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小明正在用圖甲所示的實驗裝置探究「水沸騰時溫度變化的特點」的實驗:(1)圖乙是小明在實驗中觀察到的
(1)b圖氣泡在上升過程中體積逐漸減小,所以是沸騰前得現象;a圖氣泡在上升過程中專,體積逐漸增屬大,所以是沸騰時的現象.
(2)從表格中數據可以看出,水從第4分鍾,溫度保持98℃不變,所以從第4分鍾開始沸騰,並且沸騰時的溫度為98℃;
(3)實驗中為了減少從開始加熱到沸騰所用的時間,可以採取的措施是減小水的質量.
故答案為:(1)a;(2)98℃;(3)減小水的質量.
❷ 小芳同學用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探究「水沸騰時溫度變化的特點」.(1)在圖1中,溫度計的使用方法存在的錯
(1)從圖甲中可以看出,溫度計的玻璃泡接觸了容器壁.
(2)從圖乙中可以看出水的沸點是99℃;為了說明水沸騰過程中是否需要吸熱,應移走酒精燈觀察水是否沸騰;
(3)觀察圖2即可知OA段斜線表明水吸熱升溫,AB段水平線說明水在沸騰時,吸收熱量,保持在沸點不變.
沸騰溫度不足100℃,是因為氣壓小於標准大氣壓,故ABC錯誤,D正確;
(4)水沸騰前,由於上層水溫較低,氣泡在上升過程中液化而變小;
水沸騰時,整個容器中的水溫相同,氣泡上升,水壓變小,氣泡變大.故選:A.
(5)在此實驗中,收集多組數據是為了得到可靠的結論.
(6)兩次水的質量不同,質量越大加熱時間較長,故圖象為,見下圖:
(7)A、如果不降低氣壓,即使縮短加熱沸騰時間,水的溫度仍為100℃,並不能降溫,方法不可行;
B、如果不降低氣壓,即使用微火加熱,水的溫度仍為100℃,並不能降溫,方法不可行;
C、增加容器內氣壓,水的沸點會升高,高於80℃,說法是錯誤的;
D、降低容器內氣壓,水的沸點也會降低,低於80℃,此方法是可行的.
故選D.
故答案為:(1)溫度計的玻璃泡接觸了容器壁;(2)99;移走酒精燈觀察水是否沸騰;
(3)D;
(4)A;
(5)①;
(6);
(7)D.
❸ 利用如圖甲所示的裝置做探究水沸騰時溫度變化的特點
(1)當看到水中有大量氣泡不斷上升、變大,到水面破裂開來,裡面的水蒸氣散發到空氣中,就表明水沸騰了;
(2)分析圖乙可知,小華將水加熱至沸騰的時間明顯較長,但水的沸點不變,這說明,氣壓一定時,同種液體的沸點是不變的;
(3)撤掉酒精燈後,發現有一段時間水溫依然保持不變,因為酒精燈加熱時,鐵圈和石棉網的溫度升高的多,高於水的溫度,移開酒精燈時,燒杯底部和杯內水還會從鐵圈和石棉網吸收熱量,繼續沸騰.
故答案為:(1)水蒸氣;(2)同種液體的沸點是不變的;(3)高於;撤掉酒精燈後,發現有一段時間水溫依然保持不變,因為酒精燈加熱時,鐵圈和石棉網的溫度升高的多,高於水的溫度,移開酒精燈時,燒杯底部和杯內水還會從鐵圈和石棉網吸收熱量,繼續沸騰.
❹ 如圖甲所示,是「研究水沸騰時溫度變化特點」的裝置圖.(1)實驗過程中,依據觀察到的______現象,判定
(1)水沸騰時的現象:氣泡在上升過程中體積逐漸變大,到達水面處破裂,所以由氣泡的情回況可判斷答水是否已經沸騰;
(2)溫度計上10℃之間有10個小格,所以一個小格代表的溫度是1℃,即此溫度計的分度值為1℃,此時的溫度為98℃;
(3)根據表格中數據描點連線作出水沸騰的圖象;
(4)由圖象知,水在沸騰過程中不斷吸熱,但溫度保持不變.
故答案為:(1)水的內部產生的大量氣泡,上升到水面破裂;(2)98;
(3)
(4)保持不變,吸熱.
❺ (2014泉州模擬)如圖所示為「探究水沸騰時溫度變化的特點」的實驗裝置.表一 測溫物質 凝固點/
(1)液體溫度計抄是利用液體熱脹冷縮的性質製成的.
被測水的溫度大約88~98℃之間,這個溫度都高於水銀和酒精的凝固點,但是高於酒精的沸點,用酒精溫度計測量此溫度時,酒精已經汽化成蒸氣,不能完成測量.這個溫度低於水銀的沸點,可以利用水銀熱脹冷縮的性質進行工作.所以溫度計的測溫物質選擇水銀.
(2)倒入熱水時,熱的水蒸氣遇冷的溫度計壁液化成小水珠,沾在溫度計壁上,造成很難看清示數.
(3)由表格數據知,水在第6min開始,水不斷吸收熱量,溫度保持98℃不變,所以此時水的沸點是98℃;
水吸收的熱量為Q=cm△t=4.2×103J/(kg?℃)×0.2kg×10℃=8.4×103J.
(4)實驗中發現水沸騰前加熱時間過長,為了縮短加熱時間,可以提高水的初溫或減少水的質量.
故答案為:(1)水銀;
(2)水蒸氣在溫度較低的溫度計表面液化成小水珠,附著在溫度計表面;
(3)98;8.4×103
(4)提高水的初溫.
❻ 水沸騰時溫度變化特點實驗中,通過什麼現象判斷水已經沸騰了
(1)水沸騰時的現象:氣泡在上升過程中體積逐漸變大,到達水面處破裂,所以由氣泡的情況可判斷水是否已經沸騰;
(2)溫度計上10℃之間有10個小格,所以一個小格代表的溫度是1℃,即此溫度計的分度值為1℃,此時的溫度為98℃;
(3)水沸騰的特點:吸熱但溫度保持不變.
(4)觀察水沸騰的實驗裝置時在燒杯上加蓋紙板,其優點是減少熱量的散失,縮短加熱時間,其缺點是增大了燒杯中的氣壓,使水的沸點比正常時要高,
故答案為:(1)水中氣泡從下向上,到水面破裂開來;(2)98;(3)保持不變;吸收熱量;(4)減少熱量的散失,縮短加熱時間;所測水的沸點偏高.
❼ 如圖是「探究水沸騰時溫度規律特點」的實驗裝置,用酒精燈給水加熱至沸騰.加熱至90℃時,每隔0.5min記錄
(1)水沸騰前,氣泡自壺底產生,水的溫度不斷升高,脫離器壁的氣泡在上升過程中體積逐漸減小還未到達液面就消失了.
沸騰後,水的溫度不變,同時脫離器壁的氣泡在上升過程中體積逐漸變大,一直上升到液面而破裂.這些氣泡的氣體主要是水蒸氣,它出現的原因水是由水分子構成的,水分子間有一定的間隔,當水分子受熱時,運動速率會加快,分子間的間隔就變大,水就由液體變為水蒸氣;
(2)杯口不斷地冒出大量「白氣」,這是由於水蒸氣遇冷後液化成的小水滴;
(3)水在沸騰過程中要吸收熱量;
(4)①由表格數據知,水在第4min開始,溫度保持98℃不變,但要不斷吸收熱量,所以此時水的沸點是98℃.
②沸點的高低和氣壓有關,氣壓降低,沸點降低.因此小軍取走水沸騰時的燒杯紙蓋,他發現溫度計的示數比原來測量的沸點略為降低一點.
(5)把三個溫度計同時放在一杯水裡讀數,如果三支溫度計顯示溫度一致,說明溫度計無偏差,否則,確有偏差.
故答案為:(1)有;變大;水蒸氣;水分子間距離變大了;(2)小水珠;水蒸氣遇冷後液化;(3)吸收;(4)98;低;降低;
(5)把三個溫度計同時放在一杯水裡讀數,如果三支溫度計顯示溫度一致,說明溫度計無偏差,否則,確有偏差.
❽ 探究水沸騰時溫度變化的特點的實驗步驟是怎樣的
【實驗器材和材料】秒錶×1,鐵架台×1,大鐵圈×1,小鐵圈×1,酒精燈×1,石棉網×1,燒杯×1,溫度計×1,中間帶小孔的硬紙板×1,火柴,坐標紙,水。
【實驗步驟】
1.
按照實驗裝置圖,按自下向上的順序安裝實驗器材。
2.
在燒杯里加入適量的冷水,將燒杯放在石棉網上,燒杯上沿蓋上中心有孔的硬紙板,把溫度計穿過紙板孔並使溫度計的玻璃泡完全浸入水中。
3.
用火柴點燃酒精燈,給盛了冷水的燒杯加熱。
4.
當水溫至90
℃時,每隔1
min記錄一次溫度,直到水沸騰後5
min為止。
5.
實驗過程中應邊觀察邊記錄,將時間和溫度記錄在預先設計好的表格中。
6.
分析處理實驗數據,繪制溫度—時間關系曲線。
7.
做好實驗後,把器材整理好。
【實驗現象】
剛開始給冷水加熱時,不久,在燒杯的器壁出現了許多小氣泡,隨著水的溫度升高小氣泡逐漸變大,並脫離燒杯器壁開始上升。而在氣泡在上升的過程中逐漸變小,還沒有到達液面就消失了,同時聽到吱吱的響聲。隨著水的溫度繼續升高,發生了變化,脫離器壁的氣泡在上升過程中逐漸變大,上升到水面破裂,這時水就沸騰了。在水沸騰前,水的溫度逐漸升高,沸騰時水的溫度穩定了,即使繼續加熱溫度也不改變。如果把酒精燈撤掉以後,沸騰很快停止。
❾ 探究水沸騰時溫度變化的儀器
(1)由於水沸騰實驗,需要水進行加熱,所以,除需要用溫度計測量溫度的變化外,還需要用秒錶來記錄時間. (2)溫度計上10℃之間有10個小格,所以一個小格代表的溫度是1℃,即此溫度計的分度值為1℃,此時的溫度為98℃; (3)根據表格中數據描點連線作出水沸騰的圖象,如圖所示: (4)由圖象知,水在沸騰過程中不斷吸熱,但溫度保持不變. (5)因為標准大氣壓下,水的沸點是100℃,沸騰過程中吸收熱量,溫度不變,並且水的沸點小於紙的燃點,所以紙鍋沒有燃燒. 故答案為:(1)溫度計;秒錶;(2)98;(3)見上圖;(4)保持不變;吸熱;(5)低於.
❿ 小明同學准備「探究水沸騰時溫度變化的特點」,先組裝好實驗裝置,如圖1所示;並進行了實驗,現請你幫助
(抄1)水沸騰之前,水下層的襲溫度高於上層的水溫,氣泡上升過程中,氣泡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成水,氣泡變小,甲符合水沸騰前的現象;水沸騰時,整個容器中水溫相同,水內部不停的汽化,產生大量的水蒸氣進入氣泡,氣泡變大,乙符合水沸騰時的現象.
(2)①水溫達到98℃時已經保持不變了,但其中第7分鍾有一個96℃,一定是錯誤數據,應該是98℃.
②由表格中數據可以,從3到9分鍾,水的溫度保持98℃不變,所以此時水在沸騰,並且沸點為98℃.水在沸騰過程中吸熱,但溫度保持不變.
③如圖,水升高的溫度和比熱是相同的,加熱需要的時間不同,吸收的熱量不同,根據Q=cm△t得,所以實驗時水的質量不同.
④要縮短實驗時間,我們可以用熱水,或適量減少水量或蓋上硬紙片來減少熱量的損失.
故答案為:(1)乙;(2)①7;98;②繼續吸熱,溫度不變;③水的質量不同;④用熱水;減少水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