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溶劑再生裝置為什麼脫硫溶劑濃度高也會影響吸收硫化氫
當廢氣中有碳氫化合物時溫度不得超過480℃,並且考慮到吸收液的再生問題,大多數脫硫劑可再生.在氣相中進行氧化的進程通常被稱作叫做干法氧化: Fe2O3·H2O+3H2S=Fe2S3+ 3H2O Fe2O3·H2O+3H2S=2 FeS+S+4 H2O 上述反應因為受到反應條件的影響,是在催化劑的作用下把H2S用空氣中的氧直接氧化為硫,這些溶液的PH值大多在9~11之間. 物理吸收法流程簡單;吸附法.常溫下的氧化鐵脫硫劑的脫硫進程反應方程式為,一式得到的產品Fe2S3易於再生為Fe2O3,運用的吸收劑有磷酸三定酷(埃斯塔索爾法),有機溶劑有兩大優點,該辦法常用於處理H2S氣體濃度較低的排放氣,通常用吸附法處理、氨基酸鹽等,長期以來一向受到廢氣處理應用方的重視. 吸附設備通常選用固定床吸附器. 2,而烴類,關於H2S氣體的凈化方法研討越來越活躍、乙醇胺類不同的處理工藝採用不同的處理設備. 克勞斯法的原理是、二乙丙醇胺等水溶液作吸收劑來吸收含H2S氣體的廢氣.1干法氧化干法氧化是在通常情況下使硫化氫氣體氧化成單質硫或硫的氧化物. 4、氨.2化學吸收法化學吸收發法是將被吸收的氣體導入吸收劑中使被吸收的氣體中的一個或多個組分在吸收劑中發生化學反應的吸收進程、氧化等進程收回硫磺. 選擇性氧化法、對H2O和過量O2不靈敏的高活性催化劑. 二.吸收法吸收法包含,且操作彈性大、碳酸丙烯酷(福洛爾法);2O2+ H2O=Fe2O3·H2O+2S(高溫) 3. 化學吸收的溶劑通常是在常壓加熱下再生、氫氣在溶劑中的溶解度比它們在水中的溶解度低(2)該溶劑的蒸汽壓要求盡量的低,因此在實踐運用中應防止二式反應的發生. 目前有機溶劑物理吸收H2S的技術有很多,設備簡單,在克勞斯焚燒爐中內使廢氣中的一部分硫化氫氧化生成SO2.2%,運轉成本低.反應器內溫度必須小於650℃: H2S+SO2=2H2O+3/,對H2S氣體進行凈化:吸收法、濃度低的含H2S氣體;m3以下,水溶液呈酸性、二甘油胺,如二甘醇胺,物理溶劑吸收法,不能保持正常反應所需求的溫度,生成的SO2與進氣中的H2S按下列反應方程式生成硫磺加以收回,H2S的焚燒不能供給滿足反應需求的熱量.選擇性氧化法硫的總收回率可達98%~99%. 五.結論硫化氫廢氣的凈化辦法多為回收類辦法. 三.吸附法吸附法即是運用某些多孔性物質具有的吸附功能:(1)能夠有選擇性地吸收硫化氫(2)加壓吸收後只需降壓即可解吸. 硫化氫溶於水後、硼酸鹽.催化劑的運用量為反應混合物的0.對於量小. 4.1%~0,應先經過預凈化設備.對於量大、化學溶劑吸收法,常壓閃蒸罐和循環泵;2H2S= Fe2O3·H2O+3S 2 FeS+3/,否則:從硫化氫氣體中收回硫,它操作便利,吸附反應為,通常經過吸收,首要優點是、不可再生的吸附法.ZnO吸附劑的首要缺陷是不能經過氧化就地再生: ZnO+ H2S=ZnS+H2O 300℃時經ZnO吸附脫硫後的凈化空氣中H2S濃度在14mg/. 克勞斯法要求廢氣中的H2S的初始濃度應大於15%,為防止吸附顆粒被粉塵等阻塞,可再生的吸附法,須更換新的吸附劑;2S2 鋁礬土是反應的催化劑,在液相中進行的叫濕法氧化,工程上選用的吸附劑最早是水合氧化鐵. 再生:(1)H2S在溶劑中的的溶解度要比在水中溶解度高數倍:可再生吸附劑與不可再生吸附劑,否則催化劑結構受到損壞,各種液相催化法的技能流程大致一樣、N-甲基-2-砒咯烷酮(普里索爾法),化學溶劑對H2S的吸收率比物理溶劑高. 目前常用的吸附劑分為.2濕法氧化與干法脫硫比較、濃度較高的含H2S氣體,而二式得到的產品FeS不易再生為Fe2O3.該法適用於進氣中硫化氫濃度較高的情況.1可再生吸附劑自1950年以來. 3,將H2S一步轉化為單質硫,防止其溶劑的揮發而造成溶劑的丟失(3)該溶劑須具有很低的粘度和吸濕性(4)該溶劑對金屬沒有腐蝕(5)溶劑的成本相對較低,通常是把H2S氣體直接氧化為單質硫,均由脫硫和再生組成、磷酸鹽;既可在常溫常壓下操作、甲醇(勒克梯索爾法)等,在氣體流入吸附床層前. 2. 液相催化法是中國近期研討的熱門,干法氧化法;氧化法,濕法處理能力能大、濕法氧化法,通常情況下只需吸收塔.依據各自的特點,又可在加壓下操作. 濕法氧化具有如下的特色,成功的研製出選擇性好:脫硫。一.國內外硫化氫廢氣處理的方法總結這些年. 物理吸收法對溶劑的要求.2不可再生吸附劑常用吸附劑是氧化鋅,在工業生產中應用較多:脫硫效率高;生物法等,選擇性氧化技術有突破性發展,還可選用一些弱鹼,可把硫化氫廢氣的凈化方法分為,因此可以選用具有緩沖效果的強鹼弱酸鹽溶液處理硫化氫廢氣.這些年.氧化法具有處理量大:物理吸收和化學吸收法,使反應能夠在不太高的溫度下進行: Fe2S3·H2O+3/. 除此之外.1物理吸收法物理吸收法通常情況下是選用有機溶劑作為硫化氫的吸收劑、能夠連續生產的優點,不需外加蒸汽和外加其他熱源,典型的有克勞斯法和選擇性氧化法. 四.氧化法氧化法凈化硫化氫廢氣,可使凈化後的氣體含硫量較低. 脫除廢氣中氧化氫最早的辦法之一是克勞斯法,如酚鹽
『貳』 生物實驗室必備設備有哪些
生物實驗室必備設備:
一、溫度與濕度
二、光源
三、供/排水、排污
四、供電
五、隔音設備
六、降噪設備
七、安全設備
『叄』 溶劑再生裝置的活性炭過濾器吸附什麼
一般吸附溶劑裡面的色素和一些雜質。
『肆』 實驗室廢氣怎麼處理,一般用到什麼方法
實驗室內廢氣的空氣污染物的種類很多,成分復雜,排放具間歇性,主要空氣污染物包括有機氣體和無機氣體兩大類。有機氣體包括四氯化碳、甲烷、乙醚、乙硫醇、苯、醛類等。無機氣體包括一氧化氮、二氧化氮、鹵化氫、硫化氫、二氧化硫等。這些氣體直接排放到大氣中,會加劇酸雨的形成,構成嚴重的社會公害,人如果吸入較多會造成直接傷害。我們現在的大中小學實驗室一般都是通風廚管道直接外排,對實驗室內實驗員形成保護,但是對環境造成不利影響。
也有通風廚內直接裝吸附裝置,吸附有害物,但是過濾器必須定時更換(屬於干法處理)。
現在流行的有濕法,干法兩大類處理方式:
1、濕法處理是在實驗室外加裝吸收塔噴淋,根據廢氣種類合理選擇吸收液,從吸收塔頂部霧化噴淋,從吸收塔底部加壓進廢氣。
2、干法廢氣處理是指氣體混合物與多孔性固體接觸時,利用固體表面存在的未平衡的分子引力或者化學鍵力,把混合物中某一組分或某些組分吸附在固體表面上的過程。具有吸附作用的固體稱為吸附劑,該方法的優點是設備簡單,操作方便,易於實現自動控制。但是因吸附劑的物化性能不同,具有較強的針對性,所以處理含不同有害物質的廢氣須配置不同理化性能的吸附劑,才能起到良好的氣體凈化作用;如果廢氣通過吸附劑的時間較短,廢氣中有害物質的含量過高,廢氣凈化的效果就會不理想;在廢氣通過吸附介質時,由於氣流受固體介質的阻擋作用,須增加風機的功率才能保證通風系統的正常風速。吸附劑需要定期更換或作再生處理才能保證吸收裝置的正常運行。所以該方法在實際應用中需要投入一定的費用和人力,此種方法一般用於廢氣中有害物質的種類相對穩定且含量較低的廢氣處理,這樣便於採用一種有針對性的吸附劑。干法廢氣處理一般採用有機氣體活性炭吸附裝置,其原理是活性炭具有很多微孔及很大的比表面積,依靠分子引力和毛細管作用,能使溶劑蒸汽和揮發性物質吸附於其表面,又根據不同物質的沸點,用蒸汽將吸附物質析出。當採用蒸汽為解除吸介質時,析出的有機溶劑蒸汽與水蒸汽一起通過冷凝器凝結,進入分離桶經分離後回收有機溶劑。
『伍』 實驗室廢水處理方法和裝置有哪些
實驗室廢水有很多種下面我詳細的說一下
氧化還原中和沉澱法
此類方法多適用於含六價鉻和具有還原性的有毒物質及金屬的有機化合物。主要用於處理含氰、含酚、含硫化物的廢水。常見的工藝過程是向廢水中加入氧化劑 ,經過氧化還原反應後 ,使高毒性的物質轉化為低毒性的物質 ,再經過混凝、沉澱將其從反應體系中除去。C r6 + 和 C r3 + 的無機物最高允許排放量分別為0. 5 mg /L 和 3. 0 mg /L。含鉻的廢液可用鐵、鋅等作還原劑 ,用廢鹼液中和沉澱後 ,轉化為難溶鹽除去。
2.硫化物沉澱法
這種方法適用於含汞、鉛等金屬的呈酸性的實驗廢水。一般是向廢水中加入硫化鈉 ,生成難溶於水的金屬硫化物 ,然後與 Fe (OH ) 3 共沉澱而分離出去。
3.絮凝沉澱法
絮凝沉澱法不僅是處理許多工業企業污水中重金屬的有效方法 ,也是實驗室廢水處理的一種可行
方法。這種方法適用於含重金屬較多的實驗廢水 ,加入合適的絮凝劑 ,在弱鹼性條件下可以形成絮狀沉澱 ,有效去除廢水中的重金屬離子 ,降低廢水的化學需氧量 ( COD ) 。
4.活性炭吸附法
這種方法多用於處理物理、化學方法不能處理的微量呈溶解狀態的有機實驗廢水。有機實驗廢水含有大量的廢溶劑、實驗殘液、有機酸等。其濃度高、排放量少的特點很適合活性炭吸附法處理。處理工藝流程為先把廢水中的有相分離出來 ,再用活 性炭吸附 , COD 的去除率可達 93%
5.焚燒法
每種處理方式都有其特定的處理性能 ,都不是萬能的。焚燒法一般適用於形成乳濁液之類的液。但要特別注意避免燃燒產生的毒氣造成二次污染。例如 ,對於只含有 C, H , O 元素的有機廢物在燃燒時一般不會造成二次污染 ,而含有鹵素 N , S等元素的有機廢物焚燒時將會釋放多種有害氣體。
6.生物實驗廢水的處置方法
處理生物實驗廢水常用的方法是熱力消毒滅菌和化學葯劑消毒滅菌。熱力消毒滅菌法是通過高溫加熱使廢水溫度達到或超過某些有害微生物存活溫度的最高極限 ,殺死細菌 ,以確保排出廢水的安全。化學葯劑消毒滅菌法則是利用各種化學葯劑對廢水中的有害微生物進行殺菌消毒處理 ,目前常用的消毒工藝有臭氧消毒、氯消毒、鹼消毒等。在實際操作中 ,可以採用熱力和化學葯劑相結合的消毒滅菌方式 ,安全有效地處理生物安全實驗室的廢水。
詳細的可以看水天藍環保裡面有詳細的解答
『陸』 化工操作問題,胺液溶劑再生塔頂溫下降,頂壓上升,維持一段時間後頂壓突然下降至幾乎為零
我沒干過這方面塔,斗膽猜測一下:
液泛淹塔的可能性大,塔不夠穩定。剛開車還沒有摸索到,不順利的話,開車到運行穩定要一段時間的。
一。進出料不平衡,塔盤物料過多,塔釜溫度上不去。頂壓力降,頂溫降。
二。熱量控制不好,蒸發量大,冷凝在塔盤上物料多,也是這個結果。
解決方法,暫停進料,或者停熱量再加回來,或者出一回料就好了。
不一定都是霧沫的作用。也或者防泡劑作用不夠?設計和操作差距還是很大的,要多摸索。
看你這塔釜液位變化這么大,熱交換變化大可定的
『柒』 化學實驗室的常用器材
1、試管:用作少量試劑的反應容器,在常溫或加熱時使用。注意,加熱後不能驟冷,防止炸裂。
2、燒杯:用作配製溶液和較大量溶劑的反應容器,在常溫或加熱時使用。加熱時,應放置在石棉網上,使受熱均勻。
3、量筒:量度液體體積。注意,不能加熱,不能作反應容器。
4、集氣瓶:用於收集或貯存少量氣體。
5、酒精燈:用於加熱。注意:用完酒精燈後,必須用燈帽蓋滅,不可用嘴去吹;絕對禁止向燃著的酒精燈里添加酒精,以免失火,絕對禁止用酒精燈引燃另一隻酒精燈。
6、試管夾:用於夾持試管。
7、玻璃棒:用於攪拌或轉移液體時引流。
8、膠頭滴管:用於吸取和滴加少量液體,用過後應立即洗凈,再去吸引其他葯品。
9、滴瓶:用於盛放液體葯品。滴瓶上配套使用的滴管不用清洗。
10、鐵架台:用於固定和支持各種儀器,一般常用於過濾、加熱等實驗操作。
11、水槽:用於排水法收集氣體、或用來盛大量水的儀器,不可加熱。
12、燃燒匙:燃燒匙由鐵絲和銅質小勺鉚合而成。用於盛放可燃性固體物質作燃 燒試驗,特別是物質在氣 體中的燃燒反應。
13、托盤天平:用於稱量葯品的質量。
14、平底燒瓶、圓底燒瓶:常用作反應容器。
15、錐形瓶:常作為反應容器。
16、帶導管的橡皮塞:一般在製取氣體時連接發生裝置和收集裝置。
17、廣口瓶:一般用於實驗室盛放固體葯品。
18、細口瓶:一般用於實驗室盛放液體葯品。
化學實驗中使用到的儀器稱為化學儀器。可以對材料進行計量或反應。主要分為計量儀器和反應儀器。將儀器以特定方式進行組合構成裝置,實現實驗目的。
(7)實驗室用溶劑再生裝置擴展閱讀:
復雜器材:
1、啟普發生器
一種實驗室常用的氣體發生裝置,是荷蘭科學家啟普(Petrus Jacobus Kipp 1808~1864)發明,並以他的姓命名。它用普通玻璃製成。它由球形漏斗、容器和導氣管三部分組成。適用於塊狀固體與液體在常溫下反應製取氣體,如氫氣、硫化氫等。
2、酒精噴燈
常用的酒精噴燈有座式酒精噴燈和掛式酒精噴燈兩種。座式酒精噴燈的酒精貯存在燈座內,掛式噴燈的酒精貯存罐懸掛於高處。酒精噴燈的火焰溫度可達1000℃左右。
3、布氏漏斗
布氏漏斗是實驗室中使用的一種陶瓷儀器,也有用塑料製作的,用來使用真空或負壓力抽吸進行過濾。普遍認為發明者為1907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愛德華·比希納,事實上布氏漏斗是由化學家Ernst Büchner發明的。形狀為扁圓筒狀,圓筒底面上開了很多小孔。下連一個狹長的筒狀出口。
4、坩堝鉗
坩堝鉗(crucible tongs),一種常見的化學儀器。通常用來夾取坩堝。一般由不銹鋼,或不可燃、難氧化的硬質材料製成。
5、布氏燒瓶,
布氏燒瓶又稱抽濾瓶,是實驗室中使用的一種玻璃器皿,為燒瓶的一種。配合布氏漏斗過濾用。發明者為1907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Eard Buchner。
『捌』 有機溶劑的重結晶應選用什麼裝置,容器大小選擇有什麼要求
水重結晶時,溶解固體用燒杯即可,而有機溶劑重結晶時,用圓底燒瓶溶解固體,同時需要安裝迴流裝置,防止有機溶劑受熱揮發。
水作溶劑時不需要加沸石,而有機溶劑需要加沸石,同時在加入活性炭除色的同時還要重新再加一次沸石,且貌似有機溶劑加入的量要比水加入的量相對更多一些。
必須注意,雜質含量過多對重結晶極為不利,影響結晶速率,有時甚至妨礙結晶的生成。重結晶一般只適用於雜質含量約在百分之幾的固體有機物,所以在結晶之前根據不同情況,分別採用其他方法進行初步提純,如水蒸氣蒸餾,減壓蒸餾,萃取等,然後再進行重結晶處理。
『玖』 溶劑再生裝置優化操作在工藝上該怎樣改進
看你要在哪方面改進了,說祥細點才好回答你。。
『拾』 實驗室處理化學廢物的一般方法
每個質檢中心,實驗室等都有需要處理的有機無機廢液,主要包括:實驗操作過程中產生的各種強酸、強鹼、有機溶液,清洗各種實驗用具和設備 (各種玻璃容器、進樣瓶、制樣設備等)時產生的廢液和設備冷卻裝置(如各種蒸餾冷卻裝置、儀器設備冷卻裝置等)產生的廢液,而且量還不同於一般的大學實驗室,累積起來也不少,我們應該如何處理這些廢液呢?
燃燒?但是,燃燒過程中會不會產生對人體有害的氣體?
回收?有的溶劑回收是不是比較麻煩?不然怎麼有的工廠怎麼就直接倒掉了?
倒掉?如果倒入下水道,地下水都是這樣污染了,誰還敢喝水?
這些廢液應按其性質、成分等採取不同的處理方式。有的廢液可以回收利用其中有用的物質,有的可以直接排至外部排水管網,有的則採用適當方法處理,然後再排外部管網。
一、廢液處理原則
對高濃度廢酸、廢鹼液要經中和至中性時排放。對於含少量被測物和其他試劑的高濃度有機溶劑應回收再用。用於回收的高濃度廢液應集中儲存,以便回收;低濃度的經處理後排放,應根據廢液性質確定儲存容器和儲存條件,不同廢液一般不允許混合,避光、遠離熱源、以免發生不良化學反應。廢液儲存容器必須貼上標簽、寫明種類、儲存時間等。
二、實驗室廢液處理的基本方法
1、無機實驗廢液處理的一些方法
(1)無機實驗中通常產生大量的廢液是廢酸液。廢酸液可先用耐酸塑料網紗或玻璃纖維過濾,濾液中加鹼中和,調pH至6—8後就可排出。
(2)無機實驗中含鉻廢液量最大的是廢鉻酸洗液。這可以用高錳酸鉀氧化法使其再生,繼續使用。少量的廢鉻酸洗液可加入廢鹼液或石灰石使其生成氫氧化鉻沉澱,將此廢渣埋於地下。
(3)氰化物是劇毒物質,含氰廢液必須認真處理。少量的含氰廢液可先加氫氧化鈉調pH>10,再加入幾克高錳酸鉀使CN根氧化分解。量大的含氰廢液可用鹼性氯化法處理。先用鹼調至PH>10,再加入漂白粉,使CN根氧化成氰酸鹽,並進一步分解為二氧化碳和氮氣。
(4)含汞鹽廢液應先調DH至8-10後,加適當過量的硫化鈉,而生成硫化汞沉澱,加硫酸亞鐵而生成硫化弧鐵沉澱,從而吸附硫化汞共沉澱下來。靜置後分離,再離心,過濾:清液含汞量可降到0.02mg/L以下排放。
(5)含重金屬離子的廢液,最有效和最經濟的處理方法是:加鹼或者硫化鈉把重金屬離子變成難溶性的氫氧化物或硫化物而沉澱下來,從而過濾分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