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初中化學實驗改進,對二氧化碳製取實驗的有關改進
葯品還是用大理石和稀鹽酸溶液;
裝置可以採用啟普發生器,它的回優點是隨開隨用答,隨關隨停;
製取,沒什麼特別。但是,生成的二氧化碳可以用濃硫酸作為乾燥劑,吸收二氧化碳中所含的水蒸氣;
收集一般用向上排空氣法,因為如果用排水集氣法的話,二氧化碳會溶於水。但可以改進排水集氣法,比如將水槽中的水換成油之類不能溶解二氧化碳的液體。這其實是由排水集氣法變化而來的,只是為了使生成的二氧化碳純度提高而已。
至於氧氣,可以加熱高錳酸鉀和氯酸鉀的混合物,因為高錳酸鉀受熱生成錳酸鉀、二氧化錳和氧氣,而二氧化錳又能作為使氯酸鉀分解的催化劑,這樣既使生成氧氣的速度加快,又不會影響氧氣的純度;
至於裝置還是可以用「氯酸鉀、二氧化錳共熱制氧」的裝置;
而收集仍可以使用排水集氣法,因為氧氣不溶於水。
對於氫氣則仍可以用鋅粒與稀硫酸反應,而它的製取裝置也可以用啟普發生器,提純方式也可以用濃硫酸作乾燥劑,收集方式可以用排水集氣法,因為氫氣不溶於水。
(初中時期學習製取的氣體主要就是這三種。)
㈡ 初中化學裝置改進實驗圖和步驟😰
三國演義又被我欣賞了一遍。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乎
㈢ 化學改進後裝置和之前實驗裝置比有什麼優點。哪幾個方面答。
改進裝置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考慮,
1.實驗裝置要簡潔易於操作;
2.實驗現象要直觀內;
3.安全問題,容比如防止倒吸等等;
4.環保問題,有污染的有沒有尾氣處理;
6.能否徹底符合題意。比如,反應物是否有雜質,是否有餘下的等。
㈣ 化學題目中問及「實驗裝置中的不足,並要求進行改進」時。答題思路是什麼可以從哪些方面入手
要看是什麼實驗,如果有關氣體的可以看其是否採取防倒吸裝置,若是有版害氣體則需要尾氣處理權裝置,看看有沒有。
有的實驗是缺少溫度計或者玻璃棒之類的,只要多做做不同類型的實驗題多看看就會自然的明白題意的。
希望能幫到你,
㈤ 初中化學實驗裝置有哪些注意
1、溫度計
應選擇適合測量范圍的溫度計。嚴禁超量程使用溫度計。在讀數時,視線應與液柱彎月面最高點(水銀溫度計)或最低點(酒精溫度計)水平。禁止用溫度計代替玻璃棒用於攪拌。用完後應擦拭乾凈,裝入紙套內,遠離熱源存放。
2、托盤天平
稱量前應將天平放置平穩,並將游碼左移至刻度尺的零處,檢查天平的擺動是否達到平衡。如果已達平衡,指針擺動時先後指示的標尺上左、右兩邊的格數接近相等。指針靜止時則應指在標尺的中央。如果天平的擺動未達到平衡,可以調節左、右平衡螺母使擺動達到平衡。
3、試管
夾持試管應在距管口處。加熱時試管外部應擦乾水分,不能手持試管加熱。加熱後,要注意避免驟冷以防止炸裂,加熱固體試劑時,管底應略高於管口,防止冷凝水倒流使試管炸裂,完畢時,應繼續固定或放在石棉網上,讓其自然冷卻。
4、燒杯
燒杯所盛溶液不宜過多,約為容積的1/2,但在加熱時,所盛溶液不能超過容積的1/3 。燒杯不能幹燒,在盛有液體時方能較長時間加熱,但必須墊上石棉網。拿燒杯時,要拿外壁,手指勿接觸內壁。拿加熱時的燒杯,要用燒杯夾。
5、蒸發皿
加熱後不能驟冷,防止炸裂。加熱後不能直接放到實驗桌上,應放在石棉網上,以免燙壞實驗桌。液體量多時可直接加熱 ,量少或黏稠液體要墊石棉網或放在泥三角上加熱。加熱蒸發皿時要不斷的用玻璃棒攪拌,防止液體局部受熱四處飛濺。加熱完後,需要用坩堝鉗移動蒸發皿。
(5)初中化學實驗裝置裝置改進擴展閱讀
不能用手接觸葯品,不要把鼻孔湊到容器口去聞葯品(特別是氣體)的氣味,如果需要知道葯品的味道可以用手輕輕地扇一下來聞取葯品的氣味。不得嘗任何葯品的味道。
注意節約葯品。應該嚴格按照實驗規定的用量取用葯品。如果沒有說明用量,一般應該按最少量取用:液體1~2毫升,固體只需蓋滿試管底部。實驗剩餘的葯品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要隨意丟棄,更不要拿出實驗室,要放入指定的容器內。
㈥ 初中化學碳酸鈉和鹽酸反應實驗改進:小名改進實驗如下圖,最後稱量時的現象
要回答的最關鍵的現象是:氣球脹大了,天平向右偏
這顯然是與質量守恆定律的驗證有關的題目,
氣球脹大了後,會受空氣浮力的影響,所以天平向右偏,
「白色固體消失」,「溶液中有氣泡產生」這不是本題的最關鍵東西,可以不回答
原創性回答,如果認可我的回答,請盡早點擊下面的「選為滿意回答」按鈕
如果還沒解決您的疑難,請追問
[知識黑洞]和[夕陽無限好]團隊的老隊員「qaz2231a」祝您學習進步
如還有其他需要幫助的問題,可向我們兩個團隊求助,我們盡力為您解答
㈦ 初中化學演示實驗如何創新
一、對濃硫酸稀釋的錯誤操作實驗的創新
稀釋濃硫酸的實驗非常重要,但同時,該實驗又很危險,九年義務教育人教版化學教材下冊實驗10-5「濃硫酸稀釋的錯誤操作」(如下圖),將分液漏斗中的少量水緩慢滴入錐形瓶,觀察現象。在教學過程中,實驗用的濃硫酸量太多,不但浪費葯品和危險,而且如果掌握不好酸液四濺的現象不夠明顯。
在此基礎上,我將該實驗進行了創新改進,並應用於教學中。以下是實驗改進的做法:
1、實驗儀器及試劑:廣口瓶 三孔膠塞膠頭滴管(兩個) 玻璃管 青黴素小瓶(兩個) 濃硫酸 水
2、實驗操作
廣口瓶中的兩個青黴素小瓶一個中盛有濃硫酸一個盛有水,膠塞上對應的膠頭滴管中一個吸有水,一個吸有濃硫酸。另一個孔安裝一個玻璃導管,為了防止濃硫酸溶於水放熱後使瓶內氣壓過大使膠塞頂開。
實驗開始,向濃硫酸中滴加水,為了使現象明顯,將水染成紅色,可以看到滴加的水浮在液面上沸騰,並且有液滴飛濺,並且可以聽得像熱油鍋中滴水的呲呲聲,因為水沸騰,所以滴加水後,手鬆開膠頭的同時,沸騰起來的水被吸入了滴管中。瓶子的上部可以看到水蒸氣冷凝後的液滴,也說明稀釋濃硫酸放出熱量,紅色的水變色說明濃硫酸的強氧化性和脫水性,這兩個知識點到高中可以學到。另一個小瓶是向水中滴加濃硫酸,可以看到濃硫酸由於密度大而沉到瓶底,沒有其他現象。兩個對比實驗,很明顯的對比出稀釋濃硫酸的正確和錯誤方法。因為該實驗屬於微型實驗,所以在實驗時可以用實物投影放大,效果很明顯,如果條件不允許也可以改為分組實驗,可以讓學生近距離看清水沸騰和聽到聲音。
3、裝置改進的意義
改進後的實驗優點改進後的實驗與原實驗相比,第一,儀器葯品取材方便,實驗裝置簡便,現象明顯;第二,在教材原實驗上增加了對比,更加直觀;第三,節約葯品,體現微型實驗的優越性;第四,在密閉容器中反應,大大增強了實驗的安全性,即便是讓學生操作也很安全。
4、該裝置的其他用途
(1)、該裝置還可以用於改進探究分子的不斷運動實驗,人教版九年級化學教材上冊第50頁活動與探究,用的是一隻大燒杯罩住分別裝有濃氨水和酚酞試液的小燒杯,實驗所需葯品量較大,且濃氨水有揮發性和刺激性氣味,實驗不是在密閉裝置中進行,對環境有污染。使用該裝置可以解決以上問題,首先在玻璃管上綁上一個氣球,保證了裝置的密封性,在其中一支膠頭滴管里吸取濃氨水,另一支吸取酚酞溶液,實驗時同時滴入,很短時間內可以看見酚酞溶液逐漸變紅,實驗裝置簡單,易於操作,實驗現象明顯,節約葯品,保護環境。
(2)除此之外該裝置還可以探究二氧化碳和水的反應實驗,中間玻璃管上綁上氣球,防止二氧化碳氣體溢出瓶外,體現了環保的理念。一個小瓶中盛有碳酸鈣粉末或者碳酸鈉粉末,上面對應的膠頭滴管中吸有稀硫酸,不用稀鹽酸的原因,可以排除鹽酸揮發出的氯化氫氣體使石蕊變紅的干擾。另外一個小瓶中裝有用紫色石蕊溶液泡製的乾燥的小紙花,上面對應的膠頭滴管中吸有水。實驗開始:1、向碳酸鈣粉末中滴加稀硫酸,有氣泡產生,但是,看不到紫色小花變紅,說明,二氧化碳不能使紫色石蕊變紅。2、另一個小瓶中,向小花上滴加水,可以看到,滴水的地方,紫色石蕊變紅了,證明石蕊變紅是二氧化碳和水共同作用的結果。3、然後將變紅的小花取出,稍微在酒精燈上烘烤,小花由紅色變為紫色,證明了碳酸很不穩定,容易分解。4、再在小花上滴加稀醋酸,小花變紅,由此對比實驗,證明使石蕊變紅的是酸。
(3)、檢驗銨根離子,中間玻璃管上綁上氣球,防止氨氣溢出瓶外污染空氣,也減少了對實驗者的危害。一個小瓶中盛有氯化銨粉末,上面對應的膠頭滴管中吸有氫氧化鈉溶液,另一個小瓶中放有一張乾燥的紅色石蕊試紙,上面的膠頭滴管中盛有水。1、向氯化銨粉末中滴加氫氧化鈉溶液,有氣泡產生。但是看不到石蕊試紙變藍。2、向石蕊試紙上滴加水,看到試紙變藍了,證明氨氣和水生成了氨水,氨水使試紙變藍。
(4)、驗證氫氧化鈉和二氧化碳的反應,中間玻璃管上綁上氣球,防止二氧化碳溢出,保護環境。其中一個小瓶中盛有碳酸鈉粉末,上面的膠頭滴管中吸有稀鹽酸,另一個小瓶中盛有氫氧化鈉溶液,上面的膠頭滴管中吸有稀鹽酸。1、向碳酸鈉粉末中滴加稀鹽酸,看到有氣泡產生。2、一段時間後,向另一小瓶中的溶液中滴加鹽酸,也有氣泡產生,證明了氫氧化鈉溶液已經與二氧化碳反應生成了碳酸鈉。3、氫氧化鈉溶液上面的滴管中也可以換成氫氧化鈣溶液或者氯化鈣溶液,可以看到有白色沉澱生成,證明了氫氧化鈉溶液中生成了碳酸鈉溶液。
(5)、驗證質量守恆定律,中間玻璃管上綁上氣球,保證該裝置的嚴密性。用一個小瓶和膠頭滴管即可,小瓶中盛有碳酸鈉粉末,上面的膠頭滴管中吸有稀鹽酸,稱量整個裝置的質量,滴加稀鹽酸,可以看到有氣泡產生,同時氣球鼓起,再次稱量裝置的質量,質量不變,驗證了質量守恆定律。然後將氣球拿開,將二氧化碳放出裝置後,再次稱量,質量變小,同樣可以證明了質量守恆定律。
㈧ 如何進行實驗改進
學生們都對課本上的實驗固然感興趣,但大都能在課本上找到答案,學生們天性會對已知結果的東西會產生排斥。如果我們對課本上的實驗稍加改進的話,可能會達到更好的實驗效果,也能更好的培養學生的創新的意識。這也是我們化學教師必須要做深的一步。當然初中化學中有很多很好的改進實驗,這里只略舉兩例。
氫氣吹肥皂泡的實驗,當五彩斑斕的肥皂泡徐徐上升的時候,學生已經頗感興趣。如果將上升的肥皂泡再用火點燃,學生更是興奮異常。如果再把吹肥皂泡改為灌氣球,那麼,不僅學生津津樂道,而且從知識的更深層次,從化學與生活聯系的角度,加深了學生對氫氣性質的認識。
測定石墨和酸鹼鹽導電性的實驗中,學生們對小燈泡的發光與否已經是司空見慣了,很難喚起學生實驗的樂趣。但如果用音樂卡代替測導電性的裝置,把以上實驗改成學生實驗,不僅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當優美的音樂奏響時,學生也體會到一種成功的喜悅!課後自然會運用自己做的裝置,再用它去測課本上沒有的其他物質或溶液的導電性,喚起學生探索科學的激情!
趣味的化學教學方法自然還有很多,如:化學趣味實驗本來就是最好的趣味教學方法,想必每位化學教師心中都裝滿許多這樣的實驗。這里只是作為那些趣味實驗、實驗改進等重頭戲之外的一點點小小的補充。只要平時多留意,多思考,更多更好的趣味教學方法就在你身邊!
㈨ 求初中科學實驗探究題的如"實驗還有什麼不足該如何改進"這類問題如何回答<物理和化學探究實驗中>
嗯 我認為應該從實驗裝置圖以及整個實驗的設計思路下手,比如說一個化學的製取so2的實驗裝置圖 最後的氣體收集就不能用排水法 因為so2溶於水 會生成H2SO3,對了 還有一個重要的地方 就是整個實驗設計的科學性,比如如何做到轉化率最高,怎樣製取這種東西最省錢,若可用便宜的葯品代替那些銀啊銅的化合物,高中的化學經常有這些思想涉及到,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