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流體阻力實驗裝置的設計論文

流體阻力實驗裝置的設計論文

發布時間:2022-04-18 09:56:40

① 寫物理關於阻力的論文

物理是一門以觀察和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在教學中,有意識地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實際,分析物理現象;利用身邊物品,進行物理實驗,都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加深學生體會。這里介紹一組與雞蛋有關的物理現象和實驗。
1、液體蒸發吸熱

實驗:把剛煮熟的蛋從鍋內撈起來,直接用手拿時,雖然較燙,但還可以忍受。過一會兒,當蛋殼上的水膜幹了後,感到比剛撈上時更燙了。

分析:因為剛撈上來的蛋殼上附著一層水膜,開始時,水膜蒸發吸熱,使蛋殼的溫度下降,所以並不覺得很燙。經過一段時間,水膜蒸發完畢。由蛋內部傳遞出的熱量使蛋殼的溫度重新升高,所以感到更燙手。

2、熱脹冷縮的性質

實驗:把煮熟撈起的蛋立刻浸入冷水中,待完全冷卻後,再撈起剝落。

分析:首先,蛋剛浸入冷水中,蛋殼直接遇冷收縮,而蛋白溫度下降不大,收縮也較小,這時主要表現為蛋殼在收縮。其次,由於不同物質熱脹冷縮性質的差異性,當整個蛋都完全冷卻時,組織疏鬆的蛋白收縮率比蛋殼大,收縮程度更明顯,造成蛋白蛋殼相互脫離,剝蛋殼就更方便了。

3、驗證大氣壓存在

實驗:選一隻口徑略小於雞蛋的瓶子,在瓶底熱上一層沙子。先點燃一團酒精棉投入瓶內,接著把一隻去殼雞蛋的小頭端朝下堵住瓶口。火焰熄滅後,蛋被瓶子緩緩「吞」入瓶肚中。

分析:酒精棉燃燒使瓶內氣體受熱膨脹,部分氣體被排出。當蛋堵住瓶口,火焰熄滅後,瓶內氣體由於溫度下降,壓強變小,低於瓶外的大氣壓。在大氣壓作用下,有一定彈性的雞蛋被壓入瓶內。

4、浮沉現象

實驗:把一隻去殼雞蛋,浸沒在一隻裝有清水的大口徑玻璃杯中。松開手後,發現雞蛋緩緩沉入杯底。撈出雞蛋往清水中加入食鹽,調製成濃度較高的鹽溶液。再把雞蛋浸沒在鹽溶液中,松開手後,雞蛋卻緩緩上浮。

分析:物體浮沉情況取決於所受的重力和浮力的大小關系。浸沒在液體中的物體體積就是它所排開液體的體積,根據阿基米德原理可知物體密度與液體密度的大小關系可以對應表示重力與浮力的大小關系。因為蛋的密度略微比清水的密度大,當蛋浸入清水中時,所受重力大於浮力,所以蛋將下沉。當浸沒在鹽水中時,由於鹽水密度比蛋的密度大,所受的重力小於浮力,所以蛋將上浮。

5、慣性、摩擦阻力現 象
實驗:選用外形相似的生雞蛋、熟雞蛋各一隻,放在水平桌面上。用相同的力使它們在原處旋轉。能迅速旋轉的是熟雞蛋,緩慢旋轉幾圈就停止的是生雞蛋。

分析:生雞蛋的殼內是液狀的蛋清,外力作用在蛋殼上旋轉時,蛋清由於慣性,繼續保持靜止狀態,則它與蛋殼間存在摩擦阻力作用,使整個蛋只能緩慢轉動。而熟雞蛋內蛋清已凝固成蛋白,外力作用時旋轉時,整個蛋就能迅速轉動。

6、物體的穩定平衡

實驗:選用一隻生雞蛋,在小頭一端開個孔並清除干凈殼內的蛋清蛋黃。沿小孔滑入一塊重物。以蛋殼的大頭端為底部,扶好蛋殼。點燃一隻蠟燭,滴入燭油,把重物封存在蛋殼底部。燭油大約封存至整個蛋殼高度的四分之一即可。把制好的蛋殼推倒後,蛋殼能自動立起。製成一個「不倒翁」。

分析:在空蛋殼的底端封存的重物和燭油,使整個蛋體的重心移近蛋殼的底部,重心起低,穩定性越好。當蛋殼傾斜,偏離平衡位置時,使蛋體的重心升高。因為蛋殼底端是球形的,在蛋體的自身重力作用下,蛋體又恢復到原來的平衡位置上。

7、分子運動現象

實驗:外殼完好的蛋,埋入食鹽中腌制一段時間,可以製成一隻鹹蛋。雖然蛋殼仍然完好,但連內部的蛋黃都變咸了。

分析:因為物質的分子間存在間隙,而且分子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所以食鹽分子擴散到蛋黃中,使蛋黃也變咸。

一組與雞蛋有關的物理現象和實驗一文由教育資源網教育資源網搜集整

參考資料:http://www.61800.org/chuzhong/List/List_254_1.shtml

② 王麗華的教學論文

1.流體流動阻力實驗的改進與提高,王麗華徐慶峰,實驗室科學,(4) 57-59(2010)
2.乾燥速率曲線測定實驗設備改進的一點設想,王麗華夏雪偉,實驗室科學,(1)177-178(2009)
3.流化床乾燥實驗設備改進的設想,王麗華夏雪偉,蘇州大學學報, 61-62(2007)
(4)Xu L,Li Y,Sun H,Zhen X,Qiao C,Tian S,Hou T. Current developments of macrophage 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 (MIF) inhibitors. Drug Discov Today. doi: 10.1016/j.drudis.2012.12.013. [Epub ahead of print]
(5)Ye N,Neumeyer JL,Baldessarini RJ,Zhen X,Zhang A.Update 1 of: Recent Progress in Development of Dopamine Receptor Subtype-Selective Agents: Potential Therapeutics for Neurological and Psychiatric Disorders. Chem Rev. 2013 Mar 7. [Epub ahead of print].
(6)Haifeng Suna, Liyuan Zhub, Huicui Yangc, Wangke Qiana, Lin Guob, Shengbin Zhoua, Bo Gaoc, Zeng Lia, Yu Zhoua, Hualiang Jianga, Kaixian Chena, Xuechu Zhen, Hong Liu Asymmetric Total Synthesis and Identification of Tetrahydroprotoberberine Derivatives as New Antipsychotic Agents Possessing a Dopamine D1, D2 and Serotonin 5-HT1A Multi-Action Profile. BIOORG. MED. CHEM. ;21(4):856-68
(7)Liu CL, Gao M, Jin GZ, Zhen X. GABA Neurons in the Ventral Tegmental Area Responding to Peripheral Sensory Input. PLoS One. 2012;7(12):e51507. doi: 10.1371.
(8)Qian W, Lu W, Sun H, Li Z, Zhu L, Zhao R, Zhang L, Zhou S, Zhou Y, Jiang H, Zhen X, Liu H. Design, synthesis, and pharmacological evaluation of novel tetrahydroprotoberberine derivatives: selective inhibitors of dopamine D receptor.Bioorg Med Chem. 2012, 20(15):4862-71.
(9)Zheng YY,Guo L,Zhen XC,Li JQ. Synthesis and antidepressant activity of arylalkanol-piperidine derivatives as triple reuptake inhibitors. Eur J Med Chem. 2012, 54:123-36.
(10)Xu Z,Dong S,Du D,Jiang N,Sun P,Wang H,Yin L,Zhang X,Cao X,Zhen X,Hu Y. Gene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hD(5) and C-terminal Mutant hD(5m) transgenic rats. Brain Res. 2012, 1448:27-41.
(11)Chu HY, Wu Q, Zhou S, Cao X, Zhang A, Jin GZ, Hu GY, Zhen X. SKF83959 suppresses excitatory synaptic transmission in rat hippocampus via a dopamine receptor-independent mechanism.J Neurosci Res. 2011 Aug;89(8):1259-66.
(12)Zhang H, Ye N, Zhou S, Guo L, Zheng L, Liu Z, Gao B, Zhen X, Zhang A. Identification of N-Propylnoraporphin-11-yl 5-(1,2-Dithiolan-3-yl)pentanoate as a New Anti-Parkinson's Agent Possessing a Dopamine D(2) and Serotonin 5-HT(1A) Dual-Agonist Profile. J Med Chem. 2011 Jun 14. 54(13):4324-38.
(13)Ye N, Wu Q, Zhu L, Zheng L, Gao B, Zhen X, Zhang A. Further SAR study on 11-O-substituted aporphine analogues: Identification of highly potent dopamine D(3) receptor ligands. Bioorg Med Chem. 2011 Mar 15; 19(6):1999-2008.
(14)Chu HY, Yang Z, Zhao B, Jin GZ, Hu GY, Zhen X*. Activation of phosphatidylinositol-linked D1-like receptors increases spontaneous glutamate release in rat somatosensory cortical neurons in vitro. Brain Res. 2010 Jul 9; 1343:20-7.

③ 流體流動阻力系數測定實驗流程設計和操作步驟怎麼寫

流體流動阻力系數測定實驗流程設計難度不大,我稍微指點你。

④ 化工原理實驗之流體流動阻力的測定

流動阻力的測定時,測量值與測壓孔的大小無關,與測壓管的粗細和長短無關。壓力傳播到感測器的感應面是壓力波的形式,感受的是壓強因此跟測壓孔的大小和測壓管的粗細無關。水中聲波的速度為1440m\s,因此一般幾米的測壓管測量值的延遲是可以忽略的。如果關心摩擦阻力的話,測量值與測量位置是相關的,下游的壓力會比上游壓力值小。如果局部損失相比摩擦阻力大一個量級,測量位置引起的摩擦阻力可以忽略,測壓孔位置在哪裡也就無所謂了。
關鍵是測量的壓力一定是動壓,而不是停滯壓力(總壓)。
第二個問題沒看明白。

⑤ 流體流動阻力的測定實驗

流動阻力的測定時,測量值與測壓孔的大小無關,與測壓管的粗細和長短無關。壓回力傳播到感測器的感應答面是壓力波的形式,感受的是壓強因此跟測壓孔的大小和測壓管的粗細無關。水中聲波的速度為1440m\s,因此一般幾米的測壓管測量值的延遲是可以忽略的。如果關心摩擦阻力的話,測量值與測量位置是相關的,下游的壓力會比上游壓力值小。如果局部損失相比摩擦阻力大一個量級,測量位置引起的摩擦阻力可以忽略,測壓孔位置在哪裡也就無所謂了。
關鍵是測量的壓力一定是動壓,而不是停滯壓力(總壓)。
第二個問題沒看明白。

⑥ 流體阻力的參考文獻

1.詞條作者:張炳煊《中國大網路全書》74卷(第二版)物理學詞條:流體力學:中國大網路全書出版社,2009-07:348-349頁

⑦ 流體流動阻力的測定

實驗名稱:流體流動阻力的測定

一、實驗目的及任務:

1. 掌握測定流體流動阻力實驗的一般方法。

2. 測定直管的摩擦阻力系數及突然擴大管的局部阻力系數。

3. 驗證湍流區內摩擦阻力系數為雷諾數和相對粗糙度的函數。

4. 將所得光滑管的方程與Blasius方程相比較。

二、實驗原理:

流體輸送的管路由直管和閥門、彎頭、流量計等部件組成。由於粘性和渦流作用,流體在輸送過程中會有機械能損失。這些能量損失包括流體流經直管時的直管阻力和流經管道部件時的局部阻力,統稱為流體流動阻力。

1. 根據機械能衡算方程,測量不可壓縮流體直管或局部的阻力



如果管道無變徑,沒有外加能量,無論水平或傾斜放置,上式可簡化為:



Δp為截面1到2之間直管段的虛擬壓強差,即單位體積流體的總勢能差,通過壓差感測器直接測量得到。

2. 流體流動阻力與流體性質、流道的幾何尺寸以及流動狀態有關,可表示為:



由量綱分析可以得到四個無量綱數群:

歐拉數,雷諾數,相對粗糙度和長徑比

從而有



取,可得摩擦系數與阻力損失之間的關系:



從而得到實驗中摩擦系數的計算式



當流體在管徑為d的圓形管中流動時,選取兩個截面,用壓差感測器測出兩個截面的靜壓差,即可求出流體的流動阻力。根據伯努利方程摩擦系數與靜壓差的關系,可以求出摩擦系數。改變流速可測得不同Re下的λ,可以求出某一相對粗糙度下的λ-Re關系。

閱讀全文

與流體阻力實驗裝置的設計論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測試ESD的叫什麼儀器 瀏覽:347
電話營銷設備哪個好 瀏覽:845
水龍頭閥門斷裡面怎麼辦 瀏覽:899
自製自動水平裝置 瀏覽:782
清洗機床表面油污用什麼效果最好 瀏覽:326
湖北全自動移栽設備哪裡有 瀏覽:671
滾動軸承如何導課 瀏覽:458
溫針治療用什麼儀器 瀏覽:511
磁粉檢測裝置包括 瀏覽:634
製冷機加什麼樣的油 瀏覽:285
什麼叫做機械臂手 瀏覽:131
鶴壁製冷維修多少錢 瀏覽:114
氯氣採用什麼閥門 瀏覽:804
研發儀器計入什麼科目 瀏覽:88
用什麼儀器才能遠程觀察身體 瀏覽:120
管道安裝閥門檢驗要求 瀏覽:981
勞動車輪胎軸承怎麼換 瀏覽:711
鑄造面比較廣用什麼塗料 瀏覽:109
燃氣管道閥門試驗記錄 瀏覽:75
管道閥門爆裂的原因 瀏覽: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