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某實驗小組利用如圖裝置合成氯苯

某實驗小組利用如圖裝置合成氯苯

發布時間:2022-04-19 18:51:44

1. 氯苯化合物是重要的有機化工原料,原因不易降解,會污染環境。某研究小組依照下列實驗方案(圖1)篩選出能

(1)瓊脂
(2)先調PH,後滅菌
(3)通用 選擇 硝酸銨
(4)芽孢
(5)20mg/L氯苯 硝酸最早耗盡

2. 分析近5年上海生命科學試卷

一.單選題(共6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選項)

(一)1分題(共8題)

1.下列有機化合物中,只含有C、H、O三種元素的是

A.氨基酸 B.核苷酸 C.脫氧核糖 D.磷脂

1.C

2.下列疾病中,由病毒引起的是

A.白化病 B.炭疽病 C.結核病 D.狂犬病

2.D

3.新物種形成的標志是

A.具有新的生理功能 B.出現新的形態結構

C.出現地理隔離 D.形成生殖隔離

3.D

4.基因型為AaBBccDD的二倍體生物,可產生不同基因型的配子種類數是

A.2 B.4 C.8 D.16

4.A

5.下列關於真核細胞結構和功能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A.抑制線粒體的功能會影響主動運輸 B.核糖體由RNA和蛋白質構成

C.有分泌功能的細胞才有高爾基體 D.溶酶體可消化細胞器碎片

5.C

6.下圖所示的細胞類型轉換過程稱為

A.細胞融合 B.細胞生長 C.細胞分裂 D.細胞分化

6.D

7.用班氏試劑鑒別健康人的下列四種液體,出現紅黃色沉澱的是

A.血清 B.唾液 C.胃液 D.尿液

7.A

8.下列人體不同種類的體液之間,電解質濃度差別最大的一組是

A.血漿與組織液的HCO3- B.組織液與細胞內液的蛋白質

C.血漿與組織液的C1- D.組織液與淋巴液的Na+

8.B

(二)2分題(共20題)

9.存在於鹽湖和熱泉中的兩類細菌都具有的特徵是

A.在極端環境下進行遺傳物質的復制 B.對利福平敏感

C.在極端環境下都不進行分裂生殖 D.都沒有細胞壁

9.A

10.過量攝入糖類會導致體內脂肪積累,其部分原理如下圖所示。其中過程X、物質Y和物質Z分別是

A.糖酵解、丙酮酸、脂肪酸 B.有氧呼吸、乳酸、脂肪酸

C.糖酵解、乳酸、膽固醇 D.有氧呼吸、丙酮酸、膽固醇

10.A

11.高的動脈血壓引起降壓反射。發生降壓反射時

A.壓力感受器傳人沖動頻率降低 B.副交感神經興奮性減弱

C.心排血量和外周阻力降低 D.依靠正反饋調節使血壓相對穩定

11.C

12.將剛採摘的甜玉米立即放人沸水中片刻,可保持其甜味。這是因為加熱會

A.提高澱粉酶活性 D.改變可溶性糖分子結構

C.防止玉米粒發芽 D.破壞將可溶性糖轉化為澱粉的酶

12.D

13.下列關於人體內血脂代謝及其調節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A.血液中的甘油三酯可以來自於小腸的乳糜微粒

B.血液中高密度脂蛋白偏高會導致高膽固醇血症

C.脂肪細胞中甘油三酯與葡萄糖可以相互轉化

D.胰高血糖素促進甘油三酯的分解

13.B

14.用豌豆進行遺傳試驗時,下列操作錯誤的是

A.雜交時,須在開花前除去母本的雄蕊 B.自交時,雌蕊和雄蕊都無需除去

C.雜交時,須在開花前除去母本的雌蕊 D.人工授粉後,應套袋

14.C

15.某蛋白質由m條肽鏈、n個氨基酸組成。該蛋白質至少有氧原子的個數是

A.n-m B.n-2m C.n+m D.n+2m

15.C

16.在光照下,將等細胞數量的衣藻和大腸桿菌分別接種到只含無機鹽的培養液中培養,結果是(虛線和實線分別表示大腸桿菌和衣藻的生長曲線)

16.D

17.某條多肽的相對分子質量為2778,若氨基酸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為110,如考慮終止

密碼子,則編碼該多肽的基因長度至少是

A.75對鹼基 B.78對鹼基 C.90對鹼基 D.93對鹼基

17.C

18.某二倍體動物的某細胞內含10條染色體、10個DNA分子,且細胞膜開始縊縮,則該細胞

A.處於有絲分裂中期 B.正在發生基因自由組合

C.將形成配子 D.正在發生DNA復制

18.D

19.用測微尺測量某個洋蔥表皮細胞的長度時,下列目鏡和物鏡的組合中,視野內目鏡測微尺每小格所代表的實際長度最小的是

①目鏡10x ②物鏡10x ③目鏡16x ④物鏡40x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9.B

20.在牛蛙的脊髓反射實驗中,若要證明感受器是完成曲腿反射必不可少的環節,下列操作不合適的是

A.環割後肢腳趾趾尖的皮膚 B.用探針破壞牛蛙的脊髓

C.用0.5%HCl溶液刺激趾尖 O.剪去牛蛙的腦

20.C

21.下列技術中不能獲得抗銹高產小麥新品種的是

A.誘變育種 B.細胞融合 C.花粉離體培養 D.轉基因

21.C

22.下圖中①和②表示發生在常染色體上的變異。①和②所表示的變異類型分別屬於

A.重組和易位 B.易位和易位 C.易位和重組 D.重組和重組

22.A

23.人體內往往存在著針對一種病毒的不同抗體,合理的解釋是

A.病毒表面往往存在多種蛋白質分子 B.病毒基因在細胞內能高效復制

C.病毒表面往往存在多個同種蛋白質分子 D.病毒基因在細胞內能高效表達

23.A

24.下列關於葉肉細胞能量代謝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適宜光照下,葉綠體和線粒體合成ATP都需要O2

B.只要提供O2,線粒體就能為葉綠體提供CO2和ATP

C.無光條件下,線粒體和葉綠體都產生ATP

D.葉綠體和線粒體都有ATP合成酶,都能發生氧化還原反應

24.D

25.蓍草是菊科植物的__個種。採集同一山坡不同海拔高度的蓍草種子,種在海拔高度為零的某一花園中,植株高度如下圖。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A.原海拔高度不同的蓍草株高的差異表現出物種多樣性

B.不同海拔高度蓍草之間不能雜交或雜交不育

C.研究遺傳差異是否影響蓍草株高,需原海拔處的數據

D.圖示結果說明蓍草株高的變化受到花園生境的影響

25.C

26.與無性生殖相比,有性生殖的優越性表現在通過有性生殖

A.可增加遺傳物質重組的機會 B.可保持親、子代遺傳性狀的一致

C.產生的子代都是二倍體 D.可在短時間內迅速增加子代數量

26.A

27.甲型H1N1流感病毒能在宿主細胞內繁殖,其主要原因是該病毒

A.基因組變異過快 B.基因復制和表達過程過於簡單

C.基因和蛋白質的結構與宿主的相似性很高

D.利用宿主細胞的酶完成基因復制和表達

27.D

28.神經電位的測量裝置如右上圖所示,其中箭頭表示施加適宜刺激,陰影表示興奮區域。用記錄儀記錄A、B兩電極之間的電位差,結果如右側曲線圖。若將記錄儀的A、B兩電極均置於膜外,其它實驗條件不變,則測量結果是

28.C

(三)3分題(共4題)

29.小麥的粒色受不連鎖的兩對基因R1和r1、R2和r2控制。Rl和R2決定紅色,r1和r2決定白色,R對r不完全顯性,並有累加效應,所以麥粒的顏色隨R的增加而逐漸加深。將紅粒(R1R1R2R2)與白粒(r1r1r2r2)雜交得F1,F1自交得F2,則F2的表現型有

A.4種 B.5種 C.9種 D.10種

29.B

30.在a、b、c、d條件下,測得某植物種子萌發時CO2和O2體積變化的相對值如右表。若底物是葡萄糖,則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A.a條件下,呼吸產物除CO2外還有酒精和乳酸

D.b條件下,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比無氧呼吸多

C.c條件下,無氧呼吸最弱

D.d條件下,產生的CO2全部來自線粒體

30.D

31.由基因型為的個體產生的10000個精於中,有的精子500個,則理論上初級精母細胞中發生交換的比例是

A.5% B.10% C.20% D.40%

31.C

32.某小島上原有果蠅20000隻,其中基因型VV、Vv和vv的果蠅分別佔15%、55%和30%。

若此時從島外入侵了2000隻基因型為VV的果蠅,且所有果蠅均隨機交配,則F1代中

V的基因頻率約是

A.43% B.48% C.52% D.57%

32.B

第Ⅱ卷(共90分)

考生注意:

1.答第Ⅱ卷前,考生務必用鋼筆或圓珠筆將姓名、准考證號、校驗碼等填寫清楚。

2.第Ⅱ卷從第33題到第41題,考生應用鋼筆或圓珠筆將答案直接寫在試卷上。

二.簡答題(共90分)

33.(9分)圖1是兩種高等生物細胞亞顯微結構模式圖。圖2~4是圖1中部分結構的放大,據圖回答。([ ]內填圖中標號,__________上填適當內容的文字。)

(1)圖中的結構1~15中不應該出現的是[ ]和[ ];可能含有水溶性色素的是[ ];結構15與[ ]的形成有關。

(2)圖2、3、4所示在結構上的主要共同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圖2、3所示結構的名稱分別是_____________,在其中進行的循環Ⅰ、Ⅱ的名稱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圖3所示結構產生的氣體從產生部位擴散到相鄰細胞中被用於細胞呼吸,至少需要穿過的磷脂分子層有______層。

(3)已知進行有性生殖的某生物同時具有圖2、3、4所示三種結構,這三種結構中的DNA能從父本傳遞給子代的是________。

33.(9分)(1)3 13 8 5或12(5、12均可)

(2)都由雙層膜包被 線粒體、葉綠體 三羧酸循環、卡爾文循環 14

(3)細胞核的DNA(圖4結構中的DNA)

34.(10分)回答下列有關生物進化的問題。

(1)上圖表示某小島上蜥蜴進化的基本過程,X、Y、Z表示生物進化中的基本環節。X、Y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該小島上的蜥蝸原種由許多個體組成,這些個體的總和稱為__________,這是生物進化的__________。

(3)小島上能進行生殖的所有蜥蠍個體含有的全部基因,稱為蜥蜴的____________。

(4)小島上蜥蝸原種的腳趾逐漸出現兩種性狀,W代表蜥蠍腳趾的分趾基因;w代表聯趾(趾間有蹼)基因。下圖表示這兩種性狀比例變化的過程。

1)由於蜥蜴過度繁殖,導致__________加劇。

2)小島上食物短缺,聯趾蜥蝠個體比例反而逐漸上升,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圖所示的過程說明,自然環境的變化引起不同性狀蜥蜴的比例發生變化,其本質是因為蜥蜴群體內的______________發生了改變。

(5)從生物多樣性角度分析,上圖所示群體中不同個體的存在反映了________多樣性;若從分子水平檢測這種多樣性,可採用的簡便技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10分)(1)突變(變異)、自然選擇(2)種群 基本單位(3)基因庫

(4) 1)生存斗爭(種內斗爭)

2)聯趾型個體趾間有蹼,適合於游泳,可以從水蟲獲取食物。因此,在島上食物短缺時,聯趾個體的生存和繁殖機會較多。(合理即給分)

3)基因頻率 (5)遺傳 PCR(聚合酶鏈反應)

35.(12分)下圖表示下丘腦參與的部分調節過程,A~D代表激素,①~④表示過程。據圖回答。

(1)下丘腦在維持人體水和電解質平衡中起重要作用,上圖中激素A的名稱是__________。

(2)飢餓狀態下,導致血糖升高的神經調節過程是:低血糖刺激下丘腦,一方面引起________的反射性興奮,並由神經調節肝臟的代謝;另一方面經由______________,促進________________和胰島α細胞分泌激素B和C,以協同升血糖。

(3)給成年的肥胖者和非肥胖者一次性口服足量的濃葡萄糖溶液後,測定血液中葡萄糖和胰島素濃度,結果如下圖:

1)開始時的30min內,血糖上升的直接原因主要是小腸腔中的葡萄糖通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式被吸收入血液。30min後,在較高濃度________的調節下,肝細胞內的反應過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圖1中的數字序號)顯著加強,使血糖恢復正常。

2)圖2表明口服葡萄糖後,肥胖者與非肥胖者在血糖濃度及胰島素分泌量兩方面的差異分別____。這一事實說明肥胖者胰島素調節血糖的效率低,肥胖是導致________的危險因素。

35.(12分)(1)抗利尿激素(2)延髓糖中樞 交感神經 腎上腺髓質

(3) 1)主動運輸和擴散 胰島索 ①、③

2)兩者血糖濃度的變化基本相同;肥胖者的胰島素分泌量明顯高於非肥胖者 2型糖尿病

36.(8分)回答下列有關植物組織培養的問題。

(1)用於植物組織培養的植物材料稱為__________。

(2)組織培養中的細胞,從分化狀態轉變為未分化狀態的過程稱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再分化階段所用培養基中,含有植物激素X和植物激素Y。逐漸改變培養基中這兩種植物激素的濃度比,來分化細胞群的變化情況如下圖所示。據圖指出兩種激素的不同濃度比與形成芽、根、愈傷組織的關系:

1)當植物激素X與植物激素Y的濃度比等於1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植物激素Y是生長素,在植物組織培養中其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則植物激素X的名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生產上用試管苗保留植物的優良性狀,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8分)(1)外植體(2)去分化(脫分化) (3) 1)未分化細胞群經分裂形成愈傷組織;

2)當植物激素X與植物激素Y的濃度比大幹1時,未分化細胞群分化形成芽;

3)當植物激素X與植物激素Y的濃度比小於1時,未分化細胞群分化形成根。

(4)促進細胞的生長(伸長)、分裂和分化 細胞分裂素

(5)組織培養形成試管苗的過程屬於無性生殖,後代不發生性狀分離。

37.(9分)人體細胞內含有抑制癌症發生的p53基因,生物技術可對此類基因的變化進行檢測。

(1)目的基因的獲取方法通常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

(2)上圖表示從正常人和患者體內獲取的p53基因的部分區域。與正常人相比,患者在該區域的鹼基會發生改變,在上圖中用方框圈出發生改變的鹼基對;這種變異被稱為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限制酶E識別序列為CCGG,若用限制酶E分別完全切割正常人和患者的p53基因部分區域(見上圖),那麼正常人的會被切成______個片段;而患者的則被切割成長度為______對鹼基和______對鹼基的兩種片段。

(4)如果某人的p53基因部分區域經限制酶E完全切割後,共出現170、220、290和460鹼基對的四種片段,那麼該人的基因型是________(以P+表示正常基因,P-表示異常基因)。

37.(9分)(1)從細胞中分離 通過化學方法人工合成(2)見下圖

基因鹼基對的替換(基因突變)

(3)3 460 220

(4)P+P-

38.(10分)回答下列有關高等植物光合作用的問題。

(1)圖1中分子Z的名稱是________________。

(2)Z物質的形成過程是:光能活化位於____________上的_________分子,釋放出_________,並經傳遞最終生成Z。

(3)在暗反應中,CO2必須與RuBP(五碳化合物)結合,這是CO2被固定的第一步。RuBP可循環使用,使光合作用不斷進行;但O2也可與RuBP結合,生成一個三碳化合物和一個二碳化合物,此二碳化合物不參與光合作用。圖2為不同O2濃度下葉表面溫度與光合作用速率的關系。回答下列問題。

1)據圖2,該植物在25℃、適宜光照、1.5%與21%的O2濃度下,每小時單位葉面積積累的葡萄糖量的差值是__________mg。(相對分子質量:CO2—44,葡萄糖—180。計算結果保留一位小數)結合暗反應的過程,解釋不同氧濃度下葡萄糖積累量產生差異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圖2說明不同葉表面溫度、不同氧濃度與光合作用速率的關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8.(10分)(1)還原型輔酶Ⅱ(NADPH)

(2)葉綠體的類囊體膜 葉綠素a 高能電子(e-)(3) 1)9.5mg

O2與RuBP結合,減少了用於還原的C3化合物,從而降低了光合作用速率,高O2濃度抑制了光合作用速率

2)當CO2濃度一定時,較高氧濃度對光合作用速率的抑製作用在較高溫度下更為顯著。

39.(9分)氯苯化合物是重要的有機化工原料,因其不易降解,會污染環境。某研究小組依照下圖所示實驗方案篩選出能高效降解氯苯的微生物SP1菌。培養基配方如表1。

(1)配製Ⅱ號固體培養基時,除添加Ⅱ號液體培養基成分外,還應添加1%的______________。

(2)培養基配製時,滅菌與調pH的先後順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從用途上來說,Ⅰ號培養基和Ⅱ號培養基分別屬於________________培養基和______________培養基。在Ⅱ號培養基中,為SP1菌提供氮源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營養缺乏或環境惡劣時,SP1的菌體會變成一個圓形的休眠體,這種休眠體被稱為_______________。

(5)將SP1菌接種在含不同濃度氯苯的Ⅲ號培養液中培養,得到生長曲線如下圖所示。從圖中可知,SP1菌在______________培養條件下最早停止生長,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9.(9分)(1)瓊脂(2)先調pH,後滅菌(3)通用 選擇 硝酸銨(4)芽孢

(5)20mg/L氯苯 碳源最早耗盡

40.(12分)回答下列有關遺傳的問題:

(1)左上圖是人類性染色體的差別部分和同源部分的模式圖。有一種遺傳病,僅由父親傳給兒子,不傳給女兒,該致病基因位於圖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部分。

(2)右上圖是某家族系譜圖。

1)甲病屬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遺傳病。

2)從理論上講,Ⅱ-2和Ⅱ-3的女兒都患乙病,兒子患乙病的幾率是1/2。由此可見,乙病屬於________遺傳病。

3)若Ⅱ-2和Ⅱ-3再生一個孩子,這個孩子同時患兩種病的幾率是________________。

4)設該家系所在地區的人群中,每50個正常人當中有1個甲病基因攜帶者,Ⅱ-4與該地區一個表現型正常的女子結婚,則他們生育一個患甲病男孩的幾率是_____________。

(3)研究表明,人的ABO血型不僅由位於第9號染色體上的IA、IB、i基因決定,還與位於第19號染色體上的H、h基因有關。在人體內,前體物質在H基因的作用下形成H物質,而hh的人不能把前體物質轉變成H物質。H物質在IA基因的作用下,形成凝集原A;H物質在IB基因的作用下形成凝集原B;而ii的人不能轉變H物質。其原理如圖3所示。

1)根據上述原理,具有凝集原B的人應該具有__________基因和__________基因。

2)某家系的系譜圖如圖4所示。Ⅱ-2的基因型為hhIBi,那麼Ⅲ-2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

3)一對基因型為HhIAi和HhIBi的夫婦,生血型表現為O型血孩子的幾率是____________。

40.(12分)(1)Y的差別(2) 1)常染色體隱性2)X連鎖顯性(伴X染色體顯性)3)1/44)1/200

(3) 1)H IB 2)HhIAIB 3)7/16

41.(11分)樺尺蛾是一種棲息在密林中、白天停歇在樹幹上的昆蟲,一般為淺色,它藉助與環境相似的體色躲避鳥類天敵。在工業污染區,黑色樺尺娥的數量有增多的趨勢。為證實兩種體色的樺尺蛾因環境不同而數量比例不同,進行了如下探究。請完成下列探究方案。

(1)假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實驗步驟:

1)選擇工業污染區A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區B;

2)收集樺尺蛾,並在翅下用有色顏料分別標記黑色蛾和淺色蛾若干;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段時間後用誘蛾燈誘捕,記錄、統計結果。

(3)實驗結果:如表1。根據表內數據在右下空白處繪制A、B兩地區不同體色蛾回收率的柱形圖。

(4)結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分析與討論:

1)人們觀察到工業污染導致樹皮變黑,從這個角度解釋上述實驗結果。

2)已知樺尺蛾的體色由常染色體上__對等位基因控制。為了進一步探究樺尺蛾的黑色與淺色的顯隱性關系,有人將一對黑色蛾與淺色蛾雜交,F1中黑色蛾與淺色蛾的數量比為1:1。請利用F1的蛾,在此基礎上設計遺傳實驗完成探究。

①實驗步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結果與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11分)(1)在工業污染區,黑色蛾數量占優勢(合理即給分)(2) 1)非工業污染區

3)將標記的不同體色的蛾分別釋放到上述兩地區

(3)見圖

(4)在工業污染區,黑色蛾數量占優勢;在非工業污染區,淺色蛾數量占優勢

(5) 1)不同污染程度區域的樹皮顏色不同,使停歇在樹幹上不同體色的蛾被鳥類捕食的概率不同,導致它們的存活率不同。

2)①選擇F1的雌雄黑色蛾雜交;觀察、記錄後代的體色。

②若後代出現淺色蛾,則黑色為顯性性狀;若後代全部都是黑色蛾,則黑色為隱性性狀。(合理即給分)

上海生命科學參考答案

說明:1.本答案供閱卷評分時使用,考生如寫其他正確答案,可參照標准給分。

2.生命科學專用名詞寫錯別字要適當扣分。

3.本試卷包括兩大部分,總計150分。

第Ⅰ卷(共60分)

一.單選題(共6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選項)

(一)1分題(共8題)

1
2
3
4
5
6
7
8

C
D
D
A
C
D
A
B

(二)2分題(共20題)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A
A
C
D
B
C
C
C
D
C
D
B
C
A
A
D
C
A
D
C

1.C2.D3.D4.A5.C6.D7.A8.B9.A10.A

11.C12.D13.B14.C15.C16.D17.C18.D19.B20.C

21.C22.A23.A24.D25.C26.A27.D28.C29.B30.D31.C32.B

(三)3分題(共4題)

29
30
31
32

B
D
C
B

第Ⅱ卷(共90分)

二.簡答題(共90分)

33.(9分)(1)3 13 8 5或12(5、12均可)

(2)都由雙層膜包被 線粒體、葉綠體 三羧酸循環、卡爾文循環 14

(3)細胞核的DNA(圖4結構中的DNA)

34.(10分)(1)突變(變異)、自然選擇(2)種群 基本單位(3)基因庫

(4) 1)生存斗爭(種內斗爭)

2)聯趾型個體趾間有蹼,適合於游泳,可以從水蟲獲取食物。因此,在島上食物短缺時,聯趾個體的生存和繁殖機會較多。(合理即給分)

3)基因頻率 (5)遺傳 PCR(聚合酶鏈反應)

35.(12分)(1)抗利尿激素(2)延髓糖中樞 交感神經 腎上腺髓質

(3) 1)主動運輸和擴散 胰島索 ①、③

2)兩者血糖濃度的變化基本相同;肥胖者的胰島素分泌量明顯高於非肥胖者 2型糖尿病

36.(8分)(1)外植體(2)去分化(脫分化) (3) 1)未分化細胞群經分裂形成愈傷組織;

2)當植物激素X與植物激素Y的濃度比大幹1時,未分化細胞群分化形成芽;

3)當植物激素X與植物激素Y的濃度比小於1時,未分化細胞群分化形成根。

3. 氯苯化合物是重要的有機化工原料,因其不易降解,會污染環境。某研究小組依照下列實驗方案(如圖1)篩選出

(1)瓊脂
(2)先調pH、後滅菌
(3)通用選擇硝酸銨
(4)芽孢
(5)20mg/L氯苯 碳源最早耗盡

閱讀全文

與某實驗小組利用如圖裝置合成氯苯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ios12正式版哪些設備 瀏覽:505
東莞市順輝五金製品有限公司 瀏覽:26
閥門怎麼都擰都關不了水 瀏覽:39
如何校正壓力儀表 瀏覽:99
測試ESD的叫什麼儀器 瀏覽:347
電話營銷設備哪個好 瀏覽:845
水龍頭閥門斷裡面怎麼辦 瀏覽:899
自製自動水平裝置 瀏覽:782
清洗機床表面油污用什麼效果最好 瀏覽:326
湖北全自動移栽設備哪裡有 瀏覽:671
滾動軸承如何導課 瀏覽:458
溫針治療用什麼儀器 瀏覽:511
磁粉檢測裝置包括 瀏覽:634
製冷機加什麼樣的油 瀏覽:285
什麼叫做機械臂手 瀏覽:131
鶴壁製冷維修多少錢 瀏覽:114
氯氣採用什麼閥門 瀏覽:804
研發儀器計入什麼科目 瀏覽:88
用什麼儀器才能遠程觀察身體 瀏覽:120
管道安裝閥門檢驗要求 瀏覽: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