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實驗室制二氧化碳的反應裝置和原理是什麼
制二氧化碳的反應裝置:錐形瓶、長頸漏斗,不加熱
反應原理:CaCO3 + 2 HCl = CaCl2 + CO2↑ + H2O
⑵ 實驗室制氧氣的反應裝置和原理是什麼
實驗室制O2,
2KMnO4=Δ=K2MnO4 +O2↑ +MnO2
2KClO3=Δ=2KCl+3O2↑
裝置是 :大試管,鐵架台(帶鐵夾),酒精燈,內 水槽,單孔橡皮塞的導容管等
注意:鐵夾夾在距離試管口1/4 處, 試管口略低於管底 ,
⑶ 什麼是發生裝置,什麼是反應裝置
就是反應在其中進行的裝置,也就是發生裝置
除了發生裝置,還有收集裝置,用來收集生成物的裝置:
過濾裝置,吸收裝置,凈化裝置,尾氣處理裝置等等
⑷ 反應器是什麼
反應器
用於實現液相單相反應過程和液液、氣液、液固、氣液固等多相反應過程。器內常設有攪拌(機械攪拌、氣流攪拌等)裝置。在高徑比較大時,可用多層攪拌槳葉。在反應過程中物料需加熱或冷卻時,可在反應器壁處設置夾套,或在器內設置換熱面,也可通過外循環進行換熱。
操作方式 。反應器按操作方式可分為:
①間歇釜式反應器,或稱間歇釜。
操作靈活,易於適應不同操作條件和產品品種,適用於小批量、多品種、反應時間較長的產品生產。間歇釜的缺點是:需有裝料和卸料等輔助操作,產品質量也不易穩定。但有些反應過程,如一些發酵反應和聚合反應,實現連續生產尚有困難,至今還採用間歇釜。
②連續釜式反應器,或稱連續釜
)。可避免間歇釜的缺點,但攪拌作用會造成釜內流體的返混。在攪拌劇烈、液體粘度較低或平均停留時間較長的場合,釜內物料流型可視作全混流,反應釜相應地稱作全混釜。在要求轉化率高或有串聯副反應的場合,釜式反應器中的返混現象是不利因素。此時可採用多釜串聯反應器,以減小返混的不利影響,並可分釜控制反應條件。
③半連續釜式反應器。
指一種原料一次加入,另一種原料連續加入的反應器,其特性介於間歇釜和連續釜之間。
⑸ 反應裝置一般是指什麼
是指一套能做為一類反應的反應容器
比如酸鹼滴定實驗裝置(分酸式和鹼式)
可以用在酸鹼滴定實驗
⑹ 初三化學實驗題 圖中反應裝置的反應原理是什麼
長頸漏斗中的"稀硫酸"流到U型試管中,,與隔板上的「鋅粒」反應生成「回氫氣」。也可以用於稀鹽酸答與石灰石反應製取二氧化碳。
有孔隔板可以將塊狀反應物與液體隔離。
關閉彈簧夾後,反應產生的氣體不能排出,使管內右側氣壓增加,將酸液壓回長頸漏斗,固液分離反應停止
⑺ 反應器是由什麼組成的
反應器是由什麼組成的?其作用分別是什麼?
反應器的結構包括集氣室與防焦板、汽提段、殼體、內部安裝的旋風分離器、進料彎管與分布板等部件組成。
(1)集氣室與防焦板集氣室為了對殼體上安裝的旋風分離器(二級)出口的氣體均集中於集氣室里排出,它位於反應器頂部,防焦板是防止反應器頂部結焦,由許多扇形板,用螺栓連接或焊成一整塊圓平板組成。
(2)汽提段內裝有15~20排鋼板焊成的人字擋板,焊在汽提段的殼體上,位於反應器下部。
(3)反應器殼體殼體分為密相段、稀相段和汽提段三部分,殼體是圓筒形容器由鋼板煨焊成。提供油氣和催化劑完成反應和分離的空間。
(4)進料彎管與分布板進料彎管內襯以20mm厚的不銹鋼龜甲網耐磨襯里,它是為了防止物質對管壁的磨損,它的作用是使再生催化劑及原料通過進入反應器內。分布板一般用碳素鍋爐鋼板製造,形狀為兩塊向下凹的球面板,在外分布板中央為凸出的內分布板,其直徑約為外分布板的一半,凸出高度約為外分布板弓形高度的一半。它主要是對催化劑的氣體進入反應器之前起均勻分布作用。
⑻ 什麼是反應裝置
反應裝置包含四部分,發生裝置,乾燥裝置,收集裝置,尾氣處理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