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裝置是在原動機與工作機之間,用來傳遞動力,改變轉速、轉矩的版大小或運動方式權的改變,來符合工作機功能要求。
常見的幾種機械傳動方式機械傳動按傳力方式分,可分為摩擦傳動和嚙合傳動,摩擦傳動又分為摩擦輪傳動和帶傳動等,嚙合傳動可分為齒輪傳動、渦輪蝸桿傳動、鏈傳動等等,按傳動比又可分為定傳動比和變傳動比傳動。
(1)機械傳動裝置的性能參數有哪些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傳動部分由各種傳動元件或部件,軸及軸系、制動、離合、換向和蓄能元件組成,以實現動力和運動的傳遞。
當工作機要求變速時,若能與動力機調速比相適應,可直接聯接或採用定傳動比傳動裝置,當工作機要求變速范圍大,用動力機調速不能滿足機械特性和經濟性要求時,則應採用變傳動比傳動。除工作機需要連續變速者外,盡量採用有級變速傳動。
當載荷變化頻繁,且可能出現過載時,應考慮過載保護裝置,當工作機要求與動力機同步時,應採用無滑動的傳動裝置。
⑵ 影響機械傳動效率的因素有哪些可以採用哪些措施來提高機械傳動的效率
一、過渡曲線干涉。過渡曲線干涉就是齒輪在嚙合的過程中,齒輪的齒頂與其相搭配的齒輪齒根發生了過渡曲線處的干涉。
二、齒廓重疊干涉。其實齒廓重疊干涉十分好處理。只要將任意齒輪在嚙合位置的兩齒廓,在它們的工作段不相交就可以了。
三、齒輪最大嚙入深度小於某一規定值。如果出現了齒輪在嚙入的過程中,最大的嚙入深度小於了它自身的規定值,那麼這一傳動設備傳動的承載能力就會減弱。只要我們適當的擴大嚙合區間,卻不能小於它自身的某一規定值,這樣這一影響因素就不會有太大的影響。
傳動帶套在主動帶輪1和從動帶輪2上,對帶施加一定的張緊力,帶與帶輪接觸面之間就會產生正壓力;主動輪轉動時,依靠帶和帶輪之間的摩擦力來驅動從動輪轉動。帶傳動的基本原理是依靠帶和帶輪之間的摩擦力來傳遞運動和動力。
(2)機械傳動裝置的性能參數有哪些擴展閱讀:
機械傳動機構,可以將動力所提供的運動的方式、方向或速度加以改變,被人們有目的地加以利用。中國古代傳動機構類型很多,應用很廣,除了上面介紹的以外,像地動儀、鼓風機等等,都是機械傳動機構的產物。中國古代傳動機構,主要有齒輪傳動、繩帶傳動和鏈傳動。
帶傳動工作時,為使帶獲得所需的張緊力,兩帶輪的中心距應能調整;帶在傳動中長期受拉力作用,必然會產生塑性變形而出現鬆弛現象,使其傳動能力下降,因此一般帶傳動應有張緊裝置。帶傳動的張緊方法主要有調整中心距和使用張緊輪兩種,其中它們各自又有定期張緊和自動張緊等不同形式。
一對斜齒圓柱齒輪嚙合時,由於輪齒在圓柱面上是螺旋放置的,所以兩嚙合輪齒齒面是逐漸接觸又逐步脫離的,而一對直齒圓柱齒輪嚙合時,兩嚙合齒齒面是同時在齒向全長上接觸,之後又同時脫離。因此,斜齒圓柱齒輪傳動平穩性好,沖擊小,特別是在高速重載下更為明顯。
⑶ 坦克機械傳動裝置有哪些特點
坦克機械傳動裝置和液體傳動裝置性能比較:關於坦克速度的變化范圍:液體傳動由於有液體元件,液體元件的主、被動部分是由液體來傳遞能量,所以可使坦克速度能連續變化,能降低速度到零而保待足夠的牽引力。
機械傳動是有級的,坦克速度不能連續,如不切斷發動機動力,車速不能降到零。
關於坦克牽引力的變化范圍:兩種傳動裝置都可擴大發動機的扭距變化范圍,但是機械傳動不能擴大發動機的扭距適應性系數K。
液體傳動中,由於液體元件本身的特性,能擴大K值。也就是說可以擴大坦克的適應性。
關於發動機的功率利用狀況:液體元件的特性可使發動機在其最大功率范圍內工作,因而可充分利用發動機的功率。
而在機械傳動中,發動機功率的利用程度是受檔數限制的,檔數越多,功率利用越好。一般不如液體傳動。
由於有液體元件的滑轉,所以當外界阻力突然增大時,裝液體傳動的坦克,其發動機不會熄火。而裝機械傳動的坦克,則可能導致發動機熄火。
就傳動功率來說,液體傳動比機械傳動低。為此,近代坦克的液體元件在高速時都採用了閉鎖裝置,即使其在高速時由變矩器變為效率較高的偶合器,以提高其傳動效率。
從結構上看,機械傳動簡單,容易製造,因而成本低,便於大量生產,且維修保養容易。
總之,從坦克機動性方面來看,液體傳動優於機械傳動。
但不等於說,所有的坦克都要用液體傳動,因為作為戰斗車輛來說,機械傳動有簡單、可靠、耐用、成本低廉等突出優點,所以前蘇聯都採用機械傳動,當然機械傳動在前蘇聯現代坦克中有了很大的改進和發展。
⑷ 傳動系統的組成
機械傳動系統一般由離合器、變速器、萬向傳動裝置(萬向節和傳動軸)、驅動橋(主減速器、差速器和半軸)等組成。
⑸ 常用工程機械設備的原理、性能和用途都有哪些
一、工程機械通常分類:起重機械、運輸機械、土方機械、樁工機械、石料開采加工機械、鋼筋混凝土機械和設備、裝修機械、路面機械、線路機械、隧道施工機械、橋梁施工機械等。二、用途:廣泛用於房屋建築、鐵路、道路和飛機場工程、水利電力建設、礦山開發、港口工程和軍事工程上。前六類具有通用性,用於各種工程施工;後五類專用於某種相應的工程。三、各類機械簡介:工程機械一般由動力裝置、傳動機構、工作裝置和操縱系統組成,大部分工程機械還有行走裝置。機械的性能基本上取決於上述各部分的功能及其組合,尤其是工作裝置的功能。1、起重機械:用於重物的吊運和安裝。一般具有起升、回轉、變幅、行走四部分,起升為主要部分。分簡單式、動臂旋轉式和橋式三類。主要機種有塔式起重機、輪胎式起重機、履帶式起重機等。也有不完全具備上述四部分的,如桅桿起重機、纜索起重機、升降機、絞車等。2、運輸機械:用於物料的運輸裝卸,包括連續輸送機械、搬運車輛和裝卸機械。①連續輸送機械可連續作業,生產率高,適用於沿一定路線運送物料,主要機種有帶式輸送機、螺旋輸送機、振動輸送機、斗式提升機、氣力輸送裝置等。②搬運車輛:機動靈活,用...
一、工程機械通常分類:
起重機械、運輸機械、土方機械、樁工機械、石料開采加工機械、鋼筋混凝土機械和設備、裝修機械、路面機械、線路機械、隧道施工機械、橋梁施工機械等。
二、用途:
廣泛用於房屋建築、鐵路、道路和飛機場工程、水利電力建設、礦山開發、港口工程和軍事工程上。前六類具有通用性,用於各種工程施工;後五類專用於某種相應的工程。
三、各類機械簡介:
工程機械一般由動力裝置、傳動機構、工作裝置和操縱系統組成,大部分工程機械還有行走裝置。機械的性能基本上取決於上述各部分的功能及其組合,尤其是工作裝置的功能。
1、起重機械:
用於重物的吊運和安裝。一般具有起升、回轉、變幅、行走四部分,起升為主要部分。分簡單式、動臂旋轉式和橋式三類。主要機種有塔式起重機、輪胎式起重機、履帶式起重機等。也有不完全具備上述四部分的,如桅桿起重機、纜索起重機、升降機、絞車等。
2、運輸機械:
用於物料的運輸裝卸,包括連續輸送機械、搬運車輛和裝卸機械。①連續輸送機械可連續作業,生產率高,適用於沿一定路線運送物料,主要機種有帶式輸送機、螺旋輸送機、振動輸送機、斗式提升機、氣力輸送裝置等。②搬運車輛:機動靈活,用途廣泛。主要機種有自卸汽車、翻斗車和叉車等。③裝卸機械:用於連續或間歇裝卸物料。
3、土方機械:
用於土方的鏟掘、運送、填築、壓實和平整。分挖掘機械、鏟土運輸機械、壓實機械和平整作業機械等。
①挖掘機械和鏟土運輸機械:採用刀形或斗形工作裝置切削或挖掘土壤,並將碎土沿地面推送或裝入斗內。主要機種有單斗挖掘機、多斗挖掘機、推土機、鏟運機、單斗裝載機。
②壓實機械:利用碾壓、振動、夯擊原理使土體密實,主要機種有壓路機、夯土機。還有利用水力完成土方施工作業的,稱水力土方機械。
③平整作業機械:利用刮刀平整地面,主要機種為平地機。
4、樁工機械:
用於基礎工程,在地層中安設各種基樁。有打樁機、振動沉樁機、壓樁機和灌注樁鑽孔機等。
①打樁機:用重錘的沖擊力工作,有落錘、汽錘、柴油錘、液壓錘等。
②振動沉樁機:利用振動或振動沖擊作用使樁沉入地層。適用於砂質地層。
③鑽孔機:就地成孔,孔內安放鋼筋骨架,然後灌注混凝土成樁。在市政建設中可採用靜力載入沉樁機,減少雜訊。
5、鋼筋混凝土機械:
用於混凝土的配料、攪拌、輸送、灌築,振搗和鋼筋加工。
主要設備和機械有:混凝土攪拌樓站、自落式和強制式混凝土攪拌機、混凝土攪拌輸送車、混凝土泵、混凝土振搗器,鋼筋的冷拔、調直、剪切、彎曲、焊接等機械和預應力鋼筋張拉等機械設備。
6、石料開采加工機械:
用於石方開采和石料加工。石方開采機械有風鎬、鑿岩機等。
石料加工機械包括各種石料破碎機和篩分機。
7、裝修機械:
用於建築物表層的修飾和加工處理。有抹灰粉刷作業用的灰漿攪拌機、灰漿輸送泵、噴漿機等,地坪加工用的地坪磨光機,以及塗料噴塗機和各種電動、風動手持機具等。
8、路面機械:
用於道路路面、機場道面和廣場地坪面層的鋪設、搗實、平整和切縫。
有瀝青路面修築用的碎石攤鋪機、瀝青噴灑機、瀝青混凝土攪拌設備、瀝青混凝土攤鋪機,水泥混凝土路面修築用的水泥混凝土路面鋪築機械,切縫填縫機,還包括路面材料的制備、儲放、輸送,以及路面養護機械。
9、線路機械:
用於鐵路道碴、鋼軌的鋪設。
主要機種有鋪碴機、鋪軌機和鐵路的維修養護機械(見軌道鋪設)。
10、橋梁機械和隧洞機械:
用於橋梁施工和隧洞施工。有鐵路架橋機,盾構,隧洞掘進機等。
⑹ 機械傳動的物理運動
機械傳動
mechanical drive有多種形式,主要可分為兩類:①靠機件間的摩擦力傳遞動力和運動的摩擦傳動,包括帶傳動、繩傳動和摩擦輪傳動等。摩擦傳動容易實現無級變速,大都能適應軸間距較大的傳動場合,過載打滑還能起到緩沖和保護傳動裝置的作用,但這種傳動一般不能用於大功率的場合,也不能保證准確的傳動比。②靠主動件與從動件嚙合或藉助中間件嚙合傳遞動力或運動的嚙合傳動,包括齒輪傳動、鏈傳動、螺旋傳動和諧波傳動等。嚙合傳動能夠用於大功率的場合,傳動比准確,但一般要求較高的製造精度和安裝精度。
基本產品分類:減速機、制動器、離合器、聯軸器、無級變速機、絲杠、滑軌等 機械傳動機構,可以將動力所提供的運動的方式、方向或速度加以改變,被人們有目的地加以利用。中國古代傳動機構類型很多,應用很廣,除了上面介紹的以外,像地動儀、鼓風機等等,都是機械傳動機構的產物。中國古代傳動機構,主要有齒輪傳動、繩帶傳動和鏈傳動。
1、齒輪傳動。其出現時間不晚於西漢,西漢時的指南車、記里鼓車,東漢張衡發明的水力天文儀器上,都使用了相當復雜的齒輪傳動系統。這些齒輪只用來傳遞運動,強度要求不高。至於生產上所採用的齒輪,要傳遞較大的動力,受力一般較大,強度要求較高。古代在利用畜力、水力和風力進行提水、糧食加工等工作時,都要應用此類齒輪。例如在翻車上,須應用一級齒輪傳動機構,以改變運動的方位和傳遞,適應翻車的工作要求。
2、鏈傳動。鏈,在我國古代出現很早,商代的馬具上已有青銅鏈條,其他青銅器和玉器上也有用鏈條作為裝飾的。西安出土的秦代銅車馬上,有十分精美的金屬鏈條。但這都不能算是鏈傳動。作為動力傳動的鏈條,出現在東漢時期。東漢時畢嵐率先發明翻車,用以引水。根據其工作原理和運動關系,可以看作是一種鏈傳動。翻車的上、下鏈輪,一主動,一從動,繞在輪上的翻板就是傳動鏈,這個傳動鏈兼做提水的工作件,因此,翻車是鏈傳動的一種特例。到了宋代,蘇頌製造的水運儀象台上,出現了一種「天梯」,實際上是一種鐵鏈條,下橫軸通過「天梯」帶動上橫軸,從而形成了真正的鏈傳動。
3、繩帶傳動。這是一種利用摩擦力的傳動方式。在西漢時,四川出產井鹽,在鑿井、提水時,都是用牛帶動大繩輪,收卷繞過滑輪上的繩索,來提升鑿井工具、鹵水等。西漢時出現的手搖紡車,是一種典型的繩帶傳動。在西漢時期的畫像石上,有幾幅手搖紡車圖,可以清楚地看到:大繩輪主動,通過繩索帶動紗錠,用手搖大繩輪旋轉一周,紗錠旋轉幾十周,效率很高。以後出現的三錠、五錠的紡車,效率就更高了。元代的水運大紡車,也是用繩帶傳動的。東漢時,冶金手工業有一項重要發明「水排」,用於鼓風。這種繩帶傳動的工作原理是:水力推動卧式水輪旋轉,水輪軸上裝有大繩輪,通過繩帶帶動小繩輪,小繩輪軸上端曲柄隨之旋轉,通過連桿推動鼓風器鼓風。這種水排鼓風效力很高,可以抵得上幾百匹馬鼓風。它的出現,標志著東漢時發達的機械已經在我國出現了,因而意義十分重大。 機械傳動按傳力方式分,可分為 :
1 摩擦傳動。
2 鏈條傳動。
3 齒輪傳動。
4 皮帶傳動。
5 蝸輪蝸桿傳動。
6 棘輪傳動。
7 曲軸連桿傳動
8 氣動傳動。
9 液壓傳動(液壓刨)
10 萬向節傳動
11 鋼絲索傳動(電梯、起重機中應用最廣)
12 聯軸器傳動
13 花鍵傳動。 皮帶傳動帶傳動是具有中間撓性件的傳動方式,在機械傳動中應用較為普遍,特別是帶傳動中的V帶傳動,應用極為廣泛。
一、 帶傳動的類型
帶傳動是利用帶作為中間撓性件來傳遞運動或動力的一種傳動方式。
按傳動原理不同,帶傳動分為摩擦型(平帶傳動、V帶傳動等)和嚙合型(同步帶)兩類。
目前機械設備中應用的帶傳動以摩擦型帶傳動居多,下面主要以V帶傳動為例介紹有關帶傳動的基本知識。
二、帶傳動的基本原理
傳動帶套在主動帶輪1和從動帶輪2上,對帶施加一定的張緊力,帶與帶輪接觸面之間就會產生正壓力;主動輪轉動時,依靠帶和帶輪之間的摩擦力來驅動從動輪轉動。
帶傳動的基本原理是依靠帶和帶輪之間的摩擦力來傳遞運動和動力。
三、帶傳動的特點和傳動比
1、帶傳動的特點
由於帶富有彈性,並靠摩擦力進行傳動,因此它具有結構簡單,傳動平穩、雜訊小,能緩沖吸振,過載時帶會在帶輪上打滑,對其他零件起過載保護作用,適用於中心距較大的傳動等優點。
但帶傳動也有不少缺點,主要有:不能保證准確的傳動比,傳動效率低(約為0.90~0.94),帶的使用壽命短,不宜在高溫、易燃以及有油和水的場合使用。
2、帶傳動的傳動比
帶傳動中,主動輪轉速 與從動輪轉速 之比稱為傳動比,用符號 表示。
四、常用帶傳動
常用的帶傳動有兩種形式,即平帶傳動和V帶傳動。
1、平帶傳動
橫剖面為扁平矩形,工作是環形內表面與帶輪外表面接觸。平帶傳動結構簡單,平帶較薄,撓曲性和扭轉性好,因而適用於高速傳動、平行軸間的交叉傳動或交錯軸間的半交叉傳動
2、V帶傳動
橫剖面為等腰梯形,工作時置於帶輪槽之中,兩側面接觸,產生摩擦力較大,傳動能力較強。
五、帶傳動的張緊裝置
帶傳動工作時,為使帶獲得所需的張緊力,兩帶輪的中心距應能調整;帶在傳動中長期受拉力作用,必然會產生塑性變形而出現鬆弛現象,使其傳動能力下降,因此一般帶傳動應有張緊裝置。帶傳動的張緊方法主要有調整中心距和使用張緊輪兩種,其中它們各自又有定期張緊和自動張緊等不同形式。
六、安裝和維護
為提高V帶傳動的效率,延長V帶的使用壽命和確保帶傳動的正常運轉,必須正確做好帶傳動裝置的安裝、維修與保養工作。
1、V帶必須正確地安裝在輪槽之中,一般以帶的外邊緣與輪緣平齊為准。
2、V帶傳動中兩帶輪的軸線要保持平行,且兩輪相對應的V形槽的對稱平面應重合。
3、拆、裝V帶時,應先調小兩帶輪中心距,避免硬撬而損壞V帶或設備。套好帶後,再將中心距調回到正確位置,帶的松緊要適度。
4、V帶傳動必須安裝防護罩,防止因潤滑油、切削液或其他雜物等飛濺到V帶上而影響傳動,並防止傷人事故的發生。
5、對一組V帶,損壞時一般要成組更換,新舊帶不能混用。
齒輪傳動
齒輪傳動是由分別安裝在主動軸及從動軸上的兩個齒輪相互嚙合而成。齒輪傳動是應用最多的一種傳動形式。
一、齒輪傳動的基本特點
1、齒輪傳遞的功率和速度范圍很大,功率可從很小到數十萬千瓦,圓周速度可從很小到每秒一百多米以上。齒輪尺寸可從小於1mm到大於10m。
2、齒輪傳動屬於嚙合傳動,齒輪齒廓為特定曲線,瞬時傳動比恆定,且傳動平穩、可靠。
3、齒輪傳動效率高,使用壽命長。
4、齒輪種類繁多,可以滿足各種傳動形式的需要。
5、齒輪的製造和安裝的精度要求較高。
二、齒輪傳動的分類
齒輪的種類很多,可以按不同方法進行分類。
按嚙合方式分,齒輪傳動有外嚙合傳動和內嚙合傳動。
按齒輪的齒向不同分,齒輪傳動有直齒圓柱齒輪傳動;斜齒圓柱齒輪傳動;人字齒圓柱齒輪傳動和直齒錐齒輪傳動。
三、標準直齒圓柱齒輪傳動
直齒圓柱齒輪傳動是齒輪傳動的最基本形式,它在機械傳動裝置中應用極為廣泛。
齒線為分度圓直母線的圓柱齒輪稱為直齒圓柱齒輪,簡稱直齒輪。
直齒圓柱齒輪的主要參數
(1)齒數z 一個齒輪的輪齒總數稱為齒數。
(2)齒形角a
在端平面上,過端面齒廓與分度圓交點處的徑向直線與齒廓在該點處的切線所夾的銳角稱為齒形角。
標准規定漸開線齒輪的標准齒形角a =20°。(3)模數m
齒距p除以圓周率π所得的商稱為模數,模數的單位為mm,且已經標准化。
四、其他類型齒輪傳動
常用的齒輪傳動除直齒圓柱齒輪傳動外,還有斜齒圓柱齒輪傳動、直齒錐齒輪傳動和蝸桿傳動等。
1、斜齒圓柱齒輪傳動
齒線為螺旋線的圓柱齒輪稱為斜齒圓柱齒輪。
斜齒圓柱齒輪根據螺旋角的方向不同,分為左旋齒輪和右旋齒輪兩種,其旋向可用右手法則來判斷。伸出右手,手掌朝上,四指指向齒輪軸向方向,若齒向與拇指方向一致則為右旋,反之為左旋。
一對斜齒圓柱齒輪嚙合時,由於輪齒在圓柱面上是螺旋放置的,所以兩嚙合輪齒齒面是逐漸接觸又逐步脫離的,而一對直齒圓柱齒輪嚙合時,兩嚙合齒齒面是同時在齒向全長上接觸,之後又同時脫離。因此,斜齒圓柱齒輪傳動平穩性好,沖擊小,特別是在高速重載下更為明顯。
斜齒圓柱齒輪傳動適用於傳動平穩性要求高的兩平行軸之間的傳動。
2、直齒錐齒輪傳動
分度曲面為圓錐面的齒輪稱為錐齒輪,它是輪齒分布在圓錐面上的齒輪,當其齒向線是分度圓錐面的直母線時稱為直齒錐齒輪。
錐齒輪傳動用於空間兩相交軸之間的傳動,一般多用於兩軸垂直相交成90°的場合。
五、齒輪的失效形式
齒輪在工作過程中由於某種原因而損壞,使其失去正常工作能力的現象稱為失效。齒輪的失效形式有很多種,常見的失效形式有:
1、齒面磨損
齒輪在傳動過程中,輪齒嚙合表面間存在相對滑動。齒輪在受力情況下,齒面間的相對滑動使齒面發生磨損。磨損會破壞齒面形狀,造成傳動不平穩;另外,磨損使輪齒變薄,造成齒側間隙增大,輪齒強度降低。齒面磨損是潤滑條件差的開式齒輪傳動(外露的齒輪傳動)的主要失效形式,也是開式蝸桿傳動的主要失效形式。
2、輪齒折斷
齒輪在工作中,其輪齒的受力狀況相當於懸臂梁,齒根處受到的彎矩最大,所產生的應力集中。在嚙合過程中,齒輪根部所受的彎矩是交替變化的,因此,在該處最容易產生疲勞裂紋而使輪齒折斷,輪齒的這種失效形式稱為輪齒的疲勞折斷。齒輪的另一種折斷是長期過載或受到過大沖擊載荷時的突然折斷,稱為過載折斷。
3、輪齒塑性變形
在低速重載的工作條件下,齒輪的齒面承受很大的壓力和摩擦力,由於這些力的作用,材料較軟的齒輪的局部齒面可能產生塑性流動,使齒面出現凹槽或凸起的稜台,從而破壞齒輪的齒廓形狀,使齒輪喪失工作能力。齒輪的這種失效形式稱為輪齒的塑性變形。
4、齒面點蝕
齒輪工作時,當嚙合表面反復受到接觸擠壓作用,且由此所產生的壓力過大或使用時間過長時,齒面會產生細微的疲勞裂紋。隨著齒輪的連續工作,裂紋會沿表層不斷擴大,使齒面出現小塊金屬剝落,形成麻點和斑坑。輪齒齒面發生的這種失效形式稱為齒面點蝕。嚴重的齒面點蝕會破壞齒輪輪齒的工作表面,造成傳動不平穩,產生雜訊,甚至使齒輪失去工作能力。
齒面點蝕這種失效形式多發生在潤滑條件良好的閉式齒輪傳動中。
5、齒面膠合
在高速重載的閉式齒輪傳動中,齒面潤滑較為困難,嚙合面在重載作用下產生局部高溫使其粘結在一起,當齒輪繼續運動時,會在較軟的齒面上撕下部分金屬材料而出現撕裂溝痕,這種由於齒面粘結和撕裂而造成的失效稱為齒面膠合。齒面出現膠合現象後,將嚴重損壞齒面而導致齒輪失效。閉式蝸桿傳動中極易發生這種失效。
鏈傳動
鏈傳動是由兩個具有特殊齒形的的齒輪和一條閉合的鏈條所組成,工作時主動連輪的齒與鏈條的鏈節相嚙合帶動與鏈條相嚙合的從動鏈輪傳動。鏈條傳動主要用於傳動比要求較准確,且兩軸相距離較遠,而且不宜採用齒輪的地方。這就是我們常見的自行車鏈輪鏈條傳動原理。
一、鏈傳動的特點
1)能保證較精確的傳動比(和皮帶傳動相比較)
2)可以在兩軸中心距較遠的情況下傳遞動力(與齒輪傳動相比)
3)只能用於平行軸間傳動
4)鏈條磨損後,鏈節變長,容易產生脫鏈現象。
二、滾子鏈
1、滾子鏈的結構
在機械傳動中,常用的傳動鏈是滾子鏈(也稱套筒滾子鏈)。滾子鏈由內鏈板1、外鏈板2、銷軸3、套筒4和滾子5組成。
滾子鏈的內鏈板與套筒、外鏈板與銷軸分別採用過盈配合固定,銷軸與套筒、滾子與套筒之間分別為間隙配合;各鏈節可以自由屈伸,滾子與套筒能相對轉動。滾子鏈與鏈輪嚙合時,由於滾子的作用,將套筒與鏈輪齒直接接觸的滑動摩擦轉化為滾動摩擦,從而減小了鏈輪齒的磨損。
滾子鏈的長度用節數來表示。為了使鏈條的兩端便於連接,鏈節數應盡量選取偶數,鏈接頭處可用開口銷或彈簧夾鎖定。當鏈節數為奇數時,鏈接頭需採用過渡鏈節,過渡鏈節不僅製造復雜,而且傳遞能力低,因此應盡量避免使用。
2、滾子鏈的標記
滾子鏈是標准件,其標記為:
鏈號 — 排數 — 整鏈鏈節數 標准編號
標記示例
08A—1—88GB/T1243—1997表示鏈號為08A(節距為12.70mm),單排,88節的滾子鏈。
3、鏈傳動的使用
(1)為保證鏈傳動的正常工作,兩鏈輪軸線應相互平行,且兩鏈輪應位於同 一鉛垂平面內。
(2)為了提高鏈傳動的質量和使用壽命,應注意進行潤滑。
(3)鏈傳動可不施加預緊力,必要時可採用張緊輪裝置。
(4)為了安全和防塵,鏈傳動應加裝防護罩。
蝸輪蝸桿傳動
當一個齒輪具有一個或幾個螺旋齒,並且與渦輪(類似於螺旋齒輪)嚙合而組成交錯軸傳動時,這種傳動稱為蝸桿傳動。蝸輪蝸桿傳動用於兩軸交叉成90度,但彼此既不平行又不相交的情況下,通常在蝸輪傳動中,蝸桿是主動件,而蝸輪是被動件。
(1)蝸桿傳動的特點
單級傳動就能獲得很大的傳動比,結構緊湊,傳動平穩,無雜訊,但傳動效率低。
(2)蝸桿傳動中渦輪轉向的判定
蝸桿傳動中蝸桿、渦輪轉向間的關系取決於兩者間的相對位置、蝸桿的旋向及其旋轉方向。
判斷渦輪相對於蝸桿的轉向用左手或右手法則,擋蝸桿為右旋(蝸桿也分左右旋且判斷方法與斜齒輪方向判斷方法相同)時用右手法則,蝸桿為左旋時用左手法則。彎曲四指,是之指向蝸桿的旋向方向(直箭頭表示蝸桿可見側的圓周運動方向),則拇指的反方向就是渦輪相對於蝸桿的運動方向。
螺旋傳動
螺旋傳動是利用螺桿和螺母組成的螺旋副來實現傳動要求的,主要用於將回轉運動變為直線運動,同時傳遞運動和動力。
螺旋傳動的分類:
1)傳力螺旋:以傳遞動力為主,要求以較小的轉矩產生較大的軸向推力,用於克服工作阻力。如各種起重或加壓裝置的螺旋。這種傳力螺旋主要是承受很大的軸向力,一般為簡寫工作,每次工作時間較短,工作速度也不高。[email=7@&x]x[/email]
2) 傳導螺旋:以傳遞運動為主,有時也承受較大的軸向載荷。如機床進給機構的螺旋等。傳導螺旋主要在較長的時間內連續工作,工作速度較高,因此,要求具有較高的傳動精度。
3)調整螺旋:以調整、固定零件的相對位置。如機床、儀器、及測試裝置中的微調機構的螺旋。調整螺旋不經常轉動,一般在空載下調整。
螺旋傳動的特點:傳動精度高、工作平穩無噪音,易於自鎖,能傳遞較大的動力等特點。 工作機一般都要靠原動機供給一定形式的能量,但是,把原動機和工作機直接連接起來的情況很少,往往需要在二者之間加入傳遞動力或改變運動狀態的傳動裝置:
(1)工作機所需要的速度一般與原動機的最優速度不相符合。。
(2)很多工作機都需要根據生產要求進行速度調整,但是依靠原動機的速度來達到這一目的是不經濟的,也不可能。
(3)在有些情況下,需要用一台原動機帶動若干個工作速度不同的工作機。
(4)為了安全及維護方便,或因機器的外廓尺寸受到限制等原因,不能將原動機和工作機直接連接在一起。 當設計傳動時,如傳動的功率、傳動比和工作條件已定,則不同的類型傳動各有其優缺點。
1)功率和效率
各類傳動所能傳遞的功率取決於其傳動原理、承載能力、載荷分布、工作速度、製造精度、機械效率、發熱情況等因素。
效率是評定傳動性能的主要指標之一。
2)速度
速度是傳動的主要運動特性之一。提高傳動速度是機器的重要發展方向。
3)外廓尺寸、質量、成本
傳動的外廓尺寸和質量與功率和速度的大小密切相關,也與傳動零件材料的力學性能有關。
傳動比是傳動的運動特性之一。
成本是選擇傳動類型時的重要經濟指標。
⑺ 簡述機械傳動裝置的性能要求
從基本結構來看,抄伺服系統主要有三襲部分組成:控制器、功率驅動裝置、反饋裝置和電動機。控制器按照數控系統的給定值和通過反饋裝置檢測的實質運行值的差,調節控制量:功率驅動裝置作為系統的主迴路,一方面按控制量的大小將電網中的電能作用到電動機上,調節電動機轉矩的大小,另一方面按電動機的亞球吧恆壓恆頻的電網供電轉矩的大小,另一方面按電動機的要求把恆壓恆頻的電網供電轉換為電動機所需的交流電火直流電;電動機則按供電大小拖動機械雲裝。
⑻ 轉向系的性能參數包括哪些各自如何定義的
機械轉向系以駕駛員的體力作為轉向能源,其中所有傳力件都是機械的。機械轉向系由轉向操縱機構、轉向器和轉向傳動機 轉向系統構三大部分組成。 轉向操縱機構 轉向操縱機構由方向盤、轉向軸、轉向管柱等組成,它的作用是將駕駛員轉動轉向盤的操縱力傳給轉向器。 轉向器 轉向器(也常稱為轉向機)是完成由旋轉運動到直線運動(或近似直線運動)的一組齒輪機構,同時也是轉向系中的減速傳動裝置。 目前較常用的有齒輪齒條式、循環球曲柄指銷式、蝸桿曲柄指銷式、循環球-齒條齒扇式、蝸桿滾輪式等。我們主要介紹前幾種。 1)齒輪齒條式轉向器 齒輪齒條式轉向器分兩端輸出式和中間(或單端)輸出式兩種。 兩端輸出的齒輪齒條式轉向器如圖4所示,作為傳動副主動件的轉向齒輪軸11通過軸承12和13安裝在轉向器殼體5中,其上端通過花鍵與萬向節叉10和轉向軸連接。與轉向齒輪嚙合的轉向齒條4水平布置,兩端通過球頭座3與轉向橫拉桿1相連。彈簧7通過壓塊9將齒條壓靠在齒輪上,保證無間隙嚙合。彈簧的預緊力可用調整螺塞6調整。當轉動轉向盤時,轉向器齒輪11轉動,使與之嚙合的齒條4沿軸向移動,從而使左右橫拉桿帶動轉向節左右轉動,使轉向車輪偏轉,從而實現汽車轉向。中間輸出的齒輪齒條式轉向器如圖5所示,其結構及工作原理與兩端輸出的齒輪齒條式轉向器基本相同,不同之處在於它在轉向齒條的中部用螺栓6與左右轉向橫拉桿7相連。在單端輸出的齒輪齒條式轉向器上,齒條的一端通過內外托架與轉向橫拉桿相連。 2)循環球式轉向器 循環球式轉向器是目前國內外應用最廣泛的結構型式之一, 一般有兩級傳動副,第一級是螺桿螺母傳動副,第二級是齒條齒扇傳動副。為了減少轉向螺桿轉向螺母之間的摩擦,二者的螺紋並不直接接觸,其間裝有多個鋼球,以實現滾動摩擦。轉向螺桿和螺母上都加工出斷面輪廓為兩段或三段不同心圓弧組成的近似半圓的螺旋槽。二者的螺旋槽能配合形成近似圓形斷面的螺旋管狀通道。螺母側面有兩對通孔,可將鋼球從此孔塞入螺旋形通道內。轉向螺母外有兩根鋼球導管,每根導管的兩端分別插入 轉向系統螺母側面的一對通孔中。導管內也裝滿了鋼球。這樣,兩根導管和螺母內的螺旋管狀通道組合成兩條各自獨立的封閉的鋼球"流道"。轉向螺桿轉動時,通過鋼球將力傳給轉向螺母,螺母即沿軸向移動。同時,在螺桿及螺母與鋼球間的摩擦力偶作用下,所有鋼球便在螺旋管狀通道內滾動,形成"球流"。在轉向器工作時,兩列鋼球只是在各自的封閉流道內循環,不會脫出。 3)蝸桿曲柄指銷式轉向器 蝸桿曲柄指銷式轉向器的傳動副(以轉向蝸桿為主動件,其從動件是裝在搖臂軸曲柄端部的指銷。轉向蝸桿轉動時,與之嚙合的指銷即繞搖臂軸軸線沿圓弧運動,並帶動搖臂軸轉動。 轉向傳動機構 轉向傳動機構的功用是將轉向器輸出的力和運動傳到轉向橋兩側的轉向節,使兩側轉向輪偏轉,且使二轉向輪偏轉角按一定關系變化,以保證汽車轉向時車輪與地面的相對滑動盡可能小。 1)與非獨立懸架配用的轉向傳動機構 與非獨立懸架配用的轉向傳動機構主要包括轉向搖臂2、轉向直拉桿3轉向節臂4和轉向梯形。在前橋僅為轉向橋的情況下,由轉向橫拉桿6和左、右梯形臂5組成的轉向梯形一般布置在前橋之後,如圖9 a所示。當轉向輪處於與汽車直線行駛相應的中立位置時,梯形臂5與橫拉桿6在與道路平行的平面(水平面)內的交角>90。 在發動機位置較低或轉向橋兼充驅動橋的情況下,為避免運動干涉,往往將轉向梯形布置在前橋之前,此時上述交角<90,如圖9 b所示。若轉向搖臂不是在汽車縱向平面內前後擺動,而是在與道路平行的平面向左右搖動,則可將轉向直拉桿3橫置,並借球頭銷直接帶動轉向橫拉桿6,從而推使兩側梯形臂轉動。 轉向系統2)與獨立懸架配用的轉向傳動機構 當轉向輪獨立懸掛時,每個轉向輪都需要相對於車架作獨立運動,因而轉向橋必須是斷開式的。與此相應,轉向傳動機構中的轉向梯形也必須是斷開式的。 3)轉向直拉桿 轉向直拉桿的作用是將轉向搖臂傳來的力和運動傳給轉向梯形臂(或轉向節臂)。它所受的力既有拉力、也有壓力,因此直拉桿都是採用優質特種鋼材製造的,以保證工作可靠。直拉桿的典型結構如圖11所示。在轉向輪偏轉或因懸架彈性變形而相對於車架跳動時,轉向直拉桿與轉向搖臂及轉向節臂的相對運動都是空間運動,為了不發生運動干涉,上述三者間的連接都採用球銷。 4)轉向減振器 隨著車速的提高,現代汽車的轉向輪有時會產生擺振(轉向輪繞主銷軸線往復擺動,甚至引起整車車身的振動),這不僅影響汽車的穩定性,而且還影響汽車的舒適性、加劇前輪輪胎的磨損。在轉向傳動機構中設置轉向減振器是克服轉向輪擺振的有效措施。轉向減振器的一端與車身(或前橋)鉸接,另一端與轉向直拉桿(或轉向器)鉸接。 動力轉向系統 使用機械轉向裝置可以實現汽車轉向,當轉向軸負荷較大時,僅靠駕駛員的體力作為轉向能源則難以順利轉向。動力轉向系統就是在機械轉向系統的基礎上加設一套轉向加力裝置而形成的。轉向加力裝置減輕了駕駛員操縱轉向盤的作用力。轉向能源來自駕駛員的體力和發動機(或電動機),其中發動機(或電動機)佔主要部分,通過轉向加力裝置提供。正常情況下,駕駛員能輕松地控制轉向。但在轉向加力裝置失效時,就回到機械轉向系統狀態,一般來說還能由駕駛員獨立承擔汽車轉向任務。 液壓式動力轉向系統 .其中屬於轉向加力裝置的部件是:轉向液壓泵7、轉向油管8、轉向油罐6 以及位於整體式轉向器4 內部的轉向控制閥及轉向動力缸5 等。當駕駛員轉動轉向盤1 時,通過機械轉向器使轉向橫拉桿9 移動,並帶動轉向節臂,使轉向輪偏轉,從而改變汽車的行駛方向。與此同時,轉向器輸入軸還帶動轉向器內部的轉向控制閥轉動,使轉向動力缸產生液壓作用力,幫 轉向系統助駕駛員轉向操作。由於有轉向加力裝置的作用,駕駛員只需比採用機械轉向系統時小得多的轉向力矩,就能使轉向輪偏轉。 優缺點:能耗較高,尤其時低速轉彎的時候,覺得方向比較沉,發動機也比較費力氣。又由於液壓泵的壓力很大,也比較容易損害助力系統。 電動助力動力轉向系統 簡稱電動式EPS或EPS(Electronic Power Steering system)在機械轉向機構的基礎上,增加信號感測器、電子控制單元和轉向助力機構。 電動式EPS 是利用電動機作為助力源,根據車速和轉向參數等因素,由電子控制單元完成助力控制,其原理可概括如下:當操縱轉向盤時,裝在轉向盤軸上的轉矩感測器不斷地測出轉向軸上的轉矩信號,該信號與車速信號同時輸入到電子控制單元。電控單元根據這些輸入信號,確定助力轉矩的大小和方向,即選定電動機的電流和轉動方向,調整轉向輔助動力的大小。電動機的轉矩由電磁離合器通過減速機構減速增矩後,加在汽車的轉向機構上,使之得到一個與汽車工況相適應的轉向作用力。例如,福克斯的EHPAS電子液壓系統由電腦根據發動機轉速、車速以及方向盤轉角等信號,驅動電子泵給轉向系統提供助力。助力感覺非常的自然。因此很多人對福克斯方向的感覺相當不錯,轉向操控感覺可以說是隨心所欲。有些車也號稱採用電子助力,但是只是電機助力,沒有液壓輔助,容易產生噪音。助力效果也遠不如福克斯這一類型的電子助力。 優缺:能耗低,靈敏,電子單元控制,節省發動機功率,助力發揮比較理想
⑼ 傳動系統的類型
機械傳動系統包括離合器、變速器、萬向傳動裝置、驅動橋以及分動器。機械傳動系統:是機床組成的重要部分,主要是由滾珠絲杠進行傳動的,滾珠絲杠在傳動過程中絲杠和運動軸是一體的,在日本MAZAK也有機床是用電機作為傳動的。機械傳動的作用:機械傳動的作用是傳遞運動和力,常用機械傳動系統的的類型有齒輪傳動、蝸輪蝸桿傳動、帶傳動、鏈傳動、輪系等。齒輪傳動:齒輪傳動是依靠主動齒輪依次撥動從動齒輪來實現的,其基本要求之一是其瞬時角速度之比必須保持不變。齒輪傳動的分類:齒輪傳動的類型較多,按照兩齒輪傳動時的相對運動為平面運動或空間運動,可將其分為平面齒輪傳動和空間齒輪傳動兩大類直齒圓柱齒輪輪齒的初始接觸處是跨過整個齒面而伸展開來的線。斜齒輪輪齒的初始接觸是一點,當齒進入更多的嚙合時,它就變成線。在直齒圓柱齒輪中,接觸是平行於回轉軸線的。在斜齒輪中,該線是跨過齒面的對角線
⑽ 分析影響機械傳動裝置傳遞運動平穩性因素有哪些
(1)結構簡單、操作抄方便、自動化程度高數控機床需要根據數控系統的指令,自動完成對進給速度、主軸轉速、刀具運動軌跡以及其他機床輔助功能(如自動換刀、自動冷卻等)的控制。
(2)高的靜、動剛度及良好的抗振性能。
(3)採用高效、高精度無間隙傳動裝置數控機床進行的是高速、高精度加工。
(1)齒廓偏差:為了齒輪質量分等,只需檢驗齒廓總偏差即可。
(2)切向綜合偏差:主要反映由刀具好分度蝸桿的安裝及製造誤差所造成的,齒輪上齒形、齒距等各項短周期綜合誤差,是綜合性指標。
(3)一齒徑向綜合誤差:在齒輪與測量齒輪雙面嚙合一整圈時,對應一個齒距的徑向綜合偏差值。
(4)單個齒距偏差:單個齒距精度的檢測,常用兩種裝置,一種是齒距比較儀,另一種是角度分度儀。沿齒輪圓周上同側齒面間的實際齒距與理論齒距做比較測量。
(5)基圓齒距偏差:由於單個齒距PT與基圓齒距pb有固定關系,故可用基圓齒距偏差做檢測項目。基圓齒距偏差時在沿基圓切平面上測量,與齒輪軸線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