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華設計了如圖1所示的甲、乙兩種裝置來探究「冰熔化時溫度變化規律」.(1)小華所用的溫度計如圖2所示
(1)由圖可知溫度計的最小刻度值是1℃,且液柱在零刻度線下方,因此該溫度計的示數是-2℃.
-2℃低於冰的熔點,還沒開始熔化,所以為固態;
(2)實驗中宜選用等質量的碎冰塊,均勻受熱,可以減小誤差.
為了能夠均勻受熱,還應用玻璃棒不停地攪拌碎冰塊.
(3)利用水浴法加熱,不但能使試管受熱均勻,而且物質的溫度上升速度較慢,便於及時記錄各個時刻的溫度,故應選擇乙裝置.
(4)由圖象知,冰從第5min開始熔化,到第15min完全熔化完,所以熔化過程經歷了15min-5min=10min;
第10min時,冰在熔化過程中,所以為固液混合態;
冰是晶體,在熔化過程中吸熱,溫度保持不變.
故答案為:(1)1℃;-2;固;(2)碎冰塊;不停攪拌試管內的碎冰塊;(3)乙;(4)10;固液共存;不變.
2. 圖甲是小麗「探究冰的熔化規律」的實驗裝置.實驗時,她先將冰和溫度計分別放入試管內,再放入大燒杯的水
(1)在圖象上把表格中對應的十個點做出來,然後將它們連起來.答案如圖:
(2)在加熱第5min時,仍處於熔化過程,其狀態為固液共存狀態;
(3)在第7至8分鍾時,晶體熔化完畢,繼續加熱,該物質將繼續吸收熱量,溫度將升高.
故答案為:(1)
(2)固液混合;(3)吸熱;升高.
3. 如圖是小明做「探究冰的熔化特點」的實驗裝置圖.為了便於記錄各個時刻的溫度,他不用酒精燈加熱,而將裝
冰的熔點為0℃,所以裝有碎冰的燒杯直接放置在空氣中,不但能使燒杯均勻受熱,而且冰的溫版度升高較慢,便權於記錄各個時刻的溫度.為了使燒杯內各部分受熱均勻,還需要用攪拌棒進行攪拌.
故答案為:慢;均勻;較小;攪拌.
4. 用如圖所示的裝置做「探究冰的熔化特點」的實驗.(1)裝有碎冰的燒杯直接放置在空氣中,不用酒精燈加熱
(1)冰的熔點為0℃,所以裝有碎冰的燒杯直接放置在空氣中,不但能使燒杯專均勻受熱,而且冰的溫屬度升高較慢,便於記錄各個時刻的溫度.為了使燒杯內各部分受熱均勻,還需要用攪拌棒進行攪拌;
(2)探究冰的熔化特點,不僅要探究溫度隨時間的變化情況,而且要觀察其狀態的變化;
冰是晶體,此過程中雖不斷吸熱但溫度保持不變.
故答案為:(1)慢;用攪拌棒攪拌;(2)狀態;不變.
5. 冰在水中融化實驗要准備哪些道具
把兩塊冰互相摩擦,冰會融化,這表明通過(做功)方式可以改變物體的內能;將冰塊放在溫水中也能融化,這是通過(熱傳遞)方式改變物體的內能實驗表明這兩種方式改變物體的內能是--------。
(最後一個空感覺怪怪的,似乎打少字了?)
6. 在水結冰和冰融化的實驗中,都在試管外壁套了一個橡皮筋,它的作用是什麼
試管外壁套了一個橡皮筋是為了標記試管內水面和冰柱的高度,水結冰,體積膨脹,冰柱高度會增加,反之則會減少。
在水結成冰時,水分子的運動不能破壞氫鍵,氫鍵起主要作用,它把水分子結起來形成有規則的空間結構結構,在一個晶格中,四個氫原子在正四面體的頂點上,一個氧原子位於四面體的中心,這樣,使分子間的空隙變大且保持一定,因此水結成冰時體積變大。
而在水中分子運動既能破壞水分子之間的氫鍵束縛而又不使分子作劇烈運動導致分子間頻繁碰撞,各分子間可發生相對滑動而相互交錯,這樣就會互相填補空隙~因而體積變大。
(6)冰熔化的實驗裝置擴展閱讀
冰是水在自然界中的固體形態,在常壓環境下,溫度高於零攝氏度時,冰就會開始熔化,變為液態水。日本一個研究小組發現,冰開始融化的時候,是以結晶內的一個水分子開始脫離結晶為契機,相關機制有助於弄清含水的蛋白質出現結構變化的機制。
如果用電燈等的強光照射,冰的內部就會熔化,浮現出稱為「冰花」的類似雪結晶的形狀。來自日本分子科學研究所和岡山大學的研究人員為了調查冰從內部開始熔化的現象,利用計算機演算了由約1000個水分子形成的冰被加熱時將發生什麼變化。
冰的結晶是水分子呈六角形規則排列的結構。加熱之後,首先是一個水分子從結晶脫離,開始自由運動,而這個水分子並不會回到原來的位置,從而導致結晶出現歪曲。而結晶一旦出現歪曲,就會逐漸擴大,最終整個結晶分解,變為液體形態。
7. 如圖所示為「探究冰和燭蠟的熔化特點」的實驗裝置,其中探究冰熔化的是______(a/b)裝置,圖中還缺少的
如圖所示a裝置直接加熱熔化的實驗,而燭蠟利用水浴法加熱,故探究冰熔化的內是a裝置;
圖為由於容室溫高於冰的熔點,所以缺少酒精燈加熱是可行的;
乙圖用水浴法加熱,這樣受熱比較均勻;
實驗時要注意觀察物質溫度和狀態的變化情況.
故答案為;a;秒錶(或鍾);受熱均勻;狀態.
8. 某實驗小組觀察200g冰熔化的實驗裝置如圖所示,收集實驗數據後繪制了如圖乙所示的溫度-時間圖像,冰的比
(1)3、2、1 (2)方向 (3)不變;增大 (4)快;冰的比熱容比水小 |
9. 小華設計了如圖所示的甲乙兩種裝置來探究冰熔化時溫度變化規律
(1)圖中試管較小,如果直接用酒精燈加熱受熱會不均勻,且溫度上升較快,不便於記錄各時刻的溫度值,可以選用乙裝置,使冰在空氣中吸熱自行熔化;
該實驗應選用碎冰塊來進行實驗,這樣受熱均勻,效果較好;
(2)如圖所示,是觀察水沸騰的實驗裝置,除圖中所示的器材外,還需要的一個測量時間的工具秒錶;
(3)冰在加熱後2min到第6min這段時間雖然不斷的吸熱,溫度卻保持不變,這是冰的熔化過程,持續了4min.加熱至第6min時是液態;
(4)冰熔化需要吸收熱量,雖然未給冰加熱,但周圍溫度高於冰的溫度,所以冰可以吸收到熱量;
燒杯外壁有一層水珠,空氣中溫度較高的水蒸氣遇到溫度較低的玻璃杯凝結成小水滴,屬於液化現象.
故答案為:(1)a;碎冰塊;(2)秒錶;(3)4;液態;(4)需要;液化.
10. 小明用如圖(甲)所示的裝置做「探究冰的熔化特點」的實驗.(1)裝有碎冰的燒杯直接放置在空氣中,不用
(1)冰的熔點為0℃,所以裝有碎冰的燒杯直接放置在空氣中,不但能使燒杯均勻受熱,而且冰的溫度升高較慢,便於記錄各個時刻的溫度.為了使燒杯內各部分受熱均勻,還需要用攪拌棒進行攪拌;
(2)探究冰的熔化特點,不僅要探究溫度隨時間的變化情況,而且要觀察其狀態的變化;
溫度計的分度值為1℃,所以其示數為-4℃;
(3)根據表格中數據進行描點,並將各點用平滑的曲線連接起來,如下圖所示:
(4)由圖象知,冰達到熔點後熔化,雖不斷吸熱但溫度保持不變.
(5)因為是「探究水沸騰時溫度與時間的關系」實驗,所以除了圖中的實驗器材以外,還需要的實驗器材是酒精燈;
因為水沸騰的時候發生劇烈的汽化現象,過程中形成大量的氣泡,上升,變大,到水面破裂開來,裡面的水蒸氣散發到空氣中.而圖中氣泡在上升過程中體積減小,所以圖中燒杯中的水沒有沸騰.
故答案為:(1)慢;用攪拌棒攪拌;(2)狀態;-4;
(3)如圖所示;
(4)不變;
(5)酒精燈;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