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梁平竹簾的製作工藝
製作竹簾,加工工序包括:選竹、劈絲、編織、繪畫、成品修整等。由於竹簾由一根根竹絲和絲線編織而成,用光滑纖細的竹絲作緯線,蠶絲作經線編織而成,然後在竹簾的幅面上畫山水、人物、花卉、翎毛、走獸等國畫,成為精美的壁飾和窗簾,有濃厚的詩情畫意,極富有東方色彩和民族氣派。
梁平竹簾,在新中國成立後,有了很大發展,不僅受到國內外廣大群眾珍愛,被人民大會堂採用做為裝飾;而且還常常被選為國家禮品贈送給外國友人和政府首腦,為國增光。竹簾生產的各道工序,竹簾生產以民間手工技術為主,藉助簡單而巧妙的木結構機械,經過傳統的織造手段,精心選材,精工製作而成,一件完整的竹簾畫製品,從收取竹子到成品包裝入庫,要經過八十餘道工序的流水作業,需要優秀的操作技術和密切的配合銜接來完成。 據了解,因竹絲製作工藝不同,產品分為嘈絲竹簾、抽絲竹簾、筆卷竹簾、窗簾竹簾等門類,尤以抽絲竹簾製作難度最大,工藝水準最高。它的每一根竹絲都要通過三個細如針尖的小孔來整理。
㈡ 老北京民間打竹簾子的方法
老北京有個行當現在已經很少見到,就是打竹簾子的,每到盛夏普通人家為了防止蚊蠅進入房間需要掛上個竹門簾。門簾還可以通風透氣防止屋內悶熱。在通風的同時還起到分隔內外的作用。在舊時的北京有竹簾子作坊,需要時可以去買。但更多的是遊走在胡同之間走街串巷的手工藝人。藝人們肩扛一個編織簾子的架子和竹篾兒、繞在線繩軸兒上的繩子等原材料。走在胡同里拉著長調兒吆喝著:「打一掛竹簾子哎」。誰家需要可以叫進院子當時量好門的尺寸、說好價錢就開始干起來。竹篾兒做緯,粗棉繩做經,很快一掛簾子就編出來。編好以後在簾子的左右兩端各要包上一寸多寬結實的布條並縫好。上下各夾一條與簾子的寬等長一寸多寬的木條做為頭尾的加固(也有在中間也加一條的)。這樣一掛簾子就完成了。竹篾兒一般5毫米寬2毫米厚,每根竹篾兒之間的縫隙大小由棉繩的粗細決定,一般2毫米左右,再寬就防不住蚊子了。
現在住樓房一般不在掛簾子了,就是住平房的也多是安個紗門替代了簾子。有賣簾子的也是現代化的串珠藝術簾子。用竹子編簾子這個行當在北京就極少見到了。
㈢ 竹簾的竹簾特性
1、竹簾具有簡潔而脫俗、生動而和諧、綠色環保等特點。
2、竹簾保留了竹材固有的密度高、韌性好、強度大的優異特性,具有結實耐用、不易變形、質地光潔、色澤柔和、典雅大方之特點。
3、竹簾具有防蟲蛀、防霉變、防腐蝕、防滑、耐溫、耐磨、強度高、抗變形等特點,其表面紋理高雅清晰,色澤美觀大方,可充分體現人與自然相依相融的特點,是全球綠色環保產品。竹百葉窗簾便於清洗,不怕灑水和煙頭、火柴梗的燙灼,其功能優於布窗簾,其秀麗的風格也是其他窗簾所不能比擬的。竹百葉簾可廣泛用於家庭、賓館、店堂、飯店、茶樓、寫字間、接待室、會議室、圖書館等場所。
4、竹百葉簾片精工細致,工藝獨特,並經過嚴格的質量檢測,竹片不變形,不開裂,具有抗折強度好、耐溫、耐寒、防霉、防蛀等特點,且表面光滑,富自然紋理色彩。竹片不同於一般的人造材料,而是煞費苦心完全取自原始的竹料,竹片經多道特殊加工工藝直接加工而成,無特殊氣味,也迥異於木製傢具的材質和紋理,形成了它獨特的風格,與時下回歸自然的時尚十分合拍。其使用壽命長,可廣泛適用於家庭、辦公樓、會議室及賓館等場所。
5、綠色飾材:是以環境保護為宗旨設計生產的無毒無害無污染的裝飾材料,是國家環保部門指定機構根據環保標准對產品確認、頒證的產品。如環保復合木地板,其硬度、強度、耐磨度、抗變形、阻燃、防水、防蟲、抗靜電等指標均大大超過原木地板。另外,具有保溫、驅蟲、保健等多功能的牆紙、牆布已佔據了不小的市場份額,新開發的一種粘著力極強的新型石材、瓷磚粘結劑、填縫劑、環保地板膠、免釘膠等都具有無毒無害、不污染環境的特點。此外,國際消協正呼籲各國環保部門規范使用綠色環保產品標識,將對規范市場、保護消費者權益起到積極的作用。
6、綠色傢具:是指基本上不散發有害物質的傢具。主要類型有:原木系列傢具,不上漆,僅以天然蠟拋光,既保留了天然紋理又不污染環境;科技木傢具、高纖板傢具、紙傢具系列,不含損害人體的有毒成分;未經漂染的牛、羊、豬等皮張製作的傢具;以藤、竹等天然材料製作的椅、沙發、茶幾等傢具;以不銹鋼、玻璃、鈦金屬板等材料製作的傢具。
7、竹片百葉簾勝在自然簡潔,冰冰涼涼就最適合夏日氣氛。既能擋住烈日,又能令人感覺清涼。經過特別加工的竹簾片,不但感覺自然,線條明快,遇水亦不會發霉,免除後顧之憂。
8、編織竹簾與竹片簾相比,簾片更細,還帶有花紋,清新脫俗之餘,更有民族風情。
9、竹材飾面材料及裝飾材料。竹材強度大、韌性好、剛性好,色澤較淺,易漂白、易染色。
編輯本段 回目錄 竹簾 - 竹簾的款式竹簾朴實流暢,自然清新,它半遮半掩的樣子,很有點中國傳統女子羞答答的味道。竹簾還具有遮陽、透風、舒
竹簾適、涼爽等優點,掛在室內,產生一種返璞歸真之感,令人心情舒暢,是夏季居家良品。
㈣ 關於中國竹簾畫
杭州絲織書、蘇州緙絲畫、四川竹簾畫 永春紙織畫並稱為中國的四大家織
竹簾,是我國的特產。它既實用,又是美化生活的裝飾品。竹簾畫,是在精編的竹絲卷簾上繪畫,通常運用具有傳統特色的國畫技法。據記載,重慶竹簾,「細如毫發密如絲」。光緒年間就發展了油漆彩繪的畫簾。這種畫簾,是用光滑纖細的竹絲作緯線,蠶絲作經線編織而成,然後在簾子的幅面上畫山水、人物、花卉、翎毛、走獸等國畫,成為精美的壁飾和窗簾,有濃厚的詩情畫意,極富有東方色彩和民族氣派。竹簾畫在新中國成立後,有了很大發展,不僅受到國內外廣大群眾珍愛,而且還常常被選為國家禮品贈送給外國友人和政府首腦,為國增光。
一、梁平竹簾畫
"三絕"之一,梁平竹簾工藝製作歷史已逾千年。史料記載:早在北宋年間,就被列為皇家貢品,飲譽天下,素有"天下第一簾"之稱。
《辭海》記載:"竹簾畫,在細竹絲編織的簾子上加上畫的工藝品,產於重慶梁平"。
竹簾系將竹片劃為發絲一般的細絲,再編織成為織轎簾、燈簾、堂簾,各色俱備,極其精巧。
梁平竹簾以當地盛產的慈竹為原料,竹簾生產以民間手工技術為主,藉助簡單而巧妙的木結構機械,抽成細如毫發的竹絲,經過數數道工序的手工製作,織成薄如蟬翼、形似錦帛的獨特竹簾工藝品,並結合書畫、刺綉、植絨等多種表現手法,精工製作出各種形式的掛簾、屏風、裝飾畫及實用工藝品。一件完整的竹簾畫製品,從收取竹子到成品包裝入庫,要經過八十餘道工序的流水作業,需要優秀的操作技術和密切的配合銜接來完成。曾多次作為劉少奇、周恩來、鄧小平等國家領導人出國訪問的禮品。北京人民大會堂,釣魚台國賓館都有珍藏。多次被中國竹業協會、中國第四屆竹業博覽會授予信金獎。
梁平竹簾色澤典雅,工藝精細,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和自然風韻,蘇葆楨、黃胄等著名畫家都曾來梁揮毫潑墨,創作了大量竹簾畫作品。梁平竹簾也多次榮獲中國竹業協會、中國竹業博覽會等國家級金獎,是室內裝飾和饋贈親友的佳品。梁平竹簾,還因其小巧輕便,"怡靜雅麗、堪以舒懷、且可卷折,攜帶、寄送均極便利,誠為饋贈佳品,非一般塑料或其他原料製品所能比擬。"
2006年10月下旬在福建省武夷山市舉行的第四屆中國竹文化節於10月下旬在福建省武夷山市舉行。代表重慶參加全國竹文化節的梁平竹簾畫《十二金釵》、刺綉竹簾畫《熊貓圖》在1000多件竹工藝品中脫穎而出,雙雙榮獲金獎。
梁平竹簾採用傳統民間工藝手工製作,在乾燥環境中懸掛展示,可完好保存上百年。
二、飛龍竹簾畫
「竹絲綉畫簾」起源於清末,為四川梁平畫家方炳南(1880-1920年)所首創,他先在轎簾、門簾、窗簾等竹簾上作畫,後將竹簾進行技術處理,將其漆成朱紅色,中部堂心漆白,並在白色堂心上作畫。竹絲畫簾掛在客廳的粉牆上,顯得清新古雅,獨具一格,富有濃郁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風味,這種時髦的民間藝術品當時只能進入家境殷實的富豪人家。
四川武勝縣飛龍美術廠的「竹絲綉畫簾」在總結前人經驗的基礎上,對竹簾上繪畫的技法進行了改進和創新,將刺綉工藝融入竹簾畫中,形成了綉畫結合的工藝特色,綉繪出形神兼備、姿態萬千的山水、花鳥、人物、走獸等,豐富了竹簾畫的表現形式,使其更貼近時代、貼近生活。
武勝飛龍竹絲綉畫簾運用手工工藝將竹子拉成細如頭發的竹絲,用蠶絲作經線織成竹簾,細密光澤如絹綢,在上面綉或畫成人物、花鳥、走獸、山水等傳統中國畫,融工藝與繪畫於一體,以弘揚民族藝術為主題,有很強的觀賞性。隨著竹絲畫簾的技術、藝術水平不斷提高,產品的品種也日益多樣化,從竹絲綉畫簾、竹簾水彩畫到絲綉手絹、絲綉圍巾、玻璃畫等,人們用其美化家居,饋贈親友,收藏留念。這種有百年歷史的傳統工藝美術品還被選作外事禮品,成為廣安人民與外界聯系的友好使者。
由於這一民間工藝奇葩在當地生根開花,惠及鄉鄰,武勝縣飛龍鎮1998年被四川省評為省級特色文化鄉鎮,該鎮文化站被評為省特級文化站。2000年該鎮獲文化部「全國民間藝術(竹絲畫簾)之鄉」稱號。「竹絲綉畫簾」這一獨特的民間工藝美術品種在廣安這塊沃土上,將會更加根深葉茂,璀璨奪目。
三、南充竹簾畫
竹簾畫是四川首創的工藝美術品種。南充竹簾畫竹簾雅潔,圖畫富麗,具有濃郁的民族地方風味,被稱為「精工畫簾」。
竹簾畫即指在精編的竹絲卷簾上繪畫,通常運用國畫技法。據《梁平縣志》載,南充縣所產竹簾,「細如毫發密如絲」。光緒年間就發展了油漆彩繪的畫簾。早期多作轎簾使用;清末逐漸發展成為室內陳設畫簾形式。品種有通景屏、單條、斗方、屏風、帳檐、對聯、燈罩等百餘種。
竹簾畫的編織非常平整柔軟,因有粉底堂心,詩畫作於上有傳統宣紙的感覺。最精湛的竹簾畫是採用蠶絲與竹線作經緯交織,然後在簾子的幅面上畫山水、人物、花卉、翎毛、走獸等,密不漏縫,如絲絹般精細潤澤。
竹簾畫的製作非常精細,首先是製作竹簾胚。成都竹簾畫選用的是邛崍山脈盛產的特長節結的慈竹,去節去皮、破篾拉絲,再製成粗細均勻斷面渾圓的竹簾胚絲。然後送到木製的人工織機上的貯絲筒中。「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織簾姑娘巧手揮舞、以竹絲代木梭,左送右引、機杼聲聲、胚簾漸成。之後修邊剪裁、裝木樞、噴清漆、上堂心,遂成白竹簾。
將白竹簾送至繪畫車間,畫工們按照設計圖稿要求,或白描或寫意,或淡雅或艷麗,細心繪制,復經檢驗審核,才算大功告成。
在竹簾畫的基礎上,南充工匠們又加上蜀綉,繪制出竹綉簾。由於畫綉結合,竹綉簾發揮了兩種技藝的優勢,也避免了各自的短處。如在熊貓圖、猛虎圖中,動物的毛發、人物的衣服等由於蜀綉的針法更加栩栩如生,質感極強,而臉部則採用繪畫技法,其感覺表情更傳神。
為了適應刺綉的需要,竹綉簾採用的竹簾胚經線密度大大高於繪畫竹簾,因而竹綉簾的價格也就大大高於竹簾畫了。
四、竹簾畫名家
竹簾畫的始創人是清末四川梁平縣石柱砰人方炳南。方炳南出身於民間紙扎藝人家庭,尤其擅用細薄的竹絲編織竹簾、竹碗等工藝品,後來,方炳南自己琢磨出一套畫法,即在纖細柔韌的竹簾上繪上花鳥,或寫意,或工筆,在上邊加桿,下邊安軸,這樣製作出來的竹簾不僅美觀,而且十分好賣。方炳南晚年曾任成都、重慶和梁平等地「勸工局」(即手工業作坊)局長,也培養了不少工藝人才。漸漸的,繪制竹簾的工藝也就傳開來,一直流傳至今。
到了現代,竹簾畫名家要算中國民間工藝美術家耿月新了。耿月新是四川揚中市油坊鎮良善村人,由於家境貧寒,他從小就邊讀書邊學篾匠。高中畢業後輟學在家,打席篩,編籮筐,以此謀生。多年的篾匠實踐,使他逐步感到編織日用竹器的單調,開始追求編織品種的多樣化、藝術化。
耿月新先是編織富有地方民俗特徵的餞席,他編的餞席圖案,有「福」、「祿」、「壽」、「喜」等文字,也有《喜鵲登枝》、《南湖船》等圖像。後來,他受到書法中堂畫的啟發,決心編織「竹簾畫」。由於竹編功底深厚,又加上勤奮好學,他精心鑽研出一套自己的技法,他把竹篾劈成絲,篾絲細如頭發,再染上色,半隱半現地編在本色竹絲中,加上繪畫和書法,立體感十分強。他不僅繪制精細,還獨創採用雙面竹編,其畫作《孔子像》、《八仙過海》等栩栩如生,倍受贊譽,他也因此載入了《中國民間名人錄》。目前,耿月新正在創編100個中國皇帝像、40個美國總統像和1個四龍搶珠的作品。
㈤ 竹簾的介紹
竹做的簾子,尤指掛在門口或窗戶的簾子,是漢族竹編工藝的一種。古代太後或皇後臨朝聽政,殿上用竹簾遮隔,則稱為垂簾聽政。竹簾採用慈竹為原料,以手工技術為主,藉助簡單而巧妙的木結構機械,抽成細如毫發的竹絲,經過20多道工序手工製作,織成薄如蟬翼、形似錦帛的獨特竹簾工藝品,給人古樸典雅的感覺,讓空間充滿書香氣息。1梁平竹簾是流傳千年的歷史文化遺產,人稱「天下第一簾」。2008年,梁平竹簾經國務院批准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牟秉衡入選國家級非遺傳承人。32011年梁平成立了三家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基地,4有8名縣級傳承人。5唐時竹簾製作傳入朝鮮日本。江戶時代,東京竹簾因喜多川歌麿的浮世繪而出名。1983年,日本江戶簾被指定為東京傳統工藝。62013年,韓國的竹簾工藝——簾匠——被韓國文化遺產局指定為重要非物質文化遺產第11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