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采樣機的設備分類
車廂(汽車、火車)取樣裝置
用途:汽(火)車入廠煤采樣機是針對運煤汽車、火車采樣而設計的機械化采樣設備。該設備集采樣、破碎、縮分、集樣於一體、結構合理、運行可靠、操作方便。采樣制樣工藝過程符合GB19494(對於煤炭)國家標准。適用於電廠、煤礦、煤碼頭等進行煤質檢驗采樣的場合。
工作原理:汽車入廠煤采樣機主要由采樣頭(螺旋鑽取式采樣機)、給料機、破碎機、縮分集樣器、余煤處理系統組成。首先由鑽取式螺旋采樣機提取煤樣,通過密閉式給料送入破碎機,破碎後進入縮分集樣器,通過縮分的煤樣進入集樣器,多餘的煤樣由余煤處理系統返排回汽車或直接排回煤場。
管道采樣機
一般安裝在管道側壁用於從管道中採取一定量的流動的物料作為樣品。有螺旋式、活塞式、插管式等等。常用語小顆粒物料或者粉料、漿液的取樣。
皮帶取樣裝置
適用性:由中部(頭部)采樣機、給料皮帶機、破碎機、縮分器、樣品收集器、棄料返回系統、控制系統組成。皮帶中部、頭部自動采樣機完全滿足國標要求。對所採煤樣的水分、粒度無特殊要求;采樣間隔(時間、質量)可由定時控制器或程序設定。為安全起見,皮帶中部采樣機一般用於物料堆比重1.6t/m3以下的散裝物料。
工作原理:采樣裝置按設定的時間從皮帶上做全斷面刮掃,採取的子樣通過溜槽進入初級送料皮帶機,同時把樣品均勻送入破碎機破碎到一定的粒度(一般6~13mm),再通過次級皮帶及縮分器分成留樣和棄料,留樣被自動收集在儲料罐中,棄料被斗式提升機返回到皮帶。
❷ 機械基本上都有哪幾個重要的部分組成的呢
機械的組成機械是機器和機構的總稱。 人類為了滿足生產和生活的需要, 設計和製造了類型繁多、功能各異的機器。機器是執行機械運動的裝置,用來變換或能量傳遞、物料,如內燃機、電動機、洗衣機、機床、汽車、起重機,各種食品機械。機械的種類很多,它們的用途、性能、構造、工作原理各不相同,通常一台完整的機器包括三個基本部分: (1) 動機部分:其功能是將其他形式的能量變換為機械能(如內燃機和電動機分別將熱能和電能變換為機械能)。原動部分是驅動整部機器以完成預定功能的動力源。 (2) 工作部分(或執行部分):其功能是利用機械能去變換或傳遞能量、物料、信號,如發電機把機械能變換成為電能,軋鋼機變換物料的外形,等等。 (3) 傳動部分:其功能是把原動機的運動形式、運動和動力參數轉變為工作部分所需的運動形式、運動和動力參數。 以上三部分都必須安裝在支承部件上。為了使三個基本部分協調工作,並准確、可靠地完成整體功能,必須增加控制部分和輔助部分。 所有的機器都是由許多機械零件組合而成。機械零件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在各種機器中經常都能用到的零件,稱為通用零件,如齒輪、鏈輪、蝸輪、螺栓、螺母等,另一類則是在特定類型的機器中才能用到的零件,稱為專用零件,如內燃機的曲軸、汽輪機葉片等。根據機器功能、結構要求,某些零件需固聯成沒有相對運動的剛性組合,成為機器中獨立運動的單元,通常稱為構件。構件與零件的區別在於:構件是運動的基本單元,而零件是加工單元。 機構:兩個以上的構件以機架為基礎,由運動副以一定方式聯結形成的具有確定相對運動的構件系統. 構件:組成機構的各相對運動的單元零件:組成機器的基本單元稱為零件部件:為完成同一使命在結構上組合在一起的、一套協同工作的零件總稱為部件構件是機器中的運動單元,零件是製造單元。 機構由若干構件組成,各個構件之間具有確定的相對運動,並能實現運動和動力的傳遞。 機器和機構一樣,由若干構件組成,各個構件之間具有確定的相對運動,能實現運動和動力的傳遞,並且能夠實現機械能和其他形式能量的轉換。 機器與機構的區別在於機器能實現能量的轉換或代替人的勞動去做有用功,而機構沒有這種功能。 機械是機器和機構的總稱。
❸ 數控機床的機械結構的基本組成部分和作用是什麼
1、工程序載體:
數控機床工作時,不需要工人直接去操作機床,要對數控機床進行控制,必須編制加工程序。零件加工程序中,包括機床上刀具和工件的相對運動軌跡、工藝參數(進給量主軸轉速等)和輔助運動等。
將零件加工程序用一定的格式和代碼,存儲在一種程序載體上,如穿孔紙帶、盒式磁帶、軟磁碟等,通過數控機床的輸入裝置,將程序信息輸入到CNC單元。
2、數控裝置:
數控裝置是數控機床的核心。現代數控裝置均採用CNC(Computer
Numerical
Control)形式,這種CNC裝置一般使用多個微處理器,以程序化的軟體形式實現數控功能,因此又稱軟體數控(Software
NC)。
3、伺服與測量反饋系統:
伺服系統用於實現數控機床的進給伺服控制和主軸伺服控制。伺服系統的作用是把接受來自數控裝置的指令信息,經功率放大、整形處理後,轉換成機床執行部件的直線位移或角位移運動。
伺服系統包括驅動裝置和執行機構兩大部分。驅動裝置由主軸驅動單元、進給驅動單元和主軸伺服電動機、進給伺服電動機組成。步進電動機、直流伺服電動機和交流伺服電動機是常用的驅動裝置。
4、機床主體:
機床主機是數控機床的主體。它包括床身、底座、立柱、橫梁、滑座、工作台、主軸箱、進給機構、刀架及自動換刀裝置等機械部件。它是在數控機床上自動地完成各種切削加工的機械部分。
5、數控機床輔助裝置:
輔助裝置是保證充分發揮數控機床功能所必需的配套裝置,常用的輔助裝置包括:氣動、液壓裝置,排屑裝置,冷卻、潤滑裝置,回轉工作台和數控分度頭,防護,照明等各種輔助裝置。
(3)機械採制樣裝置基本構造擴展閱讀
傳統的機械加工都是用手工操作普通機床作業的,加工時用手搖動機械刀具切削金屬,靠眼睛用卡尺等工具測量產品的精度的。
現代工業早已使用電腦數字化控制的機床進行作業了,數控機床可以按照技術人員事先編好的程序自動對任何產品和零部件直接進行加工了。這就是所說的數控加工。
數控加工廣泛應用在所有機械加工的任何領域,更是模具加工的發展趨勢和重要和必要的技術手段。
數控車床自五十年代問世以來,由於在單件生產、小批量生產中,使用數控車床加工復雜形狀的零件,不僅提高了勞動生產率和加工質量,而且縮短了生產准備周期和降低了對工人技術熟練程度的要求。
因此它成了單件、小批量生產中實現技術革新和技術革命的一個重要的發展方向。世界各國也都在大力發展這種技術。
❹ 一般機器主要哪 四個基本部分組成
一、機器人本體機械部分
機器人的機械結構系統由機身、手臂、末端操作器三大件組成。每一大件都有若干自由度,構成一個多自由度的機械繫統。機器人按機械結構劃分可分為直角坐標型機器人、圓柱坐標型機器人、極坐標型機器人、關節型機器人、SCARA型機器人以及移動型機器人。
機器人本體
二、機器人本體感測部分
它由內部感測器模塊和外部感測器模塊組成,獲取內部和外部環境中有用的信息。智能感測器的使用提高了機器人的機動性、適應性和智能化水平。人類的感受系統對感知外部世界信息是極其巧妙的,然而對於一些特殊的信息,感測器比人類的感受系統更有效。
三、機器人本體控制與驅動部分
控制系統的任務是根據機器人的作業指令以及從感測器反饋回來的信號,支配機器人的執行機構去完成規定的運動和功能。 根據控制原理可分為程序控制系統、適應性控制系統和人工智慧控制系統。根據控制運動的形式可分為點位控制和連續軌跡控制。
驅動系統是向機械結構系統提供動力的裝置。採用的動力源不同,驅動系統的傳動方式也不同。驅動系統的傳動方式主要有四種:液壓式、氣壓式、電氣式和機械式。電力驅動是目前使用最多的一種驅動方式,其特點是電源取用方便,響應快,驅動力大,信號檢測、傳遞、處理方便,並可以採用多種靈活的控制方式,驅動電機一般採用步進電機或伺服電機。
其實這種機器人之所以能夠實現這么流暢的動作,不僅僅是微型計算機的控制技術,也是與伺服電動機的飛速發展息息相關的。
機器人的伺服電機系統,設備在感知外界信息後會快速傳遞給控制器,然後控制器會發出控制信號驅動伺服電機系統快速進行姿勢調整。伺服電機系統在這里就是利用各種電機產生的力矩和力,直接或間接地驅動機器人本體來獲得機器人的各種運動。
❺ 如何確認機械采樣裝置採制樣的代表性
只有按GB_T19494.3-2004煤炭機械化采樣第3部分 精密度測定和偏倚試驗,做精密度及偏倚實驗版,當然做之前,你的權機器設計必須滿足最低的國標要求,比如采樣頭開口尺寸,最小子樣量等等。希望可以幫到你。
❻ 嫦娥五號是怎樣在月球取土的
嫦娥五號在月球上的取土方式有兩種,在其預定的自動采樣任務中,嫦娥五號採用表鑽組合、多點采樣的方式,設計了鑽具鑽探和機械手抓取兩種取樣模式。嫦娥五號的鑽具鑽探裝置,是我國首次設計,被科學家稱之為“哈爾濱香腸”。鑽孔時,它要將鑽芯、岩芯各部分都裝進一個包里,這包是長包,所以像香腸一樣,要包得很緊,包得很緊。
一、嫦娥五號的技術革新嫦娥五號發射任務由長征5號遙運載火箭承擔,這是中國新一代大推力低溫液體運載火箭——長征5號系列運載火箭的第六次發射,也是2020年第三次發射任務。在此之前,長征五號5遙火箭成功首飛;長征5號遙四火箭成功地發射了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
2、探測系統
嫦娥五號探測器共8.2噸,由四部分組成,它們分別是軌道器、返回器、著陸器、上升器。
❼ 什麼叫採制樣採制樣的過程是什麼樣的
時間上不連續地取得參比變數和被控變數,利用以一定時隔采樣並具有保持作用的元件產生操縱變數的控制。 去網路一下全有了
❽ 大氣采樣器采樣原理是怎樣的
大氣采樣器是一種用以採集大氣環境及車間現場氣體的常用儀器。它廣泛適用於大氣環境監測、衛生防疫、勞動保護、科研等單位使用,也可與有關儀器配套使用。通過對采樣氣體分析,以了解環境被有害氣體污染的程度,並向有關主管部門提供污染的實際情況,以採取對策,從而保障人們有個健康的生活環境。采樣器裝置是將三根(上、中、下)采樣管固定在支撐管上,一根采上部油樣,一根采中部油樣,另一根採下部油樣,支撐桿上端連浮標,下端固定在罐底固定支座上。當液面升降時,浮標隨之浮動,采樣管亦隨之升降,因此三根采樣管的開口高度始終保持在規定的采樣位置。
❾ 職業衛生檢測中空氣樣品的採集有哪幾種
本文講述了職業衛生評價與檢測中樣品的採集和采樣規范,主要內容有工作場所有毒物質在空氣中的存在狀態和采樣方法,作業場所 空氣采樣儀器的技術規范,工作場所空氣中有害物質監測的采樣規范,工作場所空氣樣品採集過程的質量控制,工作場所有毒物質在空氣中的存在狀態和采樣方法。
重要性:各種毒物由於其物理和化學性質不同,以及職業活動條件的不同,在工作場所空氣中的存在狀態是不一樣的,有的以氣體或蒸氣狀態存在,有的以液體或固體顆粒狀態(氣溶膠狀態)分散於空氣中。空氣中毒物的存在狀態決定著採用何種采樣方法,使用正確的採用方法才能得到高的采樣效率。
一、有毒物質在空氣中的存在狀態
在常溫常壓下,物質以氣體、液體和固體三種形態存在。
各種毒物由於其物理和化學性質不同,以及職業活動條件的不同,在工作場所空氣中的存在狀態是不一樣的,有的以氣體或蒸氣狀態存在,有的以液體或固體顆粒狀態(氣溶膠狀態)分散於空氣中。
(一)氣體和蒸氣狀態 1.特點:
空氣中的氣態和蒸氣態的毒物都是以分子狀態存在,能迅速擴散,其擴散情況與它們的比重和擴散系數有關,比重小者(如甲烷等)向上飄浮,比重大者(如汞蒸氣),就向下沉降;擴散系數大的,能迅速分散於空氣中;氣溫及氣流也影響毒物分子的擴散。
以氣態或蒸汽態存在於空氣中的毒物,基本上不受重力的影響,分子狀態的毒物能隨氣流以相等速度流動。在采樣時,能隨空氣進入收集器,不受采樣流量大小的影響;在收集器內,能迅速擴散入收集劑中被採集(吸收或吸附)。
2.氣體和蒸氣狀態的毒物采樣方法:
直接采樣法(容器采樣法)
注射器
采氣袋
有泵型采樣法
液體吸收法(大型氣泡吸收管、小型氣泡吸收管、多孔玻板吸收管和沖擊式吸收管)
固體吸附劑管法
擴散吸收法
無泵型采樣法
直接采樣法(容器采樣法)
注射器
采氣袋
大部分已經被淘汰
有泵型采樣法----液體吸收法
吸收管 吸收液用量 采樣流量 適用范圍
ml L / min
大型氣泡吸收管 5~10 0.5~2.0 氣態和蒸汽態
小型氣泡吸收管 2 0.1~1.0 氣態和蒸汽態
多孔玻板吸收管 5~10 0.1~1.0 氣態和蒸汽態
霧態氣溶膠
沖擊式吸收管 5~10 0.5~2.0 氣態和蒸汽態
3.0 氣溶膠態
有泵型采樣法----固體吸附劑管法
固體吸附劑管 適用范圍 優缺點
活性炭管 非極性和弱極性化合物 吸附容量大、水的影響小
硅膠管 極性和弱極性化合物 吸附容量較小、水的影響較大
分子篩管 非極性氣體、蒸汽 吸附容量較大、水的影響較小
高分子 極性和弱極性化合物 吸附容量大、 水的影響小
多孔微球管
無泵性采樣法
在採集空氣中毒物時,不需要抽氣動力和采樣流量裝置,而是利用毒物分子在空氣中的擴散作用,完成采樣的,這種采樣器叫做無泵型采樣器。
(二)氣溶膠狀態 1.特點:
以微細的液體或固體顆粒分散於空氣中的分散體系稱為氣溶膠。
根據氣溶膠形成的方式和方法不同,可分成固態分散性氣溶膠(塵)、固態凝聚性氣溶膠(煙)、液態分散性氣溶膠和液態凝聚性氣溶膠(霧)四種類型。
霧---液態的分散性氣溶膠和凝集性氣溶膠統稱為霧。
煙---屬於固態凝聚性氣溶膠;同時含有固態和液態兩種粒子的凝聚性氣溶膠也稱為煙。常見的有鉛煙、銅煙等。煙的粒徑通常比霧小,在1微米以下。
塵---屬於固態分散性氣溶膠,如鉛塵等。塵的粒徑范圍較大,從1微米到數十微米。
2.特點:
由於氣溶膠顆粒有重力的影響,特別是比重大、粒徑大的顆粒,在采樣時,需要一定的采樣流量,才能克服重力的影響,有效地采入收集器內。
2.采樣方法:
有濾料采樣法
沖擊式吸收管法
多孔玻板吸收管法。
作業場所空氣采樣儀器的技術規范 (GB/T 17061-1997)
1適用范圍
本規范規定了採集作業場所空氣樣品所使用的空氣收集器和空氣采樣器的規格和技術性能要求。
本規范適用於作業場所空氣收集器和空氣采樣器的製造和性能測試.
2 術語
空氣收集器(Air collector)
指用於採集作業場所空氣中氣態、蒸汽態和氣溶膠態有害物質的儀器,包括大注射器、采氣袋、各類氣體吸收管、濾料采樣夾、固體吸附劑管和無泵型收集器等。
空氣采樣器(Air sampler)
指與空氣收集器配套,能以一定的流量抽取空氣樣品的儀器,通常由抽氣泵和流量控制裝置等組成,有的還裝備穩流裝置和計時定時裝置。
空氣檢測器
指能直接檢測空氣中有害物質濃度的儀器。
3 空氣收集器 3-1.基本技術性能要求
空氣收集器的采樣效率應大於90%。
空氣收集器的機械構造和形狀要合理,質量要輕,體積要小,攜帶和操作要簡便安全。
製作空氣收集器的材料應為惰性材料,不含有和不產生影響采樣或檢測的物質,不吸附或吸收待測物質。
空氣收集器應能在溫度-10℃~45℃,相對濕度小於95%的作業環境中正常工作。
3-2 注射器
規格: 100ml或50ml醫用氣密型玻璃注射器。
性能要求(檢查方法) :
將注射器垂直架起時,芯子應能自由下落;當抽空氣至滿刻度,封閉進氣口並朝下垂直放置24h後,芯子自由下落不得超過原體積的20%。
3-3 采氣袋
規格:
容積可以有50、100、200、500、1000、2000、5000、10000ml等。
性能要求:
製作采氣袋的材料應不透氣。
進出氣口打開時應暢通,關閉時應嚴密不漏氣。
有方便的、能反復使用的取氣裝置。
3-4 氣泡吸收管
規格:
分大型氣泡吸收管和小型氣泡吸收管兩種,尺寸見圖1;
製造用的材料應是優質的無色或棕色玻璃。
性能要求:
內管和外管的介面應是標准磨口,內管出氣口的內徑為1.0±0.1mm,管尖距外管底不大於5mm,固定小突應牢固。
氣密性檢查:
分別在大型氣泡吸收管和小型氣泡吸收管中裝入5ml和2ml水,將內管進氣口封閉,連接外管出氣口至抽氣瓶,當兩抽氣瓶的水面相差1 m,吸收管內不再冒氣泡時開始,10min內抽氣瓶中水面應無變化。
3--5 多孔玻板吸收管
規格:
用無色或棕色的優質玻璃製造。
性能要求:
多孔玻板的孔徑和厚度應均勻,當管內裝5ml水,以0.5L/min的流量抽氣時,產生的氣泡應均勻,不應有特大的氣泡,氣泡上升高度為40~50mm,阻力為4~5kPa。
3-6沖擊式吸收管
規格:
用無色或棕色的優質玻璃製造。
性能要求:
內管和外管的介面應是標准磨口;
內管應垂直於外管管底,出氣口的內徑為1.0±0.1mm,管尖距外管底5.0±0.5mm;
固定小突應牢固。
氣密性檢查: 同氣泡吸收管。
3-7 活性炭管
規格:
用優質的玻璃製造,內外徑應均勻;
兩端應熔封,並附有塑料套帽。
溶劑解吸型活性炭管:
前段裝100mg活性炭
後段裝50mg活性炭。
熱解吸型活性炭管:
內裝100mg活性炭。
性能要求
使用的活性炭應有足夠的吸附容量,能滿足檢測的需要。
活性炭的兩端和前後兩段之間用清潔的玻璃棉或聚氨脂泡沫塑料加以固定和分隔,在進氣口端的固定材料前再用一個彈簧鋼絲固定。裝好的活性炭不應有松動;所用的玻璃棉等固定材料不能含有影響檢測的物質,不應發生影響檢測的作用。
在200ml/min流量下,活性炭管的通氣阻力應小於4kPa。
活性炭管的空白值應低於標准方法或統一方法的檢出限。
塑料套帽應能緊緊的封死管兩端,不易脫落,不能產生影響檢測的作用。
3-8 硅膠管
規格:
用優質玻璃製造;
內外徑應均勻;
兩端應熔封,並附有塑料套帽。
溶劑解吸型硅膠管 管長80mm。
A型: 前段裝200mg硅膠
後段裝100mg硅膠。
B型: 前段裝500mg硅膠
後段裝250mg硅膠。
熱解吸型硅膠管
A型: 內裝200mg硅膠;
B型: 內裝500mg硅膠。
性能要求:
使用的硅膠應有足夠的吸附容量,能滿足檢測的需要。
硅膠管的兩端和前後兩段之間用清潔的玻璃棉或聚氨脂泡沫塑料加以固定和分隔,在進氣口端的固定材料前再用一個彈簧鋼絲固定。
裝好的硅膠不應有松動;
所用的玻璃棉等固定材料不應含有影響檢測的物質,不應發生影響檢測的作用。
在200ml/min流量下,硅膠管的通氣阻力應小於4kPa。
硅膠管的空白值應低於標准方法或統一方法檢出限。
塑料套帽應能緊緊的封死管兩端,不易脫落,不能產生影響檢測的作用。
3-11 鋁合金采樣夾
規格:
用硬質鋁合金製造;密封圈的內直徑為35mm,使用的濾料直徑為40mm。
已經廢止
3-12 小型塑料采樣夾
規格:
用優質透明塑料製造,使用的濾料和濾料墊的直徑為20mm。
性能要求(檢查方法):
裝上濾料,連接空氣采樣器,以2L/min流量抽氣,封閉進氣口後,流量計應無流量指示。
3-13 粉塵采樣夾
規格:
用塑料製造,使用的濾料和濾料墊的直徑為40mm。
性能要求(檢查方法):
裝上濾料,連接粉塵采樣器,以20L/min流量抽氣,封閉進氣口後,流量計應無流量指示。
4無泵型采樣器
原理
利用毒物分子擴散和滲透原理設計製作的空氣收集器;分為擴散型和滲透型兩種。
特點
體積小,質量輕 ,采樣流量低,可滿足長時間樣品採集,
工作場所有害因素職業接觸限值 GBZ 2.1-2007 Occupational Exposure Limit for Hazardous Agents in the Workplace
工作場所有害因素職業接觸限值 GBZ 2.1-2007
工作場所有害因素職業接觸限值是用人單位監測工作場所環境污染情況,評價工作場所衛生狀況和勞動條件以及勞動者接觸化學因素的程度的重要技術依據,也可用於評估生產裝置泄漏情況,評價防護措施效果等。
工作場所有害因素職業接觸限值也是職業衛生監督管理部門實施職業衛生監督檢查、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開展職業病危害評價的重要技術法規依據。
在實施職業衛生監督檢查,評價工作場所職業衛生狀況或個人接觸狀況時,應正確運用時間加權平均容許濃度、短時間接觸容許濃度或最高容許濃度的職業接觸限值,並按照有關標準的規定,進行空氣采樣、監測,以期正確地評價工作場所有害因素的污染狀況和勞動者接觸水平。
時間加權平均容許濃度 (Permissible Concentration –Time Weighted Average, PC-TWA)
以時間為權數規定的8h工作日、40h工作周的平均容許接觸濃度。
指以時間為權數規定的8小時工作日的平均容許接觸水平。
主要為防止長期接觸導致的慢性健康損害。
PC-TWA的應用:
8h時間加權平均容許濃度(PC-TWA)是評價工作場所環境衛生狀況和勞動者接觸水平的主要指標。
職業病危害控制效果評價,如建設項目竣工驗收、定期危害評價、系統接觸評估、因生產工藝、原材料、設備等發生改變需要對工作環境影響重新進行評價時,尤應著重進行TWA的檢測、評價。
個體檢測是測定TWA比較理想的方法,尤其適用於評價勞動者實際接觸狀況,是工作場所有害因素職業接觸限值的主體性限值。
定點檢測也是測定TWA的一種方法,要求採集一個工作日內某一工作地點,各時段的樣品,按各時段的持續接觸時間與其相應濃度乘積之和除以8,得出8h工作日的時間加權平均濃度(TWA)。定點檢測除了反映個體接觸水平,也適用評價工作場所環境的衛生狀況。
短時間接觸容許濃度 (PC-STEL)
指一個工作日內,任何一次接觸不得超過的15分鍾時間加權平均的容許接觸水平。
在遵守PC-TWA前提下容許短時間(15min)接觸的濃度。
防止勞動者接觸波動的高濃度,避免引起刺激、急性作用和其它有害效應。
PC-STEL的應用
PC-STEL是與PC-TWA相配套的短時間接觸限值,可視為對PC-TWA的補充。
只用於短時間接觸較高濃度可導致刺激、窒息、中樞神經抑制等急性作用,及其慢性不可逆性組織損傷的化學物質。
在遵守PC-TWA的前提下,PC-STEL水平的短時間接觸不引起:
1) 刺激作用;
2) 慢性或不可逆性損傷;
3) 存在劑量-接觸次數依賴關系的毒性效應;
4) 麻醉程度足以導致事故率升高、影響逃生和降低工作效率。
即使當日的TWA符合要求時,短時間接觸濃度也不應超過PC-STEL。
當接觸濃度超過PC-TWA,達到PC-STEL水平時,一次持續接觸時間不應超過15min,每個工作日接觸次數不應超過4次,相繼接觸的間隔時間不應短於60min。
對制定有PC-STEL的化學物質進行監測和評價時,應了解現場濃度波動情況,在濃度最高的時段按采樣規范和標准檢測方法進行采樣和檢測。
超限倍數excursion limits
對未制定PC-STEL的化學有害因素,在符合8h時間加權平均容許濃度的情況下,任何一次短時間(15min)接觸的濃度均不應超過的PC-TWA的倍數值。
超限倍數的應用:
許多有PC-TWA的物質尚未制定PC-STEL。對於這些未制定PC-STEL的化學物質和粉塵,即使其8h TWA沒有超過PC-TWA,也應控制其漂移上限。因此,可採用超限倍數控制其短時間接觸水平的過高波動。
超限倍數所對應的濃度是短時間接觸濃度,采樣和檢測方法同PC-STEL。
最大超限倍數
<1 3
1~ 2.5
10~ 2.0
≥100 1.5
最高容許濃度 (MAC)
工作地點、在一個工作日內、任何時間有毒化學物質均不應超過的濃度。
指工作地點、在一個工作日內,任何時間均不應超過的有毒化學物質的濃度。
對急性毒性、刺激作用和危害性較大的有
毒物質制訂此標准。
保護勞動者免於急性毒性和刺激作用。
MAC的應用:
MAC主要是針對具有明顯刺激、窒息或中樞神經系統抑製作用,可導致嚴重急性損害的化學物質而制定的不應超過的最高容許接觸限值,即任何情況都不容許超過的限值。
最高濃度的檢測應在了解生產工藝過程的基礎上,根據不同工種和操作地點採集能夠代表最高瞬間濃度的空氣樣品再進行檢測。
工作場所空氣中
有害物質監測的采樣規范
Specifications of air sampling
for hazardous substances monitoring in the workplace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職業衛生標准
GBZ 159-2004
特點:
與《工業企業設計衛生標准》(GBZ 1—2002)和《工作場所有害因素職業接觸限值》(GBZ 2—2002)相配套
將《車間空氣中有毒物質監測采樣規范》(WS 1-1996)和《作業場所空氣中金屬樣品採集方法》(WS/T 16-1996)修改合並為一個規范
涵蓋了有毒物質和粉塵監測的采樣方法
適用於時間加權平均容許濃度、短時間接觸容許濃度和最高容許濃度的監測。
附錄A、B是資料性附錄
工作場所有害物質空氣樣品
採集的質量控制
職業衛生檢測的主要特點:
樣品採集過程的質量控制
實驗室檢測的質量控制
樣品採集過程中的質量控制:
一、現場調查
危害因素(評價、日常、監督、事故)
工人情況 (工種、工時、崗位、工作區域、個體防護情況)
生產情況(日生產量、有害化合物使用量、防護設施情況)
確定采樣對象(工種、人數)
采樣時間(結合生產情況)
預采樣 (短時間的定點、個體)
二、采樣前的准備工作
采樣儀器(吸附管的解析效率實驗)
稱重(恆重、天平)
流量校正(吸附管、流量低)
三、現場采樣------采樣記錄單
生產情況
防護設施情況(設備、個體)
采樣對象工人工作寫實
樣品採集(開啟前流量調試、讀數)
空白對照樣品
采樣時間(開始時間、結束時間)
采樣流量 (開始流量、結束流量)
采樣儀器編號
樣品編號
采樣人
采樣日期
陪同人
注意事項:
穿透容量
硅膠管
鉛煙和鉛塵
吸收管采樣
采樣方法的靈活運用
粉塵樣品的採集
樣品的運輸
粉塵樣品
濾膜樣品
吸收管
吸附管
空白對照
樣品交接
樣品形狀描述
檢測結果對送檢樣品負責
TWA樣品採集
工人個體采樣樣品:
工人工作少於8h 少於40h工作周
工人工作大於8h 少於40h工作周
工人工作大於8h 大於40h工作周
工人非流動工作-----分時段采樣的樣品
工人流動工作------分地點采樣的樣品
STEL和 MAC樣品採集
工人工作的崗位
工人工作停留的地點
操作時間
接觸時間少於15min
接觸時間大於15min 版權信息:本文來自職業衛生網:http://www.zywsw.com/
❿ 采樣保持器的作用
采樣是對連續變化的模擬信號定時測量,抽取樣值.通過采樣,一個在時間上連續變化的模擬信號就轉換為隨時間變化的脈沖信號.
為了便於量化和編碼,需要將每次采樣取得的樣值暫存,保持不變,直到下一個采樣脈沖的到來
簡單的說就是實現模數轉換時的必須的抽樣-保持電路 稱為采樣保持器.
按這個標准 如果不需要實現模數轉換 處理模擬信號的電路 在輸入端不需要采樣保持器.
如果信號源提供的為模擬信號 信號處理電路時數字電路 那麼輸入介面就必須要這個了.
(10)機械採制樣裝置基本構造擴展閱讀:
S/H 有兩種工作方式,一種是采樣方式,另一種是保持方式。在采樣方式中,采樣-保持器的輸出跟隨模擬量輸入電壓變化。在保持狀態時,采樣-保持器的輸出將保持在命令發出時刻的模擬量輸入值,直到保持命令撤銷(即再度接到采樣命令) 時為止。
此時,采樣一保持器的輸出重新跟蹤輸入信號變化,直到下一個保持命令到來時為止。
采樣保持電路由模擬開關、存儲元件和緩沖放大器A組成。在采樣時刻,加到模擬開關上的數字信號為低電平,此時模擬開關被接通,使存儲元件(通常是電容器)兩端的電壓UB隨被采樣信號UA變化。當采樣間隔終止時,D變為高電平,模擬開關斷開,UB則保持在斷開瞬間的值不變。
緩沖放大器的作用是放大采樣信號,它在電路中的連接方式有兩種基本類型:一種是將信號先放大再存儲,另一是先存儲再放大。
對理想的采樣保持電路,要求開關沒有偏移並能隨控制信號快速動作,斷開的阻抗要無限大,同時還要求存儲元件的電壓能無延遲地跟蹤模擬信號的電壓,並可在任意長的時間內保持數值不變。
通常,采樣保持器與采樣器、放大器和模數轉換器一起構成模擬量輸入通道,用於工業過程計算機系統或數據採集系統。現場信號(如溫度、壓力、流量、物位、機械量和成分量等被測參數)經過信號處理(標度變換、信號隔離、信號濾波等)送入采樣器。
在控制器控制下對信號進行分時巡迴和多路切換選擇,然後經放大器和采樣保持電路再送入模數轉換器,轉換成計算機能接受的二進制數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