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跪求化學經典實驗探究題及答案!!!!
初中中化學實驗探究題集錦
1、某學校實驗室的廢液缸中收集了學生在實驗室製取二氧化碳後殘留的廢液。小紅同學想探究廢液中溶質的成分,請你一同參與探究並回答下列問題:
【提出問題】廢液中的溶質是什麽物質?
【做出猜想】小紅認為廢液中的溶質只有CaCl2。你認為還可能含有的物質是 。(填化學式)。
【查閱資料】CaCl2溶液呈中性。
【實驗與結論】(1)小紅取少量殘留廢液和少量氯化鈣溶液分別加入到兩支試管中,並分別滴入無色酚酞試液作對比試驗,結果兩支試管中溶液均無色,於是小紅認為自己的猜想是正確的。
(2)你認為小紅的實驗 (填「能」或「不能」)證明他的猜想是正確的,理由是
。
(3)如果要證明你的猜想是正確的,你選擇的試劑是 ,當加入該試劑時觀擦到的現象是 。
【拓展應用】(1)若實驗證明你的猜想是正確的,想要處理廢液只得到CaCl2溶液,應向廢液中加入過量的 ,反應完全後過濾。
(2)通過以上探究你認為實驗室的廢液未經處理直接導入下水道,可能造成的危害是
。(寫一條)
2、小亮同學設計了如下圖所示裝置進行趣味實驗。
(1)使用甲裝置進行實驗時,將滴管中的物質
擠入燒瓶,然後打開止水夾,可以觀察到燒瓶
內產生美麗的噴泉。你推測原燒瓶內的物質可
能是 (填一種,下同),滴管中的物
質可能是 。
(2)是用以裝置進行實驗時,也同樣形成了
噴泉。小亮同學加入的物質不可能是
(填字母) 鹽酸
A、鋅粒 B、碳酸鈣 C木炭 D鎂粉 水 固體
(3)公園中常見的噴泉以及自然界中常見的
火山爆發原理與上述 (填「甲」或「乙」) 甲 乙
裝置原理相同。
3、探究Zn、Cu、Ag金屬活動性的強弱,現有三種試劑:AgNO3溶液、Al2(SO4)3溶液和鹽酸,某小組設計了下列實驗方案,請你和他們一起探究。
金屬 驗證方法 實驗現象 結論
Zn 將鋅片放入 中 金屬活動性
Cu 將銅絲插入 中
Cu 將銅絲插入 中
小兵同學在化學實驗室發現一瓶盛有霧色溶液的試劑瓶,其標簽嚴重破損,如圖所示,老師告訴他,這瓶試劑可能是硫酸、硫酸鈉、硫酸鎂溶液中的一種。小兵同學通過查閱資料得知,常溫下這三種物質的溶解度如下表:
物質 H2SO4 Na2SO4 MgSO4
溶解度/g 與水任意比互溶 19.0 39.0
小兵同學根據上述信息,分析認為此溶液一定不是 溶液 ,
為確定其成分,該同學對此實驗進行如下實驗探究: SO4
【提出假設】該溶液可能是 。 20%
【實驗驗證】
實驗步驟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
4、實驗室常用下圖A與B裝置製取氣體,回答下列問題:
(4)
(1) (2) (3)
A B
(1)寫出圖中標有(3)、(4)的儀器名稱(3) (4) ;
(2)小高製取二氧化碳氣體,應選擇圖中的 裝置(填字母),使用的葯品是
和 ,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3)小明要用A裝置製取乾燥的氣體,則瓶(1)應盛放 (填序號)
A氫氧化鈉溶液 B濃鹽酸 C濃硫酸
(4)寫出用B裝置製取氣體的一個化學方程式 。
(5)A裝置氣密性的檢驗:分別加水浸沒集氣瓶(2)中導管的末端和錐形瓶中長頸漏斗的末端,然後用熱毛巾捂住洗氣瓶(1),若集氣瓶(2)中 和錐形瓶內 ,則該裝置漏氣。
5、實驗室李某小組正在探究一個問題。根據設計方案,小英向試管中加入2ml氫氧化鈉溶液,滴入幾滴酚酞溶液,溶液顯紅色。然後他又用滴管連續滴入一定量的稀硫酸,溶液有紅色變為無色。
(1)你認為他們探究的問題是 (填字母)
A酚酞溶液遇酸、鹼溶液能顯示不同顏色嗎? B酸和鹼溶液能發生反應嗎?
(2)大家對小英得到的無色溶液繼續探究。小斌認為反應後溶液中的溶質是硫酸鈉,小亮認為溶質可能有兩種,他們是 。同學們設計了一下方案進行試驗後,一致認為小亮的觀點是正確的。請你補天下表的空缺:
實驗操作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
取少許反應後的溶液置於試管中,向其中加入 產生氣泡 小亮的觀點正確
6、化學課上,在探究氫氧化鈉溶液與稀硫酸能否發生反應的實驗中,小宇同學發現像氫氧化鈉溶液中滴加幾滴酚酞溶液,溶液變紅色,當向該溶液中連續滴加稀硫酸時,溶液紅色右腿去。
(1)根據實驗現象,你認為氫氧化鈉溶液與稀硫酸 (填「能」與「不能」)
發生化學反應,理由是 。
(2)針對上述實驗,你還想探究的問題有
(答出兩點即可)
7、化學實驗課上,老師讓同學們完成分組實驗:自己設計實驗方案證明氫氧化鈉溶液與稀鹽酸恰好完全反應。下面是來自不同小組的三位同學的實驗過程,請你幫組他們分析、解決實驗中遇到的問題。
【活動與探究】
(1)歡歡同學先按如有圖所示的方法向試管中加入約2ml的
氫氧化鈉溶液,又滴入幾滴酚酞試液,溶液變紅,然後慢慢滴入
稀鹽酸,邊滴邊震盪,直至溶液變為無色。請你指出歡歡同學操
作中的錯誤 。
(2)迎迎同學先向試管中加入約2ml的氫氧化鈉溶液,又傾倒了一些
稀鹽酸之後,她想起還沒有加指示劑,於是又補加了幾滴酚酞溶液,發現
溶液仍呈現無色,於是他認為此時恰好完全反應。你認為迎迎同學得出的結論是否正確 。
(3)妮妮同學先向試管中加入約2ml的氫氧化鈉溶液,又滴入幾滴酚酞試液,溶液變紅,然後慢慢滴入稀鹽酸,邊滴邊震盪,直至溶液恰好變為無色。但在滴入稀鹽酸的過程中,妮妮觀察到曾有少量氣泡出現。請你幫助他分析產生氣泡的原因
(寫出一條即可)
反思與評價】
(1)請你幫迎迎想一想,要想證明她得出的「恰好完全反應」的結論是否完全正確,應選擇的試劑是 。
(2)根據以上三位同學的實驗過程,請你思考一下,為了保證氫氧化鈉溶液與稀鹽酸恰好完全反應,試驗成功的關鍵是 。
8、某同學在實驗時,不慎將試管打破,試管底部破了一個小孔。老師告訴他實驗時要小心,注意安全,但不要將此試管拋棄,請他用這只試管和下列儀器及相關化學葯品組裝一套二氧化碳氣體的發生裝置。要求這套裝置能隨時控制反應的發生和停止。儀器如下圖所示(可不全用)
集氣瓶 試管 導管 燒杯 橡膠塞(單孔)
(管底破有小孔) (各種型號均有)
(1)你能組裝成這樣一套裝置嗎?簡要說明方法或畫出裝置圖(不考慮夾持儀器)
(2)實驗中使用的化學葯品可以是 (或 )與 ;這些葯品分別放在 與 中。
(3)使用這套裝置的操作方法:要產生二氧化碳時應 ;要停止生成二氧化碳時應 。
B. 小明設計了下圖所示的裝置用於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其中能達到目的是() A. B. C. D
A、鐵絲在空氣中不能燃燒,該實驗不能進行,故A錯誤; B、由於盛水的集氣瓶是密閉的,紅磷燃燒後打開止水夾水進不去,故B錯誤; C、該裝置符合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故C正確; D、木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氣體,不能使集氣瓶內壓強改變,故D錯誤; 故選C. |
C. Ⅰ.小明設計了下圖1所示的實驗裝置,進行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銅的實驗。試回答: (1)該裝
Ⅰ. (1)缺少尾氣處理裝置 (2)② (3)CO 2 +Ca(OH) 2 ===CaCO 3 ↓+H 2 O Ⅱ. (1)CO (2)CO 2 Ⅲ. 實驗步驟:取少量該紅回色固體放入盛有稀硫酸(或稀答鹽酸)的試管中,振盪。 實驗現象與結論:若溶液變藍色,說明產物中有Cu 2 O;若溶液仍為無色,說明產物中無Cu 2 O 化學方程式:Cu 2 O+H 2 SO 4 ===CuSO 4 +Cu+H 2 O(或Cu 2 O+2HCl ===CuCl 2 +Cu+H 2 O) |
D. 小明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來證明氧化銅也能加快過氧化氫溶液的分解,並與相同條件下MnO2的催化效果做
(1)本題中要注意:不論用哪一種方法,都要形成液封.方法一必須夾上彈簧夾,還要加水浸沒長頸漏斗的下端,形成液封.方法二和方法三中要注意針筒或吸球造成的內外的壓強差.第二個裝置中也要注意內外壓強差.加葯品的先後順序:先加CuO後滴加H2O2.
故答案為:方法一:在乳膠管上夾彈簧夾,向長頸漏斗內加水,至形成液封,再加適量水,靜置一段時間後,若長頸漏斗液面與試管內液面差保持不變,說明氣密性良好.(或方法二:在試管內加入適量水,形成液封後,用針筒接在乳膠管上,當針筒外拉或內推時,若看到試管內有氣泡或長頸漏斗下端出現穩定的液柱,說明氣密性良好.方法三:用洗耳球或吸球代替針筒進行如上操作.)
加葯品的先後順序:先加CuO後滴加H2O2.
(2)因為1升水能溶解30毫升的氧氣,因此防止氧氣溶在水中.
故答案為:防止O2溶於水.
(3)本實驗的設計意圖是比較反應速率的快慢,實驗時間均以生成30mL氣體為准.
故答案為:生成30mL氧氣所需要的時間.
(4)本題要抓住催化劑的特點「一變、二不變」.即改變其它反應的化學反應速率,本身的質量和化學性質在化學反應前後都不變,就可以設計有關的實驗步驟.
故答案為:(答案合理即可)
實驗步驟 | 設計這一步驟的目的 |
把上述混合物,過濾所得固體晾乾後稱重 | CuO的質量在反應前後是否保持不變 |
將所得固體重新與過氧化氫溶液混合,觀察是否依舊加快過氧化氫溶液分解 | CuO的化學性質在反應前後是否保持不變 |
E. 小明設計了如圖所示的裝置A、B進行趣味實驗.(1)使用裝置A進行實驗時,將滴管中的物質加入到錐形瓶中,
(1)使用裝置A進行實驗時,將滴管中的物質加入到錐形瓶中,版發現氣球鼓起來,則權錐形瓶中的物質可能是二氧化碳,能與氫氧化鈉反應,使瓶內的壓強變小,故填:CO 2 ,NaOH溶液; (2)使用裝置B進行實驗時,將滴管中的物質加入到錐形瓶中,發現氣球也鼓起來,則是B瓶中產生了氣體額導致壓強變大,可能是鋅與稀硫酸反應生成了硫酸鋅和氫氣,故填:Zn+H 2 SO 4 ═ZnSO 4 +H 2 ↑; (3)裝置A、B中氣球都能鼓起來的共同原理是錐形瓶內外存在氣體壓強差,故填:錐形瓶內外存在氣體壓強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