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麼是微機保護
微機保護通常是指電氣配電櫃內的微機保護測控裝置(以下簡稱裝置),此裝置是由高集成度、匯流排不出晶元單片機、高精度電流電壓互感器、高絕緣強度出口中間繼電器、高可靠開關電源模塊等部件組成;集保護、測量、控制於一體,適用於35kV及以下電壓等級的用戶終端變電站(所),可實現用戶變電站的全面保護和測控。代替了老式開關櫃中的保護繼電器和儀表等用於保護和狀態指示的元器件。
2. 高壓電櫃的微機保護裝置有什麼作用
微機保護裝置對電路中的不正常情況起到保護作用,微機保護裝置在高壓電回櫃中的答作用:
微機保護裝置具有極強的數據處理,邏輯運算和信息存儲能力,具有先進內核結構.擁有常規繼電保護完整的保護功能,微機保護裝置可以通過接入的電流互感器,電壓互感器等測量元件的信號對迴路的狀態進行監視,控制以及保護。比如短路保護,過載保護,單相接地保護等等。
在不用保護裝置的時候,高壓櫃用繼電器實現這些保護功能。現在用微機保護,功能就更多一些,比如可以方便接受遠程式控制制,向上級系統進行通訊,傳遞迴路的電流電壓,功率電量信號。可以方便的調整保護設定值等等。
保護裝置的出現,使電路的保護系統變的更為智能,寶光電氣大力推進質量管理體系的建設和生產製造「健康,綠色「產品的環保理念,推出的一系列具有寶光自主知識產權的電力設備,深受市場的歡迎和客戶的一致認可。
3. 微機保護系統硬體組成幾個部分作用
微機保護的硬體電路一般由六個功能單元組成,即數據採集系統、微機主系統、開關輸入輸出電路、工作電源、通信介面和人機對話系統。
傳統的繼電保護裝置使輸入電流和電壓信號模擬量之間的直接比較和計算,使得模擬量比較和計算給定的機械數量(如彈簧扭矩)或電量(如閾值電壓)的設備決定是否旅行。
計算機系統只能進行數字運算或邏輯運算,所以微機保護的工作過程大致如下:電力系統故障時,故障電力轉換為數字量通過模擬輸入系統,然後進入計算機的中央處理器(CPU),保護故障信息根據相應的演算法和程序操作,和操作的結果相比,在任何時間設置為給定值,判斷是否發生故障。
一旦在該區域確認故障,根據斷路器的電流狀態和開關量輸入跳閘繼電器,跳閘信號由開關量輸出系統發出,故障信息顯示並列印出來。
(3)微機繼電保護裝置作用擴展閱讀:
微機保護裝置使用最新的硬體晶元提高技術成熟,使用80c196kbCPU、測量14A/D轉換、模擬輸入電路多達24路,使用信號處理晶元DSP處理收集數據,使用快速傅里葉變換,得到基波諧波8次,特殊的軟體自動校正,確保測量精度高。
採用雙埠RAM和CPU進行數據轉換,形成多CPU系統,採用CAN匯流排進行通信。它具有通信速率高(高達100MHZ,運行在80或60MHZ)和抗干擾能力強的特點。通過鍵盤和液晶顯示單元可以方便地進行現場觀察和各種保護方法及保護參數。
復制(或數據採集系統)CPU主系統開/關(或數字)輸入/輸出系統模擬輸入系統,主要是將模擬量正確地轉換成所需的數字量。CPU主系統主要對模擬輸入系統的原始數據進行分析處理,完成各種繼電保護功能。
開關數量(或數字數量)輸入/輸出系統,完成各種保護出口跳閘。信號報警。外部接觸輸入和人機對話等功能。
4. 微機保護的基本構成和主要部分的功能有哪些
1、微機保護由硬體和軟體兩部分組成。
微機保護的軟體由初始化模塊、數據採集管專理模塊、故障檢出屬模塊、故障計算模塊、自檢模塊等組成。通常微機保護的硬體電路由六個功能單元構成,即數據採集系統、微機主系統、開關量輸入輸出電路、工作電源、通信介面和人機對話系統。
2、保護功能
定時限/反時限保護、後加速保護、過負荷保護、負序電流保護、零序電流保護、單相接地選線保護、過電壓保護、低電壓保護、失壓保護。
負序電壓保護、風冷控制保護、零序電壓保護、低周減載保護、低壓解列保護、重合閘保護、備自投保護、過熱保護、過流保護、逆功率保護、差動保護、啟動時間過長保護、非電量保護等。
(4)微機繼電保護裝置作用擴展閱讀:
運行原理:
微機保護裝置的數字核心一般由CPU、存儲器、定時器/計數器、Watchdog等組成。目前數字核心的主流為嵌入式微控制器(MCU)。
即通常所說的單片機;輸入輸出通道包括模擬量輸入通道(模擬量輸入變換迴路(將CT、PT所測量的量轉換成更低的適合內部A/D轉換的電壓量,±2.5V、±5V或±10V)、低通濾波器及采樣、A/D轉換)和數字量輸入輸出通道(人機介面和各種告警信號、跳閘信號及電度脈沖等)。
5. 微機保護裝置硬體主要包括哪幾部分各部分的作用是什麼
通常微機保護的硬體電路由六個功能單元構成,即數據採集系統、微機主系統、開關量輸入輸出電路、工作電源、通信介面和人機對話系統。
傳統的繼電保護裝置是使輸入的電流、電壓信號直接在模擬量之間進行比較和運算處理,使模擬量與裝置中給定的機械量(如彈簧力矩)或電氣量(如門檻電壓)進行比較和運算處理,決定是否跳閘。
計算機系統只能作數字運算或邏輯運算,因此微機保護的工作過程大致是:當電力系統發生故障時,故障電氣量通過模擬量輸入系統轉換成數字量,然後送入計算機的中央處理器,對故障信息按相應的保護演算法和程序進行運算,且將運算的結果隨時與給定的整定值進行比較,判別是否發生故障。
一旦確認區內故障發生,根據開關量輸入的當前斷路器和跳閘繼電器的狀態,經開關量輸出系統發出跳閘信號,並顯示和列印故障信息。
(5)微機繼電保護裝置作用擴展閱讀
微機保護裝置硬體採用最新的晶元提高了技術上的先進性,CPU採用80C196KB,測量為14位A/D轉換,模擬量輸入迴路多達24路,採到的數據用DSP信號處理晶元進行處理,利用高速傅氏變換,得到基波到8次的諧波,特殊的軟體自動校正,確保了測量的高精度。
利用雙口RAM與CPU變換數據,就構成一個多CPU系統,通信採用CAN匯流排。具有通信速率高(可達100MHZ,運行在80或60MHZ)抗干擾能力強等特點。通過鍵盤與液晶顯示單元可以方便的進行現場觀察與各種保護方式與保護參數的設定。
6. (1)什麼是微機繼電保護裝置主要包括哪幾部分
繼電保護裝置,就是指反應電力系統中電氣元件發生故障或不正常運行狀態,並動作於斷路器跳閘或發出信號的一種自動裝置包括測量部分、邏輯部分、執行部分。
7. 繼電保護的作用是什麼
(1)在過載時,繼電保護裝置應發出警報信號。
繼電保護的作用是
:
(2)在短路故障時,繼回電保護答裝置應立即動作,要求准確、迅速地自動將有關的斷路器跳閘,將故障部分從系統中斷開,
(3)
確保其他迴路的正常運行。
為了保證電源不中斷,繼電保護裝置應將備用電源投入或經自動裝置進行重合閘。(二)繼電保護的基本要求①.選擇性基本含義是保護裝置動作時,僅將故障元件從電力系統中切除,使停電范圍盡量減小,以保證系統中非故障部分繼續安全運行。②.速動性速動性是指繼電保護裝置應以盡可能快的速度斷開故障元件。這樣就能減輕故障設備的損壞程度,減小用戶在低電壓情況下工作的時間,提高電力系統運行的穩定性。③.靈敏性保護裝置對其保護范圍內的故障或不正常運行狀態的反應能力稱為靈敏性(靈敏度)。靈敏性常用靈敏系數來衡量。它是在保護裝置的測量元件確定了動作值後,按最不利的運行方式、故障類型、保護范圍內的指定點校驗,並滿足有關規定的標准。④.可靠性可靠性是指在保護裝置規定的保護范圍內發生它應該反應的故障時,保護裝置應可靠地動作(即不拒動)。而在不屬於該保護動作的其他任何情況下,則不應該動作
8. 繼電保護裝置和微機保護裝置有什麼不一樣
1、組成不同
微機保護由高集成度、匯流排不出晶元單片機、高精度電流電壓互感器、內高絕緣強度出口中間繼電容器、高可靠開關電源模塊等部件組成。繼電保護裝置由測量比較元件、邏輯判斷元件、執行輸出元件構成。
2、應用范圍不同
微機保護裝置主要作為110KV及以下電壓等級的發電廠、變電站、配電站等,也可作為部分70V-220V之間電壓等級中系統的電壓電流的保護及測控。繼電保護微機型測試裝置是保證電力系統安全可靠運行的一種重要測試工具。
繼電保護裝置可對各類型電壓、電流、頻率、功率、阻抗、諧波、差動、同期等繼電器以手動或自動方式進行測試,可模擬各種故障類型進行距離、零序保護裝置定值校驗和保護裝置的整組試驗,可自動掃描微機和數字型變壓器、發變組差動保護比率制動曲線,具備GPS觸發功能。
3、特點不同
微機保護裝置產品特點:體積超薄、功能強大、工藝精良、外形美觀、性價比高。繼電保護裝置應滿足可靠性、選擇性、靈敏性和速動性的要求:這四「性」之間緊密聯系,既矛盾又統一。
9. 繼電保護的用途是什麼
繼電維護是指研究電力系統問題和危及安全運行的異常工況,以探討其對策的反事故自動化措施。因在其發展過程中曾主要用有觸點的繼電器來維護電力系統及其元件(發電機、變壓器、輸電線路、母線等)使之免遭損害,所以沿稱繼電維護。 電力系統繼電維護的基本任務是:當電力系統發生問題或異常工況時,在可能實現的最短時間和最小區域內自動將問題裝備從系統中切除,或者給出信號由值班人員消除異常工況的根源,以減輕或避免裝備的損壞和對相鄰地區供電的影響。 繼電維護的簡史 19世紀的最後25年裡,作為最早的繼電維護裝置熔斷器已開始應用。電力系統的發展,電網結構日趨復雜,短路容量不斷增大,到20世紀初期產生了作用於斷路器的電磁型繼電維護裝置。雖然在1928年電子器件已開始被應用於維護裝置,但電子型靜態繼電器的大量推廣和生產,只是在50年代晶體管和其他固態元器件迅速發展之後才得以實現。靜態繼電器有較高的靈敏度和動作速度、維護簡單、壽命長、體積小、消耗功率小等優點,但較易受環境溫度和外界干擾的影響。1965年出現了應用計算機的數字式繼電維護。大規模集成電路技術的飛速發展,微處理機和微型計算機的普遍應用,極大地推動了數字式繼電維護技術的開發,目前微機數字維護正處於日新月異的研究試驗階段,並已有少量裝置正式運行。 繼電維護的基本性能 繼電維護的正確工作不僅有力地提高電力系統運行的安全可靠性,並且正確使用繼電維護技術和裝置,還可能在滿足系統技術條件的前提下降低一次裝備的投資。繼電維護為完成其功能,必須具備以下5個基本性能。 ①安全性:繼電維護裝置應在不該動作時可靠地不動作,即不應發生誤動作現象。 ②可靠性:繼電維護裝置應在該動作時可靠地動作,即不應發生拒動作現象。 ③快速性:繼電維護裝置應能以可能的最短時限將問題部分或異常工況從系統中切除或消除。 ④選擇性:繼電維護裝置應在可能的最小區間將問題部分從系統中切除,以保證最大限度地向無問題部分繼續供電。 ⑤靈敏性:表示繼電維護裝置反映問題的才能。通常以靈敏系數klm表示。靈敏系數有兩種表達方式,即反映問題參量上升的維護靈敏系數,klm=維護區內金屬性短路時問題參量的最小計算值/維護的動作參量;反映問題參量下降的維護靈敏系數,klm=維護的動作參量/維護區內金屬性短路時問題參量的最大計算值。 繼電維護須具備的 5個性能彼此緊密聯系。在選擇維護方案時,還應注意經濟性。所謂經濟性,不僅指維護裝置的裝備投資和運行維護費,還必須考慮由於維護裝置不完善而發生誤動或拒動時對國民經濟所造成的損失。 繼電維護可按以下4種方式分類:①按被維護對象分類,有輸電線維護和主裝備維護(如發電機、變壓器、母線、電抗器、電容器等維護)。 ②按維護功能分類,有短路問題維護和異常運行維護。前者又可分為主維護、後備維護和輔助維護;後者又可分為過負荷維護、失磁維護、失步維護、低頻維護、非全相運行維護等。 ③按維護裝置進行比較和運算處理的信號量分類,有模擬式維護和數字式維護。一切機電型、整流型、晶體管型和集成電路型(運算放大器)維護裝置,它們直接反映輸入信號的連續模擬量,均屬模擬式維護;採用微處理機和微型計算機的維護裝置,它們反應的是將模擬量經采樣和模/數轉換後的離散數字量,這是數字式維護。 ④按維護動作原理分類,有過電流維護、低電壓維護、過電壓維護、功率方向維護、距離維護、差動維護、高頻(載波)維護等。 系統維護 實現繼電維護功能的裝備稱為繼電維護裝置。雖然繼電維護有多種類型,其裝置也各不相同,但都包含著下列主要的環節:①信號的採集,即測量環節;②信號的分析和處理環節;③判斷環節;④作用信號的輸出環節。以上所述僅限於組成電力系統的各元件(發電機、變壓器、母線、輸電線等)的繼電維護問題,而各國電力系統的運行實踐已經證明,僅僅配置電力系統各元件的繼電維護裝置,還遠不能防止發生全電力系統長期大面積停電的嚴重事故。為此必須從電力系統的全局和整體出發,研究問題元件被相應繼電維護裝置動作而切除後,系統將呈現何種工況,系統失去穩定時將出現何種特徵,如何盡快恢復系統的正常運行。這些正是系統維護所需研究的內容。系統維護的任務就是當大電力系統正常運行被破壞時,盡可能將其影響范圍限制到最小,負荷停電時間減小到最短。
10. 繼電保護系統中微機充電保護裝置的作用是什麼
母線充電時投入充電保護,充電保護時限內母聯過流或者速斷閉鎖,等母線充專電完成後母線過流保護自動屬投入。以下是以前的高手答復的問題答案,供參考:
母聯斷路器的充電保護屬於斷路器保護,專為用母聯斷路器向備用母線充電用。充電保護整定值很小,動作時間也很短,通過母聯給備用母線充電時,假如備用母線有故障,則充電保護瞬時動作,斷開母聯斷路器,防止護大事故,它也是只切了故障母線,而非故障母線正常運行。
當充電完畢後,母聯充電保護需自動退出,因為其定值較小,時限很短,過於靈敏,很容易誤動。此時,只需母差保護和母聯過流保護投入進行配合就可以滿足要求了!注意,充電之前,要短時退出母差保護,充電完成後,再投入母線差動保護。
母線充電保護一般在新母線或檢修後的母線在投入運行前,要投入母線充電保護壓板。用母聯斷路器對其中一組母線充電,檢查新投運的母線或檢修後的母線是否有故障。充電正常後,此壓板應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