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裝載機的工作裝置有哪些部分
�0�2�0�2�0�2 裝載機是一種作業效率很高的鏟裝機械,它不僅能對鬆散物料進行裝、運、卸作業,還能對爆破後的礦石以及土壤作輕度的鏟掘丁作。如果交換相應的工作裝置後,還可以完成挖土、推土、起重及裝卸等丁作。因此,裝載機被廣泛應用於建築工程施工中。裝載機主要由工作裝置、行走裝置、發動機、傳動系統、轉向制動系統、液J系統、操作系統和輔助系統組成。 �0�2�0�2�0�2 裝載機的工作裝置主要由動臂、搖臂、鏟斗、連桿等部件組成。動臂和動臂油缸鉸接在前車架上,動臂油缸的伸或縮使丁作裝置舉升或下降,從而使鏟斗舉起或放下。轉斗油缸的伸或縮使搖臂前或後擺動,再通過連桿控制鏟斗的上翻收斗或下翻卸料,由於作業的要求,在裝載機的工作裝置設計中,應保證鏟斗的舉昇平移和下降放平,這是裝載機工作裝置的一個重要特性。這樣就可減少操作程序,提高生產率。
⑵ 30裝載機寬,長,高各是多少
30裝載機寬,長,高分別是2470mm,6900mm,3025mm。具體參數如下:
分類
常用的單斗裝載機,按發動機功率,傳動形式,行走系結構,裝載方式的不同進行分類。
1、發動機功率:①功率小於74kw為小型裝載機。②功率在74~147kw為中型裝載機③功率在147~515kw為大型裝載機④功率大於515kw為特大型裝載機
2、傳動形式:①液力—機械傳動,沖擊振動小,傳動件壽命長,操縱方便,車速與外載間可自動調節,一般在中大型裝載機多採用;②液力傳動:可無級調速、操縱簡便,但啟動性較差,一般僅在小型裝載機上採用;③電力傳動:無級調速、工作可靠、維修簡單、費用較高,一般在大型裝載機上採用。
3、行走結構:①輪胎式:質量輕、速度快、機動靈活、效率高、不易損壞路面、接地比壓大、通過性差、但被廣泛應用;②履帶式:接地比壓小,通過性好、重心低、穩定性好、附著力強、牽引力大、比切入力大、速度低、靈活性相對差、成本高、行走時易損壞路面。
4、裝卸方式:①前卸式:結構簡單、工作可靠、視野好,適合於各種作業場地,應用較廣;②回轉式:工作裝置安裝在可回轉360°的轉台上,側面卸載不需要調頭、作業效率高、但結構復雜、質量大、成本高、側面穩性較差,適用於較俠小的場地。③後卸式:前端裝、後端卸、作業效率高、作業的安全性欠好。
⑶ 什麼是反轉六連桿
裝載機的工作機構主要包括轉斗油缸,搖臂,動臂,鏟斗,連桿和動臂油缸6個部件,稱為6連桿機構,又因為轉斗油缸的運動方向和鏟斗的運動方向相反,所以稱為反轉6連桿機構。
⑷ 常用裝載機的轉斗連桿機構的形式有哪些
鏟斗的連桿俗稱小臂連桿 分單臂和雙臂斗 雙臂鏟斗廈工(955機型以上除外)為代表 雙臂小液壓缸工作穩定 力學分布均勻 為過去車型普遍使用 現逐漸落後 單臂車都是標配高鏟掘力的液壓缸 相對自車大臂液壓缸直徑還要粗很多 單臂車動作時間快 鏟掘力高 現被普遍應用 柳工、龍工、山工、臨工小臂連桿機構普遍採用單臂液壓缸 其高鏟掘力和動作時間均為雙臂車之上
⑸ 小松裝載機工作裝置有什麼技術要求
小松裝載機的鏟掘和裝卸物料作業是通過其工作裝置的運動來實現的。裝載機工作裝置由鏟斗1、動臂2、連桿3、搖臂4和轉斗油缸5、動臂油缸6等組成。整個工作裝置鉸接在車架7上。鏟斗通過連桿和搖臂與轉斗油缸鉸接,用以裝卸物料。動臂與車架、動臂油缸鉸接,用以升降鏟斗。鏟斗的翻轉和動臂的升降採用液壓操縱。
小松裝載機作業時工作裝置應能保證:當轉斗油缸閉鎖、動臂油缸舉升或降落時,連桿機構使鏟鬥上下平動或接近平動,以免鏟斗傾斜而撒落物料;當動臂處於任何位置、鏟斗繞動臂鉸點轉動進行卸料時,鏟斗傾斜角不小於45°,卸料後動臂下降時又能使鏟斗自動放平。綜合國內外裝載機工作裝置的結構型式,主要有七種類型,即按連桿機構的構件數不同,分為三桿式、四桿式、五桿式、六桿式和八桿式等;按輸入和輸出桿的轉向是否相同又分為正轉和反轉連桿機構等。土方工程用裝載機鏟斗結構,其斗體常用低碳、耐磨、高強度鋼板焊接製成,切削刃採用耐磨的中錳合金鋼材料,側切削刃和加強角板都用高強度耐磨鋼材料製成。
鏟斗切削刀的形狀分為四種。齒形的選擇應考慮插入阻力、耐磨性和易於更換等因素。齒形分尖齒和鈍齒,輪胎式裝載機多採用尖形齒,而履帶式裝開機多採用鈍形齒。斗齒數目視斗寬而定,斗齒距一般為150-300mm。斗齒結構分整體式和分體式兩種,中小型裝載機多採用整體式,而大型裝載機由於作業條件差、斗齒磨損嚴重,常採用分體式。分體式斗齒分為基本齒2和齒尖1兩部分,磨損後只需要更換齒尖。
小松裝載機配件包括發動機,變矩器,變速箱,前、後驅動橋,簡稱四大件:
1、發動機;
2、變矩器上有三個泵,工作泵(供應舉升,翻斗壓力油)轉向泵(供應轉向壓力油)變速泵也稱行走泵(供應變矩器,變速箱壓力油),有些機型轉向泵上還裝有先導泵(供應操縱閥先導壓力油);
3、工作液壓油路,液壓油箱,工作泵,多路閥,舉升油缸和翻斗油缸;
4、行走油路:變速箱油底殼油,行走泵,一路進變矩器一路進檔位閥,變速箱離合器;
5、驅動:傳動軸,主差速器,輪邊減速器;
6、轉向油路:油箱,轉向泵,穩流閥(或者優先閥)轉向器,轉向油缸;
7、變速箱有一體的(行星式)和分體(定軸式)兩種。
⑹ 50裝載機裝車操作步驟
50裝載機裝車操作方法要領:
1、將車倒到最佳裝載位置
裝載機裝車之前,注意觀察將翻斗車倒到工作區的最佳位置,這樣既能節省時間,也能提高效率。
2、裝車前先想好裝車順序
裝載機裝載前應先想好裝載順序,盡量都靠近車廂前面,因為這樣裝起來快封頂的時候不會說前面少了半鏟。
3、把組合動作配合好
(1)鏟入:行走(前沖)、放大臂、放平斗同時做,即走到料堆前時,你的鏟斗也應正好放到位,可以借著沖勁鏟入。
(2)翻斗、提臂和倒車同時做,邊倒車邊緩慢提大臂、擺正鏟斗,倒正換前進檔後,繼續邊走邊提大臂。
(3)卸料:走到離車箱不遠時就要開始翻斗卸料,不用擔心物料倒出來,因為動作如果足夠快的話,物料會由於慣性的作用遲滯一下才會開始滑落,不會立馬下來的。
(4)待鏟斗達到車廂邊緣內後,在繼續翻斗的同時,還要同時降一些大臂,到合適的位置後,使鏟斗正好翻到位,也停止降大臂,同時再點一下剎車,物料會因慣性的沖勁迅速滑落的,總之不要停頓一秒的時間。
4、掌握好裝車時間差
鏟料時,右手要勤快,當車子阻力大了不動時,要多操縱動臂搖臂,不要阻力一大就猛加油門,那樣既浪費燃油又傷車,還不能提高工作效率。
5、每鏟均勻往車廂里倒
不管車子多大,車廂總是方的,四周是有圍擋的,而沙石是散的,你只往中間倒,肯定倒成一座小山」,那不就中間冒尖,四面不滿嘛,所以你要控制每鏟的位置,相對均勻的往車廂里倒。
6、快滿時將高出部分推平
快滿了的時候可將物料慢慢的推過去,盡量使物料推到較少的一邊,因為實際裝載時,裝載機升不到那麼高。如果還差一鏟就裝後面,因為你一次性前面裝的太滿了封頂的時候會很不方便。
7、封頂時前後各裝一鏟
倒車的時候可以用眼睛瞄一下車廂地下是不是掉料了。如果發現裝的可以封頂時,可以採取前後分別裝載一鏟,進行封頂,封頂時不要裝得太高以免產生崩塌。
(6)裝載機工作裝置反轉連桿設計擴展閱讀
工作裝置
1、裝載機的鏟掘和裝卸物料作業是通過其工作裝置的運動來實現的。裝載機工作裝置由鏟斗1、動臂2、連桿3、搖臂4和轉斗油缸5、動臂油缸6等組成。整個工作裝置鉸接在車架7上。
2、鏟斗通過連桿和搖臂與轉斗油缸鉸接,用以裝卸物料。動臂與車架、動臂油缸鉸接,用以升降鏟斗。鏟斗的翻轉和動臂的升降採用液壓操縱。
3、裝載機作業時工作裝置應能保證:當轉斗油缸閉鎖、動臂油缸舉升或降落時,連桿機構使鏟鬥上下平動或接近平動,以免鏟斗傾斜而撒落物料;當動臂處於任何位置、鏟斗繞動臂鉸點轉動進行卸料時,鏟斗傾斜角不小於45°,卸料後動臂下降時又能使鏟斗自動放平。
4、綜合國內外裝載機工作裝置的結構型式,主要有七種類型,即按連桿機構的構件數不同,分為三桿式、四桿式、五桿式、六桿式和八桿式等;按輸入和輸出桿的轉向是否相同又分為正轉和反轉連桿機構等。
5、土方工程用裝載機鏟斗結構,其斗體常用低碳、耐磨、高強度鋼板焊接製成,切削刃採用耐磨的中錳合金鋼材料,側切削刃和加強角板都用高強度耐磨鋼材料製成。鏟斗切削刀的形狀分為四種。齒形的選擇應考慮插入阻力、耐磨性和易於更換等因素。
6、齒形分尖齒和鈍齒,輪胎式裝載機多採用尖形齒,而履帶式裝開機多採用鈍形齒。斗齒數目視斗寬而定,斗齒距一般為150-300mm。
7、斗齒結構分整體式和分體式兩種,中小型裝載機多採用整體式,而大型裝載機由於作業條件差、斗齒磨損嚴重,常採用分體式。分體式斗齒分為基本齒2和齒尖1兩部分,磨損後只需要更換齒尖。
操作規程
1、操作人員在進行駕駛與作業之前,應熟知裝載機的各種性能、結構、技術保養、操作方法、並按規定進行操作。
2、除駕駛室外,機上其他地方嚴禁乘人。
3、向車內卸料時必須將鏟斗提升到不會觸及車箱檔板的高度,嚴防鏟斗碰車箱,嚴禁將鏟斗從汽車駕駛室頂上越過。
4、下坡時採用自動減速,不可踩離合器踏板,以防切斷動力發生溜車事故。
5、裝載機涉水後應立即停機檢查,如發現因浸水造成制動失靈,則應進行連續制動,利用發熱排除制動片內的水分,以盡快使制動器恢復正常。
6、裝載機工作時,正前方不許站人,行車過程中,鏟斗不許載人。
7、工作時,鏟臂下面嚴禁站人,禁止無關人員和其他機械在此工作和通行。
8、嚴禁採用高速檔作業。
9、操作人員離開駕駛位置時,必須將鏟斗落地,發動機熄火,切斷電源。
⑺ 裝載機的工作裝置
裝載機的鏟掘和裝卸物料作業是通過其工作裝置的運動來實現的。裝載機工作裝置由鏟斗1、動臂2、連桿3、搖臂4和轉斗油缸5、動臂油缸6等組成。整個工作裝置鉸接在車架7上。鏟斗通過連桿和搖臂與轉斗油缸鉸接,用以裝卸物料。動臂與車架、動臂油缸鉸接,用以升降鏟斗。鏟斗的翻轉和動臂的升降採用液壓操縱。
裝載機作業時工作裝置應能保證:當轉斗油缸閉鎖、動臂油缸舉升或降落時,連桿機構使鏟鬥上下平動或接近平動,以免鏟斗傾斜而撒落物料;當動臂處於任何位置、鏟斗繞動臂鉸點轉動進行卸料時,鏟斗傾斜角不小於45°,卸料後動臂下降時又能使鏟斗自動放平。
綜合國內外裝載機工作裝置的結構型式,主要有七種類型,即按連桿機構的構件數不同,分為三桿式、四桿式、五桿式、六桿式和八桿式等;按輸入和輸出桿的轉向是否相同又分為正轉和反轉連桿機構等。
土方工程用裝載機鏟斗結構,其斗體常用低碳、耐磨、高強度鋼板焊接製成,切削刃採用耐磨的中錳合金鋼材料,側切削刃和加強角板都用高強度耐磨鋼材料製成。
鏟斗切削刀的形狀分為四種。齒形的選擇應考慮插入阻力、耐磨性和易於更換等因素。齒形分尖齒和鈍齒,輪胎式裝載機多採用尖形齒,而履帶式裝開機多採用鈍形齒。斗齒數目視斗寬而定,斗齒距一般為150-300mm。斗齒結構分整體式和分體式兩種,中小型裝載機多採用整體式,而大型裝載機由於作業條件差、斗齒磨損嚴重,常採用分體式。分體式斗齒分為基本齒2和齒尖1兩部分,磨損後只需要更換齒尖。
裝載機特殊工作裝置
1. 加大斗
在標准機型配置的基礎上,加大鏟斗容量,以提高工作效率,以滿足比重較輕物料的鏟裝,如:煤炭等。
2. 岩石王
主要針對裝卸岩石工況,鏟斗的斗臂板、支撐板斗進行了加強,並配備了高耐磨的副刀板、高耐磨精鑄斗齒,從而提高了整個鏟斗的使用壽命。
3. 高卸黑金王
滿足貨車日益增高的圍欄高度,對於煤炭等比重較低的物料,即可滿足高卸載,又可滿足大裝載量,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4. 側卸斗
針對場地狹小特別是隧道作業工況的工作裝置,鏟斗可單向側翻,在隧道作業中可有效降低駕駛員的勞動強度。
5. 夾木叉
主要用於林場及港口進行物料的搬運和裝卸。
6. 快換裝置
主要針對工作場地中存在多種物料需要裝卸的工作環境,駕駛員坐在駕駛室內即可對工作裝置進行快速更換,使用方便、作業效率高,可更換的工作裝置有:鏟斗、夾木叉等。
7. 抓草斗
主要應用於植物秸稈等抓取,具有開口大、壓實緊、抓草效率高等特點。
8. 全自動濾清器排塵機
1. 防止「風槍」吹濾清器導致粉塵迴流,而進入發動機,成為缸體早期磨損的隱患。
2. 省發動機維修費;因清理頻繁,保證了濾清器的通透性,可以縮小濾清器的過濾孔徑,擋住了更多粉塵,提高了發動機的進氣純度,延長發動機使用壽命,可達20%以上。
3. 省濾芯更換費;因工作頻繁,粉塵總量保有率下降,可延長濾清器的使用壽命,節省濾清器80%,延長濾清器保養時間2-3倍,節省濾清器維護費用80%。
4. 省燃油費;有效降低進氣阻力,保證發動機在高轉速時的混合比,增加發動機輸出功率,節省燃油3%-5%。
5. 省人工費;不必拆裝,即可對濾清器進行自動清理,從而減輕了使用者的勞動強度。
⑻ 機器顯示等待裝載機是什麼意思
一、裝載機的定義:
裝載機是一種廣泛用於公路、鐵路、建築、水電、港口、礦山等建設工程的土石方施工機械,它主要用於鏟裝土壤、砂石、石灰、煤炭等散狀物料,也可對礦石、硬土等作輕度鏟挖作業。換裝不同的輔助工作裝置還可進行推土、起重和其他物料如木材的裝卸作業。在道路、特別是在高等級公路施工中,裝載機用於路基工程的填挖、瀝青混合料和水泥混凝土料場的集料與裝料等作業。此外還可進行推運土壤、刮平地面和牽引其他機械等作業。由於裝載機具有作業速度快、效率高、機動性好、操作輕便等優點,因此它成為工程建設中土石方施工的主要機種之一。
二、主要部件:
包括發動機,變矩器,變速箱,前、後驅動橋,簡稱四大件;
1. 發動機;
2. 變矩器上有三個泵,工作泵(供應舉升,翻斗壓力油)轉向泵(供應轉向壓力油)變速泵也稱行走泵(供 應變矩器,變速箱壓力油),有些機型轉向泵上還裝有先導泵(供應操縱閥先導壓力油);
3..工作液壓油路,液壓油箱,工作泵,多路閥,舉升油缸和翻斗油缸;
4. 行走油路:變速箱油底殼油,行走泵,一路進變矩器一路進檔位閥,變速箱離合器;
5. 驅動:傳動軸,主差速器,輪邊減速器;
6. 轉向油路:油箱,轉向泵,穩流閥(或者優先閥)轉向器,轉向油缸;
7. 變速箱有一體的(行星式)和分體的(定軸式)兩種。
三、工作裝置:
裝載機的鏟掘和裝卸物料作業是通過其工作裝置的運動來實現的。裝載機工作裝置由鏟斗1、動臂2、連桿3、搖臂4和轉斗油缸5、動臂油缸6等組成。整個工作裝置鉸接在車架7上。鏟斗通過連桿和搖臂與轉斗油缸鉸接,用以裝卸物料。動臂與車架、動臂油缸鉸接,用以升降鏟斗。鏟斗的翻轉和動臂的升降採用液壓操縱。
裝載機作業時工作裝置應能保證:當轉斗油缸閉鎖、動臂油缸舉升或降落時,連桿機構使鏟鬥上下平動或接近平動,以免鏟斗傾斜而撒落物料;當動臂處於任何位置、鏟斗繞動臂鉸點轉動進行卸料時,鏟斗傾斜角不小於45°,卸料後動臂下降時又能使鏟斗自動放平。
綜合國內外裝載機工作裝置的結構型式,主要有七種類型,即按連桿機構的構件數不同,分為三桿式、四桿式、五桿式、六桿式和八桿式等;按輸入和輸出桿的轉向是否相同又分為正轉和反轉連桿機構等。
土方工程用裝載機鏟斗結構,其斗體常用低碳、耐磨、高強度鋼板焊接製成,切削刃採用耐磨的中錳合金鋼材料,側切削刃和加強角板都用高強度耐磨鋼材料製成。
鏟斗切削刀的形狀分為四種。齒形的選擇應考慮插入阻力、耐磨性和易於更換等因素。齒形分尖齒和鈍齒,輪胎式裝載機多採用尖形齒,而履帶式裝開機多採用鈍形齒。斗齒數目視斗寬而定,斗齒距一般為150-300mm。斗齒結構分整體式和分體式兩種,中小型裝載機多採用整體式,而大型裝載機由於作業條件差、斗齒磨損嚴重,常採用分體式。分體式斗齒分為基本齒2和齒尖1兩部分,磨損後只需要更換齒尖。
裝載機特殊工作裝置
1. 加大斗
在標准機型配置的基礎上,加大鏟斗容量,以提高工作效率,以滿足比重較輕物料的鏟裝,如:煤炭等。
2. 岩石王
主要針對裝卸岩石工況,鏟斗的斗臂板、支撐板斗進行了加強,並配備了高耐磨的副刀板、高耐磨精鑄斗齒,從而提高了整個鏟斗的使用壽命。
3. 高卸黑金王
滿足貨車日益增高的圍欄高度,對於煤炭等比重較低的物料,即可滿足高卸載,又可滿足大裝載量,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4. 側卸斗
針對場地狹小特別是隧道作業工況的工作裝置,鏟斗可單向側翻,在隧道作業中可有效降低駕駛員的勞動強度。
5. 夾木叉
主要用於林場及港口進行物料的搬運和裝卸。
6. 快換裝置
主要針對工作場地中存在多種物料需要裝卸的工作環境,駕駛員坐在駕駛室內即可對工作裝置進行快速更換,使用方便、作業效率高,可更換的工作裝置有:鏟斗、夾木叉等。
7. 抓草斗
主要應用於植物秸稈等抓取,具有開口大、壓實緊、抓草效率高等特點。
8. 全自動濾清器排塵機
1. 防止「風槍」吹濾清器導致粉塵迴流,而進入發動機,成為缸體早期磨損的隱患。
2. 省發動機維修費;因清理頻繁,保證了濾清器的通透性,可以縮小濾清器的過濾孔徑,擋住了更多粉塵,提高了發動機的進氣純度,延長發動機使用壽命,可達20%以上。
3. 省濾芯更換費;因工作頻繁,粉塵總量保有率下降,可延長濾清器的使用壽命,節省濾清器80%,延長濾清器保養時間2-3倍,節省濾清器維護費用80%。
4. 省燃油費;有效降低進氣阻力,保證發動機在高轉速時的混合比,增加發動機輸出功率,節省燃油3%-5%。
5. 省人工費;不必拆裝,即可對濾清器進行自動清理,從而減輕了使用者的勞動強度。
⑼ 裝載機的簡介
裝載機(loader)
裝載機發展概況
我國現代輪式裝載機起始於20世紀60年代中期的Z435型。該機為整體機架、後橋轉向。經過幾年的努力,在吸收當時世界最先進的輪式裝載機技術的基礎上,開發成功了功率為162KW的鏟接式輪式裝載機,定型為Z450(即後來的ZL50),並於1971年12月18日正式通過專家鑒定。就這樣誕生了我國第一台鉸接式輪式裝載機,從而開創了我國裝載機行業形成與發展的歷史。
Z450型裝載機具有液力機械傳動、動力換擋、雙橋驅動、液壓操縱、鉸接式動力轉向、氣推油加力制動等現代輪式裝載機的基本結構,為當時世界先進水平。也基本上代表了我國第一代輪式裝載的基本結構。該機在總體性能方面具有動力性好,插入力有掘起力大、機動靈活、操縱輕便、作業效率高等一系列優點。
1978年,天工所根據機械部的要求,制訂出以柳工Z450為基型的我國輪式裝載機系列標准。制訂標准時,保留用Z代表裝載機,用L取代「4」代表輪式,改Z450為ZL50,就這樣制訂出了以柳工ZL50型為基型的我國ZL輪式裝載機系列標准,這是我國裝載機發展鳴上的重大轉折點。該標准制訂出來後按當時的行業分工,柳工、廈工製造ZL40以上的大中型輪式裝載機,成工、宜工製造ZL30以下的中小型輪式裝載機,逐步形成了柳工、廈工、成工和宜工當時的裝載機四大骨幹企業。到70年代末、80年代初我國裝載機製造企業已增加至20多家,初步形成了我國裝載機行業。到目前為止,我國輪式裝載機已經發展到了第三代,但最基本的結構仍然是由Z450(ZL50)演變而來。第二代變化不很大,第三代變化稍大一些。2001年我國裝載機全行業總銷售量已突破3萬台,居世界裝載機市場的前列。因此,目前我國已經成了世界上裝載機產銷大國。
裝載機是一種廣泛用於公路、鐵路、建築、水電、港口、礦山等建設工程的土石方施式機械,它主要用於鏟裝土壤、砂石、石灰、煤炭等散狀物料,也可對礦石、硬土等作輕度鏟挖作業。換裝不同的輔助工作裝置還可進行推土、起重和其他物料如木材的裝卸作業。在道路、特別是在高等級公路施工中,裝載機用於路基工程的填挖、瀝青混合料和水泥混凝土料場的集料與裝料等作業。此外還可進行推運土壤、刮平地面和牽引其他機械等作業。由於裝載機具有作業速度快、效率高、機動性好、操作輕便等優點,因此它成為工程建設中土石方施工的主要機種之一。
按行走裝置的不同,裝載機分為輪胎式和履帶式兩種。
胎式裝開機由動力裝置、車架、行走裝置、傳動系統、轉向系統、制動系統、液壓系統和工作裝置等組成,其結構簡單圖如圖1所示。輪胎式裝載機採用柴油機為動力裝置,液力變矩、動力換檔變速箱、雙橋驅動等組成的液力機械式傳動系統(小型輪胎式裝載機有的採用液壓傳動或機械傳動),液壓操縱,鉸接式車架轉向,反轉桿機構的工作裝置。
履帶式裝載機以專用底盤或工業拖拉機為基礎車,裝上工作裝置並配裝相就原操縱系統而構成,如圖2所示。履帶式裝載機的動力裝置也是柴油機,機械式傳動系統則採用液壓助力濕式離合器或濕式雙向液壓操縱轉向離合器和正轉連桿機構的工作裝置。
往車輛或其他設備裝載散狀物料的自行式裝卸機械。裝載機也可進行輕度的鏟掘工作,通過換裝相應的工作裝置,還可進行推土、起重、裝卸木料及鋼管等作業。廣泛應用於建築、鐵路、公路、水電、港口、礦山、農田基本建設及國防等工程中。
裝載機種類很多。根據發動機功率可分為小型(功率小於74千瓦)、中型(功率在74~147千瓦間)、大型(功率在147~515千瓦間)和特大型(功率大於515千瓦)裝載機4種。根據行走系結構可分為輪胎式和履帶式兩種。其中輪胎式裝載機按其車架結構型式和轉向方式又可分為鉸接車架折腰轉向、整體車架偏轉車輪和差速轉向裝載機3種。根據卸載方式可分為前卸式(前端式)裝載機和回轉式裝載機兩種。根據作業過程的特點可分為間歇作業式(如單斗裝載機)和連續動作式(如螺旋式、圓盤式、轉筒式等)裝載機。裝載機裝載物料時,其技術經濟指標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作業方式。常見的作業方式有I形作業法、V形作業法和L形作業法等。
裝載機技術的認可
1.裝載機駕駛技術操作證由交通部門發證
2.裝載機維修技術由技術監督局發證
如何選用裝載機
一、用途
裝載機主要用來鏟、裝、卸、運土和石料一類散狀物料,也可以對岩石、硬土進行輕度鏟掘作業。如果換不同的工作裝置,還可以完成推土、起重、裝卸其他物料的工作。在公路施工中主要用於路基工程的填挖,瀝青和水泥混凝土料場的集料、裝料等作業。由於它具有作業速度快,機動性好,操作輕便等優點,因而發展很快,成為土石方施工中的主要機械。
二、分類
常用的單斗裝載機,按發動機功率,傳動形式,行走系結構,裝載方式的不同進行分類。
1、發動機功率:
①功率小於74kw為小型裝載機。
②功率在74~147kw為中型裝載機
③功率在147~515kw為大型裝載機
④功率大於515kw為特大型裝載機
2、傳動形式:
①液力—機械傳動,沖擊振動小,傳動件壽命長,操縱方便,車速與外載間可自動調節,一般在中大型裝載機多採用;
②液力傳動:可無級調速、操縱間便,但啟動性較差,一般僅在小型裝載機上採用;
③電力傳動:無級調速、工作可靠、維修簡單、費用較高,一般在大型裝載機上採用。
3、行走結構:
①輪胎式:質量輕、速度快、機動靈活、效率高、不易損壞路面、接地比壓大、通過性差、但被廣泛應用;
②履帶式:接地比壓小,通過性好、重心低、穩定性好、附著力強、牽引力大、比切入力大、速度低、靈活性相對差、成本高、行走時易損壞路面。
4、裝卸方式:
①前卸式:結構簡單、工作可靠、視野好,適合於各種作業場地,應用較廣;
②回轉式:工作裝置安裝在可回轉360O的轉台上,側面卸載不需要調頭、作業效率高、但結構復雜、質量大、成本高、側面穩性較差,適用於較俠小的場地。
③後卸式:前端裝、後端卸、作業效率高、作業的安全性欠好。
三、選用原則
1、機型的選擇:主要依據作業場合和用途進行選擇和確定。一般在採石場和軟基地進行作業,多選用履帶式裝載機;
2、動力的選擇:一般多採用工程機械用柴油發動機,在特殊地域作業,如海拔高於3000m的地方,應採用特殊的高原型柴油發動機;
3、傳動型式的選擇:一般選用液力—機械傳動。其中關鍵部件是變矩器形式的選擇。目前我國生產的裝載機多選用雙渦輪、單級兩相液力度矩器。
4、在選用裝載機時,還要充分考慮裝載機的制動性能,包括多個在制動、停車制動和緊急制動三種。制動器有蹄式、鉗盤式和濕式多片式三種。制動器的驅動機構一般採用加力裝置,其動力源有壓縮空氣,氣頂油和液壓式三種。目前常用的是氣頂油制動系統,一般採用雙迴路制動系統,以提高行駛的安全性。 中國裝載機行業的發展 國裝載機起始於20世紀60年代中期,到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國裝載機製造企業已增加至20多家,初步形成了中國裝載機行業。現在中國輪式裝載機已經發展到了第三代,已經成了世界上裝載機產銷大國。
2006年中國裝載機行業全行業總銷售量為129,793台,比2005年的112,527台,增長了15.3%,凈增了17266台,其凈增量超過了中國裝載機行業「八五」以前任何一年的總銷售量,可以說2006年中國裝載機行業又是一個紅紅火火的豐收年。
2007年1-11月,裝載機26家主要企業累計銷量為143794 台,同比(109397 台)增加34397 台,增幅為31.4%;累計出口為8606 台,占累計銷量的6.0%,同比(3234 台)增加5372 台,增幅達166.1%。2008年,我國裝載機行業增速不減,1-7月,全國裝載機累計銷量為12.0449萬台,同比增幅達30.5%。
中國裝載機工業在發展的同時,一些問題也日益顯露出來。特別是行業進入門檻極低,價格惡性競爭導致企業盈利能力低下,營銷理念缺失,市場難以拓展,產品質量及可靠性差,此外,產品及組織結構老化以及服務升級增加的成本難以消化等因素嚴重等制約了行業的進一步發展和品質的提高。
因此,中國裝載機企業必須抓住新的發展形勢,在產品研發上體現差異化戰略和成本領先戰略,繼續加強行業以企業國家級技術中心和高校及科研院所為主體的科研開發體系建設,打造價值鏈營銷,加強品牌建設,提升品牌價值,只有這樣才能在新形勢下立於不敗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