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下列有關實驗裝置的說法中正確的是()A.圖1裝置可製取乾燥純凈的NH3B.圖2裝置可以完成「噴泉」實
A.氨氣密度小於空氣且常溫下不和氧氣反應,所以應該採用向下排空氣法收集,故A正確;內
B.極易溶容於該溶液的氣體能產生噴泉實驗,氯氣極易溶於氫氧化鈉溶液形成壓強差,所以能形成噴泉實驗,故B正確;
C.二氧化氮易和水反應生成硝酸和NO,所以不能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氮,應該採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二氧化氮,故C錯誤;
D.鐵作陰極,鐵電極上氫離子放電生成氫氣,則溶液中不能生成氫氧化亞鐵,如果將鐵作陽極,陽極上生成亞鐵離子、陰極附近生成氫氧根離子,二者反應生成氫氧化亞鐵,故D錯誤;
故選B.
❷ 下圖是實驗室製取氣體常用的實驗裝置.請根據下表要求歸納實驗室製取氧氣和二氧化碳氣體的相關知識.
如果用高錳酸鉀制氧抄氣就需要加熱,氧氣的密度比空氣的密度大,不易溶於水,
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氣法和排水法收集.實驗室製取CO2,
是在常溫下,用碳酸鈣和鹽酸互相交換成分生成氯化鈣和水和二氧化碳,
因此不需要加熱.二氧化碳能溶於水,密度比空氣的密度大,
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
因此氧氣和二氧化碳都可以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
氧氣的驗滿方法是:將帶火星的木條平放在集氣瓶口,木條復燃,
證明氧氣滿了;
二氧化碳的驗滿方法是:將一根燃著的木條平放在集氣瓶口,木條熄滅,
證明滿了;故答案為:
氧氣 | 高錳酸鉀 | A | D | 將帶火星的木條平放在集氣瓶口,木條復燃,證明氧氣滿了; |
二氧化碳 | 大理石和稀鹽酸 | B | 將一根燃著的木條平放在集氣瓶口,木條熄滅,證明滿了; |
❸ 探究導體的電阻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裝置.
觀察相同電抄壓下電流襲表的示數(示數越大,電阻越小)
沒圖………………
可能是長度(或橫截面大小)
同種材料,長度(或橫截面大小)相同,橫截面大小(或
長度)越大,電阻越小(或大)
阿基米德與皇冠的故事聽說過吧,密度不好測,可質量體積好測多了
❹ 實驗裝置
白雲岩溶解實驗裝置與上一章介紹的石灰岩溶解實驗裝置相同,差別僅在於用白雲岩旋轉盤取代石灰岩旋轉盤,故此處不再重復。
同樣,白雲岩溶解過程通過電導儀測定溶液電導並由計算機記錄其變化來了解。本次實驗中,溶液總硬度與電導率存在如下線性關系:
TH(mmol·L-1)=5.56×10-3σ(μS·cm-1)-0.01 相關系數r=0.999
因此,由溶液電導的自動記錄,可獲得溶解過程中總硬度的變化,這樣,白雲岩溶解速率為
R=(V/A)(dTH/dt)/2
式中:V為溶液體積;A為旋轉盤表面積;因子2表示1mol白雲岩溶解產生2mol的硬度。
圖9.1(a),(b)分別是低CO2分壓和高CO2分壓時的典型實驗曲線。其中直線段表明在固定旋速和(或)固定碳酸酐酶濃度條件下,總硬度隨時間是近似線性增加的。
實驗時擴散邊界層厚度ε可由下述Levich(1962)公式給出:
ε=1.61(D/ν)1/3(ν/ω)1/2
式中:D是分子擴散系數;ν為水的運動黏滯系數;ω即旋轉角速度。
由此在本次實驗中當旋速最低100r·min-1時ε=5×10-3cm,而最高3200r·min-1時ε=8.84×10-4cm,因為所有的實驗雷諾數(Re=r2ω/ν,r旋轉盤半徑)低於2×105,所以保證了實驗是在層流的情況下進行的。
❺ 圖為呼吸作用相關實驗,請據圖回答:(1)圖(一)所示的實驗裝置,往瓶子中注入清水,打開閥門,使瓶內
(1)圖(一)所示的實驗裝置,萌發的種子呼吸作用旺盛,而呼吸作用吸收氧氣產生二氧化碳,因此往瓶子中注入清水,打開閥門,使瓶內的氣體進入試管.試管內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說明種子萌發時,分解有機物放出了二氧化碳.
(2)圖(二)中甲瓶裝有萌發的種子,乙瓶裝有等量的煮熟的種子,這樣甲乙兩瓶形成對照實驗.甲瓶中的蠟燭立即熄滅,而乙瓶中的煮熟的種子不能進行呼吸作用,因此裡面的氧氣比甲的多,因此甲瓶中蠟燭會燃燒通過這個實驗驗證了萌發的種子進行呼吸時吸收(消耗)氧氣.
(3)圖(三)中,甲、乙兩個保溫瓶中分別裝有萌發的種子和煮熟的種子,一段時間後,由於甲瓶中的種子在呼吸時,除了產生二氧化碳外,還釋放大量的熱量,因此甲瓶中溫度明顯高於乙瓶.
(4)細胞利用氧,將有機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並且將儲存在有機物中的能量釋放出來,供給生命活動需要的過程叫做呼吸作用;呼吸作用是一切生物的共同特徵,在細胞的線粒體內進行;呼吸作用的意義是為生物的各項生命活動提供能量.
故答案為:
(1)渾濁;二氧化碳
(2)氧氣
(3)高
(4)線粒體
❻ 高中化學常考的實驗裝置的作用
一般高中化學常考的實驗裝置大多都是氣體的乾燥、除雜,以及避免內尾氣的污染,還有就是防止容倒吸、有些生成的物質會影響實驗的結果等等,關鍵得看題意是怎麼問的,你得根據題目,以及相關的化學反應來解答,一般高中化學考這些方面的知識就是為了提升你個人解決一些制備等相關的問題。遇到這種問題要有自信,調理要清晰,思路要正確,一般的高中化學題還是很容易解決的。
祝你學習越來越好!
❼ 實驗室制氯氣的實驗裝置有哪些
實驗室制氯氣的實驗裝置包含實驗器材和實驗葯品:
實驗器材:鐵架台、石棉網、酒精燈、圓底燒瓶、長頸漏斗、集氣瓶、燒杯、導氣管。
實驗葯品:濃鹽酸、二氧化錳、飽和食鹽水、濃硫酸凈化、氫氧化鈉溶液。
一、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四、氯氣的相關性質:
氯氣是一種氣體單質,化學式為Cl2。常溫常壓下為黃綠色,有強烈刺激性氣味,密度比空氣大。可溶於水和鹼溶液,易溶於有機溶劑(如四氯化碳),難溶於飽和食鹽水,可用作為強氧化劑。具劇毒和窒息性,主要通過呼吸道侵入人體並溶解在黏膜所含的水分里,會對上呼吸道黏膜造成損害。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氯氣
❽ 下圖是初中化學常用的實驗裝置,請根據實驗要求選擇適當的裝置並完成相關問題.(三)寫出編號儀器的名稱
(1)5用於固定裝置的鐵架台;b用作固體與液體反應的錐形反應容器,稱為錐形瓶.
故答:鐵架台;錐形瓶;
(v)製取並收集乾燥的二氧化碳氣體,實驗室製取二氧化碳是利用塊狀固體石灰石與無色液體稀鹽酸在常溫下反應製取的,所以發生裝置就應選擇B;二氧化碳密度大於空氣能溶於水,收集裝置應選擇C;乾燥二氧化碳氣體,就需要把氣體通過濃硫酸,因此在B和C裝置之間應加入盛有濃硫酸的G裝置;
故選BCG;
二氧化碳氣體通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裝置D,應看到澄清石灰水變渾濁,但題中在確定了裝置氣密性良好的情況下依然觀察無明顯現象,這就說明產生的二氧化碳氣體不純凈.鹽酸易揮發,使產生的氣體混有HCl氣體,HCl氣體遇澄清石灰水中的水又形成鹽酸,使得不能出現渾濁.
故選Cvv中混有了HCl氣體,有HCl存在不能產生C5Cv0沉澱;
(0)①探究二氧化錳的用量對氯酸鉀分解速率的影響,反應為對固體混合物加熱,發生裝置必然選擇5;收集裝置G為向四排氣法、H為排水法,因為氧氣密度比空氣大又不溶於水,所以通常兩種方法都可以選用,但現在需要測定收集滿一瓶氣體的時間,裝置G不便於觀察是否收集滿,所以裝置H的優勢凸顯出來--便於觀察.
故選5;H;便於觀察;
②實驗所得數據存在「二氧化錳的量越多氯酸鉀分解速率越大」這種趨勢,但是並沒有更多的實驗數據支持該觀點的成立,只能是一種推測,作為結論是不科學的.
故答:不科學,氯酸鉀與二氧化錳的質量比在0:1~0:0的范圍內二氧化錳的質量越多氯酸鉀分解的速度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