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玉米秸稈還田利用什麼原理
玉米秸稈還田做為發展可持續農業的措施,逐步得到普及並產生了很好的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第一,實行玉米秸稈還田可以增加土壤中的有機質含量,培肥地力,改善土壤結構,有利於農業的可持續發展,第二,據調查研究和科學試驗,玉米秸稈內含氮量為0.6%,含磷量為0.27%,含鉀量為2.28%,有機質含量能達到15% 左右。1250公斤鮮玉米秸稈相當於4000公斤土雜肥的有機質含量,氮磷鉀含量相當於18.75公斤碳銨、10公斤過磷酸鈣和7.65公斤硫酸鉀。連續2-3年實施玉米機械秸稈還田,可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0.15-0.2%,增加速效磷33-45%、速鉀25-30%,增加含氮量1.06%,一般能提高單產20-30%,從而減少了化肥使用量,降低了農業面源污染和土壤污染,提高農產品品質。第三,利用農業機械進行秸稈還田還可以提高農業的生產效率,減輕農業的勞動強度,節約時間,解決勞動力不足問題。
❷ 怎樣氨化玉米秸稈
利用氨化處理秸稈是目前普遍應用的一種處理秸稈的方法。秸稈氨化處理後,質地松軟,適口性增加,消化率提高。
(一)秸稈氨化原理與效果
秸稈中纖維素、半纖維素可以被山羊消化利用,但有一部分與木質素緊緊地嵌合在一起,阻礙山羊的消化吸收,氨與秸稈中的纖維素發生氨解反應,打開纖維素中連接木質素與多糖的酯鏈,使難以消化的纖維素變為易消化物質。同時,在氨的鹼性作用下,木質素膨脹,通透性提高,使可消化纖維素更易於消化酶接觸,從而大大提高了秸稈的消化率。
經氨化的秸稈,消化率可提高20%左右,採食量也相應提高20%;氨化可使秸稈的粗蛋白含量提高1~2倍;還能提高秸稈飼料的適口性及採食速度。氨化後秸稈總的營養價值可提高1倍以上。此外,含水量高的秸稈經氨化後可防止霉變,還能殺滅寄生蟲卵及病菌。
(二)氨源及用量
秸稈氨化的氨源主要有液氨、氨水、尿素和碳銨。液氨雖為最經濟的氨源,但需用高壓容器貯運(氨罐、氨槽車等),一次性投資較大,且有毒易爆,生產中應用少。
1.尿素
含氮量為46.67%,在適宜溫度和脲酶的作用下,可分解成氨和二氧化碳。生成的氨可以氨化秸稈。用量為秸稈干物質重的3%~5%。尿素氨化簡便易行,效果好。
2.碳銨
含氮量15%~17%。用量為秸稈干物質重的14%~19%。由於碳銨低溫下不完全分解,故冷天氨化效果不好,但在南方多雨季節,其氨化的霉斑較少。
(三)秸稈的含水量及氨化的環境溫度
1.秸稈的含水量
如果用尿素、碳銨等固體氨源進行氨化,需加水水解,且要求秸稈有一定的含水量,一般以30%~40%為佳。
2.環境溫度
氨化效果與環境溫度密切相關,溫度越高,氨化所需的時間就越短。
(四)氨化方法
氨化的方法按處理溫度可分為兩類:一是高溫快速氨化法,即氨化爐氨化法,利用85℃以上的高溫處理24小時,氨源為液氨或碳氨,適合於機械化工廠處理,大型牧場可採用,但投資大,農產不適用;二是常溫氨化法,主要有堆垛法、窖池法和塑料袋法等。
1、堆垛法
(1)材料准備 一是塑料薄膜。要求無毒、抗老化和密封性好,厚度0.12毫米左右。膜的大小可根據垛的大小進行計算:底膜長(寬)=垛長(寬)+0.6米,罩膜長(寬)=垛長(寬)+高×2+0.5米。二是秸稈打捆或鍘短。用於養羊的秸稈應切短或揉碎,長度2~3厘米。三是氨的用量,根據垛的大小、秸稈堆垛密度,按不同氨源用量比例計算出氨的使用量,並准備(配製)好。
(2)氨化步驟 選擇地勢高、乾燥平整的地塊,鋪一塊無毒薄膜;將切碎或打捆的秸稈堆垛,堆垛過程中,須將秸稈水分含量調整到20%或以上;注氨,邊鋪切碎秸稈邊灑氨溶液邊踩緊,直至垛頂。打捆秸稈堆好覆膜後可用氨槍注氨。覆蓋塑料膜與底邊膜對齊,由下向上折疊好,用土壓實封嚴。
2.窖池法
窖池法最為實用,相對成本低,易管理,還能節省薄膜的用量。水泥窖池可重復使用多年,也易測定出秸稈重量。建窖以長方形為好,建在地上、地下或一半地上一半地下均可,如在窖的中間砌一隔牆,即為雙聯池則更好,可輪換處理秸稈。
方法是先將秸稈切碎成2厘米左右,每100千克秸稈(干物質)用5千克尿素、50~60千克水,把尿素溶於水中攪拌,待完全融化後分數次均勻地灑在秸稈上,入窖前或後噴灑均可。邊裝窖邊踩實,待裝滿後用塑膜覆蓋密封,再用細土等壓實即可。在氨化過程中,最好加些富含脲酶的物質如豆餅粉等,但玉米秸的脲酶含量比其他秸稈的含量高,可不補充脲酶。
塑料袋法除要求秸稈切碎、揉碎外,其他同堆垛法,且特別適合於養羊少的農戶。
(五)品質鑒定與保存利用
2.保存與利用
氨化秸稈在垛、窖中可長時間保存,只要塑膜不破、不漏氨,就不會霉變腐敗。氨化到期後,即可開垛(窖、袋)。液氨處理的秸稈一般提前一兩天晾曬,放走余氨即可飼喂。尿素或其他氨源處理的秸稈含水量高,要全部晾曬,待乾燥後重新堆垛或放入草棚內備用,以免風吹雨淋造成養分損失。
氨化秸稈喂飼前,必須放凈余氨,飼喂時由少到多,少給勤添,一般訓飼一周即可自由採食。氨化秸稈單獨飼喂,可基本維持羊的生命活動,但對生長羊及妊娠、哺乳母羊、種公羊等則需適當補料,才能取得更好效果。
❸ 請問現在最新的玉米秸稈深加工技術是什麼
我國農村秸稈尤其是玉米秸稈產量十分巨大。利用農產品廢棄玉米秸稈進行簡單加工及深加工可以提高玉米秸稈的綜合利用技術水平,現在這類新技術、新方法有很多。我首先對玉米秸稈兩種簡單加工方法,即畜禽飼喂揉絲新技術,溫室無土育苗基質製作新技術,進行了簡要的概述。然後又對利用玉米秸稈進行深加工的四項新技術進行了介紹:
1、秸稈氣化及氣化發電新技術。
2、製作全降解餐具及全降解包裝袋新技術。
3、畜禽生物秸稈顆粒飼料加工新技術。
4、皮穰分離造紙、人造板、飼料、木糖生產新技術。通過這些新技術達到最少的投入最大的產出,實現資源效益的最大化,促進農民增收致富,促進農業盡快實現集約化、產業化、工業化。
我國目前秸稈總產量近6億噸。利用率僅約為33%,經過簡單加工和深加工處理利用的占原始總量不足1%。尤其是我國中部地區河南、河北、山東、山西等小麥玉米輪作地區種小麥時,玉米秸稈就地焚燒黑煙滾滾遮天蔽日,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和資源浪費,影響航空和公路交通的正常運行,造成了嚴重的社會問題。玉米秸稈資源數量巨大,生產加工具有十分廣闊的空間。玉米秸稈是農作物的重要副產品,也是工、農業生產的重要原料。今後隨著政府的高度重視,農業科技水平的不斷提高,玉米秸稈的加工利用必將快速發展。
1、玉米秸稈簡單加工新技術
這里我們分析兩項玉米秸稈簡單加工新技術:一是牛羊等飼草禽畜飼喂玉米秸稈揉絲加工新技術,二是溫室育苗無土栽培玉米秸稈基質加工新技術。這兩項技術的特點是:操作簡單、製作容易、實用效果好、經濟效益顯著非常受農民歡迎。
1.1 牛羊等食草禽畜飼喂玉米秸稈揉絲加工新技術
目前在我國廣大的農區尤其是玉米產區,使用機器對玉米秸稈進行揉搓處理飼餵食草型畜禽。這種簡便的揉搓加工技術是最近幾年出現又迅速普及的新方法,這種方法具有十分明顯的優點及非常適宜的實用性。它不僅可以將不同含水率的秸稈加工後直接飼喂,而且經揉搓後的秸稈為柔軟蓬鬆的絲狀物,可以改變適口性,有益牲畜消化,另外還有利於進行其他生產加工。根據用戶生產的實際需要,生產廠家研製出了一大批各式各樣的揉搓加工設備。尤其是其中有一種小型的揉搓、粉碎、鍘切三用機最具代表性。這種小型機以單項照明電為動力電,是集揉搓、粉碎、鍘草為一身的多功能設備,使用起來非常方便。因其造價低、功能多、適用性好、實用性強倍受農區飼養戶的歡迎,也成了他們離不開的好幫手。
1.2 溫室育苗無土栽培玉米秸稈基質加工新技術
過去進行溫室育苗無土栽培的機質,主料需要外購,是一項即花錢又費事的工作。在農業工程技術人員的努力下,採用玉米秸稈加工溫室育苗無土栽培基質獲得成功。這項加工新技術,主料是玉米秸稈取自身邊不用花錢。它的加工工藝是用三用機將玉米秸稈鍘搓成小碎塊,然後進行常規的消毒滅菌處理,再根據玉米秸稈的特點和實際生產需要,添加定量的料劑進行充分的攪伴後,按發酵要求進行發酵處理。這項技術經濟、省事、好掌握。
2、秸稈深加工新技術
對玉米秸稈進行深度變性加工及重復多層次加工達到廢棄物高效利用,獲得高附加值,以相對低的投入獲得高的產出和回報率。我們將討論以下四項深加工新技術。
2.1 秸稈氣化工程技術與氣化發電新技術
2.1.1 玉米秸稈氣化與氣化發電的意義
利用玉米秸稈氣化與氣化發電,可解決大量農業廢棄物的浪費和環境污染問題。秸稈氣化工程將普通廢棄玉米秸稈變成清潔的燃氣,解決農戶日常燃用和冬季採暖節能、利廢、環保提高了農民生活水平,促進了農村經濟發展。秸稈氣化發電以玉米秸稈為生產原料,投資較小,容易實現,尤其是距輸電網較遠的地方,入網投資大,供電困難,利用當地剩餘棄用的玉米秸稈為原料氣化發電,就解決了這個難題,將在改變偏遠農村的落後面貌工作中起到決定性的作用。
2.1.2 玉米秸稈氣化與氣化發電過程
氣化發電過程包括三步:一是氣化,即將生物質原料變為氣體燃料;二是氣體凈化,氣化出來的氣體帶有一定的顆粒和焦油等有害成分,經過凈化系統把這些雜質除去(前兩步過程即氣化工程制氣的過程);三是發電,利用內燃機或燃氣輪機把可燃氣體中高品位的能量轉換為電能,其餘低品位熱能由余熱鍋爐回收,再由蒸汽輪機發電。解決好這三方面的技術,使之協調運轉是氣化發電技術的關鍵。
2.1.3 玉米秸稈氣化工程與氣化發電工程裝備系統
目前秸稈氣化工程系統很多,已處於開發階段,因此省去其討論只介紹氣化發電。氣化發電採用流化床方式氣化系統。為了了解秸稈氣化發電工程裝備系統的結構和性能特點。下面以1MW循環流化床秸稈氣化發電系統為例討論。
系統簡介:本系統以玉米秸稈等做燃料。主要技術指標為:發電容量為1000KW。
技術路線:
生物質——氣化——燃氣凈化——燃氣發電——排氣
其中燃氣凈化產生的廢水經電凝聚處理後可循環使用或排放。
氣化爐採用循環流化床氣化爐。凈化系統工程將除塵和除焦,包括慣性除塵器、旋風除塵器、文氏管和水洗塔等,慣性除塵器兼有熱回收作用。發電設備採用柴油機改裝的發電機採用機組並聯,整個系統由進料機構、燃氣發生裝置、燃氣凈化裝置、燃氣發電裝置、控制裝置、廢水處理設備等部分組成。
2.2 玉米秸稈製作降解餐具及全降解包裝袋新技術
利用玉米秸稈為原料製做全降解發泡餐具的技術與生產設備是綠色的技術與產業,為大量棄置的玉米秸稈找到了很好的出路。其意義還不僅如此,隨著經濟的發展和旅遊業的興起,人們對一次性快餐具的需求量愈來愈大,而我國目前使用的幾乎都是EPS泡沫塑料快餐具,這種餐具大量棄擲,到處都是,形成了從所周知的「白色污染」。它的處理最讓人頭痛,埋入地下百年不爛,劣化了土壤;焚燒處理會產生有毒氣體污染空氣。而秸稈全降解發泡餐具原料來源廣泛易得,成本低廉,防水阻油性能好,強度高,隔熱性能好,可完全生物降解,生產過程無污染,替代EPS發泡工藝技術及JYK品牌設備導入綠色餐具生產領域,生產環保、節能、利廢的綠色產品。
JYK秸稈全降解餐具成套設備是以玉米秸稈為原料,同時添加由多種物質綜合而成的輔助材料,經交聯發泡成形,再經乾燥、消毒等工序製成一次性可降解發泡餐具。通過更換主機模具,可生產出各種規格的一次性碗、盤、杯、碟、快餐盒、蛋糕盒、方便麵盒等綠色餐飲具。
生產配套設備情況:
主機設備:有成型機,分雙模氣動成型機和雙模機械自控成型機。配套設備:有粉碎機分片式和渦流式,有攪拌機分卧式和立式。有淋塗機分Ⅲ型和Ⅳ型。有乾燥機分氣流式和滾筒式。
全降解包裝袋新技術與前者機理相同,機械簡單生產容易略去討論。
2.3 生物秸稈顆粒全價飼料製作新技術
生物秸稈顆粒全價飼料製作新技術是藉助生物、化學的雙重作用,把秸稈轉化為高營養、高效能的生物飼料。可以代替部分糧食飼料喂養牲畜,一般可降低飼養成本30%。農作物秸稈粗纖維含量高,難以被動物消化吸收,可利用養分少,適口性差,在飼料分類學上歸為粗飼料。生化工程秸稈飼料的技術原理是利用最新生物工程技術成果,培育出的工程菌。這種工程菌是在自然條件下能迅速繁殖並高效分泌纖維分解酶的生物菌。這些黴菌、擔子菌、細菌在相關化學物質的中和作用下,進行一系列復雜的生物化學處理,改變了秸稈的物理化學性質。其所含的粗纖維降解為動物容易消耗吸收的單糖、雙糖、氨基酸等小分子物質,從而提高了飼料的消化吸收率,起到了飼料機械起不到的深度生化加工作用。同時在秸稈生物處理過程中還產生並積累大量營養豐富的微生物菌體蛋白及其它有用的代謝產物。如有機酸、醇、醛、酯、維生素、抗生素、微量元素等,使飼料變軟變香營養增加。它還含有多種消化酶及多種促進生長因子,能增強動物的抗病能力,促進生長發育。有些代謝產物對飼料還具有防腐作用。
用這種方法生產的秸稈生物原料,按配方軟體混拌出秸稈全價生物原料,再用最新的顆粒生產設備加工顆粒飼料。在制粒過程中,自動升溫糊化、熟化能較好的保持原料中各種營養成分不受損失,並有效的殺滅沙門氏菌等各種有害菌,秸稈添加比例大。該設備可一次完成制粒成型,生產出多種優質全價秸稈顆粒飼料。目前飼料顆粒成型機的生產廠家很多,根據制粒機理的不同有平模型、環模型和模壓型等,而又針對其生產效率的不同形成了各自的系列。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養殖數量、生產規模、加工類型選用不同的顆粒飼料加工設備。飼料顆粒化是世界飼料工業發展方向,秸稈生物顆粒飼料特點如下:
⑴、品質優良營養豐富,適口性好,動物採食量大。
⑵、制粒升溫糊化熟化,有利於動物消化,又有滅菌功能。
⑶、飼料密度增大,體積明顯減少,便於存儲運輸。
⑷、防止挑食,減少浪費,避免粉塵損失杜絕飼料板結。
生物秸稈顆粒全價飼料生產的工藝過程是:原料粉碎、生物發酵、按配方配製全價飼料、制粒成型(熟化、糊化、乾燥、成型)、稱量包裝、產品出廠。
對應於上述工藝過程的設備配置是:秸稈粉碎機、發酵池、攪拌機、飼料顆粒機、磅秤加封袋機。
我們相信隨著新技術、新設備、新工藝、新產品的不斷出現農作物秸稈廢棄的會越來越少,秸稈飼料的普及程度使用效果會越來越好。
2.4 玉米秸稈皮穰分離做原料進行深加工技術
將玉米秸稈經加工達到皮穰分離,再以分離後的皮、穰為原料分別進行產業化精深加工製成各種產品。玉米秸稈皮中主要含有木質纖維,而且其纖維強度高,韌性好,其性能指標高於稻、麥秸稈。玉米秸稈穰中含糖、粗蛋白、澱粉等營養成分多,其性能指標和質量也高於稻草和麥秸。因此將玉米秸稈皮穰分離後分別加工不同產品可拓寬應用領域,改善應用性能,提高利用價值。現有玉米秸稈皮穰分離機,可將玉米秸稈皮穰一次分離開。其原理是機具輪組夾住秸稈向前直線送料,利用懸於秸稈軸線上方的契形展刀將秸桿的上腹剖開,再由旋鑽刀具將秸穰從腹中旋鑽分離掉。
工藝過程:
選料——上料——剖分——鑽穰——打捆(裝袋)
2.4.1、玉米秸皮在造紙行業的應用
由於造紙原料的緊張以及新原料的開發加工技術的發展,秸稈已逐漸被開發利用。玉米秸在纖維強度、韌性、價廉等方面要優於其它秸稈,因而為造紙行業所青睞,但也存在一些問題:一是製成的漿液粘度較大,技術上增加了難度;二是出漿率較低,一般出漿率只有25%左右。三是生產中投入的輔料量增多,成本增加,效益下降。用玉米秸皮做原料可極大地改善其應用性能,由於纖維成分主要存在於玉米秸的外皮中,所以秸皮強度高,韌性好,近似葦子,是製作紙張的較好原料,其工藝和原輔料配方應與葦子一樣。目前應用玉米秸皮生產出的35g、50g有光紙的各項質量指標基本上與葦漿紙相同,出漿率達41%。
2.4.2 玉米秸皮在人造板行業的應用
以目前市場上出現的玉米秸稈粉碎後製成的人造板,由於其中玉米秸穰的存在,使成品板吸水性強,遇潮濕易變形,產品質量難以提高。現在由於除去了含纖維較少的秸穰及葉,使原料質量有了根本的改觀。成品板質量有了很大提高。玉米秸皮人造板與刨花板相比,具有表面光潔度好,美觀大方,靜曲強度和平面抗拉強度較高等優點,可在很多領域里廣泛應用。可做地板、天花板、隔牆板及傢具等。
2.4.3 玉米秸穰在飼料生產上的應用
玉米秸穰中蛋白質、澱粉和糖類的含量之高是稻草、麥秸等無法與之相比的,所以在飼料生產上玉米秸的皮穰分離是其質量提高的一項主要措施。用整株或鍘斷的玉米秸稈喂牛,牛隻吃些梢葉,粗稈部分皆剩下,牛增重低,飼養周期長,屬於低效益維持狀態。採用玉米秸穰飼料喂牛,營養價值高。適口性好,牛增重快,飼料成本低,浪費少,經濟效益顯著提高。
2.4.4 利用玉米秸穰生產木糖
木糖存在於半纖維及糖甙中,木糖可作為糖尿病人的甜味劑,其甜度約為蔗糖的70%。工業上,木糖及衍生物在化工、醫葯、製革等工業部門應用廣泛。
我國是玉米生產的大國,可以利用玉米秸穰生產木糖,這樣就可以除去大部分木質素及纖維素有效地提高成品收率。秸穰在硫酸的催化作用下,其中的多縮戊糖水解生成木糖:(C5H8O4)n+nH2O nC5H10O5。木糖經過一系列合理有效的生產過程,制備成純度大於98%的木糖晶體。其工藝流程如下:
原料預處理——水解反應——脫色、除酸、去雜——蒸發結晶——離心乾燥
木糖是一種用途廣泛,可以出口創匯的產品,利用玉米秸穰生產木糖,可以極大的提高農業附產品的精深加工水平,實現農業廢棄物的大幅再增值。
廢棄玉米秸稈做生產原料進行產業化加工的門類有很多,應用的面也很廣,產生的效益也非常大,上面介紹的各項技術是從產業化生產角度提出並討論的。但就每一個農戶而言,都可以針對自身的實際情況,行之有效地進行玉米秸稈的利用。當大多數農戶都掌握了這類加工技術,大多數的玉米秸稈都進行加工和深加工,我們的農民兄弟就會普遍致富,農村的面貌就會產生根本性的改變,農業就會向現代化大步前進。
❹ 玉米秸稈青儲池怎麼建造
一、玉米秸稈青儲池應選擇土質堅實,地勢高燥,背風向陽,雨水不易沖淹的地方建造青貯窖。
❺ 如何利用機械化處理玉米秸稈殘茬
機械化處理玉米秸稈殘茬有以下兩種方式。
(1)秸稈粉碎還田 使用玉米聯合收獲機配套的秸稈粉碎裝置或專用機具將摘穗後直立的玉米秸稈粉碎拋撒在地表,隨耕翻作業埋入土中。
(2)根茬耕翻埋壓或粉碎還田 耕翻作業可採用鏵式犁完成,粉碎還田作業可採用手扶拖拉機(單行)或輪式、履帶式拖拉機配套2~4行滅茬機完成。
玉米秸稈還田後,會使土壤變得過松,大孔隙過多,導致跑風,土壤與種子不能緊密接觸,影響種子發芽生長,使小麥紮根不牢,甚至出現吊根。因此,還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①補施氮、磷、鉀肥料。②提高土壤墒情。③提高播種質量。④適時鎮壓澆水。小麥播種後,晾曬一天,用石磙鎮壓,使土壤密實,消除大孔洞,大小孔隙比例合理,種子與土壤緊密接觸,利於發芽紮根,可避免小麥吊根現象。⑤消滅病原體。帶病的秸稈不能直接還田,否則夏季玉米易發生病害,這類秸稈應銷毀或高溫堆腐後再施用。
❻ 誰能給個機械設計的實例
有已經完成好的機械類設計題目如下: 車連桿加工工藝及夾具設計 種子丸化機的設計與研究 殘膜回收裝置的設計 甜菜收獲機的設計 倒立擺建模及模擬分析 垃圾車翻倒機構的設計及其模擬 葡萄埋藤機的設計 國際通行棉包堆垛機的設計 番茄種子除芒機的設計 棉花機械特性試驗裝置設計 前支棉桿裝配在線檢測及其工藝裝備的設計 玉米秸稈青貯型收獲機的設計 自走式番茄收獲機割台機構的設計 簡式龍門鑽銑床的結構設計 采棉機採摘裝置關鍵零件 ——摘錠的分析 仿生海豚的推進機構與運動研究 城市道路破冰清雪機的設計 夾持式棉花精量點播器 多功能保健床的設計 仿生兩棲機器蛇的結構設計及優化 微型棉花衣分試軋機的設計 哈密瓜糖度無損檢測方法研究 4ZT-8型摘棉桃機——摘桃裝置及輸送系統三維造型設計 辣椒乾燥試驗裝置設計 自動轉向玩具小車的機構與運動研究 多模態仿生兩棲機器魚的推進機構與運動研究 籽棉抓鬥機構設計 洋蔥收獲機的設計 單輪吊椅的改進設計 多模態仿生兩棲機器魚的推進機構與運動研究 拖把甩干裝置的機構設計 玉米秸稈還田機 庫爾勒香梨自動分級機 控制系統設計 線椒取種機的設計 膠棒式軟摘錠采棉機採摘頭試驗台設計 球形果採摘機器人設計及其三維模擬 基於PMAC控制卡的開放式數控系統 仿生兩棲機器蛇的結構設計與優化 食品盒模具的三維設計及模擬加工 高壓磨料水射流切割裝置機械部分設計 苗床育苗播種機的研究與設計 馬鈴薯種植機具的設計
❼ 玉米秸稈青貯技術的製作方法
功效功能
青貯轉化率高達95%,精糧節約10%左右。每進食1噸青貯料奶牛多產奶140公斤、肉牛多增加體重4公斤(較不加產品的青貯相比)。黃貯可顯著增加秸稈飼料的營養成份:粗蛋白11%—14%、有機酸提高10倍以上、維生素B族含量提高幾十倍;纖維素酶以及各類消化酶的增加使秸稈利用率高達80%以上,每進食1噸黃貯料奶牛多產奶200公斤以上,肉牛多增加體重6公斤以上(較不加產品的常規飼喂)。促進肉質、奶質改善。
經過好旺農青貯飼料發酵劑發酵的秸稈乳脂率增加5%—10%,蛋白質含量提高3%—8%,脂肪降低5%—10%,膽固醇含量降低15%—40%,符合綠色食品標准,有較強的市場競爭力。
1、縮短秸稈飼料青貯、黃貯成熟時間,提高飼料存貯質量。
2、改善飼料適口性,飼料質地柔軟,有醇香、酸香、果香味,採食量提高20%—40%,採食速度提高20%以上。動物對其中的微生物菌體蛋白氨基酸、乳酸菌、酵母菌就象人飲用的氨基酸口服液、酸奶和啤酒中的成份一樣養成一種嗜好,喜愛採食。
3、顯著增加飼料營養成份,增加了秸稈的柔軟性和膨脹度,使瘤胃微生物能直接地與纖維素接觸,提高了秸稈的消化率。牛、羊飼喂微貯飼料,可提高牛、羊瘤胃微生物區系纖維素酶的解脂酶活性,能促進揮發性脂肪酸的生成,揮發性脂肪酸可為微生物菌體蛋白的合成提供碳架,而丙酸系反芻家畜重要葡萄前體。
4、提高飼料消化吸收利用率,提高生產性能,含有多種有益微生物活菌,建立動物腸道內微生態平衡,動物對其中的飼料營養成份完全吸收利用,可使蛋白質、能量、礦物質的利用率達95%,極大提高粗纖維飼料(秸稈、谷殼粉、統糠)吸收利用率,因此可降低飼料成本,長期使用能節省10-25%飼料。
5、提高免疫力,預防並治療腸道疾病,建立腸道微生態平衡,抑制有害病菌的繁殖,增加有益微生物繁殖。
6、除臭驅蠅,減少污染,控制細菌性疾病,能減少糞便中氮、磷、鈣的排泄量,減少糞便臭味及有害氣體排放,表現為動物糞便臭味逐步減輕,減少飼料蛋白質分解為氨氣浪費,空氣中氨濃度下降到26.5PPM,臭氣強度降到2.5級以下,大腸桿菌、沙門氏桿菌濃度得到有效控制,減少疾病發生率,促進健康生長。
7、改善肉奶品質,用微生物活菌制劑代替抗生素生產「綠色肉」、「無抗奶」。
三、發酵方法
1、發酵原料各種農作物秸稈、樹葉雜草、瓜藤、水果渣、干蔗渣、谷殼粉、統糠、食用菌渣、雞糞等廢棄物。
2、菌種用量青貯:0.01%,黃貯:0.02%;即100克好旺農活菌制劑做2噸青貯或者1噸黃貯。
3、菌液配製
(1)菌種活化:根據秸稈總量計算所需菌種數量,然後用5倍的溫水(水溫在30度左右,有條件加入少許白糖)進行2-6小時的復活。
(2)菌液配製:將復活的菌液加入水中,攪勻備用。水的用量為:秸稈含水在60%-70%,每噸秸稈補水5公斤左右,秸稈含水量40%上下,每噸補水400公斤左右,秸稈含水量20%上下(黃貯),每噸補水1000公斤左右。(黃貯1噸麥桿、稻桿:食鹽10公斤,補水1300公斤;黃貯1噸玉米秸:食鹽7公斤,補水900公斤)
4、裝窖
(1)分層計算:按每層厚度30厘米計算一窖分幾層,再預測每層秸稈重量,由此分配每層所需菌液數量。(每層秸稈重量=干秸稈比重×窖內面積×每層壓實的厚度。玉米秸稈比重:110公斤/立方米,麥秸稈比重:100公斤/立方米)
(2)分層裝窖:裝鍘碎的秸稈按每層30厘米的厚度進行裝窖。如果黃貯秸稈,那麼在每層上面加入該層秸稈重量0.5%的玉米面或麩皮粉。秸稈長度2-5厘米。
(3)分層噴灑菌液:小窖用噴壺瓢灑,大窖用小水泵噴灑。
(4)分層壓實:規模小人工踩實,規模大用拖拉機軋實。
5、封窖、發酵
裝到高出窖平口0.4-0.5米為止。窖頂呈饅頭形,並在最上面按250克/平方米均勻地撒一層細食鹽,然後用塑料膜密封,上面可加保溫措施。在常溫下7-10天即可開窖使用。(冬天發酵時間可延長)
❽ 玉米秸稈飼料的玉米秸稈的利用
在農村很多,近幾年來人們都沒有充分利用,其實它在農村也用處很廣。
(一)粉碎後可做貯青飼料
(二)可做液化發生灶,原料
(三)粉碎後可栽培食用菌
每到秋冬之交,玉米秸稈焚燒污染空氣往往成為眾矢之的。但話應兩面說,焚燒造成污染固然不好,但不燒又有什麼用處?過去,秸稈的用途主要是牲畜飼料、生活燃料或積漚肥料。如今農村壯勞力大多在外打工,由此不僅掙到錢,也學會算工時賬:耕田耙地運糧草,小型拖拉機強過起早搭黑養牲口;種地上化肥比積漚農家肥省事多了;燒火用煤,省下摟柴的工夫去打工更合算。於是就有了一年一度烏煙瘴氣的秋末冬初。為保障奧運,北京周邊9省市下了禁燒令,情況似乎好一些。當然也有例外,如山東東平縣建成兩個以秸稈為原料的工廠:發電廠和乙醇廠。秸稈能賣錢,當然不會就地冒了煙;秸稈轉化為電能和燃料乙醇,可以緩解能源和糧食吃緊的態勢,堪稱一舉兩得。
隨著國際油價和糧價的高企,各國對誰該為此負責爭論不休。美國指責中國和印度等發展中國家的需求提高了油價和糧價,然而世行的報告卻指出,歐盟和美國的生物燃料生產從3個方面扭曲了糧食市場:美國1/3以上的玉米用來生產燃料乙醇,歐盟大約一半的植物油用來生產生物柴油;農民被鼓勵留出土地生產生物燃料作物;刺激了對糧食的金融投機,致使糧價越漲越高。俄羅斯也說:美國每年進口的油量相當於中國進口油量的3倍多。美國人口僅佔世界總人口不到5%,卻消耗佔世界25%的石油。但美國太強勢了,對這樣的分析竟不作回應。當然,美國也不是非要一條道走到黑。早在去年年底,美國眾議院就通過了30多年來的首個能源法案,要求汽車行業在2020年之前,把汽車燃油效率提高40%。如果說這是從節流考慮,那麼生物燃料的生產就是在開源。但美國的石油用量實在太大了,結果對整個世界牽一發而動全身。如美國2006年用於生產燃料乙醇的4200萬噸玉米,相當於1.35億人的口糧,2007年上升至8500萬噸,當然更多。美國為此每年補貼農民50至70億美元。生產一油箱油大約相當於一個人一年的口糧,全世界幾億人因此在挨餓。這就是美歐等地生物燃料不斷擴展的後果。即使如此,生物燃料也只佔美國能源需求的8%。
美國人高耗能的生活方式也許應該檢討,但欠發達國家的人似乎也應暫時放下「仇富」情結想一想,咱耗能較少是因為覺悟高,還是消費不起?平心而論恐怕多半是後者。否則,回到短缺經濟時期耗能最少。大大小小的明星、老闆、貪官等有條件擇高枝的先富者,更是爭先恐後移民或滯留國外不歸。既然美國人不可能將仍在提高的消費降到和咱一樣的水平線上,而泰華一直希望趕上發達國家也過上好日子,能源的需求就會不斷增長。一味爭論該誰負責,也不如好好想想如何不留後遺症地開發綠色能源,以替代漸趨緊缺的傳統能源。如今越來越熱的風能、太陽能、生物能等,雖然還在初級階段,但起碼是個好兆頭。在人類尚未解決吃飯問題之時,用玉米等食品製造燃料乙醇的確太奢侈。但像東平那樣用玉米秸稈等非食品原料製造乙醇,就值得包括美歐在內的玉米主產地學習。大約7噸玉米秸稈相當於4噸玉米原料,可產1噸乙醇,而且每噸成本比用糧食生產乙醇低1000元。項目年產6萬噸乙醇時,可帶動農民增收8000萬元,戶均增收230元以上。山西是玉米主產區之一,借鑒東平經驗利用秸稈生產乙醇,不僅可避免秸稈就地焚燒的煙塵污染,也是發展循環經濟、緩解能源緊缺、促進農民增收的好項目。
用玉米秸稈生產燃料乙醇,既有實用意義,亦有示範效應。正因為資源有限,所以人類更應該發揮聰明才智善用資源,而不僅是憑強權爭奪資源,揮霍資源。
採用機械工程、生物和化學等技術手段,完成從玉米秸稈的收獲、飼料加工、貯藏、運輸、飼喂等過程的技術。隨著我國畜牧業的快速發展,秸稈飼料加工新技術也層出不窮。玉米秸稈除了作為飼料直接飼喂外,有物理、化學、生物等方面的多種加工技術在實際中得以推廣應用,實現了集中規模化加工,開拓了飼料利用的新途徑。 屬於生物處理技術,是山東省玉米秸稈飼料利用的主要方式。該項技術是將臘熟期玉米通過青貯收獲機械一次性完成秸稈切碎、收集或人工收獲後,將青玉米秸稈鍘碎至1厘 玉米秸稈逐漸成寶
米~2厘米長,使其含水量為67%~75%,裝貯於窖、缸、塔、池及塑料袋中壓實密封儲藏,人為造就一個厭氧的環境,自然利用乳酸菌厭氧發酵,產生乳酸,使大部分微生物停止繁殖,而乳酸菌由於乳酸的不斷積累,最後被自身產生的乳酸所控制而停止生長,以保持青秸稈的營養,並使得青貯飼料帶有輕微的果香味,牲畜比較愛吃。 這是一種物理生化復合處理方法,其機理是利用螺桿擠壓方式把玉米秸稈送入膨化機中,螺桿螺旋推動物料形成軸向流動,同時由於螺旋與物料、物料與機筒以及物料內部的機械磨擦,物料被強烈擠壓、攪拌、剪切,使物料被細化、均化。隨著壓力的增大,溫度相應升高,在高溫、高壓、高剪切作用力的條件下,物料的物理特性發生變化,由粉狀變成糊狀。當糊狀物料從模孔噴出的瞬間,在強大壓力差作用下,物料被膨化、失水、降溫,產生出結構疏鬆、多孔、酥脆的膨化物,其較好的適口性和風味受到牲畜喜愛。
從生化過程看,擠壓膨化時最高溫度可達130℃~160℃。不但可以殺滅病菌、微生物、蟲卵,提高衛生指標,還可使各種有害因子失活,提高了飼料品質,排除了促成物料變質的各種有害因素,延長了保質期。
玉米秸稈熱噴飼料加工技術是一種類似的復合處理方法,不同的是將秸稈裝入熱噴裝置中,向內通入飽和水蒸氣,經一定時間後使秸稈受到高溫高壓處理,然後對其突然降壓,使處理後的秸稈噴出到大氣中,從而改變其結構和某些化學成分,提高秸稈飼料的營養價值。經過膨化和熱噴處理的秸稈可直接喂養家畜,也可進行壓塊處理。 將玉米秸稈曬干後粉碎,隨後加入添加劑拌勻,在顆粒飼料機中由磨板與壓輪擠壓加工成顆粒飼料。由於在加工過程中摩擦加溫,秸稈內部熟化程度深透,加工的飼料顆粒表面光潔,硬度適中,大小一致,其粒體直徑可以根據需要在3毫米~12毫米間調整。還可以應用顆粒飼料成套設備,自動完成秸稈粉碎、提升、攪拌和進料功能,隨時添加各種添加劑,全封閉生產,自動化程度較高,中小規模的玉米秸稈顆粒飼料加工企業宜用這種技術。另外還有適合大規模飼料生產企業的秸稈精飼料成套加工生產技術,其自動化控制水平更高。
利用玉米秸稈等生 物質資源研製熱解油和混合有機鈣鹽脫硫脫硝劑」技術鑒定會。鑒定委員會的專家們認為,此項技術為國內首創,具有領先水平。
「秸稈焚燒」和燃煤煙氣造成的污染,困擾全國大氣環境的污染問題。為了尋求根本的解決途徑,環境科學研究院與中國科學院化工冶金研究所合作,完成了「利用玉米秸稈等生物質資源研製熱解油和混合有機鈣鹽脫硫脫硝 劑」技術研究課題。大氣環境污染,除秸稈焚燒造成的煙霧污染外,主要是煤煙型污染。煤炭燃 燒產生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分別是形成酸雨和光化學煙霧的主要根源。脫硫技術。另外,若想取得同時脫除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效果,必須在低鈣條件下,可有機鈣的高生產成本卻無法為市場接受。因而利用含有有機質的各 種廢棄物,如農作物秸稈、枝葉、鋸末、污泥、造紙黑液等高濃度有機廢液,甚至城鄉垃圾,通過熱裂解工藝制備熱解油,再合成能夠處理煤炭燃燒過程中排放的主要污染物 的有機鈣產品的工藝便應運而生。它具有「以廢治污」、「以污治污」、價格低廉、原料易得的優點,是工農業結合治污的新思路,對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該技術將玉米秸稈處理以後得到了中熱值煤氣、熱解油和生物炭,沒有任何廢物。 其中煤氣的熱值與城市煤氣相當;熱解油可制脫硫脫硝劑,實現廢物資源化;生物炭可 用作綠色肥料、脫水劑、緩釋劑。它具有在廣大農村推廣應用的可行性:可大量消耗玉 米秸稈,從根本上解決秸稈焚燒問題;而且無論就其總投資還是戶投資,即使政府不予 補貼,也均具有農村建得起,農民用得起,容易大面積推廣應用的市場競爭優勢。這個 課題以其研製的比現有玉米秸稈選用技術更大規模處理農作物秸稈的技術和工藝路線, 開發熱解油和副產品的多種用途,研製成套化系列設備,有望形成環保產業和21世紀新的經濟增長點。
❾ 怎麼利用玉米秸稈
因作物成熟過程中植株體內的養分向種子或果實集中,所以秸稈中剩餘的可消化營養成分很少,大部分為不可消化或難消化的成分,如纖維素、木質素等。奶牛可以少量利用秸稈。為了提高秸稈的消化利用率、適口性和採食量,飼用前常對秸稈進行處理。一般的處理方式有:①切短、粉碎、浸泡、蒸煮等物理方法,以改變秸稈的物理性狀,提高奶牛對秸稈的利用率和採食量,這是最常用的方法。②氨化、鹼化等化學方法。現在很少利用鹼化方法處理秸稈然後餵奶牛,有少數地方利用液氨、氨水、尿素、碳銨等處理秸稈,以提高適口性和消化率。③微貯等生物方法,用微生物來分解秸稈中的纖維素和木質素,以提高秸稈的營養價值,但該法目前仍不太適宜處理大量的秸稈。
❿ 玉米秸稈怎麼自己做羊飼料
一、玉米秸稈通過切段或粉碎後作為飼料直接飼喂。
二、玉米秸稈還可通過物理、化學、生物等方面的多種加工技術生產加工成飼料。
1、青貯加工技術。
屬於生物處理技術。將臘熟期玉米通過青貯收獲機械一次性完成秸稈切碎、收集或人工收獲後,將青玉米秸稈鍘碎至1厘米~2厘米長,使其含水量為67%~75%,裝貯於窖、缸、塔、池及塑料袋中壓實密封儲藏,人為造就一個厭氧的環境,自然利用乳酸菌厭氧發酵,產生乳酸,使大部分微生物停止繁殖,而乳酸菌由於乳酸的不斷積累,最後被自身產生的乳酸所控制而停止生長,以保持青秸稈的營養,並使得青貯飼料帶有輕微的果香味,牲畜比較愛吃。
2、微貯加工技術。
這也是生物處理方法。把玉米秸稈切短,長度以養羊3厘米~5厘米為宜,容器可選用類似青貯或氨化的水泥窖或土窖,底部和周圍鋪一層塑料薄膜,小批量製作可用缸或塑料袋、大桶等。秸稈含水量控制在60%~70%,在秸稈中加入微生物活性菌種,使玉米秸稈發酵後變成帶有酸、香、酒味家畜喜食的飼料。微貯就是利用微生物將玉米秸稈中的纖維素、半纖維素降解並轉化為菌體蛋白的方法,也是今後粗纖維利用的趨勢。
3、黃貯加工技術。
這是利用微生物處理玉米干秸稈的方法。將玉米秸鍘碎至2厘米~4厘米,裝入缸中,加適量溫水燜2天即可。經黃貯後,酸、甜、酥、軟,牲畜愛吃,利用率可提高到80%~95%。
4、氨化加工技術。
氨化是最為實用的化學處理方法,先將秸稈切成2厘米~3厘米長,秸稈含水量調整在30%左右,按100千克秸稈用5千克~6千克尿素或10千克~15千克碳酸氫銨,兌25千克~30千克水溶化攪拌均勻,配製尿素或碳酸銨水溶液,或按每100千克粗飼料加上15%的氨水12千克~15千克。分層壓實,逐層噴灑氨化劑,最後封嚴,在25℃~30℃下經7天氨化即可開封,使氨氣揮發凈後飼喂。
5、鹼化加工技術。
這也是一種化學處理方法。用鹼性化合物對玉米秸稈進行鹼化處理,可以打開其細胞分子中對鹼不穩定的酯鍵,並使纖維膨脹,這樣就便於牲畜胃液滲入,提高了家畜對飼料的消化率和採食量。鹼化處理主要包括氫氧化鈉處理、液氮處理、尿素處理和石灰處理等。以來源廣、價格低的石灰處理為例,100升水加1千克生石灰,不斷攪拌待其澄清後,取上清液,按溶液與飼料1∶3的比例在缸中攪拌均勻後稍壓實。夏天溫度高,一般只需30小時即可喂飼,冬天一般需80小時。
6、酸貯加工技術。
酸貯,也是化學處理方法。在貯料上噴灑某種酸性物質,或用適量磷酸拌入青飼料儲藏後,再補充少許芒硝,可使飼料增加含硫化合物,有助於增加乳酸菌的生命力,提高飼料營養,並抵抗雜菌侵害。該方式簡單易行,能有效抵禦「二次發酵」,取料較為容易。此法較適宜黃貯,可使干秸稈適當軟化,增加口感和提高消化率。
7、壓塊加工技術。
利用飼料壓塊機將秸稈壓製成高密度餅塊,壓縮可達1∶15~1∶5,能大大減少運輸與儲藏空間。經加工處理後的玉米秸稈成為截面30毫米×30毫米、長度20毫米~100毫米的塊狀飼料,密度達每立方厘米0.6千克~0.8千克,便於運輸儲存,適用於公司加農戶模式,生產成本低。
8、草粉加工技術。
玉米秸稈粉碎成草粉,經發酵後飼喂牛羊,作為飼料代替青乾草,調劑淡旺季餘缺,且喂飼效果較好。凡不發霉、含水率不超過15%的玉米秸稈均可為粉碎原料,製作時用錘式粉碎機將秸稈粉碎,草粉不宜過細,一般長10毫米~20毫米,寬1毫米~3毫米,過細不易反芻。將粉碎好的玉米秸稈草粉和豆科草粉按3∶1的比例混合,整個發酵時間為1天~1.5天,發酵好的草粉每100升加入0.5千克~1千克骨粉,並配人25千克~30千克的玉米面、麥麩等,充分混合後,便製成草粉發酵混合飼料。
9、膨化加工技術。
這是一種物理生化復合處理方法。其機理是利用螺桿擠壓方式把玉米秸稈送入膨化機中,螺桿螺旋推動物料形成軸向流動,同時由於螺旋與物料、物料與機筒以及物料內部的機械磨擦,物料被強烈擠壓、攪拌、剪切,使物料被細化、均化。隨著壓力的增大,溫度相應升高,在高溫、高壓、高剪切作用力的條件下,物料的物理特性發生變化,由粉狀變成糊狀。當糊狀物料從模孔噴出的瞬間,在強大壓力差作用下,物料被膨化、失水、降溫,產生出結構疏鬆、多孔、酥脆的膨化物,其較好的適口性和風味受到牲畜喜愛。
10、顆粒飼料加工技術。
將玉米秸稈曬干後粉碎,隨後加入添加劑拌勻,在顆粒飼料機中由磨板與壓輪擠壓加工成顆粒飼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