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告訴公路超速警示裝置設計

告訴公路超速警示裝置設計

發布時間:2022-04-17 22:12:19

❶ 高速公路超速監控裝置是什麼樣的

機動車超速自動監測系統測速原理

近年來,隨著我國道路交通的快速發展,特別是城市機動車數量的猛漲,帶來了很多交通問題和安全隱患。為此,公安交通管理部門在近兩年加大了對非現場處罰設施的投入,而機動車超速自動監測系統(俗稱「電子警察」)就是其中之一。機動車超速自動監測系統,即機動車超速違法行為監控與圖像取證系統,是測速技術與圖像採集技術的有機結合,通過對監測車道內機動車行駛速度的實時、自動測量,對超速違法的機動車輛圖像(含車輛牌號、車型等)進行拍攝,自動記錄車輛行駛時的速度值、車輛圖像、日期、時間、地點等相關信息作為執法證明。它的出現,極大地緩解了交通管理中警力調配不足的問題,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超速事故的發生。
機動車超速自動監測系統比較常用的測速原理主要有雷達、激光、地感線圈以及視頻等,再輔以適當的拍照記錄傳輸系統就構成了各種原理的監測系統,為了方便大家了解和認識,現對這幾種不同原理的監測系統進行原理介紹和性能比較。
一、測速多普勒原理
雷達為英文Radar一詞的譯音,該詞是由Radio Detection And Ranging一語中諸字前綴縮寫而成一語中諸字前綴縮寫而成,為無線電探向與測距之意。雷達用於測速主要是應用了多普勒原理,當一定發射頻率的雷達波束射到移動目標時,其反射頻率攜帶的目標速度信息與發射頻率不同,兩者之差稱為多普勒頻率,多普勒頻率與目標的移動速度成正比。當目標向雷達天線靠近時,反射信號頻率將高於發射機頻率;反之,當目標遠離天線方向而去時,反射信號頻率將低於發射機頻率。使用雷達測速對角度的要求較高,測速系統應正對運動物體的移動方向,當測速角度小於5°時,對測量結果的影響不大於1km/h,通常可以忽略不計;否則,應對角度帶來的Cosine效應進行修正,以保證測量結果的准確可靠。
以一種常見的雷達原理超速監測系統為例,對於固定安裝在道路上方,以一定角度俯視單一機動車道的監測系統,設計時需要考慮安裝角度帶來的影響,對測量結果進行修正。這種懸掛設計在車流量較小的公路上可以對單車道進行監測,安裝時需要搭設龍門架。
雷達原理的監測系統應用廣泛,具有技術成熟、價格相對較低等優點,容易推廣。目前,使用較多的是一種窄波束高性能雷達,它的波瓣角約在4°-6°,測速時間可以達到幾十個毫秒。窄波束高性能雷達與早期寬波束雷達相比較更適於對單車道超速情況進行監控。寬波速雷達的雷達波發射錐角度一般在10°-30°間,掃描面比較廣,監測區域大,當相鄰車道兩車並排進入超速監測區域或同車道兩車連續進入超速監測區域時,雷達監測系統無法明確認定哪一部車輛違規,很容易造成錯抓誤判。寬波束雷達的測速時間一般為幾百毫秒,因此,車速過高的車輛經過監測區域一段距離後才能測出它的速度,這時可能已來不及捕捉其圖像信息,從而造成漏抓或誤抓的情況。因此,寬波束雷達不適用於單車道的車速監測系統。
二、激光測速原理
激光測速原理也被稱作激光雷達原理(Ladar,Laser Detection And Ranging),即激光探向與測距之意。Ladar設備採用紅外線半導體激光二極體發射出一定頻率極窄的光束精確地瞄準目標,通過測量紅外線光波在Ladar設備與目標之間的傳送時間來決定速度。由於光速是固定的,激光脈沖傳送到目標再折返的時間會與距離成正比。以固定間隔發射兩個脈沖,即可測得兩個距離;將此兩距離之差除以發射時間間隔即可得到目標的速度。在理論上,發射兩次脈沖即可測量速度。而實際上為避免錯誤,一般Ladar設備在一秒鍾內發射高達上千組的脈沖波,以最小平方法求其平均值計算目標速度,就可以得到非常准確的速度。測速時間可以達幾毫秒至幾十毫秒,相比雷達具有更高的測速准確度;同時,Ladar的發射錐角度只有不到0.1°,其狹窄光束使兩車被同時偵測到的機會等於零,因此,以Ladar測速可以明確認定受測目標。這些特性使Ladar監測系統在較高車流量的路況上能夠准確地工作。
同雷達原理監測系統一樣,對於固定安裝在道路的上方,以一定角度俯視機動車道的Ladar監測系統,設計時需要考慮安裝角度帶來的影響,並對測量結果進行校正,這種懸掛設計只對單獨車道進行監測。但與雷達監測系統相比,激光測速具有測量速度快、監測目標准確、測速准確度高等特點,在兩車道車輛並行或車輛連續進入監測區域時,可以有效地得到車速,而不會出現錯抓誤判的情況。此外,由於激光二極體發射率很窄,其偵測器極易接收到精確的波長,因此在日間有強烈陽光時仍能正常操作。相對於雷達,激光測速產品價格較高。
三、地感線圈測速原理
地感線圈測速一般要用到兩個線圈,兩個線圈之間區域即為超速監測區域。當機動車進入第一個線圈時會在電路中產生電磁感應,同時觸發計時器開始計時;走出第二個線圈後,計時結束,根據兩個線圈之間的距離和產生感應的時間差,以距離除以時間就可以算出車輛通過超速監測區域時的速度。有時為提高測速准確度,可以加入第三個線圈,取得車輛經過各線圈時的平均值,將其作為測量值。相對於其它測速方式,該系統因沒有更多精密高智能化的設備卻能獲得比較高的捕獲率,因此性價比較高。其不足之處是安裝施工時會破壞路面,影響路面壽命,且線圈在地下容易受環境影響而發生形狀改變,還受重型車輛擠壓、路面修理等損壞,使用2-3年就需要更換線圈,實際維修養護費用高於其它測速設備。
四、視頻測速原理
最早出現的視頻原理測速監測系統是虛擬線圈視頻測速系統,即在視頻圖像中的車道上,相距(30-50)m處設兩個虛擬線圈,由於攝像機採集圖象的速度是一定的(x秒/幀),通過計算圖片的幀數可以得到經過的時間,利用車輛通過兩個虛擬線圈的時間差,就可得出車輛的運行速度。其優點是簡單方便、不破壞路面、不用更換線圈。該測速原理最主要的缺點是測速誤差大,容易受到光照等因素的影響;其次,凡經過虛擬線圈的物體均被記錄下來,無效數據多、誤判車輛多;再次,一次只能對一個車道的一輛車進行測速,兩輛車或數輛車同時經過時無法測速,更無法判別其是否超速。由於誤判車輛較多及測速誤差太大,目前視頻測速基本已被淘汰。
現在比較准確的是精確視頻機動車測速系統,該系統主要採用了目標識別與目標跟蹤技術。這些技術原來主要用於航天領域。目標識別技術為圖象的特徵模式識別,其基本原理是對所要識別的目標特徵進行詳細的描述和建模。正確建模是該技術的關鍵。目標跟蹤技術也可稱為目標鎖定跟蹤技術,就是在一定的區域范圍內不丟失目標。該系統應用在機動車測速方面,應保證在60m距離內不丟失機動車目標。
具體方法是,通過多路採集卡將測速及車牌攝像機的圖像信號實時傳送到計算機中,由計算機進行實時分析計算。對圖像進行目標識別,在判別出真正的目標後進行目標鎖定並對鎖定的目標進行實時跟蹤,同時計算出車輛的精確位置並得出目標運動的矢量軌跡曲線圖。圖像中車輛的位置都是可以准確確定的,而每幅圖像的採集時間是40ms(PAL制標准)固定不變,所以,可得出非常精確的位移差ΔS和時間差Δt。從矢量曲線圖中取A、B兩點,即可得出其位移差ΔS和時間差Δt,V=ΔS/Δt,式中:V—汽車運動速度,ΔS—A、B兩點之間的精確距離,Δt—汽車由A點到達B點所需的准確時間。攝像機由上向下,俯視看路面,路面上任何車輛的一舉一動都會在系統的監視之下。可以最大限度地獲取路面上的車輛信息,所以得到的速度非常精確。
總之,不同原理的監測系統有其各自的優缺點,目前在國內應用最廣泛的主要是地感線圈原理和雷達原理的監測系統,這兩種監測系統在滿足一定測速准確度要求的條件下價格相對便宜,性價比較高。相信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與發展,各種原理的監測系統會更加完善,發揮各自的長處,還會涌現出更多新的產品,為更好地維護道路交通安全服務。

❷ 如何進行高速公路監控系統設計

對高速公路監控系統進行了全面的介紹和分析,按照高速公路監控系統信息採集,信息處理和信息發 布的流程對系統的運行作了構思,重點對信息採集系統作了分析研究.本文在進行系統的構造時,試圖把人的主觀行為對系統的影響降到最低,使系統可以穩定地運 作.同時使系統的各個外場監控站既可以獨立工作,又可以由上級監控中心統一協調運作

❸ 高速公路發生交通事故如何去放置警示標志

高速公路發生交通事故要在車後150米外的地方設置警示標志,若遇上雨霧天氣,還得將距離提升到200米。

交通事故處理須知:

交通事故發生時,雙方車輛受損都不嚴重、均可自行移動、駕駛員和乘客都沒有出現人傷、無公共設施受損以及責任劃分明確的都可進行交通事故快速處理。但當對方車輛或駕駛員存在以下問題,如車輛無牌、駕駛員無駕照、飲酒等情況,必須撥打122事故處理電話由交警處置。

在高速公路上,要在車後150米外的地方設置警示標志,若遇上雨霧天氣,還得將距離提升到200米。接下來要拍攝事故照片,為了盡可能的還原事故現場原貌,應著重拍攝事故現場的整體(收錄兩車以及路面環境)、側前方、側後方、本車全貌、事故車全貌、撞擊部位和兩車受損情況。

拍攝完成後,應第一時間將車挪移至不妨礙交通通行的地方。停好車後,雙方需填寫快速交通事故快速處理協議,一式兩份。

沒有快速處理協議的,也可自行手擬一份。協議中寫明,雙方駕駛員姓名、駕照號、車牌號、電話,最重要的是寫好責任劃分情況,同時承擔主責的車主應撥打保險公司報案。報案後,雙方自行協商定損、修車事宜即可。

(3)告訴公路超速警示裝置設計擴展閱讀

《道路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定》中規定:

第十四條 發生財產損失事故且有下列情形之一,車輛可以移動的,當事人應當組織車上人員疏散到路外安全地點,在確保安全的原則下,採取現場拍照或者標劃事故車輛現場位置等方式固定證據,將車輛移至不妨礙交通的地點後報警:

(一)機動車無檢驗合格標志或者無保險標志的;

(二)碰撞建築物、公共設施或者其他設施的。

第十六條 公安機關及其交通管理部門接到報警的,應當受理,製作受案登記表並記錄下列內容:

(一)報警方式、時間,報警人姓名、聯系方式,電話報警的,還應當記錄報警電話;

(二)發生或者發現道路交通事故的時間、地點;

(三)人員傷亡情況;

(四)車輛類型、車輛號牌號碼,是否載有危險物品以及危險物品的種類、是否發生泄漏等;

(五)涉嫌交通肇事逃逸的,還應當詢問並記錄肇事車輛的車型、顏色、特徵及其逃逸方向、逃逸駕駛人的體貌特徵等有關情況。

報警人不報姓名的,應當記錄在案。報警人不願意公開姓名的,應當為其保密。

❹ 求高速公路車輛智能檢測及顯示系統設計的論文

淺談車輛超速智能監測系統

文勇1 熊偉峰2

(. 江西方興科技有限公司 南昌 330025)

(2.江西交通工程咨詢監理中心 南昌 330008)

摘 要:本文以建立的昌樟、溫厚高速公路智能化交通管理與控制系統為藍本,簡單介紹違章超速車輛智能監測系統的構成及工作流程、特點,闡述其在確保當前高速公路行車安全、通暢作用中的重要性。

關鍵詞:高速公路;車輛;違章超速;智能監測

0 前言

南昌-昌傅高速公路(簡稱昌樟高速公路)與溫家圳-厚田高速公路(簡稱溫厚高速公路)是江西省建設得比較早的兩條高速公路,兩條高速公路同為國家干線公路主幹道的一段,在厚田相交叉。昌樟高速公路全長101Km,溫厚高速公路全長35.5Km,都為雙向4車道。根據交管部門的意見,為了加大對以上兩條高速公路行駛車輛的管控力度,全面整治這兩條高速公路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的違法行為,最大限度地遏制重特大交通事故的發生,依託現代計算機網路通訊和圖像識別技術,建立了一套智能化交通管理與控制系統。為此,作者圍繞系統中的違章超速車輛智能監測系統談談個人認識。

1 系統概述

違章超速車輛智能監測系統,即是對在高速公路行駛的的超速違法車輛和布控嫌疑車輛實施自動抓拍、識別,在出口處(收費站或治安卡口)實施現場處罰。

昌樟、溫厚兩條高速公路違章超速車輛智能監測系統是利用雷達對指定車道上行駛的車輛進行自動監測,綜合分析車輛信息。當雷達檢測到路面車輛的行駛速度超出設定范圍時,通過控制系統給攝像機以觸發信號,攝像機便對違章車輛抓拍車頭近景照一張(用作牌照識別);車身全景照一張(用作車身認證),通過通信系統將違章照片(壓縮圖片文件)和違章數據(速度、時間、地點等)及時地傳輸到安裝在收費站附近的執法點和交通管理控制中心。當有車輛到達收費站出口時,安裝在出口處的車牌識別系統自動識別車牌號,通過與違章牌照信息庫、布控車輛信息庫進行對比,如發現違章超速或布控車輛立刻報警顯示,幹警可以在終端管理控制系統對車輛進行管理操作(現場執法),對於沒能採用現場執法的違法車輛,可採取非現場執法方式,如郵寄明信片、簡訊通知等方式。

2 系統構成與工作流程

2.1 系統建設原則

2.1.1系統設計的通用性、實用性

結合江西省交通管理實際情況,系統設計中考慮了相關技術標准,使系統具有靈活性和可推廣性。同時體現「需求牽引與技術推動」的思想,要求研製出來的系統應能較好地滿足實際應用的需要。

2.1.2系統性

系統性原則是指在問題的求解過程中,自始至終要考慮問題本身所處的環境、環境變化對求解的影響等系統因素。建立並開發一個系統的、科學的、適用的交通管理系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運用系統工程學的方法論和技術手段,才能使得到的求解方案和模型適用實際的需求。

2.1.3 可擴充性、可移植性、兼容性

可擴充性原則、可移植性原則還是兼容性原則,都市要求在進行系統總體設計時,充分考慮到系統的發展因素和歷史因素,把軟體產品的整個生命周期因素放到一個當前和未來的完整時空中來考慮。

2.1.4 注重整個系統和子系統設計的可靠性、可用性、可維護性與安全性

實現軟體系統可用性的方式有多種,大體可以分為可靠使用方案、高可用性方案,以及以提高性能為主同時亦可以提供高可用性的方案。本系統的設計過程中,只要充分考慮系統的可靠性就可以了,而對高可用性和靈活性方面的要求則不高。

2.1.5 系統以集成為特色,注重子系統的優化配置

系統設計充分利用國內外的各種最新技術,將各子系統集成為有機整體。子系統本身可以不是最新的技術,但它必須滿足總體功能要求,同時子系統的技術水平要彼此協調。

2.1.6 界面友好性

界面友好性要求設計出來的軟體系統結構清晰、設計新穎、概念簡單易懂、使用方便、操作簡單靈活,同時易維護和管理。

2.2 系統結構

違章超速車輛智能監測系統的系統結構如圖1所示:

圖1 系統監測構成圖

本系統由路段智能監測單元、通信單元、出口車輛車牌自動識別和報警單元、出口收費站執法單元和交通管理控制中心單元組成。其中路段智能監測單元主要設備安裝在路段,主要有雷達測速儀、攝像機、輔助光源、工業控制機UPS電源等組成;通信單元由數字光端機、光電纜等組成;出口收費站執法單元由計算機區域網、報警單元、執法工作站、伺服器和列印機等組成;交通管理控制中心由計算機區域網、管理工作站、伺服器和列印機等組成。

系統通訊方式採用光纖通訊,各路段智能監測單元通過數據光端機上傳數據到交通管理控制中心,各出口的執法點伺服器通過光纖網路從交通管理控制中心讀取數據,所獲取的數據與收費出口車道的車牌識別數據進行比對,比對結果傳送到報警單元、執法工作站、交通管理控制中心。

2.3 布控系統組成

根據昌樟、溫厚高速公路的路面情況及高速公路交警部門提供的重點路段信息,擬在兩條高速公路厚田三叉路口(原厚田收費站內)建立交通管理控制中心,在溫厚高速公路的溫家圳收費站出口處和新村收費站出口處各設一個執法點,在昌樟高速公路的省庄收費站出口處、梅林收費站出口處和胡家坊收費站出口處各設一個執法點,共5個執法點。在溫厚高速公路的1Km處(溫家圳立交制高點)、12Km處、22Km+500m處(新村立交制高點)、28Km處各設一個測速點,在昌樟高速公路的19Km處、 31Km處(葯湖橋上)、48Km處、79.8Km處、85.2Km處、90.1Km處、99Km處各設一個測速點,兩條高速公路的重點路段共設置11個雙向雷達測速點。

2.4 工作流程

當車輛通過檢測斷面時,雷達測速子系統對通過車輛進行測速,對超過車輛行駛限速的車輛進行抓拍,得到一幅全景圖片、一幅近景圖片,對通過車輛牌照進行自動識別,同時將瞬時車速、牌照信息、觸發時間等相關信息傳給出口執法點和交通管理控制中心,並自動將超速車信息加入系統黑名單庫中;收費站執法工作站從交通管理控制中心得到相關卡點的數據,當車輛通過收費站時,牌照識別子系統對通過車輛進行牌照自動識別,並將識別結果傳給收費站車輛稽查工作站;車輛稽查工作站將識別結果與黑名單庫中車輛牌照進行自動比對查找,如果在黑名單庫中找到某車輛,則說明該車為違章超速車輛或其他黑名單車,將報警信息傳到執法崗亭,提醒執法人員據此進行實時處罰,並可根據人工查詢需要提供各種查詢方式,並列印查詢結果,作為取證依據。如圖2所示。

圖2 系統數據流程圖

由於車道過寬和車輛不按道行駛,每個車道安裝一台牌照特寫攝像機的做法造成車輛漏檢的情況比較嚴重。在兩個車道中間再安裝一台輔助攝像機,這樣一個方向有三台攝像機用於牌照識別,三台攝像機的視場相互有些重疊。攝像機的視場、位置經過仔細調試後漏檢的可能性非常小,最大限度地做到了過往車輛的全記錄。當車輛通過的時候,系統需要抓取對應主道攝像機和中間輔助攝像機的牌照特寫圖片同時識別牌照信息,利用牌照的定位和識別結果來確定車輛的行駛車道,選擇輸出的圖片,哪一幅圖片牌照識別的好就輸出那一幅圖片。

3 系統實現目標

3.1 路段車輛實時記錄

對經過路段監測點處的車輛,系統可進行全天候、無人值守的自動實時抓拍、識別和記錄,如有必要可通過數字硬碟錄像機記錄活動視頻。

記錄的數據信息包括:通過車輛的前(或後)景、全景兩幅彩色照片;通過時間;監測點位置;行駛方向;識別的車牌照號碼及車牌顏色;車速;限速。

3.2 收費站車輛實時記錄

對經過收費站匝道的車輛,系統可進行全天候、無人值守的自動實時抓拍、識別和記錄。這部分功能由出口車道收費系統完成。

記錄的數據信息包括:通過車輛的1幅彩色照片;通過時間;匝道位置;行駛方向;識別的車牌照號碼及顏色。

3.3 實時捕獲布控嫌疑車輛

在收費站,系統能實時捕獲通過的布控嫌疑車輛,並報警。

3.4 實時捕獲超速違法嫌疑車輛

在交通管理控制中心遠程設定路段監測點限速。在收費站,系統能實時捕獲通過的超速違法嫌疑車輛,並報警。

4 系統優點及不足

4.1 系統優點

①、技術先進,設計合理:採用全景與局部圖像相結合的設計思想,全景用於記錄車型及顏色,局部圖像用於分辨車牌號碼。②、牌照清晰:採用用高品質彩色CCD在攝像機及特殊軟體處理可獲得清晰的車輛全景及近景照片,對夜間車輛大燈強光的有效抑制使得車牌號碼更加清晰,高效的CDM燈使夜間的照片同樣清晰。③、存儲量大:採用高清晰度、高倍率壓縮技術,超大硬碟能夠存儲大量照片。④、穩定可靠:嚴密的設計保證系統在車速小於150Km/h的情況下無誤拍及漏拍現象,平均無故障工作時間在60000小時以上。

4.2 存在的問題

本系統並不是全路段密布監測設備,難免存在漏檢以及超速監測真空路段,當然解決這方面問題也不是不可能,但工程投入過大,資源浪費將甚為嚴重。建議在高速公路上設置流動違章車輛超速檢測點,以最大限度扼制和杜絕車輛超速現象。

當然,以上做法均為治標不治本,只有進一步完善法制建設,加強法規宣傳,努力提高全民素質,讓所有駕車人都提高遵紀守法的意識,安全行車、文明行車,才是確保公路交通通暢、安全的最終途徑。

5 結語

隨著車輛、流量的急劇發展,旺盛的交通需求,必然使車與路的矛盾十分突出。為適應現代交通的需求,確保高速公路交通的通暢、安全,必須對現有高速公路交通監測、控制、管理和指揮系統進行更加全面完善的建設。

違章超速車輛智能監測系統的使用可大大提高高速公路的交通管理效率,減輕高速巡警的工作強度,降低了危險系數,提供了巡警執法的科學性和准確性。

參考文獻:

[1] GAT497-2004,公路車輛智能監測記錄系統通用技術條件[s].

[2] GA/T514-2004,交通電視監控系統工程驗收規范[s].

❺ 求高速公路車輛超速監控系統的設計

淺談車輛超速智能監測系統

文勇1 熊偉峰2

(1. 江西方興科技有限公司 南昌 330025)

(2.江西交通工程咨詢監理中心 南昌 330008)

摘 要:本文以建立的昌樟、溫厚高速公路智能化交通管理與控制系統為藍本,簡單介紹違章超速車輛智能監測系統的構成及工作流程、特點,闡述其在確保當前高速公路行車安全、通暢作用中的重要性。

關鍵詞:高速公路;車輛;違章超速;智能監測

0 前言

南昌-昌傅高速公路(簡稱昌樟高速公路)與溫家圳-厚田高速公路(簡稱溫厚高速公路)是江西省建設得比較早的兩條高速公路,兩條高速公路同為國家干線公路主幹道的一段,在厚田相交叉。昌樟高速公路全長101Km,溫厚高速公路全長35.5Km,都為雙向4車道。根據交管部門的意見,為了加大對以上兩條高速公路行駛車輛的管控力度,全面整治這兩條高速公路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的違法行為,最大限度地遏制重特大交通事故的發生,依託現代計算機網路通訊和圖像識別技術,建立了一套智能化交通管理與控制系統。為此,作者圍繞系統中的違章超速車輛智能監測系統談談個人認識。

1 系統概述

違章超速車輛智能監測系統,即是對在高速公路行駛的的超速違法車輛和布控嫌疑車輛實施自動抓拍、識別,在出口處(收費站或治安卡口)實施現場處罰。

昌樟、溫厚兩條高速公路違章超速車輛智能監測系統是利用雷達對指定車道上行駛的車輛進行自動監測,綜合分析車輛信息。當雷達檢測到路面車輛的行駛速度超出設定范圍時,通過控制系統給攝像機以觸發信號,攝像機便對違章車輛抓拍車頭近景照一張(用作牌照識別);車身全景照一張(用作車身認證),通過通信系統將違章照片(壓縮圖片文件)和違章數據(速度、時間、地點等)及時地傳輸到安裝在收費站附近的執法點和交通管理控制中心。當有車輛到達收費站出口時,安裝在出口處的車牌識別系統自動識別車牌號,通過與違章牌照信息庫、布控車輛信息庫進行對比,如發現違章超速或布控車輛立刻報警顯示,幹警可以在終端管理控制系統對車輛進行管理操作(現場執法),對於沒能採用現場執法的違法車輛,可採取非現場執法方式,如郵寄明信片、簡訊通知等方式。

2 系統構成與工作流程

2.1 系統建設原則

2.1.1系統設計的通用性、實用性

結合江西省交通管理實際情況,系統設計中考慮了相關技術標准,使系統具有靈活性和可推廣性。同時體現「需求牽引與技術推動」的思想,要求研製出來的系統應能較好地滿足實際應用的需要。

2.1.2系統性

系統性原則是指在問題的求解過程中,自始至終要考慮問題本身所處的環境、環境變化對求解的影響等系統因素。建立並開發一個系統的、科學的、適用的交通管理系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運用系統工程學的方法論和技術手段,才能使得到的求解方案和模型適用實際的需求。

2.1.3 可擴充性、可移植性、兼容性

可擴充性原則、可移植性原則還是兼容性原則,都市要求在進行系統總體設計時,充分考慮到系統的發展因素和歷史因素,把軟體產品的整個生命周期因素放到一個當前和未來的完整時空中來考慮。

2.1.4 注重整個系統和子系統設計的可靠性、可用性、可維護性與安全性

實現軟體系統可用性的方式有多種,大體可以分為可靠使用方案、高可用性方案,以及以提高性能為主同時亦可以提供高可用性的方案。本系統的設計過程中,只要充分考慮系統的可靠性就可以了,而對高可用性和靈活性方面的要求則不高。

2.1.5 系統以集成為特色,注重子系統的優化配置

系統設計充分利用國內外的各種最新技術,將各子系統集成為有機整體。子系統本身可以不是最新的技術,但它必須滿足總體功能要求,同時子系統的技術水平要彼此協調。

2.1.6 界面友好性

界面友好性要求設計出來的軟體系統結構清晰、設計新穎、概念簡單易懂、使用方便、操作簡單靈活,同時易維護和管理。

2.2 系統結構

違章超速車輛智能監測系統的系統結構如圖1所示:

圖1 系統監測構成圖

本系統由路段智能監測單元、通信單元、出口車輛車牌自動識別和報警單元、出口收費站執法單元和交通管理控制中心單元組成。其中路段智能監測單元主要設備安裝在路段,主要有雷達測速儀、攝像機、輔助光源、工業控制機UPS電源等組成;通信單元由數字光端機、光電纜等組成;出口收費站執法單元由計算機區域網、報警單元、執法工作站、伺服器和列印機等組成;交通管理控制中心由計算機區域網、管理工作站、伺服器和列印機等組成。

系統通訊方式採用光纖通訊,各路段智能監測單元通過數據光端機上傳數據到交通管理控制中心,各出口的執法點伺服器通過光纖網路從交通管理控制中心讀取數據,所獲取的數據與收費出口車道的車牌識別數據進行比對,比對結果傳送到報警單元、執法工作站、交通管理控制中心。

2.3 布控系統組成

根據昌樟、溫厚高速公路的路面情況及高速公路交警部門提供的重點路段信息,擬在兩條高速公路厚田三叉路口(原厚田收費站內)建立交通管理控制中心,在溫厚高速公路的溫家圳收費站出口處和新村收費站出口處各設一個執法點,在昌樟高速公路的省庄收費站出口處、梅林收費站出口處和胡家坊收費站出口處各設一個執法點,共5個執法點。在溫厚高速公路的1Km處(溫家圳立交制高點)、12Km處、22Km+500m處(新村立交制高點)、28Km處各設一個測速點,在昌樟高速公路的19Km處、 31Km處(葯湖橋上)、48Km處、79.8Km處、85.2Km處、90.1Km處、99Km處各設一個測速點,兩條高速公路的重點路段共設置11個雙向雷達測速點。

2.4 工作流程

當車輛通過檢測斷面時,雷達測速子系統對通過車輛進行測速,對超過車輛行駛限速的車輛進行抓拍,得到一幅全景圖片、一幅近景圖片,對通過車輛牌照進行自動識別,同時將瞬時車速、牌照信息、觸發時間等相關信息傳給出口執法點和交通管理控制中心,並自動將超速車信息加入系統黑名單庫中;收費站執法工作站從交通管理控制中心得到相關卡點的數據,當車輛通過收費站時,牌照識別子系統對通過車輛進行牌照自動識別,並將識別結果傳給收費站車輛稽查工作站;車輛稽查工作站將識別結果與黑名單庫中車輛牌照進行自動比對查找,如果在黑名單庫中找到某車輛,則說明該車為違章超速車輛或其他黑名單車,將報警信息傳到執法崗亭,提醒執法人員據此進行實時處罰,並可根據人工查詢需要提供各種查詢方式,並列印查詢結果,作為取證依據。如圖2所示。

圖2 系統數據流程圖

由於車道過寬和車輛不按道行駛,每個車道安裝一台牌照特寫攝像機的做法造成車輛漏檢的情況比較嚴重。在兩個車道中間再安裝一台輔助攝像機,這樣一個方向有三台攝像機用於牌照識別,三台攝像機的視場相互有些重疊。攝像機的視場、位置經過仔細調試後漏檢的可能性非常小,最大限度地做到了過往車輛的全記錄。當車輛通過的時候,系統需要抓取對應主道攝像機和中間輔助攝像機的牌照特寫圖片同時識別牌照信息,利用牌照的定位和識別結果來確定車輛的行駛車道,選擇輸出的圖片,哪一幅圖片牌照識別的好就輸出那一幅圖片。

3 系統實現目標

3.1 路段車輛實時記錄

對經過路段監測點處的車輛,系統可進行全天候、無人值守的自動實時抓拍、識別和記錄,如有必要可通過數字硬碟錄像機記錄活動視頻。

記錄的數據信息包括:通過車輛的前(或後)景、全景兩幅彩色照片;通過時間;監測點位置;行駛方向;識別的車牌照號碼及車牌顏色;車速;限速。

3.2 收費站車輛實時記錄

對經過收費站匝道的車輛,系統可進行全天候、無人值守的自動實時抓拍、識別和記錄。這部分功能由出口車道收費系統完成。

記錄的數據信息包括:通過車輛的1幅彩色照片;通過時間;匝道位置;行駛方向;識別的車牌照號碼及顏色。

3.3 實時捕獲布控嫌疑車輛

在收費站,系統能實時捕獲通過的布控嫌疑車輛,並報警。

3.4 實時捕獲超速違法嫌疑車輛

在交通管理控制中心遠程設定路段監測點限速。在收費站,系統能實時捕獲通過的超速違法嫌疑車輛,並報警。

4 系統優點及不足

4.1 系統優點

①、技術先進,設計合理:採用全景與局部圖像相結合的設計思想,全景用於記錄車型及顏色,局部圖像用於分辨車牌號碼。②、牌照清晰:採用用高品質彩色CCD在攝像機及特殊軟體處理可獲得清晰的車輛全景及近景照片,對夜間車輛大燈強光的有效抑制使得車牌號碼更加清晰,高效的CDM燈使夜間的照片同樣清晰。③、存儲量大:採用高清晰度、高倍率壓縮技術,超大硬碟能夠存儲大量照片。④、穩定可靠:嚴密的設計保證系統在車速小於150Km/h的情況下無誤拍及漏拍現象,平均無故障工作時間在60000小時以上。

4.2 存在的問題

本系統並不是全路段密布監測設備,難免存在漏檢以及超速監測真空路段,當然解決這方面問題也不是不可能,但工程投入過大,資源浪費將甚為嚴重。建議在高速公路上設置流動違章車輛超速檢測點,以最大限度扼制和杜絕車輛超速現象。

當然,以上做法均為治標不治本,只有進一步完善法制建設,加強法規宣傳,努力提高全民素質,讓所有駕車人都提高遵紀守法的意識,安全行車、文明行車,才是確保公路交通通暢、安全的最終途徑。

5 結語

隨著車輛、流量的急劇發展,旺盛的交通需求,必然使車與路的矛盾十分突出。為適應現代交通的需求,確保高速公路交通的通暢、安全,必須對現有高速公路交通監測、控制、管理和指揮系統進行更加全面完善的建設。

違章超速車輛智能監測系統的使用可大大提高高速公路的交通管理效率,減輕高速巡警的工作強度,降低了危險系數,提供了巡警執法的科學性和准確性。

參考文獻:

[1] GAT497-2004,公路車輛智能監測記錄系統通用技術條件[s].

[2] GA/T514-2004,交通電視監控系統工程驗收規范[s].

❻ 高速公路上出事故怎麼設置警告標志

高速公路發生交通事故要在車後150米外的地方設置警示標志,若遇上雨霧天氣,還得將距離提升到200米。
交通事故處理須知:

交通事故發生時,雙方車輛受損都不嚴重、均可自行移動、駕駛員和乘客都沒有出現人傷、無公共設施受損以及責任劃分明確的都可進行交通事故快速處理。但當對方車輛或駕駛員存在以下問題,如車輛無牌、駕駛員無駕照、飲酒等情況,必須撥打122事故處理電話由交警處置。
在高速公路上,要在車後150米外的地方設置警示標志,若遇上雨霧天氣,還得將距離提升到200米。接下來要拍攝事故照片,為了盡可能的還原事故現場原貌,應著重拍攝事故現場的整體(收錄兩車以及路面環境)、側前方、側後方、本車全貌、事故車全貌、撞擊部位和兩車受損情況。
拍攝完成後,應第一時間將車挪移至不妨礙交通通行的地方。停好車後,雙方需填寫快速交通事故快速處理協議,一式兩份。
沒有快速處理協議的,也可自行手擬一份。協議中寫明,雙方駕駛員姓名、駕照號、車牌號、電話,最重要的是寫好責任劃分情況,同時承擔主責的車主應撥打保險公司報案。報案後,雙方自行協商定損、修車事宜即可。

❼ 高速公路安全警示標志的設置

最遠處是1600米設置一個提示牌,內容是;前方1600米處(1.6公里處)正在施工,都有國家標准樣式的,然後800米處一個,400米一個,200米一個,還有就是隔離墩,按照國家規定,封閉一條車道應該在80米的距離內按照漸變的方式放置隔離墩。

❽ 高速路修路時擺放的測速器有什麼用如果超速會被罰款嗎(比如說限速60但是測出來是90)

高速公路測速器的作用是測量駕駛員在駕車行駛中汽車的行駛速度。限速60被抓拍速度為90,超過規定時速30%以上未達50%的,處以200元罰款,記6分。

首先,超速抓拍設備,目前大多由兩部分組成,一個是微波測速雷達(多普勒效應,窄角度檢測),一個是視頻抓拍設備,兩者需要配合才能完成抓拍。

但是,由於國內外技術和產品成本的原因,大部分抓拍設備的響應時間或最佳拍攝區域與微波測速雷達測速區存在匹配問題,通常拍照區較近、測速區較遠。如果拍車尾,那麼等測出來超速再拍照就已經晚了。

因此,抓拍設備是先把車輛錄下來(經過的車全都錄下或拍下),然後再等微波雷達檢測其車速,也就是先拍照,再測速。若設備判斷為超速則把剛才錄的數據取出1-3幀上傳到伺服器中(也有暫存在本地設備中的)。

伺服器一般是位於管理中心的,高速公路大多是利用光纖傳輸數據,是實時的,國道省道城市路傳輸的方式有很多種,有的是光線,有的是GPRS或CDMA,還有的甚至是人工定期去交換硬碟的。

總之這些抓拍到的數據都會匯總到管理資料庫中,然後有專門的部門進行人工審核(畢竟設備判斷做不到百分百准確),最後才能作為正式的違章數據進行處理。

普通車輛高速公路外罰款扣分如下:

1、超速處罰超過規定時速10%以內,暫不處罰。

2、超過規定時速10%以上未達20%的,處以50元罰款,記3分。

3、超過規定時速20%以上未達30%的,處以50元罰款,記6分。

4、超過規定時速30%以上未達50%的,處以200元罰款,記6分。

5、超過規定時速50%以上未達70%的,處以1000元罰款,記12分,可以並處吊銷駕駛證。

6、超過規定時速70%的,處以2000元罰款,記12分,可以並處吊銷駕駛證。


(8)告訴公路超速警示裝置設計擴展閱讀

機動車超速行駛是導致交通事故的一個主要原因,超速行駛已成為「馬路第一殺手」。

超速行駛的危害:

(一)駕駛人反應能力下降,容易疲勞和誤操作

由於車速過快,駕駛員對周圍環境情況的觀察時間和反應時間減少,沒有足夠的時間發現危險情況,難以及時採取緊急措施。而且隨著車速的提高,駕駛人的視力也會下降,容易出現注意了前方而忽視了周圍的情況。實驗表明,車速提高時,駕駛員的注視點越凝視遠方,視野角度會越小,視力會越模糊。

(二)反應距離延長

隨著車速的提高,人和機動車的反應相對延長。當機動車行駛速度為60km/h,即16.6m/s時,一般人從意識到危險到實施剎車動作反應時間大致需要0.7秒至1秒鍾,反應距離約為17米,以120km/h的速度行駛時,人的反應距離約為39米。

(三)制動距離延長

隨著車速的提高,車輛的制動性能降低,摩擦系數下降,制動距離延長,需要停車時不能及時將車停住。因為制動距離的長度與車輛行駛速度的平方成正比,速度增加1倍,制動距離要增加至4倍,離心力的大小也與車輛行駛速度的平方成正比,車輛受增大的離心力的作用,容易出現側滑、甩尾甚至側翻的現象。

(四)干擾正常車流

超速行駛會干擾正常車流,給其他駕駛員的心理造成很大的刺激和打擊,駕駛人此時若應變能力不強,會被突如其來的危險情況搞得暈頭轉向,不知所措,失去對車輛的控制。

(五)加重事故後果

運動著的物體所具有的動能與物體的質量成正比,與運動速度的2次方成正比。這表明機動車在與其它車輛或物體撞擊時,速度越快,本身所受到的沖擊力越大,同時給對方的沖擊力也越大。實驗顯示,如果以100km/h的速度水平撞擊牆壁,相當於從39米高度(13層樓)落下後撞擊地面,後果非常嚴重。

❾ 高速公路上的監控拍照和違章拍照超速拍照的意思是什麼

高速公路的監控拍照主要用來拍攝車輛的「違章」和「超速」。

1.環形線圈車輛感測器+抓拍相機

主要是由攝像機、線圈式車輛檢測器、集中控制器和信號燈燈態檢測器構成的,但是作用很有限,只能用於對闖紅燈等交通違法行為進行取證。現在這個設備已經在一線城市基本上淘汰了。

2.電子攝像頭

現在無論是在高速上還是在城市道路上,抓拍違章使用最廣泛的還屬電子攝像頭,電子攝像頭可以對經過該檢測區域內的車輛進行實時的監控和抓怕。

如果車輛有壓線,逆行和闖紅燈等違章行為時,電子攝像頭可以聯系抓拍好幾張過程的圖片。

3.區間測速

區間測速往往是就算車輛在兩個監控點之間的行駛的時間來計算它的行駛速度,以此來判斷車輛是否有超速的違章行為。

4.雷達微波測速

有些地區的高速和城市道路上,還使用了雷達微波測速。雷達微波測速分為移動式和固定式兩種,主要是通過不同頻率的微波反射時間來計算出車輛的速度。

移動式的雷達微波測速就是很常見的隱蔽式的路邊機動測速雷達,和安裝在警車上的機動測速雷達,主要在高速路上,國道上和城市周邊的地段。

5.攝像頭拍照

攝像頭拍照主要和雷達波測速相互配合使用,當車輛只要超速違章了,就會 帶動攝像頭拍照,在高速上都是連拍,讓車輛違章的行為無處可逃。

(9)告訴公路超速警示裝置設計擴展閱讀:

高速路行車注意事項:

1、上車前注意檢查安全隱患。自己駕車高速前應該檢查一下車子是否存在安全隱患,如輪胎是否有裂紋,鼓包,胎壓是否正常。

2、開車要集中注意力。分散注意力很危險,如果有其它車輛靠近,一發生慌亂就容易出現刮擦等事故。

3、不要亂道行馴駛。高速路上車道都有明確標示,有大型車、小型車等專用的車道,不要長時間占著其它車道。此外應急車道不是特殊情況也不能長期佔用。

4、保持安全車速行駛。切忌車速過高。在高速路行車最重要的是保持安全車速,不可超過限速標志牌所限制的車速。

5、早「請示」,晚「匯報」。不管是要超車還是要減速,不管是要變換車道或是並線,還是要駛出主路,每個意圖都應及早地對前後左右的車輛發出信號,而付諸行動卻要晚一些。

6、避免疲勞駕駛。如果高速駕駛時覺得身體不適,或者有其它情況,要盡快去高速服務區進行休整。連續駕駛不能超過4個小時,再長就超過人所能承受的極限了。

7、夜間行車需謹慎。夜間行駛盡量使用遠光燈,注意前方車輛有無尾燈。如遇到夜間大霧,一定要放慢車速,打開「雙閃」,以行車道或超車道之間的白色分道線為目標行駛,提防右側的故障車輛。

8、妥善處理爆胎情況。在車輛爆胎時,首先緊握方向,不管車頭向哪偏,給一個固定的糾正角度並用力保持,用時不要採取緊急制動,切忌爭打方向糾正。

閱讀全文

與告訴公路超速警示裝置設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二氧化磷實驗改進裝置的優點 瀏覽:723
常規年檢防雷裝置檢測報告 瀏覽:177
砂型鑄造是怎麼回事 瀏覽:333
水龍頭翻砂鑄造是什麼意思 瀏覽:475
深圳觀瀾國泰五金製品 瀏覽:562
粉碎機械選型應考慮哪些因素 瀏覽:974
華豐設備比作業員工資高多少錢 瀏覽:903
河北進口圓錐滾子軸承什麼價格 瀏覽:595
木材含水測定儀用什麼儀器來校準 瀏覽:360
怎麼查製冷操作證 瀏覽:397
閥門上bs代表什麼 瀏覽:561
教你怎麼解決微信解凍提示設備不一致的問題 瀏覽:483
機械表買什麼 瀏覽:864
江蘇揚中市閥門廠有限公司 瀏覽:613
9米6歐曼貨車貫通軸承怎麼裝 瀏覽:837
是起重機械的超載保護裝置 瀏覽:402
機械白金機電容最好用多少uf 瀏覽:911
氣動閥門由什麼組成 瀏覽:418
研究傳動裝置 瀏覽:882
日產軒逸儀表盤照片如何設置 瀏覽: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