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誰能給我個好做的機械畢業設計課題
581 普通機床改造成鍵槽銑床
582 汽油機連桿孔組合鏜床設計
583 曲軸斜油孔專用鑽床設計
584 實驗型兩軸數控系統設計
585 實驗型三軸數控平台系統設計
586 數控車床橫向進給機構設計
587 數控車床主傳動機構設計
588 數控車床縱向進給及導軌潤滑機構設計
589 數控銑床編程實例分析
590 數控銑床培訓系統機床本體設計
591 絲杠車床改光杠鍵槽銑專機進給系統設計
592 台式車床車頭箱孔系加工分配箱機構設計
593 台式車床車頭箱孔系加工鏜模設計
594 卧式鋼筋切斷機的設計
595 (560×450×279) 塑料水槽及其注模具設計
596 Φ146.6葯瓶注塑模設計
597 電機炭刷架冷沖壓模具設計
598 旅行餐碗注塑模設計
599 手機後蓋注塑模的設計
600 漱口杯注塑模設計
601 童心吸水杯杯蓋注塑模設計
602 童心吸水杯注塑模設計
603 DYZ8A手動與電動兩用干油站
604 HL6000C型聯合收割機割台驅動系統的改進
605 LB2000瀝青攪拌機設計
606 MR141剝絨機鋸筒部、工作箱部和總體設計
607 MR141毛刷式剝絨機機架部與總體設計
608 PF455S插秧機及其側離合器手柄的探討和改善設計
609 PFZP-18轉盤式真空過濾機設計(喂料、濾液循環和排渣裝置)
610 PFZP-18轉盤式真空過濾機設計(總體設計、傳動裝置、轉盤)
611 UGII中三維建模部分CAI製作
612 UG應用模塊課件的設計與製作
613 彩瓦成型機的PLC設計
614 柴油機數字化快速設計系統中實例庫的建立
615 柴油機數字化快速設計系統中實例庫的建立2
616 彈簧CAD軟體的開發
617 彈跳機械人
618 電腦主板回焊爐及控制系統設計
619 電梯演示裝置機械部分設計
620 二級減速機設計(三維)
621 光碟機結構設計
622 機械傳動式壓皮輥機設計
623 機械類課程多媒體課件通用框架的研製
624 橋式起重機
625 砂輪磨損的智能監測的研究
626 手提內燃搗固機
627 隨動裝配機械手設計
628 同軸式二級圓柱齒輪減速器
629 污水處理絮凝池及其攪拌器
630 液位平衡控制系統實驗裝置設計
631 液位平衡控制系統實驗裝置設計2
632 自行車變速系統的設計
633 大型客車車門的開閉機構的設計(外擺式)
634 高速構架式貨車轉向架懸掛系統初步設計
635 轎車車門結構設計
636 汽車制動器設計
637 微型電動汽車設計
638 小型施工機械用掛車設計
639 螺旋管狀麵筋機總體及坯片導出裝置設計y
640 麵筋成形機
641 麵筋成形生產線
642 麵筋成形生產線坯料導出和夾持上位裝置設計
643 麵筋成型生產線繞卷主機的設計
644 麵筋卷繞成形及夾持桿上位離位裝置設計d
645 三位四通液動換向閥設計
646 擺動液壓缸設計
647 D160×5000提升機總體及牽引構件設計
648 FXS80雙出風口籠形轉子選粉機
649 FXS900組合式選粉機轉子及殼體設計
650 FXS900組合式選粉機總體及雙出風口分離器設計
651 FXS雙出風口籠形轉子選粉機的設計與改造
652 N50高效選粉機
653 N500 O-SEPA選粉機
654 N10000-O-SEPA選粉機
655 PG1000雙輥細碎機
656 PLC750離心沖擊破碎機總體及轉子部分設計
657 PLX1000雙轉子立軸細碎機外轉子及殼體設計
658 PLX1000雙轉子立軸細碎機總體及內轉子部分設計
659 SF400打散分級機總體及回轉部分設計
660 SF500~100打散分級機回轉部分及傳動設計
661 SF500~100打散分級機內外筒體及原設計改進探討
662 SF500~100打散分級機總體及機架設計
663 TGD630型鋼絲繩芯皮帶牽引鬥式提升機
664 V3000型選粉機設計
665 ZH3100組合式選粉機
666 ZK80碼頭-庫頂氣力+機械聯合輸送系統設計
667 ZK-80碼頭-庫頂氣力輸送系統設計
668 Φ2.4×13m水泥磨回轉部分設計
669 Φ2.4×13m水泥磨機回轉部分設計(筒體、端蓋等)
670 Φ2.4×13M水泥磨支承裝置(出料端)
671 Φ2.4×13M水泥磨支承裝置(進料端)
672 Φ3×11m球磨機回轉部分(Ⅱ)設計
673 Φ3×11M水泥磨支承部件
674 Φ3×11M水泥磨總體設計、回轉部件
675 Φ3×11M水泥磨總體設計及傳動部件設計
676 Φ5m離心式選粉機(殼體部件)
677 Φ5m離心式選粉機(總體設計)
678 Φ5m離心式選粉機轉子部分
679 Φ5m旋風式選粉機增收細粉改造(徐州淮海水泥廠)
680 Φ5m旋風選粉機增收細粉改造(淮海水泥廠)
681 φ8m生料庫頂均化裝置設計
682 Φ10m生料庫庫底卸料均化裝置設計
683 Φ100 螺旋輸送機的設計
684 φ400筒輥磨回轉、支承、喂料裝置設計
685 φ400筒輥磨液壓系統及料流控制裝置設計
686 φ400筒輥磨總體及輾壓載入部分設計
687 Φ1000立軸錘擊式破碎機
688 Φ1200熟料圓錐式破碎機(機架部件)
689 Φ1200熟料圓錐式破碎機(總體設計與回轉部件)
690 φ1500筒輥磨磨輥、加壓裝置及液壓系統設計
691 Φ1500筒輥磨支承、喂料、卸料及導料裝置的設計
692 φ1500筒輥磨總體設計、筒體及支承設計
693 φ2600筒輥磨滑履支承及密封裝置設計
694 φ2600筒輥磨壓輥及加壓、卸料裝置設計
695 φ2600筒輥磨液壓系統及料流控制裝置設計
696 φ2600筒輥磨總體及回轉部分設計
697 Ф2.4×13m水泥磨選粉系統改造
698 Ф2.6×13m管磨機(總體、回轉部件)的設計
699 Ф3.2x10m機立窯(總體、窯體、卸料部件)設計
700 常規量檢測與控制工程專業綜合實驗設計
701 抽油機機械繫統設計(常規型)
702 抽油機機械繫統設計(前置型)
703 粉體工程實驗系統設計
704 高效反擊錘式破碎機總體及機體部分設計
705 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專業綜合實驗設計
706 荷濕旋流組合除塵實驗室系統的測試研究及改進
707 回轉式垃圾反應釜及控制系統設計
708 回轉式垃圾反應釜及控制系統設計2
709 基於UG的渦流選粉機機體部件的設計
710 立式磨預粉磨控制系統設計
711 立式磨預粉磨設計
712 立式磨預粉磨設計(傳動與工藝)
713 立式磨預粉磨設計(加壓裝置)
714 立式磨預粉磨設計(總體及殼體)
715 立窯煙塵和有害氣體綜合治理技術在水泥清潔生產技術中的應用
716 立窯煙氣粉塵和有害氣體綜合治理的實驗室研究系統
717 碼頭散裝水泥氣力輸送系統
718 內循環式烘乾機回轉部分設計(筒體及筒體間支承型式設計)
719 內循環式烘乾機總體及卸料裝置設計
720 日處理300t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循環流化床鍋爐工藝設計
721 實驗室立磨及數據採集及控制系統設計
722 雙出風口籠形轉子選粉機的設計與改造
723 水泥粉磨選粉系統改造
724 新型組合式選粉機總體及分級部分設計
725 綜合實驗工藝布置及MC24-Ⅱ氣箱脈沖袋收塵設計
⑵ 機械手抓取蘋果設計需要plc設計嗎
以蘋果採摘機械手運動控制為研究對象,對機械手進行運動學分析與建模,設計了基於PLC的機械手硬體框架與運動控制方案、人機交互上位機和機械手軌跡規劃的實驗系統。實驗結果表明:採用PLC控制器的蘋果採摘機械手軟硬體均能正常運行,該系統具有可靠性高、實時性和穩定性好等優點,對於農業採摘機器人快速識別目標並進行正確採摘作業具有很大幫助。...在一聲聲哀嚎聲中,數學老師帶著一摞試捲走了進來。
好像是因為冬天天冷,體育老師凍感冒了。
所以變成了兩節數學課,順便考個試。
數學老師名叫歐島,一個很富有數學氣息的名字,常年帶著一個黑框眼睛。
卷子陸續分發。
作為一個學渣,蘇牧無奈的拿出了數學參考資料,想碰碰運氣看能不能找到原題。
「叮!查看了數學題目,數學積分+1,當前積分1/100,等級:一級」
突然,從腦海中冒出來的聲音,將他嚇了一大跳,差點沒從凳子上滑落下來。
一旁的同桌顏小珂忍住沒有笑場。
歐島則是狠狠的瞪了蘇牧一眼。
「???…」
蘇牧瞪大了眼睛,有些不可置信。
「這是什麼鬼東西?這是系統??居然真的有系統這種東西?」
蘇牧繼續翻動,又出現了同樣的聲響。
「叮!您查看了數學題目,數學積分+1,當前積分2/100,等級:一級」
他只是瞟了一眼,居然就增加了積分?
蘇牧覺得自己的腦子清明了些。
這些陌生的數學題目,似乎看起來也熟悉了幾分。
他越發的激動起來。
這些都是真正出現在他眼前的變化!
蘇牧翻書的動作越來越快,積分也越來越多,直到歐島走過來站到了他的面前,才反應過來迅速收了回去。
這個時候,他的積分已經達到了81/100。
他並沒有慌張,而是繼續將試卷上的題目查看了一遍。
終於,系統迎來了新的提示音。
「叮,您的數學積分已經足夠,等級:二級,當前積分0/1000!」
這一瞬間,蘇牧彷彿像醍醐灌頂一般,曾經那些陌生的數學題,彷彿變成了多年的好友!
他居然!
看懂了!
看懂了!!
居然看懂了!!
蘇牧的內心頓時內流滿面,頗有苦盡甘來的感覺。
彷彿是要檢驗自己的成果,蘇牧的心思完全沉寂在了試卷之中,這是一個學渣對於知識的渴望。
時間一點一滴的過去,就連蘇牧自己都沒有發現。
可惜的是,雖然他的數學已經達到了二級,但還是有些題目沒辦法運算出來。
「叮…..」
這一次不是系統的提示音,而是下課的鈴聲。
蘇牧真的是頭一次感受到了時間過的如此之快。
曾經漫長的兩個小時,現在居然還讓他有些意猶未盡。
這就是學霸的感覺嗎?他默默的想到。
這張試卷,蘇牧覺得自己應該是103分。
因為不會的題目他都空著。
而那些簡單一點的題目,蘇牧有一種迷之自信。
他得出的答案,一定是正確答案!
……
「我要好好學習了。」
強忍住內心的激動,蘇牧擺正了
⑶ 求一篇機電一體化畢業論文
機電一體化技術發展趨勢
摘要]機電一體化是現代科學技術發展的必然結果,本文簡述了機電一體化技術的基本概要和發展背景。綜述
了國內外機電一體化技術的現狀,分析了機電一體化技術的發展趨勢。
[關鍵詞]機電一體化技術現狀產品製造技術發展趨勢1.緒論
現代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極大地推動了不同學科的交叉
與滲透,導致了工程領域的技術革命與改造。在機械工程領域,
由於微電子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的迅速發展及其向機械工業的
滲透所形成的機電一體化,使機械工業的技術結構、產品機構、
功能與構成、生產方式及管理體系發生了巨大變化,使工業生
產由「機械電氣化」邁入了以「機電一體化」為特徵的發展階段。
2.機電一體化概要
機電一體化是指在機構的主功能、動力功能、信息處理功
能和控制功能上引進電子技術,將機械裝置與電子化設計及
軟體結合起來所構成的系統的總稱。
機電一體化發展至今也已成為一門有著自身體系的新型
學科,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還將被賦予新的內容。但其
基本特徵可概括為:機電一體化是從系統的觀點出發,綜合運
用機械技術、微電子技術、自動控制技術、計算機技術、信息技
術、感測測控技術、電力電子技術、介面技術、信息變換技術以
及軟體編程技術等群體技術,根據系統功能目標和優化組織
目標,合理配置與布局各功能單元,在多功能、高質量、高可靠
性、低能耗的意義上實現特定功能價值,並使整個系統最優化的系統工程技術。由此而產生的功能系統,則成為一個機電一
體化系統或機電一體化產品。
因此,「機電一體化」涵蓋「技術」和「產品」兩個方面。只
是,機電一體化技術是基於上述群體技術有機融合的一種綜
合技術,而不是機械技術、微電子技術以及其它新技術的簡單
組合、拼湊。這是機電一體化與機械加電氣所形成的機械電氣
化在概念上的根本區別。機械工程技術由純技術發展到機械
電氣化,仍屬傳統機械,其主要功能依然是代替和放大的體
力。但是發展到機電一體化後,其中的微電子裝置除可取代某
些機械部件的原有功能外,還能賦予許多新的功能,如自動檢
測、自動處理信息、自動顯示記錄、自動調節與控制、自動診斷
與保護等。即機電一體化產品不僅是人的手與肢體的延伸,還
是人的感官與頭腦的眼神,具有智能化的特徵是機電一體化
與機械電氣化在功能上的本質區別。
3.機電一體化的發展狀況
機電一體化的發展大體可以分為3個階段。20世紀60年
代以前為第一階段,這一階段稱為初級階段。在這一時期,人
們自覺不自覺地利用電子技術的初步成果來完善機械產品的
性能。特別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戰爭刺激了機械產品與
電子技術的結合,這些機電結合的軍用技術,戰後轉為民用,
對戰後經濟的恢復起了積極的作用。那時研製和開發從總體
上看還處於自發狀態。由於當時電子技術的發展尚未達到一
定水平,機械技術與電子技術的結合還不可能廣泛而深入的
發展,已經開發的產品也無法大量推廣。
20世紀70~80年代為第二階段,可稱為蓬勃發展階段。這
一時期,計算機技術、控制技術、通信技術的發展,為機電一體
化的發展奠定了技術基礎。大規模、超大規模集成電路和微型
計算機的迅猛發展,為機電一體化的發展提供了充分的物質
基礎。這個時期的特點是:①mechatronics一詞首先在日本被普
遍接受,大約到20世紀80年代末期在世界范圍內得到比較
廣泛的承認;②機電一體化技術和產品得到了極大發展;③各
國均開始對機電一體化技術及產品給以很大的關注和支持。20世紀90年代後期,開始了機電一體化技術向智能化方
向邁進的新階段,機電一體化進入深入發展時期。一方面,光
學、通信技術等進入了機電一體化,微細加工技術也在機電一
體化中嶄露頭腳,出現了光機電一體化和微機電一體化等新
分支;另一方面對機電一體化系統的建模設計、分析和集成方
法,機電一體化的學科體系和發展趨勢都進行了深入研究。同
時,由於人工智慧技術、神經網路技術及光纖技術等領域取得
的巨大進步,為機電一體化技術開辟了發展的廣闊天地。這些
研究,將促使機電一體化進一步建立完整的基礎和逐漸形成
完整的科學體系。
我國是從20世紀80年代初才開始在這方面有研究和應
用的。國務院成立了機電一體化領導小組並將該技術列為
「863計劃」中。在制定「九五」規劃和2010年發展綱要時充分
考慮了國際上關於機電一體化技術的發展動向和由此可能帶
來的影響。許多大專院校、研究機構及一些大中型企業對這一
技術的發展及應用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果,但與日
本等先進國家相比仍有相當差距。
4.機電一體化的發展趨勢
機電一體化是集機械、電子、光學、控制、計算機、信息等
多學科的交叉綜合,它的發展和進步依賴並促進相關技術的
發展和進步。因此,機電一體化的主要發展方向如下:
4.1智能化
智能化是21世紀機電一體化技術發展的一個重要發展方
向。人工智慧在機電一體化建設者的研究中日益得到重視,機
器人與數控機床的智能化就是重要應用。這里所說的「智能
化」是對機器行為的描述,是在控制理論的基礎上,吸收人工
智能、運籌學、計算機科學、模糊數學、心理學、生理學和混沌
動力學等新思想、新方法,模擬人類智能,使它具有判斷推理、
邏輯思維、自主決策等能力,以求得到更高的控制目標。誠然,
使機電一體化產品具有與人完全相同的智能,是不可能的,也
是不必要的。但是,高性能、高速的微處理器使機電一體化產
品賦有低級智能或人的部分智能,則是完全可能而又必要的。
4.2模塊化
模塊化是一項重要而艱巨的工程。由於機電一體化產品
種類和生產廠家繁多,研製和開發具有標准機械介面、電氣接
口、動力介面、環境介面的機電一體化產品單元是一項十分復
雜但又是非常重要的事。如研製集減速、智能調速、電機於一
體的動力單元,具有視覺、圖像處理、識別和測距等功能的控
制單元,以及各種能完成典型操作的機械裝置。這樣,可利用
標准單元迅速開發出新產品,同時也可以擴大生產規模。這需
要制定各項標准,以便各部件、單元的匹配和介面。由於利益
沖突,近期很難制定國際或國內這方面的標准,但可以通過組
建一些大企業逐漸形成。顯然,從電氣產品的標准化、系列化
帶來的好處可以肯定,無論是對生產標准機電一體化單元的
企業還是對生產機電一體化產品的企業,規模化將給機電一
體化企業帶來美好的前程。
4.3網路化
20世紀90年代,計算機技術等的突出成就是網路技術。
網路技術的興起和飛速發展給科學技術、工業生產、政治、軍
事、教育等人的日常生活都帶來了巨大的變革。各種網路將全
球經濟、生產連成一片,企業間的競爭也將全球化。機電一體
化新產品一旦研製出來,只要其功能獨到,質量可靠,很快就
會暢銷全球。由於網路的普及,基於網路的各種遠程式控制制和監
視技術方興未艾,而遠程式控制制的終端設備本身就是機電一體
化產品。現場匯流排和區域網技術使家用電器網路化已成大勢,
利用家庭網路(home net)將各種家用電器連接成以計算機為中
心的計算機集成家電系統(computer integrated appliance system,
CIAS),使人們在家裡分享各種高技術帶來的便利與快樂。因
此,機電一體化產品無疑將朝著網路化方向發展。
4.4微型化
微型化興起於20世紀80年代末,指的是機電一體化向微
型機器和微觀領域發展的趨勢。國外稱其為微電子機械繫統
(MEMS),泛指幾何尺寸不超過1cm3的機電一體化產品,並向
微米、納米級發展。微機電一體化產品體積小、耗能少、運動
靈活,在生物醫療、軍事、信息等方面具有不可比擬的優勢。微
機電一體化發展的瓶頸在於微機械技術,微機電一體化產品
的加工採用精細加工技術,即超精密技術,
它包括光刻技術和蝕刻技術兩類。
4.5綠色化
工業的發達給人們生活帶來了巨大變化。一方面,物質豐
富,生活舒適;另一方面,資源減少,生態環境受到嚴重污染。
於是,人們呼籲保護環境資源,回歸自然。綠色產品概念在這
種呼聲下應運而生,綠色化是時代的趨勢。綠色產品在其設
計、製造、使用和銷毀的生命過程中,符合特定的環境保護和
人類健康的要求,對生態環境無害或危害極少,資源利用率極
高。設計綠色的機電一體化產品,具有遠大的發展前途。機電
一體化產品的綠色化主要是指使用時不污染生態環境,報廢
後能回收利用。
4.6系統化
系統化的表現特徵之一就是系統體系結構進一步採用開
放式和模式化的匯流排結構。系統可以靈活組態,進行任意剪裁
和組合,同時尋求實現多子系統協調控制和綜合管理。表現之
二是通信功能的大大加強,一般除RS232外,還有RS485、DCS
人格化。未來的機電一體化更加註重產品與人的關系,機電一
體化的人格化有兩層含義。一層是,機電一體化產品的最終使
用對象是人,如何賦予機電一體化產品以人的智能、情感、人性
顯得越來越重要,特別是對家用機器人,其高層境界就是人機
一體化。另一層是模仿生物機理,研製各種機電一體化產品。
事實上,許多機電一體化產品都是受動物的啟發研製出來的。
5.結速語
綜上所述,機電一體化的出現不是孤立的,它是許多科學
技術發展的結晶,是社會生產力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要求。
當然,與機電一體化相關的技術還有很多,並且隨著科學技術
的發展,各種技術相互融合的趨勢將越來越明顯,機電一體化
技術的廣闊發展前景也將越來越光明。
參考文獻
[1]李建勇.機電一體化技術.北京:科學出版社,2004.
[2]李運華.機電控制.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
2003.
[3]高鍾毓.機電控制工程.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2.
[4]劉助柏.知識創新思維方法論.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
1999.
⑷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大一到大四的課程都有哪些(能詳細點最好)
大一是公共基礎課,包括高等數學,線性代數,概率統計,大學英語(這個要學到大二).還有政治課,包括毛澤東思想概論,鄧小平理論,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然後有可能開機械制圖的課程,學兩個學期,之後會有一個課程設計,讓你用所學的知識測量繪制某個機械部件的三視圖.之後還會有兩個學期的金工實習,穿插在平時的課程安排中,學習車鉗銑刨磨5種機床的操作,數控機床的操作編程,鑄造和焊接的操作. 那5種機床的操作做下來一般都是做一把小錘頭,貌似從20年前到現在都沒變過.
概率,線性代數,鄧論,機械制圖第二冊都可能是大二才開
大二是專業基礎課.包括理論力學,材料力學
,電工(有的學校叫模擬電路和數字電路),機械原理,機械實驗.大學物理.機械原理結課之後會有個課程設計,幾個人搭夥弄個對一個小機構進行數據計算啥的
大三是專業課.像機械設計(這個結課之後也有課程設計,設計某個機械裝置,一般是變速箱啥的),機械製造這是必須的,但是其它的專業課各學校的設置就未必一樣了,像樓下列的互換性我就沒學過,我學過的機電傳動樓下的也沒有.而且這時候一般都是選修,各人選課的具體課程都不一定一樣,只要修夠學分就行
大四是再具體分的專業課.大四一般要分專業方向,是機制,還是機設,還是機電,學的課都不一樣. 比如機設,要學現代機械設計.機制的要學金屬切削,機電的可能學機器人學.
完了大四還有個畢業實習,就是去某個工廠看看實際生產是什麼樣,一般都是走馬觀花的看一看打醬油,人家不回真的讓你上去操作的
最後是畢業設計,一個老師帶幾個學生,給你個題目,這次就是比較大的了,某個機械結構讓你設計,不過很多時候老師都是給你個往年的畢業設計照抄,畢竟他們也有課題要做,你畢業設計做不好畢不了業他也麻煩~~
⑸ 求一篇關於機械設計製造的畢業論文、 帶CAD圖紙的。 加我Q好友。
汽車連桿加工工藝及夾具設計
種子丸化機的設計與研究
殘膜回收裝置的設計
甜菜收獲機的設計
倒立擺建模及模擬分析
垃圾車翻倒機構的設計及其模擬
葡萄埋藤機的設計
國際通行棉包堆垛機的設計
番茄種子除芒機的設計
棉花機械特性試驗裝置設計
前支棉桿裝配在線檢測及其工藝裝備的設計
玉米秸稈青貯型收獲機的設計
自走式番茄收獲機割台機構的設計
簡式龍門鑽銑床的結構設計
采棉機採摘裝置關鍵零件 ——摘錠的分析
仿生海豚的推進機構與運動研究
城市道路破冰清雪機的設計
夾持式棉花精量點播器
多功能保健床的設計
仿生兩棲機器蛇的結構設計及優化
微型棉花衣分試軋機的設計
哈密瓜糖度無損檢測方法研究
4ZT-8型摘棉桃機——摘桃裝置及輸送系統三維造型設計
辣椒乾燥試驗裝置設計
自動轉向玩具小車的機構與運動研究
多模態仿生兩棲機器魚的推進機構與運動研究
籽棉抓鬥機構設計
洋蔥收獲機的設計
單輪吊椅的改進設計
多模態仿生兩棲機器魚的推進機構與運動研究
拖把甩干裝置的機構設計
玉米秸稈還田機
庫爾勒香梨自動分級機 控制系統設計
線椒取種機的設計
膠棒式軟摘錠采棉機採摘頭試驗台設計
球形果採摘機器人設計及其三維模擬
基於PMAC控制卡的開放式數控系統
仿生兩棲機器蛇的結構設計與優化
食品盒模具的三維設計及模擬加工
高壓磨料水射流切割裝置機械部分設計
苗床育苗播種機的研究與設計
馬鈴薯種植機具的設計
孔式穴播器核心部件取種器的模具設計
小型掃地車設計
除雪機的系統設計
連桿加工工藝及夾具設計
「珍愛生命」防震擔架的研究與設計
挖坑機的設計
葡萄籽皮分離機
倒立擺機械繫統設計
多控制面仿生機器魚機構設計及優化
箱體工藝規程及卡具設計
庫爾勒香梨自動視覺檢測分級裝置設計
番茄翻秧機設計
型孔式膜上精量排種器設計
切割試驗台的結構設計
大容量籽棉自卸拖車造型設計
傾斜圓盤玉米排種器的設計
全位置焊接輔助器的設計
馬鈴薯種植機的設計
數控線切割機床電參數採集系統設計
健身洗衣機機構設計
四行集排型孔式精量排種器的設計
玉米收獲機割台的機構設計
基於Pro/E的液力傳動變速箱設計與模擬分析
⑹ 果園機械包含哪些
果樹生產過程中使用的機具與裝備。主要包括:果園動力、建園、栽植、耕作、施肥、中耕、灌溉、植保、防護自然災害、整形修剪以及採收等作業的機具和裝備。世界上一些工業發達國家,果樹生產機械化發展迅速,美國在20世紀40年代,基本實現果樹生產機械化,70年代以來,除果品採收和部分細致修剪,仍使用人工作業外,果園其他主要作業項目,都實現了機械化;在歐洲,一些國家的葡萄生產全過程,已實現機械化。
中國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果樹生產中使用半機械化生產機具,60年代發展了半機械化的小型機動噴霧機;手扶拖拉機和中、小型輪式拖拉機應用於果樹生產。同時,研製改進了中耕機、施肥機、開溝機等。70年代末,開始研製果樹定植挖坑機,果園風送式噴霧機,果樹行間動力割草機,修剪、採收用升降平台,液壓修枝剪,震動式山楂採收機,靜電噴霧機,葡萄園噴霧機,綠肥壓青機,施肥開溝機,倒置式樹盤中耕機等。
動力機械
20世紀40年代,果園機械主要有,用於配帶各種作業機具的手扶拖拉機和園藝拖拉機(Gar-den Trater)。60~70年代,發展了果園型拖拉機,根據果園作業的特殊性,形體小,功率為30~50馬力,採用折腰轉向機構,前後輪驅動,可以提高附著重量,改善牽引附著性能,具有良好的機動性,通過性。除後側能牽引或懸掛機具外,還能牽引或懸掛偏置機具,進行樹干周圍的除草及耕耘作業。拖拉機的前部與中部,也能裝置機具,提高了對果園多種作業的適應性。70年代後期,根據葡萄生產機械化的需要,發展了高低架葡萄園專用型拖拉機,用於立架栽培的葡萄生產,其農機底隙達2米左右,拖拉機跨在葡萄植株上,進行各項管理、採收、集運作業,此類拖拉機的傳動系統結構,除機械傳動外,還採用了液壓馬達。
建園機械
包括用於清理場地、修築梯田、平整園地、修建道路和開挖排灌渠道等作業的通用土建機械,如推土機、鏟運機、平地機、築埂機、挖溝機等,以及由拖拉機配帶果園用的耕翻和挖穴栽植機具。
挖坑機
果樹樹種不同,要求成穴的大小和深淺不一,挖坑機種類有:①手提機動型。以2~3馬力小型汽油機為動力,配置手把,並安裝有立式螺旋鑽頭,作業時以單人或雙人手提操作,由於機具較輕,鑽頭直徑小,適於坡地上葡萄和雜果類果樹定植挖坑用;②懸掛式挖坑機。本身不配置動力,是由齒箱通過接盤,裝置立式單螺旋或雙螺旋轉頭,整個裝置懸掛於拖拉機上,由拖拉機動力輸出軸驅動齒箱帶動鑽頭旋轉入土而成穴,一般成穴深度可達80~100厘米,直徑可使用不同大小鑽頭(50~100厘米)。此機械可滿足各種果樹的定植挖坑要求(圖1)。
圖7為了撿拾地面果實,20世紀60年代以來,研製了地面果實撿拾機,有氣吸式、滾針式和機械式。
果品分選(級)裝置
最簡易的分級器是分級孔板,以孔板上不同大小的孔徑來分選果品,純系手工勞動。果品分選機械化的歷史不長,但發展迅速,機械化程度高。普遍採用的裝置有按果品形狀的大小分級;按果品重量分級;按色澤分級(見果實分級)3種:①按果實形狀(大小)分級。利用機械使果實通過具有不同尺寸的選果工作部件,依次選出不同果徑級別的果實。②按重量分級。利用杠桿平衡原理,在杠桿一端放有平衡重或計量裝置。另一端放盛果部件,當盛果部件上的果實重量超過平衡重時,杠桿傾斜拋出果實,承載較輕果實時,杠桿越過此平衡重位置前移,當遇到較輕平衡重時,杠桿才傾斜,盛果部件在新的位置拋出較輕果實,由此,將果實分為若乾等級。當前,這種裝置使用廣泛,有些裝置中的計量器已採用電子秤。③按色澤分級。原理是果實從電子發光點前通過時,果實的反射光,被能測定波長的光電管接收,果實色澤不同時,其反射光的波長就不同,電子系統可根據波長進行分析,按對果實色澤的標准要求確定取捨,達到分級目的。
為了滿足果品分選要求,歐美一些國家,已開始按多種分選原理製成組合式分選裝置,它可使某一等級的果實達到一定大小和重量標准,又滿足一定的色澤要求。目前,分選技術和裝置,已將光電測試技術、電子計算機和自動控制技術,運用於果品分選裝置中。
果品包裝裝置(見果品包裝)。
⑺ 採摘機械手開題報告怎麼寫
老師那不都有模板嗎?照著寫就行。開題報告不一定什麼都弄的很明白,隨著往後進行,需要改動的東西還很多,開題報告只是剛開始的一個計劃而已!寫出你自己的計劃和方案就行!
⑻ 目前蘋果採摘存在哪些問題
我個人認為目前採摘機器的問題包括以下四點,
1、輔助採摘機械設計功能單一。現有輔助採摘裝置的基本原理類似於剪刀,採用長桿式或伸縮桿式結構,大多採用手持,在採摘刀具下一般都設有網兜,當果實落下兜住果實。一方面此類結構僅適用於採摘高處的果實,當果實位於高處,刀具是否能夠與果柄接觸存在不確定性,在一定程度上會傷及果實表面;一方面採摘效率極低,果農需要人工定位果柄與枝乾的位置,拉動手把等操作才能將果實摘下,若一個接一個把果實放入收集裝置,則消耗的時間更多,若一直存放在網兜中果實不僅受到下一個果實撞擊還會被枝乾等劃傷表面;另一方面仍需要人手動將果實放入收集裝置,反而增加了果農從網兜中拿取果實的步驟,增加了果農彎腰的次數,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勞動強度。目前我國的蘋果採摘主要還是靠果農用手一個一個將果實採摘下來,然後放入背簍或者身邊的籮筐中,在採摘高處果實時採用梯子,其勞動強度、採摘效率、果實完好率甚至超過一些輔助採摘裝置。
4、農機與農藝發展不協調。我國蘋果農藝發展落後於國外,我國蘋果主要分戶種植,難以形成大片成規模種植產業,同時種植的品種繁雜,種植的果樹植株不規則,這些都給機械化採收帶來困難。同樣,針對我國這種特殊的種植模式,機械化採收還不夠智能,靈活程度達不到科研人員和果農的要求,現階段蘋果採摘效率仍然不能滿足果農需求,且較為智能的機器人價格又較為昂貴,果農的承受能力有限,無法大面積應用,且不能保證其成本低於人工採收。所以現在蘋果採摘仍存在農藝發展水平與農機發展水平不協調的矛盾。
⑼ 蘋果採摘機械手結構設計視圖怎麼改成cad圖
1、找到我們需要轉換的模型,或者立面把這個圖形最好用AIt+q孤立這個圖形。
2、孤立以後這個燈泡圖形。
3、我們選擇我們需要導出的圖形,做上角的下拉三角形裡面的導出。
4、來到我們的保存位置,和文件命名,和選擇文件格式,選擇DWg或者dxf格式。
5、我們選擇保存的版本和需要場景,這樣我們的CAD圖就做好了。
6、我們打開我們的CAD,發現這個是軸測圖,我們可以用v命令調整我們的視圖方向就可以得到我們的其他視圖了。以上為蘋果採摘機械手結構設計視圖改成cad圖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