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求一份馬呂斯實驗報告
實驗原理:裝置馬呂斯定律表述為:一束強度為I0的線偏振光通過檢偏器後的強度為I=I0cos2α(1)如圖1所示,由起偏器PA產生一線偏振光,強度為I0,其透振方向為MM′,通過檢偏器PB後,出射光強為I0cos2α,其中α是PB的透振方向與PA透振方向的夾角.
試驗方法:利用光電池接收入射的偏振光,通過A/D轉換晶元(ICL7170),將電壓值顯示在LED上
實驗儀器
WGZ-Ⅱ型光強分布測試儀配有起偏、檢偏裝置和光電探頭及數字檢流計,可以在垂直於光傳播方向的
平面內方便地調整檢偏器轉角θ,實驗光路如圖2所示。圖2WGZ-Ⅱ型光強分布測試裝置簡圖
❷ 驗證馬呂斯定律時檢偏器於起偏器的操作交換會對實驗數據有影響么
兩個普通的偏振片。非偏振光入射遇到的第一個,就叫他起偏器,第二個就是檢偏。所以沒有影響。除非是技術上的細節問題、
❸ 驗證馬呂斯定律的物理實驗中,為什麼從偏振光與檢
驗證馬呂斯定律的物理實驗,數據大偏差,這誤差怎麼分析
再加上一個偏振片,必須多使用一次馬呂斯定律計算,光強乘以cos夾角的平方。
比如,原本兩個正交的偏振片是不能通過自然光的,但是如果中間再以一定角度插入第三個偏振片,就有可能有光通過。
當插入的偏振片和另外兩片偏振片的偏振化方向夾角為45度時,出射光最強,為入射自然光強的1/8。如果,夾角為0或者180度,出射光強為零。
所以,如果把插入的偏振片轉動一周,出射光會有光的明亮和相消現象。光強在0到1/8之間變化。
❹ 偏振應用:驗證馬呂斯定律的物理實驗中,為什麼從偏振光與檢偏器的偏振化方向的夾角θ為90度遞減到0度的方
線偏振光通過偏振片後,光強隨著入射線的偏振光的方向和偏振片透光軸方向之間的夾角改變而改變,偏角為90°,沒有光透過偏振片,偏角為0°時,透過偏振片的光強最大。
❺ 請對驗證馬呂斯定律和旋光儀測濃度實驗產生誤差的原因
摘要 旋光儀的固有誤差由設計因素,選擇的元器件和製造工藝等構成,決定了旋光儀的准確度。旋光儀的固有誤差和外部工作條件變化產生的誤差通常由系統誤差和隨機誤差組成,當出現巨大誤差時,亦即殘余誤差的值大於3δ的測量值時,就可能是操作人員的失誤和是旋光儀發生了故障所致,為旋光儀隨機不確定度。
❻ 觀察偏振現象和驗證馬呂斯定律時光強變化規律
在考慮二向色性偏振片存在退偏振的情況下對馬呂斯定律進行了推廣,建立了自然光通過兩個非理想偏振片時透射光強度的物理模型,並進行了實驗驗證.實驗結果表明,該物理模型與實驗數據符合較好,大大改善了"驗證馬呂斯定律"的普通物理實驗中數據與理論的符合程度,實驗誤差明顯減小,相對誤差在5%左右.本模型實驗原理簡單,物理圖像清晰,是與實驗符合很好的簡化模型,有助於降低實驗室的維護成本,開闊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素質和創新能力.驗證馬呂斯定律的物理實驗,數據大偏差,這誤差怎麼分析
再加上一個偏振片,必須多使用一次馬呂斯定律計算,光強乘以cos夾角的平方。
比如,原本兩個正交的偏振片是不能通過自然光的,但是如果中間再以一定角度插入第三個偏振片,就有可能有光通過。
當插入的偏振片和另外兩片偏振片的偏振化方向夾角為45度時,出射光最強,為入射自然光強的1/8。如果,夾角為0或者180度,出射光強為零。
所以,如果把插入的偏振片轉動一周,出射光會有光的明亮和相消現象。光強在0到1/8之間變化。
❼ 偏振光干涉實驗原理
偏振光干涉的實驗與利用的就是偏振光的話,對於其他信息的影響以及環境的區別。
所以理論依據與實驗結果是相同的。
❽ 請教各位高手啦,驗證馬呂斯定律都有哪些試驗方法啊課本和網路上的方法都是同一種,還有其他的方法嗎
物理實驗沒有固定的方法。 這個問題為什麼還沒有過期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