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汽車安全裝置的研究 論文的參考文獻有哪些
可以看一下汽車安全與法規 ,這本書上有詳細的介紹
② 怎樣寫《淺談現代機械設計方法》畢業論文
機械手夾持器畢業設計論文及裝配圖論文編號:JX402 包括裝配圖,字數:15384.頁數:60摘要本次機械手的設計本設計說明書主要對於夾持器,伸縮臂,液壓系統及PLC控制編程進行的設計思想和設計過程。內容主要包括:夾持器與伸縮臂總體方案的確定,採用了液壓與電動驅動系統,相應的涉及到電機和液壓缸的選擇計算,總體結構設計、主要部件的受力分析和強度校核。關鍵詞:機械手,夾持器,PLC,液壓
Abstract
the this manipulator's design this design instruction booklet mainly regarding the screw clamp, expands and contracts the arm, the design concept which and the design process the hydraulic system and the PLC control programming carries on. The content mainly includes: The screw clamp and the expansion arm overall concept's determination, has used the hydraulic pressure and the electrically operated driving system, corresponding involving to electrical machinery and hydraulic cylinder's choice computation, gross structure design, major component's stress analysis and intensity examination. key word: Manipulator, screw clamp, PLC, hydraulic pressure
目錄
摘要 1
Abstract 1
第一章 夾持器 3
1.1夾持器設計的基本要求 3
1.2夾持器結構設計 4
1.2.1夾緊裝置設計. 4
1.2.2手爪的夾持誤差及分析 7
1.2.3楔塊等尺寸的確定 10
1.2.4材料及連接件選擇 13
第二章 腕部 15
2.1腕部設計的基本要求 15
2.2具有一個自由度的回轉缸驅動的典型腕部結構 15
2.3腕部結構計算 16
2.3.1腕部回轉力矩的計算 16
2.3.2回轉液壓缸所驅動力矩計算 18
2.3.3回轉缸內徑D計算 20
2.3.4液壓缸蓋螺釘的計算 21
2.3.5靜片和輸出軸間的連接螺釘 23
2.3.6腕部軸承選擇 24
2.3.7材料及連接件,密封件選擇 24
第三章 伸縮臂設計 26
3.1伸縮臂設計基本要求 26
3.2方案設計 27
3.3伸縮臂機構結構設計 29
3.3.1伸縮臂液壓缸參數計算 29
3.3.2導向桿機構設計 36
第四章 驅動系統 39
4.1驅動系統設計要求 39
4.2驅動系統設計方案 39
4.3驅動系統設計 40
4.3.1分功能設計分析 40
4.3.2液壓泵的確定與所需功率計算 40
4.3.3確定泵的電機功率N 41
4.3.4液壓元件的選擇,如表5.2所示 42
4.3.5輔助元件的選擇 43
4.5液壓系統的驗算 43
4.6液壓系統圖 44
4.6.1設計的液壓系統圖 44
4.6.2液壓系統電磁鐵動作順序控制原理 44
4.6.3電磁鐵動作順序 45
第五章 PLC控制系統 48
5.1 PLC的構成及工作原理 48
5.2 PLC選擇 48
5.3程序設計 50
5.4語句表 52
總 結 58
參考文獻 59以上回答來自: http://www.lwtxw.com/html/44-5/5217.htm
③ 求40000噸/年苯丙乳液聚合裝置工藝設計的論文,有開題報告或文獻綜述更好,總之,相關的都行,分不是問題
我寫的是2000噸醋酸合成工藝,有論文哦,記得選我。論文發到你郵箱了。
④ 論文設計參考文獻
[1]計算機晶元的發展史
樊莉麗;董先明;, 信息與電腦(理論版), 2010,(05), 192
本文闡述了晶元對現代科技的重要作用,詳細介紹了晶元的發展歷史,並以晶元業巨頭英特爾公司為參照對象,把晶元發展分階段進行了總結。
[2]一種對計算機發展史展開研究的策略
應國良;馬立新;, 中國教育信息化, 2010,(07), 15-16
計算機是一種人造物,是歷史的產物,其進化與更新換代凝聚了若幹人的智慧。隨著一線教學的深入,筆者認識到若不從歷史源頭上對計算機發展過程予以整體上的把握,將不利於進一步參與和推動它的發展。本文在先前研究者若干研究成果的基礎上,提出一種研究策略和思路:以需求產生與滿足為引子,以軟硬交替發展為主線,以性能不斷提高為成果,以突出學科交叉為亮點。
[3]論計算機發展史及展望
楊露斯;黎煉;, 信息與電腦(理論版), 2010,(06), 188
自從1945年世界上第一台電子計算機誕生以來,計算機技術迅猛發展,CPU的速度越來越快,體積越來越小,價格越來越低。未來光子、量子和分子計算機為代表的新技術將推動新一輪超級計算技術革命。
[4]充滿創新火花的計算機發展史
劉瑞挺;, 計算機教育, 2009,(05), 129-130
<正>回顧計算機發明的歷史,每一台機器、每一顆晶元、每一種操作系統、每一類編程語言、每一個演算法、每一套應用軟體、每一款外部設備……無不像閃光的珍珠串在一起,令人贊不絕口。每個事例都閃爍著智慧的火花,每件史料都述說著創新的思想。在計算機科學技術領域,這樣的史實就像大海岸邊的貝殼,俯拾皆是;當然,要找到珍珠就得下專門功夫了。
[5]信息技術教師應該讀什麼書(二) 計算機及信息技術發展史
魏寧;, 中國信息技術教育, 2009,(15), 91-93
<正>列舉信息技術的應用實例,了解信息技術的歷史和發展趨勢歷來是信息技術教師較為頭疼的地方。因為通常這一課是在教室中作為理論課來上的,而教材上相關的內容又較為淺顯並顯得知識容量不足。教師不得不精心備課,
[6]淺析計算機病毒發展史
程興中;, 遼寧行政學院學報, 2008,(06), 248+252
簡述了從第一個計算機病毒出現到現在,計算機病毒隨著操作系統和互聯網的發展而進化的過程。並對網路病毒的各種類型和特點進行了分析。
[7]從漢字發展史看計算機漢字輸入對漢字發展的影響
周鳳英;, 洛陽工業高等專科學校學報, 2005,(04), 46-47+79
漢字在經歷了近百年的漢字落後論的批判之後,迎來了「漢字優越論」的曙光,這兩種截然相反的論調讓 我們深思這樣一個問題:在信息高速發展的社會中,應該怎樣正確對待計算機漢字輸入對標志中華民族文化的漢 字及其發展產生的沖擊呢?本文以歷史的眼光,縱觀漢字發展史,對計算機漢字輸入將會給漢字發展產生的影響 進行了較為深入的剖析。
[8]淺談CPU發展史及計算機發展前景
黎菁, 電腦知識與技術, 2004,(17), 61-63
本文首先簡單回顧了計算機的發展情況,然後介紹了計算機硬體中最重要部分的中央處理器簡單原理並著重了它的發展史。然後根據摩爾定律對計算機硬體的發展歷史和前景、計算機硬體軟體化做了一番介紹。
[9]計算機科學發展史上的里程碑
王亞軍, 計算機時代, 2004,(07), 7-8
回顧計算機科學的發展歷程,可以發現計算機科學的基本理論和原型技術近二十年來沒有什麼實質性的突破,計算機科學期待著一場新的革命。
[10]難以忘卻的——計算機發展史
諶謙;, 中國中醫葯現代遠程教育, 2004,(07), 47-48
<正> 計算機是一種機器,是人類發明的一種工具。但是它與人類發明創造的其它工具有著本質的不同。人類發明的機器大多可以看作是人的手或腳的延伸。它們能夠完成的是人原本需要耗費體力去完成的事情。而計算機則不同,它可以看作是人頭腦的延伸,能幫助人做那些需要耗費人腦力完成的工作。計算機的發展逐漸改變著我們的生活。這當然離不開人類科技知識的
[11]計算機硬體史話——回顧CPU散熱器的發展史
小甘;, 少年電世界, 2003,(05), 76-77
<正> 大家都知道電腦的核心部件是CPU,它能否正常工作至關重要,而保護它正常工作的部件之一有散熱器的責任。隨著電腦的飛速發展,散熱器也取得了相應的進步,它前後經歷了從風冷散熱到熱導管再到最新的液冷散熱。它們之間有什麼不同,它們又是怎樣發展的呢?讓我們共同關注一下它們的情況吧。
[12]歷屆圖靈獎得主簡介——《ACM圖靈獎(1966—1999)——計算機發展史的縮影》
劉建元,康兆華, 中國大學教學, 2000,(06), 27
[13]大腦的延伸──計算機發展史
孫小美;, 中國科技月報, 1998,(07), 60-62
[14]步履維艱 前途光明——哈爾濱方正公司計算機部發展史
張亞欣, 中外企業家, 1997,(11), 6
<正> 記得在93年9月份,來自總部的消息,北大方正集團成為美國Digtal PC中國唯一總代理,心裡躊躇。方正排版方興未艾,怎麼又有時間做PC?何總前瞻未來,迅速做出在方正分公司成立計算機部的決定。由於本人的愛好,這方面又稍有特
[15]計算機發展史上的「世界第一」
中國培訓, 1995,(10), 45
<正> 1.最早的第一種計算工具—— 算籌,是中國發明的,約在公元前一 千多年前,在公元六世紀算籌轉變為 算盤。 2.第一把計算尺是1620年英國 E·岡特發明的,是一種直線式對數計算尺。 3.第一台能進行加減運算的機械計算機是法國B·帕斯卡1642年發明的,利用齒輪進行轉動。 4.第一個發明二進制的邏輯代數的是英國G·布爾,布爾代數後來成為電子計算機硬體和軟體設計的基礎。
[16]電子計算機發展史
何力;, 人民教育, 1985,(03), 44
<正> 第一代電子計算機1946年誕生於美國的陸軍阿貝丁炮擊場。它是一個龐然大物,佔地面積170平方米,重量達30多噸,運算速度為每秒5,000次。它使當時的一切運算工具相形見絀。人工需要一個星期才能完成的彈道軌跡計算,它僅用3秒鍾就完成了。
[17]計算機五十年代發展史
陳厚雲,王行剛, 自然辯證法通訊, 1983,(04), 39-47
<正> 五十年代是計算機從實驗室走向實用化,從單機試制轉向工業生產,計算機應用從科技計算擴展至數據處理的時期。這段歷史所揭示的計算機行業的許多重要特徵和發展規律,對於計算機發展後進的國家,至今仍然不無啟迪。一、從實驗室到實用化四十年代後期,美國普林斯頓高級研究所(The Institute for Advanced Study-IAS)雲集了許多著名學者和工程師。其中有馮·諾依曼(von Neumann),研製美國第一台電子數字
[18]信息時代的黎明——七十年代計算機發展史
王行剛;陳厚雲;, 自然辯證法通訊, 1982,(04), 51-59
<正> 一、微型機迅猛拓廣七十年代計算機發展最重大的事件莫過於微型機的誕生和迅猛拓廣。1969年8月,一個年輕的設計人員,現在Zilog公司的創始人F.Faggin,提出了一項大膽的設想:(1)將日本設計的台式計算機中11片邏輯電路壓縮成3片,即中央處理機、讀寫存儲器和只讀存儲
[19]電腦的成長:六十年代計算機發展史
陳厚雲;王行剛;, 自然辯證法通訊, 1980,(06), 52-63
目前我國計算機事業的發展狀況,從總的來看,大體上相當於美國六十年代初期水平。因此,研究國外、尤其是美國六十年代計算機發展所走過的道路,探討分析其經驗教訓,對於我國計算機事業的今後發展是會有所啟發、有所借鑒的。本文所作的是一個嘗試。
[20]火力發電廠採用控制計算機的發展史
二川原誠逸;胡樹松;, 華北電力技術, 1979,(Z2), 82-92+112
日本日立公司應北京電業管理局的要求於1978年6月在陡河電站進行了一個多月的講課,介紹有關控制機的情況,現將其中「控制機發展史」及「汽機、鍋爐數學模型的建立方法」整理印出,以供參考。北京電業管理局控制機講習班 1979年2月1日
[1]生活情境法在大學計算機信息技術實驗教學案例中的應用研究
周蕾;, 長春理工大學學報, 2010,(09), 185-187
針對大學計算機信息技術實驗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以建構主義理論中拋錨式和支架式教學模式為依據,結合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設計一套聯系緊密的實驗教學案例,讓學生在教師搭建的腳手架幫助下,完成知識的意義建構過程。實驗證明,該模式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和實踐能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效果。
[2]淺議中職《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職業生活化實踐
萬蘭平;, 科技信息, 2010,(29), 275+237
《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是中職學生的基礎課程,我們希望學生通過學習這門課程,真正做到將所學運用於將來的職業生活的目的。對於我們職業學校的基礎課程教師來說,我們應考慮如何讓學生未來的職業生活走進我們的《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如何讓抽象的計算機基礎知識貼近職業生活?如何使計算機知識運用於職業生活?教師應該嘗試創設具有專業職業生活氣息,貼近學生認知水平的問題引入,舉例職業生活實例,根據知識特點情況,將所教知識,點滴滲透,從而構建職業生活化實踐的《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
[3]改進日常生活中應用計算機檢索信息的探討
權彥清;, 經營管理者, 2010,(23), 367
互聯網高速發展,信息爆炸的時代,計算機在我們獲得信息的渠道上占據重要地位。本文從細節出發,介紹在日常生活中如何更好利用搜索引擎以及輔助相應的搜索策略,讓我們在浩如煙海的信息中找到自己所需要的資料。
[4]影像視頻格式在計算機教學中與生活中的應用
謝靜波;, 科技信息(學術研究), 2008,(32), 553-554
在我們的教學與日常生活中,音頻、視頻與我們緊密相連,教學怎樣製作多媒體課件;日常生活中有手機、電視、電腦、MP4、MP5等等,怎樣用好這些電器;隨著網路的高速發展,流式視頻格式越來越多,怎樣上網看電視,下載視頻?這都是擺在現代人前面的問題。本文從四個方面介紹影像視頻格式與應用:一、本地影像視頻;二、網路影像視頻;三、視頻格式大轉換;四、在教學與生活中的應用。
[5]計算機應用與我國少數民族生活方式
何國強, 廣西民族研究, 2000,(03), 29-34
從 1 98 5年起 ,計算機軟體開發和大規模產業化的發展將第三次技術革命推進至信息革命時代。電子計算機的應用開始滲透到了幾乎一切生產領域 ,也正一步一步地走進人們的生活。本文從生活方式的角度分析計算機對人們的影響 ,以及對計算機在少數民族中應用的憂思 ,並提出利用計算機發展民族地區經濟的建議
[6]計算機在生活小區物業管理中的應用
莫繼紅, 電腦與信息技術, 1997,(04), 29-30
本文提出了用計算技術實現生活小區物業管理的一種方法,重點討論了物業管理的目標以及應用系統的設計方法。
[7]計算機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趙國求;, 武鋼技術, 1985,(01), 74
<正> 一、手錶計算機日本製造了一種既可做手錶用,又具有計算機功能的超小型手錶計算機。它由手錶,鍵盤和控制器三部分組成,手錶可以單獨使用,如果與鍵盤連結在一起,就成了一部完整的超小型計算機。手錶內裝有中央運算處理裝置和五個大規模集成電路,可存儲二千個單字和一百個左右的電話號碼或七十個人的通訊地址。
⑤ 幼樹培土裝置的設計的論文綜述怎麼寫
枳椇(Hovenia acerba Lindl),又名拐棗、木室、萬壽果、雞爪子、龍棗等,為鼠李科枳椇屬落葉喬木,高達15~25m。我國主要分布於黃河、長江流域等19個省市[1]。枳椇是材、果、葯兼用的珍稀樹種,具有重要的研究和開發利用價值[2]。枳椇的果實和種子、葉、根、木皮及木汁均可入葯。枳椇果能解酒,有「千杯不醉雞爪子」之稱。種子能利尿,泡酒服用還能舒經活絡,治左癱右瘓、風濕麻木。果實鮮食,還可治氣管炎、哮喘等。枳椇樹冠傘型,樹態優美,葉大蔭濃,是理想的園林綠化樹種。枳椇樹體高達10m,樹干通直,木材硬度適中,呈紫褐色,心材黃色,粗而美觀,收縮率小,不易反翹,常用於製作精細傢具、工藝品及建材[3]。隨著人們對枳椇的認識日益深入,對其研究也將進入一個新的階段。
目前國內外研究主要集中在枳椇的葯用機理和葯用價值方面[4],在繁殖方法與栽培技術方面有少量研究[5,6],對樹體的生物學特性和生長發育規律方面的研究未見報道。不管是基礎研究還是栽培實踐,都必須建立在對其生物學特性和生長發育習性的深入研究基礎之上。因此,對枳椇的生物學特性及生長發育習性的研究,是枳椇研究的重要領域之一。
1材料與方法
本試驗用的枳椇種子來自河南洛陽欒川。試驗點設在河南科技大學林業職業學院苗圃內,土壤為砂壤土,土層深厚,肥力中等,排灌條件良好,pH值為7.0,面積為0.27hm2, 2006年春季造林。
1.1物候期調查
採用完全隨機抽樣調查法,隨機抽取10株做樣株,從5月10日開始,每15d調查1次。觀測內容為生物學特性,包括萌動期、展葉期、封頂期、落葉期、休眠期等。
1.2莖生長規律調查
在試驗地隨機選取10株樹,定時定株,測定地徑粗度、株高、二次枝長度和粗度。地徑的粗度為距地面5cm部位,株高的觀測從植株根部固定地面處到整個植株的最高點,測量單位為cm。二次枝為當年生枝上抽生的1次副稍。從基部向上依次取5個二次枝測其長度和粗度,長度測枝條基部到梢部最後1片平展葉葉柄基部的長度,粗度測距枝條基部1cm處的粗度。長度用鋼捲尺測定,精確到mm。粗度用游標卡尺測定,精確到0.1mm。每15d觀測1次,最後求平均值。
1.3葉生長規律調查
在以上選定的10株樹上,對每株樹的第1副梢上第5個葉片(從枝條基部數起)進行標記,共10片葉。從展葉後至落葉,觀測項目有葉片長度、寬度、葉柄長度。葉片長度為葉片縱向最大長度,寬度為橫向最大寬度。用鋼捲尺測定,精確到mm。每15d觀測1次,最後求平均值。
2結果與分析
2.1枳椇的物候期
為了解枳椇的生長特性,對實生苗莖生長過程和葉片發育情況進行了物候期觀測。枳椇幼樹3月中旬萌芽,3月下旬展葉,莖生長期為5~8月,9月後緩慢生長,10月底完全停長,進入11月個別小枝開始脫落,11月下旬落葉休眠(見表1)。
2.2枳椇樹繁育技術
枳椇常採取播種繁殖[6],在管理條件基本一致的情況下,不同播種方式其出苗率存在差異,本試驗營養缽播種育苗出苗率最高,高床播種育苗出苗率最低,平床介於兩者之間(見表2)。營養缽育苗成活率最高,原因是基質經過特別配方,吸水性、排水性和通透性較強,有利於種子的發芽和生根。
高床出苗率低,全園出苗率不足10%,缺苗斷壟現象嚴重。究其原因,一方面洛陽屬乾旱地區,年降雨量610mm,本試驗採用畦溝澆水上滲,但本地春季高溫乾旱,上滲難,畦面幹得較快,很難保墒。
不同的播種方式,在管理條件基本一致的情況下,其抽梢率差別不大,平均梢長營養缽繁殖的較長,平床次之,高床最短。
2.3苗木生長發育規律研究
2.3.1莖生長規律調查。對調查數據求平均值,在Excel中作圖,以觀測日期為橫坐標,生長量為縱坐標,得出地徑粗度、株高及二次枝生長趨勢的折線圖(見圖1~4)。
5月底至6月底,地徑有1次快速增粗期。之後增粗速度減緩;7月中旬又有1次快速增粗期,之後逐漸減緩,至10月中旬停長。一年生幼樹地徑年平均增粗1.36cm。
5月底至6月初,株高增長較快,之後生長變緩。7月中旬又有1次迅速生長期,此後生長漸緩,9月下旬停止生長。一年生幼樹年平均株高增長121.4cm。
5月中下旬二次枝有1次快速生長期,之後二次枝長度持續增加,但生長減緩,8月下旬停止生長。調查的最長枝為104.5cm,最短枝為70cm,二次枝加長生長量年平均為84.6cm。
5月中旬前二次枝粗度增長緩慢,5月下旬至6月上旬有1次快速增長期,之後二次枝粗度持續增加,但生長減緩,9月下旬至10月上旬停止生長。調查的最粗枝為1.28 cm,最細枝為0.11cm,二次枝加粗生長量年平均為1.08cm。
4月開始,幼苗基部逐漸膨大,高生長逐步加快,形成主莖。5月開始分發二次枝,之後二次枝上葉腋處又抽生成新的分枝。為節約養分,培養骨幹枝,應加強對新枝的抹芽。
2.3.2葉生長規律調查。對調查的數據求平均值,在Excel中作圖,以觀測日期為橫坐標,生長量為縱坐標,得出葉片的加長、加寬及葉柄生長量折線圖(見圖5)。
葉片的長度、寬度和葉柄長度在展葉後第1個月內生長速度較快,隨後增長減緩。單葉葉長的伸展期為1.5個月,單葉寬度伸展期為1個月。葉柄生長期為1.5個月。最大葉片長度為18.5cm,寬度為13.0cm,葉柄長度為5.0cm。最小葉片長度為6.0cm,寬度為4.0cm,葉柄長度為1.5cm。葉片平均長度為13.7cm,平均寬度為9.8cm,葉柄平均長度為3.9cm。落葉日期為11月底。
3 小結與討論
(1)枳椇樹在年生長周期中莖(地徑、株高、二次枝)生長高峰出現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其中年平均株高增長121.4cm,二次枝加長生長量年平均為84.6cm,二次枝加粗生長量年平均為1.08cm,地徑年平均增粗1.36cm。
(2)葉片的長度、寬度和葉柄長度在展葉後第1個月內生長速度較快,單葉葉長的伸展期(1.5個月)比葉寬伸展期多0.5個月,葉柄生長期為1.5個月。
(3)對枳椇幼樹枝條生長習性的觀測還應該考慮氣象因素的影響[7]。本試驗未研究氣象條件對植株生長發育的影響,不同年份氣溫、光照、降雨量直接影響植株的發芽率、生長勢和休眠期。在引種中注意氣溫的調節可以提高植株的生長發育質量。
(4)認真做好生長期的撫育管理,對提高枳椇樹全年生長量具有重要作用。為了促進幼苗生長,增強其生長勢和抵抗力及與雜草的爭肥能力,在幼樹生長旺期從5月上旬至9月上旬共除草5次。追肥3次,第1次於5月上旬施入,施肥量較少,追施尿素30~45kg/hm2;第2次6月下旬施入,隨著幼樹生長,逐漸加大了施肥量,追施尿素45kg/hm2;第3次8月初結合灌水施入,施復合肥45kg/hm2。同時根據試驗地墒情,及時灌透墒水。良好的管理能促使植株良好的生長發展,根據植株不同時期對肥水的不同需求進行適時的調節,能促使植株莖葉的良好生長,使其盡快成型[8]。在本次試驗過程中,在5月上旬進行第1次撫育施肥為宜,有利於5月下旬莖的速長。過早,雜草尚未完全萌發;過遲,則錯過生長時機,撫育效果差。此外,田間各項管理(肥水及其他管理)也要配套實施,才能促進植株生長良好。
4參考文獻
[1] 陳有民.園林樹木學[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2002.
[2] 丁向陽,凌曉明,李志.珍稀果材兼用樹種-枳椇資源利用[J].河南林業科技,2004,3(1):44-45.
[3] 陳淮安,汪正集.枳椇的栽培及綜合利用[J].中國野生植物資源,2007, 2(1):63-65.
[4] 嵇揚,陸紅.枳椇子研究進展[J].中成葯,2002,33(9):5-7.
[5] 葛扣麟,王蘊珠,楊金水.枳椇的組織培養與植株再生[J].植物生理學通訊,1987(6):44-45.
[6] 李健,王和平,付殿坤.枳椇的特性及其育苗技術[J].山東林業科技,1999(5):30-31.
[7] 張慧麗,張延龍.新引牡丹品種的生物學特性及生長習性的觀察研究[J].陝西農業科學,2007(5):43-45.
[8] 丁向陽.香膠樹幼林生長特性研究[J].安徽農業科學,2007,35(21 這是我查到得,希望能幫到你,祝你成功
⑥ 畢業論文的參考文獻怎麼寫啊,急
參考文獻
[1]金兆豐,徐竟成.城市污水回用技術手冊[M]. 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4.6:160-209
[2]呂炳南,陳志強.污水生物處理新技術[M]. 哈爾濱:哈爾濱工業大學出版社,2005.4:11-23
[3]李玉純.測量與自動化技術[M]. 北京:測繪出版社,2005.8:25-49
[4] 賀毅,趙望達,劉勇求. 軟測量技術及其人工神經元網路建模方法探討[J]. 自動化博覽 , 2005,(S2):84-87
[5] 卿曉霞,余建平. 軟測量技術及其在污水處理系統中的應用[J]. 工業水處理 , 2005,(03):17-20
[6] 王正祥,劉載文,薛福霞. 污水處理過程的軟測量技術[J]. 北京工商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 2005,(03):33-36
[7] 王莉,馮麗輝,張軍,王合山. 基於神經網路軟測量的虛擬儀器設計及實現[J]. 昆明理工大學學報(理工版) , 2005,(01):37-40
[8] 孫濤,曹廣益. 軟測量建模方法分析[J]. 機床與液壓 , 2005,(02):71-72
[9] 孫立平.污水處理新工藝與設計計算實例[M]. 北京:科學出版社,2006.7:15-88
[10] 宋賢民,衷衛聲. 基於RS-SVM的TN軟測量建模研究[J]. 製造業自動化 , 2007,(01):93-95
[11] 陸寧.基於神經網路的軟測量技術在丙烯精鎦塔的應用研究[J]. 天津大學學報,2006,(08):75-80
[12]胡守仁. 人工神經元網路原理與應用[M]. 安徽:國防科技大學出版社,2006.3:167-196
[13] 軍勇,費樹民,張緹.軟測量技術和約束控制在污水處理中的應用[J]. 工業儀表與自動化裝置, 2004,(02):29-31
[14] 張勇,邵誠. 基於神經網路的混凝土斷裂參數灰色軟測量[J]. 測試技術學報,2005,(02):38-52
[15] 陳丹,王邵波.基於BP神經網路在污水處理中的測量[J]. 工業控制計算機, 2005,(06):35-36
⑦ 誰有關於自動換刀裝置的畢業論文呀
XKA5032A/C數控立式升降台銑床自動換刀裝置 論文編號:JX391 論文字數:19362.頁數:37 摘要 本論文介紹的是XKA5032A/C數控立式升降台銑床自動換刀裝置(刀庫式)的設計.刀庫式的自動換刀裝置是由刀庫和刀具交換裝置(換刀機械手)組成。它是多工序數控機床上應用最廣泛的換刀裝置,其整過換刀過程比較復雜。首先把加工過程中需要使用的全部刀具安裝在標準的刀柄上,在機床外進行尺寸預調後,按一定的方式裝入刀庫。換刀時,先在刀庫中進行選刀,由機械手從刀庫和主軸上取出刀具,然後交換位置,把新刀插入主軸,舊刀放回刀庫。存放刀具的刀庫具有較大的容量,其容量為六把刀具,採用盤形結構,安裝在機床的左側立柱上。因為XKA5032A/C數控立式升降台銑床外形及其他性能參數等均與THK6363型自動換刀數控鏜銑床相似,所以本機床的自動換刀裝置的設計將仿效THK6363型自動換刀數控鏜銑床換刀裝置,設計成採用軸向放置的鼓盤式刀庫形式和回轉式雙臂機械手組成。 刀具按預定工序的先後順序插入刀庫的刀座中,使用時按順序轉到取刀位置。用過的刀具放回原來的刀座內,也可以按加工順序放入下一個刀座內。該法不需要刀具識別裝置,驅動控制也比較簡單,工作可靠。但刀庫中每一把刀具在不同工序中不能重復使用,為了滿足加工需要只有增加刀具的數量和刀庫的容量,這就降低了刀具和刀庫的利用率。此外,裝刀時必須十分謹慎,如果刀具不按順序裝在刀庫中,將會產生嚴重的後果。順序選刀是在加工之前,將加工零件所需刀具按照工藝要求依次插入刀庫的刀套中,順序不能有差錯。加工時按順序調刀。適合加工批量較大、工件品種數量較少的中、小型自動換刀裝置。可知數控銑床用4把刀就可完成大多數的銑削加工。所以這個容量為6把刀的刀庫,幾乎不存在加工過程中需要重復利用刀具的情況,所以刀具的選擇方式確定為順序選擇刀具。 兩手互相垂直的回轉式單臂雙手機械手的優點是換刀動作可靠,換好時間短,缺點是刀柄精度要求高,結構復雜,聯機調整的相關精度要求高,機械手離加工區較近。一般來說,這種機械手用於刀庫刀座軸線與機床主軸軸線垂直,刀庫為徑向存取刀具形式的自動換刀裝置,因此,在XKA5032A/C數控立式升降銑床的自動換刀裝置中可採用這種機械手形式。 關鍵詞:數控銑床;自動換刀裝置;刀庫;換刀機械手 Abstract This thesis introction is the design that the XKA5032 A/C number controls the sign type working panel lifter miller to change the knife device(the knife database type) automatically.The knife database type automatically change the knife device is have by the knife database and the knife to exchange device(change the knife the machine hand) to constitute.It is many work ordinal numbers to control the top of the tool machine to apply to change the knife device most extensively, it is whole to lead to change the knife process more complicated.First process process in need to be use of all knifes have to install on the haft of the standard, pressing certain way to pack into the knife database after the tool machine carry on size to prepare to adjust outside.Be in the knife database carry on choosing knife first while change the knife, is taken out knife to have from the knife database and the principal axis by the machine hand, then exchange position, insert the new knife into the principal axis, the old knife puts back a knife database.The knife database that deposits knife to have has bigger capacity, its capacity has for six knifes, adopting the dish form structure, the left side that installs in the tool machine signs pillar up.The XKA5032 A/C number controls the sign type working panel lifter miller shape and other function parameter etc.s to all change the knife with THK6363 typeses automatically number to control the boring miller likeness, so this tool machine changes the knife the design of the device to change the knife in the wake of THK6363 typeses automatically automatically the number control the boring miller to change the knife device, the design becomeses the adoption stalk toward the drum dish type knife database form and the turn-over type double the arm machine hand for place to constitute. The knife has to press to schele to the work preface insert the knife of the knife database order of sequence, usage turn to take knife position in order.The knife for using puts back the original knife inside, can also press to process sequence to put into the next knife.That method doesn't need the knife to identify device, driving a control also more simple, work credibility.But the knife database in each knife have in the different work preface and can't repeat an usage, for satisfying to process to need to only increase the capacity of the quantity and the knife database that the knife have, this utilization that lowers knife to have with the knife database.Have to be very careful while packing knife in addition, if the knife doesn't in order have to pack in the knife database, will proce serious result.Sequence's choosing knife is before process, will process the knife that spare parts need to have to request to be one by one in order in the knife set of insert the knife database according to the craft, the sequence can't have mistake.Process adjust knife in order.Suit to process a batch quantity to compare greatly,the work piece the species quantity less of medium,small scaled the auto change the knife device.Can know the number controls miller to use 4 make the knife complete most milling and can pare to process.So this capacity is 6 knife databases of knifes, almost the nonentity process to need to make use of the circumstance that the knife have again in the process, so the knife have of the choice method assurance for in proper order choice the knife have. Two hands are mutual perpendicular of the advantage of the turn-over type single arm hands machine hand change the knife action credibility, changing good time short, the weakness is the haft accuracy to have high request, structure complications, the linking machine adjust of the related accuracy have high request, the machine hand leaves to process area nearer.Generally speaking, this kind of machine hand useds for the knife database knife the stalk line and the tool machine principal axis stalk line perpendicular, the knife database has a form to change the knife device automatically toward the access knife for the path, therefore can adopt this kind of machine hand form in the XKA5032 A/C number control the sign type rise and fall miller the auto change the knife the device. Keywords: numerical control milling machines ;Automatic tool changer ;Tool storage ;tool changing-manipulator 目錄 摘要I Abstract II 1 緒論 1 1.1 數控機床知識 1 1.2 數控銑床的分類 1 1.2.1 數控立式銑床 1 1.2.2 卧式數控銑床 2 1.2.3 立、卧式兩用數控銑床 2 1.3 數控銑床的結構特徵 2 1.3.1 數控銑床的主軸特徵 2 1.3.2 控制機床運動的坐標特徵 3 1.4 數控銑床的主要功能及加工對象 3 1.4.1 數控銑床的功能 3 1.4.2 自動換刀裝置(ATC)及其形式 3 1.4.3 自動換刀裝置應當滿足的基本要求 5 2 總體方案的確定 5 2.1 XKA5032A/C數控立式升降台銑床及其主要參數 5 2.1.1 其主要結構特點 6 2.1.2 其主要規格及技術參數 6 2.2 初定其自動換刀裝置的設計參數 7 2.3 確定其自動換刀裝置的形式 7 3 刀庫的設計 8 3.1 確定刀庫容量 8 3.2 確定刀庫形式 9 3.3 刀庫結構設計 9 3.4 初估刀庫驅動轉矩及選定電機 11 3.4.1 初選電動機與降速傳動裝置 11 3.4.2 初估刀庫驅動轉矩 11 3.5 刀庫轉位機構的普通圓柱蝸桿傳動的設計 11 3.6 刀庫驅動轉矩的校核 15 3.7 花鍵聯接的強度計算 15 3.8 夾緊機構插銷剪切強度的校核 16 3.9 確定刀具的選擇方式 16 3.10 刀庫的定位與刀具的松夾 17 4 刀具交換裝置的設計 18 4.1 確定換刀機械手形式 18 4.2 換刀機械手的工作原理 19 4.3 機械手的自動換刀過程的動作順序 20 4.4 機械手回轉軸4上的齒輪齒條設計 21 4.5 自動換刀裝置的相關技術要求 21 4.5.1 主軸准停裝置 21 4.5.2 換刀機械手的安裝與調試 22 4.6 自動換刀程序的編制 22 5 自動換刀裝置的控制原理 23 5.1 自動換刀裝置的液壓系統原理圖 23 5.2 自動換刀裝置換刀動作的順序控制過程 24 6 典型零件的設計 24 6.1 聯軸器 24 6.1.1 聯軸器的選用 25 6.1.2 聯軸器的校核 25 6.2 選擇離合器的類型 25 6.3 蝸桿蝸輪傳動設計的一些相關技術要求 25 6.4 托架的設計 25 鳴謝26 參考文獻 28 以上回答來自: http://www.lwtxw.com/html/44-5/5084.htm
⑧ 過程設備設計外文參考文獻有哪些
參考文獻可以在網路學術中找到。
畢業論文參考文獻規范格式
一、參考文獻的類型
參考文獻(即引文出處)的類型以單字母方式標識,具體如下:
M——專著 C——論文集 N——報紙文章
J——期刊文章 D——學位論文 R——報告
對於不屬於上述的文獻類型,採用字母「Z」標識。
對於英文參考文獻,還應注意以下兩點:
①作者姓名採用「姓在前名在後」原則,具體格式是: 姓,名字的首字母. 如: Malcolm Richard Cowley 應為:Cowley, M.R.,如果有兩位作者,第一位作者方式不變,&之後第二位作者名字的首字母放在前面,姓放在後面,如:Frank Norris 與Irving Gordon應為:Norris, F. & I.Gordon.;
②書名、報刊名使用斜體字,如:Mastering English Literature,English Weekly。
二、參考文獻的格式及舉例
1.期刊類
[格式][序號]作者.篇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號(期號):起止頁碼.
[舉例]
[1] 王海粟.淺議會計信息披露模式[J].財政研究,2004,21(1):56-58.
[2] 夏魯惠.高等學校畢業論文教學情況調研報告[J].高等理科教育,2004(1):46-52.
[3] Heider, E.R.& D.C.Oliver. The structure of color space in naming and memory of two languages [J].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1999, (3): 62 – 67.
2.專著類
[格式][序號]作者.書名[M].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起止頁碼.
[舉例][4] 葛家澍,林志軍.現代西方財務會計理論[M].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01:42.
[5] Gill, R. Mastering English Literature [M]. London: Macmillan, 1985: 42-45.
3.報紙類
[格式][序號]作者.篇名[N].報紙名,出版日期(版次).
[舉例]
[6] 李大倫.經濟全球化的重要性[N]. 光明日報,1998-12-27(3).
[7] French, W. Between Silences: A Voice from China[N]. Atlantic Weekly, 1987-8-15(33).
4.論文集
[格式][序號]作者.篇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起始頁碼.
[舉例]
[8] 伍蠡甫.西方文論選[C]. 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79:12-17.
[9] Spivak,G. 「Can the Subaltern Speak?」[A]. In C.Nelson & L. Grossberg(eds.). Victory in Limbo: Imigism [C]. Urbana: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1988, pp.271-313.
[10] Almarza, G.G. Student foreign language teacher』s knowledge growth [A]. In D.Freeman and J.C.Richards (eds.). Teacher Learning in Language Teaching [C].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 pp.50-78.
5.學位論文
[格式][序號]作者.篇名[D].出版地:保存者,出版年份:起始頁碼.
[舉例]
[11] 張築生.微分半動力系統的不變集[D].北京:北京大學數學系數學研究所, 1983:1-7.
6.研究報告
[格式][序號]作者.篇名[R].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起始頁碼.
[舉例]
[12] 馮西橋.核反應堆壓力管道與壓力容器的LBB分析[R].北京:清華大學核能技術設計研究院, 1997:9-10.
7.條例
[格式][序號]頒布單位.條例名稱.發布日期
[舉例][15]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委員會.科學技術期刊管理辦法[Z].1991—06—05
8.譯著
[格式][序號]原著作者. 書名[M].譯者,譯.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起止頁碼.
三、注釋
注釋是對論文正文中某一特定內容的進一步解釋或補充說明。注釋前面用圈碼①、②、③等標識。
四、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與文中注(王小龍,2005)對應。標號在標點符號內。多個都需要標注出來,而不是1-6等等 ,並列寫出來。
求採納為滿意回答。
⑨ 求一份畢業論文(小型沖孔機自動控制設計)
由於計算機技術和微電子技術發展十分迅速以及數字技術的廣泛應用,新技術、新器件更新的速度加快,使得教學內容增多與學時緊張的矛盾日益突出。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精心設計教學方案,改革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激發學生的學校熱情,提高教學質量,是一個值得認真研究和深入討論的問題。
一、更新觀念,優化教學內容
教師的教學是為學生的學習,但無論多麼優秀的教師都不可能教完一個人所用的知識,與其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這就是要求我們教師更新教學理念,打破傳統的被動接受、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教學模式,開展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互動式的、以人為本的積極主動參與合作的教學改革。讓學生由接受式學習轉變為主動獲取式學習,實現由傳統教育觀念向創新教育觀念轉變,逐步形成真正以學生為中心,以掌握知識為基礎,以能力培養為主線,以素質提高為目標的新教學方法。當今社會,數字電子技術迅速發展,有必要優化教學內容,在不影響連續性和系統性的前提下,精簡基礎理論,使學生既掌握扎實的理論基礎,又了解前沿資訊。
二、大膽創新,改革教學方法
為了充分調動學生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引導學生舉一反三,激勵他們的內在動機,促進學生自學能力、創造能力和組織能力的發展。為此,每一節課教師都要精心設計教案,注重知識點的引入和綜合運用,使課堂教學有聲有色、教與學相互激勵。具體做法如下:
(一)精心設計導課環節,充分調動學生積極型。導課的方法要根據教學內容與要求,結合學生的具體特點,採用靈活多樣的方法進行。對於與實際生活有關的內容,可以採用生活經驗導入法,即根據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教師通過生動而富有感染力的講解直接導入新課。還可以利用演示實驗使學生直接觀察到一些實驗現象,化枯燥為生動,化抽象為具體,從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主動融入課堂教學中。對於一些比較接近的概念與原理,學生容易混淆,可以採用類比的方法由復習舊課導入新課,把概念與原理之間的區別講清楚,使學生不容易混淆。導課環節是引起學生注意、激發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首要環節,精心巧妙地設計每節課的導語,將學生的注意力很快集中到學習內容上,使之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慾,會自然而然地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既可為一節課的學習開創良好的學習情境,又可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
(二)採用專題互動式教學。傳統的課程教學採用「滿堂灌」的方式,教師在講台上口若懸河,學生台下無所適從,收效甚微。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根據課程特點採用專題式教學,將教學內容分成若干個專題展開,在每個專題開設之前先提出問題,引導學生的主動性,突出受教育者的主體地位。在每個專題講授完後,都留有思考題,引導學生建構自己的知識結構,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和創新能力。
(三)發揮考試的導向作用。應抓住考試這一教學環節,引導學生和教育學生,端正考試動機,鞏固課程教學質量。要始終堅持以提高學生素質,鞏固知識結構為原則,在擬制測驗題中,除了考查基本知識和能力外,有意出一些擴展超綱的題目,考查學生的綜合分析和應用能力。根據做題情況分類進行分析、輔導講解。通過復習不僅鞏固了學生所學的知識,且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創新意識。
(四)多媒體教學課件在教學中靈活運用。多媒體技術的合理應用,可以使課堂教學由靜態灌輸轉變為圖文並茂的動態傳播,增強感染力,拓展知識面,減少課堂板書的時間,數字電路這門課,電路圖既復雜又龐大,利用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使教學內容生動形象,讓學生親眼看到電路的微觀世界以及邏輯電路功能的變化,讓枯燥的課堂教學變得輕松愉快。
三、強化實訓環節,發揮學生自主能動性
加強實訓,是培養技能型人才的必由之路。從理論中來,到實踐中去,進而提升技能,真正做到「知行合一」。我們把實驗教材發給學生,鼓勵學生自主探究,當實驗器材發生故障時,由學生自己維修,摒棄一包到底、手把手的教學方法,減少教師指導環節,讓學生自己動手,親自去觀察、操作、記錄、比較、分析、歸納、處理,完成實驗報告。這樣,學生在學習專業知識的同時,也學到了許多電子電路實用知識。學生也可發揮自己的創造力對實驗題目進行改進、擴展,或自擬題目,建立電子興趣小組,通過團隊合作完成較大規模綜合性系統的設計項目。此外,還可以結合校內外創新項目、電子設計大賽等活動,發揮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創造性,充分展現出學生內在的學習活力和創造力,極大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
綜上所述,優化教學內容,精心設計教學方案是提高課程教學質量的重要基礎;激發和調動教師、學生雙方積極性是提高課程教學質量的不竭動力;注重創新教育是從根本上提高教學質量的力量源泉。因此,我們要與時俱進,不斷改革和更新教學方法,加強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為社會培養具有的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創新能力和創新精神的高技能人才。
⑩ 《大功率交流傳動機車變流器小尺度通道散熱裝置設計》這個題目的論文誰能給我一篇有關的英文參考文獻
大功率交流傳動我知道機車我能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