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機械製造裝備設計第二版
製造裝備功能:一般功能(加工精度,強度剛度抗震性,加工穩定性,耐用度,技術經濟的要求)柔性化,精密化,自動化,機電一體化,節材節能,符合工業工程和綠色工程 柔性化:產業結構柔性化(產品設計時採用模塊化設計方法和機電一體化技術)功能柔性化(只需進行少量調整或修改軟體,就可方便改變產品或系統功能,以滿足不同加工需要) 大分類:加工裝備,工藝x,倉存傳送x,輔助x 金屬切削機床加工原理分(車鑽鏜磨銑刨拉床切斷床齒輪螺紋特種加工機床)使用范圍分(通用專用專門化)特種加工機床(電加超聲波激光電子束離子束水射流) 鍛壓機床:鍛造(手工自由胎膜模型特種;熱溫冷)沖壓擠壓(冷溫熱熱)軋制機(熱冷;z縱橫斜) 創新設計步驟:產品規劃(需求分析,技術調研,社會調研,預測,可行性分析)方案設計(對設計任務抽象,建立功能結構,尋求原理解和求解方法,初步設計方案形成,初案評價與篩選)技術設計(確定結構原理方案,總體設計,結構設計)工藝設計(零件圖設計,完善裝配圖,商品化設計,編制技術文檔) 系列化設計優點(用較少的瓶中規格的產品滿足較大范圍的市場需要2可減少工作設計量提高提高設計質量減少產品開發風險縮短研製周期3壓縮裝備數量種類縮短周期降低成本4便於維修5為變型設計提供技術基礎)(缺點用戶只能在系列型譜內有限的產品中選擇)步驟(主參數和主要性能指標的確定;參數分級;制定系列型譜) 模型化設計(優點1新模塊代替舊模塊提高產品性能2縮短設計和供貨周期3推動企業技術生產管理和組織體制的改革4維修方便對生產影響小)(步驟明確任務;建立功能結構合理確定產品的系列型譜和參數;模塊的組合;模塊的計算機管理系統) 總體設計內容(運動功能,基本參數,傳動系統,總體結構布局,控制系統設計) 機床工作(功能提供切削加工所必須的運動和動力)(原理通過刀具與工作之間的相對運動,由刀具切除工件上多餘的金屬材料,使工件具有要求的尺寸和精度的幾何形狀) 發生線(軌跡法成形法相切法展成法) (機床精度:幾何,運動,傳動,定位,重復定位,工作精度 精度保持性) 主電動機p=切削p+空載p+機械摩擦損耗p 主傳動系:電機機類型分(交流電動機驅動和直流.)傳動裝置類型分(機械傳動裝置,液壓x電氣x和它們的組合)按變速連續性分(分級變速傳動和無級x) 擴大傳動系變速范圍方法(增加變速組採用背輪機構採用雙公比傳動系採用分支傳動) 機械進給傳動系設計特點(進給傳動是恆轉矩運動,進傳系中各傳動件的計算轉速是其最高轉速,進傳的轉速圖為前疏後密結構,進傳的變速范圍,進傳系採用傳動間隙消除機構,快速空程傳動的採用,微量進給機構的採用) 主軸部件滿足(旋轉精度剛度抗振性溫升和熱變形精度保持性) 主軸(構造取決於主軸上所安裝刀具,夾具,傳動件,軸承等零件的類型,數量,位置和安裝定位方法, 還考慮主軸加工工藝性和裝備工藝性)(軸承精度P2P4P5P6(舊BCDE)SP UP 主軸滑動軸承原理(動壓軸承:當主軸旋轉時帶動潤滑油從間隙大處向間隙小處流動形成壓力油楔而產生油膜壓力將主軸浮起) 支撐件材料(鑄鐵:鑄造性能好容易獲得復雜結構支撐件同時其內摩擦力大阻尼系數大使振動衰減的性能好成本低)(鋼板焊接結構:製造周期短省去製作木模和鑄造工藝,支撐件可製成封閉結構剛性好,便於產品更新和結構改進;鋼板焊接支撐件固有頻率比鑄鐵高,同剛度下更薄)(預應力鋼筋混凝土:剛度和阻尼比鑄鐵大幾倍抗振性好成本較低)(天然花崗岩:性能穩定精度保持性好抗振性好阻尼系數比鋼大15倍耐磨性比鑄鐵高5倍導熱系數和線膨脹系數小熱穩定性好抗氧化性強不導電抗磁與金屬不粘合加工方便通過研磨和拋光容易得到很高的精度和很低的表面粗糙度)(樹脂混凝土:剛度高抗振性好耐水耐化學腐蝕和耐熱特性) 提高支撐件結構性能(提高支撐件靜剛度和固有頻率,提高動態特性,提高熱穩定性) 導軌分類(結構:開式閉式導軌)(導軌副:滾動,滑動(普通,靜壓,卸荷)) 導軌特點矩形(承載能力大剛度高製造簡便檢驗和維修方便側向間隙導向性差適用載荷加大而導向性要求略低的機床)三角形(角越小導向性越好摩擦力越大,不產生間隙小頂角適用輕載精密機械大角適用大型重型機床)燕尾形(承受大顛覆力矩結構緊湊間隙調整方便剛度差加工檢查維修不易適用受力小層次多要求間隙調整方便的部件)圓柱形(製造方便工藝性好難調整適用受軸向負荷的導軌) 提高導軌精剛度耐磨性措施(合理選擇導軌的材料和熱處理,導軌的預緊,導軌的潤滑和防護,導軌磨損) 帶節流器液壓卸荷導軌與靜壓不同處:後者的上浮力足以將工作台全部浮起形成純流體摩擦,而前者上浮力不足以將工作檯面全部浮起,但由於介質粘度較高,由動壓效應產生的干擾較大難以保持摩擦力基本恆定
Ⅱ 求一份設計用於皮帶輪運輸機的傳動裝置設計任務書
僅供參考
一種傳輸編程
第二組數據:一個圓柱形的齒輪減速器的設計帶式輸送機齒輪
(1)工作環境:可使用年限為10年,每年300天,兩班倒的工作負載順利。
(2)的原始數據:滾筒圓周力F = 1.7KN;帶速度V = 1.4米/秒;
滾筒直徑D = 220mm的
?運動圖
其次,選擇的電機
1,電機類??型和結構類型的選擇:已知的工作要求和條件,選擇Y系列三相非同步電動機。
2,確定電機功率:
總有效率的發送裝置(1):
聯軸器總η=η×η2軸承×η齒輪×η×η鼓
= 0.96×0.992×0.97×0.99×0.95
= 0.86
(2)電機功率:
PD =FV/1000η總
= 1700×1.4/1000×0.86
= 2.76KW
如圖3所??示,確定電機轉速:
輥軸速度的工作:
NW = 60×1000V/πD的
= 60×1000×1.4 /π×220
= 121.5r/min
根據[2]表2.2推薦合理的,考慮一個V型皮帶傳動的傳動比范圍內的單級的圓筒狀的齒輪比的范圍比IV = 2?4,集成電路= 3?5,合理的總的傳動比的范圍內的i = 6?20,所以電機的可選擇的范圍的速度是第二=×凈重=(6?20)×121.5 = 729?2430r/min
符合此范圍內的同步轉速為960 r / min和1420r/min。表8.1 [2]確定了三種適用的電機模型,如下表所示
傳動比的傳輸方案電機型號額定功率電機的轉速(轉/分)
?KW轉整圈的整體齒輪與齒輪比
1 Y132S-6 3 1000 960 7.9 3 2.63
2 Y100L2 4 3 1500 1420 11.68 3 3.89
考慮到電機和齒輪的尺寸,重量,價格和皮帶傳動,減速器的傳動比,比較這兩個方案被稱為:方案1,由於電機的轉速,齒輪尺寸較大的價格較高。方案2是溫和的。被選為電機型號Y100L2-4。
確定電機型號
根據上述選擇電機的類型,所需的額定功率和同步速度,所選擇的電動機型號
Y100L2-4。
其主要性能:額定功率:3KW,滿載轉速1420r/min,額定轉矩的2.2。
第三,計算的總的傳動比,在輸電和配電水平比
1,總傳動比:我總= N電/ N桶= 1420/121.5 = 11.68
如圖2所示,在所有各級的傳動比分配
(1)我= 3
(2)∵,共i =齒×我與π
∴我的牙齒= I / I = 11.68 / 3 = 3.89
的運動參數和動態參數
1,計算的軸的轉速(轉/分鍾)的
NI = NM / I = 1420/3 = 473.33(轉/分)
NII = NI / I牙= 473.33/3.89 = 121.67(轉/分)
鼓NW =凈利息收入= 473.33/3.89 = 121.67(轉/分)
2,計算每個軸功率(KW)
PI = PD×η= 2.76×0.96 = 2.64KW
PII = PI×η軸承×η齒輪= 2.64×0.99×0.97 = 2.53KW
如圖3所??示,計算各軸的轉矩
TD = 9.55Pd/nm = 9550×2.76/1420 = 18.56N?中號
???TI = 9.55p2到/ N1 = 9550x2.64/473.33 = 53.26N?中號
???
??TII = 9.55p2到/ N2 = 9550x2.53/121.67 = 198.58N?中號
???
傳動部件的設計和計算
1輪驅動設計
(1)選擇普通V帶類型
教科書[1] P189表10-8為:Ka = 1.2,P = 2.76KW
PC = KAP = 1.2×2.76 = 3.3KW
PC = 3.3KW和n1 = 473.33r/min的的
教科書[1] P189圖10-12是可選的V型皮帶A型
(2)確定的帶輪的基準直徑,並檢查磁帶速度
[1]教材P190表10-9,採取其所=95毫米> dmin的= 75
DD2 = i與其所(1-ε)= 3×95×(1-0.02)=279.30毫米
通過教科書[1] P190表10-9,採取DD2 = 280
帶速V:V =πdd1n1/60×1000
=Π×95×1420/60×1000
=7.06米/ s的??????
5?25m / s的范圍內,適當的速度。
(3)確定帶子的長度和中心距
暫定中心距離a0 =500毫米
Ld為= 2A0 +π(其所+ DD2)/ 2 +(DD2-DD1)2/4a0
= 2×500 3.14(95 280)+(280-95)2/4×450
=1605.8毫米
據的教科書[1]表(10-6),以選擇一個類似的Ld為=1600毫米
確定中心距a≈a0的+(Ld為 - LD0)/ 2 = 500 +(1600-1605.8)/ 2
=497毫米
??(四)檢查小滑輪包角
α1= 1800-57.30×(DD2-DD1)/
= 1800-57.30×(280-95)/ 497
= 158.670> 1200(適用)
?(5),以確定的數目根
V帶傳動額定功率的單。根據DD1和N1,檢查課本圖10-9為:P1 = 1.4KW
I≠1時,單根增量的額定功率的V形皮帶。根據帶型,我檢查[1]表10-2△P1 = 0.17KW
檢查[1]表10-3 5月Kα= 0.94;調查[1]表10-4 KL = 0.99
Z = PC / [(P1 +△P1)KαKL]
= 3.3 /(1.4 +0.17)×0.94×0.99]
= 2.26(坐3)
??(6)計算軸壓力
通過教科書[1]表10-5調查q = 0.1公斤/米的教科書(10-20)初始張力的V型皮帶單位根:
F0 = 500PC/ZV [(2.5/Kα)-1] + qV2 = 500x3.3 / 3x7.06(2.5/0.94-1),+0.10 x7.062 = 134.3kN
根據軸承的壓力FQ
FQ = 2ZF0sin(α1/ 2)= 2×3×134.3sin(158.67o / 2)
= 791.9N
2,齒輪的設計計算
(1)選擇齒輪材料及熱處理的齒輪傳動裝置的設計被關閉的傳輸,通常
製成的軟齒面齒輪。查找表[1]表6-8,易於製造的材料選擇價格便宜的小齒輪材料為45鋼,淬火和回火齒面硬度260HBS,大齒輪材料45鋼,正火硬度215HBS;
精度等級:運輸機通用機械,高速,8位精度。
(2)所述的齒面接觸疲勞強度設計
D1≥(6712×KT1(U +1)/φ[σH] 2)1/3
確定的參數如下:傳動比i齒= 3.89
舉一個小齒輪Z1 = 20。大齒輪Z2 = IZ1 =×20 = 77.8 Z2 = 78
從教科書表6-12φD= 1.1
(3)的轉矩T1
T1 = 9.55×106×P1/n1 = 9.55×106×2.61/473.33 = 52660N?毫米
(4)負荷系數K:K = 1.2
(5)允許的接觸應力[σH]
[ΣH=σHlimZN / SHmin的教科書[1]圖6-37理查德:
σHlim1= 610MpaσHlim2= 500MPa級
聯系疲勞壽命系數鋅:一年300天,每天16小時計算公式N = 60njtn
N1 = 60×473.33×10×300×18 = 1.36x109
N2 = N / I = 1.36x109 / 3.89 = 3.4×108
檢查[1]圖6-38,ZN1的教科書中曲線1 = 1 ZN2 = 1.05
按要求選擇可靠性的的安全系數SHmin = 1.0
[ΣH] 1 =σHlim1ZN1/SHmin= 610x1 / 1 = 610兆帕
[ΣH] 2 =σHlim2ZN2/SHmin= 500x1.05 / 1 = 525Mpa
因此,它可以是:
D1≥(6712×KT1(U +1)/φ[σH] 2)1/3
=49.04毫米
模數:M = d1/Z1 = 49.04/20 =2.45毫米
以教科書[1]值的P79標准模數第一系列,M = 2.5
(6)檢查齒根彎曲疲勞強度
σBB = 2KT1YFS/bmd1
確定有關參數和系數
的節圓直徑為d1 =就是MZ1 = 2.5×20mm的= 50毫米
?????????D2 = MZ2 = 2.5×78毫米=195毫米
齒寬:B =φdd1= 1.1×50毫米=55毫米
以B2 =55毫米B1 =60毫米
(7)復合齒因素的YFS教科書[1]圖6-40:YFS1 = 4.35,YFS2,3.95
(8)容許彎曲應力[σbb]
根據教科書[1] P116:
[Σbb=σbblimYN / SFmin的
教科書[1]圖6-41彎曲疲勞極限σbblim的,應該:σbblim1= 490MPa級σbblim2= 410Mpa
教科書[1]圖6-42的彎曲疲勞壽命系數YN:YN1 = 1 YN2 = 1
最小安全系數的彎曲疲勞SFmin:一般可靠性的要求,採取SFmin = 1
計算彎曲應力疲勞許
[Σbb1σbblim1YN1/SFmin = 490×1/1 = 490MPa級
[Σbb2] =σbblim2YN2/SFmin = 410×1/1 = 410Mpa
校核計算
σbb1= 2kT1YFS1 / b1md1 = 71.86pa [σbb1]
σbb22kT1YFS2 / b2md1 = 72.61Mpa <[σbb2]
齒根彎曲疲勞強度足夠
(9)中的一個齒輪的中心矩
=(D1 + D2)/ 2 =(50 +195)/ 2 =122.5毫米
(10)的圓周速度的齒輪五
計算的圓周速度V =πn1d1/60×1000 = 3.14×473.33×50/60×1000 =1.23米/ s的
由於V <6米/秒,所以他們選擇適當的8位精度。
?
軸的設計計算
??從動軸的設計
?1中,選擇的材料的軸線,以確定允許的應力
???選擇軸的材料為45鋼,淬火和回火。調查[2]表13-1中我們可以看到:
????σB= 650MPa以下,強度σs= 360Mpa調查[2]表13-6所示:[ΣB+1] BB = 215Mpa
????[Σ0] BB = 102Mpa,[σ-1] BB = 60Mpa
?2,根據估計的抗扭強度軸的最小直徑
???單級的低速軸的齒輪減速器的軸,輸出耦合階段,
考慮從結構的要求,輸出端子軸應最小,最小直徑為:
????????D≥C
????調查[2]表13-5可用45鋼取C = 118
????D≥118×(2.53/121.67)1/3mm =32.44毫米
???考慮鍵槽影響的耦合孔系列標準的,取D = 35毫米
??3,齒輪受力計算
???齒輪扭矩:T = 9.55×106P / N = 9.55×106×2.53/121.67 = 198 582?
???齒輪力:
?????????圓周力:FT = 2T / D = 2×198582/195N = 2036N
?????????徑向力:FR = Fttan200 = 2036×tan200 = 741N
??4,軸的結構設計
???需要考慮固定的大小相匹配的部分軸結構的設計,軸類零件軸,軸按比例繪制的結構示意圖。
???(1),選擇的耦合
???????可用於彈性柱銷聯軸器,檢查[2]表9.4耦合模型HL3耦合:35×82 GB5014-85
???(2)確定軸類零件的位置和固定方式
???單級減速齒輪,你可以安排中央齒輪箱軸承對稱布置
??論齒輪兩側。依靠客戶端安裝軸伸聯軸器,齒輪油環和套筒
固定的軸向位置,並與實現的星期依靠平鍵和干擾來固定,該軸的兩端
承套筒的軸向定位的實現,依靠的干擾符合環固定軸
兩端的軸承蓋的軸向定位聯軸器依靠軸肩平,關鍵盈
軸向定位和周向定位
(3),以確定的直徑的軸的每個段
將估計的軸D = 35毫米比賽(如圖),作為外伸端直徑d1和接頭
考慮耦合軸向定位軸肩,在第二個段落的直徑為D2 = 40mm的
負載從左側的左端的齒輪和軸承,考慮要求易於裝配,拆卸,和零件固定安裝的軸在d3上應該是大於d2,d3上= 4毫米,容易齒輪組件與該部和拆卸與齒輪軸直徑d4應該是大於d3,採取d4上= 50毫米。帶齒輪的時間用的套筒固定左端,右端的凸緣定位頸直徑d5上
滿足齒輪的位置的同時,還應該滿足安裝要求的右側的軸承確定根據選定軸承模型的右軸承軸承模型相同的左端,採取D6 =45毫米。
????????(4)選擇[1] P270初選深溝球軸承,代號為6209的軸承型號,手動可供選擇:軸承寬度B = 19,安裝尺寸D = 52,所以領子直徑D5 =52毫米的。
????????(5)確定的軸的直徑,每個區段的長度
Ⅰ段:D1 = 35mm長度L1 = 50
第二部分:D2 = 40mm的
6209深溝球軸承,內徑45毫米的主,
的寬度為19mm。考慮到齒輪的端面和殼體壁,軸承的端面和殼體的內壁有一定的距離。以袖子的長度為20mm,長度應根據密封帽軸部分的密封帽的寬度,並考慮聯軸器和櫃外壁應該是某一時刻,段長度為55mm,安裝齒輪段長度應較小的寬度比輪子2毫米,這是一個很長的段落II:
L2 =(2 20 19 55)=96毫米
III段直徑d3 =45毫米
L3 = L1-L = 50-2 =48毫米
Ⅳ段直徑d4 = 50
相同的長度和在套筒到右側,即L4 = 20mm的
Ⅴ段直徑D5 =52毫米的長度L5 =19毫米
可被視為由長度的軸的軸線支撐跨距L =96毫米
(6)矩復合材料強度
(1)要求的節圓直徑:已知D1 =195毫米
(2)尋找扭矩:T2 = 198.58N?中號
③求圓周力:FT
根據課本P127(6-34)
尺= 2T2/d2 = 2×198.58/195 = 2.03N
④求徑向力Fr
根據課本P127(6-35)
= FT神父?若tanα= 2.03×tan200 = 0.741N
(5)由於該軸的兩個軸承的對稱性,所以:= LB =48毫米
(1)繪制軸力圖(圖一)
(2)畫一條垂直的平面的彎矩圖(圖二)
支座反力:
FAY = FBY = FR / 2 = 0.74 / 2 = 0.37N
FAZ = FBZ = FT / 2 = 2.03 / 2 = 1.01N
的兩側左右對稱的,它是已知的交叉C節對稱的彎矩。在垂直平面內的時刻的C節
MC1 = FAyL / 2 = 0.37×96÷2 = 17.76N?中號
的彎曲力矩,在水平面中的C節:
MC2 = FAZL / 2 = 1.01×96÷2 = 48.48N?中號
(4)繪制的彎矩圖(圖d)
MC =(MC12 + MC22)1/2 =(17.762 48.482)1/2 = 51.63N?中號
(5)繪制一個的轉矩圖(圖e)
扭矩:T = 9.55×(P2/n2)×106 = 198.58N?中號
(6)繪制的等效彎矩圖(圖f)
扭矩產生的扭轉剪切文治武功力的脈動周期的變化,取α= 0.2,在等效力矩的截面C:
MEC = [MC2 +(αT)2] 1/2
= [51.632 +(0.2×198.58)2] 1/2 = 65.13N?中號
(7)檢查強度的危險C節
由式(6-3)中
?
ΣE= 65.13/0.1d33 = 65.13x1000/0.1×453
= 7.14MPa <[σ-1] = 60MPa
∴,軸具有足夠的強度。
?
傳動軸設計????
???1,選擇軸的材料,以確定許用應力
???選擇軸的材料為45鋼,淬火和回火。調查[2]表13-1中我們可以看到:
????σB= 650MPa以下,強度σs= 360Mpa調查[2]表13-6所示:[ΣB+1] BB = 215Mpa
????[Σ0] BB = 102Mpa,[σ-1] BB = 60Mpa
?2,根據估計的抗扭強度軸的最小直徑
???單級的低速軸的齒輪減速器的軸,輸出耦合階段,
考慮從結構的要求,輸出端子軸應最小,最小直徑為:
????????D≥C
????調查[2]表13-5可用45鋼取C = 118
????D≥118×(2.64/473.33)1/3mm =20.92毫米
???考慮鍵槽一系列標準的影響,採取e=22毫米
??3,齒輪受力計算
???收到的齒輪扭矩:T = 9.55×106P / N = 9.55×106×2.64/473.33 = 53265?
???齒輪力:
?????????圓周力:FT = 2T / D = 2×53265/50N = 2130N
?????????徑向力:FR = Fttan200 = 2130×tan200 = 775N
??????確定軸類零件的位置和固定方式
???單級減速齒輪,你可以安排中央齒輪箱軸承對稱布置
??論齒輪兩側。齒輪依靠油環和軸向定位並固定在套筒上
依靠平鍵和周向固定的干擾,該軸的兩端
承套筒的軸向定位的實現,依靠的干擾符合環固定軸
兩端的軸承蓋來實現軸向定位,
的第4段,以確定軸的直徑和長度
6206深溝球軸承,內徑30毫米的主,
的寬度為16mm。考慮齒輪的端面和殼體壁,軸承的端面和殼體的內壁有一定的時刻,然後採取套筒長度20mm,那麼段的長度36毫米安裝輪轂寬度的齒輪部的長度2毫米。
(2)復合材料的彎曲和扭轉強度計算
(1)要求已知的節圓直徑:D2 = 50
(2)向已知扭矩:T = 53.26N?中號
(3)向圓周力Ft:根據課本P127(6-34)
尺= 2T3/d2 = 2×53.26/50 = 2.13N
④求徑向力Fr的課本P127(6-35)
= FT神父?若tanα= 2.13×0.36379 = 0.76N
⑤∵兩軸承對稱
∴LA = LB = 50
(1)求支座反力FAX,FBY,FAZ,FBZ
FAX = FBY = FR / 2 = 0.76 / 2 = 0.38N
FAZ = FBZ = FT / 2 = 2.13 / 2 = 1.065N
(2)橫截面在垂直平面矩
MC1 = FAxL / 2 = 0.38×100/2 = 19N?中號
(3)的橫截面中的C的水平的彎曲力矩
MC2 = FAZL / 2 = 1.065×100/2 = 52.5N?中號
(4)計算的合成的矩
MC =(MC12 + MC22)1/2
=(192 52.52)1/2
= 55.83N?中號
(5)計算的等效彎矩:根據課本P235α= 0.4
MEC = [MC2 +(αT)2] 1/2 = [55.832 +(0.4×53.26)2] 1/2
= 59.74N?中號
(6)檢查的力度危險的C節
由式(10-3)中
ΣE= MEC /(0.1d3)= 59.74x1000 /(0.1×303)
= 22.12Mpa <[σ-1] = 60Mpa
∴此軸具有足夠的強度
(7)滾動選擇和檢查計算
????從動軸的軸承
預期壽命的條件下,軸承
L'H = 10×300×16 = 48000h
(1)初選軸承型號:6209,
???檢查[1]表14-19所示:D = 55毫米,外徑D = 85毫米,寬度B = 19MM,基本額定動負荷C = 31.5KN基本額定靜負荷CO = 20.5KN
???調查[2]表10.1極限轉速9000r/min
??????
????(1)已知NII = 121.67(轉/分)
兩軸承的徑向反作用力:FR1 = FR2 = 1083N
根據教科書的P265(11-12)軸承內部的軸向力
FS = 0.63FR那麼FS1 = FS2 = 0.63FR1 = 0.63x1083 = 682N
(2)∵FS1 + FA = FS2 FA = 0
因此,應採取按任何一端,現在就按結束結束
FA1 = FS1 = 682N FA2 = FS2 = 682N
(3)求系數X,Y
FA1/FR1 = 682N/1038N = 0.63
FA2/FR2 = 682N/1038N = 0.63
根據課本P265表(14-14)= 0.68
FA1/FR1 E X1 = 1 FA2/FR2 <E x2 = 1
Y1 = 0 Y2 = 0
(4)計算的等效載荷P1,P2
根據教材P264表(14-12)取f P = 1.5
(14-7)風格的基礎上課本P264
P1 = FP(x1FR1 + y1FA1)= 1.5×(1×1083 +0)= 1624N
P2 = FP(x2FR1 + y2FA2)= 1.5×(1×1083 +0)= 1624N
(5)的軸承壽命的計算
∵P1 = P2,所以他們選擇了P = 1624N
∵深溝球軸承ε= 3
根據手冊6209-CR = 31500N
我們獲得課本P264(14-5)
LH = 106(ftCr / P),ε/60n
= 106(1×1624分之31500)3/60X121.67 = 998953h> 48000h
∴預期壽命是足夠的
??????????
??????主動軸軸承:
???(1)軸承初選型號:6206
??查[1]表14-19,:D = 30毫米,外徑D =62毫米,寬度B = 16毫米,
基本額定動載荷C = 19.5KN基本的靜載荷CO = 111.5KN
????調查[2]表10.1極限轉速13000r/min
??????預期壽命的條件,對軸承
L'H = 10×300×16 = 48000h
????(1)已知NI = 473.33(轉/分)
兩軸承的徑向反作用力:FR1 = FR2 = 1129N
根據教科書的P265(11-12)軸承內部的軸向力
FS = 0.63FR那麼FS1 = FS2 = 0.63FR1 = 0.63x1129 = 711.8N
(2)∵FS1 + FA = FS2 FA = 0
因此,應採取按任何一端,現在就按結束結束
FA1 = FS1 = 711.8N FA2 = FS2 = 711.8N
(3)求系數X,Y
FA1/FR1 = 711.8N/711.8N = 0.63
FA2/FR2 = 711.8N/711.8N = 0.63
根據課本P265表(14-14)= 0.68
FA1/FR1 E X1 = 1 FA2/FR2 <E x2 = 1
Y1 = 0 Y2 = 0
(4)計算的等效載荷P1,P2
根據教材P264表(14-12)取f P = 1.5
(14-7)風格的基礎上課本P264
P1 = FP(x1FR1 + y1FA1)= 1.5×(1×1129 +0)= 1693.5N
P2 = FP(x2FR1 + y2FA2)= 1.5×(1×1129 +0)= 1693.5N
(5)的軸承壽命的計算
∵P1 = P2,所以他們選擇了P = 1693.5N
∵深溝球軸承ε= 3
根據手冊是6206-CR = 19500N
我們獲得課本P264(14-5)
LH = 106(ftCr / P),ε/60n
= 106(1×19500/1693.5)3/60X473.33 = 53713h> 48000h
∴預期壽命是足夠的
?
七鍵連接的選擇,並且檢查計算
1。據的長軸直徑的大小,由[1]表12-6中
高速軸(驅動軸),V型皮帶輪聯軸器鍵:鍵8×36,GB1096-79
大齒輪和軸連接鍵:的鑰匙14×45 GB1096-79
聯軸器鍵:鍵10×40 GB1096-79
2。關鍵的強度校核
?大齒輪和軸的關鍵:關鍵14×45 GB1096-79
B×H = 14×9,L = 45,LS = L - B =31毫米
圓周力:FR = 2TII / D = 2×198五十零分之五百八十零= 7943.2N
擠壓強度:= 56.93 <125?150MPA = [ΣP]
因此,擠壓強度足夠
剪切強度:= 36.60 <120MPA = []
因此,剪切強度是足夠的
8×36的關鍵GB1096-79和鍵10×40 GB1096-79檢查,根據上述步驟,並符合要求。
八,減速齒輪箱,蓋子及配飾設計
1,減速機附件
曝氣機
室內使用時,選擇通風(一次過濾),採用M18×1.5
油位指示器
選擇游標M12的
起重設備
採用蓋耳片箱座。
放油塞
選擇外六角油塞和墊片M18×1.5
根據「機械設計課程設計表5.3選擇合適的型號:
從蓋螺絲型號:GB/T5780 M18×30,材質Q235
高速軸軸承蓋螺栓:GB5783?86 M8X12,材質Q235
低速軸軸承蓋螺栓:GB5783?86 M8×20,材質Q235
博爾特:GB5782?86 M14×100,材質Q235
案例的主要尺寸:
:
???(1)箱座壁厚Z = 0.025A +1 = 0.025×122.5 +1 = 4.0625 Z = 8
?????????(2)油箱蓋和牆壁厚度Z1 = 0.02A +1 = 0.02×122.5 +1 = 3.45
????????????????????????? ???????以Z1 = 8
?????????(3)蓋法蘭厚度B1 = 1.5z1 = 1.5×8 = 12
?????????(4)箱座法蘭厚度B = 1.5z = 1.5×8 = 12
????????(5)的厚度的框座底部凸緣B2 = 2.5z = 2.5×8 = 20
?????????(6)接地螺釘直徑df = 0.036a +12 =
????????????????????0.036×122.5 +12 = 16.41(共18個)
?????????(7)數的接地螺釘N = 4(<250)
????????(8)的軸承旁的連接螺栓直徑d1 = 0.75df = 0.75×18 = 13.5(一個14)
????????蓋(9)和所述座椅連接的螺栓直徑d2 =(0.5-0.6)自由度= 0.55×18 = 9.9(二,10)
?????????(10)連??接螺栓D2的間距L = 150?200
?????????(11)軸承蓋螺栓直D3 =(0.4?0.5),DF = 0.4×18 = 7.2(N = 8)
?????????(12)檢查孔蓋螺絲D4 =(0.3-0.4),DF = 0.3×18 = 5.4(6)
????????的定位銷(13)的直徑D =(0.7-0.8)d2的= 0.8×10 = 8
????????(14)df.d1.d2的方塊距離C1的外壁上的
?????????(15)Df.d2
?????????
????????(16)凸台高度:確定在根據與低速的軸承座的外徑,以扳手操作為准。
外槽壁(17)從端面的軋輥軸承座C1 + C2 +(5?10)的距離
(18)齒輪的齒頂圓與內箱壁間距離:> 9.6毫米
(19)的齒輪內盒的端壁間的距離:= 12毫米
(20)蓋,箱座肋厚:M1 = 8毫米,M2 = 8毫米
(21)的軸承蓋的外徑(D)+(5?5.??5)d3上
????????D?軸承外徑
(22)軸承:盡可能靠近旁邊的連接螺栓距離,遵守不幹涉對方的MD1和MD3一般取S = D2。
九,潤滑與密封
1齒輪的潤滑
使用浸油潤滑,單級圓柱齒輪減速機,速度ν<12米/秒,當m <20時,浸油深度h牙齒的高度,但不小於10毫米,所以油浸泡過的高度約36毫米。
2滾動軸承的潤滑
軸承圓周速度,所以應該開設油溝,飛濺潤滑。
3。潤滑油的選擇
與同種潤滑油的齒輪和軸承是更方便的小型設備,考慮到設備,選擇GB443-89損耗系統用油L-AN15潤滑油。
4的密封方法的選擇
可選法蘭端蓋調整方便,悶蓋安裝在框架旋轉軸唇形密封的密封。密封模型由組件GB894.1-86-25的軸承蓋的結構的大小是由軸承位置的外徑的軸直徑確定的。
10,設計總結
課程設計的經驗
課程設計需要勤奮和努力鑽研的精神。步驟一步克服的事情會在第一時間,第一,似乎沒有人有感情的挫折,遇到困難,可能需要持續幾個小時,十幾個小時的不停工作,研究的最終結果的那一刻快樂是很容易的,嘆了口氣!
課程設計過程中,幾乎所有在過去所學的知識不扎實,很多計算方法,公式都忘了,不斷地把信息,閱讀,和同學們互相探討。雖然過程很辛苦,有時不得不打消了這個念頭,但一直堅持了下來,完成了設計,也學會了要回很多以前沒學好的知識,並同時鞏固這方面的知識,提高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
11,參考的數據目錄
[1]「機械設計基礎課程設計,高等教育出版社,陳立德主編,第二版,2004年7月;
[2]「機械設計基礎,機械工業出版社的編輯胡甲秀2007年7月第一版
Ⅲ 請問學長能不能幫忙找一篇畢業論文:火電廠輸煤控制系統設計!馬上就要交啦,急死啦,555555......
火電廠輸煤系統的任務是卸煤、堆煤、上煤和配煤,以達到按時保質、保量為機組(原煤
倉)提供燃煤的目的。整個輸煤系統是火電廠十分重要的支持系統。它是保證機組穩發滿發的
重要條件。
輸煤系統是火電廠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安全可靠運行是保證電廠實現安全、高效不可缺少的環節。輸煤系統的工藝流程隨鍋爐容量、燃料品種、運輸方式的不同而差別較大,並且使用設備多,分布范圍廣。作為一種具有本安性且遠距離傳輸能力強的分布式智能匯流排網路,lonworks匯流排能將監測點做到徹底的分散(在一個網路內可帶32000多個節點),提高了系統的可靠性,可以滿足輸煤系統監控的要求。火電廠輸煤系統一般都採用順序控制和報警方式,為相對獨立的控制單元系統,系統配備了各種性能可靠的測量變送器。通過運用Lonworks現場匯流排技術將各種測量變送器的輸出信號接入對應的智能節點組成多個檢測單元,然後掛接在Lonworks匯流排上,再通過Lonworks匯流排與已有的DCS系統集成,實現了對輸煤系統更加有效便捷的監控。
在輸煤系統中,常用的測量變送器一般有以下幾種: (1)開關量皮帶速度變送器(2)皮帶跑偏開關(3)煤流開關(4)皮帶張力開關(5)煤量信號(6)金屬探測器(7)皮帶劃破探測(8)落煤管堵煤開關(9)煤倉煤位開關。
每一種測量變送器和其相對應節點共同組成智能監測單元,對需要監測的工況參數進行實時的監控。監測單元通過收發器接入Lonworks匯流排網路進行通信,可根據監測到的參數進行控制和發出報警信號,系統的結構如圖1所示。
3、 Lonworks匯流排智能節點的一般設計
智能節點是匯流排網路中分布在現場級的基本單元,其設計開發分為兩種:一種是基於neuron晶元的設計,即節點中不再包含其它處理器,所有工作均由neuron晶元完成。另一種是基於主機的節點設計,即neuron晶元只完成通信的工作,用戶應用程序由其它處理器完成。前者適合設計相對簡單的場合,後者適應於設計相對復雜的場合。一般情況下,多採用基於晶元的設計。由於智能節點不外乎輸入/輸出模擬量和輸入/輸出開關量四種形式,節點的設計也大同小異,對此本文只給出了節點設計的一般方法。
基於晶元的智能節點的硬體結構包括控制電路、通信電路和其它附加電路組成,其基本結構如圖2所示。
圖2 智能節點基本結構圖
Fig 2 Basic Structure Of Node Based On The Neuron Chip
控制電路
①神經元晶元:採用Toshiba公司生產的3150晶元,主要用於提供對節點的控制,實施與Lon網的通信,支持對現場信息的輸入輸出等應用服務。
②片外存儲器:採用Atmel公司生產的AT29C256(Flash存儲器)。AT29C256共有32KB的地址空間,其中低16KB空間用來存放神經元晶元的固件(包括LonTalk協議等)。高16KB空間作為節點應用程序的存儲區。採用ISSI公司生產的IS61C256作為神經元晶元的外部RAM。
③I/O介面:是neuron晶元上可編程的11個I/O引腳,可直接與外部介面電路連接,其功能和應用由編程方式決定。
通信電路
通信電路的核心收發器是智能節點與Lon網之間的介面。目前,Echelon公司和其他開發商均提供了用於多種通信介質的收發器模塊。通常採用Echelon公司生產的適用於雙絞線傳輸介質的FTT-10A收發器模塊。
附加電路
附加電路主要包括晶振電路、復位電路和Service電路等。
①晶振電路:為3150神經元晶元提供工作時鍾。
②復位電路:用於在智能節點上電時產生復位操作。另外,節點還將一個低壓中斷設備與3150的Reset引腳相連,構成對神經元晶元的低壓保護設計,提高節點的可靠性穩定性。
③Service電路:專為下載應用程序設計。Service指示燈對診斷神經元晶元固件狀態有指示作用
節點的軟體設計採用Neuron C編程語言設計。Neuron C是為neuron晶元設計的編程語言,可直接支持neuron晶元的固化,並定義了34種I/O對象類型。節點開發的軟體設計分為以下幾步:
(1)定義I/O對象:定義何種I/O對象與硬體設計有關。在定義I/O對象時,還可設置I/O對象的工作參數及對I/O對象進行初始化。
(2)定義定時器對象:在一個應用程序中最多可以定義15個定時器對象(包括秒定時器和毫秒定時器),主要用於周期性執行某種操作情況,或引進必要的延時情況。
(3)定義網路變數和顯示報警:既可以採用網路變數又可以採用顯示報警形式傳輸信息,一般情況採用網路變數形式。
(4)定義任務:任務是neuron C實現事件驅動的途徑,是對事件的反應,即當某事件發生時,應用程序應執行何種操作。
(5)定義用戶自定義的其它函數 :可以在neuron C程序中編寫自定義的函數,以完成一些經常性功能,也將一些常用的函數放到頭文件中,以供程序調用。
4、基於Lonworks匯流排的火電廠輸煤系統與DCS的網路集成
現場匯流排技術與傳統的系統DCS系統實現網路集成並協同工作的情況目前在火電廠中尚為數不多。進一步推動火電廠數字化和信息化的發展,逐步推行現場匯流排技術與DCS系統的集成是火電廠工業控制及自動化水平發展的趨勢。就目前來講,現場匯流排技術與DCS集成方式有多種,且組態靈活。根據現場的實際情況,我們知道不少大型火電廠都已裝有DCS系統並穩定運行,而現場匯流排很少或首次引入系統,因此可採用將現場匯流排層與DCS系統I/O層連接的集成,該方案結構簡便易行,其原理如圖3所示。從圖中可以看出現場匯流排層通過一個介面卡掛在DCS的I/O層上,將現場匯流排系統中的數據信息映射成與DCS的I/O匯流排上的數據信息,使得在DCS控制器所看到的從現場匯流排開來的信息如同來自一個傳統的DCS設備卡一樣。這樣便實現了在I/O匯流排上的現場匯流排技術集成。火電廠輸煤系統無論是在規模上,還是在利用已有生產資源的基礎上,採用該方案都是可行的,同時也體現了把火電廠某些相對獨立控制系統通過現場匯流排技術納入DCS系統的合理性。由此可見,現階段現場匯流排與系統的並存不僅會給生產用戶帶來大量收益,而且使用戶擁有更多的選擇,以實現更合理的監測與控制。
參考文獻:
大跨度輸煤棧橋結構設計探討
http://www.CQVIP.COM/QK/94220X/200503/15996978.html
火電廠輸煤控制系統的開發
http://www.CQVIP.COM/QK/98133A/200405/10787054.html
發電廠輸煤計量集控的理論與實踐
http://www.CQVIP.COM/QK/96246X/200401/9169998.html
參考資料:http://co.163.com/forum/content/1796_459995_1.htm
Ⅳ 什麼是模具
模具是在沖裁、成形沖壓、模鍛、冷鐓、擠壓、粉末冶金件壓制、壓力鑄造,以及工程塑料、橡膠、陶瓷等製品的壓塑或注塑的成形加工中,用以在外力作用下使坯料成為有特定形狀和尺寸的製件的工具。 模具具有特定的輪廓或內腔形狀,具有刃口的輪廓形狀可以使坯料按輪廓線形狀發生分離,即進行沖裁;內腔形狀可以使坯料獲得相應的立體形狀。(補充一句,國外把模具分兩類:MOLD和DIE。MOLD意思是「模子,模腔」,指塑模、鑄造模一類的;DIE意思是「金屬模子,印模」,指沖模、鍛模一類的。分別很簡單:一種是把材料加熱熔融後灌入模腔,一種是用外力把材料壓成所需的形狀。) 模具一般分為兩個部分:動模和定模,或凸模和凹模,它們可分可合。分開時裝入坯料或取出製件,合攏時使製件與坯料分離或成形。在沖裁、成形沖壓、模鍛、冷鐓、壓制和壓塑過程中,分離或成形所需的外力通過模具施加在坯料上;在擠壓、壓鑄和注塑過程中,外力則由氣壓、柱塞、沖頭等施加在坯料上,模具承受的是坯料的脹力。
Ⅳ 冷擠壓的發展概況
冷擠壓技術發展的初期是非常緩慢的,長期以來只對幾種軟金屬(鉛和錫)進行擠壓。直到19紀末20世紀初,才開始擠壓較硬的有色金屬(鋅、鋁、紫銅、黃銅等)至於鋼的擠壓,由於冷擠壓時需要很大的壓力,在當時不能解決擠壓鋼用的模具材料、合適的潤滑劑與大噸位的壓力機等問題,長時間一直認為擠壓鋼是十分困難甚至是不可能的。
1906年,英國人科斯利特(T.W.coslett)發現用磷酸鹽處理鋼件製品是一種較理想的防銹方法,但工序繁多,而經濟效益又差,故未被廣泛採用。不過,這種防銹法的出現卻極大地激發了人們去研究更簡單而有效的新方法的積極性。到後來,用自動連續裝置對鋼毛坯進行磷酸鋅防銹處理只需要兩分鍾。經磷酸鋅處理過的毛坯表面附有脂肪潤滑劑或鈉皂薄膜,且這層薄膜不易脫落,擠壓這種毛坯時,壓力較小。這個發現使人們找到了一種理想的鋼毛坯表面處理法一磷化皂化法。
磷化皂化處理鋼毛坯表面方法的出現使鋼的擠壓成為可能。1934年,德國人採用磷化皂化法成功地冷擠出鋼管。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人需要大量彈殼,當時黃銅又供應不足,於是德國人秘密試驗用冷擠壓生產鋼彈殼、後來,採用合金工具鋼作模具材料,用冷擠壓成功地擠出大批量鋼彈殼類零件。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美國人竊取了德國人關於鋼的冷擠壓的全部資料,開始在美國用冷擠壓秘密生產軍火,開辦了很多生產鋼彈殼和彈體的軍工廠。鋼的冷擠壓於1947年才正式用於民用工業。美國於1949年發表了各種鋼材冷擠壓後機械性能的實驗數據。德國於1950年、1953年先後公布了鋼的冷擠壓的基本技術數據及冷擠壓力和擠壓功的實驗結果。
1957年,日本引進了專用冷擠壓機,開始在精密儀器和儀表中採用冷擠壓技術。日本見這種新技術經濟效益顯著,很快把這種技術用於製造汽車和電氣製件。現已成為遍及各個工業部門的重要加工手段。 1)隨著能源危機的日趨嚴重,人們對環境質量將更加關注,加之市場競爭日益加劇,促使鍛件生產向高效、高質、精化、節能節材方向發展。因此用擠壓成形等工藝手段所生產的精化鍛件的產量,在市場競爭中將得到較大的發展。
2)汽車向輕型化、高速度、平穩性方向發展,對鍛件的尺寸精度、重量精度及力學性能等都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如轎車發動機用連桿鍛件除對大小頭之間的誤差有要求外,對每件的重量誤差也要求不大於八克。新產品的高要求,將促進精化生產工藝的發展。
3)專業化、規模化的組織生產仍是冷擠壓生產的發展方向和趨勢。在法國,以擠壓成形工藝生產鍛件的專業廠家1991-1994年全員勞動生產率,即每人生產擠壓件的產量及產值,均高於一般生產模鍛件或者自由鍛件的廠家。以1994年為例,專業廠家擠壓件人均產量為 51024KG,創產值775688法郎。而同期一般性生產模鍛件的廠家,其人均產量僅為39344KG,產值592384法郎,僅相當於擠壓件專業生產廠家的77.1%和76.37%。自由鍛件生產廠與之相比則更低。
4) 擠壓專機將成為一種發展趨勢。隨著中小型鍛件的精化生產發展及冷擠壓、溫擠壓工藝的推廣應用,多工位冷擠壓壓力機、精壓機及針對某種鍛件而設計製造的專機會得到大力發展。新昌軸承套圈的冷擠大面積應用是在邵銀標工程主導下發展起來,目前國內軸承套圈的冷擠壓成型佔了較大份額。 在我國,建國前的冷擠壓加工是十分落後的,當時,僅有少數工廠用鉛、錫等有色金屬擠壓牙膏管或線材、管材一類產品。
建國後,冷擠壓技術得到了發展。50十年代開始了鋁、銅及其合金的冷擠壓;60年代黑色金屬冷擠壓已應用於生產。十年浩劫,極大地影響了冷擠壓技術的發展。1978年以後,在「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偉大方針指引下,冷擠壓技術得到了迅速發展。近幾年來, 隨著改革開放政策的進展,隨著國家工業生產及科學技術的蓬勃發展,冷擠壓技術也得到 了迅猛發展。
70年代末,國內不少高等學校、研究所和工廠開展了冷擠壓技術的實驗研究,發表了大量的有價值的論文,初步形成了一支研究和應用冷擠壓技術的隊伍。
製造的冷擠壓件是各種各樣的,最重可達30公斤,最輕只有1克。在模具材料使用方面,除了用高速鋼、軸承鋼、高碳高鉻合金工具鋼外,還採用了不少新型模具鋼如CG2、65Nb、LD等。在擠壓工藝參數選擇和模具結構設計方面,初步採用了優化設計及計算機輔助設計與製造(即CAD/CAM),使模具結構更合理、擠壓工藝參數更接近於實際。
科學的發展,對冷擠壓技術產生了重大影響,具體地說就是計算機在工藝分析、模具設計、製造及工藝過程式控制制中的應用對冷擠壓技術產生的影響。我國將進一步發展應用這門新技術。發展冷擠壓技術主要應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1.擴大冷擠壓技術的應用范圍,在一定范圍內,逐步代替鑄、鍛、拉深及切削加工;
2.提高冷擠壓製件的精度和表面質量,生產出幾何形狀更復雜的製件;
3.擴大冷擠壓用的原材料種類,研究更理想的表面處理與潤滑方法;
4.進一步使用CAD/CAM和優化設計,提高和加快模具設計與製造,研製出更合理的模具結構;
5.尋找更適合於冷擠壓用的模具材料及其熱處理方法,以延長模具的使用壽命;
6.進一步發展溫熱擠壓、等溫擠壓、靜液擠壓及高速擠壓等新工藝技術的研究和應用;
7.研製適合於冷擠壓的多功能的冷擠壓機,使毛坯和製件能安全自動地進料與出件,以便進一步提高生產率。
Ⅵ 數控機床自動潤滑系統設計
你給的分少,還有就是搞這些東西費時費力,這個我一個網站上找的,樓主參考參考吧,給不給分都無所謂啦。
機床的潤滑方式及潤滑油脂的選擇是根據機床的結構、自動化程度、機床使用的工況及對精密度的要求進行綜合衡量而作出決定的,機床潤滑在滿足減磨降耗的同時要力求避免溫升和振動。
機床潤滑的要求:
1、 機床的潤滑點多而復雜,而且有許多機床同時潤滑,因而多採用自動潤滑,也稱強制循環潤滑,以節省人力,並保證可靠的潤滑。
2、 機床多靠液壓傳動,為簡化潤滑系統,因而許多機床是液壓與潤滑系統共用的,因而要考慮在保證液壓系統工作正常的同時要滿足各個潤滑點對潤滑的要求。在考慮運行成本的前提下盡可能選用粘度指數高,抗磨性能和抗氧化性能好的潤滑油(脂)。
3、 單機大型機床的導軌和主軸承的潤滑,通常採用重力加油(滴油、油芯)潤滑方式。用這種潤滑方式要考慮潤滑油的流動性,以保證潤滑油可以自動流進摩擦副。
4、 大型機床有很多齒輪傳動裝置、滑動和滾動軸承。特別是萬能磨床都有很復雜的傳動裝置,因摩擦損失的功率達到30-40%,因此在選用潤滑油時必須考慮到適當的粘度及良好的抗磨潤滑性,力求最大限度的降低摩擦損失以節省動力消耗。
5、 粗加工機床大多是間歇式工作,因此會產生沖擊負荷並伴有邊界潤滑,所以要考慮適當的年度、良好的潤滑性能和抗極壓性能。
6、 精密機床的對潤滑油的溫升有很嚴格的要求,一般不能超過室溫2-5℃,因此對油品的粘度及潤滑方式及油箱的容量要做周密的計算和設計。
7、 機床潤滑系統、液壓系統及各個摩擦副密封不良,會使加工過程中的金屬磨屑、研磨粉粒進如到潤滑系統中,不但可能堵塞油路造成磨損還會加速油品的變質。因此對系統密封的關注是必要的!
8、 在金屬切削、研磨機床上為冷卻、潤滑刀具和加工工件,大多使用乳化液以及在磨床上用的三磷酸鈉水溶液都有可能進入到潤滑油,促進油的貶變質和乳化。因此在選擇潤滑油時必須考慮到油品的抗乳化性、耐水、防銹及防腐蝕性。
9、 機床導軌是機床潤滑的重點和難點,導軌的運動是反復式的,而且速度及載荷變化很大,容易出現爬行現象,造成加工精度降低甚至導致機床報廢。所以早選擇潤滑油時要考慮適當的粘度和抗爬性好的潤滑油。
Ⅶ 冷沖壓模具設計實例
最新沖壓新工藝、新技術及模具設計實用手冊簡介:
詳細目錄
第一篇 沖壓概論
第一章 沖壓工序的分類
第二章 沖壓成形的特點
第三章 金屬板材的沖壓性能
第四章 成形極限圖
第五章 沖壓用材料及沖壓機的選擇
第六章 沖壓加工的經濟性
第七章 沖壓生產中的聲害控制
第八章 沖壓生產的安全保護
第二篇 沖裁新工藝新技術與模具設計
第一章 沖裁變形機理
第二章 沖裁件的質量分析及合理間隙
第三章 沖裁件的工藝性
第四章 沖裁件的排樣及計算
第五章 沖裁時的壓力
第六章 沖裁刀口尺寸的計算
第七章 非金屬材料的沖裁新技術
第八章 管件沖裁加工新技術
第九章 材料的經濟利用
第十章 沖裁模具設計
第三篇 彎曲新工藝新技術與模具設計
第一章 彎曲變形過程及變形特點
第二章 最小彎曲半徑
第三章 彎曲件的彈復
第四章 彎曲件的工藝性
第五章 彎曲件尺寸的計算
第六章 彎曲力的計算
第七章 彎曲模工作部分的設計
第八章 提高彎曲件精度新工藝
第九章 板料抑彎新技術
第十章 彎曲件的工序安排
第十一章 彎曲模具的設計
第四篇 拉深新工藝新技術與模具設計
第一章 拉深基本原理及工藝性
第二章 圓筒形件的拉深工藝計算
第三章 階梯圓筒形零件的拉深新技術
第四章 錐形、半球形及拋物線形體的拉深新技術
第五章 盒形件的拉深新技術
第六章 帶料連續拉深新技術
第七章 變薄拉深、溫差拉深與軟模拉深新技術
第八章 對向液壓拉深與經向推力拉深新技術
第九章 大型覆蓋零件拉深
第十章 壓邊力、拉深力與拉深功
第十一章 拉深筋
第十二章 典型零件拉深工序安排
第十三章 拉深的輔助工序
第十四章 拉深模具的設計
第五篇 成形新工藝新技術與模具設計
第一章 脹形新工藝
第二章 翻邊新工藝
第三章 縮口與擴口新工藝
第四章 校平、整形與壓印新工藝
第五章 旋壓新工藝
第六章 曲面形狀零件的成形新技術
第七章 板料特種成形技術
第八章 管材翻捲成形新工藝
第九章 成形模具設計
第六篇 擠壓新工藝新技術與模具設計
第一章 冷擠壓的分類與特點
第二章 冷擠壓件質量分析及工藝性
第三章 毛坯的確定
第四章 冷擠壓毛坯的軟化處理與潤滑處理
第五章 冷擠壓件的變形程度和許用變形程度
第六章 冷擠壓力的計算
第七章 冷擠壓加工工序的設計
第八章 冷擠壓件的典型工藝及工藝實例
第九章 冷擠壓模具設計
第十章 溫擠壓新工藝與模具設計
第七篇 特種沖壓模具的設計
第一章 沖模及沖模零件的分類
第二章 沖模主要零件設計
第三章 特種沖模的設計
第四章 模具製造工藝
第五章 計算機技術在沖模技術中的應用
第六章 一般資料與沖壓模具常用標准件
第八篇 多工位精密自動級進模的設計
第一章 多工位精密自動級進模的排樣設計
第二章 多工位精密自動級進模主要零件部分的設計
第三章 多工位精密自動級進模的自動檢測與安全保護
第四章 多工位精密自動級進模的送料裝置
第五章 多工位精密自動級進模的典型結構
第六章 多工位精密自動級進模的設計舉例
第九篇 模具材料及熱處理新工藝新技術
第一章 模具材料
第二章 模具材料的選用及許用應力
第三章 模具鋼的熱處理新工藝
第四章 模具表面硬化新技術
第十篇 沖壓工藝規程的制訂及沖壓工藝與模具設計實例
第一章 沖壓工藝規程的制訂
第二章 沖壓工藝與模具設計實例
Ⅷ 潤滑系統有哪些功用
潤滑系統有下列五大作用:
1、潤滑作用機油可使運動零件之間構成油膜接觸,減小摩擦阻力和動力損失,並減小機件的磨損。
2、冷卻作用利用機油的流動性,帶走發動機零件的部分熱量,防止零件溫度過高而燒損。
3、清潔作用循環流動的機油,將發動機在工作中磨下的金屬微粒、從大氣中吸人的塵土及燃料燃燒產生的一些固體物質帶走,防止在零件之間形成磨料而加劇磨損。
4、密封作用利用機油的粘性,使機油附著於運動零件表面,提高零件的密封效果,減少漏氣.
5、防銹作用:潤滑油膜吸附在金屬表面,把空氣和水隔開,起到防銹和防腐蝕作用。拓展資料:
發動機的潤滑是由潤滑系來實現的。潤滑系的基本任務就是將潤滑油不斷地供給各零件的摩擦表面,減少零件的摩擦和磨損。潤滑系雖然不參加發動機功能轉換,卻能保證發動機正常工作,使其具有較長的使用壽命。
發動機工作時,摩擦表面(如曲軸軸頸與軸承,凸輪軸軸頸與軸承,活塞環與氣缸壁,正時齒輪副等)之間以很高的速度作相對運動,金屬表面之間的摩擦不僅增大發動機內部的功率消耗,使零部件工作表面迅速磨損。
摩擦所產生的熱量還可能使某些工作零件表面熔化,導致發動機無法正常運轉。因此為保證發動機的正常工作,必須對發動機內相對運動部件表面進行潤滑,也就是在摩擦表面覆蓋一層潤滑劑(機油或油脂),使金屬表面之間間隔一層薄的油膜,以減小摩擦阻力、降低功率損耗、減輕磨損,延長發動機使用壽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