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河南中考實驗加熱裝置

河南中考實驗加熱裝置

發布時間:2022-06-28 03:29:41

『壹』 化學里固體加熱型裝置和固液加熱型裝置圖

這個指的是反應物的類型和反應的條件:固固加熱型是指一種固體和另一種固專體在加熱的條件下進屬行化學反應,例如:氯酸鉀與二氧化錳在加熱的條件下反應生成氧氣和氯化鉀(反應中二氧化錳作為催化劑)。

固液不加熱型是一種固體和一種液體在不加熱的條件下進行化學反應,例如:雙氧水(也叫過氧化氫)液體與二氧化錳固體在不加熱的情況下就能發生反應生成氧氣和水(反應中二氧化錳同樣作為催化劑)。如圖:

(1)河南中考實驗加熱裝置擴展閱讀:

固體的加熱注意事項:

試管:

①試管口稍向下傾斜(加熱NH4Cl除外)

②試管要預熱 ③酒精燈要對准固體部分加熱蒸發皿:①要注意充分攪拌

②適用於固體的烘乾或灼燒,用試管夾夾在距試管口 1/3處。給試管預熱,然後對葯品部位集中加熱。加熱時,試管要橫放,管口略向下傾斜。

坩堝:

①先小火加熱,後強火灼燒

②適用於高溫加熱固體

③坩堝種類有瓷坩堝、氧化鋁坩堝等,加熱熔融強鹼只能在鐵坩堝中進行。

『貳』 在化學實驗中常用的加熱儀器有哪些

1、坩堝:是化學儀器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熔化和精煉金屬液體以及固液加熱、反應的容器,是保證化學反應順利進行的基礎。可直接受熱,加熱後不能驟冷,用坩堝鉗取下。

2、蒸發皿:是可用於蒸發濃縮溶液的器皿。可在三腳架上直接加熱,也可用石棉網、水浴等間接加熱,加熱時,可用玻璃棒攪拌。

3、燒杯:是指一種常見的實驗室玻璃器皿,由玻璃、塑料、或者耐熱玻璃製成。燒杯呈圓柱形,頂部的一側開有一個槽口,便於傾倒液體。燒杯廣泛用作化學試劑的加熱、溶解、混合、煮沸、熔融、蒸發濃縮、稀釋及沉澱澄清等。

4、試管:化學實驗室常用的儀器,用作於少量試劑的反應容器,在常溫或加熱時(加熱之前應該預熱,不然試管容易爆裂。)使用。

5、燒瓶:是實驗室中使用的有頸玻璃器皿,用來盛液體物質。因可以耐一定的熱而被稱作燒瓶。燒瓶通常有平底和圓底之分,通常具有圓肚細頸的外觀。

(2)河南中考實驗加熱裝置擴展閱讀:

復雜器材:

1、啟普發生器

一種實驗室常用的氣體發生裝置,是荷蘭科學家啟普(PetrusJacobusKipp1808~1864)發明,並以他的姓命名。它用普通玻璃製成。它由球形漏斗、容器和導氣管三部分組成。適用於塊狀固體與液體在常溫下反應製取氣體,如氫氣、硫化氫等。

2、酒精噴燈

常用的酒精噴燈有座式酒精噴燈和掛式酒精噴燈兩種。座式酒精噴燈的酒精貯存在燈座內,掛式噴燈的酒精貯存罐懸掛於高處。酒精噴燈的火焰溫度可達1000℃左右。

3、布氏漏斗

布氏漏斗是實驗室中使用的一種陶瓷儀器,也有用塑料製作的,用來使用真空或負壓力抽吸進行過濾。普遍認為發明者為1907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愛德華·比希納,事實上布氏漏斗是由化學家ErnstBüchner發明的。形狀為扁圓筒狀,圓筒底面上開了很多小孔。下連一個狹長的筒狀出口。

4、坩堝鉗

坩堝鉗(crucibletongs),一種常見的化學儀器。通常用來夾取坩堝。一般由不銹鋼,或不可燃、難氧化的硬質材料製成。

5、布氏燒瓶,

布氏燒瓶又稱抽濾瓶,是實驗室中使用的一種玻璃器皿,為燒瓶的一種。配合布氏漏斗過濾用。發明者為1907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EardBuchner。

『叄』 河南省的中招實驗加試注意事項!細節

化學實驗操作考試練習題
(一)化學實驗A類操作練習題
1、化學實驗題:化學變化中的現象(8分)
實驗用品:大理石或石灰石、10%鹽酸、10%氫氧化鈉溶液、10%硫酸銅溶液(放在滴瓶中)、試管架、試管刷、試管夾、酒精燈、滴管、葯匙、鑷子、紙片、火柴、污物杯,抹布。
實驗要求:
1.練習一些化學實驗的基本操作。
2.初步學習如何觀察實驗現象。
過程與記錄
(1)放熱、發光現象
點燃酒精燈,觀察酒精燈燃燒時的現象。火焰呈 色。
(2)生成氣體
取一粒大理石(石灰石)於試管內,再向上述試管內倒入約2mL的鹽酸,觀察現象。
有 產生。
(3)生成沉澱
向試管內倒入約2mL的氫氧化鈉溶液,再用滴管向上述試管內滴加硫酸銅溶液,觀察現象,出現 沉澱。
(4)顏色變化
將上述實驗(3)中的試管在酒精燈上加熱至試管內生成黑色物質。
(5)將未用完的大理石放在指定位置,整理並清洗儀器。
實驗提示:實驗(3)取氫氧化鈉溶液不要太多,產生沉澱要明顯。
2、化學實驗題:二氧化碳的製取和檢驗(8分)
實驗用品:石灰石(或大理石)、20%鹽酸、飽和石灰水、燒杯100 mL、集氣瓶125mL、試管架、帶單孔橡皮塞的導管、 鐵架台(帶鐵夾)、酒精燈、鑷子、葯匙、火柴、玻璃片、污物杯、廢液缸(帶過濾網)、抹布。
實驗要求:
初步學會實驗室製取二氧化碳的方法(實驗原理、實驗步驟、收集與檢驗方法)等。
過程與記錄:
(1)連接裝置、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2)正確取約5 g(幾小塊)石灰石和適量的稀鹽酸於大試管中。
(3)固定試管,正確收集一瓶二氧化碳氣體並驗滿,燃著的木條要放在集氣瓶口。
(4)檢驗二氧化碳氣體。
(5)向收集好二氧化碳的集氣瓶中倒入石灰水,振盪,觀察現象,石灰水變 。
(6)未用完的石灰石放在指定位置 ,將廢液倒入廢液缸,位置並洗刷儀器。
實驗提示:
(1)若石灰石塊較小,可用葯匙取。
(2)酸的濃度不能太小,否則影響收集二氧化碳的時間。
3、化學實驗題:配製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溶液(8分)
實驗用品:蒸餾水、食鹽、托盤天平、鑷子、燒杯2個(100mL)、量筒(10 mL 、50 mL各一個)、葯匙、玻璃棒、試管刷、膠頭滴管(放在盛水的燒杯中)、貼有6%氯化鈉溶液標簽的試劑瓶、白紙(大小質量相同)、抹布、污物杯。
過程與記錄:
(1)計算:計算配製50g質量分數為6 %的氯化鈉溶液所需NaCl的質量 g;水的質
量 g。
(2)稱量:用托盤天平稱取氯化鈉的質量(食鹽要放在紙上稱量),倒入燒杯中。
(3)把水的密度近似地看成1g/cm,用量筒量取所需水的體積是 mL(選擇量筒) 。
(4)把量好的水倒入盛有氯化鈉的燒杯里,用玻璃棒攪拌,使氯化鈉溶解。將配製好的溶液倒入貼有6%氯化鈉溶液標簽的試劑瓶中,放回原處。
(5)整理並洗刷儀器。
實驗提示:
天平要事先調整平衡。稱完食鹽後,要將天平回復原樣。
4、化學實驗題:探究碳酸鈉的性質
實驗用品:碳酸鈉,飽和碳酸鈉、稀鹽酸、酚酞試液、澄清石灰水、蒸餾水、試管、試管架、膠頭滴管、試管刷、葯匙、紙片、紙槽、火柴、污物杯、廢液缸、抹布等。
實驗要求:
1、固體、液體葯品的取用基本操作。
2、鞏固和加深對碳酸鈉性質的認識。
(1)碳酸鈉與指示劑的作用。
向試管內倒入約2mL的碳酸鈉溶液,然後滴加酚酞試液,觀察顏色的變化,碳酸鈉溶液使酚酞試液變 色。
(2)碳酸鈉與稀鹽酸的反應。
用葯匙取少量碳酸鈉粉末於試管內,然後向試管內滴加稀鹽酸,觀察現象,有
產生。
(3)碳酸鈉與氫氧化鈣的反應。
向試管內倒入約2mL的碳酸鈉溶液,然後向試管內滴加石灰水,觀察現象,有
產生。
(4)將廢液倒入廢液缸並洗刷儀器。

5、化學實驗題: 探究酸的性質(8分)
實驗用品:氧化銅、10%硫酸(盛放在細口瓶中)、飽和碳酸鈉溶液(盛放在細口瓶中)、紫色石蕊試液(盛放在滴瓶中)、試管、試管架、膠頭滴管(放在盛水的燒杯中),酒精燈、試管夾、試管刷、葯匙、紙片、火柴、污物杯、廢液缸、抹布等。
實驗要求:
1.練習一些化學實驗的基本操作。
2.鞏固和加深對酸性質的認識
過程與記錄
(1)酸對指示劑的作用。
向試管內倒入約2mL的稀硫酸,然後滴加紫色石蕊試液,觀察顏色的變化,酸使紫色石蕊試液變 色。
(2)氧化銅與稀硫酸的反應。
取少量氧化銅於試管內,向上述試管內倒入約2mL稀硫酸,用試管夾夾持上述試管在酒精燈上加熱至溶液變藍。
(3)碳酸鈉溶液與稀鹽酸的反應。
向試管內倒入約2mL的碳酸鈉溶液,然後用膠頭滴管向試管內滴加稀硫酸,觀察現象,
有 產生。
(4)將廢液倒入廢液缸並洗刷儀器。
實驗提示:
(1)試管要干凈,否則會影響實驗效果。
(2)氧化銅不要取的太多,黃豆大小即可。如果試管潮濕可用紙槽放氧化銅。
6、化學實驗題:粗鹽的提純(8分)
實驗用品:
粗鹽、水(盛放在細口瓶中)、鐵架台(帶鐵圈,安裝好)、漏斗(60mL)、滴管,濾紙(12.5cm圓形)、玻璃棒、100mL燒杯(2個)、蒸發皿、坩堝鉗、石棉網、酒精燈、葯匙、試管刷、紙片、抹布、火柴、污物杯、廢液缸等。
實驗要求:
1.練習溶解、過濾和蒸發的基本操作。
2.了解混合物分離的概念
過程與記錄
(1)向燒杯內加入適量的粗鹽(約3g-4g),並倒入約10 mL的水,用玻璃棒攪拌。
(2)過濾燒杯內部分粗鹽水,得到部分濾液即可。
(3)蒸發:取大約1/2濾液蒸發,等蒸發皿中有較多固體時,停止加熱。
(4)回收。把提純的「精鹽」放在指定的容器中,洗刷儀器,並擺放整齊。
實驗提示:
(1)溶解食鹽時,用水不能太多,太多會影響過濾的時間,也可以過濾不完。
(2)蒸發食鹽水時,取濾液也不要太多,5mL左右即可。
(二)化學實驗B類操作練習題
1、量筒的使用(3分)
實驗用品:
量筒(10mL)、膠頭滴管(放在燒杯中)、水(盛放在細口瓶中)、抹布、污物杯。
實驗要求:
1.了解用於量取液體的儀器。
2.初步學會用量筒量取一定體積的液體。
過程與記錄:
倒液:將接近6mL的水倒入量筒量內。
量取:用膠頭滴管滴水至量筒6mL處。
正確讀數
實驗提示:
(1)開始向量筒中倒水時,要控制好量,不要超過6mL,也不要太少。
(2)使用膠頭滴管時,滴管不要伸入量筒內。
(3)讀數時,量筒要放平穩,視線與液體凹面最低點、量筒的6mL刻度成水平。
2、給試管內液體加熱(3分)
實驗用品:
試管、試管架、酒精燈、試管夾、火柴、水(盛放在細口瓶中)、污物杯、抹布等
實驗要求:
1.會用試管給液體加熱。
2.正確使用試管夾。
過程與記錄
(1) 向試管內倒入約1/4水。
(2) 用試管夾夾持上述試管在酒精燈上加熱一會(方法正確,不用加熱到沸騰)。
(3)實驗完畢,熄滅酒精燈。
(4)整理儀器。將試管中的水倒掉,試管倒扣放在試管架的木柱上。
實驗提示:
(1)使用試管夾時,試管夾夾在試管的中上部,手指不按住短柄,試管夾的短柄向上。
(2)加熱時,管口勿對人,先預熱,然後用酒精燈的外焰固定加熱。
(3)用過的試管倒放在試管架的木柱上。
3、儀器的連接及裝置氣密性檢查(3分)
實驗用品:
試管、導氣管(帶單孔橡皮塞的導管)、試管架、燒杯(盛水)、酒精燈、污物杯、抹布等。
實驗要求:
1.連接試管和導氣管。
2.檢查裝置氣密性的方法正確,並能判斷裝置是否漏氣。
過程與記錄:
(1)連接儀器。將帶橡皮塞的導管和試管連接起來(要有轉動動作)
(2)檢查裝置的氣密。將導管的一端伸入盛有水的燒杯中,然後雙手緊握試管外壁
(3)結論:導管口有氣泡冒出,說明裝置 。
實驗提示:連接儀器時,不要用手長時間握試管的外壁,以防檢查儀器氣密性時,導管口無氣泡冒出。還可用酒精燈微熱試管來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4、組裝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氧氣的裝置(固體加熱型裝置)。
實驗用品:鐵架台(帶鐵夾)、大試管、試管架、酒精燈、帶導管的單孔橡皮塞、抹布。
實驗要求:
1.認識各種儀器,培養實驗的動手能力
2、熟練組裝用固體加熱製取氧氣的裝置
過程與記錄:
(1)先將帶橡皮塞的玻璃導管和橡皮管連接。
(2)再將帶導管的橡皮塞和大試管連接。
(3)將連接好的儀器固定在鐵架台的鐵夾上,組裝一套實驗室用固體加熱製取氧氣的裝置。
(4)展示裝置並拆卸完畢 。
實驗提示:
(1)將帶橡皮塞的玻璃導管和橡皮管連接時玻璃管要沾水。
(2)固定時,試管口要略向下傾斜,鐵夾要夾在離試管口大約1/3處,酒精燈要放在試管下。
5、製作過濾器(3分)
實驗用品:漏斗、濾紙(圓形)、膠頭滴管(盛放在有水的燒杯中)、污物杯、抹布等。
實驗要求:較好地完成過濾器的製作,濾紙的邊緣要低於漏斗的邊緣。
過程與記錄
(1)折濾紙.先對折,再折成半圓。
(2)將濾紙放在漏斗里,濾紙的邊緣要低於漏斗的邊緣,用水潤濕,使濾紙貼在漏斗內壁上。
實驗提示:
用水潤濕濾紙時,可將少量的水倒入過濾器中,再旋轉漏斗,但水不要太多,以免流出。
6、探究氫氧化鈉溶液和稀鹽酸的中和反應
實驗用品:5%氫氧化鈉溶液、20%稀鹽酸(放在滴瓶中)、酚酞試液、試管、試管架、試管刷、污物杯、抹布。
實驗要求:
1.初步學會液體的傾倒和膠頭滴管的使用。
2.能根據指示劑顏色的變化判斷酸和鹼是否發生反應。
3.理解中和反應的實質。
過程與記錄:
(1)取NaOH溶液:向試管中倒入1/4氫氧化鈉溶液,溶液呈 色。
(2)滴加指示劑:盛有氫氧化鈉的試管中滴加2-3酚酞試液,酚酞變 色。
(3)中和:向上述試管中逐滴滴加稀鹽酸,溶液變為 ,證明氫氧化鈉和稀鹽酸發生了中和反應。
(4)整理清洗儀器。
實驗提示:
(1)實驗所用的試管要干凈。
(2)向氫氧化鈉溶液中滴加鹽酸時,要滴一滴震盪一次試管,使氫氧化鈉溶液和鹽酸充分混合,至紅色消失為止。
(3)膠頭滴管不能伸入試管中滴加液體。
7、測定常見溶液的pH (3分)
實驗用品:3%的醋酸水溶液、玻璃棒、試管、試管架、pH試紙、標准比色卡、玻璃片、吸水紙、污物杯、抹布等。
實驗要求:
1、學習測定溶液pH的方法。
2、正確判斷溶液的酸鹼性。
過程與記錄:
(1)取一張pH試紙,放在干凈的玻璃片上,用玻璃棒沾取醋酸水溶液滴在pH試紙上,片刻和標准比色卡比色,pH為 ,溶液顯 性。
(2)清洗並整理儀器。
實驗提示:
(1)不能將pH試紙直接伸入被測液中。
(2)玻璃片要清潔乾燥。
8、石灰石與稀鹽酸反應
實驗用品:石灰石(或大理石)、稀鹽酸、試管、試管架、鑷子、葯匙、培養皿、紙片、污物杯、試管刷、廢液缸、抹布等。
實驗要求:
1、取一小塊石灰石(或大理石)於試管內,然後倒入少量稀鹽酸,觀察現象,有 產生。
2、整理清洗儀器。
9、鑒別白醋和蒸餾水(3分)
實驗用品:蒸餾水、醋酸溶液、污物杯、抹布。
實驗要求:正確聞試劑的氣味。

10、探究酒精燈火焰哪部分溫度最高。
實驗用品:酒精燈、牙簽、火柴、污物杯、抹布等。

11、實驗探究氫氧化鈉溶液是否變質(可以用酸、鹼、鹽溶液)
實驗用品:氫氧化鈉溶液、稀鹽酸、飽和石灰水、氯化鋇溶液、試管、試管架、膠頭滴管、試管刷、酒精燈、火柴、抹布等。

12、探究鐵、銅兩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
實驗用品:10%鹽酸、10%硫酸銅溶液、鐵絲、銅絲、試管、試管架、鑷子、試管刷、砂紙、紙片、污物杯、抹布等。

『肆』 中考的化學實驗里,有加熱物質這個實驗,在加熱完後,試管很燙,但又不能立刻清洗,而我們也不知道它何時才冷卻

先把它放到 試管架 上
然後再拿起你 剛才用過的東西 清洗一下
拿 布 擦擦 桌面
然後再等 它 冷卻 。
一般考試 只是考你 會不會去做
不會考察你 清洗 試管多麼靚 所以放心好了~

『伍』 初中實驗液體加熱和固液加熱裝置圖和注意事項

給試管里的固體加熱,應該先進行預熱.
給試管里的液體加熱,也要進行預熱,同時注意液體體積最好不要超過試管容積的1/3.加熱時,使試管傾斜一定角度(約45°角).在加熱過程中要不時地移動試管.為避免試管里的液體沸騰噴出傷人,加熱時切不可讓試管口朝著自己和有人的方向.

『陸』 水浴加熱裝置圖解

答案: 解析: A:③⑥ B.⑦ C.⑤ 解析: 測KNO3溶解度需測量溶液的溫度,故溫度計應插入溶液中;制硝基苯需測量水浴的溫度,溫度計只插入水浴中。

『柒』 實驗室加熱設備有哪些

具體還是要看,你要加熱什麼東西?一般來說是電爐、老化試驗箱、電熱板、電砂浴、電熱鼓風乾燥箱、沸煮箱、培養箱等加熱設備。

『捌』 初中化學實驗題一些常見裝置及葯品的所有用途

我也要中考了,希望可以幫到你
--------------------------------------------------------------------
常用的儀器(儀器名稱不能寫錯別字)
A:不能加熱:量筒、集氣瓶、漏斗、溫度計、滴瓶、表面皿、廣口瓶、細口瓶等
B:能直接加熱:試管、蒸發皿、坩堝、燃燒匙
C:間接加熱:燒杯、燒瓶、錐形瓶
(1)試管 常用做①少量試劑的反應容器②也可用做收集少量氣體的容器③或用於裝置成小型氣體的發生器
(2)燒杯 主要用於①溶解固體物質、配製溶液,以及溶液的稀釋、濃縮②也可用做較大量的物質間的反應
(3)燒瓶----有圓底燒瓶,平底燒瓶
①常用做較大量的液體間的反應 ②也可用做裝置氣體發生器
(4)錐形瓶 常用於①加熱液體,②也可用於裝置氣體發生器和洗瓶器③也可用於滴定中的受滴容器。
(5)蒸發皿 通常用於溶液的濃縮或蒸干。
(6)膠頭滴管 用於移取和滴加少量液體。
注意: ①使用時膠頭在上,管口在下(防止液體試劑進入膠頭而使膠頭受腐蝕或將膠頭里的雜質帶進試液 ②滴管管口不能伸入受滴容器(防止滴管沾上其他試劑) ③用過後應立即洗滌干凈並插在潔凈的試管內,未經洗滌的滴管嚴禁吸取別的試劑 ④滴瓶上的滴管必須與滴瓶配套使用
(7)量筒 用於量取一定量體積液體的儀器。
不能①在量筒內稀釋或配製溶液,決不能對量筒加熱 。
也不能②在量筒里進行化學反應
注意:在量液體時,要根據所量的體積來選擇大小恰當的量筒(否則會造成較大的誤差),讀數時應將量筒垂直平穩放在桌面上,並使量筒的刻度與量筒內的液體凹液面的最低點保持在同一水平面。
(8)托盤天平::是一種稱量儀器,一般精確到0.1克。注意:稱量物放在左盤,砝碼按由大到小的順序放在右盤,取用砝碼要用鑷子,不能直接用手,天平不能稱量熱的物體, 被稱物體不能直接放在托盤上,要在兩邊先放上等質量的紙, 易潮解的葯品或有腐蝕性的葯品(如氫氧化鈉固體)必須放在玻璃器皿中稱量。
(9)集氣瓶: ①用於收集或貯存少量的氣體 ②也可用於進行某些物質和氣體的反應。(瓶口是磨毛的)
(10)廣口瓶 (內壁是磨毛的) 常用於盛放固體試劑,也可用做洗氣瓶
(11)細口瓶 用於盛放液體試劑 ,棕色的細口瓶用於盛裝需要避光保存的物質,存放鹼溶液時試劑瓶應用橡皮塞,不能用玻璃塞。
(12)漏 斗 用於向細口容器內注入液體或用於過濾裝置。
(13)長頸漏斗 用於向反應容器內注入液體,若用來製取氣體,則長頸漏斗的下端管口要插入液面以下,形成「液封」,(防止氣體從長頸斗中逸出)
(14)分液漏斗 主要用於分離兩種互不相溶且密度不同的液體,也可用於向反應容器中滴加液體,可控制液體的用量
(15)試管夾 用於夾持試管,給試管加熱,使用時從試管的底部往上套,夾在試管的中上部。
(16)鐵架台 用於固定和支持多種儀器, 常用於加熱、過濾等操作。
(17)酒精燈 ①使用前先檢查燈心,絕對禁止向燃著的酒精燈里添加酒精
②也不可用燃著的酒精燈去點燃另一酒精燈(以免失火)
③酒精燈的外焰最高, 應在外焰部分加熱 先預熱後集中加熱。
④要防止燈心與熱的玻璃器皿接觸(以防玻璃器皿受損)
⑤實驗結束時,應用燈帽蓋滅(以免燈內酒精揮發而使燈心留有過多的水分,不僅浪費酒精而且不易點燃),決不能用嘴吹滅(否則可能引起燈內酒精燃燒,發生危險)
⑥萬一酒精在桌上燃燒,應立即用濕抹布撲蓋。
(18)玻璃棒 用做攪拌(加速溶解)轉移如PH的測定等。
(19)燃燒匙
(20)溫度計 剛用過的高溫溫度計不可立即用冷水沖洗。
(21)葯匙 用於取用粉末或小粒狀的固體葯品,每次用前要將葯匙用干凈的濾紙揩凈

葯品用途、性質
⑴濃HCl、濃HNO3具有揮發性,放在空氣中質量減輕。
⑵濃H2SO4:吸水性,放在空氣中質量增重。使紙張或皮膚變黑是硫酸的脫水性。
⑶粗鹽(因含有CaCl2、MgCl2雜質而潮解),放在空氣中質量增重。
⑷NaOH固體(白色)能吸水而潮解,又能與空氣中的CO2反應而變質,所以NaOH必須密封保存。放在空氣中質量增加且變質。NaOH中含有的雜質是Na2CO3。
⑸碳酸鈉晶體Na2CO3•10H2O,由於在常溫下失去結晶水(叫風化),放在空氣中質量減輕且變質。
⑹無水CuSO4:能吸水(檢驗水的存在)。
⑺鐵、白磷放在空氣中質量增加。
⑻生石灰放在空氣中變質:CaO+H2O=Ca(OH)2 Ca(OH)2+CO2=CaCO3↓+H2O
⑼需密封保存:濃HCl、濃HNO3、濃H2SO4、NaOH、CaO、Ca(OH)2、鐵、白磷、純鹼晶體。
⑽稀HCl、H2SO4用於除銹。
⑾ NaOH不能用於治療胃酸(HCl)過多,應用Al(OH)3 Al(OH)3+HCl
⑿ 熟石灰用於改良酸性土壤,農業上農葯波爾多液[CuSO4和Ca(OH)2]
⒀ 粗鹽中含有雜質是CaCl2、MgCl2 工業用鹽中含有雜質是NaNO2(亞硝酸鈉)
工業酒精中含有雜質是CH3OH NaOH中含有雜質是Na2CO3
CaO中含有雜質是CaCO3
⒁ 檢驗Cl-:AgNO3、HNO3溶液 檢驗SO42-:BaCl2、HNO3溶液
區別HCl、H2SO4:用BaCl2溶液
⒂ 改良酸性土壤用Ca(OH)2, 製取NaOH用:Ca(OH)2+ Na2CO3—
製取Ca(OH)2用:CaO+H2O—
波爾多液不能使用鐵制容器是因為:CuSO4+Fe—
不發生復分解反應的是:KNO3、NaCl

『玖』 化學實驗加熱用什麼工具

1.本生燈就是本生改進的煤氣燈
德國化學家R.W.本生為裝備海德堡大學化學實驗室而發明的用煤氣為燃料的加熱器具。在本生燈發明前,所用煤氣燈的火焰很明亮,但溫度不高,是因煤氣燃燒不完全造成的。本生將其改進為先讓煤氣和空氣在燈內充分混合,從而使煤氣燃燒完全,得到無光高溫火焰。火焰分三層:內層為水蒸氣、一氧化碳、氫、二氧化碳和氮、氧的混合物,溫度約300℃,稱為焰心。中層內煤氣開始燃燒,但燃燒不完全,火焰呈淡藍色,溫度約500℃,稱還原焰。外層煤氣燃燒完全,火焰呈淡紫色,溫度可達800~900℃,稱為氧化焰,此處的溫度最高,故加熱時利用氧化焰。

2.酒精燈不論什麼實驗室都會有,因為總有需要明火的時候,但大學實驗室一般用電加熱裝置,電爐 ,電加熱套 ,管式爐 ,和馬福爐都能代替煤氣燈進行加熱。電爐和電加熱套可通過外接變壓器來調節加熱溫度,用電爐時,需在加熱容器和電爐間墊一塊石棉網,使加熱均勻 。管式爐有一管狀爐膛,最高溫度可達 1223K,加熱溫度可調節,爐膛中插入一根瓷管或石英管用來抽真空或通入保護性氣體以利於反應進行,管內放入盛有反應物的反應舟,反應物可在空氣或其他氣氛中受熱反應。馬福爐有一長方形的爐膛,打開爐門就能放入需要加熱的器皿,最高溫度可達1223K—1573K。

3.那個叫磁力攪拌器,適用於加熱或加熱攪拌同時進行, 適用於粘稠度不是很大的液體,利用了磁場和漩渦的原理,將液體放入容器中後 將攪拌子同時放入液體,當底座產生磁場後, 帶動攪拌子成圓周循環運動,從而達到攪拌液體的目的。

『拾』 實驗室常用的加熱裝置的名稱

你說的是鐵架台的的鐵圈和鐵夾吧
架著石棉網,再上面放著燒杯的是鐵圈,掛溫度計的是鐵夾.

閱讀全文

與河南中考實驗加熱裝置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沖床自動送料裝置如何延遲送料 瀏覽:20
車輛儀表都表示什麼 瀏覽:68
茂名液壓傳動裝置價格 瀏覽:57
橡膠套製作傳動裝置 瀏覽:545
泰安軸承多少錢 瀏覽:793
上海得淋電動工具配件 瀏覽:714
儀表盤出來藍色油箱是什麼意思 瀏覽:129
外徑75的軸承有什麼型號 瀏覽:146
省力搬運設備哪個好 瀏覽:731
江蘇軸承油多少錢 瀏覽:757
做什麼儀器能查出脂肪瘤 瀏覽:885
閥門上的s和o代表什麼 瀏覽:86
商場消防器材放哪裡 瀏覽:872
槍管為什麼不能鑄造 瀏覽:754
建材公司設備有哪些 瀏覽:774
管道防護密閉閥門圖片 瀏覽:225
准速器材是什麼意思 瀏覽:52
泡腳儀器泡出黃褐色水是什麼原因 瀏覽:195
進口德國電動工具代理 瀏覽:321
機械圖上的尺寸代表什麼 瀏覽: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