學改革,積極探索高校化學實驗綠色化模式,建立化學實驗的綠色化教學新理念。為創造一個清潔美好的生活環境,做出應有的貢獻。

⑨ 實驗小組在研究酸的化學性質時,做了下列所示5個實驗. (1)實驗後,某試管中溶液呈淺綠色,該試管中發

(1)鐵與鹽酸反應生成的氯化亞鐵溶液是淺綠色的,因此實驗後,某試管中溶液呈淺綠色,說明該試管中發生反應的化學反應是鐵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亞鐵和氫氣;
(2)向某試管中滴加無色酚酞,溶液變紅,說明溶液顯鹼性,且該鹼性物質過量,圖示實驗中碳酸鈉、氫氧化鈉、氫氧化鈣溶液均顯鹼性,均有可能;再向此試管中加稀鹽酸,只觀察到溶液由紅色變為無色,說明溶液中一定不是碳酸鈉,因為碳酸鈉與稀鹽酸反應還會生成氣體,故可能是氫氧化鈉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氫氧化鈣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和水,方程式分別是:NaOH+HCl=NaCl+H 2 O,2HCl+Ca(OH) 2 ═CaCl 2 +2H 2 O;
(3)將(2)反應後的溶液,與上述五支試管中某試管反應後的溶液混合,看到先產生氣體,後出現沉澱;鹽酸與碳酸鹽反應生成氣體,五支試管中可能形成的沉澱是碳酸鈣;從而說明(2)反應後的溶液中含有鹽酸、氯化鈣,與之混合的溶液中含有碳酸根離子,碳酸鹽過量,碳酸鈣不溶於水,碳酸鈉易溶於水,則說明是碳酸鈉溶液與鹽酸反應後的試管與實驗(2)反應後的溶液混合,且碳酸鈉過量,則該試管中的溶質是氯化鈉、碳酸鈉;
混合時因為先出現氣體,後出現沉澱,說明溶液中鹽酸反應完畢,故溶質中不會再有鹽酸;混合後溶液中氯化鈣與碳酸鈉若恰好反應,則溶質只有氯化鈉,若碳酸鈉過量,則溶質是碳酸鈉、氯化鈉,若氯化鈣過量,則溶質是氯化鈣、氯化鈉;
(4)①圖乙中微型塑料滴管在實驗中的作用與圖甲中的分液漏斗儀器相同,
故填:A;
②採用「微型」實驗裝置具有的優點是葯品用量少,產生的廢棄物也少,方便操作,
故填:葯品用量少,產生的廢棄物也少,方便操作;
③設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為x
CaC0 3 +2HCl═CaCl 2 +H 2 0+C0 2
73 44
0.73g×10%x
73
0.73g×10%
=
44
x

x=0.044g
答:實驗過程中產生CO 2 的質量是0.044g.
故答案為:(1)2HCl+Fe=FeCl 2 +H 2
(2)NaOH+HCl=NaCl+H 2 O或2HCl+Ca(OH) 2 =CaCl 2 +2H 2 O
(3)CaCl 2 HCl;Na 2 CO 3 NaCl;Na 2 CO 3 、NaCl或(CaCl 2 、Na Cl)或(NaCl)
(4)A;葯品用量少,產生的廢棄物也少,操作方便(以上每空各1分)
設實驗過程中產生CO 2 的質量為x
CaCO 3 +2HCl=CaCl 2 +H 2 O+CO 2 ↑ (1分)
73 44
0.73克×10% x
73:44=0.73克×10%:x (1分)
解得x=0.044克(1分)
答:實驗過程中產生CO 2 的質量為0.044克.

⑩ 關於環保的化學實驗

用鹽酸分別滴入
碳酸鈉

碳酸氫鈉
溶液。。先無氣泡後有氣泡(二氧化碳)的是碳酸鈉。。剛滴加幾滴鹽酸就有氣泡的是碳酸氫鈉。。很簡單的實驗又很深奧很安全。。原理就是碳酸鈉得
氫離子
變為碳酸氫鈉。再得氫離子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樓主。。給點分哦。。。

與科學實驗提倡綠色環保對實驗裝置進行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茂名液壓傳動裝置價格 瀏覽:57
橡膠套製作傳動裝置 瀏覽:545
泰安軸承多少錢 瀏覽:793
上海得淋電動工具配件 瀏覽:714
儀表盤出來藍色油箱是什麼意思 瀏覽:129
外徑75的軸承有什麼型號 瀏覽:146
省力搬運設備哪個好 瀏覽:731
江蘇軸承油多少錢 瀏覽:757
做什麼儀器能查出脂肪瘤 瀏覽:885
閥門上的s和o代表什麼 瀏覽:86
商場消防器材放哪裡 瀏覽:872
槍管為什麼不能鑄造 瀏覽:754
建材公司設備有哪些 瀏覽:774
管道防護密閉閥門圖片 瀏覽:225
准速器材是什麼意思 瀏覽:52
泡腳儀器泡出黃褐色水是什麼原因 瀏覽:195
進口德國電動工具代理 瀏覽:321
機械圖上的尺寸代表什麼 瀏覽:624
江西電動工具鋁壓鑄件 瀏覽:378
制乙烯的實驗裝置圖常見錯誤 瀏覽:827
© Arrange www.fbslhl.com 2009-2021
溫馨提示:資料來源於互聯網,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