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圖甲所示,是「研究水沸騰時溫度變化特點」的裝置圖.(1)實驗過程中,依據觀察到的______現象,判定
(1)水沸騰時的現象:氣泡在上升過程中體積逐漸變大,到達水面處破裂,所以由氣泡的情回況可判斷答水是否已經沸騰;
(2)溫度計上10℃之間有10個小格,所以一個小格代表的溫度是1℃,即此溫度計的分度值為1℃,此時的溫度為98℃;
(3)根據表格中數據描點連線作出水沸騰的圖象;
(4)由圖象知,水在沸騰過程中不斷吸熱,但溫度保持不變.
故答案為:(1)水的內部產生的大量氣泡,上升到水面破裂;(2)98;
(3)
(4)保持不變,吸熱.
2. 利用如圖甲所示的裝置做探究水沸騰時溫度變化的特點
(1)當看到水中有大量氣泡不斷上升、變大,到水面破裂開來,裡面的水蒸氣散發到空氣中,就表明水沸騰了;
(2)分析圖乙可知,小華將水加熱至沸騰的時間明顯較長,但水的沸點不變,這說明,氣壓一定時,同種液體的沸點是不變的;
(3)撤掉酒精燈後,發現有一段時間水溫依然保持不變,因為酒精燈加熱時,鐵圈和石棉網的溫度升高的多,高於水的溫度,移開酒精燈時,燒杯底部和杯內水還會從鐵圈和石棉網吸收熱量,繼續沸騰.
故答案為:(1)水蒸氣;(2)同種液體的沸點是不變的;(3)高於;撤掉酒精燈後,發現有一段時間水溫依然保持不變,因為酒精燈加熱時,鐵圈和石棉網的溫度升高的多,高於水的溫度,移開酒精燈時,燒杯底部和杯內水還會從鐵圈和石棉網吸收熱量,繼續沸騰.
3. (2014泉州模擬)如圖所示為「探究水沸騰時溫度變化的特點」的實驗裝置.表一 測溫物質 凝固點/
(1)液體溫度計抄是利用液體熱脹冷縮的性質製成的.
被測水的溫度大約88~98℃之間,這個溫度都高於水銀和酒精的凝固點,但是高於酒精的沸點,用酒精溫度計測量此溫度時,酒精已經汽化成蒸氣,不能完成測量.這個溫度低於水銀的沸點,可以利用水銀熱脹冷縮的性質進行工作.所以溫度計的測溫物質選擇水銀.
(2)倒入熱水時,熱的水蒸氣遇冷的溫度計壁液化成小水珠,沾在溫度計壁上,造成很難看清示數.
(3)由表格數據知,水在第6min開始,水不斷吸收熱量,溫度保持98℃不變,所以此時水的沸點是98℃;
水吸收的熱量為Q=cm△t=4.2×103J/(kg?℃)×0.2kg×10℃=8.4×103J.
(4)實驗中發現水沸騰前加熱時間過長,為了縮短加熱時間,可以提高水的初溫或減少水的質量.
故答案為:(1)水銀;
(2)水蒸氣在溫度較低的溫度計表面液化成小水珠,附著在溫度計表面;
(3)98;8.4×103
(4)提高水的初溫.
4. 如圖甲為探究水沸騰
(1)水沸騰時,不斷吸收熱量,溫度保持不變,這個不變的溫度是水的沸點,所以水的沸點是98℃.
(2)根據生活常識可知,在加熱器不變的情況下,減少水的質量,可以使水盡快沸騰;也可利用功率較大的加熱器來加熱.防止水向外傳遞熱量,也可使水盡快沸騰.綜上分析,具體方法有:減少燒杯內水的質量或者加大酒精燈得火焰,也可在燒杯上加一個蓋子.
故答案為:(1)98;水沸騰後繼續吸熱,溫度不變;(2)減少水的質量.
5. 如圖是「探究水沸騰時溫度規律特點」的實驗裝置,用酒精燈給水加熱至沸騰.加熱至90℃時,每隔0.5min記錄
(1)水沸騰前,氣泡自壺底產生,水的溫度不斷升高,脫離器壁的氣泡在上升過程中體積逐漸減小還未到達液面就消失了.
沸騰後,水的溫度不變,同時脫離器壁的氣泡在上升過程中體積逐漸變大,一直上升到液面而破裂.這些氣泡的氣體主要是水蒸氣,它出現的原因水是由水分子構成的,水分子間有一定的間隔,當水分子受熱時,運動速率會加快,分子間的間隔就變大,水就由液體變為水蒸氣;
(2)杯口不斷地冒出大量「白氣」,這是由於水蒸氣遇冷後液化成的小水滴;
(3)水在沸騰過程中要吸收熱量;
(4)①由表格數據知,水在第4min開始,溫度保持98℃不變,但要不斷吸收熱量,所以此時水的沸點是98℃.
②沸點的高低和氣壓有關,氣壓降低,沸點降低.因此小軍取走水沸騰時的燒杯紙蓋,他發現溫度計的示數比原來測量的沸點略為降低一點.
(5)把三個溫度計同時放在一杯水裡讀數,如果三支溫度計顯示溫度一致,說明溫度計無偏差,否則,確有偏差.
故答案為:(1)有;變大;水蒸氣;水分子間距離變大了;(2)小水珠;水蒸氣遇冷後液化;(3)吸收;(4)98;低;降低;
(5)把三個溫度計同時放在一杯水裡讀數,如果三支溫度計顯示溫度一致,說明溫度計無偏差,否則,確有偏差.
6. 小明同學准備「探究水沸騰時溫度變化的特點」,先組裝好實驗裝置,如圖1所示;並進行了實驗,現請你幫助
(抄1)水沸騰之前,水下層的襲溫度高於上層的水溫,氣泡上升過程中,氣泡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成水,氣泡變小,甲符合水沸騰前的現象;水沸騰時,整個容器中水溫相同,水內部不停的汽化,產生大量的水蒸氣進入氣泡,氣泡變大,乙符合水沸騰時的現象.
(2)①水溫達到98℃時已經保持不變了,但其中第7分鍾有一個96℃,一定是錯誤數據,應該是98℃.
②由表格中數據可以,從3到9分鍾,水的溫度保持98℃不變,所以此時水在沸騰,並且沸點為98℃.水在沸騰過程中吸熱,但溫度保持不變.
③如圖,水升高的溫度和比熱是相同的,加熱需要的時間不同,吸收的熱量不同,根據Q=cm△t得,所以實驗時水的質量不同.
④要縮短實驗時間,我們可以用熱水,或適量減少水量或蓋上硬紙片來減少熱量的損失.
故答案為:(1)乙;(2)①7;98;②繼續吸熱,溫度不變;③水的質量不同;④用熱水;減少水量.
7. 探究水沸騰時溫度變化的儀器
(1)由於水沸騰實驗,需要水進行加熱,所以,除需要用溫度計測量溫度的變化外,還需要用秒錶來記錄時間. (2)溫度計上10℃之間有10個小格,所以一個小格代表的溫度是1℃,即此溫度計的分度值為1℃,此時的溫度為98℃; (3)根據表格中數據描點連線作出水沸騰的圖象,如圖所示: (4)由圖象知,水在沸騰過程中不斷吸熱,但溫度保持不變. (5)因為標准大氣壓下,水的沸點是100℃,沸騰過程中吸收熱量,溫度不變,並且水的沸點小於紙的燃點,所以紙鍋沒有燃燒. 故答案為:(1)溫度計;秒錶;(2)98;(3)見上圖;(4)保持不變;吸熱;(5)低於.
8. 觀察水沸騰的實驗需要用到哪些器材
燒杯、鐵架台、石棉網、火柴和中心有孔的紙板、酒精燈、濕度計、計時器、水
這個實驗上學時做過的,現在全忘了,我只找到了這些
9. 如圖甲所示,是「」研究水沸騰時溫度變化特點的裝置圖.(1)實驗時,小雯向燒杯中倒入熱水而不用冷水,
(1)液體從抄加熱到沸騰需要的時間的長短與很多因素有關:水量的多少、水溫的高低、火力的大小、是用酒精燈的外焰還是內焰加熱等等,發現從開始加熱到沸騰的這段時間過長;故在實驗中,向燒杯內倒入熱水,這樣可以縮短將水加熱至沸騰所需的時間;還可以採取的措施是:減小水的質量.
(2)a中氣泡在上升過程中體積逐漸變大,所以是沸騰時的現象;b圖中氣泡在上升過程中體積逐漸減小,所以是沸騰前的現象.
(3)首先確定橫軸和縱軸代表的物理量和相應的標度,然後確定對應點,最後描點連線做出圖象,如下圖;(4)從實驗數據可以看出,水不斷吸收熱量,溫度保持99℃不變,所以此時水的沸點是99℃,為了說明水沸騰過程中需要吸熱,可以將酒精燈撤去,觀察水能否繼續沸騰即可.
故答案為:(1)縮短將水加熱至沸騰所需的時間;減小水的質量;
(2)a;
(3)見下圖:
(4)99;撤去酒精燈,觀察水能否繼續沸騰.
10. 探究水沸騰時溫度變化的測量工具
(1)由於水沸騰實驗,需要對水進行加熱,所以,除需要用溫度計測量溫度的變化外,還需要用秒錶來記錄時間. (2)溫度計一大格為10℃,所以一個小格代表的溫度是1℃,即此溫度計的分度值為1℃,此時的溫度為 98℃; (3)從開始加熱到沸騰的這段時間過長,可能是水的初溫過低或水的質量過大; (4)沸騰前氣泡在上升過程中,體積減小,到液面時消失;沸騰時產生大量氣泡,氣泡在上升過程中體積增大,最後破裂,水沸騰時的現象如圖3中的圖 b; 水沸騰過程中,溫度保持不變; 停止加熱,水不能繼續沸騰,說明沸騰過程中水需要繼續吸熱; (5)根據表格中數據描點連線作出水沸騰的圖象,如下圖所示: (6)因為一標准大氣壓下,水的沸點是100℃,沸騰過程中吸收熱量,溫度不變,並且水的沸點低於紙的著火點,所以紙鍋沒有燃燒.選D. 故答案為: (1)秒錶; (2)98℃; (3)水量太多 或 水的初溫太低; (4)b; 保持不變; 吸熱; (5)如上圖所示; (6)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