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氣壓增壓式液力制動傳動裝置有那些主要部件組成
空氣液壓制動傳動裝置(油氣復合式) 一、目的 氣壓制動的長處是小的踏板力和小的踏板行程,能產生大的促動力。液壓制動之長是滯後時間短,摩擦件少,性能穩定,非懸架支承件少,行駛平順性好,適用多種高性能制動器,可用雙輪缸,更合理的布置雙管路系統。 為了兼取氣壓制動和液壓制動兩者的優點,不少重型汽車採用了空氣液壓制動傳動裝置。它和真空加力裝置的原理一樣,只是以壓縮空氣作為動力源。由於壓縮空氣的工作壓力較大,多為(0.45~0.6)mpa,而真空式所具有的最大壓力差,只能略等於大氣壓力。故加力氣室小巧緊湊,安裝位置不受限制,系統布局合理。 二、控制型式 這種制動傳動裝置,由於控制閥的安裝和控制方式的不同,可分為兩種控制型式: (1)直接控制式--利用氣壓控制閥同時直接控制兩個單腔的增壓器或一個雙腔的增壓器(又稱氣頂油式)。 (2)間接控制式--利用一個單腔液壓主缸,同時控制兩個帶有氣壓控制閥的增壓器(又稱油控氣、氣頂油式)。 三、間接控制式的空氣液壓制動傳動裝置 (一)組成和構造特點 圖20-67所示為雙管路油控氣、氣頂油制動系統的組成。它由空氣壓縮機1、調壓器2、貯氣筒3、4組成加力氣源。各管路分別裝有2各自的空氣增壓器,用一個單腔液壓主缸34控制。 圖20-67 間接控制式的空氣液壓制動傳動裝置 1-空氣壓縮機;2-調壓器;3、4-貯氣筒,5、7-輪缸;6、9-空氣增壓器;8-制動主缸;10-氣壓表(二)空氣增壓器 1、空氣增壓器的組成 從圖20-68看出:空氣增壓器是由加力氣室17、輔助缸12和控制閥三部分組成。是氣壓和液壓制動結構的變型體,故省略結構內容。 圖20-68 間接控制的空氣增壓器簡圖 1-加力氣室活塞;2-回位彈簧;3-控制閥活塞;4-放氣螺釘;5-膜片芯管;6-空氣濾清器;7-膜片;
8-排氣閥;9-進氣閥;10-放氣螺釘;11-復合式單向閥;12-輔助缸;13-球閥;14-輔助缸活塞;
『貳』 氣壓增壓式液力制動傳動裝置的組成
空氣液壓制動傳動裝置(油氣復合式) 一、目的 氣壓制動的長處是小的踏板力和小的踏板行程,能產生大的促動力。液壓制動之長是滯後時間短,摩擦件少,性能穩定,非懸架支承件少,行駛平順性好,適用多種高性能制動器,可用雙輪缸,更合理的布置雙管路系統。 為了兼取氣壓制動和液壓制動兩者的優點,不少重型汽車採用了空氣液壓制動傳動裝置。它和真空加力裝置的原理一樣,只是以壓縮空氣作為動力源。由於壓縮空氣的工作壓力較大,多為(0.45~0.6)mpa,而真空式所具有的最大壓力差,只能略等於大氣壓力。故加力氣室小巧緊湊,安裝位置不受限制,系統布局合理。 二、控制型式 這種制動傳動裝置,由於控制閥的安裝和控制方式的不同,可分為兩種控制型式: (1)直接控制式--利用氣壓控制閥同時直接控制兩個單腔的增壓器或一個雙腔的增壓器(又稱氣頂油式)。 (2)間接控制式--利用一個單腔液壓主缸,同時控制兩個帶有氣壓控制閥的增壓器(又稱油控氣、氣頂油式)。 三、間接控制式的空氣液壓制動傳動裝置 (一)組成和構造特點 圖20-67所示為雙管路油控氣、氣頂油制動系統的組成。它由空氣壓縮機1、調壓器2、貯氣筒3、4組成加力氣源。各管路分別裝有2各自的空氣增壓器,用一個單腔液壓主缸34控制。 圖20-67 間接控制式的空氣液壓制動傳動裝置 1-空氣壓縮機;2-調壓器;3、4-貯氣筒,5、7-輪缸;6、9-空氣增壓器;8-制動主缸;10-氣壓表(二)空氣增壓器 1、空氣增壓器的組成 從圖20-68看出:空氣增壓器是由加力氣室17、輔助缸12和控制閥三部分組成。是氣壓和液壓制動結構的變型體,故省略結構內容。 圖20-68 間接控制的空氣增壓器簡圖 1-加力氣室活塞;2-回位彈簧;3-控制閥活塞;4-放氣螺釘;5-膜片芯管;6-空氣濾清器;7-膜片;
8-排氣閥;9-進氣閥;10-放氣螺釘;11-復合式單向閥;12-輔助缸;13-球閥;14-輔助缸活塞;
15-片狀推叉;16-加力氣室推桿;17-加力氣室;18-保養孔 2.空氣增壓器的工作情況 (1)不制動時–––控制閥活塞3左側c室無控制油壓,控制閥的膜片7和活塞3在其回位彈簧的作用下被推到左側極端位6置,進氣閥9關閉,壓縮空氣不能進入d室。排氣閥8開啟,使d和e室與大氣相通。加力氣室的a室、b室也與大氣相通, 活塞1被推到左側極端位置。輔助缸活塞14與推桿16用銷連接,也處在左側極端位置。此時,片狀推叉15球端將球閥13推開,使輔助缸左右兩腔連通,增壓器處於不工作狀態,制動主缸和輔助缸油壓與大氣壓力相等。 (2)制動時–––制動主缸的控制油液進入輔助缸活塞14的左側,通過活塞14的中心孔,球閥13、出油閥11進入各自輪缸而制動。另一部分油液經節流小孔進入c室,推動活塞3和膜片7及芯管5右移。先消除排氣閥間隙使排氣閥8關閉,切斷d室和e室的通道,再將進氣閥9推開。貯氣筒的壓縮空氣進入d室,並經空氣管進入a室,推動活塞1、推桿16和活塞14右移。b室中的空氣經e室排出,並產生較小的噓聲。此時,由於輔助缸活塞14離開了左側的極端位置,片狀推叉15對球閥13的推力消失,球閥立即關閉,活塞14右腔的油壓升高。此時,作用在活塞14上的壓力,等於增壓推力和控制油壓推力之和。但前者比後者更大,因而減輕了操縱力。 (3)維持制動時–––若踏板停止不動時,隨著輔助缸活塞的右移,控制閥活塞左側的油壓趨於下降,膜片總成左移,進氣閥9關閉,控制閥即處於「雙閥關閉」的平衡狀態。此時,控制活塞左側的控制油壓推力與右側膜片上的氣壓推力平衡。輔助缸活塞左側的推力也與右側的總阻抗力平衡。 可見,制動主缸輸出的控制油壓,決定了控制閥隨動輸入的氣壓。當加力氣室的氣壓達到一定值時(0.6mpa),輔助缸輸出的油壓達13mpa。制動踏板再繼續踩下時,增壓器即進入定值加力段。 (4)放鬆制動時–––制動主缸的輸出油壓撤消,作用在控制閥活塞3和輔助缸活塞14左側的油壓即撤消回位。排氣閥8開啟,a室的壓縮空氣經空氣管返回d室,並經排氣間隙、芯管和e室帶著較大的噓聲排入大氣。活塞1、活塞3、活塞14都返回左側的極端位置。片狀推叉15又頂開球閥13,各輪缸油管的油液推開復合式單向閥11返回輔助缸和主缸,制動即解除。當閥門11外側油壓達到殘余壓力值時即關閉,使輔助缸輸出管路和各輪缸間保持一定的殘壓,制動主缸內無復合式單向閥,它和輔助缸間無殘壓存在。 (5)增壓器失效時和無壓縮空氣時 由於輔助缸活塞有中心孔和球閥13,在增壓器失效時和無壓縮空氣時,能進行應急制動。但制動力顯著降低,且踏板沉重。因此項應急功能必須存在,輔助缸只能是單活塞式,雙管路系統只能是並裝兩個空氣增壓器。 另外,從工作過程得知:在踩下制動踏板和放鬆制動踏板時,空氣濾清器6處會有一小、一大的排氣噓聲,這是人工檢驗空氣增壓器好壞的表徵。
『叄』 空氣動力發動機的構造原理
一、空氣發動機的原理是:
1.它的引擎採用壓縮技術,把空氣壓縮後儲存在一個汽缸內。引擎接上電源充氣4小時就可以以80公里的平均時速行走10小時。
2.運行原理,用解振和輪胎產氣它是一種非常規的能源科技用於空氣動力汽車的安全熱源氣源動力系統裝置,空氣具有高度可壓縮性,因而能夠作為能量載體;利用壓縮空氣作為氣動汽車的動力源,採用氣體發生劑供給膨脹吸熱的熱源和氣源,兩相聯合相得益彰。
二、優缺點
1.空氣動力的發動機有以下缺點:噪音大,耗氣量大一會就跑完了,扭矩力比汽油機小得多所以不適宜扭矩要求較大的場合等等。
2.它具有以下幾個優點:價格便宜比較適合發展中的國家,結構簡單,對環境污染較少,環境適應性強在高溫低溫下都可以正常的運轉,壽命長,應沒有高溫低溫的特點,金屬不宜變形所以壽命會比內燃機的壽命多。
(3)空氣動力傳動裝置圖片擴展閱讀:
空氣動力學可有兩種分類法:
1.根據流體運動的速度范圍或飛行器的飛行速度,空氣動力學可分為低速空氣動力學和高速空氣動力學。通常大致以400千米/小時(這一數值接近於地面1atm,288.15K下0.3Ma的值)這一速度作為劃分的界線。
在低速空氣動力學中,氣體介質可視為不可壓縮的,對應的流動稱為不可壓縮流動。大於這個速度的流動,須考慮氣體的壓縮性影響和氣體熱力學特性的變化。這種對應於高速空氣動力學的流動稱為可壓縮流動。
2.根據流動中是否必須考慮氣體介質的粘性,空氣動力學又可分為理想空氣動力學(或理想氣體動力學)和粘性空氣動力學。
除了上述分類以外,空氣動力學中還有一些邊緣性的分支學科。例如稀薄氣體動力學、高溫氣體動力學等。
『肆』 你知道氣壓制動裝置是由哪些部件組成的嗎它是怎樣工作的呢
氣動制動裝置由制動踏板、空氣壓縮機、氣壓計、制動方式、制動室、車輪制動器、制動管路等組成,當踩下制動踏板時,制動閥打開儲氣罐至制動氣室的通道,使儲氣罐中的壓縮空氣通過制動閥進入制動氣室,通過驅動部推動閘瓦打開,壓縮制動鼓,使車輪起制動作用。
3.主制動控制閥
主制動控制閥是用於操作主制動系統並使制動氣壓與制動控制力或踏板行程成比例的裝置。目前,主制動控制閥常用於單列雙腔隔膜式和並聯雙腔隔膜式氣動制動傳動裝置,是一種以壓縮空氣為動力源的動力制動裝置。駕駛員只需根據不同的制動強度要求來控制制動踏板的行程,從而控制制動氣壓以獲得所需的制動力。
『伍』 普通自行車怎麼改裝成空氣動力自行車
用壓縮空氣作動力,改裝自行車其實不是很麻煩,可以直接選用市售的氣動砂輪改裝就可以,因為氣動砂輪用壓縮空氣作動力,改裝自行車其實不是很麻煩,可以直接選用市售的氣動砂輪改裝就可以,因為氣動砂輪(φ100)內部是一個0.75KW的氣馬達 減速器組成, 90度輸出,調節進氣開關可實現無級調速,恆定轉速為:在4.5MPa時轉速可達2800r.m.p,如果自行車在負重的情況下(正常人74KG)0.2MPa,就可以啟動自行車,我是這樣設計的,傳動部分:將自行車的後軸和飛輪換成山地車的塔輪(去掉其中的三片,剩下最大的,和中間的17T)17T的仍然掛腳踏輪盤,最大的盤掛接氣動馬達,氣馬達原來夾砂輪片的夾盤固定拆下來的小鏈輪,把固定盤的內孔進行改裝,加裝一個單向的滾針軸承(用來和腳踏切換,這一步很關鍵),將氣馬達固定在飛輪上邊後車架下邊合適的位置掛上鏈條,這部分就完成了.下面就是固定畜氣罐了,我用了兩個3升的CO2滅火器的鋼瓶(最大耐壓25Mpa/3L),固定在自行車的斜樑上,為了節省用氣,用穩壓
『陸』 描述並畫出從發動機到輪胎之間的汽車動力傳遞路線。
如下:
曲軸——飛輪——離合器——變速器——萬向節——傳動軸——萬向節——差速器——減速器——車輪。
發動機輸出的動力要經過一系列的動力傳遞裝置才到達驅動輪的。發動機到驅動輪之間的動力傳遞機構,稱為汽車的傳動系,主要由離合器、變速器、傳動軸、主減速器、差速器以及半軸等部分組成。
工作原理
四沖程汽油機是將空氣與汽油以一定的比例混合成良好的混合氣,在吸氣沖程被吸入汽缸,混合氣經壓縮點火燃燒而產生熱能,高溫高壓的氣體作用於活塞頂部,推動活塞作往復直線運動,通過連桿、曲軸飛輪機構對外輸出機械能。
四沖程汽油機在進氣沖程、壓縮沖程、做功沖程和排氣沖程內完成一個工作循環。
『柒』 電傳動內燃機車結構示意圖
內燃機車簡述
內燃機車是以內燃機作為原動力,通過傳動裝置驅動車輪的機車。根據機車所用內燃機的種類,可分為柴油機車和燃氣輪機車。在中國,內燃機車由於使用柴油機,所以在介紹內燃機車時一般都是指柴油機車(圖4.3_01電傳動內燃機車結構示意圖)。
當柴油機的燃料在汽缸內燃燒時,所產生的高壓高溫氣體在汽缸內膨脹,推動活塞往復運動,並通過曲軸將往復運動變為旋轉運動,這樣燃料的熱能就轉化為機械功。柴油機發出的動力傳輸給傳動裝置,通過對柴油機、傳動裝置的控制和調節,將適應機車運行工況的輸出轉速和轉矩再送到每個車軸齒輪箱驅動機車動輪,使機車運行,動輪產生的輪周牽引力傳送到車架,由車架端部的車鉤變為挽鉤牽引力來拖動或推送車輛。
從內燃機車工作原理可以看出,內燃機車的基本構造是由柴油機、傳動裝置、車體走行部、輔助裝置、制動設備、控制設備等部分組成的。
柴油機是內燃機車的動力裝置,現代內燃機車一般採用四沖程高速或中速柴油機。為滿足各種功率的需要,在製造柴油機時,便生產相同汽缸直徑和活塞沖程,不同汽缸數的系列產品。小功率的多為直列型,大功率的一般都是V型等。所謂直列型是指柴油機的汽缸垂直排列,而V型的汽缸成V型排列。各種柴油機都用一定的型號來表示,如16V240ZL型柴油機,表示16個汽缸V型排列,缸徑240mm,設有渦輪增壓器和中間冷卻器。
內燃機車的傳動裝置有電傳動和液力傳動兩種,二者在結構原理和運用維修上都有較大的區別。
內燃機車的走行部採用構架式轉向架的形式。轉向架主要承受機車上部重量,傳遞牽引力和制動力,以及緩和、吸收來自線路的各種沖擊和振動,保證機車安全平穩地運行。
輔助裝置的作用是保證柴油機、傳動裝置和走行部的正常工作和可靠運行。主要包括:燃油系統、冷卻系統、機油管路系統、空氣濾清器、壓縮空氣系統、輔助電氣設備等。
制動設備包括一套空氣制動機和手制動機。電傳動機車增設電阻制動裝置,液力傳動機車裝有液力制動裝置。
控制設備主要有機車速度控制器、換向控制器、自動控制閥和輔助制動閥。為了保證安全,還裝有機車信號和自動停車裝置。
內燃機車有較明顯的優點,如,機車效率較高、機車整備時間短,持續工作時間長,用水量少,適用於缺水地區。初期投資比電力機車少,機車乘務員勞動條件好,還便於多機牽引。但內燃機車機車最大的缺點是對大氣和環境有污染。
『捌』 氣壓傳動系統的組成及工作原理是什麼
1氣壓傳動系統的組成
由圖4-32可見,完整的氣壓傳動系統是由四部分組成的。
圖4-33氣壓傳動系統的分類
3氣壓傳動系統的分類
按選用控制元件的類型不同,氣壓傳動系統的分類如圖4-33所示,氣壓傳動系統包括氣閥控制系統、邏輯元件控制系統、射流元件控制系統,其中氣閥控制系統包括全氣閥控制系統和電子、電氣控制電磁閥轉換系統。
『玖』 空氣動力汽車的原理是什麼
空氣動力汽車的原理:
目前的空氣動力汽車概念主要集中於使用壓縮空氣(或其它氣體)來推動車輛前進,其作用原理也非常簡單。首先,氣體被以極大的壓力壓縮進儲氣罐中;然後,根據車輛行駛所需的速度,將儲氣罐中的氣體通過可控閥門模塊放出,推動氣動馬達轉動,進而推動車輛。
簡介:
空氣動力汽車使用氣動發動機,通過將高壓氣體所具有的壓力能轉換為機械能驅動汽車行駛。氣動發動機與傳統內燃機相比,由於在氣缸里沒有高溫高壓的氣體燃燒過程,只通過單純的氣體膨脹做功來達到功率輸出的目的,因此不再需要復雜的冷卻系統,機體也可以選用較低強度、輕質的材料和簡單的結構,所以結構簡單、尺寸小、重量輕,造價低。
優勢:
空氣動力汽車的優勢與太陽能汽車類似,可實現絕對的「零排放」狀態,令現今的所有新能源車望塵莫及。此外,空氣動力車的運行噪音可以被控制在一個合理的范圍,不像燃油車一樣發出較大的噪音。它還有個優勢不得不提,那就是氣動裝置的成本不高,運行使用費用比較低,適合作為日常代步用車。空氣動力車在使用時也無需像太陽能車一樣照顧到天氣等影響。
『拾』 氣壓制動裝置
目前,轎車上廣泛裝用真空助力器作為制動助力器,利用發動機喉管處的真空度來幫助駕駛員操縱制動踏板。根據真空助力膜片的多少,真空助力器分為單膜片式和串聯膜片式兩種。
單膜片式 國產轎車都採用此種型式的真空助力器。
工作過程:
1. 真空助力器不工作時(圖a),彈簧15將推桿連同柱塞18推到後極限位置(即真空閥開啟),橡膠閥門9則被彈簧壓緊在空氣閥座上10(即空氣閥關閉)。伺服氣室前、後腔經通道A、控制閥腔和通道B互相連通,並與空氣隔絕。在發動機開始工作、且真空單向閥被吸開後,伺服氣室左右兩腔內都產生一定的真空度。
2. 當制動踏板踩下時,起初氣室膜片座8固定不動,來自踏板機構的操縱力推動控制閥推桿12和控制閥柱塞18相對於膜片座8前移。當柱塞與橡膠反作用盤7之間的間隙消除後,操縱力便經反作用盤7傳給制動主缸推桿2(如下圖)。同時,橡膠閥門9隨同控制閥柱塞前移,直到與膜片座8上的真空閥座接觸為止。此時,伺服氣室前後腔隔絕。
3. 控制閥推桿12繼續推動控制閥柱塞前移,到其上的空氣閥座10離開橡膠閥門9一定距離。外界空氣充入伺服氣室後腔(如下圖),使其真空度降低。在此過程中,膜片20與閥座也不斷前移,直到閥門重新與空氣閥座接觸為止。因此在任何一個平衡狀態下,伺服氣室後腔中的穩定真空度與踏板行程成遞增函數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