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建築物接地電阻測量方法
原發布者:yishengtanxi74 標准接地電阻規范要求:1、獨立的防雷保護接地電阻應小於等於10歐;2、獨立的安全保護接地電阻應小於等於4歐;3、獨立的交流工作接地電阻應小於等於4歐;4、獨立的直流工作接地電阻應小於等於4歐;5、防靜電接地電阻一般要求小於等於100歐。6共用接地體(聯合接地)應不大於接地電阻1歐。【避雷針的地線屬於防雷保護接地,如果避雷針接地電阻和防靜電接地電阻都是按要求設置的,那麼就可以將防靜電設備的地線與避雷針地線接在一起,因為避雷針的接地電阻比靜電接地電阻小10倍,因此發生雷電事故時,大部分雷電將從避雷針地泄放,經過防靜電地的電流則可以忽略不計。】接地分三種保護接地:電氣設備的金屬外殼,混凝土、電桿等,由於絕緣損壞有可能帶電,為了防止這種情況危及人身安全而設的接地。1Ω以下防靜電接地:防止靜電危險影響而將易燃油、天然氣貯藏罐和管道、電子設備等的接地。防雷接地:為了將雷電引入地下,將防雷設備(避雷針等)的接地端與大地相連,以消除雷電過電壓對電氣設備、人身財產的危害的接地,也稱過電壓保護接地。電氣裝置的接地電阻值很多,不同的系統根據配電系統的不同以及接地故障電流的大小規定了不同的電阻值,把目前規范中的一些規定值現做一個摘錄。其中有兩本規范根據09年建設部文件已經更新或者作廢了。但仍然可以參考。(1)信號接地——為保證信號具有穩定的基準電位而設置的接地。(2)功率接地——除電子設備系統以外的
❷ 防雷檢測標准
根據《建築物防雷裝置檢測技術規范》(GB/T 21431-2015)的規定,建築物防雷檢測主要分為以下八項:回
1.建築物的防答雷分類
2.接閃器
3.引下線
4.接地裝置
5.防雷區的劃分
6.雷擊電磁脈沖屏蔽
7.等電位鏈接
8.電涌保護器(SPD)
❸ 房屋防雷接地問題
上面方格綠方框標示的均壓帶,基本是基於原來地面圈樑的鋼筋梁實現的,均壓帶可以是專用術語,例如高層建築避雷勻壓帶;亦可以泛指功能性的名詞;圖紙說明是功能性術語更多些;
樓上的規范摘錄的規范都幾全面,這個高速場不是綜合樓卻採用了共地地網設計,力圖以等電位的形式來保證地阻未能達到少於1歐的狀態下的最佳性能,因此採用了密集勻壓等電位設計,因此來說,這里的勻壓是功能性的思想更為強烈一些。這是設計思想的高明之處,我們沒有必要死扣專業術語;
另外,勻壓帶的名稱可以用於各個方面的,例如最初的計算機房的銅帶方格網也是等電位的勻壓網帶
第二個照片的意思,避雷網格造在在屋頂平台(3X3m的格子),這種設計是基於規范(樓上摘錄了----第三類防雷建築物的防雷措施 第3.4.1條 第三類防雷建築物防直擊雷的措施,-----並應在整個屋面組成不大於20m×20m或24m×l6m的網格。 平屋面的建築物,當其寬度不大於20m時,可僅沿網邊敷設一圈避雷帶。),這種設計是基於非鋼筋混凝土屋頂來說的,假如是鋼筋混凝土結構,結構內的筋網完全可以滿足其技術要求了
國標圖集15D501建築物防雷設施安裝-
❹ 接地規范全稱
GB 50169-2016 電氣裝置安裝工程 接地裝置施工及驗收規范
GB 50057-2010 建築物防雷設計規范
GB/T50065-2011交流電氣裝置的接地設計規范
GB 50601-2010 建築物防雷工程施工與質量驗收規范
GB 50689-2011 通信局(站)防雷與接地工程設計規范
GB 51120-2015 通信局(站)防雷與接地工程驗收規范
GB 50952-2013 農村民居雷電防護工程技術規范
GB 51017-2014 古建築防雷工程技術規范
❺ 建築物防雷裝置安全檢測主要執行的規范及標准有哪些
建築物防雷裝置安裝技術規范----安裝是沒有規范的,只有(典型的)圖集,檢測才有規范:
建築物防雷裝置檢測技術規范gb/t
21431—2008
❻ 接地標准規范
第標准規范當然是接地氣的那種最規范
❼ 防雷接地 相關國家標准與規范
有很多規范的,主要看下前2個,其他了解下
《建築物防雷設計規范》GB50057-1994(2000版)
《建築物電子信息系統防雷技術規范》 GB50343-2004
《建築電氣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 GB50303-2002
《電子信息系統機房設計規范》 GB50174-2008
《汽車加油加氣站設計與施工規范》 GB50156-2002
《防止靜電事故通用導則》 GB12158-2006
《民用建築電氣設計規范》 JGJ16-2008
《城鎮燃氣設計規范》 GB50028-2006
❽ 防雷接地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是什麼
防雷接地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是:
1、防雷分類問題
建築物應根據其重要性、使用性質、發生雷電事故的可能性和後果,按防雷的要求分為一、二、三類防雷建築物。
2、接閃器和引下線的問題
接閃器在一般情況下多數採用避雷針、避雷網、避雷帶。有時在大面積需要保護情況下,可以採用避雷線保護。在搞環境防雷時,可以採用CA-A3防雷器或法國提前放雷避雷針保護。
3、地極及地極接地沖擊電阻的問題
如果建築物的防雷地極是獨立地極的話,一般要離開建築物基礎的地中距離3M以遠;如果是通信用的獨立地極的話,則要求離開建築物20M以遠,並要求接地電阻〈4歐。
除去一類防雷建築物屬於0區和1區,用獨立避雷針、獨立地極保護外,其餘類別一般情況下,都採用合設地極的方式,尤其是框架結構的建築物更應採用本身基礎作合設地極使用。
4、均壓環的設計和施工問題
均壓環是一條閉合的藏在建築物外牆內的水平避雷帶。它一方面與外牆所有的引下線焊接相連,另一方面又與外牆上所有金屬門、窗、玻璃幕牆相通,將它們所接閃到的雷電流通過均壓環、引下線的作用,將雷電流引入大地匯放。
5、電子設備的等電位處理問題
等電位處理就是用金屬導體把設備的金屬外殼與接地的匯流排連接起來。等電位處理的目的就是消除電位差,因此,所有引入室內的金屬管道、電纜屏蔽層在各個不同的防雷區間之間均應作等到電位處理。
另外,室外凡互相跨越或平行敷設的金屬管道,如果其間距少於100MM規定的間距,也應用金屬線互相跨接起來,採取等電位的處理方法避免反擊。室內電子設備的等到電位的連接方式應採用一點式方法接地,而不應互相串聯連接接地,以免引起干擾現象。
6、設備屏蔽的處理問題
屏蔽的作用是防止雷電感應對電子設備和干擾,根據不同的對象,屏蔽分有房屋屏蔽、管線屏蔽和設備屏蔽三種。屏蔽的效果與材料的導磁率有關,與材料的厚度尺寸有關;與網孔的大小尺寸有關。網孔越少,材料越厚,材料的導磁率越好則屏蔽的效果越好。
7、線纜的敷設問題
線纜最好採用埋地套鐵管的方式敷設。纜井應設計在建築物的幾何中心。室內的線纜布置應避開外牆、樑柱等雷電流集中流過的地方,以免對線纜產生大的干擾現象。同理,電子設備的放置問題,也應離開外牆、樑柱有一定的安全距離。
8、供電形式
供電的形式最好採用TN-S系統。供電線路最好埋地套鐵管引入。N線、PE線重復接地引出,電源裝電源避雷器。
9、各種信號線裝信號避雷器問題
對信號避雷器的選擇的要求是工作頻率適合、傳輸功率大,插入損耗低、驗波系數少,雷電通流量大,響應時間快,殘壓低的信號避雷器。同時避雷器應有良好的接地。
驗收規范:
1、設計審核
指縣級及其以上氣象主管機構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對防雷裝置的設計進行審核並准許施工的行政許可行為。
2、技術審查(評價):指當地氣象主管機構認可的防雷專業技術機構(目前為縣級及其以上防雷中心)對防雷裝置進行的設計文件技術審查,為技術服務性行為。
3、竣工驗收:指縣級及其以上氣象主管機構根據國家法律法規、規章對防雷裝置投入實際使用的行政許可行為。
4、檢測驗收:指當地氣象主管機構認可的防雷專業技術機構對已竣工防雷裝置進行安全性能的檢測、檢驗、檢查等技術服務性行為。
5、質量監督:指當地氣象主管機構認可的防雷專業技術機構對防雷裝置的施工質量進行技術監督服務性工作。
❾ 建築電氣安裝的規范和執行標准
建築電氣安裝施工規范標准:
(1)被安裝的設備、器具和材料,其規格、型號和性能,必須符合施工設計圖紙要求,在安裝就位前要認真檢查核對。
(2)設備、器具的安裝位置應符合設計圖紙的要求。
(3)布線系統敷設與建築物、構築物的土建施工關系密切,布線系統的敷設方式、敷設部位、敷設路徑應符合設計圖紙要求,固定的方法和各類具體固定用器材及其位置應符合相關規范的規定。
(4)導電連接包括電線、電纜、母線本體的連接,以及其與設備、器具問的連接。世紀星工程師告訴你連接的質量判定方法是:帶有接頭或接點的導體電阻值必須等於或小於不帶接頭或接點的同樣長度的導體電阻值。對有絕緣層的導體連接後應恢復絕緣護層。其絕緣強度應不低於原來的絕緣強度。
(5)凡是非帶電的裸露可接近的金屬部分均必須接地。接地必須可靠,不能因建築物、構築物的維修而中斷。另外接地的末端支線不允許串聯連接。
(6)整個建築物的接地系統可能為防雷接地、工作接地、保護接地、抗干擾接地等所共用,也可能分別設置。
(7)交接試驗是對建築電氣工程安裝結束全面檢驗測試的重要工序,以判定工程是否符合規定要求,是否可以通電投入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