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相同,大小(2)較暗,薄(3)鏡面(4)不能,虛
㈡ 在做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實驗時為何使用透明的玻璃板 簡述其優點
首先玻璃板同樣能夠成像,為了便於觀察比較,需要確定像的位置,如果使用平面鏡,那麼像的位置在鏡後,無法准確定位。當使用玻璃板時,由於玻璃透明,可以在板後放一蠟燭,當實物與像位置重合時可一精確為像的位置定位
為了確定像的位置,讓蠟燭A的像和蠟燭B重合,既能觀察到A蠟燭像的同時,也能觀察到B蠟燭,實驗中要使用透明的玻璃板.
㈢ 如圖所示是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裝置.(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鏡,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點,便於_
(1)為了確定像的位置,讓蠟燭A的像和蠟燭B重合,既能觀察到A蠟燭像的同時,也能觀察到B蠟燭,實驗中要使用透明的玻璃板.
在比較明亮的環境中,很多物體都在射出光線,干擾人的視線,在較黑暗的環境中,蠟燭是最亮的,蠟燭射向平面鏡的光線最多,反射光線最多,進入人眼的光線最多,感覺蠟燭的像最亮.所以最比較黑暗的環境中進行實驗.
(2)當玻璃板越薄,兩個反射面成像距離越近,可以近似看成一個像,使實驗簡單化.所以選擇2mm的玻璃板.
(3)平面鏡所成的像和物體關於平面鏡對稱,如果玻璃板沒有放正,蠟燭的像與蠟燭不在同一水平面上,所以蠟燭成的像不與蠟燭重合,所以有可能找不到像.
(4)用實驗數據和現象總結物理規律時,要進行多次實驗,只有一組數據總結實驗結論不科學,實驗結論具有偶然性,所以點燃蠟燭後,分別測出物距和像距相等的一組數據,得出「像距與物距相等」不合理.
(5)平面鏡成虛像,所以在像的位置上放一白紙板,白紙板上不會承接到像.
(6)要想讓跳棋的像更清晰,可以使跳棋更亮,可以用手電筒照亮跳棋.
故答案為:(1)確定虛像的位置;較黑暗;
(2)2;
(3)不能確定虛像的位置;
(4)不合理;沒有多次實驗來總結規律;
(5)沒有;
(6)用燈照亮跳棋.
㈣ 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裝置.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鏡,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點,便於____________________
1.便於尋找像的位置。
2.2mm
3.前面的物與後面的像無法重合。
4.不合理。測量次數太少容易出現誤差,要測量三次以上。
㈤ 如圖是某同學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裝置.實驗前該同學事先設計了實驗方案,請你幫他填寫完整:(1)
(1)選取兩段完全相同的蠟燭是為了比較像與物的大小關系.
故答案為:相同;大小;
(2)使用方格紙可以直接在紙上判斷物體與像之間的位置關系,不用再進行測量,從而使實驗步驟更加簡單.主要優點在於便於測量物與像到平面鏡的距離;
故答案為:平面鏡;
(3)移去後面的蠟燭B,並在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則光屏上不能接收到蠟燭燭焰的像.所以平面鏡所成的像是虛像;
故答案為:不能;虛.
㈥ 在研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裝置中.①此實驗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鏡,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點,便於通
(1)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時,用比較薄是玻璃板,玻璃板前後兩個版反射面成像幾乎重合,可以簡權化實驗.所以選擇2mm的玻璃板. (2)實驗的過程是這樣的:點燃蠟燭後把它放在玻璃板前的某一位置處,再把一支沒有點燃的蠟燭移到跟前面那支蠟燭的像完全重合.在紙上記下兩蠟燭位置,用直線把這兩個位置連起來,用刻度尺測量它們分別到平面鏡的距離.對於上述過程,只有一組實驗數據得出的實驗結論很具有偶然性.一般要進行多次實驗,總結的實驗結論才具有普遍性.所以這個同學的做法不恰當. (3)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時,除了測量物距和像距之外,還必須比較像與物的大小關系; (4)平面鏡所成的像和物體關於平面鏡對稱,如果玻璃板沒有放正,蠟燭的像與蠟燭不在同一水平面上,所以蠟燭成的像不與蠟燭重合. 故答案為:①2;②兩蠟燭位置;不合理;僅憑一次實驗具有偶然性,不具備普遍性;③像與物;④不能確定像的位置. |
㈦ 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鏡主要是為了便於
(1)因為玻璃板是透明的,能在觀察到A蠟燭像的同時,還可以透過玻璃清楚的看到放在後面B蠟燭,便於確定像的位置和大小;
(2)實驗時,用和A完全相同的蠟燭B和蠟燭A的像進行比較,發現像與物體的大小相等,用蠟燭B來代替蠟燭A,這種方法是等效替代法;
(3)為證實上述有關成像特點是否可靠,需要再多做幾次,使發現的規律具有普遍性,保持玻璃板位置不變,多次改變A蠟燭的位置,進行與上述(2)相同的操作;
(4)由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可知:平面鏡成的像與物體是等大的,由於物到平面鏡的距離與像到平面鏡的距離相等,所以當這位同學站在豎直放置的平面鏡前2m處,那麼他的像與平面鏡的距離也是2m,則鏡中的像與本人相距2m+2m=4m;當人靠近平面鏡,像也靠近平面鏡,平面鏡成的像與物大小相同,和物到鏡的距離無關,人們感覺到的近大遠小是一種視覺效果,不影響真實的大小.
故答案為:(1)位置和大小;(2)相等;等效替代法;(3)B;(4)4;不變.
㈧ 如圖是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裝置.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鏡,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點,便於
㈨ 如圖是小芳同學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實驗裝置.(1)在實驗中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鏡,主要是利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鏡,便於確定像的位置,確定出像的位置,才能比較像和物的大小. (2)未點燃的蠟燭與點燃的蠟燭的像完全重合,可知蠟燭和他成的像大小相等; (3)因為平面鏡所成的像是虛像,在玻璃板前蠟燭M這一側不同的位置觀察才能看到蠟燭的像; (4)由平面鏡的成像特點,像物關於鏡面對稱可知:玻璃板如果不豎直,蠟燭M的像與蠟燭N不能重合; (5)由於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而普通玻璃的兩面都能反射光,能成兩個像,所以通過玻璃板該同學看到了同一個蠟燭的兩個像; (6)本實驗是探究驗證平面鏡成像的特點,所成的像是虛像;像和物體各對應點的連線與平面鏡垂直;像和物體各對應點到平面鏡間距離相等.他們下一步應該連接像與物的對應點,判斷連線與鏡面是否垂直;通過歸納處理即可得出如下結論:物和像的連線與鏡面垂直,物體和像到鏡面的距離相等. 故答案為:(1)確定像的位置; (2)像和物大小相等; (3)M; (4)玻璃板沒有與桌面垂直; (5)玻璃板比較厚,蠟燭經過兩個反射面都會形成像; (6)連接對應的像點和物點,判斷連線是否和鏡面垂直;測出像點和物點到玻璃板的距離進行比較.
㈩ 如圖甲是小芳同學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實驗裝置.(1)在實驗中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鏡,主要是利
(1)為了確定像的位置,讓蠟燭A的像和蠟燭B重合,既能觀察到A蠟燭像的同時,也能觀察到B蠟燭,實驗中要使用透明的玻璃板. (2)未點燃的蠟燭與點燃的蠟燭的像完全重合,可知蠟燭和他成的像大小相等. (3)由於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而普通玻璃的兩面都能反射光,能成兩個像,所以通過玻璃板該同學看到了同一個蠟燭的兩個像. (4)本實驗是探究驗證平面鏡成像的特點,所成的像是虛像;像和物體各對應點的連線與平面鏡垂直;像和物體各對應點到平面鏡間距離相等.他們下一步應該連接像與物的對應點,判斷連線與鏡面是否垂直;通過歸納處理即可得出如下結論:物和像的連線與鏡面垂直,物體和像到鏡面的距離相等. 故答案為:(1)確定像的位置;(2)像和物大小相等;(3)玻璃板比較厚,蠟燭經過兩個反射面都會形成像;(4)連接對應的像點和物點,判斷連線是否和鏡面垂直;測出像點和物點到玻璃板的距離進行比較.
與探究平面鏡成像實驗裝置的優點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馬工具箱
發布:2025-09-23 16:39:36
瀏覽:139
泄露檢測裝置
發布:2025-09-23 16:05:56
瀏覽:3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