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用如圖1實驗裝置

用如圖1實驗裝置

發布時間:2022-04-13 06:38:37

❶ (1)用如圖1所示的實驗裝置,驗證牛頓第二定律. ①在平衡摩擦力時,先取下砂桶,將木板不帶滑輪的一端

(1)①在平衡摩擦力時,先取下砂桶,將木板不帶滑輪的一端墊高,讓打回點計時器接交流電源答,然後 輕輕推動小車,讓小車拖著紙帶運動.如果打出的紙帶如圖1右所示,則應減小木板的傾角,反復調節,直到紙帶上打出的點跡間隔均勻,平衡摩擦力才算完成.
②由圖可知,五點對應的刻度分別是1.00cm、3.00 cm、5.20 cm、7.60 cm、10.20cm,
根據運動學公式得:△x=at 2
a=
△x
T 2
=5.00m/s 2
(2)①該同學選擇×100倍率,用正確的操作步驟測量時,發現指針偏轉角度太大,為了減小誤差,重新選×10檔測量
測量結果是12×10=120Ω.
②由於待測電阻與電流表的內阻接近,所以選擇電流表外接法.故選乙圖.
電源電動勢是3V,為了讀數減小誤差,電壓表應選A,電流表應選C,
滑動變阻器(10Ω,0.2A)不能滿足實驗,所以滑動變阻器應選F.
故答案為:(1)①交流電源,輕輕推動,減小,間隔均勻(之間的距離大致相等);
②5.00
(2)①重新選×10檔測量,120,
②乙,A,C,F.

❷ 用如圖1實驗裝置驗證m1、m2組成的系統機械能守恆.m2從高處由靜止開始下落,m1上拖著的紙帶打出一系列的

(1)由於每相鄰兩個計數點間還有4個點沒有畫出,所以相鄰的計數點間的時間間隔T=0.1s,
根據某段時間內的平均速度等於中間時刻的瞬時速度求出點5的瞬時速度:v5=

0.2160+0.2640
2×0.1
m/s=2.4m/s.
(2)在0~5過程中系統動能的增量△EK=
1
2
(m1+m2)v52=
1
2
×0.2×2.42J=0.576 J.
系統重力勢能的減小量為(m2-m1)gx=0.1×9.8×(0.384+0.216)J=0.588 J.
(3)本題中根據機械能守恆可知,mgh=
1
2
mv2
即有:
1
2
v2=gh,所以
1
2
v2-h圖象中圖象的斜率表示重力加速度,
由圖可知,斜率k=9.7,故當地的實際重力加速度g=9.7m/s2
故答案為:(1)2.4
(2)0.576;0.588
(3)9.7

❸ 在用如圖1所示的實驗裝置探究功與物體速度變化的關系的實驗時:(1)實驗時,打出了如圖2所示的一條紙帶

(1)要測量最大速度,應該選用點跡恆定的部分.即應選用紙帶的f-h部分進行測量.
(2)A、我們用橡皮筋拉動小車的方法,來探究橡皮筋的拉力對小車所做的功與小車速度變化的關系,實驗時,每次保持橡皮筋的形變數一定,當有n根相同橡皮筋並系在小車上時,n根相同橡皮筋對小車做的功就等於系一根橡皮筋時對小車做的功的n倍,不需要算出橡皮筋對小車做功的具體數值,故A正確;
B、為了保證每根橡皮筋對小車做功相同,所以每次實驗中,橡皮筋拉伸的長度必需要保持一致,故B正確;
C、為了保證小車的動能都是橡皮筋做功的結果,必須平衡摩擦力,因此傾斜長木板的目的是平衡摩擦力,故C錯誤;
D、由於每根橡皮筋形變數相同,因此每根做功相同,故可以通過改變橡皮筋的條數來改變橡皮筋對小車做功,故D正確.
本題選擇錯誤的.
故選:C.
(3)根據甲圖,得到W=axn,式子中a為常系數,n為指數;當n=1時,圖線為直線;當n<1時,圖線向下彎曲;當n>1時,圖線向上彎曲;
甲圖圖線向上彎曲,故表達式W=avn中n為大於1的任意數值,而乙圖中,W與v2成正比;
故選:A.
故答案為:(1)最大速度;f-h部分;(2)C;(3)A.

❹ 用如圖1實驗裝置驗證m1、m2組成的系統機械能守恆. m2從高處由靜止開始下落,m1上拖著的紙帶打出一系列的

(1)由於每相鄰兩個計數點間還有4個點沒有畫出,所以相鄰的計數點間的時間間隔T=0.1s,
根據在勻變速直線運動中時間中點的瞬時速度大小等於該過程中的平均速度,
可知打第5個點時的速度為:
v5=

0.2160+0.2640
2×0.1
=2.40m/s,
(2)物體的初速度為零,所以動能的增加量為:
△EK=
1
2
(m1+m2)v52=
1
2
×0.2×2.42J=0.576J
重力勢能的減小量等於物體重力做功,故:△EP=W=mgh=0.588J;
由此可知動能的增加量和勢能的減小量基本相等,因此在誤差允許的范圍內,m1、m2組成的系統機械能守恆.
(3)本題中根據機械能守恆可知,mgh=
1
2
mv2
即有:
1
2
v2=gh,所以出
1
2
v2-h圖象中圖象的斜率表示重力加速度,
由圖可知,斜率k=9.70,故當地的實際重力加速度g=9.70m/s2
故答案為:(1)2.40;(2)0.576,0.588,因此在在誤差允許的范圍內,m1、m2組成的系統機械能守恆;(3)9.70

❺ (1)用如圖1所示的實驗裝置研究電磁感應現象.當有電流從電流表的正極流入時,指針向右偏轉.下列說法哪

(1)A、當把來磁鐵N極向下插入線圈時,自磁通量增大,根據楞次定律得,電流從電流表的負極流入時,指針向左偏轉.故A正確.
B、保持磁鐵在線圈中靜止,磁通量不變,不產生感應電流.故B正確.
C、磁鐵插入線圈後,將磁鐵和線圈一起以同一速度向上運動,磁通量不變,不產生感應電流.故C錯誤.
D、當把磁鐵N極從線圈中拔出時,磁通量減小,根據楞次定律得,電流從電流表的正極流入時,指針向右偏轉.故D正確.
故選ABD.
(2)①游標卡尺的讀數為15mm+0.1×2mm=15.2mm=1.52cm.
②根據T=2π

❻ 用如圖1實驗裝置驗證m1、m2組成的系統機械能守恆.物體m1用一輕繩繞過定滑輪與m2相連.現將m2從高處由靜

(1)根據在勻變速直線運動中時間中點的瞬時速度大小等於該過程中的平均速度,可知打版第5個點時權的速度為:
v5=

(21.60+26.40)×0.01
2×0.1
=2.4m/s
(2)物體的初速度為零,所以動能的增加量為:△Ek=
1
2
m
v
2

❼ 用如圖1所示實驗裝置驗證機械能守恆定律.水平桌面上固定一傾斜的氣墊導軌,導軌上A點處有一帶長方形遮光

(1)根據幾何關系可得導軌傾角sinθ=
h
d

當滑塊運動到B點時下降高度 h′=s?sinθ=
sh
d

滑塊從A到B過程中系統重力勢能減少量為 △ E P =mgh′=
mghs
d

滑塊速度為v=
b
t
,所以系統動能增加量 △ E K =
1
2
m v 2 =
m b 2
2 t 2

若機械能守恆應有△E P =△E K ,將上式代入整理可得
1
t 2
=
ghs
b 2 d

(2)描點、連線如圖所示,
gh
b 2 d

❽ 用如圖1所示的實驗裝置驗證牛頓第二定律. ①完成平衡摩擦力的相關內容:(i)取下砂桶,把木板不帶滑輪

①平衡摩擦力時,取下砂桶,把木板不帶滑輪的一端墊高,接通打點計時器電源,若小車拖著紙帶做勻速直線運動,則摩擦力得到平衡.
從紙帶上看出,相等時間內位移越來越大,知小車做加速運動,需減小木板的傾角,直至小車做勻速直線運動,當紙帶上打出的點跡間隔均勻,說明小車做勻速直線運動.
②每打5個點取一個計數點,所以相鄰的計數點間的時間間隔T=0.1s,
小車通過C點的速度v c =
x BD
t BD
=1.24m/s.
根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推論公式△x=aT 2 可以求出加速度的大小,
得:x CD -x AB =2a 1 T 2
x DE -x BC =2a 2 T 2
為了更加准確的求解加速度,我們對三個加速度取平均值
得:a=
1
2
(a 1 +a 2
解得:a=6.22m/s 2
故答案為:①(i)輕輕推動
(ii)減小,間隔均勻;
②1.24,6.22

❾ 用如圖1所示的實驗裝置驗證m1、m2組成的系統機械能守恆.m2從高處由靜止開始下落,m1上拖著的紙帶打出一

(1)利用勻變速直線運動的推論有:
v5=

x46
t46
=
0.216+0.264
2×0.1
=2.4m/s;
(2)系統動能的增量為:△EK=Ek5-0=
1
2
(m1+m2)v52=
1
2
×(0.05+0.15)×2.42=0.58 J.
系統重力勢能減內小量為:△Ep=(m2-m1)gh=0.1×9.8×0.6000m J=0.59 J
在誤差允許的范圍內,m1、m2組成的系統機械能守恆
(3)由於△EK=Ek5-0=
1
2
(m1+m2)v52=△Ep=(m2-m1)gh
由於(m1+m2)=2(m2-m1
所以得到:
1
2
v2=
g
2
h
所以
1
2
v2-h圖象的斜率k=
g
2
=9.7m/s2
故答案為:(1)2.4;(容2)0.58、0.59;(3)9.7.

❿ 用如圖1所示的實驗裝置驗證機械能守恆定律.實驗所用的打點計時器為電火花打點計時器.重錘從高處由靜止

(1)B:將打點計時器應接到電源的「交流輸出」上,故B錯誤.
C:因為我們是比較mgh、

1
2
mv2的大小關系,故m可約去比較,不需要用天平,故C錯誤.
D:開始記錄時,應先給打點計時器通電打點,然後再釋放重錘,讓它帶著紙帶一同落下,如果先放開紙帶讓重物下落,再接通打點計時時器的電源,由於重物運動較快,不利於數據的採集和處理,會對實驗產生較大的誤差,故D錯誤.
故選BCD.
(2)在上述驗證機械能守恆定律的實驗中發現,重錘減小的重力勢能總是大於重錘動能的增加,其原因主要是因為在重錘下落的過程中存在阻力作用.
(3)重錘下落時做勻加速運動,因此由△x=aT2得:
a=
△x
T2
=
(s2?s1)f2
4

故答案為:(1)BCD
(2)存在阻力作用(3)a=
(s2?s1)f2
4

與用如圖1實驗裝置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修電動車軸承用什麼膠 瀏覽:428
機械安全裝置有 瀏覽:408
採摘水果的小型機械裝置 瀏覽:659
泵前泵後應該使用什麼閥門 瀏覽:226
所有的雲梯器材箱怎麼打開 瀏覽:109
裝置設計變數的壓力等級數 瀏覽:634
蘇州高中壓閥門廠有限公司銷售電話 瀏覽:529
自行車後軸軸承型號是什麼 瀏覽:530
重慶市渝北國際五金機電城 瀏覽:355
低溫檢測報警裝置 瀏覽:889
重力工具箱設置好了怎麼沒用 瀏覽:607
自來水管道閥門國家標准 瀏覽:95
天然氣閥門壞了怎麼開 瀏覽:108
電線收納裝置設計圖 瀏覽:276
不給錢什麼樣的設備可以拆回來 瀏覽:301
趙縣特種設備使用登記證如何辦理 瀏覽:248
自行車軸承跟滾珠有什麼區別 瀏覽:60
空調軸承臟了怎麼清洗 瀏覽:543
犬笛怎麼發出超聲波的 瀏覽:268
儀器箱是什麼材料製造的 瀏覽:218
© Arrange www.fbslhl.com 2009-2021
溫馨提示:資料來源於互聯網,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