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防雷及接地裝置設計准則

防雷及接地裝置設計准則

發布時間:2022-04-03 07:44:32

① 防雷接地規范 防雷接地必讀

根據建設部建標標〔2000〕43號語文,關於同意編制《建築物電子信息系統防雷技術規范》的函,並由四川省建設廳(原建委)負責組織成立了規范編制組,規范編制組參考國內外有關標准,認真總結實踐經驗,廣泛徵求各方意見之後,制訂了本規范。




本規范共分8章和4個附錄。主要技術內容是:1.總則;2.術語;3.雷電防護分區;4.雷電防護分級;5.防雷設計;6.防雷施工;7.施工質量驗收;8.維護與管理。


本規范主要對微生物電子信息系統綜合防雷工程的設計、施工、驗收、維護與管理作出規定和要求。


本規范中以黑體字標志的條文為強制性條文,必須嚴格執行。本規范由建設部負責管理和對強制性條文的解釋,四川省建設廳負責具體管理,中國建築標准設計研究院、四川中光高技術研究所有限責任公司具體內容的解釋。在執行過程中,請各單位結合工程實踐,認真總結經驗,如發現需要修改或補充之處,請將意見和建議寄四川省建設廳(地址:四川省成都市人民南路四段36號,郵政編碼:640041)。


1總則


1.0.1為防止和減少雷電對建築物電子信息系統千萬的危害,保護人民生命和財產安全,制定本規范。

1.0.2本規范適用於新建、擴建、改建的建築物電子信息系統防雷的設計、施工、驗收、維護和管理。

本規范不適用於易燃、易爆危險環境和場所的電子信息系統防雷。

1.0.3在進行建築物電子信息系統防雷設計時,應根據建築物電子信息系統的特點,將外部防雷措施和內部防雷措施協調統一,按工程整體要求,進行全面規劃,做到安全可行、技術先進、經濟合理。

1.0.4電子信息系統的防雷必須堅持預防為主、安全第一的原則。當需要時,可在設計前對現場雷電電磁環境進行評估。

1.0.5電子信息系統應採用外部防雷和內部防雷等措施進行綜合防護(圖1.0.5)。

1.0.6電子信息系統的防雷應根據環境因素、雷電活動規律、設備所在雷電防護區和系統對雷電電磁脈沖的抗擾度、雷電事故受損程度以及系統設備的重要性,採取相應的防護措施。1.0.7建築物電子信息系統防雷,除應符合本規范外,尚應符合國家的有關標準的規定。



2術語


2.0.1電子信息系統electronicinformationsystem

由計算機、有/線通信設備、處理設備、控制設備及其相差的配套設備、設施(含網路)等的電子設備構成的,按照一定應用目的和規則對信息進行採集、加工、存儲、傳輸、檢索等處理的人機系統。

2.0.2電磁兼容性electromagneticcompatibility(EMC)

設備或系統在其電磁環境中能正常工作,且不對環境中的其他設備和系統構成不能承受的電磁干擾的能力。

2.0.3電磁屏蔽electromagneticshielding

用導電材料減少交變電磁場向指定區域穿透的屏蔽。

2.0.4防雷裝置lightningprotectionsystem(LPS)

外部和內部雷電防護裝置的統稱。

2.0.5外部防雷裝置

由接閃器、引下線和接地裝置組成,主要用以防直擊雷的防護裝置。

2.0.6內部防雷裝置

由等電位連接系統、共用接地系統、屏蔽系統、合理布線系統、浪涌保護器等組成,主要用於減小和防止雷電流在需防空間內所產生的電磁效應。

2.0.7共用接地系統commonearthingsystem

將各部分防雷裝置、建築物金屬構件、低壓配電保護線(PE)、等電位連接帶、設備保護地、屏蔽體接地、防靜電接地及接地裝置等連接在一起的接地系統。

2.0.8等電位連接equipotentialbonding(EB)

設備和裝置外露可導電部分的電位基本相等的電氣連接。

2.0.9等電位連接帶equipotentialbondingbar(EBB)

將金屬裝置、外來導電物、電力線路、通信線路及其他電纜連於其上以能與防雷裝置做等電位連接的金屬帶。

2.0.10自然接地體naturalearthingelectrode

具有兼作接地的但不是為此目的而專門設置的與大地有良好接觸的各種金屬構件、金屬井管、鋼筋混凝土中的鋼筋、埋地金屬管道和設施等的統稱。

2.0.11接地端子earthingterminal

將保護己二酸,包括等電位連接導體和工作接地的導體(如果有的話)與接地裝置連接的端子或接地排。

2.0.12總等電位連接端子板(MEB)

將多個接地端子連接在一起的金屬板。

2.0.13樓層等電位接地端子板(FEB)

建築物內,樓層設置的接地端子板,供局部等電位接地端子板作等電位連接用。2.0.14局部等電位接地端子板(LEB)

電子信息系統設備機房內,作局部等電位連接的接地端子板。

2.0.15等電位連接網路bondingnetwork(BN)

由一個系統的諸外露導電部分作等電位連接的導體所組成的網路。

2.0.16浪涌保護器surgeprotectivedevice(SPD)

至少應包含一個非線性電壓限制元件,用於限制暫態過電壓和分流浪涌電流的裝置。按照浪涌保護器在電子信息系統的功能,可分為電源浪涌保護器、天饋浪涌保護器和信號浪涌保護器。

2.0.17電壓開關型浪涌保護器voltageswitchingtypeSPD

採用放電間隙、氣體放電管、晶閘管和三端雙向可控硅元件構成的浪涌保護器。通常稱為開關型浪涌保護器。

2.0.18電壓限制型浪涌保護器voltagelimitingtypeSPD

採用壓敏電阻器和抑制二極體組成的浪涌保護器。通常稱為限壓型浪涌保護器。

2.0.19雷電防護區lightningprotectionzone(LPZ)

需要規定和控制雷電電磁環境的區域。

2.0.20綜合防雷系統

建築物採用外部和內部防雷措施構成的防雷系統。

2.0.21雷電電磁脈沖(LEMP)

作為干擾源的雷電流及雷電電磁場產生的電磁場效應。


3雷電防護分區


3.1地區雷暴日等級劃分

3.1.1地區雷暴日等級應根據年平均雷暴日數劃分。

3.1.2地區雷暴日等級宜劃分為少雷區、多雷區、高雷區,並符合下列規定:

1少雷區:年平均雷暴日在20天及以下的地區;

2多雷區:年平均雷暴日20大於天,不超過40天的地區;

3高雷區:年平均雷暴日大於40天,不超過60天的地區;

4強雷區:年平均雷暴日超過60天以上的地區。

3.1.3地區雷暴日數按國家公布的當地年平均雷暴日數為准,見附錄D。

3.2雷電防護區劃分

3.2.1雷電防護區的劃分是將需要保護的控制雷電電磁脈沖環境的建築物,從外部到內部劃分為不同的雷電防護區(LPZ)。

3.2.2雷電防護區應劃分為:直擊雷非防護區、直擊雷防護區、第一防護區、第二防護區、後續防護區(圖3.2.2),並符合下列規定:

1直擊雷非防護區(LPZ0A):電磁場沒有衰減,各類物體都可能遭到直接雷擊,屬完全暴露的不設防區。

4直擊雷防護區(LPZ0B):電磁場沒有衰減,各類物體很少遭受直接雷擊,屬充分暴露的直擊雷防護區。

5第一防護區(LPZ1):由於建築物的屏蔽措施,流經各類導體的雷電流比直擊雷防護區(LPZ0B)減小,電磁場得到了初步的衰減,各類物體不可能遭受直接雷擊。

6第二防護區(LPZ2):進一步減小所導引的雷電流或電磁場而引入的後續防護區。7後續防護區(LPZn):需要進一步減小雷電電磁脈沖,以保護第三度水平高的設備的後續防護區。


4雷電防護分級


4.1一般規定

4.1.1建築物電子信息系統的雷電防護等級應按防雷裝置的攔截效率劃分為A、B、C、D四級。

4.1.2雷電防護等級應按下列文法之一劃分:

1按建築物電子信息系統所處環境進行雷擊風險評估,確定雷電防護等級

2按建築物電子信息系統的重要性和使用性質確定雷電防護等級。

4.1.3對於特殊重要的建築物,宜採用4.1.2條規定的兩種文法進行雷電防護分級,並按其中較高防護等級確定。

4.2按雷擊風險評估確定雷電防護等級

4.2.1按建築物年預計雷擊次數N1和建築物入戶設施年預計雷擊次數N2確定N(次/年)值,N=N1+N2(計算文法見附錄A)。

4.2.2建築物電子信息系統系統設備,因直擊雷和雷電電磁脈沖損壞可接受的年平均最大雷擊次數NC可按下式計算:NC=5.8×10-1.5/C(次/年)。計算文法見附錄A。

4.2.3將N和NC進行比較,確定電子信息系統設備是否需要安裝雷電防護裝置:1當N

2當N>NC時,應安裝雷電防護裝置。

4.2.4按防護裝置攔截效率E的計算公式E=1-NC/N確定其雷電防護等級:

1當E>0.98時定為A級

2當0.90

3當0.80

4當E≤0.80時定為D級

4.3按建築物電子信息系統的重要性和使用性質確定雷電防護分級

4.3.1建築物電子信息系統宜按表4.3.1選擇雷電防護等級。



以上就是為大家介紹的建築物防雷接地規范,請大家仔細閱讀。感謝您土巴兔裝修網的關注。

② 如何計算防雷及接地裝置工程量

1)接閃器安裝工程量計算
避雷針安裝按在平屋頂上、在牆上、在構築物上、在煙囪上及在金屬容器上等劃分定額。
(1)定額單位
①平屋頂上、牆上、煙囪上避雷針安裝以「根」或「組」計量。
②獨立避雷針安裝以「基」計量,長度、高度、數量均按設計規定。
(2)避雷針加工製作,以「根」為計量單位。
(3)避雷針拉線安裝,以三根為一組,以「組」計量。

2)避雷網安裝
(1)避雷網敷設按沿折板支架敷設和沿混凝土塊敷設,工程量以「m」計量。工程量計算式如下:
避雷網長度=按圖示尺寸計算的長度×(1+3.9%)
式中 3.9%——為避雷網轉彎、避繞障礙物、搭接頭等所佔長度附加值。
(2)混凝土塊製作,以「塊」計量,按支持卡子的數量考慮,一般每米1個,拐彎處每半米1個
(3)均壓環安裝,以「m」計量
①單獨用扁鋼、圓鋼作均壓環時,工程量以設計需要作均壓接地的圈樑的中心線長度按「延長米」計算,執行「均壓環敷設」項目。
② 利用建築物圈樑內主筋作均壓環時,工程量以設計需要作均壓接地的圈樑中心線長度,按「延長米」計算,定額按兩根主筋考慮,超過兩根主筋時,可按比例調整。

③ 某工廠變配電所防雷保護與接地裝置設計

1,屋面頂沿四周一圈,屋面中間再來兩根橫的,離面200,中間再來一根直的,回與兩橫交錯部位要焊接,再在答對稱角引兩接地線到地下,與接地網連接,以上可用直徑10MM鍍鋅圓鋼。
2,變壓器室,低壓室內,在所在地面400MM高處用40*4貶鋼焊一圈,所有帶電設備都要與接地圈焊接,變壓器底座至少要有兩個以上接地點連接。
3,接地網,在變配電所四周,離地基不少於3米遠,每五米遠打一接地樁,樁兩米五,打下後頂面要低於地面對300MM,不少於15個樁,都要用40*4鍍鋅連接,焊面不少於3個,如用接地模塊,不得少於10個,模塊頂面要低於地面800MM以上。
4,接地網到變配電所引入點每處不少於二個,配電房要三個

④ 防雷接地 相關國家標准與規范

一、防雷接地相關國家標准

1、GA371-2001《計算機信息系統實體安全技術要求》;

2、GB2887-2000《電子計算機場地通用規范》;

3、GB50174-93《電子計算機房設計規范》;

4、GBJ57-83《建築防雷設計規范》。

二、防雷接地規范

防雷產品接地分成兩個概念,一是防雷,預防因雷擊而形成危害;二是接地,保障用水設施的正常工作和人身安全而採取的一種用水措施。接地安裝是接地體和接天線的,其作用是將銀線直流電導入地下,防雷系統的保護在很大水平上與此相關。

(4)防雷及接地裝置設計准則擴展閱讀:

防雷接地裝置部分概念:

1、 雷電接受裝置:直接或間接接受雷電的金屬桿(接閃器),如避雷針、避雷帶(網)、架空地

線及避雷器等。

2、 引下線:用於將雷電流從接閃器傳導至接地裝置的導體。

3、 接地線:電氣設備、桿塔的接地端子與接地體或零線連接用的正常情況下不載流的金屬導體。

4、 接地體(極):埋入土中並直接與大地接觸的金屬導體,稱為接地體。分為垂直接地體和水平接地體。

5、 接地裝置:接地線和接地體的總稱。

6、 接地網:由垂直和水平接地體組成的具有泄流和均壓作用的網狀接地裝置。

7、 接地電阻:接地體或自然接地體的對地電阻的總和,稱為接地裝置的接地電阻,其數值等於接地裝置對地電壓與通過接地體流入地中電流的比值。同時接地電阻也是衡量接地裝置水平的標志。

參考文獻:網路-防雷接地

⑤ 建築物防雷設計規范防雷措施接地電阻不應大於多少

不應大於10n
根據《建築物防雷設計規范》規定,防雷接地裝置的沖擊接地電阻不應大於10n。

⑥ 接地與防雷要求

防雷及接地安裝施工工藝 (1) 依據標准:《建築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准》GB50300-2001 《建築電氣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303-2002
1、范圍本工藝標准適用於建築物防雷接地、保護接地、工作接地、重復接地及屏蔽接地裝置安裝工程。

⑦ 《建築物防雷設計規范》這是建築物的防雷,我想咨詢一下變電站10KV開關櫃內避雷器接地線規格的標准,謝謝

1、開關設備主迴路和電氣裝置殼體的接地線設計要求在有關標准中有明確規定,但常用的交流金屬氧化物避雷器接地線的設計要求和材質截面選擇方面的資料卻鮮為人見。

工程中習慣性地使用截面積為16㎜2左右的銅編織帶,有不少用戶認為雷電能量巨大,懷疑16㎜2的銅編織帶截面達不到要求,還打電話詢問選擇依據,有的客戶甚至要求配備更大截面的銅編織帶,這種不必要增加成本的要求讓廠家有些為難。本文對交流金屬氧化物避雷器接地線的設計要求和材質截面選擇做一探討,為經濟地、靈活地選擇接地線的材質和截面提供一些參考。

2、 避雷器接地線的設計要求

避雷器接地線的設計要求:

(1)與避雷器和接地匯流排連接方便容易。

(2)與避雷器和接地匯流排連接強度可靠。

(3)必須承受雷電沖擊時的強大泄流而不會因過熱導致功能失效。


現行的國家標準例如GB11032/2010對於避雷器的引下線未做明確規定,GB3906-2006交流金屬封閉開關設備和控制設備標准中也未對避雷器引下線做明確規定,避雷器的額引下線主要考慮的是避雷器的運行電壓和避雷器的放電電流。

我在網上給你找了相關資料,寫的不錯,現在附在本次回答中,希望可以幫助你。

⑧ 防雷與接地系統中的接地裝置不僅應查看室外接地測試點的設置數量,更要檢查其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0-09

⑨ 建築防雷設計規范三級有哪些要求

防直擊雷宜在建築物屋角、屋檐、女兒牆或屋脊上裝設避雷帶或避雷針(見附錄D.3),當採用避雷帶保護時,應在屋面上裝設不大於20m×20m的網格。採用避雷針保護時,被保護的建築物及突出屋面的物體均應處於接閃器的保護范圍內。
防直擊雷裝置的引下線應優先利用建築物鋼筋混凝土中的鋼筋,但應符合本章第12.8.6條的要求。
防直擊雷裝置引下線的數量和間距規定如下:
為防雷裝置專設引下線時,其引下線的數量不宜少於兩根,間距不應大於25m。
當利用建築物鋼筋混凝土中的鋼筋作為防雷裝置引下線時,其引下線的數量不做具體規定,間距不應大於25m。建築物外廓易受雷擊的幾個角上的柱子鋼筋宜被利用。
構築物的防直擊雷裝置引下線一般可為一根,但其高度超過40m時,應在相對稱的位置上裝設兩根。鋼筋混凝土結構的構築物中的鋼筋,當符合本章第12.8.6條的要求時,可作為引下線。
防直擊雷裝置每根引下線的沖擊接地電阻不宜大於30Ω,其接地裝置宜和電氣設備等接地裝置共用,防雷接地裝置宜與埋地金屬管道及不共用的電氣設備接地裝置相連。
在共用接地裝置並與埋地金屬管道相連的情況下,接地裝置宜圍繞建築物敷設成環形接地體。當符合本章第12.9.8條的要求時,應利用基礎和圈樑作為環形接地體。
防雷電波侵入的措施,應符合下列要求:
對電纜進出線,應在進出端將電纜的金屬外皮、鋼管等與電氣設備接地相連。如電纜轉換為架空線,則應在轉換處裝設避雷器、避雷器、電纜金屬外皮和絕緣子鐵腳應連在一起接地,其沖擊接地電阻不宜大於30Ω。
對低壓架空進出線,應在進出處裝設避雷器並與絕緣子鐵腳連在一起接到電氣設備的接地裝置上。當多迴路進出線時,可僅在母線或總配電箱處裝設避雷器或其他形式的過電壓保護器,但絕緣子鐵腳仍應接到接地裝置上。
進出建築物的架空金屬管道,在進出處應就近接到防雷和電氣設備的接地裝置上。
裝設在建築物上的避雷帶或避雷針的引下線和接地裝置,距周圍架空線及架空管道的空氣距離應滿足公式12.4.5-1或12.4.5-2的要求,距周圍地下各種金屬管道及其他各種接地裝置的距離應滿足公式12.3.6-4的要求,但不應小於2m。如達不到時,應將各種接地連在一起。
進出建築物的各種金屬管道及電氣設備的接地裝置,應在進出處與防雷接地裝置連接。

閱讀全文

與防雷及接地裝置設計准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zhj軸承尺寸是多少 瀏覽:157
這些鎖止裝置各起到什麼作用 瀏覽:320
機械穿什麼異界套裝 瀏覽:778
做閥門銷售怎麼跑業務 瀏覽:592
尚酷儀表盤跟什麼通用 瀏覽:187
桑拿爐自動噴淋裝置接線圖 瀏覽:622
乙醯苯胺水解制備苯胺的實驗裝置 瀏覽:218
實驗室製取硫酸裝置圖 瀏覽:458
電力系統安全自動裝置題庫 瀏覽:277
水庫閥門是什麼意思 瀏覽:418
壓縮機排氣閥門關閉不嚴 瀏覽:447
蕪湖市華益閥門公司怎麼樣 瀏覽:174
兒科肺炎治療儀儀器怎麼用 瀏覽:1000
現在恆溫庫用什麼樣的製冷機 瀏覽:813
游戲工具箱頂部橫滑 瀏覽:891
zy型液壓自動張緊裝置 瀏覽:664
尼爾機械紀元屠村任務怎麼做 瀏覽:450
為什麼要對化工裝置進行安全設計 瀏覽:322
電動工具名牌有哪些要求 瀏覽:542
什麼情況下採用雙閘板閥門 瀏覽:130