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誰能幫我解釋一下機電一體化。和電氣自動化!!```
一、「機電一體化」一詞最早是日本提出的,在上世紀80年代初,日本名古屋大學最早設置了機電一體化 專業。如今在本科,已改稱為「機械電子工程」專業;在高職高專則仍延用機電一體化專業名稱。 機電一體化專業是精密機械——電子技術(含電力電子)——計算機技術等多門學科交叉融合的產物,屬高新技術,也是當前發展最快的技術之一,它是先進製造技術的主要組成部分。它的發展推動了當前製造技術的迅速更新換代,是產品向高、精、快迅速邁進,使勞動生產率迅速提高。
機電一體化,首先是以機械為主,以電為輔的一門學科,有很多方面,有機床,有汽車,等等。。。。
反正所有和機械有關的行業都可以做。
其中機床包括數控機床和普通機床,這個在大學的時候都學。
操縱電腦的話一般是使用繪圖軟體來進行機械設計。
電方面的是電子電工,還有單片機等等。
二、電氣自動化技術專業現在統一叫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教育部統一標准),還是很不錯的專業,畢業後可以去發電廠、供電局、電業局、研究所等.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的觸角伸向各行各業,小到一個開關的設計,大到宇航飛機的研究,都有它的身影。本專業生能夠從事與電氣工程有關的系統運行、自動控制、電力電子技術、信息處理、試驗技術、研製開發、經濟管理以及電子與計算機技術應用等領域的工作,是寬口徑「復合型」高級工程技術人才。該領域對高水平人才的需求很大。據估計,隨著國外大企業的進入,在這一專業領域將出現很大缺口,那時很可能出現人才供不應求的現象。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是電氣信息領域的一門新興學科,但由於和人們的日常生活以及工業生產密切相關,發展非常迅速,現在也相對比較成熟。已經成為高新技術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廣泛應用於工業、農業、國防等領域,在國民經濟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控制理論和電力網理論是電氣工程及自動化專業的基礎,電力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則為其主要技術手段,同時也包含了系統分析、系統設計、系統開發以及系統管理與決策等研究領域。該專業還有一些特點,就是強弱電結合、電工電子技術相結合、軟體與硬體相結合,具有交叉學科的性質,電力、電子、控制、計算機多學科綜合,使畢業生具有較強的適應能力,是「寬口徑」專業。
2. 為什麼說機電一體化是機械工業發展的唯一出路
機電一體化,主要是強調機械與電氣的結合。二者完美匹配銜接的話會有非常好的產品。我大學學的就是這個專業,首先你要明白什麼是機電一體化。所謂的機電一體化就是機械學,電子學,信息學相融合;也就是在機械的主功能、動力功能、信息功能和控制功能上引進微電子技術,並將機械裝置與電子裝置用相關軟體有機結合而構成系統的總稱。是工業自動化的有利保障。
3. 什麼是機電一體化
機電一體化最早出現在1971年日本雜志《機械設計》的副刊上,隨著機電一體化技術的快速發展,機電一體化的概念被我們廣泛接受和普遍應用。隨著計算機技術的迅猛發展和廣泛應用,機電一體化技術獲得前所未有的發展。現在的機電一體化技術,是機械和微電子技術緊密集合的一門技術,他的發展使冷冰冰的機器有了人性化,智能化。機電一體化的技術基礎是來自機械製造和電子,並配合電腦軟體,因此是整合了機械、電子、電機和電腦等相關領域的一種多門的技術。機電一體化主要研究目的是把機械技術與微電子技術和信息技術有機地結合為一體,實現整個系統的最優化。機電一體化可以充分發揮機械技術、微電子技術和信息技術的各自的長處和特點,促進機械產品的更新換代。機械電子學系統主要由機械主體、感測器、信息處理和執行機構等部分組成。較高級的系統不但有硬體,而且還有相應的軟體,利用軟體技術可以實現硬體難以實現的功能,使機械繫統增加柔性。典型的機械電子系統有數控機床、加工中心、工業機器人等。機械電子學技術除用於單個機器、設備或一般的生產系統的技術改造之外,還用於柔性製造系統、計算機集成製造系統、工廠自動化、辦公自動化、家庭自動化等方面。機電一體化技術具體內容 (1)機械技術機械技術是機電一體化的基礎,機械技術的著眼點在於如何與機電一體化技術相適應,利用其它高、新技術來更新概念,實現結構上、材料上、性能上的變更,滿足減小重量、縮小體積、提高精度、提高剛度及改善性能的要求。在機電一體化系統製造過程中,經典的機械理論與工藝應藉助於計算機輔助技術,同時採用人工智慧與專家系統等,形成新一代的機械製造技術。 (2)計算機與信息技術 其中信息交換、存取、運算、判斷與決策、人工智慧技術、專家系統技術、神經網路技術均屬於計算機信息處理技術。 (3)系統技術 系統技術即以整體的概念組織應用各種相關技術,從全局角度和系統目標出發,將總體分解成相互關聯的若干功能單元,介面技術是系統技術中一個重要方面,它是實現系統各部分有機連接的保證。 (4)自動控制技術 其范圍很廣,在控制理論指導下,進行系統設計,設計後的系統模擬,現場調試,控制技術包括如高精度定位控制、速度控制、自適應控制、自診斷校正、補償、再現、檢索等。 (5)感測檢測技術 感測檢測技術是系統的感受器官,是實現自動控制、自動調節的關鍵環節。其功能越強,系統的自動化程序就越高。現代工程要求感測器能快速、精確地獲取信息並能經受嚴酷環境的考驗,它是機電一體化系統達到高水平的保證。 (6)伺服傳動技術包括電動、氣動、液壓等各種類型的傳動裝置,伺服系統是實現電信號到機械動作的轉換裝置與部件、對系統的動態性能、控制質量和功能有決定性的影響。機電一體化系統組成1、機械本體機械本體包括機架、機械連接、機械傳動等,它是機電一體化的基礎,起著支撐系統中其他功能單元、傳遞運動和動力的作用。與純粹的機械產品相比,機電一體化系統的技術性能得到提高、功能得到增強,這就要求機械本體在機械結構、材料、加工工藝性以及幾何尺寸等方面能夠與之相適應,具有高效、多功能、可靠和節能、小型、輕量、美觀的特點。2、檢測感測部分檢測感測部分包括各種感測器及其信號檢測電路,其作用就是檢測機電一體化系統工作過程中本身和外界環境有關參量的變化,並將信息傳遞給電子控制單元,電子控制單元根據檢查到的信息向執行器發出相應的控制。3、電子控制單元電子控制單元又稱ECU(Electrical Control Unit ),是機電一體化系統的核心,負責將來自各感測器的檢測信號和外部輸入命令進行集中、存儲、計算、分析,根據信息處理結果,按照一定的程度和節奏發出相應的指令,控制整個系統有目的地進行。4、執行器執行器的作用是根據電子控制單元的指令驅動機械部件的運動。執行器是運動部件,通常採用電力驅動、氣壓驅動和液壓驅動等幾種方式。5、動力源動力源是機電一體化產品能量供應部分,其作用是按照系統控制要求向機械繫統提供能量和動力使系統正常運行。提供能量的方式包括電能、氣能和液壓能,以電能為主。機電一體化技術四大原則構成機電一體化系統的五大組成要素其內部及相互之間都必須遵循結構耦合、運動傳遞、信息控制與能量轉換四大原則。 1、介面耦合兩個需要進行信息交換和傳遞的環節之間,由於信息模式不同(數字量與模擬量,串列碼與並行碼,連續脈沖與序列脈沖等)無法直接傳遞和交換,必須通過介面耦合來實現。而兩個信號強弱相差懸殊的環節之間,也必須通過介面耦合後,才能匹配。變換放大後的信號要在兩個環節之間可靠、快速、准確的交換、傳遞,必須遵循一致的時序、信號格式和邏輯規范才行,因此介面耦合時就必須具有保證信息的邏輯控制功能,使信息按規定的模式進行交換與傳遞。2、能量轉換兩個需要進行傳輸和交換的環節之間,由於模式不同而無法直接進行能量的轉換和交流,必須進行能量的轉換,能量的轉換包括執行器,驅動器和他們的不同類型能量的最優轉換方法及原理。3、信息控制在系統中,所謂智能組成要素的系統控制單元,在軟、硬體的保證下,完成信息的採集、傳輸、儲存、分析、運算、判斷、決策,以達到信息控制的目的。對於智能化程度高的信息控制系統還包含了知識獲得、推理機制以及自學習功能等知識驅動功能。4、運動傳遞運動傳遞使構成機電一體化系統各組成要素之間,不同類型運動的變換與傳輸以及以運動控制為目的的優化。機電一體化發展--光機電一體化(Opto-mechatronics)在激光技術與微型計算機為代表的微電子技術迅速發展,向機電工業領域迅猛滲透,與機電技術深度結合的現代工業的基礎上,綜合應用機械技術,微電子技術,信息技術,自動控制技術,感測控制技術,電力電子技術,介面技術及軟體編程技術等群體技術,從系統的觀點出發,根據系統功能目標和優化組織結構目標,以智能,動力,結構,運動和感知組成要素為基礎,在高功能,高質量、高精度、高可靠性、低能耗意義上實現多種技術功能復合的系統工程技術。光機電一體化技術是由機械技術與激光-微電子等技術揉合融匯在一起的新興技術。它與傳統的機械產品比較,主要有以下特徵:1、綜合性與系統性光機電一體化是一門跨學科的邊緣科學,它是激光技術、微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信息技術與機械技術結合而成的綜合性高技術。這種多種技術的綜合及多個部分的組合,使得光機電一體化技術及產品更具有系統性、完整性和科學性。其各個組成部分如機械技術、微電子技術、自動控制技術、信息技術、感測技術、電力電子技術、介面技術、模擬量與數字量交換技術以及軟體技術等在綜合成一個完整的系統中相互配合有嚴格的要求,這就需要取長補短,不斷向理想化方向發展。其結果使原來各種技術揚長避短,更趨於合理。2、多層次,覆蓋面廣光機電一體化是一個總的技術指導思想,它不僅體現在一些機電一體化的單機產品之中,而且貫穿於工程系統設計之中。從簡單的單台光機電一體化產品,到現代工業中的柔性加工系統;從簡單的單參數顯示,到復雜的多參數、多級控制;從機械零部件連續自動熱處理生產線,到各種現代高速重型機械自動化生產線等,光機電一體化技術都有不同層次、覆蓋面很廣的應用領域。對於工程系統,需成套地進行開發和製造。對於光機電一體化單機產品(設備),應採用簡繁並舉、高低級並存的多層次發展途徑。可發展功能附加型的低級產品;也可發展功能替代型的中級產品;還可發展機電融合型的高級產品,成為前所未有的新一代產品。 3、結構簡化,方便操作光機電一體化技術可位過去靠機械傳動鏈連接的各個相關動作部分,改用幾台電機分別驅動,或用電力電子器件,或用電子電控裝置進行相關動作控制來實現。因此,使機械結構大大簡化,甚至使有些機械結構"脫胎換骨",產生了質的變化。光機電一體化技術使得操作人員擺脫了以往必須按規定操作程序或節拍頻繁緊張地進行單調重復操作的工作方式,能以靈活方便地按需控制和改變生產操作程序。任何一台光機電一體化裝置或系統各個相關傳動機構的動作及功能協調關系,可由預設的程序一步一步地由電子控制系統指揮,如數控機床、柔性加工系統(FMS)等。有些光機電一體化裝置,可實現操作全自動化,如工業機器人、印製電路板數控高速鑽床等。有些更高級的光機電一體化系統,還可通過被控對象的數學模型以及根據任何時刻外界各種參數的變化情況,隨機自尋最佳工作程序、動作程度和快慢以及協調關系,以實現最優化工作及最佳操作,例如微機控制的熱連軋機鋼板測厚自控系統、電梯群控系統、智能機器人等。4、精度提高,功能增加光機電一體化技術使機械傳動部件減少,因而使機械磨損及配合間隙等所引起的動作誤差大大減小,同時由於採用了電子技術,反饋控制水平的提高並能進行高速處理,可通過電子自動控制系統精確地按預設量使相應機構動作,因各種干擾因素造成的誤差,又可通過自控系統自行診斷、校正、補償去達到靠單純機械方式所不能實現的工作精度。因而光機電一體化產品應用領域寬,適用面廣,易於滿足各種需要。電子技術的引入,使產品面貌發生巨大變化,電子裝置能按照入的意圖進行自動控制、自動檢測、信息採集及處理、調節、修正、補償、自診斷、自動保護直至自動記錄、顯示、列印工作結果。通過改變程序、指令等軟體內容而無需改動硬體部分就可變換產品的功能,使機械控制功能內容的確定和變化趨?軟體比"和"智能化"。5、高可靠性,高穩定性和高使用壽命傳統的機械裝置的運動部分,一般都伴隨著磨損及運動部件配合間隙所引起的動作誤差,而發出由於可動摩擦、撞擊、振動等引起的聲響(雜訊),這顯然影響裝置的壽命、穩定性和可靠性。而光機電一體化技術的應用,使裝置的可動部件減少,磨損也大為減少,像集成化接近開關甚至無可動部件、無機械磨損。因此,裝置的壽命提高,故障率降低,從而提高了產品的可靠性和穩定性。有些光機電一體化產品甚至做到不需維修或者具有自診斷功能。6、開發上的知識密集性研製開發光機電一體化產品往往要涉及許多學-科和專業知識,如數學、物理學、化學、聲學、機械工程學、電力電子學、電工學、系統工程學、光學、控制論、資訊理論和計算機科學等多門學科以及各門類的專業知識。比如人們很熟悉的靜電復印機、彩色印像機等,就是一種由機、電、光、磁、化學等多種學科和技術復合創新的新型產品。設計這類產品的工程技術人員對自身的知識結構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現代化的技術更需要現代化的人才來掌握和開發它。需要發揮多種功能的先進設備、必然要賦予它多種知識和智慧。
4. 機械裝置和電子裝置最大的區別是什麼
汽車機械來感測器:自信息是全部以直觀的機械裝置由一端向另一端傳遞;
汽車電子感測器:是將一端獲得的信息轉換為電子信號,通過電線進行傳遞信息到另一端;
如:車速里程錶:顯示即時車速,記錄行駛里程的儀表;
機械式:在變速箱輸出軸上安裝有一個蝸輪和蝸桿組合成的測速裝置,通過金屬軟軸(里程錶軟軸)連接到車速里程錶,里程顯示由數碼輪計數顯示;
電子式:在變速箱介面處安裝有電子感測器(一般是霍爾電路組成)獲得信息,經電線(常用屏蔽線)傳遞到車速里程錶,顯示在液晶顯示屏(或步進電機帶動數碼輪);高端的車型,由輪胎感測器獲得信號,精度更高;
現在的載貨卡車上的各種感測器,絕大多數是電子感測器;老式車型,接近報廢的車型能看到機械式感測器等。
5. 機電一體化究竟學的是什麼內容
所謂的機電一體化就是機械學,電子學,信息學相融合;也就是在機械的主功能、動力功能、信息功能和控制功能上引進微電子技術,並將機械裝置與電子裝置用相關軟體有機結合而構成系統的總稱。 主要課程有高等數學,大學英語,機械製造,機械設計,液壓傳動,微機原理,計算機工業控制,工程測量,機床電氣控制,PLC,autoCAD,CAM,數控技術,模具設計呀等課程·,更詳細的你再去收索一下。 尤其是軟體,你學會了將來不愁找好工作哦.
6. 列舉10種機電一體化產品並簡述其機電是如何融合的
1、數控機床
數控部分是機床的大腦,電是動力,機械部分負責具體動作,機電傳動部分(電機,滾珠螺母絲杠,主軸)負責機與電的結合。
2、機器人
(1)根據關節配置型式和運動坐標形式的不同,機器人執行機構可分為直角坐標式、圓柱坐標式、極坐標式和關節坐標式等類型。
(2)出於擬人化的考慮,常將機器人本體的有關部位分別稱為基座、腰部、臂部、腕部、手部(夾持器或末端執行器)和行走部(對於移動機器人)等。
3、汽車
4、電梯
電梯是將機械原理應用、電氣技術、微處理器技術、系統工程學、人體工程學及空氣動力學等多學科和技術集於一體的機電設備。
5、電子排版印刷系統
電子排版印刷系統的工作:
(1)首先要將文件輸入到電子計算機中,即藉助編輯錄入軟體,將文字通過計算機鍵盤輸入計算機,這個過程叫作錄入。
(2)第二部是要藉助於排版軟體,將已錄入的文字進行排版,這里將要用許多排版指令來確定整個文件的全貌,如標題的設置、字體字型大小的選擇、尺寸大小、行間距離、另行或另頁等,這個過程叫作排版。
(3)第三步是通過顯示軟體,在計算機屏幕上將排好版的文件顯示出來,這時,編輯人員可直接對其進行校對修改。如果需要多人對此文件進行校對,也可通過列印軟體,利用列印機或激光印字機將文件列印出來。
(4)第四步是將准確無誤的文件,通過照排軟體負責將其傳送到照排控制機,最後在激光照排機上輸出,形成像紙或軟片。
6、CAD/CAM系統
7、汽車電子化產品
(1)汽車電子控制裝置:
汽車電子控制系統一般與機械裝置配合使用,直接影響汽車的整車性能、安全性和舒適性。它們包括發動機、底盤、車身電子控制。例如電子燃油噴射系統、制動防抱死控制、防滑控制、牽引力控制、電子控制懸架、電子控制自動變速器、電子動力轉向等。
(2)車載汽車電子裝置:
車載電子裝置一般不直接影響汽車的運行性能,通過提高智能化、信息化和娛樂化程度來增加汽車附加值。
8、智能化儀器儀表
9、列印機
(1)連續式噴墨技術
這種噴墨列印原理是利用壓電驅動裝置對噴頭中墨水加以固定壓力,使其連續噴射。為進行記錄,利用振盪器的振動信號激勵射流生成墨水滴,並對其墨水滴大小和間距進行控制。
(2)隨機式噴墨技術
隨機式噴墨技術主要有微壓電式和熱氣泡式兩大類:
a.熱氣泡噴墨技術
噴墨列印機一般多採用熱氣泡噴墨技術,通過墨水在短時間內的加熱、膨脹、壓縮,將墨水噴射到列印紙上形成墨點,增加墨滴色彩的穩定性,實現高速度、高質量列印。
b.微壓電技術
微壓電技術把噴墨過程中的墨滴控制分為3個階段:在噴墨操作前,壓電元件首先在信號的控制下微微收縮;然後,元件產生一次較大的延伸,把墨滴推出噴嘴;在墨滴馬上就要飛離噴嘴的瞬間,元件又會進行收縮,干凈利索地把墨水液面從噴嘴收縮。
10、復印機
(1)模擬復印機的工作原理模擬復印機的工作原理是:通過曝光、掃描的方式將原稿的光學模擬圖像通過光學系統直接投射到已被充電的感光鼓上,產生靜電潛像,再經過顯影、轉印、定影等步驟,完成整個復印過程。
(2)數碼復印機的工作原理數碼復印機的工作原理是:首先通過電荷耦合器件(即CCD)將原稿的模擬圖像信號進行光電轉換成為數字信號,然後將經過數字處理的圖像信號輸入到激光調制器。
調制後的激光束對被充電的感光鼓進行掃描,在感光鼓上產生靜電潛像,再經過顯影、轉印、定影等步驟,完成整個復印過程。數碼式復印機相當於把掃描儀和激光列印機融合在一起。
(6)既是機械裝置又是電子裝置擴展閱讀:
1、機電一體化又稱機械電子工程,是機械工程與自動化的一種,英語稱為Mechatronics,它是由英文機械學Mechanics的前半部分與電子學Electronics的後半部分組合而成。機電一體化最早出現在1971年日本雜志《機械設計》的副刊上。
2、機電一體化技術是將機械技術、電工電子技術、微電子技術、信息技術、感測器技術、介面技術、信號變換技術等多種技術進行有機地結合,並綜合應用到實際中去的綜合技術,現代化的自動生產設備幾乎可以說都是機電一體化的設備。
7. 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好嗎
恩,這個專業很不錯的···我學的就是這個專業,首先你要明白什麼是機電一體化。所謂的機電一體化就是機械學,電子學,信息學相融合;也就是在機械的主功能、動力功能、信息功能和控制功能上引進微電子技術,並將機械裝置與電子裝置用相關軟體有機結合而構成系統的總稱。
主要課程有高等數學,大學英語,機械製造,機械設計,液壓傳動,微機原理,計算機工業控制,工程測量,機床電氣控制,PLC,autoCAD,CAM,數控技術,模具設計呀等課程·,更詳細的你再去收索一下。
尤其是軟體,你學會了將來不愁找好工作哦。這個我深有體會··
有關其發展前景看一下所學課程就知道啦,肯定很好啦,不過想要學好它還要花些功夫喲,因為機電一體化的范圍很大,你可以選一個方面來學,要學精,···好了,你自己還是要考慮清楚哦,自己的前程自己衡量
8. 日常生活中很多都是機械裝置和電子裝置智能手機中什麼就是如此
電容式觸摸屏
9. 很多裝置是機械裝置又是電子裝置智能手機中什麼是這種裝置
這就是陀飛輪,只不過不是那種傳統的平面陀飛輪,而是至少有三軸的立體陀飛輪,隨著擒縱的行進,整個擺輪框架會多平面的旋轉
10. 計算機是如何從機械裝置刀電子數字裝置
計算機從機械裝置到電子。數字裝置可以用一些相關的一些工具和一些方法來進行具體的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