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防雷裝置檢測對屋面施工要求

防雷裝置檢測對屋面施工要求

發布時間:2022-04-16 05:23:11

❶ 施工基礎防雷和屋面防雷接地安裝技術交底需要注意什麼內容和工序

防雷和屋面防雷接地安裝技術交底需要注意以下內容:
1、施工技術要求:必須充分熟悉相關圖紙及設計要求。
2、材料質理要求:鍍鋅鋼材應根據設計要求選用冷鍍鋅或熱鍍鋅材料,材料應有質量檢驗證明及產品出廠合格證。
3、作業條件:利用主筋作為引下線時,待鋼筋綁扎完畢時再作業。
4、操作工藝:
①利用樁內兩主筋與地梁、承台焊接或一個電氣通路,利用柱內兩主筋焊接作為引下線,搭接部人用φ12㎜圓鋼焊接。安裝測試板及接地裝置應離地面高度50㎝-80㎝,用40×40×4鍍鋅扁鋼焊接,焊接長度為圓鋼15㎝、扁鋼8.5㎝,焊搭接位置應准確,並油漆作好標記。利用梁內兩主筋相互搭接焊接,使之形成一個均壓環網。
②利用主筋作為引下線時,應接設計要求找出全部主筋位置,及時將引下線的下端與接地體焊接好,或與接地卡子連接好。隨著建築物的逐步增高,將引下線埋設於建築物內至層頂為止,並用油漆作好標記。做完後請有關人員進行隱蔽檢查,做好隱蔽記錄。
5、安全措施:
①電焊工進行電焊作業時,必須持證上崗(有效證件)。
②電焊機外殼必須接地良好,要有觸電保護器。
③施工前應清理易燃易爆物品。
④作業結束,應切斷焊機電源,並檢查作業地點,確認無起火危險,方可離開。

❷ 簡述建築物避雷帶施工安裝的主要要求.

一、所有避雷針應採用避雷帶互相連接。
二、引下線不應少於兩根,並應沿建築物四周均勻或對稱布置,其間距不應大於12m。
三、排放爆炸危險氣體、蒸氣或粉塵的管道應符合本規范第3.2.1條二、三款的要求。
四、建築物應裝設均壓環,環間垂直距離不應大於12m,所有引下線、建築物的金屬結構和金屬設備均應連到環上。均壓環可利用電氣設備的接地干線環路。
五、防直擊雷的接地裝置應圍繞建築物敷設成環形接地體,每根引下線的沖擊接地電阻不應大於
10Ω,並應和電氣設備接地裝置及所有進人建築物的金屬管道相連,此接地裝置可兼作防雷電感應之用。
六、防直擊雷的環形接地體尚宜按以下方法敷設。
1. 當土壤電阻率ρ小於或等於500Ω。m時,對環形接地體所包圍的面積的等效圓半徑 √(A/∏)大於或等於5m的情況,環形接地體不需補加接地體;對等效圓半徑√(A/∏)小於5m的情況,每一引下線處應補加水平接地體或垂直接地體。
當補加水平接地體時,其長度應按下式確定。
lr=5-√(A/∏)(3.2.4 - 1)
式中 lr — 補加水平接地體的長度(m);
A — 環形接地體所包圍的面積(m2)。
當補加垂直接地體時,其長度應按下式確定。
(3.2.4 - 2)
式中lv—補加垂直接地體的長度(m)。
2. 當土壤電阻率ρ為500Ω·m至3000Ω·m時,對環形接地體所包圍的面積的等效圓
註: 按本款方法敷設接地體時,可不計及沖擊接地電阻值。
七、當建築物高於30m時,尚應採取以下防側擊的措施:
1. 從30m起每隔不大於6m沿建築物四周設水平避雷帶並與引下線相連;
2. 30m及以上外牆上的欄桿、門窗等較大的金屬物與防雷裝置連接。
八、在電源引人的總配電箱處宜裝設過電壓保護器。
第3.2.5條當樹木高於建築物且不在接閃器保護范圍之內時,樹木與建築物之間的凈距不應小於5rn。

第三節 第二類防雷建築物的防雷措施
第3.3.1條 第二類防雷建築物防直擊雷的揩施,宜採用裝設在建築物上的避雷網(帶)或避雷針或由其混合組成的接閃器。避雷網(帶)應按本規范附錄二的規定沿屋角、屋脊、屋檐和檐角等易受雷擊的部位敷設,並應在整個屋面組成不大於10m×10m或12m×8m的網格。所有避雷針應採用避雷帶相互連接。
第3.3.2條 突出屋面的放散管、風管、煙囪等物體;應按下列方式保護:
一、排放爆炸危險氣體、蒸氣或粉塵的放散管、呼吸閥、排風管等管道應符合本規范第3.2.1條二款的要求。
二、排放無爆炸危險氣體、蒸氣或粉塵的放散管、煙囪,1區、11區和2區爆炸危險環境的自然通風管,裝有阻火器的排放爆炸危險氣體、蒸氣或粉塵的放散管、呼吸閥、排風管,本規范第3.2.1條三款所規定的管、閥及煤氣放散管等,其防雷保護應符合下列要求:
1.金屬物體可不裝接閃器,但應和屋面防雷裝置相連;
2.在屋面接閃器保護范圍之外的非金屬物體應裝接閃器,並和屋面防雷裝置相連。
第3.3.3條 引下線不應少於兩根,並應沿建築物四周均勻或對稱布置,其間距不應大於18m。當僅利用建築物四周的鋼柱或柱子鋼筋作為引下線時,可按跨度設引下線,但引下線的平均間距不應大於18m。
第3.3.4條 每根引下線的沖擊接地電阻不應大於10Ω。防直擊雷接地宜和防雷電感應、電氣設備等接地共用同一接地裝置,並宜與埋地金屬管道相連I當不共用、不相連時,兩者間在地中的距離應符合下列表達式的要求,但不應小於2m:
Se2≥0.3KcRI (3.3.4)
式中 Se2 — 地中距離(rn);
KC — 分流系數,單根引下線應為1,兩根引下線及接閃器不成閉合環的多根引下線應為0. 66接閃器成閉合環或網狀的多根引下線應為0.44 。
在共用接地裝置與埋地金屬管道相連的情況下接地裝置宜圍繞建築物敷設成環形接地體。
第3.3.5條 利用建築物的鋼筋作為防雷裝置時應符合下列規定:
一、建築物宜利用鋼筋混凝土屋面、梁、柱、基礎內的鋼筋作為引下線。本規范第2.0.3條二、三、八、九款所規定的建築物尚宜利用其作為接閃器。

❸ 屋頂避雷帶施工規范,,

摘要 避雷帶支架在實際施工中用鍍鋅角鋼(L25*3)或鍍鋅扁鋼(-25×3)製作,可採用專用卡子或鋼絲繩夾做卡箍安裝。支架上的固定卡子上口不能與支架角鋼封閉。避雷帶應平正順直,固定點支持件間距均勻、固定可靠,每個支持件應能隨大於49N(5kg)的垂直拉力。

❹ 防雷接地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是什麼

防雷接地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是:

1、防雷分類問題

建築物應根據其重要性、使用性質、發生雷電事故的可能性和後果,按防雷的要求分為一、二、三類防雷建築物。

2、接閃器和引下線的問題

接閃器在一般情況下多數採用避雷針、避雷網、避雷帶。有時在大面積需要保護情況下,可以採用避雷線保護。在搞環境防雷時,可以採用CA-A3防雷器或法國提前放雷避雷針保護。

3、地極及地極接地沖擊電阻的問題

如果建築物的防雷地極是獨立地極的話,一般要離開建築物基礎的地中距離3M以遠;如果是通信用的獨立地極的話,則要求離開建築物20M以遠,並要求接地電阻〈4歐。

除去一類防雷建築物屬於0區和1區,用獨立避雷針、獨立地極保護外,其餘類別一般情況下,都採用合設地極的方式,尤其是框架結構的建築物更應採用本身基礎作合設地極使用。

4、均壓環的設計和施工問題

均壓環是一條閉合的藏在建築物外牆內的水平避雷帶。它一方面與外牆所有的引下線焊接相連,另一方面又與外牆上所有金屬門、窗、玻璃幕牆相通,將它們所接閃到的雷電流通過均壓環、引下線的作用,將雷電流引入大地匯放。

5、電子設備的等電位處理問題

等電位處理就是用金屬導體把設備的金屬外殼與接地的匯流排連接起來。等電位處理的目的就是消除電位差,因此,所有引入室內的金屬管道、電纜屏蔽層在各個不同的防雷區間之間均應作等到電位處理。

另外,室外凡互相跨越或平行敷設的金屬管道,如果其間距少於100MM規定的間距,也應用金屬線互相跨接起來,採取等電位的處理方法避免反擊。室內電子設備的等到電位的連接方式應採用一點式方法接地,而不應互相串聯連接接地,以免引起干擾現象。

6、設備屏蔽的處理問題

屏蔽的作用是防止雷電感應對電子設備和干擾,根據不同的對象,屏蔽分有房屋屏蔽、管線屏蔽和設備屏蔽三種。屏蔽的效果與材料的導磁率有關,與材料的厚度尺寸有關;與網孔的大小尺寸有關。網孔越少,材料越厚,材料的導磁率越好則屏蔽的效果越好。

7、線纜的敷設問題

線纜最好採用埋地套鐵管的方式敷設。纜井應設計在建築物的幾何中心。室內的線纜布置應避開外牆、樑柱等雷電流集中流過的地方,以免對線纜產生大的干擾現象。同理,電子設備的放置問題,也應離開外牆、樑柱有一定的安全距離。

8、供電形式

供電的形式最好採用TN-S系統。供電線路最好埋地套鐵管引入。N線、PE線重復接地引出,電源裝電源避雷器。

9、各種信號線裝信號避雷器問題

對信號避雷器的選擇的要求是工作頻率適合、傳輸功率大,插入損耗低、驗波系數少,雷電通流量大,響應時間快,殘壓低的信號避雷器。同時避雷器應有良好的接地。

驗收規范:

1、設計審核

指縣級及其以上氣象主管機構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對防雷裝置的設計進行審核並准許施工的行政許可行為。

2、技術審查(評價):指當地氣象主管機構認可的防雷專業技術機構(目前為縣級及其以上防雷中心)對防雷裝置進行的設計文件技術審查,為技術服務性行為。

3、竣工驗收:指縣級及其以上氣象主管機構根據國家法律法規、規章對防雷裝置投入實際使用的行政許可行為。

4、檢測驗收:指當地氣象主管機構認可的防雷專業技術機構對已竣工防雷裝置進行安全性能的檢測、檢驗、檢查等技術服務性行為。

5、質量監督:指當地氣象主管機構認可的防雷專業技術機構對防雷裝置的施工質量進行技術監督服務性工作。

❺ 高層屋面防雷施工

  1. 這兩個點上都是要做防雷帶的

  2. 如果找不到了,就在原設計點鑿開到鋼筋,把引線接下去。

❻ 防雷檢測有什麼硬性規定

所涉及的防雷裝置,其材料、規格及其技術參數應與《GB 50057-2010建築物防雷設計規范》等相關標準的要求相符合。防雷裝置檢測一般分為事前檢查和事後檢測兩部分。在進行防雷裝置檢測前應對所使用的檢測儀器、儀表和測量工具進行檢查,檢查的內容如下:

1、儀器儀表鑒定或校準:檢查儀器、儀表鑒定證書、校準證書是否在有效期的范圍內,一般要求每台檢測儀器、儀表要納入計量的檢測,檢測單位可委託有計量認證資質的檢定單位進行常規的計量檢測,檢測合格的,由檢定單位核發給每台儀器、儀表一張計量認證合格證。

2、檢査儀器儀表電池:檢査儀器、儀表所使用的電池是否在正常值范圍,如果電池的電壓不足,則應立即更換新的電池如遇到在檢測中儀器、儀表的電池電力不足時,建議隨身攜帶一組與儀器、儀表相配套的備用電池。

3、檢查檢測設備外觀及其附屬設備:檢査檢測用測試線絕緣層是否有破損,如果有破損則應更換或採用絕緣膠帶對破損的部位進行處理,避免讓裸露的金屬線在檢測過程中碰到帶電物體或接地體產生危及人身安全或影響檢測數據情況出現如果發現檢測線某處斷開,可用萬用電表的電阻擋尋找檢測線斷開位置並做處理,以免影響檢測工作。

(6)防雷裝置檢測對屋面施工要求擴展閱讀:

防雷檢測方法:防雷裝置檢測順序可按先檢測外部防雷裝置,再檢測內部防雷裝置進行。外部防雷裝置包括接閃器(接閃桿、接閃帶、接閃線、接閃網)、引下線、接地裝置、金屬門窗及屋面大型金屬物體的等電位連接。

內部防雷裝置包括各級電涌保護器(SPD)、屋內電子設備的等電位連接、電梯機房的等電位連接、均壓環、電子設備安全距離等。外部防雷裝置和內部防雷裝置檢測完畢後應將每項檢測結果填人防雷裝置安全檢測原始記錄表中作為檢測的原始記錄。

防雷裝置的檢測一般根據被檢建築物的情況又分為首次檢測和定期檢測。所謂的首次檢測就是未經具有防雷檢測資質的機構檢測過的建築物或雖然經過具有防雷檢測資質的機構檢測過,但該建築物已超過規定的檢測周期。所謂的常規檢測就是經具有防雷檢測資質的機構檢測過且不超過該建築物規定檢測周期的建築物。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防雷裝置檢測方法

❼ 防雷接地工程施工工藝有哪些需要注意的

在建築物施工過程中,防雷工程項目包括樁基礎的焊接、柱筋引下線通長焊接及均壓環、避雷網、避雷針、避雷器安裝等,一直伴隨著建設施工全過程。保證防雷工程項目施工質量的因素很多,如設計、材料、機械、地形、地質、水文、氣象、施工工藝、操作方法、技術措施、管理制度等,環節很多,要對這些環節嚴格控制,才能保證最後的工程質量。
建築物防雷包括防直擊雷和防感應雷。防直擊雷就是引導雷雲與避雷裝置之間放電,使雷電流迅速流散到大地中去,從而保護建築物免受雷擊。防雷電感應則通過建築物內部的設備、管道、構架、鋼窗等金屬物的接地裝置與大地作可靠的連接,將雷雲放電後在建築上殘留的電荷迅速引入大地。
目前建築工程常用的防雷措施有接閃器、引下線、接地裝置、避雷器、均壓環及金屬導體等電位連接等的施工和安裝。
1防雷工程施工常見問題??通過實際檢測測驗和經驗,施工過程防直擊雷和防感應雷措施中常出現以下問題:一是避雷帶、引下線、接地體、均壓環搭接的連接長度不夠,焊接不飽滿,焊接處有夾渣、焊瘤、虛焊、咬肉和氣孔,沒有敲掉焊渣等缺陷。二是地鋼筋網的連接點的錯焊、漏焊;作為外引接地聯結點或檢測點預埋件的漏設。尤其是建築結構轉換層,因構造柱(牆)內主鋼筋調整、防雷引下線鋼筋錯接錯焊的情況發生。三是用結構鋼材代替避雷針(網)及其引下線時,焊接破壞鍍鋅層不刷防銹漆;或螺栓連接的連接片未經處理,片與片接觸不嚴密等。四是引下點間距偏大,引下線跨越變形縫處未加設補償器,穿牆體時未加保護管。接地體安裝埋設深度不夠或引出線未作防腐處理。五是屋面金屬物,如管道、梯子、旗桿和設備外殼等,未與屋頂防雷系統相連,或等電位聯結跨接地線線徑不足。六是電氣設備接地(接零)的分支線未與接地干線連接,實行串聯連接。多層住宅採用TN-S系統時,進線在總電表箱處沒有重復接地,沒有按要求在配電間作MEB。七是低壓配電接地形式、電涌保護器(SPD)的設置及安裝工藝狀況、管線布設和屏蔽措施等與防雷設計要求不符。
2防雷工程項目施工質量控制的主要措施??加強對防雷工程關鍵部位和工序的質量控制,針對施工中易出現質量通病的幾個環節,制定現場檢測預控措施,做到預防為主,動態跟蹤,保證防雷工程的施工質量。
2.1嚴格審查設計圖紙??一是不僅要熟悉電氣圖,對建築設計中的結構、設備的布置也要有初步認識,領會設計中有關說明,對有些特殊的建築工程項目系統,如弱電系統中的智能化工程、信息通訊、計算機、監控等,因為這些地點和設置在設計平面圖紙中一般都沒有明確標注,是以規范要求為施工標准進行預留預埋的,要注意對照強制性標准、施工驗收規范進行施工。如發現不符合現行施工規范要求或做法不妥,選用的防雷接地材料不當時,應及時與設計單位洽商確定,形成設計文件,以便依照執行及備案。二是一個建設項目,相關專業設計圖紙較多,審核防雷圖紙時,要對照建築圖、結構圖、基礎圖。各項目銜接復雜,極易導致施工錯誤。若施工單位經驗不足,易因工種(序)配合不當而造成施工錯漏。對於施工中容易忽視和特別重要的問題應起草書面意見,以提醒施工單位執行。
2.2嚴格材料質量控制關,保證焊接質量一是驗材料三證;二是看材料規格;三是查在施工中是否使用設計和規范規定的鍍鋅材料。在施工監檢過程中,作業人員往往隨手拿普通結構用鋼筋作幫條焊接,或用普通鋼材代替鍍鋅材料,或以冷鍍鋅材質代替熱鍍鋅材質,應及時糾正。防雷工程施工主要是焊接,焊接質量決定著工程質量。由焊接技術不過關的人員進行防雷接地,造成防雷工程不合格的情況時有發生,應嚴格審核專業防雷施工隊伍的資質等級和施工人員資格證。

❽ 屋面防雷做法

安裝避雷針,還有避雷帶、避雷網即可。

民用住宅在設計建造時需嚴格遵守國家建設部頒布的《建築物防雷設計規范》,需要安裝防雷設備的單位可申請有資質的機構進行設計、安裝並依法接受雷電防護中心對防雷工程的設計審核、施工監督、防雷裝置檢測及竣工驗收。

通常說的防雷裝置主要有接閃器、引下線、接地裝置、電涌保護器及其他連接導體的總和。對於普通市民來說,最常見的避雷裝置就是位於建築物頂端的避雷針、避雷帶、避雷網,其實這些設施只是接閃器的幾種不同類型,主要用途是防止雷電直擊建築物,通過防雷設置將電流有效地轉移到地下。

避雷針的保護范圍比較小,目前住宅最常用的還有避雷帶或避雷網,在建築物頂部沿著女兒牆上部敷設避雷帶,避雷帶每隔一段距離就通過從檐角上繞下來的引下線,把接收的電流引至地面。

如果屋頂的面積非常大,就需要敷設避雷網。電梯是比較容易受到雷電攻擊的設備,所以在電梯間的頂部需要另外設置一圈避雷帶。

建築物被雷擊後,雷電流就會通過防雷設施傳導至地下,在這一過程中可能會出現雷電電磁脈沖,會對電器設備產生電磁干擾,所以為了阻隔雷電電磁脈沖,建築物內部例如電梯、電纜、電壓房等一些重要電器設備還需要做屏蔽層。

(8)防雷裝置檢測對屋面施工要求擴展閱讀:

一般而言,比周邊高的建築物比較容易受到雷電襲擊,所以這類高層建築一定要按照規定設計和安裝防雷設施,如果設計、安裝不合格,建築不但不能避雷,還有可能引來雷電,對建築物造成損害。

只要按照相關規定安裝防雷設施,頂樓住戶和其他樓層的住戶都不存在安全隱患,但是如果建築物沒有安裝避雷設施或者安裝不合格,那麼頂樓的一些電子設備、金屬設施就比較容易受到雷電的襲擊。

❾ 屋頂避雷帶施工規范,,

1、在一般工程施工中,明裝避雷帶(網)採用¢8或¢10鍍鋅圓鋼。使用前應對避雷線進行冷拉調直。安裝時,特別注意防止避雷線在提升過程中的人為彎曲。 

2、避雷線在固定支架上應平直、牢固,其頂部距建築物應為100mm,不應有高低起伏、彎曲、下垂等現象。其平直度每2m檢查段允許偏差不宜大於3/1000,全長不宜超過10mm。 

3、明裝避雷帶(網)隨建築物造型彎曲,彎曲處均作成圓弧,其圓弧半徑為100mm,嚴禁作成90°直角彎或小於90°死彎。 

4、避雷線搭接焊是其安裝過程中的關鍵工序。要求所有避雷線同心敷設,「s」彎方向一致,其次,在避雷線、防雷引下線焊接中應採用雙面焊接,焊接應飽滿、平整、牢固、無虛焊,焊接後不應產生氣孔、夾渣、咬肉、裂紋等現象,如發現應及時予以補焊,並將葯皮敲凈,刷上防銹漆及銀粉。搭接長度要一致,長度≥6d,最好統一定位100mm。 

5、避雷帶(網)通過建築物伸縮、沉降縫處,應作防雷跨越處理。將避雷帶向外側面彎成半徑R=100mm的圓弧形,支持卡子固定點距建築物邊緣距離300mm。 

6、引自圈樑內的防雷引下線鍍鋅圓鋼與避雷帶(網)焊接處,均應彎成R=100mm的圓弧形,搭接焊長度為100mm,且與鍍鋅圓鋼雙面焊接。若防雷引下線為鍍鋅扁鋼,應彎成R=250mm的圓弧,焊接長度亦為100mm,雙面焊接。     

7、避雷帶(網)應和建築物頂部的其他金屬物體連接成一體。如建築物物頂上的透氣管、鐵欄桿、爬梯、冷卻水塔等,這些部位的金屬導體都必須與避雷帶(網)焊接成一體,也可採用抱卡形式。

(9)防雷裝置檢測對屋面施工要求擴展閱讀

避雷帶可以暗敷設在建築物表面的抹灰層內,或直接利用結構鋼筋,並應與暗敷的避雷網或樓板的鋼筋相焊接,所以避雷帶實際上也就是均壓環。

高層建築物直擊雷防護強調堅持採用明敷接閃器的基本原則,規定在建築物的屋脊、屋角、屋檐、檐角邊沿和女兒牆、屋頂構架、飄板、屋面梯屋頂、水池頂四周等所有易受雷擊的部位全部採用敷設金屬接閃器的方式。

避雷帶一般採用的圓鋼直徑不小於6mm,扁鋼不小於24mm×4mm。避雷帶明敷設時,支架的高度為10~20cm,其各支點的間距不應大於1.5m。

三類防雷建築應在整個屋面組成小於1T或等於20mx20m或24mxl6m的閉合網格。



❿ 防雷檢測主要內容有哪些

1、接閃器

檢查:

位置

銹蝕是否1/3以上。

每個支持件能否承受49N(54kgf)的垂直拉力。

2、引下線

要求:

建築物防雷類別 引下線間距(m )

第一類防雷建築物 12

第二類防雷建築物 18

第三類防雷建築物 25

3、接地裝置

要求:

檢查:

工頻接地電阻值測量常用三極法和使用接地電阻表法。

4、等電位連接

檢查:

檢查連接狀況,如已實現 其與防雷接地裝置的兩處以上連接,應進一步檢查連接質量、連接導體的材料和尺寸。

等電位連接的過渡電阻的測試採用空載電壓4-24V,最小電流為0.2A的測試儀器檢測,過渡電阻值一般不應超過0.03Ω。

5、浪涌保護器

要求:

選擇電子系統中信息技術設備信號電涌保護器,Uc值一般應高於系統運行時信號線上的最高工作電壓的1.2倍。

SPD兩端的引線長度不宜超過0.5m。

當線路上多處安裝SPD時,SPD間的線路長度應按試驗數據採用,若無數據時,電壓開關型SPD與限壓型SPD之間的線路長度不宜小於10m,若小於10m應加裝退耦元件。限壓型SPD之間的線路長度不宜小於5m,若小於5m應加裝退耦元件。

連接導線應符合相線採用黃、綠、紅色,中性線用淺藍色,保護線用綠/黃雙色線的要求。

閱讀全文

與防雷裝置檢測對屋面施工要求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重結晶與過濾的實驗裝置圖 瀏覽:897
閥門銹死斷怎麼辦 瀏覽:366
高鐵動車上能帶電動工具嗎 瀏覽:110
三地畫怎麼加工設備 瀏覽:659
電動工具店鋪牌子圖片 瀏覽:566
計算機常見的輔助設備有哪些 瀏覽:189
機械雜質的危害有哪些 瀏覽:913
東莞市五金製品加工 瀏覽:373
甩手工具箱裂變寶貝 瀏覽:943
變電站保護及自動裝置 瀏覽:318
設計捕小魚的捕魚裝置 瀏覽:296
啤酒灌裝設備哪裡有 瀏覽:532
常紡機械怎麼樣 瀏覽:269
軸承基本額定負荷怎麼計算 瀏覽:901
回收軸承電話多少 瀏覽:311
暖氣進水閥門損壞歸誰管理 瀏覽:113
華為rru是什麼設備 瀏覽:229
機械表磁化為什麼走的快 瀏覽:456
柴油車儀表盤obd是什麼意思 瀏覽:545
fgo機械龍娘什麼時候 瀏覽:5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