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游標卡尺測量深度正確方法
游標卡尺是工業上常用的測量長度的儀器,可直接用來測量精度較高的工件,如工件的長度、內徑、外徑以及深度等。
游標卡尺的概述
游標卡尺作為一種被廣泛使用的高精度測量工具,它是由主尺和附在主尺上能滑動的游標兩部分構成。如果按游標的刻度值來分,游標卡尺又分0.1、0.05、0.02mm三種。游標卡尺的讀數方法
以刻度值0.02mm的精密游標卡尺為例,讀數方法,可分三步;
1)根據副尺零線以左的主尺上的最近刻度讀出整毫米數;
2)根據副尺零線以右與主尺上的刻度對準的刻線數乘上0.02讀出小數;
3)將上面整數和小數兩部分加起來,即為總尺寸。
游標卡尺作為一種被廣泛使用的高精度測量工具,它是由主尺和附在主尺上能滑動的游標兩部分構成。如果按游標的刻度值來分,游標卡尺又分0.1、0.05、0.02mm三種。
游標卡尺千分尺原理和讀數.ppt主尺的最小分度是1mm,游標尺上有10個小的等分刻度它們的總長等於9mm,因此游標尺的每一分度與主尺的最小分度相差0.1mm,當左右測腳合在一起,游標的零刻度線與主尺的零刻度線重合時,
0.02mm游標卡尺的讀數方法
如上圖所示,副尺0線所對主尺前面的刻度64mm,副尺0線後的第9條線與主尺的一條刻線對齊。副尺0 線後的第9條線表示:
0.02x9= 0.18mm
所以被測工件的尺寸為:
64+0.18=64.18mm
游標卡尺的使用方法
將量爪並攏,查看游標和主尺身的零刻度線是否對齊。如果對齊就可以進行測量:如沒有對齊則要記取零誤差:游標的零刻度線在尺身零刻度線右側的叫正零誤差,在尺身零刻度線左側的叫負零誤差(這種規定方法與數軸的規定一致,原點以右為正,原點以左為負)。
測量時,右手拿住尺身,大拇指移動游標,左手拿待測外徑(或內徑)的物體,使待測物位於外測量爪之間,當與量爪緊緊相貼時,即可讀數,如下圖所示:
游標卡尺的應用
游標卡尺作為一種常用量具,其可具體應用在以下這四個方面:
1)測量工件寬度
2)測量工件外徑
3)測量工件內徑
4)測量工件深度
2. 船底的測深儀和計程儀的工作原理是什麼樣子的
近代計程儀主要由測速部分和指示部分組成。測速部分用以檢測和放大船舶航速信號或航程信號;指示部分用機械或電氣形式顯示船舶航速或航程,再通過積分或微分方法顯示航程或速度。不同類型的計程儀的工作原理和性能如下所述。 ①拖曳計程儀。利用相對於船舶航行的水流,使船尾拖帶的轉子作旋轉運動,通過計程儀繩、聯接錘、平衡輪,在指示器上顯示船舶累計航程。這種計程儀線性差,高速誤差大,受風流影響大,操作不便,但性能可靠,有的船舶作為備用計程儀。 ②轉輪計程儀。利用相對於船舶航行的水流,推動轉輪旋轉,產生電脈沖或機械斷續信號,經電子線路處理後,由指示器給出航速和航程。這種計程儀線性好,低速靈敏度較高,但機械部分容易磨損。除小船應用外,已逐漸被淘汰。 ③水壓計程儀。利用相對於船舶航行水流的動壓力,作用於壓力傳導室的隔膜上,轉換為機械力,藉助於補償測量裝置,將機械力轉換為速度量,再通過速度解算裝置給出航程。這種計程儀工作性能較可靠,但線性差,低速誤差大,不能測後退速度,機械結構復雜,使用不便,漸被淘汰。 ④電磁計程儀。通過水流(導體)切割裝在船底的電磁感測器的磁場,將船舶航行相對於水的運動速度轉換為感應電勢,再轉換為航速和航程。其優點是線性好,靈敏度較高,可測後退速度,目前使用最廣。 ⑤多普勒計程儀。利用發射的聲波和接收的水底反射波之間的多普勒頻移測量船舶相對於水底的航速和累計航程。這種計程儀准確性好,靈敏度高,可測縱向和橫向速度,但價格昂貴。主要用於巨型船舶在狹水道航行、進出港、靠離碼頭時提供船舶縱向和橫向運動的精確數據。多普勒計程儀受作用深度限制,超過數百米時,只能利用水層中的水團質點作反射層,變成對水計程儀。 ⑥聲相關計程儀。應用聲相關原理測量來自水底同一散射源的回聲信息到達兩接收器的時移,以解算得相對於水底的航速和航程。這種計程儀可測後退速度,兼用於測深。水深超過數百米時也變成相對於水的計程儀,尚在改進中。 查看原帖>>
3. 有哪些種類的海洋觀測儀器
逯玉佩觀察和測量海洋現象的基本工具。通常指采樣、測量、 觀察、 分析和數據處理等設備。海洋觀測儀器主要是為了滿足海洋學研究的需要而設計的,有些國家以海洋學儀器命名,中國習慣上稱為海洋儀器。
發展概況 早在15世紀中葉,便有人研製測量海水深度的儀器但是比較簡便而又可靠的測溫工具,是1874年研製出的。隨後又設計出埃克曼海流計。20世紀初研製出了。1938年研製出機械式,從而可以快速觀測水溫隨深度的變化。直到20世紀50年代以前,海洋觀測主要使用機械式儀器,回聲測深儀是唯一的電子式測量裝置。60年代以後,海洋觀測儀器在設計上大量採用新技術,逐步實現了電子化。海洋觀測儀器的電子化,是從單項測量儀器開始的,以後又發展多要素的綜合儀器,例如。今後,海洋觀測儀器將不斷改進結構,降低功耗,增加可靠性,除感測器多樣化外,信號形式和儀器終端將日趨通用化,並進一步向智能化發展。
海洋觀測儀器的種類 海洋觀測儀器可以按照結構原理分為聲學式儀器、光學式儀器、電子式儀器、機械式儀器,以及遙測遙感儀器等。還可以根據運載工具不同,劃分成船用儀器、潛水器儀器、浮標儀器、岸站儀器和飛機、衛星儀器。其中船用海洋觀測儀器品種最多,按其操作方式又可分為投棄式、自返式、懸掛式、拖曳式等。投棄式儀器使用時將其感測器部分投入海中,觀測的數據通過導線或無線電波傳遞到船上,感測器用後不再回收。自返式儀器觀測時沉入海中,完成測量或采樣任務後卸掉壓載物,借自身浮力返回海面。懸掛式儀器利用船上的絞車吊桿從船舷旁送入海中,在船隻錨碇或漂流的情況下進行觀測。拖曳式儀器工作時從船尾放入海中,拖曳在船後進行走航觀測。
海洋觀測儀器對使用者來說,通常按所測要素分類。例如測溫儀器、測鹽儀器、測波儀器、測流儀器、營養鹽儀器、重力和磁力儀器、底質探測儀器、浮游生物與底棲生物儀器等等。將它們歸納起來可以劃分成 4大類,即海洋物理性質觀測儀器、海洋化學性質觀測儀器、海洋生物觀測儀器、海洋地質及地球物理觀測儀器。
海洋物理性質觀測儀器 用於觀測海洋中的聲、光、溫度、密度、動力等現象。因為海水密度不便直接測定,通常用溫度、鹽度和壓力值計算得到,所以鹽度取代密度成為一個必測參數。觀測海水溫度、鹽度和壓力的儀器,20世紀60年代以前只能用顛倒溫度表、、滴定管和機械式深溫計(BT),現在則用電子式鹽溫深測量儀(STD或CTD)等船隻走航測溫常用投棄式深溫計(XBT)。空中遙感觀測海水溫度則用紅外輻射溫度計
。岸邊潮汐觀測使用浮子式,外海測潮採用壓力式自容儀,大洋潮波的觀測依靠衛星上的雷達測高儀。海浪觀測儀器的品種比較繁雜,有各種形式的測波桿、壓力式、光學原理的測波儀、超聲波式測波儀。近年用得較多的是加速度計式測波儀。海流觀測相當困難,或用儀器定點測量,或用漂流物跟蹤觀測。定點測流是海洋觀測中常用的辦法,所用儀器有轉子式海流計、電磁式海流計、聲學海流計等,其中最流行的是轉子式儀器(見)。海洋聲參數儀器主要有,用以觀測聲波在海水裡的傳播速度。海洋光參數儀器有透明度計和照度計,用以觀測海水對光線的吸收和海洋自然光場的強度。
海洋化學性質觀測儀器 海洋觀測中所用的化學儀器,主要用來測定海水中各種溶解物的含量。60年代以前,除少數幾項可在船上用滴定管和目力比色裝置完成外,大部分項目要保存樣品帶回陸上實驗室分析。60年代以後,調查船上逐漸採用船用、船用pH計、溶解氧測定儀,以及船用分光光度計和船用熒光計。近年來船用單項化學分析儀器與自動控制裝置相結合,形成船用多要素的自動測定儀器。這種綜合儀器還可配備電子計算機
,提高其自動化程度。船用化學分析儀器的工作原理大致分兩類:一類用感測器(主要為電極)直接測定化學參數;一類通過樣品顯色進行光電比色測定。目前,海水中的各種營養鹽靠比色儀器測定,pH值、溶解氧、氧化-還原電位等利用電極式儀器測定。
海洋生物觀測儀器 海洋生物種類繁多,從微生物、浮游生物、底棲生物到游泳生物,相應有不同的觀測儀器。海水中的微生物需采樣後進行研究,采樣工具有復背式采水器和無菌采水袋。浮游生物采樣器主要有浮游生物網和浮游生物連續採集器。底棲生物采樣使用海底拖網、采泥器和取樣管。游泳生物采樣依靠魚網,觀察魚群使用魚探儀(見)。海洋初級生產力的觀測,除利用化學儀器測營養鹽,利用光學儀器測定光場強度之外,還用熒光計測定海水中的葉綠素含量。為了觀察海洋生物在海中的自然狀態,需要利用水中攝象,有時還得使用。可使人們在海底停留較長時間,是觀察海洋生物活動情況的良好設備。
海洋地質及地球物理觀測儀器 底質取樣設備是最早發展的海洋地質儀器,分表層取樣設備與柱狀取樣設備兩類。表層取樣設備又稱采泥器,有重力式采泥器、彈簧式采泥器和箱式采泥器,其中箱式采泥器能保持沉積物原樣。底質柱狀采樣工具有重力取樣管、振動活塞取樣管、重力活塞取樣管和水下淺鑽,有一種靠玻璃浮子裝置使柱狀樣品上浮的重力取樣管稱為自返式取樣管。結合底質取樣,還可進行海底照相。回聲測深儀是觀測水深、地貌和地層結構最常用的儀器。又稱地貌儀,安裝在船殼上或拖曳體上,可以觀測海底地貌。利用聲波在海底沉積物中的傳播和反射測出地層結構。海洋地球物理儀器有重力儀(見)、磁力儀(見)和地熱計等。
4. 礦井提升機深度指示計原理
簡單的機械裝置是根據齒輪傳動裝置與提升裝置的捲筒間傳動比
計算井筒深度。
5. 靜力觸探測試法的儀器設備
靜力觸探設備,俗稱靜力觸探儀,一般由三部分構成,即:
(1)靜力觸探頭:地層阻力感測;
(2)量測記錄儀表:測量與記錄探頭所受各種阻力;
(3)貫入系統:包括觸探主機與反力裝置,共同負責將探頭壓入土中。
觸探主機藉助探桿將裝在其底端的探頭壓入土中;反力裝置則提供主機在貫入探頭過程中所需之反力。
目前,廣泛應用的靜力觸探車集上述三部分為一整體。靜力觸探車具有貫入深度大(貫入力一般大於10t)、效率高和勞動強度低的優點。但它僅適用於交通便利、地形較平坦及可開進汽車的勘測場地使用。貫入力等於5t或小於5t者,一般為輕型靜力觸探儀。使用時,一般都將上述三部分分開裝運到勘測現場,進行測試時再將三部分有機地連接起來。在交通不便、勘測深度不大或土層較軟的地區,輕型靜力觸探應用很廣。它具有便於搬運、測試成本較低及靈活方便之優點。靜力觸探儀的貫入力一般為2~20t,最大貫入力為20t,因為細長的探桿受力極限不能太大,太大易彎曲或折斷。貫入力為2~3t者,一般為手搖鏈式電測十字板-觸探兩用儀。貫入力大於5t者,一般為液壓式主機。現介紹幾種主要的和常用的觸探儀。
一、一些常用的靜力觸探儀介紹
1.輕便觸探機
2Y-5A型觸探機(圖3-11),額定貫入力:50kN;起拔力:80kN;80kN貫入速度:1.2m/min主機質量:350kg;起拔速度:2.5/min動力匹配:5.5千瓦電機或180柴油機。
圖3-11 2Y-5A輕便型觸探機
2.靜力觸探-十字板剪切兩用機
CLD-1型觸探機(圖3-12),貫入力:2t;貫入速度:0.8~1.2m/min,主機質量:200kg。CLD-3型觸探機,貫入力:3t;貫入速度:0.8~1.2m/min,主機質量:210kg。
3.靜力觸探工程車
目前,我國生產靜力觸探工程車的廠家較多,主要有浙江寧波勘215機械廠、江蘇省如皋勘測機械廠、大連拉伸機廠、沈陽探礦機械廠及上海地質儀器廠等。各廠生產的觸探工程車的貫入能力都已達到20t,都有封閉式車廂,可以在不受氣候條件影響下進行野外作業。觸探車的結構形式:客車型,蓬車型;平衡形式:液壓支腿手動調平;外形尺寸:9.8m×2.5m×2.8m;下錨形式:液壓下錨機自動下錨;動力匹配:汽車動力;全車質量:8500kg。
圖3-12 CLD3-型觸探機
圖3-13 靜力觸探工程車
二、探頭
(詳見第二節第二部分)
三、量測記錄儀表
我國的靜力觸探工程幾乎全部採用電阻應變式感測器。因此,與其配套的記錄儀器主要有以下4種類型:①電阻應變儀;②自動記錄繪圖儀;③數字式測力儀;④數據採集儀(微機)。
1.電阻應變儀
從20世紀60年代起直到70年代中期,一直是採用電阻應變儀。電阻應變儀具有靈敏度高、測量范圍大、精度高和穩定性好等優點。但其操作是靠手動調節平衡,跟蹤讀數,容易造成誤差。而且不能連續讀數,只能間隔進行(一般5~10 s,即每貫入10~20cm讀一次),不能得到連續變化的觸探曲線。經過改進,出現了數字式測力儀,如上海新衛機器廠生產的數字測力儀和新達電訊廠生產的JC-X2靜力觸探測量儀。
2.自動記錄繪圖儀
為了實現自動記錄,就出現了自動記錄儀。我國現在生產的靜力觸探自動記錄儀都是用電子電位差計改裝的。這些電子電位差計都只有一種量程范圍。為了在阻力大的地層中能測出探頭的額定阻力值,也為了在軟層中能保證測量精度,一般都採用改變供橋電壓的方法來實現。
早期的儀器為可選式固定橋壓法,一般分成4~5檔,橋壓分別為2、4、6、8、10V,可根據地層的軟硬程度選擇。這種方式的優點是電壓穩定,可靠性強;但資料整理工作量大。現已有可使供橋電壓連續可調的自動記錄儀。
圖3-14 ZSJ-2型雙筆自動記錄儀工作原理圖
(1)自動記錄儀工作原理:圖3-14所示為ZSJ-2型雙筆自動記錄儀工作原理圖,由感測器送來的被測直流信號,經測量電路與儀表內補償電壓進行比較後,產生一不平衡電壓,經放大器放大105~6倍後獲得足夠大的功率驅動可逆電機轉動。可逆電機經過一套機械傳動裝置,一面帶動測量電路中的滑線電阻的滾動觸點,使補償電壓與被測信號平衡;一面帶動指針和記錄筆沿著有分度的標尺左右移動。此時放大器中無信號輸入和輸出,電機停止轉動,指針在分度尺上的指示值即為被測信號的電壓值。如果被測信號發生變化,則新產生的電位差值信號又被送至放大器,使滑線電阻的滾動觸點又移動到一個新的平衡點,被測信號與補償電壓又達到新的平衡,指針又移到新的位置……。與此同時,自整角機通過一套傳動機構,以一定速度卷動記錄紙。這樣,隨著指針移動和記錄紙卷動,記錄筆便在記錄紙上連續地記錄出各深度被測信號的大小,此即靜力觸探曲線。
(2)儀器主要組成部分:除走紙機構外,雙筆記錄儀各部分都由兩(雙)套組成:它包括①測量電路;和應變儀一樣,也是採用雙電橋電路,所不同的是自動記錄儀採用的是直流內橋,傳輸的是直流信號;為對外橋路提供穩定的直流電壓,自動記錄儀專門增設了橋路穩壓電源:穩壓范圍一般為0~20V,連續可調,以適應標定探頭和貫入不同軟硬地層的需要;②晶體管放大器:在記錄儀中,放大器的作用是把測量電路送來的直流信號ΔU放大成足以驅動可逆電機轉動的交流信號,並且當直流信號ΔU的極性改變時,輸出交流信號的相位也隨之改變,從而能帶動可逆電機正反轉動,使測量系統達到自動平衡;③可逆電機;④儀表的走紙機構:靜力觸探自動記錄儀除了要把被測信號顯示出來外,還必須將信號隨深度變化的情況記錄在紙帶上,才能及時准確地記錄出地層各位置的阻力值。為此,記錄儀用一對自整角機取代了原電位差計走紙系統中的同步電機。同時發訊角機和摩擦輪通過齒輪組連在一起,並安裝在觸探主機的底盤上,使摩擦輪緊貼觸探桿。當觸探桿下壓時,摩擦輪便隨著轉動。帶動發訊機的轉子旋轉。接收機固定在儀器內,並和走紙機構的齒輪組相連接。當發訊機旋轉時它也跟隨旋轉,帶動記錄紙按1:100(或其他)比例移動,這樣就把觸探深度記錄下來。
3.數字式測力儀
數字式測力儀是一種精密的測試儀表。這種儀器能顯示多位數,具有體積小、重量輕、精度高、穩定可靠、使用方便、能直讀貫入總阻力和計算貫入指標簡單等優點,是輕便的鏈式十字板-靜力觸探兩用機的配套量測儀表,國內已有眾多廠家生產。這種儀器的缺點是間隔讀數,手工記錄。
數字式測力儀與過去使用的應變儀比較,其優點是:體積小、重量輕,不用手動跟蹤,而用數字顯示不容易看錯,還可以把率定系數輸入儀器內直接讀取阻力值。由武漢市勘測院設計、由武漢無線電廠生產的數字式測力儀即具有上述功能。
此外,自動記錄儀與應變儀相比,靈敏度不如應變儀,它的量程小。但是,自動記錄儀有深度控制裝置,可以連續自動地記錄土層的貫入阻力曲線,從而提高了野外工作效率和質量,因而目前使用最廣。
4.數據採集儀(微機)在靜探中的應用
以上介紹的量測記錄儀表的功能均不夠完善,有的只能人工間隔讀數,不能畫圖;有的只能畫圖,但不能顯示列印數據。這些儀器雖還能滿足一般生產的需要,但資料整理時工作量大,效率低。故用微型計算機採集和處理數據,已在靜力觸探測試中得到了廣泛應用。
四、貫入系統
靜力觸探貫入系統由觸探主機(貫入裝置)和反力裝置兩大部分組成。
觸探主機的作用是將底端裝有探頭的探桿一根一根地壓入土中。觸探主機按其貫入方式不同,可以分為間歇貫入式和連續貫入式;按其傳動方式的不同,可分為機械式和液壓式;按其裝配方式不同可分為車裝式、拖斗式和落地式等。
反力裝置的作用是平衡貫入阻力對貫入裝置的反作用。從設備角度來說,靜力觸探貫入深度的大小主要取決於三方面因素:①貫入設備能力的大小;②觸探頭截面的大小及其與探桿的配合;③反力大小。反力不夠,整個貫入設備的能力就得不到充分發揮,可見反力裝置是很重要的。反力的取得,一般有下地錨和利用汽車自重兩種。現在的觸探車都綜合利用這兩種方法,效果良好。
擰錨機有液壓、電動、手搖三種類型。
五、探桿
探桿有一定的規格和要求。探桿應有足夠的強度,應採用高強度無縫管材,其屈服強度不宜小於600MPa。
探桿與接頭的連接要有良好的互換性。用錐形螺紋連接的探桿,連接後不得有晃動現象;用圓柱形螺紋連接的探桿,絲扣之間、皆應能擰緊密貼。
探桿應平直,不得有裂紋和損傷。每根探桿的長度一般為1m,其直徑應和探頭直徑相同;但單用探頭探桿直徑應比探頭直徑小。
六、電纜
電纜的作用是連接探頭和量測記錄儀表。由於探頭功能不同,相應電纜的芯數也不同,最少的為配單橋探頭的四芯電纜,多則幾十芯,各芯之間應互相屏蔽,在場出訊號時不能互相干擾。電線應有良好的防水性和絕緣性,接頭處應密封。其直徑應比探桿內徑小,以便能將其順利穿過探桿,連接探頭和儀表。
6. 測深儀和地下管線探測儀有什麼區別
測深儀是測量深度的儀器。地下管線探測儀主要是查找管線埋設位置的儀器,就是你管線埋哪裡你不知道了,要查勘出來的意思,其本身也有測量管線深度的功能,但一般對於深度都有明確要求,一般測量深度在2-4米之間,再深就困難了。目前基本上只有金屬管線探測儀,只能查找金屬管線的管網位置,那非金屬管線是可以用探地雷達來測量的,所以有些廠商也把探地雷達叫作非金屬管線探測儀。而測深儀一般是指水深測深儀,是測量江河湖海的深度的儀器。當然廣義上講,測深儀包括的類型就太多了,測量水深的儀器或裝置,有聲學、激光、壓力、電磁式測深儀,以及綱纜等機械測深裝置,較常用的是回聲測深儀。
7. 有一個零件中間有間隙,間隙長25mm左右,寬5mm,中空,不管深度,有什麼儀器可以直接測量長度
做一個25*5mm的模條
8. 為什麼安提基特拉機械可以測量出天體的位置
在雅典國家考古博物館的古代展廳里,陳列了許多精美的青銅器和大理石人體雕塑,它們身材勻稱、栩栩如生,來此參觀的人們往往流連於這些美奐美侖的藝術品之間駐足觀看。但是,在這樣一個充滿藝術品的展廳里,有一件青銅展品卻顯得非常另類。
一種古代星盤(Wikipedia)
起初有人認為這是一個天文觀測儀器,但後來有人認為安提基特拉機械上有齒輪,而古希臘的星盤本身不需要任何齒輪,所以星盤的說法遭到了懷疑。到了1905年,一個叫AlbertRehm的德國慕尼黑大學教授來到雅典,開始了對這個機械裝置的研究。此時,機械碎片已經被仔細地清潔過,更多的細節裸露了出來。他發現了一個以前被遮蓋住才剛剛顯露出來的銘文:「Pachon」。
「Pachon」是古埃及的一個月份的名字。顯然,月份名對於星盤來說沒有任何作用,因此這個裝置不太可能是星盤。Rehm認為它有可能是一個行星儀。後來,又有一位叫Rediadis的學者認為,行星儀需要非常復雜的齒輪,而這個機械裝置不可能提供這么多的齒輪。
到了1934年,有一位學者Theopandinis對這個機械展開了持久的研究。他認為,這個裝置應該是一個航海測量儀器,一個大齒輪帶動其它小齒輪的運動,用來指示航海的方位。他相信這是一個航海導航裝置。他同意Rehm說的這些齒輪用來指示太陽、月亮和五大行星的位置,這就使他仍然擺脫不了天文儀器的解釋。據說Theopandinis為了研究機械裝置,傾家盪產賣掉了家裡的幾棟房子,但進展不盡人意,直到去世他都沒有把他的研究成果發表出來。
1930年代,德國納粹逐漸掌權,Rehm教授在1936年被強迫退休,他停止了對機械裝置的研究。二戰結束後他重新恢復研究,但新政府並不重視他,他也沒有足夠的經費繼續研究,直到了1949年,他帶著遺憾去世了。
在納粹逐漸佔領歐洲的時候,希臘政府意識到這些寶貝的重要性,把博物館里的珍寶打包裝箱,就地埋在博物館院子的地下,躲過了納粹的鐵蹄。不幸的是,二戰結束後希臘又進行了數年的內戰,這些古代的機械裝置已經漸漸被人遺忘,不再像當初那樣引人注意了。與那些優雅漂亮的雕塑相比,這個形狀不規則的裝置不再展出,被堆放在博物館的地下室里,默默無聞。
終於,一位重要的科學家登場了,他對安提基特拉機械進行了長達數十年的研究,發表了長達70多頁的研究論文,他重新點燃了人們對安提基特拉機械的興趣。
9. 如何檢測高頻淬火淬硬層深度
通常以含50%馬氏體的組織來測量,但工具鋼或軸承鋼等某些鋼種除外,是以含90%或95%馬氏體的組織來測量。
高頻淬火多數用於工業金屬零件表面淬火,是使工件表面產生一定的感應電流,迅速加熱零件表面,然後迅速淬火的一種金屬熱處理方法。
感應加熱設備,即對工件進行感應加熱,以進行表面淬火的設備。感應加熱的原理:工件放到感應器內,感應器一般是輸入中頻或高頻交流電 (1000-300000Hz或更高)的空心銅管。
(9)測深度機械裝置擴展閱讀
常用的電流頻率有:
1、高頻加熱:100~500KHZ,常用200~300KHZ,為電子管式高頻加熱,淬硬層深為0.5~2.5mm,適於中小型零件。
2、中頻加熱:電流頻率為500~10000HZ,常用2500~8000HZ,電源設備為機械式中頻加熱裝置或可控硅中頻發生器。淬硬層深度2~10 mm。適於較大直徑的軸類、中大齒輪等。
3、工頻加熱:電流頻率為50HZ。採用機械式工頻加熱電源設備,淬硬層深可達10~20mm,適於大直徑工件的表面淬火。
10. 深度測量儀使用方法
深度尺是機械製造及檢修中最基礎的測量工具,用來測量構件長度、深度等。它是由主尺和副尺(游標)構成,副尺頂部有一鎖緊螺釘用來保持讀數。
深度尺的使用並不難,主要記住,副尺每一刻度比主尺每一刻度段0.02mm。例如:當副尺左端0刻度線與主尺1mm刻度線對齊時,從主尺讀數,為1.00mm;將副尺向右微量移動,使副尺左端0刻度線的下一刻度線與主尺某一刻度線對齊,讀數為1+1*0.02=1.02mm。
所以,深度尺的測量 精度為0.02mm。廣州精量代理的深度尺,精度高。深度尺在讀數時,先讀主尺讀數:看游標尺零線左邊主尺第一分度線的數值;接著再讀游標讀數:看游標尺上第幾條刻度線與主尺上某一刻度線對齊;最後,再次將讀數相加,得出被測工件的尺寸。
深度尺在使用時,應該注意以下幾點:1、檢查零線。使用前應先擦凈卡尺,合攏量爪,檢查尺身與游標的零線是否對齊。2、方正卡尺。測量深度,卡尺應垂直於被測量面。3、用力適度。量爪與測量面接觸時,用力不宜過大,以免量爪變形和磨損。4、視線垂直。讀數時視線要對准所讀刻線並垂直於尺面,否則讀數不準。5、防止松動。從工件上取下卡尺讀數時,應使固定卡腳貼緊工件,輕輕取出防止游標移動。6、勿測毛面。卡尺屬精密量具,不得用來測量毛坯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