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把金屬鈉加入硫酸銅溶液中,會出現什麼現象用化學反應方程式說明反應原理。
Na劇烈反應溶解,產生藍色絮狀沉澱,有無色氣泡產生
2Na +2H2O ==2NaOH +H2氣體
2NaOH +CuSO4==Cu(OH)2沉澱 +Na2SO4
總反應 2Na +CuSO4+2H2O===Cu(OH)2沉澱 +Na2SO4 +H2氣體
2. 鈉與硫酸銅溶液反應
這個事實上是分兩步進行的
第一步 Na與水反應 2Na + 2H2O === 2NaOH + H2↑
第二步 NaOH與CuSO4反應 2NaOH + CuSO4 === Cu(OH)2↓ + Na2SO4
合起來 總反應方程式 2Na + CuSO4 + 2H2O === Cu(OH)2↓ + Na2SO4 + H2↑
你補充的問題 我可以這樣跟你解釋 由於Cu2+周圍全部都是被H2O分子包圍的 所以 Na先和H2O分子接觸
3. 是要研究氫氧化鈉溶液中加入硫酸銅溶液的實驗步驟有哪些
五水硫酸銅:
五水硫酸銅理化性質為透明的深藍色結晶或粉末,在0℃水中的溶解度為316克/升,不溶於乙醇,幾乎不溶於其他大多數有機溶劑。在甘油中呈寶石綠色,空氣中緩慢風化,加熱失去兩分子結晶水(30℃),在110℃下失水變成白色水合物(CuS04・H20)。含雜質多時呈黃色或綠色,無氣味。本品對鐵有很強的腐蝕性。硫酸銅既是一種肥料,又是一種普遍應用的殺菌劑。波爾多液、銅皂液、銅銨制劑,就是用硫酸銅與生石灰、肥皂、碳酸氫銨配製而成的。[1]
化學性質
1、水合物極易吸收空氣中的水汽而變成水合物。水合物在加熱後失去結晶水,加熱到102℃失去兩個結晶水;113℃失去三個結晶水;258℃失去全部結晶水;當加熱溫度達653℃時,開始分解生成CuO和SO3,在720℃時分解結束。[3]
生成結晶水的變化如下:[3]
在不同的溫度下發生的變化如下:[3]
2、與活動順序位於銅以前的單質發生置換反應,如鐵、鋅,但不能與過於活潑的金屬(如鈉、鉀等)置換。[3]
3、與鹼反應[4]
與氨水反應,少量時生成氫氧化銅,過量時生成配合物硫酸四氨合銅。[5]
現象:向硫酸銅溶液中加入少量氨水,有藍色沉澱生成;繼續加入氨水,沉澱溶解,生成深藍色溶液。加入乙醇,有深藍色沉澱析出。[5]
制備方法
1、硫酸法
一種方法是將硫酸與銅混合加熱[6]
此方法由於會產生有害氣體二氧化硫,因此實際應用較少。[6]
2、硫酸法將銅粉在600-700℃下進行焙燒,使其氧化製成氧化銅,再經硫酸分解、澄清除去不溶雜質,經冷卻結晶、過濾、乾燥,製得硫酸銅成品。[7]
2Cu + O2→ 2CuO
CuO+H2SO4→CuSO4+H2O
3、電解液回收
廢電解液(含Cu 50-60g/L,H2SO4180-200g/L)與經焙燒處理的銅泥製成細銅粉(其組成為Cu 65%-70%、CuO 20%-30%,並含少量Cu2O等)進行反應,反應液經分離沉降、清液經冷卻結晶,分離、乾燥製得硫酸銅。[7]
4、回收法
銅污是氮肥廠合成氨原料氣銅洗塔中醋酸銅氨液中的銅化合物沉澱物,在700℃焙燒後,經氧化成氧化銅後與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銅。溶銅沉鐵酸浸、化學濃縮結晶法。[7]
5、採用低品位氧化銅礦(CuO 3%左右)經粉碎至一定粒度,加入硫酸浸漬,添加溶銅沉鐵劑(由錳、釩、銅化合物組成)直接酸浸獲得銅鐵比大於100的硫酸銅浸液,然後加入化學濃縮劑(由鈣、硫化合物組成)進行化學濃縮,排走70%-90%的水分,稍加蒸發、經冷卻結晶、離心分離、風干,製得硫酸銅成品
4. 金屬鈉與硫酸銅溶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鈉先和水反應為氧化還原反應,氧化劑H₂O,被氧化的元素Na,氧化產物NaOH,生成NaOH和氫氣。
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Na+2H₂O=2NaOH+H₂↑
離子反應為:2Na+2H₂O═2Na⁺+2OH⁻+H₂↑
NaOH與硫酸銅發生復分解反應。
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uSO₄+2NaOH═Cu(OH)₂↓+Na₂SO₄,生成氫氧化銅和硫酸鈉。
離子反應為Cu²⁺+2OH⁻=Cu(OH)₂↓,
總反應為:2Na+Cu²⁺+2H₂O=2Na⁺+Cu(OH)₂↓+H₂↑
(4)鈉和硫酸銅溶液反應的探究實驗裝置擴展閱讀:
金屬鈉與硫酸銅溶液發生化學反應里涉及的知識點
1、這個化學反應類型是一個氧化還原反應。
2、金屬鈉的保存,因為金屬鈉是活潑金屬,容易被氧化,為了隔絕水和氧氣所以保存在煤油中。經常會考到的要點是四氯化碳,因為四氯化碳的密度比金屬鈉的大,所以金屬鈉會漂浮於四氯化碳的表面,不能起到隔絕氧氣與水的作用。
工業中製取到的金屬鈉常浸放於液體石蠟、礦物油和苯系物中密封保存,大量通常儲存在鐵桶中充氬氣密封保存。工業製取金屬鈉採用電解氯化鈉的方式來獲取。
3、硫酸銅是可溶於水的鹽,硫酸銅溶液是具有弱酸性的天藍色溶液,硫酸銅俗名膽礬、石膽、膽子礬、藍礬。同石灰乳混合可得波爾多液,用作殺菌劑。
氫氧化銅因為難溶於水,在該反應中是種藍色絮狀沉澱產物,氫氧化銅有一定的毒性,受熱的話顏色會變暗,高溫的時候會分解為氧化銅和水。
4、金屬鈉與硫酸銅溶液發生化學反應的現象:金屬鈉熔化成光亮的小球,在水面上四處游動,發出「嘶嘶」的響聲,有無色無味的氣體生成,同時反應容器中有藍色絮狀沉澱生成。
5. 氫氧化鈉與硫酸銅反應
往硫酸銅的溶液中加入NaOH,如果不振盪,局部會出現較濃的氫氧化鈉,發生沉澱反應:
CuSO4 + 2NaOH = Cu(OH)2 + Na2SO4
但在一些氫氧化鈉濃度較小的地方,生成另一種沉澱,顏色相對較淺,為鹼式硫酸銅:
2CuSO4 + 2NaOH = Cu2(OH)2SO4 + Na2SO4
鹼式硫酸銅相對易分解,如果加熱的話,會出現黑色氧化銅:
Cu2(OH)2 SO4 (熱)= CuO + CuSO4 + H2O
6. 金屬鈉和硫酸銅溶液的反應
單質鈉的性質十分活潑,放入硫酸銅溶液後會先與水反應:2Na+2H2O=2NaOH+H2
生成的氫氧化鈉再與硫酸銅反應:
CuSO4+2NaOH=Cu(OH)2(沉澱)+Na2SO4
7. 鈉加入到硫酸銅溶液中,鈉反應的實驗現象和硫酸銅中產生的實驗現象和化學方程式
鈉形成小白球迅速在溶液上旋轉游動,逐漸融化,然後出現藍色沉澱
2Na+2H20=2NaOH+H2↑
2NaOH+CuSO4=Cu(OH)2↓+Na2SO4
8. (1)實驗室用鈉和硫酸銅溶液反應,有關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有:______,______;(2)表面附有氧化膜(成分
(1)鈉先和水反應生成NaOH和氫氣,反應方程式為2Na+2H2O=2NaOH+H2↑,NaOH再和硫酸銅發生復分解反應,反應方程式為2NaOH+CuSO4=Cu(OH)2↓+Na2SO4,故答案為:2Na+2H2O=2NaOH+H2↑;2NaOH+CuSO4=Cu(OH)2↓+Na2SO4;
(2)Mg表面的氧化物薄膜為MgO,MgO先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鎂和水,離子反應方程式為MgO+2H+=Mg2++H2O,然後Mg再和HCl反應生成氯化鎂和氫氣,離子反應方程式為Mg+2H+=Mg2++H2↑,
故答案為:MgO+2H+=Mg2++H2O;Mg+2H+=Mg2++H2↑;
(3)碳酸氫鈉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二氧化碳和水,反應方程式為NaHCO3+HCl=NaCl+CO2↑+H2O,故答案為:NaHCO3+HCl=NaCl+CO2↑+H2O;
(4)A.氯氣和水反應生成HCl和HClO,HClO光照分解生成HCl和氧氣,反應方程式為Cl2+H2O=HCl+HClO、2HClO=2HCl+O2↑,所以有氣體生成,故A錯誤;
B.鹽酸和Mg反應生成氯化鎂和氫氣,離子方程式為Mg+2H+=Mg2++H2↑,所以有氣體生成,故B錯誤;
C.氯氣、HCl、HClO與NaOH反應沒有氣體生成,反應方程式為2NaOH+Cl2=NaCl+NaClO+H2O、HCl+NaOH=NaCl+H2O、NaOH+HClO=NaClO+H2O,所以沒有氣體生成,故C正確;
D.水和過氧化鈉反應生成NaOH和氧氣,反應方程式為2Na2O2+2H2O=4NaOH+O2↑,所以有氣體生成,故D錯誤;
所以沒有氣體生成的是C,D中的反應為2Na2O2+2H2O=4NaOH+O2↑,
故答案為:C;2Na2O2+2H2O=4NaOH+O2↑.
9. Na與CuSO4溶液的探究實驗
提出問題 如果把鈉投入硫酸銅溶液中,會發生什麼樣的反應呢?大家可以討猜想一下。
假設猜想 甲說:能發生反應生成Na2SO4和Cu,發生置換反應。
乙說:能發生反應生成Na2SO4 和Cu(OH)2
丙說:不發生反應
實驗步驟
首先,我們取10mL CuSO4 溶液與小燒杯中.之後我們取一小塊金屬鈉,吸干表面上的煤油後用小刀切去表面的氧化膜,然後投入到小燒杯中
實驗現象
鈉熔成小球,四處游動,發出嘶嘶的響聲,並且生成了藍色沉澱
實驗結論 Na投入CuSO4溶液中,首先Na與溶液中的水反應,生成NaOH,再與CuSO4溶液反應生成Cu(OH)2 藍色沉澱。
反應方程式:
2Na+2H2O=2NaOH+H2↑
2NaOH+CuSO4 =Na2SO4 +Cu(OH)2↓
所以乙同學的猜測正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