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多大的荷載會對樁基設計產生影響
在化工裝置中,多大的荷載(1000kg、500kg、300kg)會對框架的樁基設計產生影響的問題,不能從表面去看,不論手算還是用程序進行計算,都要對框架上作用的荷載進行綜合考慮,才能確定對樁基的影響!!!
Ⅱ 論述詳細樁基礎設計原則
試樁主要有兩個作用:1. 確定承載力 2 成孔(成樁)的可能性。
1.測定樁承載力的方法可以使靜載試驗或其他方法,如高應變,但靜載試驗是規范提倡也是最有把握的方法。
高應變檢測僅僅作為輔助手段,也即應有一定的靜載試驗可對比。
Ⅲ 樁基礎設計
樁基礎設計的內容太多,僅僅樁的不同方法分類在這里就夠敘述的了。單指某個工程的或某一種樁的設計,對於結構設計者倒是不難的事。建議你先看看一本土木建築工程叢書《樁基礎設計與計算》劉金礪編著,再看看gb50007-2011及jgj94-2008,只看這兩本規范就行,不看別的書和規范了。
Ⅳ 樁基設計包括哪些基本內容
樁基設計包括:樁的布置,承台的布置,承台梁的布置,承台的設計與計算,畫成施工圖。
樁基礎可以是單根樁(如一柱一樁的情況),也可以是單排樁或多排樁。對於雙(多)柱式橋墩單排樁基礎,當樁外褥枉地而上較高時,樁間以橫系梁相連,以加強各樁的橫向聯系。
多數情況下樁基礎是由多根樁組成的群樁基礎,基樁可全部或部分埋入地基土中。群樁基礎中所有樁的頂部由承台連成一整體,在承台上再修築墩身或台身及上部結構。
樁基的水平承載能力
高層建築基底水平剪力和傾覆力矩,主要由地震和風所引起,一般地,地震作用為控制因素。地震引起的基底水平剪力一般不超過高層建築總重的5%,但仍相當可觀。
因高層建築上部結構的重心遠高於基礎底面,因此還會引起很大的傾覆力矩,在地震區這些作用都必須加以考慮。對高層建築,地震作用往往成為設計中的控制因素。
但在沿海地區,由於海洋風暴的侵擾,風的影響可能甚於地震。對超高層建築,風引起的基底水平剪力和傾覆力矩可能接近甚至遠超過地震引起的結果,成為設計中的控制因素。
Ⅳ 樁基礎施工進場應具備哪些條件
1、施工現場准備
a平整場地:施工隊伍進場前應先進行施工場地平整。
b做好施工大門的修飾和宣傳工作。
c做好場內道路兩側的排水溝設置,使場內不存水,保證道路的暢通。
d施工用水、電:施工前根據需要安裝好水電。
e根據勞動力組織設計,搭建臨時生產設施,生產區和生活區要分開。
2、技術准備
a組織技術人員熟悉圖紙及有關資料,通過圖紙會審掌握設計人員的設計要求及施工要求,並做好會審紀要。
b做好三級技術交底,尤其對工程設計重點、關鍵點、難點、主要變更及施工中應注意的特殊工序、質量要求要詳細文字交底,做到人人心中有數,嚴格按設計規范有關要求施工。
c認真研究工程各軸線與樁位的相對位置關系,索取基準點的資料,制定放線方案和措施,做好測量定位工作,建立現場平面方格網,並做好記錄。
d做好各工種崗前培訓上崗工作,主要工種要求持證上崗。
e做好各級安全交底工作,真正做到安全、文明施工。
3、材料准備
a考查原材料市場,報建設方和監理方認可簽證,確定材料供應廠家。
b按計劃進場施工材料。
c提前做好原材料復驗工作。
4、水、電准備
a根據每棟樓的工程量及現場電力情況安排鑽機等設備進行施工,如電力不能滿足施工設備及進度,則須採用柴油發電機發電進行施工。
b根據需要,施工前對每棟樓施工2眼水井,用於工程樁的施工。
Ⅵ 化工項目給土建設計計算用 土建載荷條件表包含哪些內容
樁基圖紙復,基礎圖紙制 ,工藝條件圖、設備條件圖、電氣條件圖、自控條件圖、給排水條件圖等
1.平面位置見設備平面布置圖。
2.相對標高±0.000相當於絕對標高 m。
3.泵螺栓是否自帶。
4.泵是否二次灌漿。
5.如與本表型號不符時,另附圖。
6.泵端設排水溝,在圖中註明。
Ⅶ 樁基設計規范 2018
沒有樁基設計規范2018。
樁基設計在《建築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07-2011中。
猜你想問的很可能是《建築樁基技術規范》JGJ94-2008或《建築基樁檢測技術規范》JGJ106-2014。
Ⅷ 樁基設計需要哪些岩土參數
設計試樁:根據地質報告及當地經驗,選定樁型及單樁豎向承載力特徵值。目的一是進一步確定所選樁型的施工可行性,避免樁機全面進場後發現該樁型不適合本場地施工或發現樁承載力遠小於地質報告提供的計算值,此時再改樁型就會拖工期且增加費用。二是根據單樁豎向靜載荷試驗確定單樁豎向承載力特徵值。由於地質報告提供的數值往往偏於保守,所以可以根據靜載報告提高樁承載力,減少樁數。
採用靜壓樁施工方法時,施工壓樁力與單樁承載力特徵值有關系,但不是絕對的,要根據經驗及地方標准,可以是特徵值的1.5~2.5,只要靜載試驗滿足要求即可,(你如果有把握,採用1.0倍也可)全面施工時施工壓樁力就可以採用試樁標准。
施工前試樁:根據工程實際情況,決定是否做施工前試樁。施工前試樁可以保留為工程樁。
其中,根據規范必須做施工前試樁的情況有以下三種:
1、設計等級為甲級、乙級的樁基;
2、地質條件復雜、樁施工質量可靠性低;
3、本地區採用的新樁型或新工藝。
施工結束後試樁:根據地質報告及當地經驗,選定樁型及單樁豎向承載力特徵值,全面施工後隨機抽取一定樁數進行動測及靜載荷試驗,驗證樁身質量即單樁豎向承載力特徵值滿足設計要求,不滿足時要採取補強措施。
一般在經驗不足或重要工程要先設計試樁。所有工程在樁基施工完畢後都要進行施工試樁,根據試樁報告進行質量評定及驗收。
編輯本段
試樁目的
試樁是為了大范圍的沉樁作業提供第一手的首次施工參數資料,包括有效樁長、入岩深度、沉渣、灌入度、樁焊接、承載力。
1. 選擇工程樁的樁型、樁長和樁端持力層進行試打樁時,應符合下列規定:
1) 試打樁位置的工程地質條件應具有代表性。
2) 試打樁過程中,應按樁端進入的土層逐一進行測試;當持力層較厚時,應在同一土層中進行多次測試。
2. 樁端持力層應根據試打樁結果的承載力與貫入度關系,結合場地岩土工程勘察報告綜合判定。3 採用試打樁判定樁的承載力時,應符合下列規定:
1) 判定的承載力值應小於或等於試打樁時測得的樁側和樁端靜土阻力值之和與樁在地基土中的時間效應系數的乘積,並應進行復打校核。
2) 復打至初打的休止時間應符合本規范表3.2.6的規定。
Ⅸ 樁基礎設計依據,比如說:在對進行樁基礎設計的時候與哪幾家單位有直接聯系。
建設單位、設計單位和勘察單位對樁基的類型都有直接聯系啊。設計單位是根據勘察單位的勘察報告進行設計的,當然在這過程中,建設單位也有很大的影響,因為建設單位會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選用最經濟的基礎類型。
控制樁的深度,主要是看擬建項目的地質情況和上部結構的荷載量啊,還有就是樁的類型
Ⅹ 地基與基礎設計必須滿足哪些基本條件
地基與基礎設計必須滿足三個基本條件:
1、作用於地基上的荷載效應(基底壓應力)不得超過地基容許承載力或地基承載力特徵值,保證建築物不因地基承載力不足造成整體破壞或影響正常使用,具有足夠防止整體破壞的安全儲備;
2、基礎沉降不得超過地基變形容許值,保證建築物不因地基變形而損壞或影響其正常使用;
3、擋土牆、邊坡以及地基基礎保證具有足夠防止失穩破壞的安全儲備。
延伸閱讀:三種粘土礦物的結構特徵及其工程特性?伊利石晶胞結構優於蒙脫石。其膨脹性和收縮性都較蒙脫石小。高嶺石是由一層硅氧晶片和一層鋁氫氧晶片組成的晶胞,屬於1:1型結構單位層或兩層型。這種晶胞一面露出氫氧基,另一面則露出氧原子。這種晶胞一面露出氫氧基,另一面則露出氧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