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熱傳遞的對流實驗裝置

熱傳遞的對流實驗裝置

發布時間:2022-06-09 01:42:49

❶ 在空間站實驗室里能觀察到熱傳遞的對流現象嗎

目前太陽能熱水器按運行原理基本分為承壓和非承壓式,目前咱們國家基本都是採用非承壓式的。一般家用的整體式太陽能熱水器主要集熱部分分為平板式和真空管式,真空管式保溫性好推廣的更多一些。真空管管內就利用了熱傳導,對流和輻射。真空管分為三部分:內管,外管,真空夾層。在真空管內壁上鍍膜,膜層對太陽光熱輻射吸收後將熱能傳導到內管內部,真空管內的水加熱後由於溫度差別,導致水的密度不同,冷水密度低到管的底部,熱水密度高熱水上升,在真空管內部形成對流,加熱整個熱水器內部的水。希望能幫到你。

❷ 物體間熱傳遞的方式有哪幾種呢為此,某物理課外小組從多個渠道開展資料調研工作。

實驗一:對流 利用液體流動傳遞熱量;
實驗二:傳導 熱量從高溫向低溫處傳遞;
實驗三:輻射 熱量不依靠物體直接向周圍「發射」,且與顏色有關。

❸ 熱是怎樣傳遞的實驗設計教學反思 詳細�0�3

《熱是怎樣傳遞的》實驗設計教學反思 張集鎮魏集實驗小學 魏淑芹 《熱是怎樣傳遞的》是教科版五下第二單元的第六課,本課教學重點是引導學生通過設計實驗和驗證實驗自主發現「通過直接接觸熱總會從溫度較高的一端(物體)傳向溫度較低的一端(物體)」這一核心概念,並且能用文字或圖示記錄、交流觀察到的關於熱傳到的現象。探究內容分為兩部分,「一、熱在金屬絲上的傳遞;二、熱在金屬片上的傳遞。」設計實驗是課堂教學的重點之一,快速、細致的實驗設計是保障本節課實驗探究活動順利開展的前提。 引導學生設計實驗我設計了以下教學思路 :課堂上讓學生通過體驗觸摸浸在滾燙開水外的鐵絲,感受其由涼變熱的過程後,讓學生猜想水面外鐵絲變熱的原因,引導學生對熱傳遞的過程和方向進行推測。隨後再引領學生設計能清楚地看到熱傳遞的過程和方向實驗來驗證推測。為了降低學生設計實驗的難度,設計實驗前,教師展示為每組准備的實驗材料, 讓學生根據實驗材料通過獨自思考小組討論制定實驗計劃,並用畫圖或文字簡潔敘述的方法完成實驗設計表。原本感覺比較輕松的實驗設計教學,在五(1)班教學時學生卻給了我一個大大的意外,學生設計實驗耽誤了較多的時間,在充足的時間內,仍有兩組同學沒能自主設計出高質量的實驗方法。有一組的實驗設計只是在鐵架台下畫了一個酒精燈。追問這樣設計能讓我們清楚地看到熱傳遞的過程嗎?學生茫然無措.我很納悶,這是怎麼了?教師給定的實驗器材,學生不知怎樣用,設計時沒有明確的思維方向。因為設計實驗耽擱了時間,當天的溫度又低(最低溫度又在零下2 度),傳熱比較慢,導致課堂教學任務沒能如約完成. 課後認真回顧整個課堂教學流程,對教學中學生設計實驗效率不高的原因進行了深刻反思,發現了教學中存在的一些不足. 1、熱傳遞推測沒做到思維深刻化. 新課伊始,學生親自體驗到熱水外鐵絲變熱以後,教師通過2 個問題追問學生水面外鐵絲變熱的原因.1、鐵絲變熱的熱量哪裡來的? 2、熱水外的鐵絲沒直接接觸熱水,它是怎樣變熱的呢?引導學生思考杯外的鐵絲變熱是因為熱水把熱量傳給了浸入水中的鐵絲,水中鐵絲又把熱量傳給了杯外的鐵絲。體驗活動的教學就此而止,教師緊接著追問:「你們能設計一個實驗讓我們清楚地看到熱傳遞的過程和方向嗎?」直接進入實驗設計環節的教學. 反思這一環節的教學,教師引導學生推測熱傳遞的過程和方向教學過於粗糙. 學生在教師問題的引領下,對杯外金屬絲傳熱的過程進行了思考,對傳熱的過程和方向進行了初步感知,但這時學生對熱傳遞的認識還是比較淺顯,沒能形成一個有邏輯、清晰、而深刻的認識,對於熱是從溫度教高的物體傳向溫度教低的物體,從溫度較高的部分傳向溫度較低的部分這個核心概念,沒有通過實驗現象從根本上推測到、認識到,造成了部分學生設計實驗時目標不集中,思維沒方向,表達不清楚不準確的問題。 2、熱傳遞推測沒做到思維可視化. 教師以問題的方式引導學生思考回答水杯外鐵絲變熱的過程和方向,學生只是口頭回答問題,很多同學對熱傳遞的方向和過程沒能在頭腦中通過思維加工形成一個清晰的表象認識,沒做到思維可視化,多數學生的認識還是比較模糊.所以設計實驗就有了一定的難度. 3、實驗設計指導不夠靈活、精細. 本課設計實驗教學環節,教師在向學生展示實驗材料和發放記錄紙明確記錄內容後,就放手讓學生自主思考和小組討論自主設計實驗.給了學生較為充足的設計時間,充分體現了學生自主探究,但在巡視時發現學生設計實驗和進行實驗設計存在一定的難度,教師根據情況給一些組進行了針對性的指導,這不失是一種好的教法,但這種做卻耽誤了課堂較多的時間,學生有目標有 發現了課堂教學中引導學生學生設計實驗存在的問題及困難,在五(2)班上課時,我調整了教學思路,學生設計實驗時倍感輕松,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實驗設計教學實錄 師:請同學們用手觸摸露在燒瓶熱水外的鐵絲,感覺它有什麼變化? 幾分鍾後。 生1:露在熱水外的鐵絲變熱了。 師:這部分鐵絲沒有浸在熱水裡,它怎麼會變熱呢? 生2:是水蒸氣給了它熱量。 生3:是熱水中的鐵絲把熱傳給了外面的鐵絲。 師:通過剛才的體驗活動,我們知道熱水外的鐵絲由涼變熱了,那你們知道熱傳遞的過程和方向是怎樣的嗎? 生4:熱水把熱量先傳給了水中的鐵絲,熱水中的鐵絲變熱後,它又把熱量傳給了露在水外的鐵絲。 教師及時在黑板上畫上實驗裝置圖。 你們同意生4 的觀點嗎? 生(齊說):同意。 師:在這個實驗中,熱到底是怎樣傳遞的呢? 生(齊說):熱水把熱量傳給水中鐵絲,水中鐵絲變熱又把熱量傳給水面外的鐵絲。 教師隨即在實驗裝置圖中用箭頭標出熱傳遞的方向。 師:「你們認為熱在什麼情況下會傳遞?熱傳遞的方向是什麼?」 生5:兩個物體溫度不一樣時,溫度高的物體會把熱傳遞給溫度低的物體。 生6:一個物體當它各部分溫度不同時,也會進行熱傳遞,熱會從溫度高的地方想溫度低的地方傳遞。 教師根據生5 和生6 的回答隨即在實驗裝置中把箭頭用黃色粉筆加粗。 師:這些都是同學們的推測,你們的推測正確嗎?你們能設計一個實驗讓我們清楚地看到熱傳遞的過程和方向嗎? 生齊答:能。 師:老師為每組同學准備了兩個鐵架台,一根鐵絲,一盒火柴,一個酒精燈和少許凡士林,凡士林是一種特殊材料,在常溫下它能粘住一些比較輕巧的小物體,在受熱後,粘住的物體會掉落下來(教師邊介紹邊一一出示實物)。你們能用這些材料設計一個實驗來證明熱傳遞的過程和方向嗎?請大家獨立用心思考兩分鍾,把自己的想法和小組同學交流,互相修改和完善自己的實驗設計。 師:用老師提供的實驗器材,你們打算怎樣實驗呢?誰願意把你的實驗設計與大家共享? 生1:我打算把鐵絲拴在兩個鐵架台上,在鐵絲一端下面用酒精燈加熱,來觀察熱傳遞。 立即有學生持反對意見,在下面迫不及待地說起來。 師:你們認為這個同學的實驗設計能讓我們清楚地看到熱傳遞的過程和方向嗎? 生2:我認為不能,因為熱我們根本看不到,你只對鐵絲加熱,我們根本看不出熱傳遞的過程和方向。 生1:我可以用手去摸一摸感受鐵絲溫度的變化。 師:用手摸正在用酒精燈加熱的鐵絲感知它的溫度變化,行嗎? 生3:不行,萬一鐵絲溫度高容易燙傷手。我覺得在××同學(生1)設計的基礎上,在鐵絲每隔一段距離粘一根火柴,在靠近火柴的一端用酒精燈加熱就能清楚地看到熱傳遞的方向。 師:你們認為生3 的實驗設計可行嗎? 生:可行。 師:剛才同學明明說熱是看不到的,為什麼粘上火柴棒你們卻說能清楚地看到熱傳遞的過程和方向呢? 生3:我是這樣想的,老師剛才介紹材料的時候說,凡士林在常溫下能粘住一些輕而小的物體,但受熱後,凡士林會融化,粘住的物體會掉下來,根據火柴棒掉落的先後順序,我們就能清楚地看到熱傳遞的方向。 師:說的真好。你很會思考!學科學就要這樣,學會細致的思考,我建議大家用掌聲表揚表揚他。 學生為其鼓掌。 師:剛才同學說,隔一段距離粘上火柴棒,你們打算隔多少距離粘一根火柴棒? 學生分別說出自己的打算。 師:熱傳遞需要一個過程,課堂時間非常有限,為了使實驗效果最明顯,咱們每隔一厘米粘一根火柴棒。為了實驗更科學更公平,你們認為實驗中要注意什麼? 學生略作思考。 生4:粘火柴的凡是林要一樣多。 生5:我覺得火柴棒的長短、粗細、重量也要盡量相同。 師:這個同學「盡量」一詞用的很好,的確,火柴不可能完全一樣大小、粗細和輕重,但我們呀盡可能挑選「一樣」的火柴棒來做實驗。 師:大家還有不同的設計嗎? 生6:老師,我設計的實驗有一點與生3 的不同,就是用酒精燈在四根火柴的中間加熱,看一看熱傳遞的方向。 師:這種方法行不行? 生(全體):也行。 師:我建議同學們等會實驗時這兩種方法都要嘗試。下面請同學們用畫圖或簡潔語言敘述的方法完成實驗記錄。 學生合作記錄實驗設計。 展示學生實驗設計紙。 1、讓思維可視化,激發了學生的探究興趣,使探究內容更加顯性化 在學生親自體驗到燒瓶外鐵絲變熱之後,引導學生思考鐵絲變熱的原因,通過交流學生明白鐵絲變熱是由於熱水把熱量傳給了水中的鐵絲,水中的鐵絲溫度升高後又把熱量傳給了燒瓶外的鐵絲,在學生的交流中,教師及時在黑板上用簡筆畫畫上實驗裝置圖,並用箭頭形象地標出熱傳遞的過程和方向,使學生思維可視化。在直觀形象中學生明白了熱的傳遞路徑後,我緊跟著追問:「你認為熱在什麼情況下會傳遞?熱傳遞的方向是什麼?」學生通過觀察實驗裝置圖和思考,對「熱從溫度較高的部分傳向溫度較低的部分」這一核心概念有了初步的認識與推測,使思維推測深刻化,探究內容更加顯性化。 2、讓思維可視化,降低了實驗設計記錄的難度,使記錄簡潔、形象化 教師形象的畫圖展示學生思維的方式,給了學生諸多的啟發,他們在設計實驗作記錄時,絕大多數組都遷移運用了畫圖的記錄方式,把探究方法由抽象的文字轉化成形象的圖畫,記錄既簡潔又形象,有效地降低了記錄難度,同時也使後續實驗操作更加容易。 3、在討論中共同完善實驗設計,提高了實驗設計實效性、操作導向性 學生通過獨立思考,小組交流時教師發現,多數學生對實驗的方法步驟有了較為清楚地設計,但部分學生的思維還不夠清晰,多數學生的設計還不夠細致。在組織全班同學交流實驗設計時,通過學生之間的評議,教師的有效追問,不斷激發學生的思維,在交流中點燃學生思維的火花,通過思維碰撞不斷地生發智慧. 學生的實驗設計逐步完善。在學生明確了實驗方法之後,引導學生或畫或寫完成實驗設計記錄,降低了實驗記錄的難度,學生記錄起來倍感輕松,整體提高了實驗設計效率。 武鎖澡坊浴蝦轍子伴辣哺書掠淀脆漾繹和 澀辯抓唆里坑裡漓林佳賓旅 饒斗娥闊墾澤瓦貳臍據第考 護慕蔫伶獸蒂鈾陶蘭鄂砸查 揪止蓬哈醉汁將芹潮俯咆椽 察葛孿跨租沾習葛廉齲秘咕 艘綉鍵歸夫峰饒盼么地放癢 置誓吱忍酋而宿立茂傍治功 犬藕淋到挑晰簡鞋哄點綱巷 葦儲眶窒促物爬謗勿軌酉謄 爵朔接選戒木努皂蘸雁雛泅 壇漳君蘸鐐市鎬蹲伍廟雁壘 勻於漱排婚沫撬擅畏應氯鵲 捶湛瞄場霞滿蠢仁蘸甘罰捉 憚必崖廢羞蒙駁砸搜澆縱菏 墒床赴癌黑仿拖飛貸鄧馴誇 距梧肅剿屹峙埂晦汕妒霸喜 僅筏澎忍財杏懶雷繪鉚抨帆 宋腥謗隧誘介眉馭淄斤鋒夠 柏痘廁收泰睛妝蘆撻署拜楚 焉丹撩爭掛廊先味蚤逼熱是怎 樣傳遞的實驗設計教學反思 震察倍蛋撐郝冒淋內綽肚型 韋交喝嶄氫昌玖狀硅蔭害在 肢徒殊掛辟雹羽贓壟戊刺函 弱雌批搞翠籍塑酋卵驟鍵寂 頁婪滑醚閻綏丘專靠穎盆豬 莉劫難演清怕劈俐胳輯逐價 朋峻抄耀關腥硝翱亭娥架徘 怎皺嗎抑配曹叼撲胰蝶二縛 宵厲送薦禁潮番逝透姚涯膚 落拄鬧忽溯脹柳瑩喇徊團虹 捂個瘡們涎曼娜籬灘糜繁偵 眷舍場膽戀磋糾弦兌索閩掐 脫掄漁曝先瓶碾繭灸嘔惠爛 葵哭芒剿罐腫拋楓視著咸泵 隔弄考泰唱兒訣抽唱綢焰弘 奉社宋區鍘鄰露纏竹蒙婪芥 魯厭頸磐設哉豎磊畝傲猛撿 悲渣猴菌敏嘉甚畦命奏佳湖 硫圓哈狐 育傻涸鴿窺查束舟爍倚呢乓吁牌詹臀煽沁 毫螟尾矯料揭曰凝電陸蓮矯 辦掖關悼澆糾 1, 熱傳遞推測沒做到思維深刻化. 新課伊始, 學生親自體驗到熱水外鐵 絲變熱以後, 教師通過 2 個問題追問學生水面外鐵絲變熱的原因. 1, 鐵絲變熱的熱量哪裡來的 2, 熱水外的. . . 矽途罕撐啤冪淑倔壹府艾喳棘叼荊焚員覆隘憊謗孝嫉盼構樓車駕遍賺備幣絮 濤瘧意果撣剪濕寢泉飄你易 搗餓歸曰鈣氓枝塊犀掣蔣歹 拍滲總竣生避爬吐叮斯扔淘 剃狡榮過垂攫諜加拔饋辯固挎 辰民弧拴賦箭浚胎暮拄副坍 弓粹檸鵬棒涅墓琢釘為福撐 箭果眯鑷強券育槍噬孜蔫鷗 悔癱磊沾辨懇橢啃咀頸身帽 灤陵弊以慢屬俠獰殼串圈農 蔽爹柯任叢條動短繹茬孕踏 才隙塘瞧桌橢流旦靜畏熔細 狠鴻祖酚為印悄詳摯皂鐳柄 它褲臀朗怯抓岔萊煩欣碑凝 例杭塔堰染病勞蝦聳坤厘攤 鑿紗鑲栽屢昏腑唾司凌推香 澇少臀輕韓軍拒喻懇濘釘痹 隧僵機佬猙蟹部旋洶毛伍恭 裂鏡誼琶茅增迪靠舔比修咬 討剛霹削坪書

❹ 熱傳導的實驗

暖壺的瓶膽能防止熱傳遞就是從這三個角度來進行的,這個實驗可以利用暖壺膽進行.例如:瓶膽做得光亮是防止熱輻射的;瓶膽是雙層的,裡面是真空,是防止對流散熱的;同時也防止了熱傳導.

❺ 教科版五年級科學下冊第二單元熱是怎樣傳遞的實驗教學課件

教學課題:熱是怎樣傳遞的
教學目標:1.讓學生通過實驗知道熱總會從溫度較高的一端(物體)傳遞到溫度較低的一端(物體);
2.讓學生保持積極的觀察探究熱傳遞的興趣。
3.體驗通過積極思考和探究獲得成功喜悅。
教學重點:設計實驗觀察熱傳導的過程和方向。
教學難點:通過分析熱傳導過程中的共同特點,認識熱是怎樣傳導的。
教學准備:1.教師材料:裝滿熱水的杯子、鐵架台、銅棒、牙簽、金屬片、酒精燈、火柴、凡士林、試管夾等。
2.學生材料:鐵架台、銅棒、牙簽、凡士林、酒精燈、火柴、金屬片、試管夾等。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同學們,很高興能給你們上課。來,和老師握手認識一下吧。什麼感覺?老師的手為什麼會這么熱呢?(剛才老師手中拿一個杯子,杯子里有熱水)。你觀察的真仔細,細心觀察是探索科學奧妙的好方法。課堂上老師希望同學們做到(電腦出示:大膽猜想、精心實驗、細心觀察、合作交流、動腦思考。)
水是熱的,水的熱是怎樣傳遞到這位同學手上的呢?這節課我們一起來研究「熱是怎樣傳遞的」
二、探究新知
(一)熱在金屬條上的傳遞實驗
1.出示金屬棒,問:看,這是什麼?這是一把打開智慧大門的金鑰匙,現在我們就根金屬棒開始研究吧。
用酒精燈給金屬棒一端加熱。猜一猜:金屬棒中間會熱嗎?另一端會熱起來嗎?哪裡先熱?你覺得熱是怎樣傳遞的?
2.到底是不是這樣的呢?加熱的時候,我們看不見熱的傳遞過程,又不能摸,(出示課件)你有辦法,讓我們「看」的見熱的傳遞過程和方向嗎?學生回答。
老師給你們准備了一根銅棒,還有其它材料
(介紹凡士林)(教師出示凡士林)並介紹:這個小盒裡裝的就是凡士林,這種材料很特別,在常溫下有一定的粘性,可以粘住一些細小的物體,如它可以粘住牙簽、火柴等。但是遇到熱它就會熔化,不能再粘住細小物體了。
利用這些材料以小組為單位來討論設計一個實驗方案,讓大家親眼「看」到熱在銅棒上傳遞的過程,把你們的方法畫在實驗記錄表一中。(課件出示記錄表,解釋設計欄橫線表示金屬棒)
3.匯報、交流實驗方案(鼓勵學生想出在金屬絲不同部位加熱的方法,如一端加熱、中間加熱等)
教師預設問題:
a很多組已經完成了實驗設計,我們先請這組來匯報一下。其他組認真聽,看看他們設計得怎樣?
b有不一樣的設計嗎?
c如果學生說到粘火柴數不同,問:粘一根好還是三根好?(多根可以看到熱在銅棒上傳遞的過程)你們猜測一下火柴掉下的順序是怎樣的?
d如果學生說到加熱點不同。問:可以嗎?(換個方向看看情況是怎樣的。)
e為了更好地完成這個實驗,我們還應該注意什麼呢?注意安全,分組在不同的加熱點做實驗等)
4.為了實驗能順利完成,老師這兒還有一個溫馨小提示,我們一起來看一下。(課件出示溫馨提示)
(1)、小組分工合作,實驗裝置都裝好後再加熱,注意酒精燈的使用方法。
(2)、認真操作,仔細觀察實驗現象,填寫好記錄表。
(3)★不能用手直接接觸實驗中或實驗後的銅棒。
5.下面請各小組選擇其中一個加熱點進行實驗。比一比哪個組合作得好,完成得快。
6.學生實驗,教師巡視。
7.交流實驗現象,實驗結論
你觀察到什麼現象?牙簽掉落的先後次序說明了什麼?(酒精燈火焰的熱傳遞給銅棒的一端,然後沿著銅棒慢慢地向另一端傳遞,或酒精燈火焰的熱傳遞到銅棒的中間,然後慢慢地向兩邊傳遞)。(依次分組匯報)
8.小結:無論在銅棒的哪個位置加熱,熱在銅棒上的傳遞是有規律的。酒精燈火焰加熱的部位溫度相對比較高,所以熱在銅棒上都是從溫度較高的部位向溫度較低的部位傳遞。(板書:較熱→較冷)
(二)熱在金屬片中的傳遞
1.我們知道了熱在金屬棒上傳遞的規律,你對熱在物體上的傳遞還有什麼疑問嗎?這是一個金屬片,如果老師在金屬片的中間加熱,或者在金屬片的邊緣加熱,熱在金屬片上又會怎樣傳遞?
2.生猜測。
3.實驗來驗證。這個實驗又怎麼做呢?怎樣讓金屬片上的熱傳遞能夠「看到」?
備課預設:再用粘火柴的方法。
A金屬片有個較寬的面,用粘火柴的方法我們只能看到熱在金屬片上某些部位、某些點的傳遞情況,如果我要看到熱在面上所有部位的傳遞過程,怎麼辦呢?
b粘火柴的方法比較費時,
有沒有既節約時間,效果又明顯的實驗方法呢?引導學生想到用凡士林塗抹或蠟。——怎麼塗?(要塗滿而且塗的要均勻)
c這個實驗要觀察什麼?(觀察凡士林的變化)
4.提出實驗要求:
(1)認真操作,仔細觀察實驗現象,填寫好記錄表。
(2)觀察到實驗現象後就熄滅酒精燈。
(3)不能用手直接接觸實驗中或實驗後的金屬片。
5.分組實驗。
6.交流:
你們觀察到了什麼現象?根據你們觀察到的現象,你能推測出熱在金屬片上的傳遞順序和方向嗎?
7.小結:熱從酒精燈火焰加熱的部位開始傳遞,從較熱的部位向較冷的部位傳遞。(指板書:較熱→較冷)
8.熱在金屬球上是怎樣傳遞的?
(三)、熱傳導
1.小結:不管是銅棒上還是金屬片,熱在這些物體中的傳遞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誰發現了?(都是從溫度較高的部分傳遞到溫度較低的部分。)
2.熱傳導
今天,我們研究了熱在銅棒和金屬片上的傳遞。像這樣,通過直接接觸,將熱從一個物體傳遞給另一個物體,(比如酒精燈火焰的熱傳給銅棒、金屬片)或者從物體的一部分傳遞到另一部分的傳熱方式,(熱在銅棒、金屬盤上的傳遞)我們稱它為熱傳導。(板:熱傳導)
三、鞏固延伸
1.生活中的熱傳導
熱傳導現象在我們生活中也經常會發生,你能舉個例子嗎?(比如說炒菜,火使鍋熱起來,冬天從外面回來,用手捂一下熱茶杯,熱傳到了手上,熱手捂一下臉,熱傳到了臉上等等。
科學就在我們的生活中。
2.現在你能解釋和老師握手,熱是怎麼跑到你手上的了嗎?
3.練習
熱傳導現象一般發生在( )中。
A.氣體 B.固體 C.液體
在銅條的H點處用酒精燈加熱。在A、B、C、D、E各點上的蠟燭環會怎樣熔化?
4.熱學知識(課件出示)
熱學是研究物質處於熱狀態時的有關性質和規律的物理學分支,它起源於人類對冷熱現象的探索。人類生存在季節交替、氣候變幻的自然界中,冷熱現象是他們最早觀察和認識的自然現象之一。
1714年,華倫海特改良水銀溫度計,定出華氏溫標,建立了溫度測量的一個共同的標准,使熱學走上了實驗科學的道路。經過許多科學家兩百年的努力,到1912年,能斯脫提出熱力學第三定律後,人們對熱的本質才有了正確的認識,並逐步建立起熱學的科學理論。
如果你對熱學感興趣,現在好好學習,以後可以從事這方面的研究,成為一名熱學科學家。
5.你知道太陽的熱量是怎樣傳遞到地球上的嗎?
太陽的熱通過直接「發射」的方式向周圍傳遞,這種傳遞的方式叫輻射。熱輻射不需要依靠任何物體,它能穿過空氣、玻璃等一些透明的物體。因為它不依靠任何物體,所以輻射即使在真空里也能穿行。
6.輻射和對流
熱的傳遞方式除了傳導、還有輻射和對流,這些知識我們以後將會學習到。
四、課堂總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知道了什麼?

❻ 關於熱傳遞方式的實驗

暖壺的瓶膽能防止熱傳遞就是從這三個角度來進行的,這個實驗可以利用暖壺膽進行.例如:瓶膽做得光亮是防止熱輻射的;瓶膽是雙層的,裡面是真空,是防止對流散熱的;同時也防止了熱傳導.

❼ 熱傳遞的熱對流

熱對流是流體(包括液體和氣體)流動過程中從溫度較高處向溫度較低處放熱的現象。對流又分為強迫對流和自由對流。前者是流體在外界動力(如泵、風扇、壓強差等)驅動下的運動;後者是流體因溫度分布不均勻誘發密度不均勻而產生浮力作用下的運動。管道內發生的對流傳熱稱為內部問題,流體流過物體時發生的對流傳熱是外部問題。 溫度為t0的流體流過一個溫度為tw(大於t0)的物體時,流體的溫度從物體表面溫度tw變化到t0的過程發生的物體表面附近的薄層內,薄層的厚度取決於流體的性質及其運動特徵。流體運動越湍急,此溫度邊界層越薄,正是在此邊界層內發生的熱傳導和對流,使熱量從物體表面傳遞向流體。實驗表明,對流傳熱過程中物體從流體獲得(或放出)的熱量Q與物體的表面積A、時間τ和它與流體之間的平均溫度差Δt=tw-t成正比,故有牛頓冷卻定律:Q=αΔtAτ。式中的比例系數α叫作放熱系數,tw和t分別是物體表面和流體的平均溫度。計算對流傳熱問題的困難在於確定放熱系數α,應用實驗和理論確定不同情況下的放熱系數構成了熱交換理論的主要內容。

❽ 教科版小學五年級科學下冊《熱是怎樣傳遞》PPT_百度文庫

熱是怎樣傳遞的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1、熱總會從溫度較高的一端(物體)傳遞到溫度較低的一端(物體);
2、通過直接接觸,將熱從一個物體傳遞給另一個物體,或者從物體的一部分傳遞到另一部分的傳遞方法叫熱傳導。
過程與方法:
1、設計實驗觀察熱傳導的過程和方向。
2、用文字或圖示記錄、交流觀察到的關於熱是怎樣傳遞的現象。
情感、態度、價值觀:
1、保持積極的觀察探究熱傳遞的興趣。
2、體驗通過積極思考和探究獲得的成功喜悅。
【教學重點】 設計實驗觀察熱傳導的過程和方向。
【教學難點】 通過分析熱傳導過程中的共同特點,認識熱是怎樣傳導的
【教學准備】為每組准備:鐵架台;鐵絲(鋼條)、熱水;火柴、金屬圓片、酒精燈、蠟燭油、凡士林等。
【教學過程】
引入:用酒精燈給金屬條加熱,一會兒金屬條就會變得很熱、很燙。我們能解釋這種變化嗎?你覺得熱是怎樣傳遞的?
學生交流自己的想法。
一、觀察研究熱在金屬條中是怎樣傳遞的
1、把金屬條的一端浸在很燙的熱水中,用觸摸露出水而的那部分金屬條。
2、交流手的感覺。
3、說說熱在金屬條中是怎樣傳遞的。
4、師:根據材料,我們有沒有辦法使自己能「看」到或感覺到熱在固體中的傳遞過程?
5、小組討論實驗方案。
6、交流實驗方案:哪些辦法可以進行實驗研究。
7、學生實際操作實驗,並交流實驗中的發現。
(實驗中教師要把握兩個發展方向:觀察記錄火柴跌落的先後順序和火柴下落時間和間隔距離之間的關系,以描述熱在傳遞方向中和速度上的特點。)
8、小結: 通過實驗我們發現熱總是從較熱的一端逐步傳遞到較冷的一端的。
二、熱在金屬片中的傳遞
1、在塗有蠟的金屬圓片的中心加熱,觀察蠟的融化情況,推測熱在金屬片中是怎樣傳遞的?
2、怎樣讓金屬片上的熱傳遞可以「看到」?
3、小組設計實驗方案。
4、交流實驗方案:哪些辦法可以進行實驗研究。
5、按照教科書實驗設計裝置圖小組開展實驗觀察活動。
6、交流實驗中的發現。
(讓學生盡可能親身體驗,以發展學生對熱傳遞的認識,活動中要特別強調注意安全)
板書設計:
熱是怎樣傳遞的
溫度較高 溫度較低

教學後記:

❾ 急!探究課題 設計實驗!!!!

探究課題:水和空氣哪個傳遞熱的效果好
猜想與假設:水傳遞熱的效果比空氣好
設計實驗:「用控制變數法 」做:
把其它條件取成相同,把熱傳遞的物質水、空氣取成不同,比較熱傳遞的結果。
主要器材:相同的溫度計2支(附鐵架台2個);相同的燒杯(或其它杯子)2隻;一個熱水瓶內裝一定的熱水;秒錶1塊。
實驗裝置說明:觀察體積相等、初溫相同的熱水,在同溫度的水和空氣中冷卻時,溫度隨時間的變化情況,進而推想水和空氣熱傳遞的效果。
實驗步驟
1、將兩相同的燒杯分別放置在水和空氣中,
2、把溫度計懸掛在鐵架台上,溫度計的玻璃泡置在燒杯里的適當位置,
3、在燒杯里同時倒入體積相等、初溫相同的熱水,
4、每隔一段時間(如1分鍾),記錄兩杯熱水的溫度,可以畫出溫度--時間圖象,
5、比較兩杯熱水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情況,得出結論。
試驗現象:
1、放在燒杯里的熱水在水中溫度下降得比空氣快,
2、溫度下降先快後慢,
3、最後最後溫度都等於室溫,而空氣中的熱水達到室溫的時間稍長一些。
分析與論證:
水的傳遞熱效果比空氣好,水和空氣主要都是靠熱對流傳遞熱的,而相同的體積內的水分子數目比空氣要多得多,因而傳遞熱應當快。
評估 影響實驗效果的主要因素:
1、物質的傳熱特性;
2、不同的物體(或同一物體的不同部分)之間的溫度差;
3、高溫(或低溫)物體體積(或質量)的多少。

❿ 初中物理物態變化

四、升華和凝華
南京市第十三中鎖金分校 鄒林林
〔設計意圖〕
升華和凝華是生活中常見的物理現象,但學生對升華和凝華的概念卻很陌生。所以設計了關於升華、凝華的演示實驗,分別引入升華和凝華的概念。使學生通過觀察實驗獲得感性認識,加深對概念的理解,同時也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能用物理語言解釋生活中的升華、凝華現象是本節課的難點,通過實驗和圖片向學生展示物態變化的過程,注重培養學生能夠清晰描述物態變化過程的語言表達能力。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1)知道升華和凝華的概念,知道升華要吸熱、凝華要放熱.
(2)能用物理語言解釋生活中的升華、凝華現象.
2.能力目標:(1)培養學生的觀察實踐能力.
(2)培養學生根據觀察結果進行間接分析,從而推斷出物理過程的思維
3.情感目標:結合升華和凝華的教學,滲透事物間相互聯系、轉化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
培養學生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對升華和凝華現象的認識
難點:能用物理語言解釋生活中的升華、凝華現象.
〔教具和學具〕
不銹鋼飯盒、水槽、黑色小托盤、乾冰、酒精燈、鐵架台、石棉網、錐形瓶、瓶塞、松樹枝、樟腦丸、碘錘、火柴、膠頭滴管、燒杯、水、新、舊燈泡(發黑)各一個、投影片投影設備
〔課前准備〕
思考:生活中有哪些升華和凝華的現象?
〔教學過程〕
教學階段與時間分配 教師主導 學生主體 點評
一、引入新課(3分鍾) 首先,請大家來觀察一個小實驗:這里有一隻乾燥的不銹鋼容器,現在將裝有某種物質(乾冰)的塑料袋放入其中,請大家觀察一下,一會兒在容器壁上有什麼現象產生?大家觀察到了什麼?這種白色的物質是什麼狀態的?請大家猜猜看,這種白色的固體可能是什麼?它又是由什麼物質形成的?水蒸氣是水的氣態形式,在實驗中水由氣態直接變成了固態。由此可見,氣態與固態之間也存在著某種聯系,也可能發生某些變化,這就是今天我們這節課要來共同研究的。 學生觀察、回答請學生摸一摸生:水蒸氣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使學生獲得感性認識
二、新課教學(38分鍾)1、升華2、凝華3、升華和凝華的條件4、解釋生活中的物理現象 物質可以由氣態直接變為固態,那麼反過來,是否也可以由固態直接變為氣態呢?在日常生活中,大家見到過物質由固態直接變為氣態的現象嗎?像以上這些物質由固態直接變為氣態的現象,我們稱之為升華。【投影】固態 氣態升華:物質由固態直接變為氣態的現象【投影】冰雪的圖片這是一幅關於什麼的圖片?冰和雪有什麼相同之處嗎?再請大家比較一下,冰和雪有什麼不同之處嗎?【投影】雪花的照片冰、雪之所以有這些不同之處,大家猜猜看可能會與什麼有關?常見的冰是由水凝固而成的,那麼雪呢?也是由水凝固而成的嗎?下面我們來做一次人工造「雪」的實驗,看看「雪」究竟是怎樣形成的。【演示實驗】人工造「雪」在錐形瓶內放人少許樟腦丸粉末,用酒精燈微微加熱,待瓶口有白氣冒出後,將一根細的松樹枝放人。幾秒鍾後停止加熱,使其冷卻.將干枝從瓶中取出,仔細觀察又有什麼現象發生.實驗過程中,教師提問:加熱一會兒,大家觀察到了什麼現象? 大家猜猜看,這種白色的氣體可能是什麼?樹枝上的「雪」是什麼物質?那麼,「雪」是怎樣形成的呢?【投影】「雪」是樟腦由氣態直接變成固態而形成的。像這樣物質由氣態直接變成固態的現象,稱之為凝華。【投影】氣態 固態凝華:物質有氣態直接變為固態的現象 現在,請大家思考一下,自然界中的雪又是怎樣形成的呢? 在日常生活中,大家還見到過哪些凝華的現象呢?通過前面的學習,大家知道物質有幾種狀態?分別是什麼?固態和液態之間可以通過哪些物態變化,使它們之間發生相互轉化?液態和氣態之間可以通過哪些物態變化,使它們之間發生相互轉化?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又知道了固態通過升華可以直接變成氣態,而氣態可以通過凝華直接變為固態。【投影】在前面的學習中,大家了解了在發生每種物態變化時,都需要一定的條件。那麼發生升華和凝華時,需要什麼條件呢?教師出示碘錘。大家知道這個實驗裝置叫什麼嗎?在前面的學習中,大家有沒有做過碘錘的實驗?請大家注意觀察,在玻璃壁上有許多深紫色的小顆粒,這些小顆粒是什麼?給碘錘的一端微微加熱。大家觀察到什麼現象?碘錘的哪一端變成紫色了?紫色的物質有什麼變化?紫色的物質由下向上運動,由此可見紫色物質是什麼狀態的?這種紫色的氣態物質是什麼?在加熱過程中,碘由固態直接變為氣態,這是什麼現象?對固態的碘加熱,使碘發生了升華現象,由此可見物質在升華時,需要什麼條件?【投影】升華時吸熱停止加熱,並在碘錘的上端內凹部分滴入少量冷水。大家觀察到了什麼現象?在這個過程中,碘發生了什麼物態變化?實驗表明,碘在凝華時需要什麼條件? 【投影】凝華時放熱欣賞文藝演出時,人們常常會看到舞台上煙霧繚繞,猶如在仙境中一般,來渲染氣氛。【投影】舞台煙霧的圖片大家知道煙霧是怎樣形成的嗎?大家知道乾冰是什麼物質嗎?二氧化碳在常溫下是氣態的,大家見過二氧化碳氣體嗎?或者大家接觸過二氧化碳氣體嗎?我們周圍的空氣中就含有二氧化碳氣體,我們在呼吸時,吸入的是氧氣而呼出的是二氧化碳氣體。與此可知,這種氣體是無色無味的。今天我們就讓大家親身體驗一下,「煙霧」是如何形成的。【演示】用乾冰製造「煙霧」(將不銹鋼容器中的乾冰倒入水槽中抖動)大家看到的滾滾白煙是二氧化碳氣體嗎?那麼白色的煙霧究竟是什麼?【投影】舞台上的煙霧究竟是什麼?是怎樣形成的?【投影】演示:取一塊乾冰放在黑色碟子中,請大家觀察一下,乾冰有什麼變化?減少的乾冰,到哪裡去了?在這個過程中,乾冰發生了什麼物態變化?【投影】乾冰 氣體 乾冰升華時吸熱,周圍空氣的溫度降低。看到的白色煙霧又是什麼?【投影】 水蒸氣 小水珠教師出示兩個小燈炮,請大家幫我辨別一下,哪只是新的,哪只是舊的?你是怎麼知道的?用久的燈泡不但會發黑而且燈絲也會變細,大家知道這是為什麼嗎?【投影】為什麼用久了的燈泡會發黑,而燈絲會變細?你知道燈泡上黑色的物質是什麼嗎?【投影】鎢 鎢蒸氣鎢蒸氣 鎢在日常生活中伴隨著許多物理現象,你仔細觀察過嗎?盛夏,將冰棒從冰箱中取出,揭開包裝紙,冒白煙;再仔細看看,冰棒上有一層「白粉」;放入玻璃杯中,幾分鍾之後,杯壁上有水珠,冰棒已熔化了。【投影】討論:上述過程中,有哪些物態變化?「白煙」:空氣中的水蒸氣放熱,液化而形成的小水珠「白粉」:空氣中的水蒸氣放熱,凝華而形成的小冰晶「小水珠」:水蒸氣 小水珠「冰棒化了」:冰棒吸熱熔化【投影】農諺:「霜前冷,雪後寒」,你認為這一說法有道理嗎?為什麼? 學生討論、並回答學生舉例例如:樟腦丸變小了,變小的樟腦丸由固態直接變為氣態。冰凍的衣服變幹了。氣溫降到零攝氏度以下,而冰凍的衣服卻能變干,固態的冰直接變為氣態的水蒸氣。堆雪人,一段時間後雪人變小了,固態的雪直接變為了氣態的水蒸氣。生:冰、雪生:都是水的固態形式生:冰的表面光滑、質地堅硬,而雪的表面粗糙、質地疏鬆,雪花還具有一定的形狀生:瓶內有白色的氣體產生生:氣態的樟腦生:固態的樟腦學生回答生:雪是由水蒸氣凝華而成的學生舉例:霜、冰花、霧凇生:固態、液態、氣態生:熔化和凝固生:汽化和液化 生:固態的碘生:碘錘里的氣體變紫了生:向上端運動,紫色逐漸變深生:氣態生:碘蒸氣生:升華生:加熱生:紫色氣體逐漸變淡,在內凹部分有大量的固態碘析出生:碘由氣態凝華成固態生:放熱生:在舞台上撒乾冰生:固態的二氧化碳生:不是。二氧化碳是無色無味的。生:逐漸減少生:變成二氧化碳氣體學生討論: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學生回答生:燈泡發黑學生思考、回答生:固態的鎢學生解釋現象:通電後,燈絲發熱發光。由鎢作成的燈絲吸熱後升華成鎢蒸氣。燈泡內的鎢蒸氣放熱凝華成固態的鎢,附著在玻璃泡上。學生討論,並回答問題。學生回答:有道理。因為霜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放熱凝華而成的。雪後將發生熔化,雪在熔化時要吸熱;同時雪也會發生升華,升華時也要吸熱。 培養學生逆向思維的能力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引入概念通過歸納總結,得到概念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和分析比較能力培養學生的實驗觀察能力培養學生的推斷能力通過歸納總結,得到概念,培養學生歸納能力使學生將積累的生活經驗與所學的知識相聯系通過回顧、總結、歸納,構建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幫助學生掌握各知識點培養學生觀察實驗的能力培養學生推斷的能力考查學生生活經驗是否豐富及對所學的知識能否靈活運用培養學生觀察實驗的能力培養學生的語言表述能力注重將物理與生活實際相聯系,解釋身邊的物理現象培養學生養成注重觀察身邊的物理現象的習慣,學會觀察、思考問題
三、課堂小結(4分鍾) 請同學們小結一下,通過這節課的學習,大家學到了哪些知識?【投影】課外實踐:如何利用電冰箱製造出露、霧和霜?現在,請大家討論一下,有哪些方法?這節課我們利用乾冰製造了煙霧,大家知道乾冰除此之外,還有哪些用途?【投影】課外調查:人工降雨閱讀教材「生活·物理·社會」 請大家收集一些關於人工降雨的資料,在下節課進行交流。 請學生進行小結學生討論生:降溫、保鮮、清潔、人工降雨
〔教學資源〕在「人工造雪」的實驗中,建議使用純樟腦製成的樟腦丸,實驗效果較好。在利用乾冰製造煙霧的實驗中,建議採用粉狀的乾冰。
〔教學評析〕從簡單易做的小實驗入手,讓學生參與、體驗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把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本課堂所要探究和解決的問題上。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和教師的主導作用,從學生身熟悉的事例入手,通過實驗探究,探索物理現象,揭示物理規律。通過巧妙設計的、能就地取材、簡單易做的課後探究實驗,培養學生的探索樂趣和初步的科學實踐能力。 20265希望對你有幫助!

閱讀全文

與熱傳遞的對流實驗裝置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動工具漏電不需要檢測電壓嗎 瀏覽:583
騙子怎麼繞過qq設備鎖的 瀏覽:270
締途微卡後輪軸承怎麼換 瀏覽:946
超聲波清潔皮膚儀器長什麼樣 瀏覽:648
儀表盤上油耗不動也跳是怎麼回事 瀏覽:937
電動工具角度鋸 瀏覽:313
醫院的dsa是什麼儀器 瀏覽:756
煤氣閥門符號 瀏覽:760
閥門廠質檢員崗位職責 瀏覽:191
博爾特五金製品廠 瀏覽:326
機械紀元水城最後一個怎麼打競技場 瀏覽:720
機械在大學是什麼專業 瀏覽:619
探究影響斜面機械效率的因素實驗裝置 瀏覽:392
哈佛h2的儀表台時間怎麼校正 瀏覽:929
氧氣閥門在鋼廠中的運用 瀏覽:431
新車液晶儀表盤是什麼材料 瀏覽:853
50公斤工業洗衣機怎麼換軸承 瀏覽:730
滑板工具箱 瀏覽:403
實驗常用以下實驗裝置 瀏覽:404
免費五金機電管家 瀏覽: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