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⑷ 怎樣製取一瓶乾燥而純凈的二氧化碳 記住要乾燥而純凈
(1)實驗室製取二氧化碳用大理石和稀鹽酸,不需加熱,屬於固液常溫型,故選發生裝置b;
(2)實驗室製取二氧化碳的化學方程式:caco3+2hcl═cacl2+h2o+co2↑.
(3)由於在相同條件下,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大,且二氧化碳能溶於水.只能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不能用排水法收集.所以,用f裝置而不用e裝置收集二氧化碳.
(4)由於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大.所以,若g裝置來收集二氧化碳,氣體應從a端進入.
(5)由於濃硫酸具有吸水性,若要用c裝置來乾燥二氧化碳,c裝置中應盛放的物質是濃硫酸;喲普與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用c裝置盛放澄清的石灰水,可檢驗二氧化碳氣體,檢驗二氧化碳的化學方程式是:co2+ca(oh)2═caco3↓+h2o.
(6)d裝置通常用來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氯化氫氣體,由於二氧化碳能與氫氧化鈉反應,不能用氫氧化鈉代替飽和nahco3溶液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氯化氫氣體.
故答為:(1)b;(2)caco3+2hcl═cacl2+h2o+co2↑;(3)相同條件下,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大,且二氧化碳能溶於水;(4)a;(5)濃硫酸,co2+ca(oh)2═caco3↓+h2o;(6)不行.
⑸ 若要製取一瓶乾燥的二氧化碳要加入什麼試劑
(1)實驗室製取二氧化碳用石灰石和稀鹽酸反應,石灰石放在錐形瓶中,液態的稀鹽酸從長頸漏斗加入,故填:稀鹽酸;
(2)要獲得乾燥的二氧化碳就要除去其中的水蒸氣雜質,濃硫酸有吸水性是常用的液態乾燥劑,故填:濃硫酸;
(3)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大,要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所以二氧化碳氣體從E裝置的b端通入,故填:b;
(4)C裝置加裝了多孔隔板可以實現液體葯品和固體葯品的分離,可以通過這一點來控制反應的發生與停止,使用C裝置來製取氣體時要求葯品是液態和固態,反應條件是常溫,故填:控制反應的發生與停止;塊狀固體與液體常溫反應.
⑹ 某同學做「證明雞蛋殼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鹽,並收集純凈的氣體」的實驗.設計了如下方案進行實驗:(1)描
(1)碳酸鈣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水和二氧化碳,故答案:冒出氣泡.
(2)碳酸鈣和鹽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而檢驗二氧化碳常用澄清石灰水;將生成的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若觀察到D裝置中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則說明雞蛋殼的主要成分為碳酸鹽,D裝置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O2+Ca(OH)2═CaCO3↓+H2O.故答案:D;石灰水變渾濁;CO2+Ca(OH)2═CaCO3↓+H2O.
(3)碳酸鈣和鹽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氣體,同時混有氯化氫和水蒸氣,所以要除去氯化氫和水蒸氣;氯化氫和硝酸銀反應生成氯化銀沉澱和硝酸,濃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以用於乾燥氣體;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密度大要長進短出;故正確的順序為:a接d,e接b,c接g,C裝置的作用是除去二氧化碳氣體中混有的氯化氫氣體,所發生的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AgNO3+HCl═AgCl↓+HNO3.故答案:a→d→e→b→c→g;除去二氧化碳氣體中混有的氯化氫氣體;AgNO3+HCl═AgCl↓+HNO3;g.
(4)用彈簧夾夾住右邊導管,向長頸漏斗中倒水,液面高度不變,說明裝置氣密性良好;長頸漏斗要伸到液面以下.故答案:用彈簧夾夾住右邊導管,向長頸漏斗中倒水,液面高度不變,說明裝置氣密性良好;長頸漏斗要伸到液面以下.
⑺ 小華同學用排水法收集了一大瓶沼氣池中氣體(圖1中的A),為了弄清它的成分,進行了有關實驗.
(1)要將A中的氣體通入後面的裝置中,應選圖2中的② (填序號)「注水裝置」.
(2)若B中石灰水變渾濁,則說明A中的氣體中含有CO2氣體.
(3)裝置C作用是除去氣體中的CO2.
(4)若D處倒扣的是塗有澄清石灰水的燒杯,出現渾濁,且B中無明顯現象,則「猜想
I、II」可能成立;若D處倒扣的是乾冷的大燒杯,杯壁有水霧出現,有同學認為「猜想I、Ⅳ」可能成立,另有同學認為此現象不能證明收集到的氣體中一定含有CH4,理由是氣體通過B、C裝置時,會帶入水蒸氣;要排除這種干擾可採取的措施是在點燃前將氣體先通過乾燥裝置.
(5)採取(4)中的排除干擾措施後:若D處分別倒扣乾冷的燒杯和塗石灰水的燒杯,分別出現水霧和渾濁,且B中也出現渾濁,則證明「猜想IV」成立
⑻ 為測定某部分變質的氫氧化鈉固體中氫氧化鈉的質量分數,設計以下裝置進行實驗
基本原理:稀硫酸和碳酸鈉反應會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可被濃的氫氧化鈉吸收,使裝置變重,稱量C裝置反應前後的質量,可得CO2的質量,在運用方程式計算。
具體原理和反應方程式:
A:Na2CO3 + H2SO4=CO2↑ + H2O + Na2SO4(注意氣體符號)
B:濃硫酸有吸水性,可以乾燥CO2,防止帶有水的CO2進入濃氫氧化鈉中,使CO2的質量偏大。
C:吸收二氧化碳,並用於檢測反應生成的CO2的質量。
2NaOH + CO2 = Na2CO3 + H2O (但此處方程式對計算無用,可能題目中某個空會讓你填這個,計算質量直接用反應後的質量減去反應前的質量即可得CO2的質量)
D:防止空氣中的水和二氧化碳進入C裝置中,也會使CO2的質量偏大。
最後,用測得的CO2的質量運用方程式算出碳酸鈉的質量(或者用元素守恆思想計算,m(CO2)/44=碳元素物質的量,即碳酸鈉的物質的量,再計算質量)。
下標不好打,所以可能會有一點點不清晰,不過希望對你有用。
⑼ 過氧化鈉(Na2O2)是一種淡黃色的粉末,通常情況下跟水、二氧化碳、鹽酸都能發生反應生成氧氣.小超同學
金額:(1)①是錐形瓶;確定CO2與Na2O2反應產生的氣體是氧氣的方法:把帶火星的木條靠近a處導管口,看到木條復燃;
(2)用NaHCO3吸收HCl氣體的化學方程式為:NaHCO3+HCl═NaCl+H2O+CO2↑;B裝置吸收HCl氣體,C裝置的作用是乾燥二氧化碳,如果將B、C兩瓶內的液體互換,就起不到乾燥作用了,會使二氧化碳中混有水蒸氣,而二氧化碳和水都能與過氧化鈉反應產生氧氣,因此無法證明二氧化碳也能夠與過氧化鈉產生氧氣,會產生干擾;
(3)製取氧氣是過氧化氫溶液和二氧化錳作用,其中二氧化錳是催化劑.
故答案為:(1)錐形瓶;帶火星的木條;木條復燃;(2)NaHCO3+HCl═NaCl+H2O+CO2↑;通向D裝置中的CO2氣體仍有水蒸氣,無法證明氧氣是由二氧化碳和過氧化鈉反應產生的;(3)H2O2;催化劑.
⑽ 在實驗室里製取少量FeCl3,可按照一定順序連接下圖中所列裝置,所通過的氣體過量且反應充分.試回答以下
(1)制備氯氣中含有氯化氫和水蒸氣,有水蒸氣不能制的氯化鐵,除去水蒸內氣用濃硫酸,應先除去水蒸容氣乾燥,乾燥的氯氣通入玻璃管中和鐵反應生成無水氯化鐵,最後吸收尾氣中未反應的氯氣,防止污染空氣,洗氣裝置導氣管長進短處,導氣管口連接順序為:aedbcf,故答案為:a e d b c f;
(2)氣體中含有水蒸氣,FeCl3容易水解,C裝置中是濃硫酸作用是乾燥氯氣,故答案為:乾燥氯氣;
(3)氯氣有毒不能排放到空氣中,氫氧化鈉作用是吸收尾氣氯氣,防止污染空氣,故答案為:吸收尾氣氯氣;
(4)檢驗B裝置中反應後鐵是否有剩餘的方法是,用磁鐵吸引產物,若被磁鐵吸引,則含有鐵,
故答案為:用磁鐵吸引產物,若被磁鐵吸引,則含有鐵;
(5)改用Fe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亞鐵,再通入過量氯氣把氯化亞鐵氧化為氯化鐵,因為氯化鐵水解,蒸干溶液,得到的是氫氧化鐵;不能來製取無水氯化鐵,
故答案為:否;由於FeCl3水解,加熱蒸干該溶液只能得到Fe(O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