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關於電梯--自動扶梯的設計,我想了解關於商場自動扶梯的設計方面的一些知識要點,和設計規程!~
你無需提供什麼設計方案。理論上電梯、扶梯都是定製設備。客戶需要按照電梯版公司提供的土建權設計參數進行土建設計,但是你這個情況是原有土建已經形成所以你需要採集用戶現有的土建技術參數,提供給電梯製造公司即可定製符合該土建參數的扶梯產品。
相關參數:1、提升高度(樓層高度,含樓板)
2、扶梯跨度(下層底坑外沿到上層稱重梁外沿垂直距離)
3、桁架長度(下層底坑外沿到上層稱重梁外沿直線距離)
相關功能:1、是否變頻
2、是否軟啟動
3、其他安全功能要求
裝飾裝潢:1、梯級材質
2、裙板材質
3、扶手帶支撐架材質
4、內外蓋板材質
等等,相關影響價格的因素!
以上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㈡ 自動扶梯尺寸及參數
(1)理論輸送能力。指每小時理論輸送的人數。理論輸送能力(c,人/h)計算式為=3 600vk/0.4。式中,v為額定速度,m/s;k為寬度系數(梯級寬度為0.6m時取1.0,0.8m時取1.5,1.0m時取2.0)。
(2)額定速度。指梯級、踏板或膠帶在空載運行下的速度,是設計確定並實際運行的速度。自動扶梯傾斜角不大於30°時額定速度不應超過0.75m/s,傾斜角大於30°且不大於35°時額定速度不應超過0.50m/s。自動人行道的額定速度不應超過0.75m/s,當踏板的寬度不超過1.1m時,額定速度不應超過0.9m/s。
(3)傾斜角。梯級、踏板或膠帶運行方向與水平面構成的最大角度。一般有27.3度,30度,35度(當提升高度不超過6m , 額定速度不超過0.50m/s時,傾斜角允許增至35°)三種。一般雙梯的話梯級寬度常用1000,這樣的話總寬度會達到3400——3600左右。
(4)梯級名義寬度。國內自動扶梯一般採用0.6m、0.8m、1.0m,一般雙梯的話梯級寬度常用1000,這樣的話總寬度會達到3400——3600左右。
(5)安全設計出人口暢通區的寬度不應小於2.50m,暢通區有密集人流穿行時,其寬度應加大;
(2)自動扶梯防攀爬裝置技術指標擴展閱讀:
扶梯分類方法很多,可從不同角度來分。
(1)按驅動方式分類:有鏈條式(端部驅動)和齒輪齒條式(中間驅動)兩類。
(2)按使用條件分:有普通型(每周少於140h運行時間)和公共交通型(每周大於140h運行時間)。
(3)按提升高度分:有最大至8m的小提升高度,和最大至25m中提升高度以及最大可達65m的大提升高度3類。
(4)按運行速度分:有恆速和可調速兩種。
(5)按梯級運行軌跡分:有直線型(傳統型)、螺旋型、跑道型和回轉螺旋型4類。
自動扶梯的核心部件是兩根鏈條,它們繞著兩對齒輪進行循環轉動。在扶梯頂部,有一台電動機驅動傳動齒輪,以轉動鏈圈。典型的自動扶梯使用100馬力的發動機來轉動齒輪。發動機和鏈條系統都安裝在桁架中,構架是指在兩個樓層間延伸的金屬結構。
㈢ 自動扶梯安裝規范有哪些
1、在自動扶梯的出入口,應有充分暢通的區域,以容納進(出)自動扶梯的乘客,該區域的寬度應大於或等於扶手帶中心線之間的距離,其在深度方向,從自動扶梯的扶手帶端部起,向外延伸至少2.5m。若該通行區域的寬度達到扶手帶中心距的兩倍以上,則其深度方向尺寸可減至2m。
設計人員應將該通行區域視為整個交通輸送系統的一部分,因此實際上有時需要適當增大。
2、自動扶梯的梯級上方,應有不小於2.3m的垂直凈通過高度。該凈高度應沿整個梯級、踏板的運動全行程,以保證自動扶梯的乘客安全無阻礙的通過。
3、扶手帶中心線與相鄰建築物牆壁或障礙物之間的水平距離,在任何情況下均不得小於500mm,該距離應保持到自動扶梯梯級上方至少2.1m的高度處。
如果採取適當措施可避免傷害的危險,則此2.1m的高度可適當減少。
對平行並列布置或交叉布置的自動扶梯,為防止相鄰自動扶梯運動引起的傷害,相鄰兩台自動扶梯扶手帶外緣之間距離應大於500mm。
4、自動扶梯與樓板交叉處以及各交叉布置的自動扶梯相交叉的三角形區域,除了應滿足上述3)的安全距離的要求外,還應在外蓋板上方設置一個無銳利邊緣的垂直防碰保護板,其高度不應小於0.3m,例如用一個無孔的三角形保護板。
如扶手帶中心線與任何障礙物之間的距離大於或等於0.5m時,則不須採用防碰保護板。
5、自動扶梯與上層樓板相交處,為了滿足上述2)梯級、踏板上方的安全高度,在上層樓板上應開有一定尺寸的孔,為了防止乘客有墜落或擠刮傷害的危險,在開孔樓板的邊緣應設有規定高度的護欄。
(3)自動扶梯防攀爬裝置技術指標擴展閱讀:
自動扶梯的主要參數有:
1、提升高度:一般在10米以內,特殊情況可到幾十米。
2、傾斜角度:一般為30°、35°。
3、速度:一般為0.5米/秒,有的梯型可達到0.65米/秒、0.75米/秒
4、梯級寬度:600毫米、800毫米,1000毫米。
5、理論輸送能力:按照速度0.5米/秒計算,不同梯級寬度的輸送能力相應為4500人/時、6750人/時、9000人/時。
6、梯級節距和牽引鏈節距等。
㈣ 人行道扶梯防攀爬裝置安裝尺寸
防爬裝置的話安裝在外蓋板上,起始高度為水平地面往上1000±50mm處
主要起的就是防止人從外面翻到梯子內部,所以如果梯子兩邊是懸空或者有圍欄的話可以不用裝
㈤ 自動扶梯的防攀爬裝置算國標嗎
算的,在扶梯離地面一米處要有防止人站立或者向扶梯內攀爬的裝置
不過要是扶梯井道懸空的像是2樓到3樓這種肯定不會有人爬進來,或者是扶梯兩邊有護欄圍起來人不可能走過去的就可以不用防爬裝置
㈥ gb16899-2011中規定,自動扶梯和自動人行道必須具備的監控和安全裝置有哪些
2012年7月31日起,抄電梯行業GB16899-2011《自動扶梯和自動人行道的製造與安裝安全規范》正式實施。據了解,此項新國標強制要求所有自動扶梯及人行道增設防碰擋板、圍裙防夾裝置、警示標志、防攀爬翻越措施、扶手防滑裝置等;而在技術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參數要求,如傳動元件安全系數、制停距離標准等。無疑,新標準的正式實施將大大增強公眾的乘梯安全,同時也將推動中國電梯標准化的發展進程。
㈦ 什麼情況下扶梯應設防攀爬裝置
按照技監抄局的要求改造襲
為防止人員跌落,在自動扶梯與自動人行道的外蓋板上應當裝設防爬裝置。如果存在人員跌落的風險,應採取適當措施阻止人員爬上扶手裝置外側。沒有攀爬可能就不要設置,如靠牆或者已經設置阻止進入的可能(在扶梯旁設置櫃台、設置阻擋等),只有存在進入或者進入後又跌落可能,才需要設置扶手裝置和圍裙板防爬裝置位於地平面上(1000±50)mm,下部與外蓋板相交,平行於外蓋板方向上的延伸長度不應小於1000mm,並應當確保在此長度范圍內無踩腳處。見下圖
扶梯防爬裝置尺寸1000*620*115的 5毫米220-280元 6毫米300-330元 8毫米380-420元 三角區擋板一般價格在95-120元
全國發貨
㈧ 扶梯的自動扶梯
自動扶梯是帶有循環運行梯級,用於向上或向下傾斜輸送乘客的固定電力驅
動設備。(摘自國標GB16899-1997)
自動扶梯是由一台特種結構形式的鏈式輸送機和兩台特殊結構形式的膠帶輸送機所組合而成,帶有循環運動梯路,用以在建築物的不同層高間向上或向下傾斜輸送乘客的固定電力驅動設備(見右圖)。運載人員上下的一種連續輸送機械。
自動扶梯由梯路(變型的板式輸送機)和兩旁的扶手(變形的帶式輸送機)組成。其主要部件有梯級、牽引鏈條及鏈輪、導軌系統、主傳動系統(包括電動機、減速裝置、制動器及中間傳動環節等)、驅動主軸、梯路張緊裝置、扶手系統、梳板、扶梯骨架和電氣系統等。梯級在乘客入口處作水平運動(方便乘客登梯),以後逐漸形成階梯;在接近出口處階梯逐漸消失,梯級再度作水平運動。這些運動都是由梯級主輪、輔輪分別沿不同的梯級導軌行走來實現的。
自動扶梯的主要參數有:
提升高度:一般在10米以內,特殊情況可到幾十米。
傾斜角度:一般為30°、35°。
速度:一般為0.5米/秒,有的梯型可達到0.65米/秒、0.75米/秒
梯級寬度:600毫米、800毫米,1000毫米。
理論輸送能力:按照速度0.5米/秒計算,不同梯級寬度的輸送能力相應為4500人/時、6750人/時、9000人/時。
梯級節距和牽引鏈節距等。
可廣泛用於車站、碼頭、商場、機場和地下鐵道等人流集中的地方。1900年,巴黎國際博覽會展出的一台階梯狀動梯是現代自動扶梯的雛形。以後,自動扶梯在各國得到迅速發展。 自動扶梯的核心部件是兩根鏈條,它們繞著兩對齒輪進行循環轉動。在扶梯頂部,有一台電動機驅動傳動齒輪,以轉動鏈圈。典型的自動扶梯使用100馬力的發動機來轉動齒輪。發動機和鏈條系統都安裝在構架中,構架是指在兩個樓層間延伸的金屬結構。
與傳送帶移動一個平面不同,鏈圈移動的是一組台階。自動扶梯最有趣的地方是這些台階的移動方式。鏈條移動時,台階一直保持水平。在自動扶梯的頂部和底部,台階彼此折疊,形成一個平台。這樣使上、下自動扶梯比較容易。
自動扶梯上的每一個台階都有兩組輪子,它們沿著兩個分離的軌道轉動。上部裝置(靠近台階頂部的輪子)與轉動的鏈條相連,並由位於自動扶梯頂部的驅動齒輪拉動。其他組的輪子只是沿著軌道滑動,跟在第一組輪子後面。
兩條軌道彼此隔開,這樣可使每個台階保持水平。在自動扶梯的頂部和底部,軌道呈水平位置,從而使台階展平。每個台階內部有一連串的凹槽,以便在展平的過程中與前後兩個台階連接在一起。
除轉動主鏈環外,自動扶梯中的電動機還能移動扶手。扶手只是一條繞著一連串輪子進行循環的橡膠輸送帶。該輸送帶是精確配置的,以便與台階的移動速度完全相同,讓乘用者感到平穩。
自動扶梯系統不像電梯那樣能夠使人上升幾十層樓,但很適用於提供短距離運輸。這是因為自動扶梯的高負載率。電梯滿員後,必須等它到達指定樓層並返回後其他人才能上電梯。而在自動扶梯上,只要有一個人到達上層,就會為其他人騰出位置。 1.1產品定義
是一種帶有循環運行梯級,用於向上或向下傾斜輸送乘客的固定電力驅動設備,它具有連續工作,運輸量大的特點。因此廣泛用於人流集中的地鐵、輕軌、車站、機場、碼頭、商店及大廈等公共場所的垂直運輸。其結構主要由梯級、梯級驅動裝置、驅動主機、傳動部件、緊張裝置、扶手裝置、金屬結構、梯級導軌、上下蓋板、梳齒板、安全裝置及電氣部分等部件組成。
1.2產品分類
1.2.1 按扶手裝飾分類
1)全透明式:指扶手護壁板採用全透明的玻璃製作的自動扶梯,按護壁板採用玻璃的形狀又可進一步分為曲面玻璃式和平面玻璃式。
2)不透明式:指扶手護壁板採用不透明的金屬或其他材料製作的自動扶梯。由於扶手帶支架固定在護壁板的上部,扶手帶在扶手支架導軌上作循環運動,因此不透明式其穩定性優於全透明式。主要用於地鐵、車站、碼頭等人流集中的高度較大的自動扶梯。
3)半透明式:指扶手護壁板為半透明的,如採用半透明玻璃等材料的扶手護壁板。
就扶手裝飾而言,全透明的玻璃護壁板具有一定的強度,其厚度不應小於6mm,加上全透明的玻璃護壁板有較好的裝飾效果,所以護壁板採用平板全透明玻璃製作的自動扶梯占絕大多數。
1.2.2 按梯級驅動方式分類
1)鏈條式:指驅動梯級的元件為鏈條的自動扶梯。
2)齒條式:指驅動梯級的元件為齒條的自動扶梯。
由於鏈條驅動式結構簡單,製造成本較低,所以目前大多數自動扶梯均採用鏈條驅動式結構。
1.2.3 按提升高度分類
1)小提升高度自動扶梯:提升高度3~10m;
2)中提升高度的自動扶梯:提升高度10~45m;
3)大提升高度的自動扶梯:提升高度45~65m。1.3規格
1.4執行標准
GB16899-2011《自動扶梯和自動人行道的製造與安裝安全規范》
JB/T8545—2010《自動扶梯梯級鏈、附件及鏈輪》
1.5產品的主要技術要求
1)提升高度h
提升高度是指使用自動扶梯的出入口兩樓層之間的垂直距離。
對於傾斜角為35°的自動扶梯,其提升高度不應超過6m。
2)名義寬度z1
名義寬度是指梯級寬度的公稱尺寸(580mm~1100mm),通常為600mm、800mm和1000mm三種規格。
3)名義速度v
自動扶梯在空載情況下的運行速度,是製造廠商所設計確定並實際運行的速度。
自動扶梯傾斜角α小於30°時,其額定速度不應超過0.75m/s ,通常為0.5m/s、0.65 m/s和0.75 m/s ;
自動扶梯傾斜角α大於30°,但不大於35°時,其額定速度不應超過0.5m/s且提升高度h不大於6m。
4)傾斜角α
梯級運行方向與水平面構成的最大角度,通常自動扶梯的傾斜角為30°和35°兩種。
自動扶梯的傾斜角α一般不應超過30°,當提升高度不超過6m,額定速度不超過0.5m/s時,傾斜角α允許增至35°。
5)理論輸送能力 t
自動扶梯每小時理論輸送的人數,按下式計算:
t ………………………(1)
式中: t——理論輸送能力(人/h);
——額定速度(m/s) 名義寬度(mm) 額定速度(m/s) /0.50.650.75600 4500 5850 6750 800 6750 8775 10125 1000 9000 11700 13500 ——系數;
對常用的寬度其 值為:
當 Z1=0.6m時, k=1.0
當 Z1=0.8m時, k=1.5
當 Z1=1.0m時, k=2.0
按公式(1)計算的理論輸送能力見右表。 理論輸送能力 (人/h) 1.6設計選用要點
1.6.1 自動扶梯的總體布置形式
自動扶梯的輸送能力與其總體布置形式密切相關,應根據不同的使用要求,採用合理的布置形式,其基本布置形式有下列幾種(見圖)。 d平行並列布置 e交叉布置 c單列重疊布置 b單列連續布置 a單檯布置 圖4 自動扶梯總體布置
註:a、b、c三種布置形式,在同一時間內只能實現層樓間單向輸送乘客,因此適用於客流量較小的小型商店和車站等處使用。
d和e兩種布置形式,能實現同一時間內雙向輸送乘客,適用於客流量較大的大型百貨商場等處使用。
1.6.2 自動扶梯的相鄰區域
1)出入口的通行區域
在自動扶梯的出入口,應有充分暢通的區域,以容納進(出)自動扶梯的乘客,該區域的寬度應大於或等於扶手帶中心線之間的距離,其在深度方向,從自動扶梯的扶手帶端部起,向外延伸至少2.5m。
若該通行區域的寬度達到扶手帶中心距b1的兩倍以上,則其深度方向尺寸可減至2m。
設計人員應將該通行區域視為整個交通輸送系統的一部分,因此實際上有時需要適當增大。
2)梯級、踏板上方的安全高度
自動扶梯的梯級上方,應有不小於2.3m的垂直凈通過高度。該凈高度應沿整個梯級、踏板的運動全行程,以保證自動扶梯的乘客安全無阻礙的通過。
3)扶手帶外緣與建築物或障礙物之間的安全距離
扶手帶中心線與相鄰建築物牆壁或障礙物之間的水平距離,在任何情況下均不得小於500mm,該距離應保持到自動扶梯梯級上方至少2.1m的高度處。
如果採取適當措施可避免傷害的危險,則此2.1m的高度可適當減少。
對平行並列布置或交叉布置的自動扶梯,為防止相鄰自動扶梯運動引起的傷害,相鄰兩台自動扶梯扶手帶外緣之間距離應大於500mm。4)與樓板交叉處以及交叉布置的自動扶梯之間的防護
自動扶梯與樓板交叉處以及各交叉布置的自動扶梯相交叉的三角形區域,除了應滿足上述3)的安全距離的要求外,還應在外蓋板上方設置一個無銳利邊緣的垂直防碰保護板,其高度不應小於0.3m,例如用一個無孔的三角形保護板。
如扶手帶中心線與任何障礙物之間的距離大於或等於0.5m時,則不須採用防碰保護板。
5)自動扶梯上端部樓板邊緣的保護
自動扶梯與上層樓板相交處,為了滿足上述2)梯級、踏板上方的安全高度,在上層樓板上應開有一定尺寸的孔,為了防止乘客有墜落或擠刮傷害的危險,在開孔樓板的邊緣應設有規定高度的護欄。
6)自動扶梯的照明
自動扶梯及其周邊,特別是在梳齒板的附近應有足夠的照明,室內或室外自動扶梯出入口處地面的照度分別至少為50lx或15lx。
㈨ 自動扶梯新國標與老國標區別
1 明確自動扶梯在非運行狀態下不能當作固定樓梯使用
2 新標準的名義速度也即舊標準的額定速度,指設計的空載運行速度,而新標準的額定速度指實際的滿載時的運行速度,應以現場實測的為准。
3 新標准中自動扶梯的名義寬度要求不變,而自動人行道要求最大不超過1.65m,但超過1.00 m時,其輸送能力不會增加,因為使用者需要握住扶手帶,其額外的寬度原則上是供購物車和行李車使用的。
4 圍板(外飾板)強度 要求增加了
5 新標准不分普通型和公共交通型,撓度統一為1/750(即桁架的剛度增加)
6 對梯級和踏板表面、梳齒支撐板以及樓層板表面防滑性能 提出了要求和要達到的等級
7 對梯級和踏板新標准給出了具體的強度的要求
8 扶手裝置防攀爬翻越措施
9 傾斜段到水平區段過渡的曲率半徑 梳齒與齒槽嚙合深度 梳齒的設計角 照明 火災防護 靜電防護 絕緣電阻
錯相保護 ( 以上是新增加的功能和要求)
10 檢修蓋板和樓層板打開的狀態檢測 可打開的外裝飾板的電氣開關。
11 梯級或踏板缺失監測裝置
12 可拆卸的手動盤車裝置檢測
13 制動器動作監測裝置
14 制停距離監測裝置
15 鏈條斷裂或過分伸長的監控
16 扶手帶速度監控裝置
17 新標准增加了扶手帶下緣與障礙物之間的垂直距離的要求,對兩台扶梯或人行道間扶手帶的距離也更高,從原來的120mm改為160mm
18 在驅動端和轉向站,缺失的梯級或踏板應在駛出梳齒板前被檢測到,該檢測裝置應為手動復位的安全觸點開關
㈩ 自動扶梯布置時應參考哪些規定
1、在自動扶梯的出入口,應有充分暢通的區域,以容納進(出)自動扶梯的乘客,該區域的寬度應大於或等於扶手帶中心線之間的距離,其在深度方向,從自動扶梯的扶手帶端部起,向外延伸至少2.5m。若該通行區域的寬度達到扶手帶中心距的兩倍以上,則其深度方向尺寸可減至2m。
設計人員應將該通行區域視為整個交通輸送系統的一部分,因此實際上有時需要適當增大。
2、自動扶梯的梯級上方,應有不小於2.3m的垂直凈通過高度。該凈高度應沿整個梯級、踏板的運動全行程,以保證自動扶梯的乘客安全無阻礙的通過。
3、扶手帶中心線與相鄰建築物牆壁或障礙物之間的水平距離,在任何情況下均不得小於500mm,該距離應保持到自動扶梯梯級上方至少2.1m的高度處。
如果採取適當措施可避免傷害的危險,則此2.1m的高度可適當減少。
對平行並列布置或交叉布置的自動扶梯,為防止相鄰自動扶梯運動引起的傷害,相鄰兩台自動扶梯扶手帶外緣之間距離應大於500mm。
4、自動扶梯與樓板交叉處以及各交叉布置的自動扶梯相交叉的三角形區域,除了應滿足上述3)的安全距離的要求外,還應在外蓋板上方設置一個無銳利邊緣的垂直防碰保護板,其高度不應小於0.3m,例如用一個無孔的三角形保護板。
如扶手帶中心線與任何障礙物之間的距離大於或等於0.5m時,則不須採用防碰保護板。
5、自動扶梯與上層樓板相交處,為了滿足上述2)梯級、踏板上方的安全高度,在上層樓板上應開有一定尺寸的孔,為了防止乘客有墜落或擠刮傷害的危險,在開孔樓板的邊緣應設有規定高度的護欄。
自動扶梯的主要參數有:
1、提升高度:一般在10米以內,特殊情況可到幾十米。
2、傾斜角度:一般為30°、35°。
3、速度:一般為0.5米/秒,有的梯型可達到0.65米/秒、0.75米/秒
4、梯級寬度:600毫米、800毫米,1000毫米。
5、理論輸送能力:按照速度0.5米/秒計算,不同梯級寬度的輸送能力相應為4500人/時、6750人/時、9000人/時。
6、梯級節距和牽引鏈節距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