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某同學設計的滲透裝置

某同學設計的滲透裝置

發布時間:2022-05-17 14:36:29

Ⅰ 某同學為了觀察滲透現象,設計了如下實驗:用豬的膀胱膜將一漏鬥口封住,再在漏斗里裝上清水,然後把漏斗

由題意知,該滲透裝置具有半透膜,但是當把漏斗浸入盛有10%的NaCl溶液的燒杯中,由於Na+和Cl-都可以通過半透膜,因此半透膜兩側的濃度差很快消失,因此觀察不到滲透現象發生;要想觀察到明顯的實驗現象,可以將漏斗浸入盛有不能透過半透膜的物質的溶液中,如10%的NaCl溶液換成10%的蔗糖溶液.
故選:D.

Ⅱ (2013江蘇模擬)某同學為探究膜的通透性而設計了如圖所示的滲透裝置,開始時燒杯內的液面和長頸漏斗內

A、液面上升的過程中,漏斗兩側濃度差減小,則速率減慢最終維持穩定;故內A錯誤.
B、水分子的運輸方容向是通過半透膜從清水向蔗糖溶液擴散,而且速率逐漸減慢;故B錯誤.
C、當半透膜兩側液體濃度相等時,水分子通過半透膜處於動態平衡;故C錯誤.
D、當長頸漏斗內液面最高時,半透膜兩側水分子進出速率相等時;故D正確.
故選:D.

Ⅲ 滲透 半透膜面積 蔗糖溶液濃度 高度 公式

(1)由分析可知,實驗一和實驗二分別探究的是蔗糖溶液濃度和半透膜面積對滲透裝置中漏斗液面上升高度的影響.
(2)實驗二的自變數為半透膜的面積,則無關變數應保持相同且適宜,則根據實驗一中數據可知,所用蔗糖溶液的濃度最好是0.5 g/mL.
(3)實驗一表格數據顯示,蔗糖溶液濃度越大,液面上升的高度就越大,即影響蔗糖溶液液面上升高度的因素是蔗糖溶液濃度;而在不同時間點記錄液面上升高度,由此確定實驗中探究的另一因素影響的是液面上升的速率.
(4)實驗二的測量與記錄過程存在不足之處,在5min記錄的數值有的已達到最大,應縮短記錄的間隔時間.
(5)如果不用蔗糖溶液,而改用NaCl溶液做實驗,由於鈉離子和氯離子可以通過半透膜,因此與上述實驗結果會不相同.
故答案為:
(1)蔗糖溶液濃度和半透膜面積
(2)0.5 g/mL
(3)蔗糖溶液濃度速率
(4)縮短記錄的間隔時間
(5)結果不會相同,原因是鈉離子和氯離子可以通過半透膜

Ⅳ 某同學為探究膜的通透性設計了如圖所示的滲透裝置,開始時燒杯內的液面和長頸漏斗內的液面相平,在長頸漏

A、圖中半透膜只允許水分子透過,不允許蔗糖分子通過,A錯誤;
B、從燒杯進入漏內斗容中的水分子多於由漏斗進入燒杯中的水分子,所以水分子運輸方向是通過半透膜從清水向蔗糖溶液擴散,而且速率逐漸減慢,B錯誤;
C、長頸斗內液面最高時,半透膜兩側水分子進出水分子達到相對平衡,C正確;
D、由於半透膜不讓蔗糖分子通過,所以半透膜兩側液體濃度不可能相等,D錯誤.
故選:C.

Ⅳ 可能出現的是

B。
長頸漏斗中先裝入蔗糖溶液後,漏斗內溶液濃度>燒杯內溶液濃度,因為半透膜的關系,燒杯內的水可通過半透膜進入漏斗內,而蔗糖不能通過,所以漏斗中液面開始時先上升;
後加入蔗糖酶溶液,蔗糖酶將蔗糖分解為單糖,可通過半透膜,漏斗內先因為半透膜兩邊滲透壓關系,液面先上升,後因單糖分子通過半透膜進入燒杯,故後液面又下降,所以選B。
蔗糖非單糖,不能通過半透膜,故C錯。
酶為大分子蛋白質,不能通過半透膜,故D錯。

Ⅵ Ⅰ.某興趣小組設計了兩套滲透裝置來探究關於滲透作用的問題.(1)圖1所示的甲、乙、丙三個滲透裝置中,

Ⅰ(1)①根據題意和圖示分析可知:三個滲透裝置半透膜的面積和所盛蔗糖溶液的體積不同,所以該實驗的研究課題為探究溶液上升速率與半透膜面積和溶液體積的關系.
②根據如圖2所示結果,不難得出該實驗的結論,即溶液上升速率與半透膜面積和溶液的體積有關,成正比例關系.
(2)①由於B溶液濃度大於C溶液,所以於B溶液與清水的濃度差大於C溶液與清水的濃度差,因此B中液面上升的高度比C中的高.
②當液面不再上升時,兩溶液濃度大小的關系仍為B>C.
③同樣道理,由於B溶液與清水的濃度差大於C溶液與清水的濃度差,所以A中水分子擴散到B的速率大於A中水分子擴散到C的速率.
Ⅱ(1)試管中的顯色反應無需使用顯微鏡,而觀察細胞形態結構的變化需要使用顯微鏡,所以BCE實驗中都是要觀察細胞的變化,需要使用顯微鏡.
(2)A組實驗時對生物組織中的蛋白質進行鑒定,根據原理,鑒定蛋白質一般使用雙縮脲試劑,遇到蛋白質發生紫色反應;B組實驗中用健那綠進行了染色,健那綠能將細胞中的線粒體染成藍綠色,所以觀察的細胞結構為線粒體;D組實驗為探究pH值對酶活性的影響,故掛差的指標為雙氧水單位時間內水解生成的氧氣氣泡數.
故答案為:
Ⅰ.(1)①半透膜面積和溶液體積
②成正比(或成正相關)
(2)①(見圖)

②B>C③大於
Ⅱ.(1)BCE
(2)雙縮脲試劑(缺「試劑」不給分)紫色藍綠氣泡數

Ⅶ 如圖為研究滲透作用的實驗裝置,請回答下列問題:(1)漏斗內溶液(S1)和漏斗外溶液(S2)為兩種不同濃

(1)分析題圖的滲透裝置可知,一段時間後,漏斗內的液面上升,說明水分從燒杯進入漏斗,因此漏斗內溶液(S1)的濃度大於漏斗外溶液(S2)的濃度.
(2)成熟的植物細胞的原生質層相當於滲透裝置中的半透膜;二者的不同在於原生質層的選擇透過性具有生物活性,半透膜無生物活性.
(3)①由於蔗糖分大,不能穿過半透膜,因此裝置X出現液面差;K+和NO3-小,可以穿過半透膜,因此Y裝置不會出現液面差.
②由於0.3g/mL的蔗糖溶液和等滲的KNO3溶液都大於細胞液的濃度,細胞通過滲透作用失水,因此都會發生質壁分離現象.
(4)由於原生質層能主動吸收K+和NO3-,使細胞液濃度增加,當細胞液濃度大於外界溶液濃度時,細胞會通過滲透作用吸水,因此發生質壁分離復原的現象;最能體現兩種膜功能差異的實驗現象是KNO3溶液中的細胞質壁分離後會自動復原.
(5)洋蔥在高中生物實驗中可以作為多個實驗的實驗材料,如洋蔥根尖--觀察植物細胞的有絲分裂,洋蔥根尖--低溫誘導染色體數目的變化;洋蔥鱗片葉內表皮--觀察DNA和RNA在細胞中的分布;洋蔥綠色(管狀)葉--葉綠體中色素的提取和分離(或觀察葉綠體);白色洋蔥--檢測生物組織中的還原糖(或DNA的粗提取與鑒定);紫色洋蔥鱗片葉外表皮--觀察質壁分離和復原等.
故答案應為:
(1)S1>S2
(2)原生質層原生質層能主動轉運有關物質而半透膜不能(或原生質具有選擇透過性)
(3)①X②(發生)質壁分離
(4)KNO3溶液中的細胞質壁分離後會自動復原
(5)洋蔥根尖--低溫誘導染色體數目的變化 洋蔥鱗片葉內表皮--觀察DNA和RNA在細胞中的分布

Ⅷ 某同學製作了如圖1所示的滲透作用裝置

水從水濃度高的地方向水濃度低的地方運輸,燒杯中為蒸餾水,漏斗中為蔗糖溶液,因版此最開始時,水分子進權入漏斗的量大於流出的量,當進入漏斗中的水和流出的水一樣多時,達到動態平衡時,液面幾乎不動,故長頸漏斗內部液面的變化趨勢是先升高後維持在一定數值.
故選:B.

Ⅸ 某同學設計了如圖Ⅰ所示的滲透作用實驗裝置,實驗開始時長頸漏斗內外液面平齊,記為零液面.實驗開始後,

A、OA段液面不段上升的直接原因是相同時間內從漏斗進入燒杯中的水少專於從燒杯進入漏斗內的水屬的量,A錯誤;
B、AB段液面不再上升的直接原因是相同時間內從漏斗進入燒杯中的水與從燒杯進入漏斗內的水的量相同,B錯誤;
C、OA段液面不段上升的直接原因是相同時間內從燒杯進入漏斗內的水的量多於於從漏斗進入燒杯中的水,C錯誤;
D、AB段液面不再上升的直接原因是相同時間內從漏斗進入燒杯中的水與從燒杯進入漏斗內的水的量相同,D正確.
故選:D

Ⅹ (4014威海一模)某同學設計滲透裝置如圖所示(開始時狀態),燒杯中盛放有蒸餾水,圖中豬膀胱膜允許單

AB、長頸漏斗中先裝入蔗糖溶液,由於蔗糖不能通過豬膀胱膜,導致漏斗液面上升版;加入蔗糖酶權後,發生水解反應,生成很多葡萄糖和果糖,漏斗中分子變多,而單糖分子進入燒杯需要一定大時間,所以液面應該繼續上升後再下降,A錯誤,B正確;
C、由於半透膜只允許單糖通過,蔗糖分子屬於二糖,不能通過半透膜,因此燒杯中不可以檢測出蔗糖,C錯誤;
四、蔗糖水解大產物只有葡萄糖和果糖,蔗糖酶是蛋白質,不能通過豬膀胱膜,因此燒杯中不能檢測出蔗糖酶,四錯誤.
故選:B.

閱讀全文

與某同學設計的滲透裝置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機械師怎麼賺錢 瀏覽:838
韶關體育器材維護方案怎麼寫 瀏覽:209
廣東佛山電動工具招工 瀏覽:436
什麼軸承沒有支架 瀏覽:351
機械表夜晚怎麼放 瀏覽:386
7215軸承多少錢 瀏覽:272
微機繼電保護現場裝置實驗 瀏覽:517
微pe工具箱怎麼安裝iso 瀏覽:747
自卸車自動密閉裝置 瀏覽:555
天江電力設備製造公司怎麼樣 瀏覽:309
用什麼高錳鋼鑄造刀 瀏覽:933
水暖地熱閥門怎麼開 瀏覽:594
用下圖所示實驗裝置製取乾燥的氣體 瀏覽:410
採暖立管應該設置什麼閥門 瀏覽:375
機械識圖中C表示什麼 瀏覽:298
東莞藝神五金製品廠 瀏覽:100
某個同學用下圖所示裝置探究實驗 瀏覽:811
樓道暖氣閥門半開 瀏覽:228
德山五金市場在哪裡 瀏覽:46
鑽石牌座扇軸承怎麼拆視頻 瀏覽: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