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實驗室用氯酸鉀和二氧化錳製取氧氣應用到的實驗裝置應該是什麼
實驗室用氯酸鉀和二氧化錳製取氧氣應用到的實驗裝置:
實驗室用氯酸鉀和二氧化錳製取氧氣與高錳酸鉀製取氧氣裝置相同。
B. 氧氣製取裝置
氧氣製取方法
實驗室製法
1.加熱高錳酸鉀:
加熱氯酸鉀或高錳酸鉀製取氧氣
高錳酸鉀熱分解的方程式存在爭議,因為其在不同溫度條件下的分解產物會有差異
2.二氧化錳與氯酸鉀共熱: (製得的氧氣中含有少量Cl2、O3和微量ClO2;部分教材已經刪掉該製取方法;該反應實際上是放熱反應,而不是吸熱反應,發生上述1mol反應,放熱108kJ)。
3.過氧化氫溶液催化分解(催化劑主要為二氧化錳,三氧化二鐵、氧化銅也可)
化學詩歌:氧氣的製取
實驗先查氣密性,受熱均勻試管傾。
收集常用排水法,先撤導管後移燈。
解釋:
1、實驗先查氣密性,受熱均勻試管傾:「試管傾」的意思是說,安裝大試管時,應使試管略微傾斜,即要使試管口低於試管底,這樣可以防止加熱時葯品所含有的少量水分變成水蒸氣,到管口處冷凝成水滴而倒流,致使試管破裂。「受熱均勻」的意思是說加熱試管時必須使試管均勻受熱。
2、收集常用排水法:意思是說收集氧氣時要用排水集氣法收集。
3、先撤導管後移燈:意思是說在停止制氧氣時,務必先把導氣管從水槽中撤出,然後再移去酒精燈(如果先撤去酒精燈,則因試管內溫度降低,氣壓減小,水就會沿導管吸到熱的試管里,致使試管因急劇冷卻而破裂)。
工業製法
1、分離液態空氣法
在低溫條件下加壓,使空氣轉變為液態,然後蒸發,由於液態氮的沸點是‐196℃,比液態氧的沸點(‐183℃)低,因此氮氣首先從液態空氣中蒸發出來,剩下的主要是液態氧。
空氣中的主要成分是氧氣和氮氣。利用氧氣和氮氣的沸點不同,從空氣中制備氧氣稱空氣分離法。首先把空氣預冷、凈化(去除空氣中的少量水分、二氧化碳、乙炔、碳氫化合物等氣體和灰塵等雜質)、然後進行壓縮、冷卻,使之成為液態空氣。然後,利用氧和氮的沸點的不同,在精餾塔中把液態空氣多次蒸發和冷凝,將氧氣和氮氣分離開來,得到純氧(可以達到99.6%的純度)和純氮(可以達到99.9%的純度)。如果增加一些附加裝置,還可以提取出氬、氖、氦、氪、氙等在空氣中含量極少的稀有惰性氣體。由空氣分離裝置產出的氧氣,經過壓縮機的壓縮,最後將壓縮氧氣裝入高壓鋼瓶貯存,或通過管道直接輸送到工廠、車間使用。使用這種方法生產氧氣,雖然需要大型的成套設備和嚴格的安全操作技術,但是產量高,每小時可以產出數千、萬立方米的氧氣,而且所耗用的原料僅僅是不用買、不用運、不用倉庫儲存的空氣,所以從1903年研製出第一台深冷空分制氧機以來,這種制氧方法一直得到最廣泛的應用。
2、膜分離技術
膜分離技術得到迅速發展。利用這種技術,在一定壓力下,讓空氣通過具有富集氧氣功能的薄膜,可得到含氧量較高的富氧空氣。利用這種膜進行多級分離,可以得到百分之九十以上氧氣的富氧空氣。
3、分子篩制氧法(吸附法)
利用氮分子大於氧分子的特性,使用特製的分子篩把空氣中的氧離分出來。首先,用壓縮機迫使乾燥的空氣通過分子篩進入抽成真空的吸附器中,空氣中的氮分子即被分子篩所吸附,氧氣進入吸附器內,當吸附器內氧氣達到一定量(壓力達到一定程度)時,即可打開出氧閥門放出氧氣。經過一段時間,分子篩吸附的氮逐漸增多,吸附能力減弱,產出的氧氣純度下降,需要用真空泵抽出吸附在分子篩上面的氮,然後重復上述過程。這種製取氧的方法亦稱吸附法.利用吸附法制氧的小型制氧機已經開發出來,便於家庭使用。
C. 實驗室製取氧氣的儀器裝置
一、實驗名稱
實驗室制氧氣
二、實驗器材、葯品
鐵架台(帶鐵夾)、試管、棉回花、單孔橡膠答塞、玻璃導管、橡皮管、集氣瓶、水槽、酒精燈、高錳酸鉀
三、實驗裝置
把圖畫出來
四、實驗原理
2KMnO4=△=K2MnO4+MnO2+O2↑
五、實驗步驟
1.按照裝制圖裝好整套裝置
2.檢查裝置氣密性
3.若氣密性好則進行下一步,否則改進裝置直至不漏氣
4.在試管中加入適量的高錳酸鉀,並在管口放一團棉花
5.將玻璃導管伸入水槽中
6.點燃酒精燈加熱試管
7.待到水槽中導管口產生氣泡的速度變得均勻時,便可用排水法收集氣體了
8.待集氣瓶中的水排盡,便可將導管移出水槽,然後熄滅酒精燈
9.整理實驗台
D. 組裝實驗室製取氧氣的裝置是什麼
裝置如圖所示:
以下是制氧設備的相關介紹:
工業制氧設備的原理是利用空氣分離技術,首先將空氣以高密度壓縮再利用空氣中各成分的冷凝點的不同使之在一定的溫度下進行氣液脫離,再進一步精餾而得。工業上的用氧一般是通過此物理方法得到的。
制氧機又叫空氣分離設備。 按產品數量不同,可分為800m3/h以下小型設備;1000—6000m3/h中型設備;10000m3/h以上大型設備。 所謂的800m3/h ,1000—6000m3/h 表示制氧設備從空分塔的每小時產量。
中國制氧設備大體由空壓機.預冷裝置,純化裝置,空分塔等組成。
以上資料參考網路——制氧設備
E. 過氧化氫制氧氣的實驗裝置有哪些
錐形瓶、長頸漏斗、雙孔橡皮塞、導管、集氣瓶、水槽,過氧化氫溶液等。
檢查裝置氣密性。方法是向長頸漏斗中加水直至浸沒長頸漏斗的下端管口,然後將導管的一端浸入水中,用手緊握錐形瓶的外壁,若長頸漏斗下端形成一段水柱,導管口有氣泡冒出,則證明裝置氣密性良好,再錐形瓶中裝入二氧化錳,倒入過氧化氫溶液,收集氧氣即可。
過氧化氫製取氧氣裝置禁忌
分液漏斗可以用長頸漏斗代替,但其下端應該伸入液面以下,防止生成的氣體從長頸漏斗中逸出。
導管只需略微伸入試管塞,用止水夾關閉,打開分液漏斗活塞,向漏斗中加入水,水面不持續下降,就說明氣密性良好。
裝葯品時,先裝固體後裝液體。
該裝置的優點:可以控制反應的開始與結束,可以隨時添加液體。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過氧化氫、網路-實驗室制氧氣
F. 如何連接製取氧氣的實驗裝置
(1)檢查過氣密性之後在試管中裝入少量高錳酸鉀,並在試管口放一團棉專花,用帶有導管的屬塞子塞緊管口。把試管口略向下傾斜固定在鐵架台上。
(2)將兩個集氣瓶分別盛滿水,並用玻璃片蓋住瓶口。然後把盛滿水的瓶子連同玻璃片一起倒立在盛水的水槽內。
(3)給試管加熱。先使酒精燈火焰在試管下方來回移動,讓試管均勻受熱,然後對高錳酸鉀所在的部位加熱。
(4)導管口開始有氣泡放出時,不宜立即收集,當氣泡連續地並比較均勻地放出時,再把導管口伸入盛滿水的集氣瓶里。等瓶子里的水排完以後,在水面下用玻璃片蓋住瓶口。小心地把瓶子移出水槽,正放在桌子上。用同樣的方法再收集一瓶氧氣(瓶中留有少量水)。
(5)停止加熱時,先要把導管移出水面,然後再熄滅酒精。
G. 製取氧氣的反應裝置
裝置選擇
用高錳酸鉀或氯酸鉀制氧氣選甲裝置:固體與固體加熱制氣體(實驗室常用說法:固固加熱型)
高錳酸鉀製取氧氣
步驟:查—裝—定—點—收—離—熄
查----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高錳酸鉀製取氧氣實驗示意圖
高錳酸鉀製取氧氣實驗示意圖
裝----裝葯品
定----把試管固定到鐵架台上
點----點燃酒精燈加熱(先預熱,注意:一律先讓試管均勻受熱,否則會因冷熱不均炸裂試管)
收----收集氣體(可以使用排水法、向上排空氣法)
離----把導管從水槽中取出(如果使用向上排空氣法,此步驟基本不需要,但是最好先取出導管再蓋上玻片)
熄----熄滅酒精燈
(可方便記憶為:茶莊定點收利息)
注意點
1.試管口略向下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回試管底部使炸裂試管;
2.葯品平鋪在試管的底部:先預熱(均勻受熱),之後可以將酒精燈的外焰對准裝有葯品部位定向加熱
3.鐵夾夾在離管口約1/3處;
4.導管應稍露出橡皮塞:便於氣體排出(大約0.5cm);
5.試管口應放一團棉花:防止高錳酸鉀粉末進入導管並堵塞導管,使所製得氣體無法較好排出;
6.排水法收集時,待氣泡均勻連續冒出時再收集(剛開始排出的是試管中的空氣,防止收集氣體不純);
7.實驗結束時,先導氣管出水,再滅酒精燈:防止冷凝水迴流試管炸裂;
8.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氣體時,導管伸到集氣瓶底部:以便把空氣排盡。
過氧化氫(雙氧水)制氧氣
步驟:查---裝---收
過氧化氫(雙氧水)制氧氣實驗示意圖
過氧化氫(雙氧水)制氧氣實驗示意圖
查---檢查裝置的氣密性:用夾子把導管夾上(應使用兩節導管,中間用較短橡皮管連接,便於檢查),然後往長頸漏斗中加水,長頸漏斗的頸部中的水柱如不下降,則說明氣密性良好
裝---裝葯品,先裝固體,後裝液體(防止液體飛濺)
收---收集氣體(同上高錳酸鉀收集法)
注意點
①長頸漏斗的頸部應在液面以下(液封):防止氣體從長頸漏斗泄露,可用分液漏斗代替(控制反應速率);
②導管應稍露出橡皮塞:便於氣體排出。
氧氣檢驗
檢驗方法:
檢驗:用帶火星的木條伸入集氣瓶內,如果木條復燃,證明是O2。
驗滿:用帶火星的木條放在集氣瓶瓶口,如果木條復燃,證明O2已滿。
排水法:
剛開始排出的是試管中的空氣,等氣泡連續均勻冒出時,才是純氧
實驗室製取氧氣是初級化學的一個實驗,通常二氧化錳是催化劑,實驗完畢後,可以用過濾法回收。
H. 實驗室用過氧化氫製取氧氣的發生裝置有以下幾種分析它們各有什麼特點
1錐形瓶跟長來頸漏斗制備的自時候,二氧化錳放在錐形瓶里,通過長頸漏斗添加過氧化氫.這樣就易於控制反應的速度跟最後氧氣的產量.按需要制備,要多少,造多少.
2試管發生裝置則不然,少了添加裝置,試管里直接是二氧化錳跟過氧化氫.用不完那麼多氧氣也要造那麼多.並且不易控制反應速度,有時反應太快氣壓過高,易造成設備炸裂.
(錐形瓶也不需要鐵架台支撐)
I. 實驗室制氧氣的實驗裝置是什麼
實驗室制氧氣的實驗裝置有:試管、鐵架台、酒精燈、導管、玻片。
分析:用高錳酸鉀或氯酸鉀制氧氣選甲裝置:固體與固體加熱制氣體。
化學方程式:2KMnO4=K2MnO4+MnO2+O2↑(加熱)。
反應的注意要點:
1、試管口略向下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回試管底部使炸裂試管。
2、葯品平鋪在試管的底部:先預熱(均勻受熱),之後可以將酒精燈的外焰對准裝有葯品部位定向加熱。
3、鐵夾夾在離管口約1/3處。
4、導管應稍露出橡皮塞:便於氣體排出(大約0.5cm)。
5、試管口應放一團棉花:防止高錳酸鉀粉末進入導管並堵塞導管,使所製得氣體無法較好排出。
6、排水法收集時,待氣泡均勻連續冒出時再收集(剛開始排出的是試管中的空氣,防止收集氣體不純)。
7、實驗結束時,先導氣管出水,再滅酒精燈:防止冷凝水迴流試管炸裂。
8、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氣體時,導管伸到集氣瓶底部:以便把空氣排盡。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實驗室制氧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