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圖所示的皮帶傳動裝置中,右邊兩輪是在一起同軸轉動,圖中A、B、C三輪的半徑關系為RA=RC=2RB,設皮帶不
答案是1:2:4。
分析:由於a、b兩輪用皮帶傳動(不打滑),所以a、b兩輪邊緣線速度大小相等,
即va=vb
由於b、c兩輪固定在一起繞同一軸轉動,所以它們有相同的角速度,
即ωb=ωc
由向心加速度計算式a=v^2
/
r
得a、b兩輪邊緣處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是
aa
/
ab=rb
/
ra=1
/
2
由向心加速度計算式a=ω^2
*
r
得b、c兩輪邊緣處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是
ab
/
ac=rb
/
rc=1
/
2=2
/
4
所以a、b、c三輪邊緣的三點的向心加速度之比是
aa
:ab
:ac=1:2:4
⑵ 如圖所示的傳動裝置中,B、C兩輪固定在一起繞同一軸轉動,A、B兩輪用皮帶傳動,三輪半徑關系是r A =r C =
由於A輪和B輪是皮帶傳動,皮帶傳動的特點是兩輪與皮帶接觸點的線速度的大小與皮帶的線速度大小相同, 故v a =v b , ∴v a :v b =1:1 由角速度和線速度的關系式v=ωR可得 ω=
ω a :ω b =
由於B輪和C輪共軸,故兩輪角速度相同, 即ω b =ω c , 故ω b :ω c =1:1 ω a :ω b :ω c =1:2:2 由角速度和線速度的關系式v=ωR可得 v b :v C =R B :R C =1:2 ∴v a :v b :v C =1:1:2 故答案為:1:2:2;1:1:2 |
⑶ 如圖所示,在皮帶傳動裝置中,O1是主動輪,O2是從動輪,A、B分別是皮帶上與兩輪接觸的點
我對樓主的表達有些看法……
首先在皮帶不打滑的情況下,皮帶與兩個圓形相交的四點就是切點,上下兩條皮帶路徑也就是兩圓形共同的切線,而一般情況下我們見到的皮帶從動問題是圖2或者圖3,樓主的題目中,可能是將皮帶和圓形的交點給放大了,將這個點分別賦予了二者之上,應該就是為了強調它們只中存在的那對相互作用力……其實它們就是一個點,但這個點收到了一對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作用力,通過運動關系,進行力的分析,從主動物體入手,已知的運動狀態是分析物體受力的基礎~
設O1以V1做瞬時方向向上的運動,點C受到皮帶從點A給予的阻礙運動的摩擦力fa-c,其瞬時方向向下,而圓形O1同時通過點C給予皮帶在點A以反作用力fc-a,其瞬時方向向上,該力使得皮帶在A點受到合外力作用從而順時針從動……
當運動傳遞至點B,改點瞬時運動方向向下,從而受到圓形O2從點D給予點B得摩擦力fd-b,阻礙其向下運動,該摩擦力方向瞬時向上,而同時O2也受到了皮帶在點D給予的反作用力fb-d,該力瞬時方向向下,O2受到此合外力作用,順時針從動~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一對作用在不同物體上的力,在同一物體上不能同時存在,可能也就是這點讓有些同志再力的分析上容易被繞~
鬧鍾的設定中,鬧針的設定旋轉方向和時針的設定旋轉方向相反,但運行時都是順時針的,這跟機械有關吧……
⑷ 如圖所示的傳動裝置中,bc獵人固定在一起老同一周運動ab,兩人用皮帶轉動s
B同軸轉動角速度相等皮帶傳動線速度相等!!在用V=WR就可以了
⑸ 圖示為自行車的傳動裝置示意圖,A、B、C分別為大齒輪、小齒輪、後輪邊緣上的一點,則在此傳動裝置中(
A、B和C兩點同軸轉動,所以兩點的角速度相等,故A錯誤;
B、A和B兩點屬於同一傳內動鏈兩點,故線速度相等容,故B正確;
C、由向心加速度的公式a=
v2 |
r |
⑹ 在如圖所示的傳動裝置中,已知大輪A的半徑是小輪B半徑的3倍,A、B分別在邊緣接觸,形成摩擦傳動,接觸點
(1)A、B兩點具有相同的線速度.根據T=
2πr |
v |
TA |
TB |
rA |
rB |
3 |
1 |
2π |
T |
ωA |
ωB |
TB |
TA |
1 |
3 |
1 |
3 |
⑺ 急急急!求轉動比的題目 在圖示傳動裝置中,已知各輪齒數為Z1=18,Z2=36,Z2』=20,
n4=6.25
i總為2*2*40=160
n4=1000/160=6.25
⑻ 如圖所示的傳動裝置中,B,C兩輪固定在一起繞同一軸轉動,A,B兩輪用皮帶傳動,三輪半徑關系是RA=RC=2RB
由於A輪和B輪是皮帶傳動,皮帶傳動的特點是兩輪與皮帶接觸點的線速度的大小與皮帶的線速度大小相同,
故vA=vB,
vA:vB=1:1
由角速度和線速度的關系式v=ωR可得
ωA:ωB=
RB |
RA |
v2 |
R |
⑼ 如圖所示的傳動裝置中,已知大輪A的半徑是小輪B半徑的3倍A、B分別在邊緣接觸,形成摩擦轉動,接觸點無打
(1)A、B邊緣具有相同的線速度,所以A輪的線速度大小為v.
(2)根據ω=
v |
r |
ω |
3 |
2π |
ω |
⑽ 如圖所示的傳動裝置中,皮帶始終保持v=3m/s的速度水平勻速前進,m=1kg的物體無初速 度地放到皮帶上A處
解:(1) 設經過時間t 1 ,物體相對傳送帶靜止 由v=at 1 =μgt 1 ,得t 1 =2s 此段時間內物體運動 ![]() 所以物體從A到B共需時間t=t 1 +t 2 =2.5s (2)物體與傳送帶相對滑動階段 傳送帶的位移s』=vt 1 =3×2m =6m 傳送帶和物體間的相對位移 △s=s』-s 1 =6m-3m=3m 由於摩擦而產生的熱量 Q=Fμ△s =μmg△s=0.15×1×10×3J=4.5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